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教案

合集下载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然灾害中的⾃救与互救⾃然灾害中的⾃救与互救(教案)课程标准1.以⼀⼆种⾃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法与应急措施。

2.结合实际,讨论在⽇常⽣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教学⽬标1.知识⽬标(1)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案内容、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救与互救的⽅法。

(2)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应急措施和洪⽔中的救助要点。

2.能⼒⽬标(1)通过读图,使学⽣掌握地震后基本的⾃救与互救技能。

(2)通过读图,使学⽣掌握洪⽔中的⾃救与互救技能。

3.情感⽬标(1)提⾼防灾意识,重视⽣命价值。

(2)居安思危,在特定时刻,⽣命就掌握在⾃⼰⼿中。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分为三⼤部分。

⼀是地震中的⾃救与互救;⼆是洪⽔中的⾃救与互救;三是其他⾃然灾害的⾃救和预防。

教材运⽤⼤量图⽚⽣动的介绍了常见⾃然灾害中的⾃救与互救。

我国地域辽阔,⾃然灾害频繁。

从整个教材内容编排看,第⼀章是从宏观层⾯介绍⾃然灾害和⼈类活动;第⼆章是从国情层⾯介绍我国的⾃然灾害;第三章是从应对层⾯介绍防灾和减灾。

现代安全观强调以⼈为本,重视⽣命价值,视保障⼈的⽣命为第⼀⽬标。

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这⼀现代理念。

“学习对⽣活有⽤的地理”和“对终⾝发展有⽤的地理”是《普通⾼中地理课程标准》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纵观全书,对学⽣⽣活最有⽤的地理知识⽆疑就是⾃然灾害的⾃救与互救能⼒了。

因此,可以说本节内容是全书的落脚所在。

本节的重点是“震后⾃救与互救”和“洪⽔应急”,难点是“避震”和“洪⽔中的互救”。

教学过程【新课导⼊】师:杞⼈忧天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

说从前杞国有个⼈,整天胡思乱想,担⼼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

他越想越害怕,整天不开⼼。

现在我们要重新审视⼀下杞⼈的⾏为,其实杞⼈的这种忧患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

世界上⾃然灾害每天都在发⽣,我们每个⼈在⼀⽣中都有遇到⾃然灾害的可能,关键是⾯对可能发⽣的⾃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当然不能像杞⼈那样,整天闷闷不乐,⽆所作为,⽽应该是在了解⾃然灾害的特点和发⽣规律的基础上,熟悉⾃然灾害中的⾃救和互救常识,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三篇自救自护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

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些什么:如何防止烫伤?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

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

如何防止烫伤呢?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

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如何安全使用高压锅?用高压锅做饭,节省时间和能源,许多家庭都使用它。

高压锅在使用时,锅里的温度高、压力大,所以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l.使用高压锅之前,首先要检查锅盖的通气孔是不是通畅,安全阀是不是完好无损。

2.在使用中,不要触动高压锅的压力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加压重物或者打开锅盖。

3.饭菜做好以后,不能马上拿下压力阀或者打开锅盖,要耐心地等待锅里的高压热气释放出来后,才能拿下压力阀,打开锅盖。

使用煤炉取暖怎样预防煤气中毒?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冬季取暖仍采用煤炉,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怎样防止煤气中毒呢?1.用煤炉取暖,一定要安装烟筒和风斗。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自救互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形成自觉遵守自救互救的思想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1.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2.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急救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介绍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

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的价值和作用。

2.讲解和演示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师讲解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逃生技能、自我救护技能、急救技能等,并通过演示示范,让学生了解具体操作方法。

逃生技能包括正确判断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如寻找安全出口、躲避烟雾等。

自我救护技能包括正确避险姿势、用手绕住脖颈自救、泅水等方法。

急救技能包括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口等。

3.小组讨论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自救或互救的情景模拟,包括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操作步骤。

