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原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六语上目录课文朗诵下载 (2)课文写字表 (2)课文词语表 (2)课文原文文字版 (2)课文原文电子版 (5)课文知识点梳理 (8)同步练习及答案 (17)课后习题答案 (21)课文朗诵下载https:///s/1Knh_l_p77KG8Jtul_lyT6Q 提取码: 74c2课文写字表课文词语表课文原文文字版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
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
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
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同步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习题一、基础知识1.按要求填空。
“冠”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冠”的意思有两种:①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头顶上的东西。
“张冠李戴”的“冠”应读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2.用下列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
恍然大悟饱经风霜张冠李戴难以忍受囫囵吞枣三更半夜(1)读书要仔细,切不可不加分析地接受,不求甚解,一瞥而过。
( ) (2)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说:“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3)爷爷艰苦生活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
( )二综合题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深奥()枯瘦()详细()慈祥()爱戴()惊异()4. 成语填空囫()吞()张()李()()经风()()然大()一目()行()()痛哭5.按要求写句子。
(1)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
缩句:(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
修改病句:6.课内阅读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
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
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怎么了?”爸爸问他。
“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
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同步练习24.少年闰土一、读拼音,写汉字。
línɡ lì wei zū fú cuàn刺赁束逃二、对号入座(选择词义,填序号)。
仿佛:①相似,差不多②犹如,好像③似乎,可能1.闰土和我仿佛..年纪。
()2.这天,仿佛..要下暴雨。
()3.那湖水绿得仿佛..是一块碧玉。
()端详:①仔细地看②详情③端庄安详4.他拿着照片,仔细地端详..。
()5.想知道真相,请听我细说端详..。
()6.他文明有礼,举止端详..。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圆月。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的希奇的事,让我羡慕。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2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课件

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 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3)分角色朗读对话,加深体验。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与重要方式,教学中努力 引导学生读读悟悟,读中理
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 想的启迪,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鲁迅高大形象。
】
( 4)小结:鲁迅先生是一个
本能 力与习惯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
2、集体交流:你学习了哪件事?你的体会是什么?
3、学习交流:谈《水浒传》部分
(1)谈《水浒传》这件事,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你从中感受到了
什么?
(2)“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什么?
(3)伯父鲁迅先生送书给我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什么?
(4)鲁迅先生关心的仅仅是我吗?他关心的是——(青少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 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 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
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
甘 为孺子牛”。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
(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本课在写法上给了你什么启示?
( 2)、小结写法:学习用几个具体事例和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6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含答案)

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将下列词语工整地抄写一遍。
呻吟咳嗽挽联文章深奥致敬逝世遗体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吊唁.(yán yàn) 追悼.(dào diào) 嚼.饭(jiáo jué)敷.药(fūbó) 绷.带(bēng bĕng) 三更.(gēng gèng)三、辨字组词。
详( ) 嗽( ) 扶( ) 稿( ) 佣( ) 样( ) 漱( ) 抚( ) 搞( ) 拥( ) 四、选词填空。
爱抚爱戴1.鲁迅先生得到了众多左翼作家的( ) 。
2.春风姐姐笑了,( ) 着青青的禾苗。
详细详尽3.这份计划制订得很( ) 。
4.有关恐龙的演变,考古史上有过( ) 记载。
五、根据拼音组词。
传zhuàn( ) chuán( )圈quān ( ) juàn( )冠guān( ) guàn( )扁biǎn( ) piān(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详细( ) 紧张( ) 清清楚楚( )深奥( ) 枯瘦( ) 马马虎虎( )七、将下列修辞手法选填到对应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A.拟人 B.夸张 C.反问 D.对偶 E.比喻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3.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 )4.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5.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八、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囫( )吞( ) 张( )李( ) ( )经风( )北风( )( ) ( )然大( ) ( )( )痛哭九、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情节( )的内容剧烈地( )( )的表情微弱的( ) 痛苦地( )十、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怎能不使人感动得落泪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老师的介绍,使我对京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2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③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文中的“花”指的是()A.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B. 诸元素之女C.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 以上三项都是(2)①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3)③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片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
B.这里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
C.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1)D(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4)略【解析】【分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把“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是比喻。
(3)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形象生动,是比喻。
连用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1)D(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
(4)D【点评】(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六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篇一】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六課《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課文原文伯父魯迅先生在世的時候,我年紀還小,根本不知道魯迅是誰,以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樣。
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裏,許多人都來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
數不清的挽聯掛滿了牆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滿了整間屋子。
送挽聯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學生,各色各樣的人都有。
那時候我有點驚異了,為什麼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弔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裏,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媽媽帶我到伯父家裏去。
那時候每到週末,我們姐妹三個輪流跟隨著爸爸媽媽到伯父家去團聚。
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談起《水滸傳》裏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麼會知道我讀了《水滸傳》,大概是爸爸告訴他的吧。
老實說,我讀《水滸傳》不過囫圇吞棗地看一遍,只注意緊張動人的情節;那些好漢的個性,那些複雜的內容,全搞不清楚,有時候還把這個人做的事情安在那個人身上。
伯父問我的時候,我就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
伯父摸著鬍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
從此,我讀什麼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那天臨走的時候,伯父送我兩本書,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約翰》。
伯父已經去世多年了,這兩本書我還保存著。
有一次,在伯父家裏,大夥兒圍著一張桌子吃晚飯。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對他說:“大伯,您跟爸爸哪兒都像,就是有一點不像”。
“哪一點不像呢?”伯父轉過頭來,微笑著問我。
他嚼著東西,嘴唇上的鬍子跟著一動一動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
”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著說,“我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笔记
一、主要内容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
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2、他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散文、教育、翻译、社会评论
等多个领域。
3、他的作品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理解,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4、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他曾说过:“只有勇敢地去追求真理,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
二、思考题
1、你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何认识?
我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深刻而有力,他的作品既反映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理解,又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2、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你有何影响?
鲁迅先生的作品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让我更加深入地
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他的作品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真理,勇敢地追求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下列词语中与别的选项不同的是()。
A.各色各样—各式各样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B.接连不断—接二连三马马虎虎—疏忽大意
C.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哈哈大笑—捧腹大笑
D.饱经风霜—养尊处优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二、选词填空。
爱戴拥戴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深受群众()。
2.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
慈祥慈爱
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说话要有礼貌。
4.老奶奶总是用()的目光望着她的孙子、孙女们。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到伯父去世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①“怎么了?”爸爸问他。
②“先生,”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没留心,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插进脚底了。
疼得厉害,回不了家啦!”
③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④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
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
⑤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叫他在家里休养几天,把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1.在选文第③自然段中画出描写爸爸和伯父动作的词语。
这些动词表现了伯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哪句话可以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A.我以我血荐轩辕。
B.俯首甘为孺子牛。
C.无情未必真豪杰。
3.这几段话用一个小标题概括是____________。
五、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讲了鲁迅先生的五件事:“谈《水浒传》”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谈‘碰壁’”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夕放爆竹和花筒”表现了鲁迅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护黄包车夫”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心女佣”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了课文中的这几个小故事,我们明白了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D
二、1.拥戴 2.爱戴 3.慈爱 4.慈祥
三、1.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2.我想到伯父去世了,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四、1.跑、拿、出来、扶、蹲、跪、夹、洗、敷、扎。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心与同情 2.B 3.救助车夫
五、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对旧社会的痛恨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关心别人胜过自己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