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

合集下载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

病例对照研究是什么意思病情观察护理是什么意思?下面帮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基本内容编辑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

是一种探索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它是以一组思有某种疾病的人与未患有这种病的人相对照,调查他们过去是否暴露于可疑致病因子及其程度,通过比较,推断某种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如果病例组有暴露史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患病存在联系。

但这种研究是从结果出发,通过回忆推理原因,故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发病率低的疾病.优点是方便、经济、短时间内可获得结果提供病因线索,缺点是在选择病例和对照时的偏性和回亿偏性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2编辑本段基本原理:编辑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3编辑本段衍生的研究类型:编辑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传统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种研究方法,也就是在对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再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分析,其可以分为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又称病例参比研究,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3
第一节 概 述
基本原理 研究示意图 研究目的 研究类型
4
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 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 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 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 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 究。
5
一、基本原理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 危险因素暴露史 测量并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 检验该因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6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回顾性 由果 因研究
观察法 不能验证病因
7
例1: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某研究者选择了
从同胞、亲戚、邻居、同学中选取对 照
28
对照的形式: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在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选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病例与对照匹配
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性作为匹配因 素,使对照与病例在匹配因素上保持一致
目的 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29
匹配法注意事项 匹配因素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素 可疑病因不作为匹配因素 比例一般为1:1,最多不超过1:4 避免 “匹配过度(overmatching)”
42
表5-2 母亲孕期腹部x线照射与儿童患癌关系研究
x线照射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178(a)
93(b)
271(n 1 )

1121(c) 1206(d)
2327(n 0 )
合计
1299(m 1 ) 1299(m 0 )
2598(T)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男性)
吸烟史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病例
647 2 649
对照
622 27 649
合计
1269 29 1298
OR:(a/c)/(b/d)=ad/bc=(647×27)/(622×2)=14.04
肺癌病例对照研究吸烟史比较(女性)
吸烟史 吸烟 病例 41 对照 28 合计 69
致,(两组的男性都是50%)
• 个体匹配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给每一个 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pair)或 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 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一个病例配1~M个特征与变量一致的对照者, 组成一个分析单位。1∶1匹配时称为配对, 1∶M比例匹配时称匹配或配比。
成组设计实例
• Tuyns等(1977年)报道了食管癌与饮 食习惯的研究,病例是从当地医院收集 的1972年至1974年的200例男性食管癌 病人,对照是按选举号顺序随机抽取的 778名当地居民,但只有775人提供了完 整的调查数据。两组对象填写了详细的 食物调查表,包括吸烟、各种含酒精饮 料和其它食物。
P1 P 0 RR (1 P 0 P 0 RR) 0.2 2 (1 0.2 0.2 2) 0.333
p1 p 0 0.333 0.20 p 0.267 2 2
代入公式得:
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需232人
病例组与对照组例数不等时的公式:
病例数:对照数=1:c
•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 • 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
–可比性
•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 注意
–选择性偏倚 –疾病的诊断标准 –病例的类型: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 新发病例所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编 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 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分 析,以了解数据分布和特点。
统计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病例和对照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 统计分析,如均数、标准差、构成比
等,以了解两组人群的基本特征。
多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模型,综 合考虑多个潜在影响因素,进一步探 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和
02 病例组在疾病家族史、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方 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02 病例组在暴露于某些环境因素或特定药物使用方 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风险因素分析
01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与疾病发生相关的风险 因素。
02
分析各风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联强度,如相对危险度(RR )、比值比(OR)等。
03
探讨不同风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疾病发生的 综合影响。
结果讨论与解释
对研究结果进行客观 、全面的讨论,解释 各风险因素对疾病发 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
制。
将研究结果与已有文 献进行比较,分析异 同点及可能原因。
讨论研究结果的局限 性,如样本量、选择 偏倚、信息偏倚等, 对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方向。
推断性统计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非参数检验 等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 素上的差异,以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 之间的关联。
交互作用分析
探讨不同暴露因素之间是否存在交互 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对疾病发生 的影响。
0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
01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职业等人口学特 征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适用于罕见疾病