然后每个小组轮流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情景模拟,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同学的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自救互救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等。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火灾事故现场或急救培训机构,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救互救的重要性和实践技能。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和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对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安全,积极参与互助救援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救互救的意义和重要性,强化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救互救活动,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自救互救教案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孤立,但是,自救和互救是我们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困境。

一、自救的重要性自救是指个体在面临困境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自救的重要性在于它培养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依赖他人,而是要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救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当下的困境,还能够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互救的重要性互救是指个体在面临困境时,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互救的重要性在于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支持。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常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而互救就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通过互救,我们能够获得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互救还能够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增强社会凝聚力。

三、自救互救教案1. 自救教案(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可以选择一门感兴趣的课程或参加培训,学习一项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建立目标和计划: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通过有序的步骤逐步实现目标。

可以使用SMART原则,即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和有时限。

2. 互救教案(1)建立合作关系: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方式,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面对困境。

(2)分享经验和智慧: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可以通过参加讨论会、写博客等方式,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3)互相支持和鼓励:在困境中,互相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互相倾诉、提供帮助等方式,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

自救互救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自救互救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自救互救培训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 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自救互救基础知识1. 自救互救的概念及重要性2. 紧急情况下的心理调整3. 常见紧急情况的识别与处理第二部分:自救互救技能培训1. 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a. 创伤的处理b. 骨折的处理c. 刺激性物质的沾染2. 心肺复苏(CPR)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a. 心肺复苏的步骤b. AED的使用方法3. 火灾逃生及灭火器的使用a. 火灾逃生的基本原则b.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 地震逃生及自救a. 地震逃生的基本原则b.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及模拟演练1. 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2. 模拟演练,提高实战能力a. 模拟火灾逃生演练b. 模拟地震逃生演练c. 模拟心肺复苏演练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救互救基础知识及技能要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3. 模拟演练法: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救互救意识。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部分:自救互救基础知识(2课时)2. 第二部分:自救互救技能培训(4课时)3.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及模拟演练(4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2. 模拟演练表现:评价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或问答形式,评价学生对自救互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自救互救培训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模拟演练道具(如假人、灭火器等)4. 实地演练场地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在模拟演练过程中,确保学生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自救互救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自救互救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自救互救常识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又到了一个全新的主题班会。

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自救互救常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主题,我们特别邀请了谢老师来为我们做一次专题讲解。

二、自救常识谢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自救常识。

遭遇危险的时候,大家应该学会如何自救。

如果我们能够在危险中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们就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1、了解安全出口我们应该在平时多留意,了解周围的安全出口,例如灾难来袭时,应该走哪一条路逃离,如火灾时,我们应该尽量走最近的门或者窗户,避免烟气卡住。

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它。

2、掌握自救技能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技能,例如逃生、游泳等,为自己遭遇危险时提供保护。

在逃生时,我们要保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踩着脚下的物体逃生。

在出现火灾时,我们应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双手抱住膝盖,沿着地面匍匐前行,迅速逃出危险区域。

三、互救常识谢老师:我将向大家介绍互救常识。

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不光是自己一个人,我们也要帮助身边的人。

下面,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互救的信息。

1、勇救溺水者当我们在水中游泳时,如果有人溺水了,我们应该尽快呼救以及向溺水者靠近,提供救援。

如果时间过去了很长时间,救援行动便会失去效果,我们要争分夺秒,及时伸出援手。

如果我们不会游泳,也要尽快寻找其他人救援。

2、灾难来袭时遇到地震、火灾等灾难时,我们要尽快逃离现场,并宣传加入自救互救队伍。

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互救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如果遇到危险,要立刻回避。

四、班会总结主持人:今天的主题班会讲解了自救互救的常识,我们应该在平时更加重视身边的安全状况。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力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帮助。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更多的自救互救知识,让我们安全度过每一天。

谢谢大家!。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教案6篇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教案6篇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教案6篇自救自护安全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的:为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了大家过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假期。

彻底杜绝假期期间学生一切非正常事故的发生。

活动过程:一、外出活动及交通安全1、不到水库、机井、塘坝、水窖、河道沙坑等地方滑冰。

恶劣天气不在危险建筑物、大树下避雨雪、不玩火、学会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安全常识。

