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铁工程简介
大连地铁路线

大连地铁路线1. 引言大连地铁是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大连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地铁自1999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经有3条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40多公里。
本文将介绍大连地铁的路线规划、运营情况以及对大连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第一条线路:1号线大连地铁1号线是大连地铁系统中最早开通的一条线路,于2003年投入运营。
该线路全长23.6公里,共设16个车站,途经大连市的主要商业、居民区。
起始站是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纪念馆站,终点站是位于大连市普兰店区的桃源广场站。
该线路沿途的站点包括大连站、人民广场、中山广场等,连接了大连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3. 第二条线路:2号线大连地铁2号线于2015年开通,是大连地铁系统中的第二条线路。
该线路全长20.2公里,共设13个车站,连接着大连市的南北两个重要区域。
起始站是位于大连市中山区的星海广场站,终点站是位于大连市金州区的金石滩站。
该线路沿途设有大连站、人民广场、湾家等重要站点,串联了大连市的商业、居民区,方便了市民的通勤和出行。
4. 第三条线路:3号线大连地铁3号线是大连地铁系统中最新开通的一条线路,于2019年建成并开始运营。
该线路全长10.9公里,共设7个车站,连接了大连市的东南部地区。
起始站是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甘井子站,终点站是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的华南广场站。
该线路经过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知名学府,为大连市的学生和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5. 大连地铁发展的意义大连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大连市的交通和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大连地铁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市民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
其次,地铁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投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连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地铁的开通为大连的发展增加了现代化的元素,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另外,大连地铁也为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种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大连地铁1、2号线路概况

大连地铁1、2号线路概况
地铁1号线是中心城区地铁线网中南北向的一条骨干线路,全长28.34公里(一期17.71公里),北起姚家,途经南关岭、泉水、西安路、星海商务旅游中心等重要区域,一期终点至会展中心,二期终点至河口,是覆盖大连市西北部主要功能区和规划新区的轨道交通线路。
地铁1号线共设车站22座。
其中,一期设车站15座,自北向南依次为姚家、大连北站、华北路、华南北、华南广场、千山路、松江路、东纬路、春柳、香工街、中长街、兴工街、西安路、富国街、会展中心。
二期建成后,增设星海广场、星海公园、黑石礁、学苑广场、海事大学、七贤岭、河口等7座车站。
姚家——富国街全程票价5元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6:02-21:32
终点站首末车时间:06:05-21:35
地铁2号线为贯穿西部南北和南部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路,全长37.48公里(一期20.70公里),北起南关岭,途经机场、马栏广场、西安路商业街、青泥洼桥、港湾广场,一期终点至辛寨子,二期终点至海之韵,是大连市东西方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
地铁2号线共设车站29座。
其中,一期设车站20座,自东向西依次为东海站、东港站、会议中心、港湾广场、中山广场、友好广场、青泥洼桥、一二九街、人民广场、联合路、西安路、交通大学、辽师、马栏广场、湾家、红旗西路、虹锦路、虹港路、机场、辛寨子。
二期建成后,将增设海之韵、前革、中革、革镇堡、后革、卫生中心、体育中心、南关岭等8座车站。
机场站——会议中心站全程票价6元,发车间隔10分钟。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5:55-21:35
终点站首末车时间:06:00-21:30。
大连地铁站102标建设项目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