第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章病例对照研究
如:研究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吸烟对血脂有影响,血脂与心 血管疾病有病因联系,不能将血脂水平匹配
2.只与研究因素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不能 匹配
如:避孕药的使用与宗教信仰有关,如果宗教信仰与研究疾 病无关,在研究使用避孕药与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不 能按宗教信仰匹配。
16
三、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三)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四)病例队列研究 五)病例交叉设计 六)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28.0
母亲哺乳
病例 对照
否 0/4 否 1/4 有 0/4 有 2/4 否 0/4 否 0/4 有 0/4 否 0/4 3/8 3/32
2.35 0.20 (不显著) 10.0
此次怀孕时照 射过 x 线
病例 对照
否 1/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0/4 否 1/4 否 1/4 有 1/4 1/8 4/32
阴道腺癌; ❖ 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与晶状体纤维组
织增生症。
3
实例
( 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乙 烯雌酚的关系)
研究背景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
4
阴道腺癌
乙烯雌酚
5
研究背景
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 Herbst在发现,1966~1969年收治7 例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岁~22岁女青 年。通常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 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 罕见,而这7例全是腺癌;过去年龄均大于 25岁,而这7例全在15岁~22岁之间。
第十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
1
❖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 究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 方法。
❖ 需时短,得结论快,用于初步探 讨和验证疾病的危险因素

第5章 病例对照研究

第5章  病例对照研究

3、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
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结局,如残废与痊愈, 有并发症无并发症等等,如果把较差的结局 作为病例组,较好的结局作为对照组,进行 回顾性研究,可以分析产生较差结局的有关 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疾病的预后, 或者对影响预后的因素作出正确的解释。
4、检验病因假说
对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出的 初步病因假说,可再用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进行深入检验。例如,最初的探索研究,提 出吸烟与肺癌有联系的病因假说,后来围绕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经过许多次大型病例对照 研究,表明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存在一致性。
一、基本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 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 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 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 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差异,以 研究暴露因素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 小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5、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提供依据
经过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确证的病因假说, 是进行前瞻性研究的重要依据。根据假说中 的一个或一组危险因素开展队列研究或实验 流行病学研究,以证实该假说。例如吸烟是 肺癌的主要病因这一假说,由Doll与Hill做 的一项队列研究予以证实。
6、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例如,当预防接种记录资料不全,无法获得 人群接种率时,可用病例对照研究来评价疫 苗的流行病学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 类
成组匹配(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个体匹配
1、成组匹配(catagory matching) 又叫频数匹配,即要求配比的因素在病例组和 对比组中所占的比例相同,如病例组中男女各半, 对照组同样如此。 2、个体配比(individual matching) 即以每一病例为单位,选匹配因素相同的一个 和几个对照组成一个计数或分析单位。一个病例匹 配一个对照(即1:1匹配),称配对,1:2, 1:3,…1:M时称匹配或配比,当所研究的是罕见病, 所能利用的病例较少时,或病例的某种构成特殊, 随机抽样的对照很难与其匹配时,此法特别适用。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case-control study名词解释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用于探索疾病或健康状况与一个或多个潜在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病例)与未患该疾病的个体(对照)来评估暴露于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已经患有感兴趣疾病的个体作为病例组,然后选择一组没有该疾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接下来,研究者回顾性地收集两组个体关于过去暴露于潜在风险因素的信息。

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历史,研究者可以估计特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病例对照研究的关键特点包括:
1. 回顾性:数据收集通常是回顾性的,即在选定病例和对照后,研究者会询问他们过去的暴露情况。

2. 匹配:为了控制混杂因素,有时研究者会选择与病例在某些关键特征(如年龄、性别)上相似的对照。

3. 比率:研究结果通常以比值比(odds ratio, OR)的形式表示,这是一种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

4. 效率: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对照研究通常成本较低,时间较短,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回忆偏倚(由于参与者对过去暴露的记忆可能不准确)、选择偏倚(如果病例和对照的选择不是随机的)以及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关联证据)。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帮助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疾病的风险因素,从而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依据。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照研究的缺点
不能直接计算疾病的率,只能估计相对危 险度,虽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但 不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易发生各种偏倚,尤其是回忆偏倚 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所研究因素暴露比例很 低的因素 选择研究对象时常难以为病例选择到适宜 的对照。