2、不到悬崖、陡坡、易塌方的沙、土坑等地方玩耍,不攀爬树木、高大建筑物等。

3、不在危险的地方玩耍,不做任何带有危险性的游戏,及时远离危险因素。

4、不打架斗殴,不搞恶作剧,不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

5、外出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自行车上路,不乘坐无证车,不乘坐酒后驾驶的车辆,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6、未经家长同意,一律不准私自、探亲、访友,离家时一定要与父母打招呼。

7、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做任何损害老百姓利益、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

二、饮食卫生安全1、不饮用不卫生食物,不喝生水,不吃凉饭菜,假期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食暴饮。

2、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3、不食用三无食品。

三、用电用火用气等方面的安全1、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不随便触摸电器设备。

不靠近有电电源,不随便动各种插头,不撕拉乱接电线。

使用电器需由家长指导。

2、掌握正确使用液化气常识,不单独开液化气炉灶,预防煤气中毒。

3、不玩危险物品。

不玩火、远离火源,注意消防安全。

四、社会公德方面1、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不做任何损害老百姓利益、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

2、崇尚科学,不参加任何封建迷信活动和邪教组织;严禁参与赌博与变相赌博,严禁听、看不健康的音像与书刊,严禁进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活动,看有益电视节目。

3、孝敬父母、团结邻里、关爱幼小,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五、假期作业方面为了能够更好地与新的学习任务想衔接,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认真复习功课,保质保量完成假期作业。

自救自护安全教育教案篇2(一)班会目的: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

自救互救教案教案题目:自救互救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自救和互救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互助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的责任心。

教学内容:一、引入(约5分钟)1. 通过问答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思考自救和互救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制作一张海报,上面列举不同紧急情况下需要自救和互救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约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自救的基本知识,包括学习避险区域、急救常识和紧急求救方式等。

2. 向学生介绍互救的基本概念,包括协作救援、互相支持和合理分工等。

三、案例分析(约20分钟)1. 选择一个实际的案例(例如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案例情境。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在该案例情境中如何运用自救和互救策略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讨论和交流。

四、实践演练(约20分钟)1. 设计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

2. 每个小组中安排一名学生担任领导者角色,负责组织和指导小组成员参与自救和互救行动。

3.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总结反思(约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向他们强调自救和互救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就今天的学习经验进行反思,提出自己对自救和互救策略的改进建议。

3. 结合案例讨论和实践演练的结果,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辅助工具:1. 海报或图片展示板,用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材料,用于生成案例情境和引导学生讨论。

3. 小组活动设计,用于实践演练环节。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个别评价。

2. 提供一个小测试,测试学生对自救和互救策略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注意事项:1. 在实践演练环节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安全,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伤亡事故及井下自救互救教案授课教师:王兰海第一部分新工人矿井主要急救互救知识第一种:井下火灾的避灾方法首先迅速戴好自救器,同时能帮助受伤人员戴好自救器。

有组织向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

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饶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

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也绝不可慌,不要乱跑,要迅速地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钢轨和风水管路有秩序的外撤。

如果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找一个避难硐室暂时躲避,并把硐室出、入口的门关闭以阻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侵入。

发生火灾后使用避难硐室时的注意事项1、要熟悉避难硐室的位置,以及就近的避难硐室,一旦发现所处的避难硐室不安全能及时转移到就近的避难硐室。

2、躲进避难硐室后,要及时检查其安全情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将硐室入口堵严,防止有害有毒气体进入,如硐室中有压风管路闸门,应及时打开形成正压通风。

3、躲入硐室后,要在口外放置矿灯或衣物等标记,以便救护队发现得救。

4、躲进硐室的人员要听从指挥,只留一盏矿灯,水和事物要计划饮食,人人都要静卧在室,以减少呼吸量。

5、在硐室躲避时,要时刻注意灾情的变化,发现危险要立即转移,避难过程中要静听附近的音信,一旦听到声响或信号,要及时敲击管子,轨道或岩帮进行联系。

6、避灾人员要设法用同地面联系,同时在躲避处设下标记,以待救护队来救援。

7、所有避灾人员必须遵守纪律,听从避灾负责人的指挥。

第二种: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发生事故后,立即佩带自救器。

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的大小,并迅速利用附近的向井上调度室汇报,向井下发出事故警号。

