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手术治疗
Pilon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 关键词 】P o 骨折 l fn
脱位 内固定
解剖 复位
退后再用克 氏针或螺 钉固定 。 合并韧带损伤及下胫腓联合分 ④ 离, 在固定 内、 外踝后透视正位片 , 若踝关节 内侧 间隙增宽但小
于 5mm, 在胫 骨下关 节上方 2c 3c m~ m处 自腓骨 中点进针 , 保
■ 嘧回国窝固
Pln骨折手术治疗策略 i o
胡景 阳 翁润 民 王 芝英 杨 杰
( 渭南市中心医院, 陕西 渭南 7 4 0 ) 1 0 0
【 要 】 目的 摘
果进 行 随访 。结 果
探 寻 Po 骨 折 的最佳 治疗方 法 。方 法 l fn
6 例 患者 随访 3个月 ~ 5 5年 , 平均 2.个 月 , 5 8
按 L e, ed踝 3 良
2 6例 , 6 , 良率为 9 . 可 例 优 0 %。 1 8 例发 生胫腓 固定螺钉断裂 , 3 例轻度 骨关节 炎改 变, 例皮肤坏死合 并软 组织感染。结 论 1
口。 若合 并后踝骨折 , 骨则取后侧切 口, 腓 胫骨及后踝骨折多用 空心松质骨螺钉 。若骨折复杂 , 可选用胫骨下端外侧解剖 型钢
板、 T形钢板或三 叶钢板 。 骨多用重建钢板及 1 腓 / 3管形钢板。 c
对于 P o l f n骨折的治疗, 应根据受伤机制、 骨折及脱位 情况选择 相应的手术方法, 力争达到骨折解剖复位 , 损伤韧带愈合 良好 ,
最 大 限 度 恢 复踝 关 节功 能 。
形臂 x线机透视下可避免螺钉及碎骨块进人关 节间隙。 ③若骨
类 型的 Pl i n骨折 6 o 5例进行切 开复位 内固定 ,取 得 良好效 果。
Pilon骨折31例的手术治疗

’
疗效评价标准 据 M zr 制定 的踝 关节 症状 与功能评 分系 au…
统 , :2—10分 , 优 9 0 无肿痛 , 步态正常 , 活动 自如 ; 8 9 良:7— 2分 , 轻
12 治疗方法 : .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 度肿痛 , 活动达到正常的 3 4 中:5—8 /; 6 6分 , 行走疼痛 , 活动达正
共治疗此类骨折 3 例 , l 报告如下。
1 临床 资料 .
剖板 、 锁定钢板遵照 A O内 固定原则 固定或单边多维外 固定支架 跨踝 关节 固定 , 于骨缺损 可行 自体髂骨 或 同种 异体骨植 骨治 对
11 一般资料 : . 本组 3 例 , l 男性 2 , 7例 女性 4例 , 年龄 2 疗 。对于钢板 固定者术后 3日开始踝 关节 主动活动 , 0— 2周后扶 双 5 5岁 , 平均 3 岁 , 1 致伤原因 , 车祸伤 2 1例 , 坠落伤 8例 , 重物砸伤 拐下地不负重行走 , 4周后 扶双拐下 地不全负 重行 走 , 后 3—4 术 2例 ; 中开放性骨折 2 , 其 4例 闭合性骨折 7例 , 并同侧腓骨骨折 月扶单拐逐渐 负重行走。单边 多维外 固定支 架跨 踝关节 固定者 , 合 2 8例 , 根据 R e i l o e 标 准分类 , 型 ( ud —Al w r g I 无明显移位 ) 3例 ,I 可早期下床活动 , 2周后根据 骨折 愈合情况及 内固定稳定情 I 8—1
明显血流信号 。腹腔探查 : 肾夹角脾 肾夹 角双 侧髂 窝及盆 腔均 肝
可见游离液性暗 区, 最深 约 9 0 m。图③ 。超 声提示 : ) .c 1 左上腹 部混合性包块 ;) 一 量腹水 ; ) 、 、 、 肾 、 2中 大 3肝 胆 胰 双 前列 腺未见 异常。 手术所见 : 网膜红染 、 胃大弯与脾 之间见一 9 6 M 大小的 陈 XC 旧性凝血块 , 取出凝血块 , 深部见少量血性 液体 聚积 ; 吸尽 积血见
腓骨完整的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伟, 陆
鸣 , 宗 生 尹
采用切开复位 内固定加植骨 的方式治疗 1 6例腓骨完
固定 或行 跟 骨牵 引术 , 本组 有 1 患者 因肢 体肿 胀 2例 明显 行 跟骨 牵引 术 , 有 患 者常 规 行 x 线摄 片及 三 所
维C T检查 。
整的胫 骨 Pl i n骨 折 , 1 o 优 2例 , 3例 , 1例 , 良率 为 可 差 优
损伤 。按 Ri i l o e 分 型 均 为 Ⅲ 型 , td. l w r e Ag 即胫 骨 远 端粉 碎性 压缩 性 骨折 。 1 2 手术 方 法 .
