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六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 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一政治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精品

初一政治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精品

初一政治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精品《做自尊自信的人》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1、教材选用:本课选自山东人民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新教材第4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为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的第一、二课时。

2、新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材结构:教材以“我能行”为主线,体现四个层次内容:①自尊无价;②用行动赢得自尊;③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④扬起自信的风帆。

四方面互相联系,有机整合,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4、重点难点:自尊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用行动赢得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

这是教学中的重点。

自尊、自信的含义,自尊无价及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确认,排除自我迷茫。

在此期间,学生要思索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怎样塑造自己,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转向期,做自尊自信的人成为学生思考的重点和成长的烦恼。

初中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热衷于人际交往,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究自尊自信这一生活主题,体验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理念新课程积极关注体验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主要本着“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思路,努力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

自尊自信教育是人生重要的课程。

因为对教育而言,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都离不开自尊自信这一人格根本。

本课从总体上把握两个重点:一是重个人心理的思维体验活动;二是重集体的互动性实际活动。

以学生的调查、采访、搜集、查阅资料、交流汇报、讨论辩驳、模拟体验等构成学与教的主线,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设想1、关于教学重点的处理:自尊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用行动赢得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

七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学案

七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学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明确自尊的含义;懂得悉耻是自尊的表现。

2、理解自尊与尊敬他人相互联系、密不可以分;知道如何建立自尊及如何尊敬他人。

3、明确自信、自卑、自负的含义和差别;懂得它们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4、掌握增强自信的基本方法。

二、重点精析1、什么是自尊?()答:自尊即自我尊敬,是指我们既不向他人奴颜婢膝,也不一样意他人鄙视、欺侮。

它是一种健康优秀的心理状态。

2、什么是知耻?()答:知耻就是知道羞愧,它是指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与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不相切合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愧疚、不安、难为情甚至羞愧的心理状态。

真实有自尊心的人,必然是知道羞愧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3、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答: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光荣、光彩。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老是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论,一旦他人有一点点否认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掉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

这类过于追求表面上的光荣、光彩,以博得他人尊敬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是缺少自信的表现。

4、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尊严?(()答:自尊要适量。

适量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责备(对待谈论与责备,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正错误;过分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玩火自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自然,对歹意的欺侮与诽谤,则要实时予以反击,必需时运用法律武器保卫自尊。

5、尊敬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有哪些方面?答:在平时生活中,尊敬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①对人有礼貌,②尊敬他人的劳动,③尊敬他人的人品。

6、我们应当如何尊敬他人?答:真实做到尊敬他人就要擅长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尊敬他人第一,要善于赏识、采取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品的事情。

详细做到:⑴尊敬他人第一要擅长欣赏、采取他人。

就是与他人相处时,能衷心地赏识和赞叹他人的优点、优点,赞同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对他人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要能采取,不排挤,不渺视。

政治《自尊自信》的教案设计

政治《自尊自信》的教案设计

政治《自尊自信》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自尊自信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自尊自信的含义、表现及其重要性。

难点: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分享一个小故事:一个自卑的小男孩,如何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树立自尊自信,最终取得成功。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尊自信?为什么我们需要自尊自信?2.讲解自尊自信的含义(1)自尊:尊重自己,爱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

(2)自信: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挑战自己。

3.分析自尊自信的重要性(2)自尊自信有助于人际交往,使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自尊自信是成功的关键,有了自信,才能勇敢面对挑战,实现自己的目标。

4.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1)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过分追求完美。

(3)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不嘲笑、歧视他人。

5.案例分析(1)分组讨论: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主人公如何树立自尊自信,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6.互动环节(1)组织一次小型辩论赛:正方观点:自尊自信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反方观点:过分自尊自信可能导致自大和盲目。

(2)评委评选最佳辩手,给予奖励。

四、课后作业1.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案例,思考如何将自尊自信的品质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观察身边的同学或朋友,了解他们在自尊自信方面的表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在自尊自信方面的成长,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自尊自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尊自信在生活中意味着什么?”2.自尊自信的表现教师举例:“比如说,当你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出错时,你是如何反应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引导:“正确的反应应该是自信地接受,然后找出错误的原因,而不是逃避。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学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学案

《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学案第一课时做人要自尊教师寄语: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

——毛姆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尊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以自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2、能力:掌握赢得自尊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塑造一个自尊的“我”;3、知识:初步了解自尊的表现及重要意义,知道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大多数学生对获得自尊的途径和方法知道的不多,因此,将该部分确立为重点。

