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合集下载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

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运行我国首座现代化的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内落成并于日前正式运行。

它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收集和保存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最多的专业种质库,标志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框架体系建设完成,对于我国中药种质资源保存、药用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药用生物安全将发挥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据了解,这座投资1200万元建成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护平台——“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设有1个保存年限45~50年的长期库、2个保存年限25~30年的中期库,可保存10万份药用植物种质。

目前,药植所已首次系统、大规模开展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已入库药用植物种质2万份,实现了对193个科1017个属种子的长期保存,保存期为50年。

该种质库为开放性平台,面向全国开展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

同时,药植所还创建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技术体系,建立了大批种质生活力快捷、标准的检测方法;建立了种质入库干燥的技术;设计完成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种质信息管理系统。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中药新药、植物药开发、优良品种选育的基因来源。

为了永久保存历经了亿万年进化和积累的优良基因资源,满足中医药和天然药物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需求,药植所成立五十年来致力于“中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以肖培根院士为首的研究人员不懈努力下,对我国近8000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系统开展了收集、保存、调查、整理研究,已建成世界最大、最完整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平台,实现了对280科5282种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以活体形式保存了大批珍贵基因资源,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保护物种243种,国外引进物种150种以上。

目前,该所建于北京和云南、海南、广西三个分所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迁地保护、专业药用植物园,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覆盖了我国主要气候区,总面积达5000余亩。

药用植物园等迁地保护平台和离体保护平台“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框架体系建设的完成,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的构建取得了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的空白。

中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中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中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一、引言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药用植物是中药的主要来源,种质资源研究对于中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二、意义1. 保存和鉴定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种质资源是指某一特定种类的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和鉴定对于保护和研究中药的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和鉴定,可以确保植物的纯度和品质,为中药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2. 挖掘和利用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中药药用植物作为药物材料,其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对于中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质资源研究可以帮助挖掘和发现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并研究其药理作用和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种质资源,可以为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方法1. 野外调查和收集样本种质资源研究的第一步是进行野外调查,了解药用植物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根据调查结果,再进行样本的收集和保存,以保证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 形态和遗传特征的研究种质资源研究需要通过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不同品种的差异和特点。

同时,可以通过遗传学方法对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揭示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3. 化学成分的分析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是其药效的重要基础,种质资源研究需要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通过先进的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为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四、应用1. 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种质资源研究对于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可以发现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并进行繁育和推广,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药材的质量控制种质资源研究可以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不同品种的药用植物,可以了解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和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综述·△[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7292004,桂科ZY1949023);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创新团队项目(桂药创2019011)[通信作者] 缪剑华,研究员,研究方向:药用植物保育学;E mail:mjh1962@vip 163 com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李翠,陈东亮,陈晓英,雷明,郭晓云,缪剑华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广西药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23[摘要]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中医药的特有野生生物资源和战略生物资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至关重要。

原位保存和离位保存是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保存方法,超低温保存是迄今为止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位保存方法。

本文从超低温保存的原理及优势、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保护剂的使用、化冻方法及药用植物超低温保存现状进行总结综述和展望,提出药用植物超低温保存研究应以遗传稳定性为首要考察指标并逐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原理[中图分类号] R28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4890(2020)06 0966 05doi:10 13313/j issn 1673 4890 20190807001CryopreservationofMedicalPlantGermplasmResourcesLICui,CHENDong liang,CHENXiao ying,LEIMing,GUOXiao yun,MIAOJian huaGuangxiBotanicalGardenofMedicinalPlants,GuangxiMedicinalResourcesConservationandGeneticImprovementLaboratory,Nanning530023,China[Abstract] Germplasmresourcesofmedicinalplantsareuniquewildliferesourcesandstrategicbiologicalresourcesin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conservationofgermplasmresourcesofmedicinalplantsisparticularlyimportant Themainmethodsofpreservationofmedicinalplantgermplasmresourcesarein situpreservationandin situpreservation Byfar,cryopreservationisthemostsafe,economicalandeffectivemethodofex situpreservationofmedicinalplantresources Inthispaper,theprincipleandadvantage,materialselectionandpretreatment,protectiveagentusage,lowtemperaturedomestication,freezingmethod,andproblemsofmedicinalplantscryopreservationareanalyzedandsummarized Finally,itissuggestedthatthegeneticstabilityshouldbetakenastheprimaryindexintheresearchoncryopreservationofmedicinalplants,whichshouldbecombinedwithproductionpracticestepbystep[Keywords] medicinalplants;germplasmresource;cryopreservation;principle长久以来中药用传统方式为世人健康服务,其需求量正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而不断增长。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

