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Q80A露天潜孔钻机钻臂总成设计

合集下载

潜孔钻机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是一种常用的土工机械,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隧道工程、水电工程和矿山工程等领域。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旋转钻头在地下钻取孔洞,以达到地基加固或取得地下资源的目的。

潜孔钻机的结构一般包括钻头、钻杆、驱动机构、下传机构、液压系统等部分。

钻头负责钻取孔洞,钻杆则将钻头传递旋转动力和推力,驱动机构则提供旋转动力,下传机构则控制钻具的起下动作,液压系统则提供动力源和控制系统。

在工作时,潜孔钻机首先需要进行钻孔定位和布设,然后将钻杆和钻头下传到设计深度,启动驱动机构,通过旋转钻头和推进钻杆,逐步钻取孔洞。

在钻孔过程中,液压系统不断调整钻杆的下传速度,并通过循环泵将钻孔中产生的泥浆带出孔口,以保证钻孔质量和钻孔效率。

潜孔钻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易懂,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和钻具,同时合理设计施工方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

- 1 -。

露天潜孔钻机工作参数采集系统设计

露天潜孔钻机工作参数采集系统设计


要: 针对潜孔钻机的特点设计一套具有参数 实时监测、 记录及异常数据报警功能的工作参数
采集 系统 , 该 系统为工作参数的优化和设备性能的提 高, 提供 了可靠的数据来源。实践证 明该 系
统 性 能稳 定可 靠。
关键 词 : 潜孔 钻机 ; 工作参数 ; 数 据 采集 ; 系统设 计
中图分 类号 : T D 2 3 1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9 8 1 6( 2 0 1 6 )l 1—0 0 5 7—0 4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DT H d i r l l i n g i r g s ,t h e mi n e d e s i g n s a s e t o f wo r k p a r a me t e r a c q u i s i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p a r a me t e r mo n i t o r i n r e a l t i me ,r e c o r d a n d a b n o r ma l d a t a a l a r m, wh i c h p r o v i d e r e l i bl a e d a t a s o u r c e f o r o p t i mi z i n g p  ̄a me t e m a n d i mp ov r i n g t h e e q u i p me n t p e r f o m a r n c e . P r a c t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v e s t h a t t h e s y s t e m p e r f o r ms s t a b l y a n d r e l i a b l y .

多功能全液压潜孔钻机技术参数与工作原理

多功能全液压潜孔钻机技术参数与工作原理

多功能全液压潜孔钻机技术参数与工作原理多功能全液压潜孔钻机技术参数与工作原理多功能全液压潜孔钻机设备是消化吸收国产液压锚固钻机及隧道管棚液压钻机的先进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而设计制造的性能优异的履带式多功能全液压钻机,配套液压动力头是原德国KLEMM 公司生产的HD 系列进口原装动力头,张家口市宣化恒通鑫钻孔机械是国内唯一生产此钻机的厂家。

钻机的钻架可在三个平面内调节,特别设计的摆动机构使得钻架在水平和垂直方面均能方便地定位。

另外钻臂还可以±15度轴向摆动旋转,这些特性使钻机在所有的工况下均可施工。

钻HTYM808多功能全液压钻机应用领域一、铁路隧道探测及注浆孔钻进(风化岩及完整基岩上钻进)⒈如果岩石普氏硬度f≤10,利用进口动力头回转及冲击,需配专用快换钎杆及钎头,采用高压水排渣,亦可以利用进口动力头回转及冲击,实现一边钻孔一边注浆,防止渗漏水涌出。

⒉如果岩石普氏硬度f >10, 利用进口动力头回转,冲击利用高压气动潜孔锤进行潜孔钻进;同时把高压水通过冲击器注入孔内进行除尘。

二、铁路隧道管棚孔钻进(覆盖层跟管钻进)⒈如果管棚孔深度≤30米,且砂卵石比较小,可利用进口动力头回转实现单作用双回转,即内钻杆、套管同时回转及冲击,采用高压水排渣,降低施工成本。

