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酸碱指示剂

合集下载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聊一个超有趣的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你可能会问,这玩意儿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些自然的材料来判断液体是酸性还是碱性。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学怪人,但其实非常简单又好玩。

想想看,咱们平常用的那些饮料,像是可乐、果汁,都是酸性的,而肥皂水、洗洁精则是碱性的。

这次实验用到的就是红卷心菜,这种蔬菜可不是普通的食材,它的颜色会随着酸碱度的变化而改变。

简直就像调色板一样,真是太神奇了。

咱们得准备一些材料。

没什么复杂的,咱们只需要红卷心菜、水、过滤器和几个小杯子。

走进厨房,拿出那颗漂亮的红卷心菜,切成小块,哎哟,小心点哦,别让刀子不听话。

然后,把这些小块放到锅里,倒入足够的水,开火煮。

随着水的加热,红卷心菜的颜色会慢慢溶出来,哇,看看,水变得紫紫的,简直像是小魔法!这时可以把锅从火上拿下来,稍微冷却一下,然后用过滤器把液体过滤到另一个容器里。

嘿,注意,别浪费那些颜色,咱们可要好好利用!准备几个小杯子,分别倒入不同的液体。

比如可乐、白醋、肥皂水和一些清水。

咱们把之前过滤出来的红卷心菜汁倒进去,准备好见证奇迹的时刻!只见液体在红卷心菜汁的加入下,瞬间变得五颜六色。

可乐变成了红色,白醋也是红红的,哦,看来这俩小家伙都是酸性货色。

再看看肥皂水,哇,居然变成了绿色,看来它是个清白的好人!清水几乎没有变化,果然是个老实的水。

实验完毕,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神奇?没错,这就是酸碱指示剂的魅力所在。

红卷心菜里面的花青素就像个变色龙,能够根据酸碱环境的不同而改变颜色。

你知道吗,科学可真有趣,它让我们通过简单的材料,了解了复杂的原理。

而且这还告诉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反应,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让我们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乐趣,谁说科学只能在教室里?只要你用心,任何地方都是实验室!咱们可能觉得科学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

就像这次的实验,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在家里和小伙伴们一起搞搞。

在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增进感情,真是一举两得呀。

219481179_自制酸碱指示剂

219481179_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1在电煮锅中放入纯净水,将紫甘蓝撕碎后放进电煮锅中,煮至纯净水变色。

将紫甘蓝水晾凉后倒入6个水杯中备用。

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1627~1691年)从植物中提取汁液制成试纸。

他用试纸对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实验,最终发明了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其实,用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就能制成酸碱指示剂,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文图/邢庆增(江苏大学)实验材料小苏打、紫甘蓝、透明水杯、食用碱、白醋、雪碧、肥皂、柠檬、电煮锅、纯净水自制酸碱指示剂202344JUL.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责任编辑 实验原理紫甘蓝变色,是由于紫甘蓝细胞内花青素的作用。

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

花青素类物质的颜色随pH 值变化而变化,pH 值小于6.5为粉红色,pH 值在7.0~7.1为紫色,pH 值在7.5~8.5为蓝色,pH 值在8.5~12为绿色,pH 值大于12.5为黄色。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利用花青素的水溶性,从紫甘蓝中提取出花青素,作为酸碱指示剂。

实验样品中,肥皂水的pH 值在7~9之间;食用碱是碳酸钠(Na 2CO 3)和碳酸氢钠(NaHCO 3)的混合物,pH 值在9~11之间;小苏打(NaHCO 3),pH 值在8.3~9.5之间;白醋的pH 值为2.4;雪碧的pH 值为3.5;柠檬的pH 值在2.0~2.5之间。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了白醋、雪碧、柠檬的紫甘蓝水呈红色或者粉色,并且随着pH 值的减小,颜色会越来越深。

而加了肥皂水、小苏打、食用碱的紫甘蓝水呈绿色或者蓝色,其中肥皂水碱性较弱,呈绿色;小苏打和食用碱的碱性较强,颜色也会随之加深。

实验步骤3在准备好的6杯紫甘蓝水中分别倒入一勺食用碱、一勺小苏打、少许白醋、少许雪碧、少许肥皂水以及少许柠檬汁。

观测每个杯子中液体的颜色变化。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步骤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步骤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步骤实验所需材料:- 红色葡萄酒- 紫甘蓝(洋红色)- 酸性溶液(例如柠檬汁或醋)- 碱性溶液(例如氨水或小苏打水溶液)- 试管或小烧杯- 滴管或草管- 酒精灯或加热板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酸性溶液将柠檬汁或醋倒入试管或小烧杯中,作为酸性溶液的来源。