大连地铁站102标建设项目分项施工组织设计(钻孔灌注桩)中建八局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连地铁102标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伍2010年4月目录一、概述 (3)(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管理目标 (4)(四)、施工场地布置 (4)二、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4)(一)、主要设计技术要求 (4)(二)、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5)1、施工工艺 (5)2、施工前期现场准备 (5)3、主要工艺流程 (6)(三)、主要质量检验指标 (17)(四)、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7)(五)、钻孔灌注桩遇到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8)1、成孔质量问题 (18)2、钢筋笼安装质量问题 (19)3、水下砼灌注问题 (19)三、质量保证管理 (20)(一)、质量目标: (20)(二)、主要措施: (20)(三)、质量管理体系 (21)四、施工总进度计划 (22)(一)、施工总计划进度表 (23)(二)、进度保证措施 (23)五、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23)(一)、安全管理目标: (23)(二)、总体思路 (23)(三)、安全生产组织网络 (24)(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4)1、钻机安全技术措施 (24)2、吊车安全技术措施 (25)3、钢筋工安全技术措施 (26)4、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27)5、工地防火 (28)6、管线及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 (28)七、劳动组织计划表 (29)八、投入的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30)九、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 (30)一、概述(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友好街站为1号线与5号线的换乘站。
车站南北两端各设置一座风井,1号风井东南侧为大连久光商厦,距风井约13米,2号风井东南侧大连希望大厦。
两风井均位于为城市绿地内,采用明挖法施工。
其风井围护桩为钻孔灌注桩共101根,直径Φ0.8m,桩长共2963.4m,其中I型桩28根,桩长27.9m;II型桩20根,桩长25.9m;III 型桩53根,桩长31.4m。
大连地铁动态发展史

大连地铁动态发展史
大连地铁动态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那个时候,大连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市交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1987年,大连市规划了地下铁道交通的建设,并开始着手
进行前期工作,包括勘测、论证、筹划等。
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考虑到经济和技术因素,地铁项目的建设一度搁置。
直到2002年,大连地铁项目才重新启动。
当时大连市政府与
国内外多家企业合作,成立了大连地铁整体筹备组,并开始了地铁建设的实施。
2003年,大连地铁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这也是大连地铁的第一条线路。
大连地铁1号线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标
志着大连成为中国第15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1号线全长28.2
公里,设有22个车站,线路穿越大连市区的主要商业区、居
民区和旅游景点,为大连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随着1号线的开通成功,大连地铁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从2006年开始,大连陆续开工建设了2号线、3号线、4号线
等多条线路。
截至2021年,大连地铁已建成4条线路,总长
达111.3公里,共设有93个车站。
大连地铁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降低了道路交通拥堵,也为大连市民提供了舒适、安全、快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大连地铁的发展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
升级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未来,大连地铁还将继续扩建,计划建设多条新线路,包括5号线、6号线等。
这将进一步完善大连地铁网络,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为大连市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大连地铁1号线

