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

油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
油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

第一节 油脂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根据油脂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理解油脂的氢化反应和水解反应,会辨识酯的水解与油脂水解的差异。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油脂在保温、供能、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方面的作用,也要知道过量摄入油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1.概念

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2.结构

(1)结构简式:

(2)官能团:酯基,有的在其烃基中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3.分类

油脂???

按状态分?

??

?? 油:常温下呈液态(植物油)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动物油)按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分?

???

?

简单甘油酯:R 、R ′、R ″相同混合甘油酯:R 、R ′、R ″不同

4.常见高级脂肪酸

酯和油脂的区别

(1)酯是由酸(有机羧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形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而油脂仅指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因而它是酯中特殊的一类物质。

(2)天然油脂大多数是混合甘油酯,都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点、沸点,而一般酯类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等。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生油是纯净物,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

B.不含杂质的油脂是纯净物

C.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属于油脂

D.同种简单甘油酯可组成纯净物,同种混合甘油酯也可组成纯净物

答案 D

【考点】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题点】油脂的相关概念辨析

例2下列“油”中属于酯类的是()

①豆油②汽油③牛油④甘油⑤重油

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

答案 A

解析豆油、牛油是油脂,属于酯类;甘油属于醇;汽油、重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考点】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题点】油脂与酯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链接

全面认识油脂的含义

(1)从日常生活中认识油脂

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脂肪,还有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植物油,都是油酯。油酯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脂肪和某些植物的种子、果实中。

(2)从物质的状态上认识油脂

常温下,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称为脂肪,脂肪和油统称为油脂。

(3)从物质类型上认识油脂

从化学成分上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所以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

(4)从相对分子质量认识油脂

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比较大,有几百甚至上千,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小。

(2)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熔沸点: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17H35COOH+。

+3H2O H+

②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来制取肥皂。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2)油脂的氢化

油酸甘油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一过程又称为油脂的氢化,也可称为油脂的硬化。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1)油脂属于酯类,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其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比酸性条件下水解程度大。

(2)由于某些油脂中含碳碳不饱和键,除可以催化加氢外,还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

例3从植物的果实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

B.加水溶解后分液

C.加酸溶液后蒸馏

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

答案 D

解析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酯会水解,无法提取到酯,所以A、C项不能采用;酯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不溶,故排除B项,选D。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物理性质

例4食品店出售的冰激凌是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制得的,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D.取代反应

答案 C

解析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氢化

例5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1 mol该油脂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答案 C

解析硬脂酸为C17H35COOH,软脂酸为C15H31COOH,根据油脂的分子结构可知一个油脂

分子中含1个和3个(酯基)。该油脂分子中的高级脂肪酸是混酸,和H2加成时得不到硬脂酸甘油酯;1 mol该油脂一定条件下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酯基在NaOH溶液中水解,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与该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均为高级脂肪酸在甘油上的取代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异构体有两

种: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思维启迪

能根据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结合典型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 相关链接

(1)脂肪、油、矿物油三者的比较

特别提醒 ①植物油与裂化汽油均含碳碳双键,能使溴水和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②区别油脂(酯)与矿物油的一般方法是加含酚酞的NaOH 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最后不分层的为油脂(酯),否则为矿物油(烃)。 (2)肥皂的制取: ①生产流程

②盐析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的主要成分),反应完毕后加食盐进行盐析,因为氯化钠能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使混合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高级脂肪酸钠盐,下层为甘油和食盐水的混合液。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

(3)天然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4)植物油、动物脂肪和矿物油都是油脂()

(5)天然油脂大多是由简单甘油酯分子组成的()

(6)所有的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7)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油脂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1)√(2)√(3)×(4)×(5)×(6)√(7)√

2.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B.若R1、R2、R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

C.若R1、R2、R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

D.某油脂分子中,含有三种排列顺序相同的不同烃基,则由该分子所形成的油脂为混合物答案 A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在油脂的结构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R1、R2、R3都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为混合甘油酯,此时R1、R2、R3既可能是饱和烃基,也可能是不饱和烃基。

【考点】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题点】油脂的相关概念辨析

3.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皂化反应

B.油脂属于酯类

C.油脂无固定的熔、沸点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 D

解析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故A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油脂属于酯,故B正确;油脂属于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故C正确;油脂中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所以油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脂肪是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4.(2018·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生活中常用烧碱来清洗抽油烟机上的油渍(主要成分是油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热的烧碱溶液去油渍效果更好

