【配套K12】甘教版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同班同学朋友多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全国通用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培养学生主动交往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3. 引导学生学会在冲突中沟通与解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友谊的定义与价值:介绍友谊的基本概念,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交往技巧的培养:教授学生如何主动发起交流、倾听他人、表达自我。

3. 冲突解决: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朋友之间发生分歧时如何有效沟通。

4. 团队合作:设计团队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精神,学习协作技巧。

5. 尊重与互助:通过故事分享,教育学生尊重差异,培养互助友爱的品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和谐相处。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协作,尊重并帮助他人。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视频材料、角色扮演道具。

学具: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朋友的小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利用PPT介绍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

3. 互动环节:进行“交朋友”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交往技巧。

4. 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冲突场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解决策略。

5. 团队合作游戏:设计团队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精神。

6. 品德教育:通过短片和故事分享,教育学生尊重差异,培养互助友爱的品德。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教学内容的五个部分进行设计,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关键词和简短描述。

使用图表、流程图等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关于“我的朋友”的绘画或写作作业,展现他们对友谊的理解。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回家后采访家人和朋友,了解他们对友谊的看法。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效果,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交往技巧。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关心自己。

5.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自己的情绪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类型,认识到情绪对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2. 第二课时:学会调控情绪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情绪调控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沟通,处理人际冲突。

4. 第四课时:学会合作,共同成长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难点:掌握合作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第五课时: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促进自我成长。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导入、讨论交流、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运用心理测试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及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心理测试评价:通过对学生心理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估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心理变化。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PPT,辅助教学。

2. 故事素材: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心理测试工具:选用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测试量表,用于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

4. 视频素材:挑选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六、第六课时: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生活质量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讲解良好习惯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对生活的影响。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篇)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教学目标: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忙学生客观、全面地熟悉自我。

2、帮忙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育学生良好的沟通力量与心理承受力量。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缺乏,并情愿改正。

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同学们,教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助,好吗?我们熟悉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映像,你们能不能送给教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熟悉。

1、第一面镜子:家长在小组内沟通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

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其次面镜子:同学a、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争论活动中要留意的事项。

b、学生分组开展“who am I”嬉戏,教师参加小组活动。

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三、活动拓展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

2、鼓舞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嬉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2、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鼓舞学生在学习上乐观开动脑筋。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嬉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鼓舞学生在学习上乐观开动脑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

1、齐读书本P13“达尔文的故事”,边读边想: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2、小组沟通、汇报。

让学生明确达尔文是一个爱观看、爱思索的人。

过渡:学习是需要观看,需要开动脑筋的,只有会学习的孩子才会发觉学习的乐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24点”的`嬉戏,看谁最会学习。

二、活动坊:“24点”嬉戏。

个人独立完成以下算式——小组协商4 4 3 1 = 243 4 4 1 = 247 8 2 4 = 245 6 9 3 = 24过渡:除了数学的学习好玩以外,其实语文的学习也很好玩,请同学们在下面的几组词语中选择一组编成故事或者写成诗,你可以任意发挥,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觉。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教学计划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良好态度和行为,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种类和影响,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2. 与人相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善于与人沟通。

3. 应对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学会缓解压力,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调整情绪等。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整。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5. 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每节课40分钟,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2.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计划依次进行,每个主题安排2-3课时。

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实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教具:黑板、投影仪、PPT、情境模拟道具等。

3. 参考资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案例、文章等。

4. 课外读物:推荐学生阅读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外书籍,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学计划:第一周:认识情绪第二周:与人相处第三周:应对压力第四周:自我认知第五周:价值观六、教学活动设计:1. 主题活动一:情绪万花筒目的: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情绪。

活动:学生通过绘画、拼贴等方式制作自己的情绪万花筒,展示并分享各自的情绪体验。

2. 主题活动二:同理心大挑战目的:培养学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认识和情绪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2. 情绪调节: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

5. 自我成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促进自我成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心理健康。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

5. 心理测试法:进行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教材、课件、案例等。

2. 准备心理测试工具,如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等。

3.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卡片、画笔等。

4. 提前安排好教学时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心理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3. 学生实践活动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健康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3. 情绪调节方法: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倾诉等。

4. 人际交往技巧:讲解与人沟通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5. 时间管理策略: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

6. 自我成长计划:引导学生制定自我成长计划,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4. 教育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5.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倾听与沟通: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3. 自我认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5. 面对挫折:教育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成长。

2. 游戏法:通过心理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情况,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4.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三年级上心理健康教材。

2. 教具:PPT、故事书籍、心理游戏道具等。

3. 场地:教室或心理辅导室。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讨论和游戏中的表现。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4.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及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主体活动一:情绪认识游戏。