(三)考察方法
❖ 1.准备 ❖ 2.调查 ❖ 3.总结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
❖ 收集是育种工作的首要环节,是种质资源工作的基 础。收集范围由近及远,首先把本地品种最优良的 加以保存,其次是从外地引种,逐步收集到一切有 价值的,能直接用于生产的以及作进一步育种用的 资源。
❖ 收集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单位之 间彼此交换材料等。
❖ 在收集过程中,应同时调查了解并明确记录种质资 源的名称、来源、产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栽培条件, 生产特点、种质面积、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 群众评价等。作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时的参考。
三、种质资源的登记与整理
❖ 将搜集到的种质资源及时进行整理,整理方 法可按国家种质资源库的系统进行分类;也 可根据育种者自已的习惯进行分类。
3.通过远缘杂交、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 组织培养等手段来创造新的种质资源以及新的栽培 植物类型和品种。这一方面的成果最为突出。 例如:应用远缘杂交技术, 法国学者通过雄性 不育的萝卜和芜菁甘蓝杂交, 获得了甘蓝的胞质不 育材料; 日本学者用结球甘蓝和大白菜杂交得到抗 病性强的白蓝新种; 美国园艺家布尔班克用杏和中 国李杂交, 获得了几十个有价值的种间材料。采用 体细胞杂交技术, 使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融合, 获得 “番茄薯”; 用基因工程技术,将 ACC 氧化酶反 义基因转化番茄, 已选育出耐贮性强的品系等等。
第四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研究鉴定和利用
❖ 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 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
1 就地保存 通过保护种质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 达到保护种质的目的。如划定自然保护区。
2 种质圃保存 是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 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资源圃等地 保存。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药用植物学廖凯摘要: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

关键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问题;保存前言种质一词源于德国著名遗传学家魏斯曼1892年所提出的“种质论”,他认为,“种质遗传物质”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产生“体质”。

种质是指植物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

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

植物遗传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农业生产和作物遗传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由于植被破坏、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工作,植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

常规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以田间种植、室内贮藏等形式为主,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等,这使其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受到了限制。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已经将世界上大部分植物有用的基因收集起来,贮存在一个“仓库”中,这个仓库就称之为“基因库”,通俗的名称叫“种质库”。

用以保存种质资源,库内有先进的保温隔湿的结构和空调仪器,常年保持着低温干燥环境,减缓种子新陈代谢,延长种子寿命,使种子在几年乃至近百年仍不丧失原有的遗传性和发芽能力。

近年来,在离体培养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技术,以其无菌培养、保存稳定、占用空间少等优点在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中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建成各类种质库500多座,收藏种质资源180 多万份。

其中,禾谷类120 万份,豆类35 万份,根茎类8 万份,饲料类20 万份[1]。

种质库为研究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植物种质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包括特殊营养品和药品。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收集、鉴定、分类、保存和应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1、收集:植物种质的收集,是药用植物种质研究的基础工作,要收集尽可能多的药用植物种质,并注明其来源,确定其分布地。

2、鉴定:植物种质鉴定是植物种质研究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物种的鉴定、变异体的分析、系统发育的研究等,以确定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类型、数量和分布。

3、分类:植物种质分类是一项系统研究,以辨别及确定同属不同种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种之间的关系,以及植物种质分布的正确观测。