教学难点:“自尊无价”。

初一学生年龄小,难以从理论高度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意义。

学习时,要多借助事例,从中进行感悟和体会。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77页材料):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吗?②描述一下自己在哪些场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2、想一想:自尊都有哪些表现?自尊对一个人来说有哪些重要意义?典例分析1:寒假里,我和同学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受到了老人们的赞扬,心里美滋滋的;在公共场所,我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自己的形象;有人当众叫我的绰号,我很恼怒;我在学习上有了很大进步,希望老师表扬我;如果老师让我在校会上发言,我会穿戴得整整齐齐,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五种情景,哪些是自尊的表现?并说明理由。

(二)合作探究1、读一读,议一议(详见教材p79页材料—2)①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了什么?②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维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2、读一读,议一议(见教材p80页材料1、2 。

)①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一说当时的感受。

②为真正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自己打算怎样做?(阅读材料2后讨论回答)3、读图,想一想(见教材p80页材料3)①他们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吗?②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尊重他人有哪些要求?)典例分析2:北京二中高一学生梁帆参加了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少年儿童为和平未来”活动。

【范文】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

【范文】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教案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一、课标透析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

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迅速发展。

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任。

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政治教案)做自尊自信的人

(七年级政治教案)做自尊自信的人

做自尊自信的人七年级政治教案【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规定:“自尊自强”部分中的:懂得自尊和知耻,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知识内容能力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2、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1、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2、体验做个自尊的中国人带来的快乐带※为发展性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努力达到的目标。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学难点】能从社会、生活、学习的各方面自觉地增强自尊【资源分析】(一)学生分析进入中学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成为个性发展的重要特征,其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成人意识强,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信任自己。

他们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但是不能容忍其他人对自己有任何的批评,往往容易走进自尊的误区。

(二)教材分析这一框的内容在这课书里面是主导的作用。

通过对北京XX奥运会这个事件的回顾来体会自尊心的满足带给人们的快乐,然后分析青少年自尊的表现。

在这基础上,介绍了什么是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以及自尊的误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讲解法【课前准备】(一)学生:通过询问父母和查阅字典了解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二)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尤其应关注自卑感较强的学生,教师应掌握其他任课教师或学生对他们的积极评价【课时安排】两课时【设计思想】首先通过回顾历史,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

然后学生讨论自己名字的含义,从而体验自尊,并认识自尊的表现。

再学习“耻辱的戒指”,明白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最后,能分辨自尊的误区。

【课型】新课【教学流程】回顾北京XX奥运会→我的名字→想一想,填一填→我自尊,我快乐→我知耻,我自尊→不虚荣,才自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北京XX奥运会观看北京XX奥运会的录像或者图片思考: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当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响起的那一刻,当奥运圣火被点燃的那一刻,你有什么感受?当时为什么全场、全国都沸腾了?通过回顾北京XX奥运会,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的同时,导入到本课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课题】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教学目标】1.自尊、自尊的意义2.树立自尊3.自信、自信的意义4.树立自信心5.训练解题技能【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时政链接]诞生于1958年的红旗轿车,曾承载过一代中国人的汽车梦。

这款高油耗豪华轿车于1981年停产,1992年又恢复生产,但销量一直较小。

据报道,一汽集团2011年只售出了两辆红旗车,去年也仅售出了127辆。

今年,红旗推出H7高端汽车,要和奥迪、宝马等在奢侈车市场进行竞争,但市场普遍不看好。

在某种程度上,对品牌属性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呈一种反比关系——民族自信心越强,对品牌的民族自尊心反倒没那么强烈。

今天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民族自信。

[知识回顾]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自尊人人都需要的1.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8.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1.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1.0第1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word教案(5)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下册1.0第1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word教案(5)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整个初中阶段,与本单元可以整合的同类知识有:第一课我从“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进行整合:与“自尊”相关的有: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

自强表现:自尊自爱,不卑不亢;意志坚强,不灰心气馁。

诚信做人;男女交往,自重自爱。

对自己负责。

与“他尊”相关的知识有:孝敬父母,赞赏宽容父母;交友原则中:尊重差异,加强沟通;礼貌待师等。

行使权利时尊重他人权利;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尊重他人维护他人人格尊严。

第二课与自信相关的知识有:相信自己,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碰到挫折失败时不灰心不气馁等;竞争中,客观评价自己,增强信心;对待考试要有信心,增强自身实力以及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要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等。

从横向上看,单元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和课标所确定的本课程三个基本理念,鉴于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确定统整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教育目标是不断完善人格,逐步实现社会化,进一步增强调适能力。

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八课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依据课标,本单元设立“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和“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两课。