⒉如果管棚孔深度>30米,可利用进口动力头实现内钻杆、套管同时回转,冲击利用中高压气动潜孔锤配偏心/对心扩孔钻具实现,把高压水通过冲击器注入孔内。

三、城市高层建筑基坑的锚索孔钻进(覆盖层跟管钻进)施工工艺同铁路隧道管棚钻进工艺一样。

四、地源热泵及水电围堰注浆孔的钻进 1. 如果覆盖层深度≤30米,且砂卵石比较小,可采用进口动力头回转实现单作用双回转,即内钻杆、套管同时回转和冲击,采用高压水排渣,起拔套管效率高,降低施工成本。

在基岩上利用中高压气动潜孔锤空气钻进,钻进深度达250米。

2. 如果覆盖层深度>30米,或砂卵石比较大,可利用进口动力头实现内钻杆、套管同时回转,冲击利用中高压气动潜孔锤配偏心/对心扩孔钻具实现。

潜孔钻机结构组成

潜孔钻机结构组成

潜孔钻机结构组成
潜孔钻机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查或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它能够在地面或水下钻探,获取地质信息或钻孔完成工程建设。

潜孔钻机的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钻杆组成部分:钻杆是潜孔钻机的核心部件,由钻杆接头、钻杆管等组成。

钻杆的长度、材料以及连接方式会影响到钻孔深度和钻探效果。

2. 钻头部分:钻头是潜孔钻机最重要的工具,通过不同形状和材料的钻头可以适应不同的地质环境。

钻头的种类包括三角形钻头、扁钻头、球形钻头等。

3. 钻进机构:钻进机构用于控制钻杆进出和转动,包括电机、减速器、链轮和链条等。

4. 液压系统:潜孔钻机需要通过液压系统来实现起升、下钻、旋转等动作。

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油箱和管路等。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潜孔钻机的运行,包括钻进的速度、深度、方向等。

控制系统一般包括主控制面板、遥控器等。

6. 支撑系统:支撑系统用于固定潜孔钻机,保证钻进过程的稳定性。

支撑系统包括钻机底座、支腿、支撑框架等。

以上就是潜孔钻机的结构组成部分,不同的潜孔钻机型号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总体结构和功能类似。

了解潜孔钻机的结构组成,对于用户选择和使用潜孔钻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

潜孔钻机的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的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的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是一种用于地下水井或矿井等深层钻探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钻杆系统:潜孔钻机通过钻杆传递旋转动力。

钻杆一端连接钻头,另一端连接电动机或液压马达。

钻杆上的旋转动力传递给钻头,推动钻头对地层进行钻探。

2. 钻头与钻杆接口:钻头与钻杆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螺纹接口。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提供足够的扭矩传递,确保钻杆和钻头之间的旋转运动的可靠性。

3. 钻杆伸缩机构:潜孔钻机还配备了钻杆伸缩机构。

这个机构可以根据钻孔的深度调整钻杆的长度。

钻杆伸缩机构通常由液压缸或螺杆机构组成,通过伸缩杆的拉伸或压缩实现钻杆的伸缩。

4. 钻进液:钻进液是潜孔钻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钻杆中的空心传递到钻头,然后从钻头的喷嘴中喷出。

钻进液可以冷却钻头,清除钻屑并稳定钻孔。

常用的钻进液有水、泥浆或泡沫。

5. 钻孔工具:潜孔钻机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钻头和其他钻孔工具。

不同的地层和钻探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钻孔工具来适应不同的条件。

总的来说,潜孔钻机通过钻杆传递旋转动力,利用钻进液冷却
钻头、清除钻屑,并通过钻头对地层进行钻探。

钻杆伸缩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钻杆的长度。

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使得潜孔钻机能够在各种地质条件下进行有效的钻探工作。

液压潜孔钻机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潜孔钻机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绪论1.1 引言21世纪,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机械化、智能化将席卷全球。