4、保存:保存植物种质要把药用植物种质以活种、枯种、籽种、组织等形式保存,并组织不同等级的保存系统,将其保存在指定的保护环境中,使之可以被长期保存、利用和繁殖。

5、应用:应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植物种质研究的重点,要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中寻找新品种、新物种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新变异体;将药用植物种质应用到医药、农业等领域,开发新的药物和新的种质,改良和挖掘种质的潜在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 1 -。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鉴定和利用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鉴定和利用

将种质资源作为育种材料创造出新品种。 潜在利用 — 对有育种价值但目前还未利用的 资源加以保存,以待研究鉴定和利用 1.特征特性鉴定 2.基础理论研究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关键词
就地保直接利用 种质资源间接利用 种质资源潜在利用 1.种质资源的保存有哪些方式? 2.种质资源的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3.种质资源创新有何意义? 4.种质资源创新有哪些途径? 5.种质资源如何利用?
(三)种质资源的利用
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 最终目的是为 了有效的利用。利用方式-般可分为: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潜在利用

直接利用 —对搜集到的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开 发潜力、可取得经济效益的种质材料 ,可直接用于 生产。 间接利用 —间接利用对在当地表现不很理想或不能
直接应用生产、但具有明显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 , 可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例如 , 美国以从印度搜集 的抗白粉病的野生甜瓜作抗病种质 , 和栽培品种杂 交后, 选育出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 在生产上起了很 大作用。有些种质材料既可直接利用 , 也可间接利 用。例如 , 我国的月季传入欧洲后 , 既作直接观赏, 又作为育种材料, 通过杂交, 培育出了新的品种和新 的月季类型。
第四章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第四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鉴定 和利用 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 环境保存种质资源。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
1 就地保存 通过保护种质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 达到保护种质的目的。如划定自然保护区。
2 种质圃保存 是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 长地,集中改种在植物园、资源圃等地 保存。 3 种子保存 绝大多数种子可在低温干 燥的条件下保存。 (0-5℃,空气相对湿度32%-37%,可贮 藏10年;-10— -15℃,空气相对湿度 32%-50%,可保存30-50年。)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药用植物学-以3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其中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在本题中,要求同学们选取三种常用药用植物为例,阐述它们的药资源状况及发展前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三种常用药用植物的药资源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来介绍人参。

人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如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然而,由于人参的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因此其资源状况较为紧张。

为了保护人参资源,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人参保护政策。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我们来介绍银杏。

银杏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抗氧化、降血压等。

但是,由于银杏的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生长环境,因此其资源状况也较为紧张。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银杏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我们来介绍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

黄芪的资源状况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其市场需求量大,导致价格较高。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黄芪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药用植物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药材资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植物药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其发展速度快于化学药品。

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是我国中药材行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受到各国的关注。