1 患者 切 口边 缘 发生 部 分 软组 织 坏 死 ,经换 药 后 例 愈合 。在 Bun 准 中 , : 关 节 活 动 度 为 正 常 ore标 优 踝 的 7 % 以上 , 线 显 示 骨 折 解 剖 复 位 , 穴 间 隙 正 5 x 踝 常 。可 : 度 酸痛 , 轻 在不 平 路 面行 走 时 酸 痛加 重 , 行
安徽 医科 大学学报
A t nvrtt dc aiA h i 0 2Ma ;7 5 c U i saiMeinl n u 2 1 y4 ( ) a ei s i s
・5 3 ・ 9
腓 骨 完整 的胫 骨 Pl i n骨 折 的 手 术 治 疗 o
张
摘要
辉 , 必全 , 刘 胡
勇, 李
鸿, 刘敬 军 , 王
行 疗 效评 定 。
2 结果
1 2月腓 骨 完 整 的 胫 骨 Pln骨 折 患 者 1 i o 6例 , 1 共 8 踝 , 中 6踝 合并踝 关 节前 脱 位 。男 1 其 2例 , 4例 , 女 年龄 2 4 (4 0±03 岁 , 中左 侧 胫 骨 远 端 1 2~ 6 3 . .) 其 1 例, 右侧 胫 骨 远 端 7例 。致 伤 原 因 : 通 事 故 伤 6 交
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表2
MH和 U U合并 感染 的药敏试 验结果
I
l
S I R
2 1
【
l
8
要为解脲支原体 (u u )感染有 19 ,占 2 . 34种抗生素则 l 是敏感 R O Z ,C A 例 的,耐药率 10 0%。由此可见本地 区支原体感染抗 生素首选的药物是 J S O 。以往的首选药红霉素及 四 环素的耐药菌株不 断增多 ,本文也 显示 了另外几
其次是解脲支原体 (u u )和人型支原体 ( H M )合 并感染有 3 例 ,占7 %。单纯人型支原体 ( H 7 . 4 M )
2 2 7
感染 l 例 ,占2 %。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 ,对 l . 2 影响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不敏感 ,但红霉素 、
四环素 、链霉素及氯霉素等作用于支原体核蛋 白 体 的抗生素 ,可抑制或影 响蛋 白质合成 ,有杀灭 支原体的作用 。本文药敏结果显示单纯 u u感染 以 交沙霉素 ( s j )最为敏感 ,敏感率达 9 %,其次 o 2
型 2 ,ⅢA型 1 例 例。 手术时机 的选择 :4 例开放性骨折急诊行清创
性骨折之一 , R ei A gw 的分类方法 ,P— 按 ud 和 uo e i
l 骨折分为 以下 3 :I :裂纹骨折 ,关节面 o n 类 型 有微小移位 ;I型 :关节面骨折明显移 位 ,但粉 I 碎程度较小 ;m型 :关节面粉碎移位及粉碎程度 均较严重。 纵观胫骨 P o 骨折 的治疗史 :早期采用手法 in l
・
经验 交流 ・
胫骨远端 p o in骨折 的手术治疗 l
杨聪林,王建龙 ,马绍华 ,陈元标,杨艳芬,李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下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可能伴有内、外或后踝骨折。
其显著特点是粉碎性骨折、明显不稳定、关节受到破坏、预后不肯定。
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至今,临床上处理仍比较辣手,并发症多,病废率高,是最具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 [1]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固定器械和固定材料的改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1 分型为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须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目前临床上Ruedi-Allgower分类系统最为常用,Ⅰ型为累及关节面无移位的劈裂骨折;Ⅱ型为累及关节面并有移位的劈裂骨折,但骨折粉碎度较轻;Ⅲ型为累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严重粉碎性骨折。
但AO分类系统对胫骨下端骨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描述。
A型骨折是指胫骨下端的关节外骨折,根据骨折粉碎的程度再分为A 1、A 2和A 3三个亚型。
B型骨折是指部分关节内骨折,一部分关节面仍与胫骨干相连,也分为B 1、B 2和B 3三个亚型。
C型骨折是指关节面与干骺端之间的完全性骨折,同样分为C 1、C 2和C 3三个亚型 [2] 。
2 手术治疗2.1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包括4个主要步骤,首先切开复位腓骨并做内固定,可做参照以恢复胫骨远端的长度,主张对存在腓骨折者先以腓骨后缘的小腿外侧切口以显露腓骨折,准确复位后采用半管形钢板固定或2.5 mm克氏针髓内固定,恢复腓骨长度。