人类的大部分劳力活动将由机械代替,主要体现在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方面上,而钻孔机械顺势成为了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丰富,且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采矿、用矿成了人们所需。

本设计主要就采矿工具、凿岩设备—潜孔钻机作此研究。

由于矿床存在的地理位置有所不一,为了能更好的采矿,人们根据各种条件不断的更新采矿工艺和相应的凿岩设备。

各种开采挖掘发展迅猛,因此用到潜孔钻机的地方非常多,成为采矿机械中的重要一员。

潜孔钻机可用于井下跟露天开采,主要用于钻深孔,爆破孔。

它比传统的凿岩机更优越,功的利用率更高,减轻了损坏,特别是在钻大孔上面更为突出。

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污染少,利用率高,能大范围使用等,适应现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人为本,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的理念,是现今运用最广的钻孔设备[6]。

1.2 潜孔钻机的发展与现状1.2.1潜孔钻机在国外的发展近年来,钻机产业发展迅猛,国外许多潜孔钻机制造公司研发制造出了一系列新产品。

像Arias L830型潜孔钻机;古河的PCR一200一DH型履带式潜孔钻机;Sanvik 公司的推出的TITONl00型潜孔L830型钻机。

特别是ROCCopco公司的ROC潜孔钻机,为其配备了能提供3MPa气压的压缩机装置,是潜孔钻机事业的又一发展。

为其设计了新的输送装置,可钻直径达140mm的深孔。

以实现自动化为主题进行设计制造,使其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在智能化上面也做的很好,部分功能均已实现智能化,如臂架的自动定位。

节省场地标记和定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经营者集中监测钻井过程。

并且在安全和环保上提升了档次,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国家最新排放标准和智能化法规的实施,多数钻机公司都给柴油机某些方面性能进行了优化,达到了很高的标准[15]。

1.2.2潜孔钻机在国内的发展国内潜孔钻机起步比较晚,起源于上世纪中期的河北宣化,在国家的大量扶持跟发展下,潜孔钻机的各方面参数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制造技术创新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国内外都有了很高的名声,为此许多国外知名大企业都来此投资。

潜孔钻机 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 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工作原理
潜孔钻机是一种用于钻取土壤或岩石的土质钻机。

它在土壤表层使用强力推动器进行水平推进,同时利用旋转机构带动下部的钻杆进行旋转钻进。

这种钻机能够实现不断钻进、提取土样和回收泥浆的功能。

潜孔钻机主要由推进器、旋转机构、钻杆和钻头组成。

推进器通过大量的冲击力将机器推进到地下,并负责外部环境的封闭。

旋转机构通过传动装置使钻杆和钻头发生旋转,从而实现土壤或岩石的钻进。

钻杆通过连接螺纹使得钻头能够连续向下或向上移动。

钻头在旋转的同时,依靠锋利的切削工具的作用将土壤或岩石削碎,并将其细小颗粒吹除。

潜孔钻机的工作过程为:首先,潜孔钻机通过强力推进器将钻机推进到需要钻取的位置。

然后,通过旋转机构带动钻杆和钻头进行旋转钻进,同时循环注入泥浆帮助排出土壤或岩石碎屑并降低钻头的温度。

钻杆进行钻进的同时,通过连接螺纹不断延长钻孔。

当需要取样时,钻杆停止旋转,然后通过顶杆和提升机构将土样提取至地面。

疏松的土样通过设计在钻杆上的取样器收集,在地面上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潜孔钻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推进器进行地下推进,并通过旋转机构带动钻杆的旋转钻进,从而实现对土壤或岩石的钻取。

不同的钻杆和钻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以适应不同地质环境的钻探需要。

该机器在地质勘探、建筑施工以及矿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80潜孔钻机技术参数

80潜孔钻机技术参数

80潜孔钻机技术参数
80潜孔钻机是一种用于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的设备,以下是其一些常见的技术参数:
1. 钻孔直径:通常为80-120mm,但可能根据不同型号和厂家有所不同,可参考设备说明书或咨询相关厂家。