C.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答案 A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水解吸热,所以热的烧碱溶液可以促进油脂水解,去油渍效果更好,B 正确;清洗时,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油脂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D正确。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皂化反应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备高级脂肪酸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答案 D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用途

6.食用的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其分子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

B.油酸可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油酸可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甘油可与3 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 C

解析 1 mol油酸分子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只能与1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高级脂肪酸及其性质

题组一油脂的结构和分类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所以天然油脂是混合物

B.C17H33COOH和C17H31COOH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

C.油脂和石油不属于同类物质

D.油都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脂肪都是由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组成的

答案 D

解析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所以由C17H33COOH和C17H31COOH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油脂;油脂属于酯类,而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油和脂肪都是既含有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又含有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物质,只是在油中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较高。【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油脂的相关概念辨析

2.(2018·北京朝阳区月考)下列有机物中,属于油脂的是()

答案 C

解析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R、R′、R″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且必须含有结构,故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油脂的结构式的识别与判断

3.“脑黄金(DHA)”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碳碳双键,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A.(C25H51COO)3C3H5

B.(C25H39COO)3C3H5

C.(C26H41COO)3C3H5

D.(C26H47COO)3C3H5

答案 B

解析因为饱和一元酸的通式为C n H2n O2,故含26个碳的饱和一元酸的分子式为C26H52O2;分子中含6个碳碳双键,则少12个H原子,故其分子式为C26H40O2,结构简式为C25H39COOH。【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油脂结构式的识别与判断

4.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软脂酸甘油酯与硬脂酸甘油酯

B.甲酸甲酯和乙酸

C.苯甲醇和对甲基苯酚

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甘油酯

答案 D

解析根据同分异构体及同系物的定义可推知A项中两者属同系物;B项中两者属同分异构体;C项中两者属同分异构体;只有D项,油酸甘油酯中含有双键,与乙酸甘油酯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

【考点】油脂的结构与分类

【题点】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5.油脂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皂化反应②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③使溴水褪色④氧化反应⑤还原反应⑥加成反应

A.仅①⑤B.仅①②③④

C.仅①④⑤⑥D.全部

答案 D

解析根据该物质结构,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即氧化反应;可使溴水褪色,属于加成反应;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还原反应;而且属于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C.天然油脂大多是由不同酯形成的混合物

D.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 D

解析植物油含较多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化学性质

7.(2018·临泽一中月考)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后的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反应后的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反应后的溶液静置,分为两层

D.反应后的溶液静置,不分层

答案 D

解析皂化反应完成前后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根据红色石蕊试纸是否变蓝判断反应是否完成;油脂难溶于水,皂化反应完成前会出现分层现象,皂化反应完成时油脂全转化为可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实验现象:反应后的溶液静置,不分层,D正确。

【题点】油脂的皂化反应

8.(2018·宁波月考)下列关于皂化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混合液

B.加入食盐可以使高级脂肪酸钠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

C.向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并搅拌,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层是高级脂肪酸钠

D.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答案 C

解析油脂在碱性溶液的作用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都溶于水,故能形成混合液,A项正确;加食盐细粒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使其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盐析,B项正确;盐析后,上层是密度较小的高级脂肪酸钠,下层是甘油和食盐的混合液,C项错误;加入食盐后,高级脂肪酸钠析出,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D项正确。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皂化反应

9.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高级脂肪酸为弱酸)。下列可以鉴别矿物油(如直馏汽油)和植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A.加水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B.加乙醇振荡,观察是否有分层现象

C.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产生

D.加入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答案 D

解析植物油中含不饱和烃基,直馏汽油中无不饱和的烃基,可用溴水鉴别,故选D。【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植物油和矿物油的鉴别

题组三油脂在新情境下的考查

10.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既是重要的食物,又是重

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

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答案 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与其含有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有关”的性质和用途,这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容易导致出错的地方。A、B、D三项是油脂的共性,与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无关;C项中的“氢化”就是与H2的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双键的特性。

【考点】油脂在新情境下的考查

【题点】油脂的性质与用途

11.亚油酸又称9,12-十八碳二烯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60%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玉米油属于酯类,能水解

B.玉米油没有固定的熔、沸点,常温下为固态

C.亚油酸不能使溴水褪色

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答案 A

解析玉米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能水解,A正确;玉米油中亚油酸含量高,亚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越高,油脂的熔、沸点越低,故玉米油常温下为液态,B不正确;亚油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不正确;油脂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D不正确。