其次重建胫骨下关节面,做小腿前内侧弯向内踝的切口,显露胫骨下端关节面骨折,重点是复位内踝、前外侧和后唇三个主要骨折块,确定复位满意后,可用松质骨螺钉替换克氏针固定骨折块。
第三是干骺端骨质缺损处植骨,由于胫骨下关节面因撞击向上嵌压,陷入干骺端松质骨内,导致了松质骨的压缩,Pilon骨折恢复关节面后常有骨缺损存在,应该移植松质骨填充骨折复位后留下的空腔。
第四是连接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通常采用胫骨下端内侧或前侧用 T 形钢板或三叶形钢板固定技术。
Pilon骨折手术治疗

关 键词
胫 骨 ; i n骨折 ; 术 治 疗 ; Pl o 手 骨折 固 定术
P/ 骨折 亦称 胫 骨 远 端平 台 骨折 或 胫 骨 远 端 爆 裂 性 in o
路外 , 还有 K nah 报道 的后侧人路 , ort 等一 一 在该人路 中屈 肌重叠覆盖 于胫 骨侧钢 板 , 且经该 入路可 同时 固定胫 骨 和腓骨 , 因此减少 了严重 软组织损 伤后深部 组织感 染及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此 外 , 良好 的术野 暴露对 于复 位和 固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因为前路切 口有 时很难完全 看清关节 面 , 对内植物植 入造 成一 定 的困难 。基于 上述
考虑 , a 等 报道了“ 中后 ” 合切 口, Ko 前 联 该入路仅 有一 条切 口, 可从前 中后 方 向清 晰显露关 节面 ; 4 在 5例Pln i o 骨折 中, 无一例因该入路 而发生神经血 管束损伤 , 仅有 2 例发生坏疽 , 且经治疗后愈合 。
关 于青 少 年 Pln骨折 的报 道 很 少 。因 为 这 类 骨 折 i o 邻近长骨生长部 , 其 内 固定
Pl in骨折按暴力 程度可 分为低 能量螺 旋形 骨折 和 o 高 能 量压 缩 性 骨折 两 类 。低 能量 螺 旋 形 骨 折 通 过 切 开 复
位 内固定 可 获 得 较 好 的 临 床 和 功 能 效 果 , 高 能 量 压 缩 而 性 骨折 在 术 后 易 出 现 多 种 并 发 症 。一 些 学 者 研 究 认 为 , 外 固定支 架单 独或联 合有 限 内 固定 可应 用于 高 能量骨
ln 折 分 类 法 。 o骨 2 外 固定 支 架 相关 治 疗
1 , 7 较差 1 , 7 大部分病人并发症主要为创伤性关节炎 , 其次为伤 口感染(2 )骨质疏松 ( )骨不连(7 )成 2 、 2 2 、 1 、 角畸形 (1 )因此认 为早期 解剖复位、 1 ; 稳定 固定、 早期 活 动 和 晚期 负重对 于 提高 高 能量 Pl 骨 折 长 期 疗 效 起着 重 in o 要 的作用。C no ory等_报道采用早期 内固定联合肌瓣覆 4 盖缺损软组织法治疗 3 2例伴有严重软组织损 伤的开放性 Pl in骨折 , 病 例 均 采取 积极 清创 、 o 所有 即刻 稳 定 骨 折 及 带 蒂 肌瓣 覆盖 缺损 软组织 ; 均 随访 1 , 现病 人 生 理满 意 平 年 发 度评分取得了较好 的结果 , 且获得 良好 的功 能效果及较低 的感染 、 截肢发生率 。对于高能量严重损伤 的 Pl i n骨折 , o Tri a n等 建议采用分阶段手术治疗及真空负压装置临时 k
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难点及对策

异 有意 义 ( < .5 。结论 P O0 )
中图分类 号 : 63 R 8
软组织 处理 和骨折 复位程度 是治 疗 Pln骨 折的关键 。 i o
te df rn y e ff cue n ott s e i u i . R s l A lp t ns w r o o e i n h iee t p so a trs a d sf i u n r s f t r s j e e ut s l ai t ee fl w d wt a e l h
a ea eo 24 65 nh ( 4 2 nh ) A c r igt h z ra kes mpo n u cin l v rg f2 .± .7mo ts 1 — 9 mo ts . c odn oT e Mau n l y tmsa d fn t a o
s o i g s se : 31 a e x e lnt 3 a e o d, 1 s s fi , 5 c e o r c rn y tm c s s e c le , 5 c s s g o 7 ca e a r as s p o .Ex el n ae o p n c le tr t fo e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9 6 2 1 )4 0 6 — 2 10 — 7 X(0 2 0 — 3 9 0
【 关键 词 】 Pl 骨 折 ; 手 术治疗 in o
d i 1 .9 9 iis .0 9 9 6 2 1 .4 0 9 o : 03 6 / . n 1 0 — 7 X.0 2 0 . 1 s
史上最全综述:Pilon骨折处理的11个要点

史上最全综述:Pilon骨折处理的11个要点1911年,Étienne Destot首次描述了胫骨pilon骨折。
他用法语单词“pilon”(即杵)来描述踝关节胫骨远端的机械功能。