2. 钻孔深度:通常可达35米,但具体深度可能会因型号和厂家而异。

3. 转速范围:通常为0-50转/分,但具体转速范围可能会因型号和厂家而异。

4. 功率:通常为80千瓦,但具体功率可能会因型号和厂家而异。

5. 适应岩种:适用于各种硬度岩石。

6. 钻孔角度:通常可竖起向上,向左向右最大摆角各60度。

7. 推进力:通常为吨。

8. 使用风压:通常为。

9. 钻具一次推进行程:通常为1米。

请注意,以上参数可能会因不同的型号和厂家有所变化,具体的技术参数需要根据设备说明书或者咨询相关厂家来获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钻孔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气动凿岩机、液压凿岩机、凿岩钻车、潜孔钻机和牙轮钻机。

潜孔钻机是由紧随钻头一起潜入孔底的冲击器将冲击能经钻头作用在矿岩上,加之回转机构的作用,对矿岩产生冲击破碎从而完成炮孔钻凿的一种钻孔设备。

CLQ80A露天钻机[1]由底盘、钻臂、推进器、凿岩机、液压和气压系统等组成,采用履带式行走;主要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但钻臂定位采用气力驱动液压系统,工作平稳可靠;利用气压凿岩机凿孔,风马达一链条传动推进,主要用于露天石方炮孔的钻凿。

能在倾斜不平的露天工作曲上钻凿水平、垂直和倾斜的炮孔,孔深可达30m。

炮眼直径80-120mm。

整个露天钻机由滑架、回转机、车架、钻臂、行走减速机构以及液压气压装置等组成。

其中钻臂是重要的部件,上接滑架,下连车架。

钻臂主要由钻臂座,桁架体,桁架水平油缸,桁架倾斜油缸,滑架倾斜油缸,桁架旋转接头,花键轴等部件组成;其中钻臂座及倾斜油缸安装在车架上,滑架旋转接头装在花键轴上,一端联接滑架倾斜油缸,当滑架倾斜油缸动作时,带动滑架旋转接头转动,从而带动花键转动,引起滑架上下俯仰动作。

桁架倾斜油缸是主要受力者,通过它的液压杆的伸缩可以使桁架体上下俯仰动作;桁架水平油缸控制桁架体左右动作。

各个油缸两端均采用铰接方式联接。

工作时,桁架体在三维空间里运动,上下俯仰角度共有70º,左右摆动共有90º,设计时须进行其运动分析,以确定各个铰点的位置,构件长度,液压杆总长等数据。

由于在工作过程中钻头所受力的作用线并不通过花键轴心线,所以将产生附加力矩,并且在最恶劣的工况下该力对桁架体及各个油缸及钻臂座产生很大的作用力,所以须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各个构件的最大受力位置,计算其最大受力或弯矩,然后进行设计和校核。