总结

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 广泛应用于探讨疾病病因、干预措施、项目 评价以及公共卫生与医学实践的许多方面。 特别适用于潜伏期长的、少见病的研究,有 时是识别其危险因素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也特别适用于研究分析多种危险因素与研究 疾病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混杂偏倚

混杂偏倚或称混杂(confounding),是 指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 在的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的 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或 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 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简便、省力(人力、物力),省经费,效率高。
病例对照研究用途
1. 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疾病病因不明时,可以广泛地筛选机体内 外环境因素中的可疑危险因素。 2. 检验病因假说 经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初步产生了病因假说后,可以应用设计精 良的病例对照研究加以检验。 3.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实施要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样本大小估计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1.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估计值,一般可用 对照组的暴露率(P0)来代替。 2.估计的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的相对危险度 ( Relative Risk, RR ) 或 比 值 比 ( Odds Ratio ,OR)。 3.所允许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α 。 4.所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有 0/4
合计
7/8 21/32 3/8 1/32
平均 26.1 29.3
Χ2
自由度为 1①
0.53
4.52
P
0.50
(不显著②)
(不显著)
<0.05
OR
5.7
8.0
s 注 ① 用 Pike 与 Morrow 的配对对照Χ2 检验公式。 ② 配对 t 检验, x =1.7 岁
以往流产史
病例 对照
用公式求:
p1=(2×0.2)/(1-0.2+2×0.2)=0.333
q0=1-0.2=0.8
q1=1-0.3333=0.6667
p =(0.2+0.3333)/2=0.2667
q =1-0.2667=0.7333
Zα=1.96,Zβ=1.282
代入公式
(1.96 2×0.2667×0.733+1.282 0.2×0.8+0.3333×0.6667)2 N = ──────────────────────────
描述性分析
1、描术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研究对象 人数及各种特征的构成、如性别、年龄、 职业、疾病类型的分布等. 2、均衡性检验:比较两组某些基本特征 是否相似或齐同. 目的是检验病例组与对 照组是否有可比性。
研究步骤
❖ Herbst对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
❖ 7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1例阴道腺 癌患者作为病例组
❖ 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 ❖ 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
亲进行了调查研究,经统计学处理后的 主要结果见表
研究结果
表 阴道腺癌病例与对照的母亲主要暴露因素的比较
母亲年龄 病
❖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对照的选择
要求 ➢ 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即来自同一 人群; ➢ 未患此病的人(可以是其它疾病);对照一旦发 生所研究的疾病便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 不能有共同危险因素的疾病病人; ➢ 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
来源