【考点】油脂在新情境下的考查

【题点】油脂的性质综合

12.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

B.生物柴油是由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

C.动植物油脂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

答案 C

解析醇属于可再生资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A正确;根

据生物柴油的分子结构可知,生物柴油是由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B 正确;动植物油脂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C 错误;“地沟油”主要是动植物油脂,利用上述反应,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D 正确。

【考点】油脂在新情境下的考查 【题点】油脂的性质与用途

13.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的种类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 .烯烃 B .酯

C .油脂

D .高分子化合物

(2)该化合物的密度________。 A .比水大

B .比水小 (3)该化合物常温下的状态为________。 A .液态 B .固态

C .气态 (4)与该物质能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A .NaOH 溶液 B .碘水 C .乙醇

D .乙酸

E .H 2

写出该有机物与选出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B (3)A (4)ABE

+3NaOH ――→△

3CH 3(CH 2)7CH==CH(CH 2)7COONa +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性质的综合

14.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某天然油脂A 可发生下列反应:

已知: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ol该天然油脂A经反应①可得到1 mol D、1 mo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n(C)∶n(H)∶n(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C的名称(或俗称)是__________。

(3)近日,电视媒体关于“氢化油危害堪比杀虫剂”的报道引发轩然大波,反应②为天然油脂的氢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通常又叫硬化油

b.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后会产生副产品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的氢化油,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c.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态油脂变为半固态或固态油脂

d.油脂的氢化与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加成反应

(4)D和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18H32O2

(2)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硬脂酸

(3)d

(4)2C3H5(OH)3+6Na―→2C3H5(ONa)3+3H2↑

解析(1)假设B的分子式为C9n H16n O n,有12×9n+1×16n+16×n=280,求得n=2,所以B的分子式为C18H32O2。

(2)油脂的水解是取代反应,A的水解可以表示成:C57H106O6+3H2O―→C3H8O3(甘油)+C18H32O2+2C,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的分子式为C18H36O2,结合C是饱和直链脂肪酸,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是硬脂酸。

(3)氢化油又称人造奶油,故a正确;反式脂肪酸甘油酯摄入过多,容易堵塞血管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故b正确;氢化油的制备原理是油脂中的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半固态或固态油脂,故c正确;油脂的氢化属于加成反应,油脂的皂化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4)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甘油含有羟基,羟基能与钠反应:2C3H5(OH)3+6Na―→2C3H5(ONa)3+3H2↑。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性质的综合

15.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 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 氢氧化钠,5 mL 水和10 mL 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反应混合物加热约10 min ,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到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____。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胶体 (3)食盐细粒 上 盐析 (4)导气兼冷凝回流

(5)+3NaOH ――→△

3C 17H 35COONa +

解析 加入的酒精能溶解硬脂酸甘油酯,从而使NaOH 溶液与硬脂酸甘油酯充分混合接触,便于皂化反应的完全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OH ――→△

3C 17H 35COONa +

得到的硬脂酸钠分散到溶剂里形成胶体,当加入电解质(如食盐)胶体会发生聚沉,混合液分成上下两层,其中上层为硬脂酸钠溶液,下层为甘油的水溶液。 【考点】油脂的性质及应用 【题点】油脂的皂化反应实验