其次利用现场的一切灭火设施和材料进行灭火。

必须立即组织人员逆风方向撤退出灾区。

第三种: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必须首先切断硐室的电源,然后迅速佩带自救器,利用现有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积极抢运硐室的易燃物品和器材。

当火势不能扑灭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关闭防火门,或在硐室、外悬挂风障,减少空气的进入。

第四种:巷道发生火灾时临场抢救方法我们首先设法穿过火源,迅速撤离到火源的进风侧,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离。

人员一旦被堵截在工作面无法撤退时,应在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拆除引燃的风筒,撤除部分木支架或及一切可燃物,切断火灾蔓延的通道。

如果巷道有风、水管路时,应立刻设法打开压风管,放出压缩空气用以避灾自救,并利用水管中的水控制火势进行灭火。

阻止火灾的蔓延。

选择巷道适当地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工具构建避难硐室,并严加封堵,防止有害烟气的侵入。

条件许可时,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造多道隔离风障或隔离风墙。

第五种:井下发生水灾初期避灾临场抢救方法当井下发生透水后,要立即用最快的办法通知附近地区的人员一起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所规定的路线撤出。

透水时,水势猛,冲力很大,撤退时一定要注意向高处走,沿着上山方向进入上一个水平,然后上井。

在撤退中,如出路已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时躲避。

同时定时在轨道或风水管路上敲打发出呼救信号。

如果透水区有设置的水闸门时,在人员撤出后,要立即紧紧关死水闸门,把水流完全的隔断,等待救援。

水泵房人员在接到透水事故报警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启动所有水泵,把透出的水尽快排出。

没接到救灾领导的撤退的命令,绝不可离开工作岗位。

透水后,特别是老空区的积水突出以后,往往会从水空间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所以在避灾自救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在一小煤井发生突水事故,有一工人与他的骡子(在运输的方式是用骡子和排车运煤)被堵在一个封闭的上山的空间里,他为生存将骡子杀死,最后等待救援者将他救出,他杀死骡子是很高明的举措,有两大好处。

其一节省了氧气;二是有了食品。

第六种: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时的避灾和抢救方法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摧毁风筒、风机位移、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冒顶,使巷道变形,不能通风。

现场人员应按照以下方法避灾抢救: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规定佩带好,同时帮助同志带好自救器。

还要迅速协助轻伤员一起撤出无风巷道到新鲜风流中。

对重伤员只能为其佩用自救器,不能抬运,待救护队到达后进行抢救。

如果因井巷破坏严重,退路被堵时,应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处,如果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架良好的巷道下面,等待救护队的救援。

第七种: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自救和避灾的方法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自救器佩用好。

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退,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的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应集中在安全地点待救。

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

第八种: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自救的方法1、佩用隔离式自救器保护自己,并撤离灾区。

2、因巷道冒顶、堵塞无法撤离时,应寻找可躲避的场所、或井下专门避难所躲避。

在有压缩空气管路或铁风管的巷道、硐室,可打开管子的接头,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联系。

第九种:抢救烧伤伤员的方法现场抢救是救活烧伤伤员的起点,非常重要。

其方法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5个字。

即:灭:熄灭伤员身上的火,使其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

查:查伤员呼吸、心跳、中毒、颅脑损伤、胸腹腔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

防:防休克、窒息、创面污染。

包:用较干净的衣服,把创伤面包裹起来,防止再次污染。

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持续冲洗外,对创伤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皮肤表面。