2 基本数据和参数2.1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1.钻孔直径(mm)80-1202.钻孔深度(m)下向20 水平不小于30 3.钻凿水平孔最高(mm) 34004.钻凿水平孔最低(横位)(mm) 1855.钻凿水平向下孔与地面成角度(°) 0-906.与车体角度(°) 左907.有效推进行程(mm) 30008.推进器补偿长度(mm) 10009.滑道俯仰角度(°) 上下共9010.滑道旋转角度(°) 左90 右4511.钻臂俯仰角度(°) 上下共7012.旋转角度(°) 左右各453 模型建立3.1 已知条件:钻臂俯仰角度α= -25°~ 45°钻臂水平旋转角度β=-45°~ 45°滑架受力变化范围θ= -45°~ 45°滑架摆动角度范围ψ= -90°~ 45°3.2模型建立(如图3-1)4 钻臂运动分析及其各铰点位置确定4.1 已知条件:钻臂俯仰角度α= -25°~ 45°钻臂水平旋转角度β=-45°~ 45°滑架受力变化范围θ= -45°~ 45°滑架摆动角度范围 ψ= -90° ~ 45°图3-1 基本模型建立 4.2 初步设定初步设定: OA 长a=500 mm ,OB 长b=500 mm ,OC 长c=1600 mm ,CD 长d=400 mm ,DE 长e=272 mm4.3 分析计算设:下支撑油缸及杆总长 1L (mm),支撑油缸及杆总长2L (mm), 上支撑油缸及杆总长4L (mm))90cos(2221α+⨯⨯⨯-+=c b b c L (4—1) )90cos(2222β+⨯⨯⨯-+=c a c a L (4—2))2arccos(12212L b c L b ⨯⨯-+=ϕ (4—3))sin arcsin(21L c αγ⨯= (4—4))cos cos arctan(tan 2βαβγ⨯⨯+=c a (4—5)))90cos(arccos(cos 3βαγ+⋅= (4—6)运算并制成表格如下(表4-1):表4-1,钻臂运动极限位置由表中数据可观察到: max 1L =1985.2 mm , min 1L =1460.5 mmm ax 2L =1985.2 mm , min 2L =1295.7 mm由钻臂初设计可使: m ax 4L =772 mm , min 4L =428 mm 4.4运动分析:在平面OBD 上:e r a V V V += (4—7)图4-1 钻臂俯仰运动分析()αω+︒=90sin 1cb vL (4—8)()αω+︒==90sin 11b vL c V (4—9)在平面OAC 上:图4-2 钻臂水平运动分析32sin γωca vL =(4—10)322sin γa vL V =(4—11)当α≠0°,β≠0°时:()⎪⎪⎭⎫⎝⎛-+︒=334sin sin cos cos 90cos arccos γαγαβγ (4—12) 当α=0°,β=0°时: 4γ=90°()4212221cos 2γV V V VV ++=(4—13) 当α=45°,β=45°时:4γ=54.7°()()=+︒⨯⨯=+︒=4590sin 5005.02.198590sin 11αb v L V 2.8 (m/min )322sin γa v L V =2.2120sin 5005.01900=︒⨯⨯= (m/min )()4212221cos 2γV V V VV ++=()4.47.54cos 2.28.222.28.222=︒⨯⨯++=(m/min )5 钻臂及其安装座设计及加工工艺5.1力学分析5.1.1力学模型建立(如图5-1):在平面ODE 上:()()()ψαθαθsin cos cos 3-+=+-⋅⋅d c F L F e F ac (5—1)在平面OBC 上:∆=F M(5—2) ))90cos(arccos(cos 3βαγ+⋅= (5—3)233sin L c a L γ⋅⋅=(5—4)()()αβγγαϕαθ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21⋅⋅+⋅⋅+-⋅+⋅c F c F d c F ac bc αβγγsin sin sin cos 21⋅⋅+c F ac +θcos 1Ge αγαϕcos sin cos cos 1⋅⋅+⋅⋅+=c F c F M ac bc (5—5)图5-1 受力分析1sin cos sin γϕθac bc oz F F F F ++= (5—6)βγγϕβψθcos cos cos sin cos cos cos 21ac bc oy F F F F ++=(5—7)式中:ac F ——侧支撑油缸及杆所受力(设为压力,单位N ); bc F ——下支撑油缸及杆所受力(N ); ox F ——钻臂安装座在x 轴向所受力(N ); oy F ——钻臂安装座在y 轴向所受力(N );oz F ——钻臂安装座在z 轴向所受力(N ); o F ——钻臂安装座所受的合力(N );3L ——原点O 到Fac 的作用线的距离(mm );F —— 钻头所受最大力(N );∆ —— 钻头作用线与花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mm ); θ —— 钻头所受力F 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e —— 滑架作用于花键的力与钻臂轴线之间的距离(mm );1e —— 滑架重心到花键轴线的距离(mm );ψ—— 钻头所受力F 与OBD 平面的夹角(°);G —— 滑架自重(kg);α,β,1γ,2γ,3γ,ϕ,θ,ψ详见图5-1示: 已知F=10000N,e=272mm ,c=1600mm ,∆=360mmα =-25°~ 45°β =-45°~ 45°θ =-45°~ 45°ψ =-90°~ 45°5.1.2 求 解()()()3cos sin cos L e d c F F ac ψψαθ++-=()()αϕαϕαγαβγγαβγγsin sin cos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sin cos cos cos 12121--+=c c F F ac bc()()()αϕαϕθαθsin sin cos cos cos sin 1--+-++c MGe d c F1sin cos sin γϕθac bc oz F F F F +-=()βγγϕθβcoc F F F F ac bc oy 21cos cos sin cos cos +-=βtan oy ox F F =()222ozoy ox o F F FF ++=由于α,β,θ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所以该方程组有无穷多解;而我们要找的是其中最大解,用来计算各构件所承受的最大力,然后据此分析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液压缸,以及计算最大弯矩,校核强度,等等。