高中化学-4.2-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糖类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酚的性质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酚 【明确学习目标】 1.区分醇和酚,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体会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知道酚类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52---55,思考下列问题 1.醇和酚结构相似点和区别? 2.醇、酚、羧酸和水中羟基活泼性比较。 3.苯酚的氧化反应和与溴水的取代反应?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酚的结构、概念、物理性质和用途 1.酚的概念:______和______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 ⑴纯净的苯酚是___色、有___气味的晶体(空气中长期放置被氧化为)。 ⑵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______,高于65℃,能与水______,易溶于______等有机溶剂;苯酚遇水时熔点大大降低,从水溶液中析出的苯酚呈液态,与水分层(苯酚在下层)。 ⑶苯酚____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洗涤,不能用或碱洗。 3.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可用作消毒剂(药皂中添加);含苯酚的废水在排放前必须经过处理。 二、【合作探究2】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⑵苯酚的弱酸性: ①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原因是:,能发生电离,显酸性。 ②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③苯酚可以和活泼金属、强碱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等弱碱不反应。 ④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HCO- 易电离,即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的能 3 力:>>。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①+H2O+CO2―→+NaHCO3 ②+H2O+CO2―→+Na2CO3 ③+NaHCO3―→+H2CO3 ④+Na2CO3―→+NaHCO3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2.盛有苯酚的试管清洗的方法可以用。 2.苯酚的取代反应 ⑴与溴水:向盛有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的饱和溴水,现象为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①操作及药品的量: ②反应灵敏无副反应,常用作酚羟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③反应说明,酚羟基的存在,使苯环上的H变得活泼。 ⑵与浓硝酸的取代反应(酚羟基的存在,使其邻位、对位的H活化程度增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反应:①苯酚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呈_________色。 溶液_________。 ②苯酚可以被酸性KMnO 4 ③苯酚可以燃烧。 5.显色反应: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溶液呈色;常用于酚羟基的检测。 三、【合作探究3】酚羟基的保护 由于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分离提纯含有酚羟基的物质,或工业流程中涉及到有酚羟基的物质时,常常要先把酚羟基保护起来,再最后再还原。 例3.①如何回收有机溶剂中的苯酚(如苯和苯酚的混合物),用流程图表示: ②回收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苯酚,用流程图表示: ③回收含乙醇中混有的苯酚,用流程图表示: 例4.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下列反应①—⑥是其合成过程,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注明)。 回答下列问题: ⑴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剂x是_____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⑷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合成路线中设计③、⑤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上述流程合理吗,若有不合理的,指出正确流程:。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专题4小结

专题4小结 知识脉络 一、烃的衍生物 二、有机化合物的衍生关系 各类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归纳如下: 专题归纳应用 专题1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2 OH CH O CH CH+HCl CH CH Cl CH 2CH OH

2 2 考例1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 (填写相应的字母)。 A. B. C. D. E.CH3COOH+CH3OH CH3COOCH3+H2O

F. 注:式中R 为正十七烷基CH 3(CH 2)15CH 2— [解析] 取代反应即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常包括卤代、硝化、磺化、酯化、皂化、水解等。 由题给反应看,A 为硝化反应;C 为两个醇分子间脱水可看成1个CH 3CH 2OH 中的H 原子被另1个CH 3CH 2OH 中的CH 3CH 2—所代替;E 为酯化反应;F 为水解反应,它们都属于取代反应。 而B 属于消去反应,D 属于加成反应,不属于取代。 [答案] ACEF 考例2 (2010·四川卷理综,28)已知: 以乙炔为原料,通过下图所示步骤能合成有机中间体E (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 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 、B 、C 、D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物;B 的化学式为C 4H 10O 2,分子中无甲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生成B 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2)写出生成A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生成多种有机产物。写出2种相对分子质量比A 小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 (4)写出C 生成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含有苯环,且与E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 种,写出其中一种 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解析]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有机物结构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有机化学知识。乙炔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 :HOCH 2C ≡CCH 2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C ≡C —H+2HCHO ???→?一定条件 HOCH 2C ≡CCH 2OH 。A 与氢气加成生成B (丁二醇), 丁二醇氧化得C (丁二醛),两分子丁二醛发生信息中的加成反应,实为α-H 的加成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绝对经典版)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设计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认识官能团的结构,微观分析有机物的类别,体会与宏观分类的差异,多角度认识有机物。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了解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能根据碳原子的骨架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相关概念辨析 (1)不含苯环的碳环化合物,都是脂环化合物。 (2)含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都是芳香化合物。 (3)环状化合物还包括杂环化合物,即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原子,如氧原子(如

呋喃)、氮原子、硫原子等。 (4)链状烃通常又称脂肪烃。

例 1有下列7种有机物,请根据元素组成和碳的骨架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⑥ (1)属于链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环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 (3)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________。 (4)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1)④⑤(2)①②③⑥⑦(3)①③⑥(4)②⑦ 【考点】按碳的骨架分类 【题点】环状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 1.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1)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2)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1)烃类物质 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官能团名称有机物类别 CH4烷烃 CH2===CH2碳碳双键烯烃 CH≡CH—C≡C—碳碳三键炔烃 芳香烃 (2)烃的衍生物