这个溶液将用于测试指示剂的酸碱性。

步骤二:制备碱性溶液将氨水或小苏打水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或小烧杯中,作为碱性溶液的来源。

同样,这个溶液也将被用于测试指示剂的酸碱性。

步骤三:制备指示剂将一小部分紫甘蓝粉末取出并加入到一个试管或小烧杯中。

然后,添加一些红色葡萄酒。

注意,红色葡萄酒中的酸性物质将与紫甘蓝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步骤四:观察颜色变化使用滴管或草管,将酸性溶液滴入装有指示剂的试管或小烧杯中。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变红,说明指示剂对酸性物质呈现酸性反应。

步骤五:继续观察颜色变化再次使用滴管或草管,将碱性溶液滴入装有指示剂的试管或小烧杯中。

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变绿或蓝,说明指示剂对碱性物质呈现碱性反应。

步骤六:进一步测试通过逐渐添加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以进一步测试指示剂的酸碱性。

观察颜色的变化,以确定指示剂对不同酸碱度物质的反应。

步骤七:结论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指示剂对酸碱性物质的反应特点。

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条件下呈现绿色或蓝色。

这是因为指示剂分子的结构在不同酸碱度下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实验安全提示:-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戴上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化学物质对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酸性和碱性溶液的浓度,避免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 在使用酒精灯或加热板时,要小心火源,避免发生火灾或烫伤事故。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亲身体验指示剂对酸碱性物质的反应特点。

同时,也增加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实验,对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

自制酸碱指示剂等

自制酸碱指示剂等

自制酸碱指示剂等
作者:
来源:《小学阅读指南(3-6年级版)》2012年第09期
如果你想知道某种溶液的酸碱性,那就自制一个酸碱指示剂吧!
工具百宝箱
①一个玻璃瓶
②一碗紫叶甘蓝汁
③一张纸巾
④一个盘子
⑤肥皂水
⑥一张滤网
把滤网放在玻璃瓶上,然后将碗中的紫叶甘蓝汁倒入玻璃瓶中。

将纸巾放在紫叶甘蓝汁中浸泡1分钟。

取出纸巾,放在盘子里,晾干。

纸巾吸收了甘蓝汁后,就可以当做酸碱指示剂了。

紫叶甘蓝汁内含有一种受酸碱影响会改变颜色的染料。

所以,可以把吸收了紫叶甘蓝汁的纸巾当做酸碱指示剂使用。

醋、橙汁、肥皂水、牛奶为什么一遇到紫叶甘蓝汁就纷纷变色了呢?这个变色现象有什么秘密?
工具百宝箱
①紫叶甘蓝汁
②醋
③橙汁
④肥皂水
⑤牛奶
⑥4个玻璃杯
⑦一把汤匙
将醋、橙汁、肥皂水、牛奶分别倒入玻璃杯中。

在每个杯中加入一汤匙紫叶甘蓝汁。

结果,醋和橙汁成了粉红色,而肥皂水和牛奶变成了绿色。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化学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名称: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原理:提取紫甘蓝中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变红,遇碱变绿。

实验仪器:各种容器、榨汁机、滤纸(用白布代替)、橡胶头滴管(不能使用)
实验试剂(原料):紫甘蓝、水(小苏打、食盐、白醋,以上试剂用于检验指示剂)
步骤:
1、寻找原料,建议使用老的发紫的不能吃的紫甘蓝叶
2.把它打碎,用榨汁机榨汁。

挤压时加入一些水。

(没有榨汁机,参照生物学书籍进行提取叶绿素的实验研磨也可以)
3、分离残渣和提取液,方法见下图
在这里,我们成功地提取了该指标。

以下是为了验证该指标的有效性。

(食盐溶液也有些发绿是叶绿素在捣乱)
上图的原因如下:白醋溶液和小苏打溶液混合(小苏打过量),导致大量二氧化碳与水混合溢出,然后花青素指示剂落入气泡中。

气泡中的碳酸使指示剂变红,导致酸和碱共存。

另外,滤布洗干净之后是绿色的,这是不溶于水的叶绿素引起的。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又实用的话题——自制酸碱指示剂。