送:就是迅速离开现场,把严重烧伤的伤员送往医院。

第十种:抢救高温中暑伤员方法在处理矿井火灾事故中遇到高温中暑的伤员,必须因地制宜、及时进行抢救。

即:迅速转送至阴凉通风而安全的巷道解开衣服,脱掉胶靴,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

降温:用凉水或50%酒精擦伤员全身直至使皮肤发红,血管扩以促进散热。

也可放在风筒口吹或放在巷道凉水沟中浸湿降温。

补充水分和无机盐份类,对于能饮水的伤员,应使其喝足凉盐水和其他饮料。

处理呼吸、循环衰竭的伤员时。

一般现场有困难,应在现场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迅速转送到地面医院。

第十一种:抢救中毒、窒息伤员方法在有毒有害的环境中抢救遇险人员时,抢救人员应佩带自救器,对被抢救的伤员要立即给他们带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灾区。

把伤员运送到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点,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情况,并注意保暖。

同时解开领口、放松腰带,口腔有杂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道不畅通,应将污物等清理取出、使呼吸道畅通。

如受CO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虽已经停止但心脏仍有跳动,要立即搓抹他的皮肤,将他的皮肤搓热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做人工呼吸。

如果因瓦斯或CO2等窒息,情况不重时,抬到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醒。

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摩擦后进行人工呼吸。

第十二种:井下发生冒顶埋压人时抢救方法在抢险救灾中,发现因冒顶、片帮,人员被煤和矸石埋压时,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抢救: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一切办法扒通冒落区抢救出遇险遇难人员。

查明事故地点顶板两帮情况及人员埋压的位置、人数和埋压的状况。

采取措施,加固支护,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后,小心地搬运开遇险人员身上的煤、岩,把他救出。

如煤岩块等较大,无法搬开时,可用千斤顶等工具抬起救出伤员,绝不可用镐刨、锤砸破岩等方法扒人。

对救出的伤员,要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对轻伤破口出血者,要先止血包扎;对重伤或骨折人员,如无医护人员在现场,要及时转送到医院,转送前对骨折要进行临时固定,小心搬运。

对失去知觉,停止呼吸时间不长的伤员,要及时进行输氧和人工呼吸抢救。

第十三种:抢救触电人员方法抢救触电的人,必须沉着、迅速,谨防自己触电,其方法为:切断或挑开触电人员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

应用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触电人员身上的电缆。

绝不许用斧子或其他工具截断电缆。

条件允许情况下,救护人员必须先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胶靴。

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方法急救。

急救时要有耐心、防止“假死”现象。

第十四种:抢救溺水人员原则井下发生突水事故时,由于水势急,冲力大,人员躲避不及,就会被水冲走,遭致水淹。

有时人员在水仓或水井附近工作,不慎失足,也会造成溺水。

溺水时,大量的水由口鼻灌入肺部和胃里,引起窒息,使呼吸心跳停止。

在井下发现有人溺水时,应该尽快把溺水者捞出水,并以最快的速度撬开他的牙齿,清除堵塞在嘴中的煤渣和泥土,并把他的舌头拉出来,使呼吸道畅通。

救护者取半跪的姿势,把溺水的人员的腹部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头部下垂,并不断地压迫他的背部,把灌入胃里的水控出来。

也可抱住溺水者的腰部,使他的背部向上,头部下垂,使积水从溺水者的胃里控出。

还可以抱起溺水者,把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膀上,快步奔跑或不断上下耸肩,以达到使积水者不断控出的目的。

把溺水者胃里的水控出以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已经停止。

且必须连续进行,直到确实无效后才能停止。

在整个的抢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溺水的人员身体保温。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给伤员输氧。

凡遇到下列原因造成“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的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实施心肺复的急救措施。

1、井下煤巷、岩巷、作业工作面冒顶、塌方及片帮等引起的压埋伤。

2、脏器或肢体严重外伤所致失血或创伤性休克。

3、电击或溺水等意外事故。

4、煤尘、瓦斯、火药爆炸后煤尘、岩粉末和炽热空气所造成的呼吸道堵塞。

5、烧伤,特别是呼吸道烧伤。

6、CO等其他有害气体的中毒。

7、脑溢血、心肌梗塞等急性病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