建设中的大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大连地铁1号线学苑广场站至海事大学站区间线路从学苑广场站至凌河街竖 井,单线长1570米,全部为地下暗挖区段,区间线路坡度为“V”形坡,有人防段、浅埋暗挖段、深埋暗挖段、 减振段和标准断面。施工中,建设者通过对地面沉降进行跟踪分析,适时调整掘进速度。实行隧道断面梯次爆破, 即先爆破掏槽眼,再爆破辅助眼,最后爆破周边眼。保证了爆破进尺,降低了爆破震速 。
2019年9月25日,大连地铁1号线实现扫码及NFC闪付过闸的全覆盖,可在全线所有闸机实现扫码和闪付过闸 的服务体验 。
截至2017年7月,大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车站导向包括乘客导向和应急疏散导向。
建设成果
施工地面上方住宅楼、商业区、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的影响,设计者在隧道基 底线上需要铺上橡胶减震垫,然后在其上方做道床,通过钢轨底面橡胶垫、扣件和轨缝间的橡胶垫、道床下减震 垫共三层保护,使得列车运行时的力层层递减,达到减震目的 。
大连地铁1号线列车
大连地铁1号线车厢内部大连地铁1号线列车每节车厢两侧各设4个电动内藏门,具有障碍物检测功能,并与 站台屏蔽门联动,确保安全可靠。列车采用成熟的牵引传动系统,并具有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模式下,列车 可以通过信号系统实现自动发车、行进与制动。列车驾驶室还设计了逃生门,发生异常时,乘客可从逃生门及附 属坡道走出 。
运营情况
客运流量
运营时刻
运营模式
据2023年1月大连地铁官显示,大连地铁1号线各站点首末班车时刻如下所示 :
2017年春节期间,大连地铁1号线客运量为33.2万人次 。2017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大连地铁1号线客运量为 28.6万人次 。截至2017年5月22日,大连地铁1号线总运营里程为千米,总客运量为4888.89万人次,日均客流 量为8.49万人次 。截至2017年10月29日,大连地铁1号线累计客流量为7648.2万人次,日均总客流量为10.5万 人次,单日客流量最高峰为2017年8月4日的26万人次 。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

最新课件
4
–2.2松江路站:
–车站顶板覆土8.8m~10.2m,车站主体所处地貌为冰碛 丘陵,上覆第四系填土、冰碛层、下伏白云质灰岩层, 局部受区域构造影响,岩性较破碎。场地内除岩溶外 不存在滑坡、活动断层及不良地质作用,属稳定性较 差区。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岩石,场地类别为Ⅱ类, 从上向下依次为第四系填土、冰碛层、全风化岩以及 溶洞充填物岩等,土质不均、局部松散,施工开挖容 易坍塌,属较不稳定土体。
最新课件
5
–目前施工段落地质情况为:5#导洞掌子面围岩上导为 全风化辉绿岩,下导为中风化白云质灰岩,上导拱脚 少量渗水,土体极不稳定,停工前采取一榀一打超前 小导管并注浆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采用30米超 前地质钻机进行地质探孔,前方无涌水和涌泥现象, 土体为全风化辉绿岩,与地勘资有出入(地勘资料显 示,三号横通道以北20m左右为中风化岩层,目前施工 至以北60m处,下导还是中风化岩层);3#竖井:1#导 洞、2#导洞、3#导洞掌子面为黄粘土,土体稳定性较 好,不存在坍塌和渗水情况,施工安全和质量能得到 有效保证。
–4.7、施工前应探明2m×2.5m污水砖涵的渗漏情况,并 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箱涵漏水情况的监测,如渗漏情 况较为严重,就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由于箱涵漏水造 成的隧道局部坍塌风险。
–4.8、每次爆破后检查爆破效果,及时修正爆破参数, 修正眼距、用药量,控制爆破振动速度。使隧道开挖 爆破对地面建筑物及围岩的扰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最新课件
13
大连地铁2号线

;采用6节编组B
截至2023年4月,大连地铁2号线日最高客运量为2023年4月30日的41.52万人次。
建设历程
2009年7月25日,大连地铁2号线试验段开工建设 。
2010年3月5日,大连地铁2号线全线开工建设 。4月,辽师大站、马栏广场站开工建设 。12月29日,东港 广场站(今会议中心站)主体结构封顶,是大连地铁2号线全线首座主体封顶的车站 。
截至2022年10月,大连地铁2号线采用两种交路运营,其中大交路为大连北站至海之韵站、小交路为辛寨子 站至海之韵站;工作日早晚高峰采用大小交路套跑方式运营,工作日平峰、休息日及节假日采用大交路运营 。
截至2022年10月,大连地铁2号线工作日早晚高峰配车28列,海之韵站至大连北站大交路行车间隔为8分钟; 休息日及工作日平峰期间配车19列,海之韵站至大连北站行车间隔为8分钟 。
2019年元旦假期期间,大连地铁2号线客运量为43.09万人次 。7月19日,大连购物节首日,大连地铁2号线 客运量为21.89万人次 。8月2日,因天气原因,大连地铁线客运量创新高,当日大连地铁2号线客运量为22.6万 人次 。
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大连地铁2号线客运量为84.33万人次 。
2021年劳动节假期期间,大连地铁2号线客运量为75.98万人次。国庆假期期间,大连地铁2号线客运量为86.