听到“酸碱指示剂”,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就像是化学课上的高深莫测的理论,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反而是个动手做的小实验,既好玩又能涨见识。

想象一下,平时喝的饮料、用的水果,居然能用来判断酸碱,这是不是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兴奋呢?自制酸碱指示剂其实就是用一些天然材料来帮我们识别液体的酸碱性。

比如说,红卷心菜,这可是个好东西!它里面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叫做花青素。

这个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下,颜色会发生变化。

酸性环境下,它可能变成红色,碱性环境下,则会变成绿色或者蓝色。

简直就是一个色彩变幻的魔法!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搞搞动手,结果一小瓶液体竟然变得五颜六色,谁不觉得酷炫呢?怎么做这个指示剂呢?找一些新鲜的红卷心菜,切成小块,然后放到锅里煮,加水。

水煮沸后,颜色就会慢慢释放出来,变成深紫色的液体。

等水稍微冷却,滤掉菜叶,留下的液体就是我们的“魔法指示剂”了。

咱们可以准备一些家里的醋、洗洁精,甚至是小苏打,来测试它们的酸碱性。

你会发现,每次滴上一滴指示剂,颜色变化都让人惊喜不已!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花青素会跟酸碱发生关系呢?这其实跟它的分子结构有很大关系。

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会带上氢离子,造成它的颜色变化;而在碱性环境中,氢离子减少,颜色也就变了。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自然界里的小化学反应,简简单单,真是神奇啊!除了红卷心菜,还有许多水果和植物也可以做指示剂。

比如说,柠檬汁也是个好选择,酸酸的味道,往一滴指示剂里一倒,颜色就会乖乖变了。

再比如蓝莓、黑莓,都是能带来色彩变幻的小帮手。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东西,都能成为我们科学实验的小工具,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做这个实验不仅有趣,还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原理。

酸碱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食物、清洁剂,甚至我们的身体,都和酸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了解这些,也能让我们更好地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比如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酸性清洁剂,什么时候该用碱性洗涤剂,真是一举两得嘛!如果你在家里做这个实验,千万不要忘了邀请家人一起参与哦。

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6、实验现象
(1)实验前
(2)实验后
白醋(酸性 食盐水(中 肥皂水(碱 溶液) 性溶液) 性溶液)
变红
青蓝色
变绿
7、实验结论
• 紫甘蓝的酒精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碱性 溶液变绿,呈现颜色不同,可以用作酸碱 指示剂,猜想一成立。
8、反思评价
本实验通过观察紫甘蓝的酒精溶液在酸性 溶液、碱性溶液中是否呈现不同颜色来判 定是否适合做酸碱指示剂,实验的操作过 程安全,且较为简便,材料较易获得,所 以实验原理科学、操作可行。
118反思评价本实验通过观察紫甘蓝的酒精溶液在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是否呈现不同颜色来判定是否适合做酸碱指示剂实验的操作过程安全且较为简便材料较易获得所以实验原理科学操作可行
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1、提出问题
• 紫甘蓝是否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查阅资料
•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 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 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3、实验猜想
• 猜想一:紫甘蓝的酒精溶液遇酸性溶液、碱性溶 液可以显现不同的颜色,能做酸碱指示剂。 • 猜想二:紫甘蓝的酒精溶液遇酸性溶液、碱性溶 液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做酸碱指示剂。 • 猜想三:紫甘蓝的酒精溶液只遇酸性溶液变色, 遇碱性溶液不变色,只可用于检验酸性溶液。 • 猜想四:紫甘蓝的酒精溶液只遇碱性溶液变色, 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只可用于检验酸性溶液。
4、实验用品
• 药品: 紫甘蓝、酒精、白醋、食盐水、肥皂水、 滤纸(用纱布代替) • 仪器: 烧杯(用纸杯代替)、玻璃棒(用筷子代 替)、滴管、点滴板(用小塑料盒代替)、 漏斗
5、实验步骤
• 1、将紫甘蓝用清水洗净,用刀子切碎、捣 烂。加入酒精浸泡、搅拌。 • 2、过一段时间后,用纱布过滤,将所得滤 液盛入纸杯中。 • 3、分别取少量白醋(酸性)、食盐水(中 性)、肥皂水(碱性)与小塑料盒,再用 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滤液,观察现象。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观察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并学习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甲基橙等。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现无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粉红色;溴甲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黄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

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实验材料,酚酞、溴甲酚、甲基橙、盐酸、氢氧化钠、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1. 将酚酞、溴甲酚、甲基橙分别溶解在水中,得到三种酸碱指示剂溶液。