羌活是一种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茎和根可作为中药使用。

羌活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川西北等高海拔山地,尤以小金、金川、丹巴、理县、马尔康、黑水、松潘、南坪、康定、壤塘、色达、道孚、德格、阿坝等县以及临近的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药用植物种 质资源是育种工作 的物质基础
• 药用植物种质资 源是育种的基础, 育种上突破性的 成就取决于关键 性状的变异及其 基因的发现和利 用。
•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对优质药材的生产 有着巨大影响,许多疗效优异的“道地 药材”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优 良“地方品种”的作用。
•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人类利用植物的遗 传变异选育新品种的主要材料来源,是 开展药用植物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 广义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包括藻类、菌类、地
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 子植物等所拥有的药用遗传资源。
• 狭义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通常是就某一具体的
物种而言,如“人参的种质资源”、“贝母的 种质资源”、“丹参的种质资源”等。
• 种质资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育成的优良品种。
黄果人参 红果人参
病性较差。
• (2)外地种质资源
• 由其他国家或其他地区引入的种质资源。 具有以下特点:
• ① 能反映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 点
• ② 多数外地种质资源对当地条件适应性 差。
• (3)野生种质资源
• 指各种药用品种的近缘野生种和有价值的野生 药用植物。
• 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 的,常具有栽培中药欠缺的一些重要性状。尤 其是顽强的抗逆性,独特的品质及雄性不育特 性等特点。
• (2)次级基因库(Gp-2):
• 近缘野生种、近缘属的植物;包括能和 该物种杂交的生物种与近缘种。
• (3)缘关系较远的植物,与该作物杂交 时,杂交不实和杂种不育现象十分严重 的材料。
3. 根据研究范围分类
• (1)地区性种质资源:
• 指一个地区或区域内所有的具有药用种 质材料。
区: • ① 药用植物的初生起源中心和次生起源中心,
植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 • ②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遭受损失和威胁最大的地
区。
• 单一种类种质资源考察应根据主产地、道地产
地、多样性丰富地区等设计考察地点和路线。
• (2)时间安排
• 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必须根据植物的生 长特性和药用采收期来决定考察时间。 既要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考察任务,又
• 红豆杉属有11种,种下又有许多地理宗和栽培 种,仅欧洲红豆杉(T. baecata L.)就有不少于 40个地理宗,有效成分紫杉醇在树皮中的含量 通常仅有0.010%。
• 在对红豆杉种质资源考察基础上,筛选曼地亚 红豆杉,其紫杉醇含量高0. 014%,并具有萌 发力强、生产快,扦插繁殖容易、对环境适应 性强等优点,已成为红豆杉栽培的主流品种。
要从经费开支和工作进程的角度着想,
不能把时间拉得太长。
• (3)物资设备的准备
• GPS仪 • 照相机 • 标本夹 • 装好变色硅胶的小密封袋 • 生活用品(包括药品)
(二)药用植物种质考察的内容
• (1)栽培药用植物的品种(品系)和产 量
• (2)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形态变异类型 • (3)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 • (4)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产量 • (5)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药用部位、药用
• 大 黄:绿叶大黄、红叶大黄 红 花:吉红1号、新红花1号、新红花2号、新红花
• 金银花:小毛花、大毛花 、九丰一号 、小鸡爪花 、
大鸡爪花 、细毛针(线花) 、红裤腿 、牛儿腿、麻针、 大麻叶1、大麻叶2、中金一号 、野生忍冬、红梗子 、 红金银花、金仓1号、蒙山红、湘蕾一号等
• 3号、新红花4号、裕民红花、川红1号
• (2)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能借助理化分析手段才能获得. • (3) 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
• 很难确定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利用分子生物 学的方法直接分析DNA是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一条 重要途径。
2.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 传统中药材生产强调药材的道地性。道地药材 常常是在一个特定地区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 后形成的,如 潞党、石柱参、贡菊等。这些品 种最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该地 区条件也最适合目的性状的表达。
黄果人参、橙红果人参、吉参1号等
• 地 黄:小黑英,大青英、金状元、白状元、红薯王、
北京一号、北京二号、邢疙瘩、里外青、野葛杞、莴 苣棵、七顶葵、郭里茂、茎尖16号、金白1号、红金号、 四齿锚、金丝钓鱼、穿地龙、千层叶、大青叶等
• 酸 橙:臭橙、香橙、鸡子橙、芝麻橙 • 益母草:冬性、晚熟型和早熟型 • 木 瓜:芝麻点、罗汉脐、苹果型 • 枸 杞:大麻叶、宁杞一号、宁杞二号、三倍体0105、
2.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目的 意义
•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刚刚起步,存在 的问题很多。
• 大部分栽培药材仅经过短期引种和驯化, 而引种时又存在盲目性,未经筛选评价。
• 栽培群体种质混杂、植株间良莠不齐。 即使是经过初步筛选的“农家品种”, 通常是从外观质量和产量评价。