车顶镂空小花设计大连地铁2号线列车车厢内的颜色以素色为主,从车顶的白色和镂空小花到地板的淡灰色, 整个内饰营造出清新素雅的环境。列车秉承“绿色、安全、人文”的设计理念,采用多种人性化设计,车内各种 电子设备一应俱全。车门上方设有闪灯式动态地图,显示列车运行方向、上下车门侧、站名、换乘信息等。每节 车厢两端设有LED显示屏和8台LCD显示屏,提示到站情况及播放动态信息。每节车厢设有两个微机控制的单元顶 置空调,采用环保制冷剂,可根据载客量和室外温(湿)度不同,在22℃至28℃之间自动调节制冷。车厢内的座 椅按人体工程学设计,采用浅灰色的玻璃钢材质,顺着车体两侧长条而置,每个座椅下方还安装了电加热器,座 椅上方布满空调小孔,乘坐起来冬暖夏凉。车辆内部照明采用LED点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照明节能率将达到 33%左右。每节车厢还设置4个乘客紧急报警装置,用于紧急情况下与司机通话 。
大连地铁2号线

大连地铁2号线引言大连地铁2号线是中国大连市的一个重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作为大连地铁系统的一部分,2号线于2003年启用,是大连市第一条地铁线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
本文将介绍大连地铁2号线的概述、线路特点、车站设置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概述大连地铁2号线全长34.5公里,共设31个车站。
线路起于大连北站,止于金家街站。
2号线标志色为橘黄色,是大连地铁系统中唯一一条使用橘黄色标识的线路。
2号线在运营初期即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和普遍认可,为缓解大连市交通拥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线路特点1.路线规划合理:大连地铁2号线穿越了大连市的主要商业区、行政区和居民区,连接了市内众多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并与其他地铁线路无缝衔接,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2.设施完善:2号线采用了先进的轨道交通设施和技术,包括无人驾驶、自动售票系统、网络覆盖等,为乘客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
3.列车运营快速高效:大连地铁2号线的列车采用高速磁浮技术,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小时,列车运行频率高,平均每4-6分钟一班,乘客不需要等待过长时间。
三、车站设置大连地铁2号线共设有31个车站,覆盖了大连市内多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景区和交通枢纽。
其中,一些主要的车站包括大连北站、世纪广场站、人民广场站、星海广场站、中山广场站等。
这些车站不仅提供了快速的通勤和出行服务,还成为了城市发展和社会交流的重要节点。
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大连地铁2号线连接了市内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为商务人士提供了快捷的通勤方式,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2.改善交通拥堵问题:大连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市民和游客面临的一大难题。
地铁2号线的运营有效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缩短了通勤时间,提升了居民出行的便利性。
3.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地铁2号线的运营不仅提供了高效、方便的交通服务,还提升了大连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游客可以通过地铁2号线轻松游览大连市内各个景区和旅游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功区间 两区间线路
全长1039.552m及二号线西安路站至渡线段134.906m。 均为暗挖施工,隧道穿越中风化钙质板岩层,线路呈V型坡, 最大纵坡24.3‰,隧道覆盖层11—26.2m。
线路出西安路站均为左右线隧道上下叠落逐渐变为左右线隧 道平面并行。
工程地质 及水文
场区整体看西高东低,属剥蚀低丘陵。地质构造 较复杂,有不同方向的脆性断裂,东西和北东向, 逆断层以平移、扭性断裂为主,局部有环形及不明 性质的断层数条与线路斜交。地质构造已趋稳定, 地表下为素填土、含碎石(角砾)粉质粘土与卵石 (碎石)土、层厚4—6m,场区为强风化碎裂板岩 和中风化板岩。