2.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

3. 用滴管分别向三个试管中滴加酚酞、溴甲酚、甲基橙溶液。

4. 观察三个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酚酞溶液在盐酸溶液中呈现无色,无明显变化。

溴甲酚溶液在盐酸溶液中呈现黄色。

甲基橙溶液在盐酸溶液中呈现红色。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酸碱指示剂,并观察了它们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而溴甲酚和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黄色和红色。

这些颜色的变化为我们初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提供了依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制备酸碱指示剂,还学会了如何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这对我们今后的化学实验和学习都将有所帮助。

总结,本次实验取得了成功的结果,我们对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我们能够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的技巧,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烧杯、胶头滴管、研钵、纱布、试管、试管架
2、小组内交流讨论,设计并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3、相关资料: (1)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
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显示不同的颜色, 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2)植物色素易溶解在酒精中,可用酒精浸泡。
实验步骤:
1、将你们桌上的植物放入研钵中研磨碎,再 倾倒酒精浸泡(倒入酒精的量约为研钵容 积的三分之一),继续用研杵研磨2分钟左 右。
反思与小结:
在探究活动中,你有哪 些收பைடு நூலகம்?
家庭实验
课外活动 课外收集一些花卉、水果 和蔬菜,提取其汁液,作 为酸碱指示剂,用其检验 家中的白醋、果汁、石灰 水、肥皂水、清洁剂液、 自来水等物质的酸碱性。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把纱布放在小烧杯口上,将研磨碎后的汁 液倒在纱布上,过滤或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三支试管,分别倾倒2ml左右的食盐水、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再用胶头滴管分 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汁滤液,振荡,观察 并记录现象(填写在学案的表格中)。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要求: 1、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要合理分工好活动 任务,团结合作,并填好实验记录,时间控制 在20分钟内。 2、交流实验结果,展示所制得的植物汁液在 酸、碱溶液中的颜色,比较颜色变化效果,并 判断该植物汁液是否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G:\1008\hjh (hh )
\gsls.mp3 (hh )
\gsls.mp3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史:
小故事:波义耳的趣事。 300多年前,英国著名化学家、 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 1627~1691)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 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一会儿 却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惊奇的他没有放过这一偶 然的发现,而是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和思考。结果发 现,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 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最好的是地衣类植物---石蕊,这就是最早使用的酸碱指示剂。之后,为了使 用和保存方便,人们从地衣类植物中提取蓝色粉末状 的石蕊色素,制成了酸碱指示剂。
思考:科学家们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如果你处在波义耳当时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想法呢?
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
提出问题:
• 其他植物是否可以做酸碱 指示剂?
猜想:
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对实验桌上提供的2种植物, 作出你们小组内的猜想?
设计实验:
1、仪器和药品:食盐水、稀盐酸、澄清石灰水、酒 精、水、植物的花瓣、叶子
做酸碱指示剂。 樱花花瓣 能 做酸碱指示剂。 迎春花花瓣 不能 做酸碱指示剂。 木香花花瓣 能 做酸碱指示剂。 桃花花瓣 能 做酸碱指示剂。 紫薯 能 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视野:花的颜色
• 一般花瓣内通常含有两种色素,这些色素 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酸碱性环境下,呈 现不同的颜色。不同花的花瓣中两种色素 的含量不同,由于花瓣内的酸碱性不同, 因此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同一种花在开 放的不同时期,花瓣中两种色素的含量不 同,花瓣内的酸碱性不同,花也呈现不同 的颜色。这就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美丽景观的描绘。
温馨提示: 1、要注意安全,操作要规范 。 2、注意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后一 定要清洗干净,以备再用。 3、植物一定要研磨碎,浸泡植物汁液时,倒 入研钵中的酒精要适量,约为研钵容积的三分 之一。
实验步骤:
1、将你们桌上的植物放入研钵中研磨碎,再 倾倒酒精浸泡(倒入酒精的量约为研钵容积 的三分之一),继续用研杵研磨2分钟左右。
2、把纱布放在小烧杯口上,将研磨碎后的汁 液倒在纱布上,过滤或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三支试管,分别倾倒2ml左右的食盐水、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再用胶头滴管分别 向三支试管中滴加植物汁滤液5-6滴,振荡, 观察并记录现象(填写在学案的表格中)。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 紫甘蓝 能 (填“能”或“不能”,下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