学生参与情绪表达的游戏,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体验和识别不同情绪。

3. 主体活动二:倾听与沟通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倾听和沟通能力训练。

4. 主体活动三:自我认知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互相鼓励和支持。

七、教学活动及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2024年度-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2024年度-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亲子关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中作用
情感支持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学生的自 信心和安全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价值观传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家长向 孩子传承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亲子互动
通过亲子互动,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情感状态和价值 观取向,给予及时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
班级活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 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同时也 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6
家校共育在行为习惯养成中作用
家校沟通
保持家校之间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孩 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
成长。
家校合作活动
组织家校合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和工作方式。
平等原则
倡导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分 地位、财富和身份等差异。
诚信原则
强调在交往中保持真诚和信用,不欺骗、不 隐瞒,建立互信关系。
宽容原则
提倡在交往中宽容待人,理解并接纳他人的 不同观点和行为。
29
沟通技巧指导与实践活动安排
沟通技巧指导
教授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 等,提高沟通效果。
预期成果
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能够与 同学、老师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能够认识自我、悦 纳自我、发展自我。
6
教学方法及手段简介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 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 验、感悟,从而达到教
学目的。
游戏活动法
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朋友之间(20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友谊相处方式;2. 学会不同朋友之间的沟通技巧;3.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 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交友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二、教学内容1. 朋友之间的友谊相处方式2. 不同朋友之间的沟通技巧3. 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 社交技能和交友能力5. 同理心和包容心。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各种故事来让学生体会到朋友之间的友谊相处方式、沟通技巧、合作意识、社交技能和同理心。

2. 观察讲解法:教师会安排学生互相观察,并给出反馈,让学生能够分析自己的表现和别人的表现,并了解该如何改进。

3. 小组互动法:教师会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可以放开自己,同伴之间交流互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学生回忆和讨论那些勾起他们友情的事情和经历。

老师应鼓励他们说出来,因为听别人回忆自己的经历是有趣的。

2. 提醒学生在与自己的朋友交往时,需要注意谅解、尊重、勇气、智慧和真诚。

3. 讨论不同朋友之间的沟通技巧,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各自所了解到的沟通技巧,并汇报给全体同学。

4. 提醒学生建立和维护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精心策划和执行,在许多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应让学生思考具体做法。

5. 老师会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开展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会到何为团队协作精神,并相互学习。

6. 引导学生自我检查,从自己朋友圈的维护方面开始,回答以下问题:我有多少个真正的朋友?他们与我之间的关系如何?我是否有合适的方法来维护我的朋友关系?是否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改进?7. 组织学生开展协作活动,非常注重对每个人的优点和弱点赞誉和提醒,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威力。

8. 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将这些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践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教版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同
班同学朋友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3页的同班同学。

: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

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一起相处已近三年了,我们共同学习、做游戏、打扫卫生,每天都生活的快
乐而充实,那么你了解你的同学吗?(板书:同班同学)
2.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同学的特点你来猜猜他是谁?
她是一个细心的小姑娘,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她总是抢先举手积极回答,她的字写得很漂亮,而且作文写得也很好。

(你猜出来了,再来猜一个?)
3.其实我们班不只这几名同学有优点,每位同学都有优点,下面就请同学们制作自己的名片。

4、仔细想想自己的身上有什么特点?
二、找朋友:
1.做找朋友的游戏(想一想你和谁的性格、爱好、兴趣等等相近或者你特别想和谁交朋友)。

2.找朋友时注意方式方法(要说的话、语气面部表情等)。

3.全班交流找朋友的成果,看谁找的朋友多而且找的合适。

4. 游戏贴鼻子,帮助之后才能完成。

第一次为什么没贴上?后来为什么又贴上了?奥有了同学的帮忙,同学们从游戏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事情,有了同学的帮助就好办多了,同学之间生活在一起就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你和同学在一起学习的时候、一起活动、做值日的时候,一起上学、放学的时候,谁曾帮助过你,你曾经帮助过谁?仔细想一想,说给大家听听。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当你忘带东西时,同学及时借给了你;当你生病时,同学为你补习功课;当你摔倒了,同学赶紧把你扶起来;当你伤心流泪了,同学用心安慰你。

每当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开心快乐感动)是啊,每当这时我们的心里暖暖的,我们被感动包围着,我们开心又快乐同学之间生活在一起,更多的就是开心和快乐。

但是也总有磕磕碰碰打打闹闹,总有一些事情让你感到不愉快,我
想大家一定也有此经历,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些令你感到不愉快的事?老师的要求只是想一想,但不要说出来。

刚才的回忆给带来什么感受?
三、总结:同学之间就应该这样要大度宽容的关爱自己的同学、宽容友爱、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板书:
同班同学
宽容友爱、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