若用手工计算,不仅计算量庞大,计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所以利用Turbo C 编程解决。

程序如下见附录1。

经计算:Max =bc F -90818 N此时:ac F =-20651.6 N ox F =-22429.9 N ,oy F =31720.7 N ,oz F =-55560.2 N ,o F =-67795.5 N ,1L =1985.2 mm ,2L =1417.7 mmθ=-15.0º, ψ=-82.0º, α=45.0º, β=-45.0º, ϕ=34.7º, 3γ=60.0º,Max o F =91619.4 N此时:ac F =20442.0 N =bc F -78908.0 N ox F =29198.6 N ,oy F =42033.0 N ,oz F =75991.9 N ,o F =94381.6 N , 1L =1985.2 mm ,2L =1896.3 mmθ =-6.0º, ψ=44º, α=45.0º, β=-44.0º, ϕ=34.7º, 3γ=119.4ºMax ac F = -70835.9 N此时:=bc F -5657.5 N ,ox F =-10876.3 N ,oy F =-15381.4 N ,oz F =1687.5 N ,o F =18913.5 N ,1L =1676.3 mm ,2L =1985.2 mmθ=0.0º, ψ=-82º, α=0.0º, β=45.0º, ϕ=72.6º, 3γ=135.0º关于 Max cd F 的计算:Max cd F =()RF Ge ∆+θcos 1 (5—8)其中,由分析可知,当θ=45º,且花键轴线与桁架旋转铰接头的连线与滑架倾斜油缸垂直,此时滑架倾斜油缸受力最大:Max cd F ()RF Ge ∆+=θcos 11723601000045cos 1805000⨯+⨯⨯=6.24629=N5.2强度计算5.2.1 桁架臂弯矩计算:在平面OBD 上:(以D 点为原点建立坐标,X 轴正向向右,下同) DC 段:()()αθ--=sin Fx M x M OC 段:()()()αβαsin cos cos x d c F x d c F x M oy oz -+--+=在平面OAC 内:,DC 段:()()ψαθψαθsin cos cos cos ---=Fd Fe MOC 段:()()()()cL d x F Fd Fe x M ac 3sin cos cos cos -+---=ψαθψαθ 在d x =处,平面OBD 内,=左M ()αθ--sin Fd M (5—10) =右M αβαsin cos cos c F c F oy oz -()右左,M M M m ax 1=在d x =处,平面OBD 内,=左M ()()ψαθψαθsin cos cos cos ---Fd Fe=右M ()()ψαθψαθsin cos cos cos ---Fd Fe()右左,M M M m ax 1== ()()ψαθψαθsin cos cos cos ---Fd Fe两平面夹角为 :4γ所以 总弯矩 ()4212221cos 2γM M M M M -+= (5—11) 由于4γ的计算涉及到空间立体几何的知识,计算比较麻烦;而且总弯矩的计算也很烦琐,故可采用Turbo C 编程求解,程序见附录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