该术语已被进一步用于描述胫骨pilon骨折的相关机制,其中胫骨远端充当杵,在距骨上有很大的轴向应力,可以导致胫骨爆裂。
到目前为止,存在许多不同的分类系统,其中AO分类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分类。
尤其是C 型骨折极难处理,因为这类损伤经常严重损害骨折区周围的软组织。
因此,远期效果往往很差,正确的初次管理至关重要。
在本世纪初,治疗已演变为分期方案,目前是治疗的金标准。
因此,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治疗这些困难骨折的方案,回顾近期发展的文献,从而使外科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
01流行病学胫骨pilon骨折较为罕见,约占所有胫骨骨折的3 %~ 10%,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
男性比女性发病率更高,大多数胫骨pilon骨折发生在45岁左右。
在75%–90%的病例中,患者的腓骨也出现骨折。
AO B型骨折比C型骨折更容易发生腓骨完整的胫骨pilon骨折。
此外,在最近的研究中,有人认为在腓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胫骨pilon骨折的粉碎程度和严重程度可能更低。
02损伤机制与单纯的踝关节骨折不同,pilon骨折通常是由高能量创伤和较大的轴向力引起的,这会导致胫骨平台在距骨上爆裂。
最常见的高能创伤是由高空坠落或跳跃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
事故所产生的高能量也会对周围的软组织造成严重损伤,约6%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有多处损伤,需要进重症监护病房。
轴向撞击时足的位置是骨折类型和粉碎量的决定性因素。
Topliss 等人强调了轴向撞击时足部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区分了矢状面骨折和冠状面骨折。
矢状骨折多见于年轻患者和高能量创伤患者,撞击时足处于内翻角度,而冠状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低能量创伤和足处于外翻角度。
此外,当足在冲击时处于足底屈曲时,该力将可能导致后部骨折,而当足处于背屈时,导致胫骨pilon的前部骨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外,还有Konrath等乜]报道的后侧入路,在该入路中屈 肌重叠覆盖于胫骨侧钢板,且经该入路可同时固定胫骨 和腓骨,因此减少了严重软组织损伤后深部组织感染及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良好的术野暴露对于复位和 固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前路切口有时很难完全 看清关节面,对内植物植入造成一定的困难。基于上述 考虑,Kao等∞1报道了“前中后”联合切口,该入路仅有一 条切口,可从前中后方向清晰显露关节面;在45例Pilon 骨折中,无一例因该人路而发生神经血管束损伤,仅有2 例发生坏疽,且经治疗后愈合。 关于青少年Pilon骨折的报道很少。因为这类骨折 邻近长骨生长部,其处理很棘手。Letts等口1报道7位青 少年病人8例Pilon骨折(3例类似于Reudi II型骨折,2例 类似于Reudi[]]型,3例因伴有踝关节脱位而不适合Reudi 分类系统),所有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平均随 访16个月,结果发现有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发生 生长受限,优良率为63%;建议实行一种新型的儿科Pi— Ion骨折分类法。 2外固定支架相关治疗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过去十几年在高能量暴力所 致、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治疗中,外固定支架 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中包括很多方法,可单独应用,但更 多的是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应用。在软组织情况允许植入 内植物之前,外固定支架仍是复位及早期固定的首选工 具。大部分研究,尤其是高暴力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研究 均报道,外固定支架固定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满 意率,且术后感染率降至10%以下。但单纯的治疗方法 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Pilon骨折旧j。 2.1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 Mitkovic等[93报道了26位病人28例经动力型外固 定支架治疗的AO分型口型Pilon骨折病例,平均愈合 时间为14周,其中3例出现成角畸形(7。~20。),无一例出 现骨不连和深部感染;认为闭合复位动力型外固定支架 适用于C3型Pilon骨折治疗,且术后可早期活动。 “等[10]报道了14例经动力型轴向外固定支架联合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病例,术中采用