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

引言由一段优美的文字导入,用知耻是最美的服装的比喻,说明了自尊无价,尊人优雅,引入新课。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的回顾,让学生体会自尊带给人的快乐感受,引出自尊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标透析
课标要求:(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条课程标准的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
2、“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相互帮助。


二、单元内容介绍
1、单元地位:
本单元是初一下册教材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学期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在上学期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本单元,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本单元的学习,也为后几个单元的学习做了铺垫。

只有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我们知道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我意识的产生与
迅速发展。

中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强烈的成人意识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给予信
任。

但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成熟,学生的自我意识不稳定,有时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出现评价过高;当遇到失败时,又很快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因此,帮助学生正确树立起自尊与自信,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是十分必要的。

2、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和“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主题探究活动。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包括三框内容:“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本课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进而逐层分析自尊的表现,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包括三框内容:“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唱响自信之歌”。

第一框“我能行!”主要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感受,区别自负、自卑和自信。

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主要说明自信与成功的关系,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

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主要讲如何树立和增强自己的自信。

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是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

“太好了”就是遇事从正面来思考。

“我能行的”就是自信、大胆、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能帮你吗”就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使活动结果真正发挥作用。

三、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的:
1、初一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快速,心理上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关注自我形象,自尊的需要非常强烈。

人们总是通过评价标准的选择来获得较高的自我尊重水平,一般来说,人们都倾向于看重自己那些非常优秀的特点,而认为自己的那些缺点是无关紧要的。

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出现对自身弱点的有意回避.这有碍于获得真正的自尊。

研究证明,具有高自尊的学生比低自尊的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倾向于为自己树立较高的标准。

具有高自尊的学生均比低自尊者对自己的观点更加自信,更能影响别人,更不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从而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维护尊严,维护人格。

所以,学习如何树立自尊,对于学生的品德与学业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2、初一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己的评价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致于形成自负或自卑的心理障碍。

而认识上的偏差带来行动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狂妄、偏激、虚荣、焦虑、害怕困难、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及作出恰当的评价,增强自己的自信。

学生只有树立
了自信之后才会获得成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

四、课的内容分析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B、在掌握自尊含义的基础上,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C、懂得知耻是自尊的表现。

(2)能力目标
A、初步学会全面分析自己,评价自己。

B、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身存在的缺点。

C、学会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不断地尝试体验自尊带来的快乐。

B、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自尊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对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课时建议
建议用4课时。

用2课时让学生从多角度把握自尊的含义:在体验中感悟什么是自尊,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区别虚荣与自尊。

用1课时让学生明白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

用1课时讲解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彼此尊重,使得青少年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四):活动设计: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导入:四幅图片(结合书本内容香港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州五号上天、西气东输工程)
讨论:回想起这些情景,你有怎样的感受?
根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欢乐是怎么样产生的?
目的:通过对系列历史事件的回顾来体会自尊心的满足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活动:自尊的人最快乐
找一找:让学生查找有强烈自尊者的典型事例或采访身边的有自尊心的人,发现有自尊的人才会快乐,自尊的人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享受生活,引导学生走上树立自尊,获得快乐的成功之路。

如:居里夫人、周恩来、童第周、爱迪生、华罗庚、等
举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尊重与被尊重是人的本能需要。

引出:自尊的概念: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尊能使人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想一想: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或有很大进步时,我希望老师、父母_____ 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 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 ___。

说一说: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觉得自己做的最有尊严的事是什么?你被人尊重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填一填:课本P5页活动设计,填写句子,体验自尊与快乐。

(可以选择其中的1、2项进行)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自尊的存在,以及由自尊带来的快乐。

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过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举例子:“耻辱戒指”
议一议:“耻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发?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知耻的人首先做到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象的维护,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在分析事例时,重点分析坏事可以转变成好事,关键是如何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不足。

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智慧泉:对待自身的不足要敢于正视,要有勇气改正,这是对自尊的有力维护。

你有哪些缺点呢?能否参照小明的方案将它们改造一下。

结合课本“帮小明制定改造方案”教师可在班上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为自己制订改造方案,然后在班内交流。

活动过程:①参照书中样子为每个同学印制一张表格。

②组织学生填表。

如果填写有困难,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再填写。

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要加以引导。

④填写完毕,学生展开讨论,在相互支持与鼓励中找到自尊。

讨论: P8页三种情景,你认为他们的言行反映怎样一种心理?
是虚荣的表现。

中学生在追求自尊带来的满足时,常常会陷入虚荣的误区。

虚荣的行为表现是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

虚荣是扭曲的自尊心。

你能举出身边类似的事例吗?
通过活动多角度体验自尊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