❖ ❖
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 非病例 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 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
提出假设
根据以往疾病分布研究或现况调 查结果并结合文献,提出病因假设
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原则
➢ 广泛探索病因,采用不匹配或频数匹配 ➢ 罕见病采用个体匹配 ➢ 1:R的匹配法,R值不宜超过4
形式
➢ 成组比较法 ➢ 匹配法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正 确选择是该研究成败的关键。
有 1/4 有 1/4 否 1/4 有 0/4 否 1/4 有 0/4 有 1/4 有 0/4 6/8 5/32
7.16 <0.01
10.5
此次怀孕时使 用过雌激素
病例 对照
有 0/4 有 0/4 有 0/4 有 0/4 否 0/4 有 0/4 有 0/4 有 0/4 7/8 0/32
23.22 <0.00001
基本原则
➢ 代表性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 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或源人群
➢ 可比性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
病例的选择
要求
❖ 诊断可靠,尽量使用金标准 ❖ 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制
内部━━患病部位、病理类型。 外部━━年龄、性别、种族。
➢ 病例类型的选择
新发、现患、死亡。
病例的选择
来源
❖ 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者随机样本人群中 的全部病例
2、为什么匹配
提高研究效率, 表现为每个研究对象 提供的信息量增加。
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当然分层分析 也可以控制混杂因素
3、怎样匹配
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匹配的 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所占的比例一致,即 是匹配因素的分布相同。它是整体的匹配。 比如某项研究中按性别匹配,病例组男女各 半,则对照组也应如此。 个体匹配(pair matching):以病例和对照 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有1:1,1:2, 1:3,……1:R匹配。
➢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匹配的单位不同。
➢ 关于何时运用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应 主要根据研究目的,所需样本量,匹配 因素的性质,研究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 虑。
➢ 研究罕见病,病例少,多用个体匹配。
➢ 按照年龄,匹配,多考虑用频数匹配。
➢ 按照特定混杂因素多用个体匹配。
注意以上只是惯常的思维,并不绝对。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
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又称成组比较法,按与病例组可比的 原则,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
(二)病例与对照匹配
1、什么是匹配
匹配(matching)或称配比:要求对照在某
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匹配:是一种常用的选择对照的方法。
对照(无病者)
时间
某人群
暴露 有 无
合计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组 a c
a+c
对照组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OR:(a/c)/(b/d)=ad/bc
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病因未明或 多因素疾病的病因,或称危险因素。
( 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乙烯雌酚的关系)
0.005
2.576
2.807
0.010
2.326
2.576
0.020
2.058
2.326
0.025
1.960
2.242
0.050
1.645
1.960
0.100
1.282
1.645
0.200
0.842
1.282
───────────────────────────────
例如在一次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中,估计对照组有 20%吸烟史,OR值约为2,要求α=0.05,β=0.1,求 样本大小N?
➢ 匹配因素必须选择那些明确(clearly) 能引起混杂作用的因子。
➢ 年龄,性别,常被用于匹配。
匹配的比例
个体匹配时,以M代表对照的个数, 研究效率=M/(M+1)。一般来讲,比例 M越大,统计效率越高。但比例数与效 率的提高不成比例,两者的关系见表。
所以对照和病例的比例以不超过4为 宜。
对照/病例比例与效率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
郑全庆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分析性研究 (analytical epidemiology )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和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均属于分析性 的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 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研究类型之一, 是验证病因假说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由 果及因的回顾性研究方式。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
以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 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 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 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 素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 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 素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从 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基本原理
评估偏倚
统计学检验
特特定定疾 病疾的病病 病人人
探索和 检验病 因假说
统计学 关联
病因推断

收集 数据
可比


未不患患该 病有的该人

病例和对照的选择
特点
❖ 是一种回顾性研究 ❖ 是一种从“果”到“因”的研
究 ❖ 设有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暴露 非暴露
调查方向
病例(有病者)
暴露 非暴露
样本大小的估计
1、有关的影响因素: (1)、研究因素在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2)、估计该因素引起相对危险度; (3)、希望达到的精确度;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5)、是单侧还是双侧检验;
2、估计的方法: 样本只是一个估计值,过大、过小都
不好。
(一)有关参数
❖ 病例组的暴露率(P1 )和对照组暴露(P0 ) ❖ 优势比(odds ratio, OR)
❖ α值 ❖ 把握度1-β
(二)方法 ❖ 查表法 ❖ 公式法:
计算应用下列公式:
非匹配设计的样本量计算
n (z
2 pq z p0q0 p1q1 )2 ( p1 p0 )2
p1 p0OR /[1 p0 (OR 1)]
, Zα与 Zβ 分别为与α及β值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 p0与p1分
设α=0.05;β=0.1, 对照组暴露比例为p0=0.3,
估计的OR=2;则p=2/3、m=90;
p1=0.46; p0=0.3 M=186
研究因素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 (一)研究因素的确定
1、变量的选定 2、变量的标准 3、变量的测量 4、变量的可靠性
(二)资料来源与收集
1、资料来源 2、调查的含义及实施时遵循的原则 3、调查表
对照/病例 理论上可获得信息量(%) 净增信息量(%)
1
50
50
2
67
17
3
75
8
4
80
5
5
83
3
4、匹配中的问题
匹配的比例(个体匹配) 匹配过头
匹配过头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会造成匹配过头。 ➢ 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降低了研究效率。 ➢ 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
信息。
为防止匹配过头:
所以,匹配并非一定要用。 但为了特定的目的如提高研究效率和控 制混杂因素作用则需要匹配。 一般除年龄、性别或已知的、明确的混 杂因子之外,对于其他因素是否引入匹配须 持慎重态度,以防止匹配过度及徒增费用和 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