上海交通
万方数据
垦堕量壁堂盘查!!!!生!旦
笙!!鲞箜!塑!!!!Q!!j!P:坚!!些!!:;!!!:y!!:!!!堕!:1
2枚螺钉分别置人跟骨和距骨,保持远端旋转轴与踝关节 一致,结果发现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2~24周,术后效 果5例很好,6例较好,3例较差,仅1例钉道表浅感染需 口服抗生素治疗(最终治愈),无坏死、深部感染、骨髓炎、 骨折移位和塌陷等并发症发生。 2.2混合外固定支架 French等[1们研究认为,与急诊手术开放复位钢板内 固定相比,外固定支架大大减少了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许多学者报道,混合外固定对于治疗Pilon骨折是有效 的,并证实其对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伴有软组织 损伤的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治疗,仍是很棘手的问题。 有限切开的混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类复杂骨折是一种安 全、有效的方法。 2.3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切开复位或微创内固定 Xiao等[123对20例经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 架治疗的Pilon骨折与22例经其他方法治疗的Pilon骨 折进行比较,发现按Helfet评分标准,两组没有明显的统 计学差别;按Burwell-chamley评分标准,X线检查也没有 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同,存在统计学 意义,因此认为该方法在Pilon骨折治疗中,对于恢复踝 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特别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及关节 塌陷有着更好的疗效。Queitsch等[1朝报道,有限切开锁 定钉板系统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可取 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Endres等[143报道了59位病人62例Pilon骨折,从临 床及影像学方面比较Ilizarov外固定支架联合微创内固 定(N1)与传统方法(钢板内固定、外固定联合或不联合微 创内固定、专用螺钉固定,Ⅱ组)的疗效,结果表明工组满意 率为73%,高于Ⅱ组的33.3%,对于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开 放伤病例,I组效果明显优于Ⅱ组;Ilizarov系统的缺陷主要 为易发生钉道感染(45%),其中18%需外科清创;I组中 43例AO分型C2、C3型骨折疗效明显优于Ⅱ组;I组评分 优良率为87%,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的38%;因此表明 Ilizarov外固定支架联合微创内固定治疗伴有严重软组织 损伤的复杂Pilon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Leung 等[1钉报道,钉道感染仍是Ilizarov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最 主要的并发症。Vidyadhara等[161报道,采用小直径 Ilizarov夕]-固定支架治疗21例Pilon骨折,术后按美国足 踝协会评分,优11例,良5例,可4例,差1例。
诎in等口3建议采用分阶段手术治疗及真空负压装置临时
封闭伤口,这可有效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Pilon 骨折预后。 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人路除传统的外);200080, 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王秋根) 通讯作者:王秋根Email:wangqiugen(园126.ODIn
・
110・
垦匾量登芏苤查!!!!生!旦
釜!!鲞筮!塑!!!!Q堕!!E:坚!!!!!!:;!!!:Y!!:!!:堕!:!