• (1)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引种栽培和资源持 续利用的基础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
第一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概述
• 【学习要点】
• 1. 掌握种质资源、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 概念。
• 2. 熟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 3. 了解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意 义。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 和意义
1.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概念
• 种质是生物体能够通过繁殖传递给子代
山 药:太谷、铁棍、大白皮、小白皮
第二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采 集与保存
• 【学习要点】
• 1.掌握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 2.熟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对象、原 则、方法和常用的保存方式。
• 3. 了解药用植物种质资源考察的准备工 作和种质资源的管理。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考察
(一)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 (3)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基 础
• 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
• 目前常用的800种中药中,大多数品种来 源于野生资源,仅300种左右进行过引种 栽培的工作, 200余种有大面积栽培。
• 人参人工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 产生了几种农家类型或称农家品种
圆果枸杞、黄果枸杞、小黄果枸杞
天 麻:红杆天麻、乌杆天麻、绿杆天麻 半 夏:柳叶型半夏、桃叶型半夏 元 胡:大叶元胡、小叶元胡 乌 头:南瓜叶、丝瓜叶、小花叶 桔 梗:紫花桔梗、白花桔梗、黄花桔梗 黄 芪:紫杆、绿杆、光茎、毛茎 黄 芩:早熟型、晚熟型 吴茱萸:米辣子、大辣子、花花椒
• 丹 参:白花丹参、紫花丹参、四倍体丹参、61-2-22
2.实物样本
• (1)压制标本 • (2)硅胶干燥的叶片 • (3)药用部位 • (4)种子或繁殖器官
3.采样技术
• 进行分子生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考察不同居 群的DNA变异规律及药效成分的变异规律,阐 明种质资源的特征,因此取样策略和单纯的药 效成分研究取样有所差异。
• 分子生药学的取样策略是指对一定地理分布范 围内的生物个体取样时,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和 包含尽可能多的遗传变异的最佳取样方法。
个体或群体的遗传物质。 • 德国遗传学家魏斯曼所提出的“种质学
说” 认为种质是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 物质,不受环境的影响,并产生“体 质”。
实质上,种质就是基因
• 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
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 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 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 对于植物来说,不仅包括种子,还包括 植株、根、茎、胚芽、细胞、原生质体、 DNA片段等。
• 在不知道某一物种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背景的情 况下,对一个居群进行资源保护的随机取样数 目可以确定在30 个左右。
• 如果该植物为异交,样本的数量可以适当降低; 如果该植物为自交,可以适当增加样本的数量。
该物种的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应该尽 可能覆盖该物种的分布区。
• 研究对象是物种在特定区域的居群间的 遗传多样性水平:在该区域合理地选取
具有代表性的居群
• 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应该制 定相应的取样策略。
(1)居群内的样本数和空间距离
• 通常认为一个居群内最佳的取样数要求包括 95% 以上基因频率大于0.05 的等位基因。
• 目前大部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仍属于野生种质 资源。
• (4)人工创 造种质资源
• 指通过各 种途径 (杂交、 诱变等) 产生的杂 种、突变 体和中间 材料。
四倍体和二倍体
绵杂麦168 转基因水果
彩色糯玉米杂交种-紫玉
2. 根据亲缘关系分类
• (1)初级基因库(Gp-1)
• 同一种内的材料,相当于传统的生物种 的概念,即在该基因库内的各个类型间 能相互杂交、杂种可育、基因转移较简 单的材料。
• ④生态条件:包括植被状况、伴生植物(野生
资源)、轮作(间作、套作)作物等。
• (2)种质资源本身的信息
• ①种质类别:野生、栽培等。 • ②种质名称:中文名、学名、别名、地方名等。 • ③种质编号:考察时的编号。 • ④利用价值:包括产量、品质、用途。 • ⑤利用情况:包括栽培历史、分布情况等。 • ⑥ 植物学特征: • ⑦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习性、花期、果期等。
• 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性: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和分布、居群遗传结构、基因流和繁育系统以 及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化等.
• 取样的目的:是为了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
续利用,还是为了进行某一方向的研究;是考 虑整个物种,还是该物种在特定区域的居群之 间或者是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等。
• 研究对象是整个物种:样本要能够代表
• (2)单一种类种质资源:
• 某一具体药用物种所有的具有药用种质 材料。
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1. 独特的划分和筛选的标准
• 作物侧重产量、营养价值和风味,药用植物追求质量。 药用植物中用来治病的有效成分多为植物次生代谢产 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