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直接渗入岩石裂隙并补给 地下水。本地区地下水迳流条件良好,孔隙水主要 赋存在填土层、碎石及卵石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 存在强—中风化层中,勘察显示地下水埋深0.7— 23.5m。
工程环境
七十九中站地处餐饮街及学校旁,街道狭窄, 东侧为联合路交通干道。
西安路站位于商业街,西安路与垂直车站的黄 河路车辆密集,有多条公交线路及无(有)轨电 车。
1、西安路车站主体施工方案
2、西安路车站中拱施工方案
• 缩短支护跨度,减少变 形,降低安全风险,效 果明显。
• 超前探明地质,优化设 计及施工措施,确保施 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 简化施工措施,减少支 护难度,为加快施工进 度创造良好条件。
3、西安路车站边拱施工方案
• 边拱浇注偏压较大,浇注砼采用台车浇注,为避免跑模,台车顶部与拱纵 梁间用方木楔紧,下部采用斜撑地梁加固,斜撑与地梁夹角不宜太大。
项目施工难。综上所述,七十九中站相对工期压力大;西安路站 安全风险高,而且工序多,合理组织是重点;西功区间竖井至西
6 安路站段565多米(包括渡线段),任务重,隧道叠落、渡线并全
为结构小净距,施工相对顺序对施工安全有直接影响,施工难度 大,工序变换调整频繁,不仅对施工工艺要求高,给施工组织也 带来难度。
• 由于拱圈厚度较大,附着式振捣器影响范围有限,必要时设计开窗补捣作 业,确保砼的密实。
4、明挖车站施工方案
5、区间竖井工区施工
施工要点: a、进门施工:先按技 术要求超前加固洞口, 后开洞作业,确保施 工安全. b、小间距并行隧道施 工:两隧道要保持一 定的安全距离。待先 施工隧道衬砌后,邻 近的后施工隧道才能 开挖作业。
施工步聚: 固结注浆
超前
(大范围)
注浆
支护后回填
注浆(小范围)
衬砌后。
• 再进行侧向固结注浆, 然后衬砌渡线段结构。
• 支护下层隧道开挖断面, 再进行支护后回填注浆。
• 衬砌下层隧道后,进行上 层隧道开挖支护。
• 进行中层固结注浆,最后 衬砌上层隧道。
0.42,地面有动荷载。区间暗挖施工,隧道叠落、渡 线,结构间的净距1.8~3.5m,相邻隧道净距小于5m 的区间长度超过400米。
3 防水要求严。地铁结构的防水标准高,对超前及初期支 护、防水板及结构自身三道防线,环环工艺施工要求严。
安全风险大。地铁位于建筑密集、地面交通繁忙区,控制地表下沉
及建筑倾斜是施工安全重中之重。对于本标工程,车站开挖跨度大,
七西区间穿华夏银行和2幢7层、26层建筑、锦 辉商厦6层建筑等,隧道边至建筑基础距离2.5— 6.3m不等多处。
西功区间沿西安路向南延伸,中间穿过马栏河。
项目内容新。该标所涉及的施工项目有车站暗挖、车站 1 明挖、盾构区间、暗挖区间,其中对公司而言,盾构施
工、大跨度暗挖车站均为新内容。
技术含量高。车站标准段开挖跨度为26.4m,加宽段 2 更大,覆盖层薄,覆盖层与开挖跨度之比仅为0.25~
工隧道对二衬结构的影响。
7、暗挖区间特殊地段施工方案
施工安全要点:
• 隧道上下叠落段:先施 工下层隧道二次衬砌, 后开挖之上的上层隧道。
• 渡线框架结构段: 先开挖上部后开挖 下部,最后浇注框 架结构。
• 渡线框架结构及隧 道叠落段:先施工 渡线框架,后施工 隧道叠落段。
8、建议渡线及隧道叠落段的加固措施
说明: 1、七十九中站长197.2米,西安路站长237.6米。 2、七西区间长857米,西功区间长1039.552米。
七十九中站
全长197.2m,为明挖、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标准段宽 18.7m,埋深25.6—27.8m,覆盖层3.1—5.2m。
西安路站 七西区间
全长237.6m,为暗挖、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标准段宽 23.3m,高25.6m,埋深35.5—38.1m,覆盖层6.7— 11m。 全长857m,盾构施工824.304m,暗挖32.696m,最大 纵坡27.93‰,右线隧道覆盖层15.9—26.1m,左线隧道覆 盖层10.1—18.2m。
4
区间隧道叠落、渡线、结构净距小、盾构进出洞等不利因素更为突
出,安全风险大,施工防坍、控变形的任务更为艰巨。
施工工期紧。七十九中站为盾构施工始发站,由于车站位于私营店铺区
5
及学校门口,场地狭窄,封道施工估计困难,施工中基坑中出碴进料运 输也极为困难,施工速度受到制约,车站提供盾构始发段时间紧。阶段
性工期往后拖,保总工期压力大。
6、西功区间渡线段施工方案
➢叠落区间段施工方案(参照小间跟 隧道施工)
➢优化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右线施工超 前,超前完成右线二衬后再进行左线开
挖。 ➢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对核心岩体进
行注浆加固。 ➢采用单孔响微震爆破设计,减小每段 起爆药量,降低爆破震动,确保相邻隧
道结构的完全。 ➢左线开挖经过以后,对下洞二衬再进 行一次二衬后的注浆回填,以消除后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