Pilon骨折手术治疗
王谦王秋根
摘要
目前没有一种单独的手术方法可满意处理Pilon骨折。不同类型的Pilon骨折及伴有不同程
度软组织损伤的PiIon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各不相同。开放复位内固定适合于软组织条件良好的低 能量损伤,手术入路包括传统的外侧、前内侧入路、新颖的后入路和前中后联合入路。外固定支架适合于 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高能量Pilon骨折,主要有Ilizarov外固定支架、动力型外固定支架和混合外固定 支架。微创手术如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关节镜辅助复位等,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软组织损 伤,目前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高能量损伤患者,目前倡导采用分期手术治 疗;对于严重皮肤缺损患者可采用肌瓣覆盖缺损软组织或真空负压装置临时覆盖皮肤,以减少感染、肢体 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f骨折固定术
3微创手术
4疗效比较 应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Pioln骨折已 经历了10余年,在此期间发展出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①切开复位内固定;②一期外固定支架、二期切开复位内 固定;③微创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Kilian等[23]研究 113例Pilon骨折病例,其中75%以上为闭合型骨折,发 现在早期并发症中软组织感染占主要部分(25.7%),假关 节是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两阶段治疗组(一期外固定支 架、二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感染率最高达55.5%,内固定 治疗组感染率最低,但术后两阶段治疗组(尤其是C2、C3 型骨折者)晚期临床效果最好;结果表明Pilon骨折并发 症主要与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及治疗方法相关,软 组织损伤较轻者最终效果较令人满意,对于软组织损伤 较重者,软组织修复及关节面重建可通过分期治疗解决; 有限切开复位联合螺钉、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是一种重要 的治疗方法。此外,固定腓骨对于踝关节稳定也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Blauth等Ⅲ]通过临床及影像资料评价51例Pilon骨 折(C型骨折92%)经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①对于闭合、 没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骨折,按AO处理原则主要应用 钢板螺钉内固定系统固定;②有限切开关节面重建联合 长时间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至少4周;③有限切开微 创复位及关节面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联合短时间外固 定支架固定的两阶段处理)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表明软组 织损伤程度与关节炎发生没有明显相关性,外科治疗方 法的不同与创伤性关节炎程度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两 阶段治疗组踝关节活动度疗效指标优于其他两组,三组 感染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对于伴有 严重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病例,他们推荐两阶段治疗 方法,即先采用螺钉及克氏针复位并固定关节面,临时跨 踝关节固定外固定支架,当软组织条件恢复后应用微创 技术进行内固定。Sirkin等[25]也报道了阶段性重建,即 第一阶段稳定软组织、固定腓骨钢板及跨关节固定外固 定支架,从而维持下肢解剖长度,预防软组织挛缩;第二 阶段当手术条件成熟时,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此 方法可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 Watson等Ez63报道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的 治疗,所有骨折均采取即刻跟骨牵引,开放性骨折或多发 伤骨折病人牵引均在手术室进行,术前均行CT扫描,治 疗手段按软组织损伤程度分组,41例Grade 0型、I型损 伤病人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64例Gradel]型、Ⅲ型闭合损 伤及所有开放性骨折病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联合细针环 形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9年,发现81%采用 外固定支架、75%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病人获得良 好的效果;AO分型C型骨折治疗效果明显不如A、B型 骨折;C型骨折中开放复位内固定组骨不连、畸形愈合及 严重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外固定支架组;因此推 荐有限切开复位联合细针环形外固定支架法治疗闭合型 或开放性C型Pilon骨折。
Pilon骨折亦称胫骨远端平台骨折或胫骨远端爆裂性 骨折,作为一种复杂、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的骨折,其处理十 分棘手。对于Pilon骨折,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可取得绝对有 效的结果,不同治疗方法的侧重点及方案选择亦有所不同。 对于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处理更为棘手,因 为往往会伴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被迫截肢。 1开放复位内固定 Pilon骨折按暴力程度可分为低能量螺旋形骨折和 高能量压缩性骨折两类。低能量螺旋形骨折通过切开复 位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和功能效果,而高能量压缩 性骨折在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一些学者研究认为, 外固定支架单独或联合有限内固定可应用于高能量骨 折。Egol等[1]研究认为,开放复位内固定可避免关节面 不平整和骨折轴向对线不良,从长远来看,具有较好效 果。开放复位内固定对于术后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效 果,但会引起相当比例的伤口感染和坏死E23。Kalenderer 等[3]研究18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的Pilon骨折病例,根 据Burwell—Charnley评分标准,发现效果较好66%,一般 17%,较差17%,大部分病人并发症主要为创伤性关节炎, 其次为伤口感染(22%)、骨质疏松(22%)、骨不连(17%)、成 角畸形(11%);因此认为早期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早期活 动和晚期负重对于提高高能量Pilon骨折长期疗效起着重 要的作用。Conroy等‘43报道采用早期内固定联合肌瓣覆 盖缺损软组织法治疗32例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 Pilon骨折,所有病例均采取积极清创、即刻稳定骨折及带 蒂肌瓣覆盖缺损软组织;平均随访1年,发现病人生理满意 度评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且获得良好的功能效果及较低 的感染、截肢发生率。对于高能量严重损伤的Pilon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