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官能团名称有机物类别 CH3CH2Br —Br 溴原子卤代烃 CH3CH2OH —OH 羟基醇 —OH 羟基酚 CH3—O—CH3醚键醚CH3CHO —CHO 醛基醛 羰基酮 CH3COOH —COOH 羧基羧酸 酯基酯 —NH2氨基 氨基酸 —COOH 羧基 酰胺基酰胺 例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五全册-导学案与随堂练习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新知预习 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机化学就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讲精练 1 ?按碳的骨架分类(课本第4页) 广 ______ 状化合物,如: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合物* ______ 化合物,如: _________ _____ 状化合物. J I __ 化合物,如: ___________ 课时跟踪训练(A 卷)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 氰化钾(KCN B .氰酸铵(NHCNO C.尿素(NK 2C0NH D.碳化硅(SiC ) 2. ?下列有机物是按照碳的骨架进行分类的是 A. 烷烃B .烯烃C .芳香烃 D .卤代烃 3. 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说法错误的是 A. 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一 OH B .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一 0H C.酚的官能团是羟基(一 OH D .烯烃的官能团是双键 4. 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 2 ?按官能团分类(填写下A . — OH B . C C 5. 与乙烯是同系物的是 A .甲烷 B .乙烷 6. 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A .烷烃 B .烯烃 C. C = C D. C- C C.丙烯 D.戊烯 C.卤代烃 D.羧酸 7.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丙烷与氯气在光照的作用下生成氯丙烷的反应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溶液生成溴乙烷的反应 C.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加成反应也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下列物质各组物质中不能全部发生加 成反应的是 ( ) A .乙烷、乙烯 B .乙烯、乙炔 C.氯乙烯、溴乙烯 D .苯、2—丁烯 .简答题 9.请同学们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3.2醛-教案

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醛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典型代 表物,认识醛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掌握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 确书写。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 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 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影响。 【重难点】 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乙醛与银铵溶液、新制C u (O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一、醛 1、定义:醛是由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2、表达式:R-CHO 3、官能团:-CHO 醛基 4、分类 饱和醛H 3C CHO 脂肪醛 按烃基种类 不饱和醛H 2C CH CHO 芳香醛 CHO 按醛基的数目 一元醛 CH 3CH 2CH 2CHO 二元醛 OHC CHO 饱和一元醛通式:C n H 2n O 5、命名: 普通命名法:与醇相似。 CH 3CH 2CH 2CHO 正丁醛 CH 3CHCHO 3异丁醛 CH 3 苯甲醛 系统命名法:①脂肪醛:选含有醛基的最长连续碳链为母体,称为某醛。 芳香醛:以脂肪醛为母体,芳基作为取代基。 ②由于醛基总是在碳链的一端,所以不用编号。 CH 3CH 2CHCHO CH 3CH 2-丁烯醛 2-甲基丁醛 3 CHCHO CH 2CH 2CHO 3-苯基丙醛

6 、物理性质:颜色:无色 状态:甲醛:气体 乙醛:液体 水溶性:低级的醛(C1~C3)易溶于水 气味:刺激性气味 7、用途:香料:P56[资料卡片]桂皮中含肉桂醛 CH CHO CH 杏仁中含苯甲醛CHO ; 工业原料:制酚醛塑料 医用防腐剂 甲醛 合成维纶的原料之一 合成醋酸等→乙醛 二、代表:甲醛、乙醛 甲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 ②用途:有机合成原料;35%-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消毒、 杀菌 ③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H 2O , 结构式:H C H O 结构简式:HCHO 或HCH O 特点:所有原子公平面 乙醛:P56①物性: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密度小于水, 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与水、乙醇互溶 ②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C H C H H H O 结构简式:CH 3CHO 或CH 3CH O 等效氢:两种P56核磁共振氢谱 三、化学性质 1、加成: CH 3CHO +H CH 3CH 2OH (还原反应) 催化剂 CH 3CHO+HCN 3CHOH 2、氧化: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酯的性质

第三节羧酸酯 第二课时酯 【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掌握其同分异构体; 2.掌握酯的主要化学性质; 3.酯化反应的规律。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原理是,它是一种色,味,密度比水的溶于水的体。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62---63,思考下列问题 1.酯的分类、命名,饱和一元酯的通式; 2.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异同。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酯的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苹果中含有戊酸戊酯,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香蕉中含乙酸异戊酯,梨中含异戊酸异戊酯,人造脂肪的主要成分是,其结构简式为,缓解心绞痛的三硝化甘油。 2.写出分子式为C6H12O2含有酯基和羧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总结:①酯的结构通式:________,其官能团名称为______。根据形成酯的酸不同,酯可分为无机含氧酸酯和有机羧酸酯,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和含相同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 ②命名:酯类化合物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的。命名时,羧酸的名称写在前面,醇的名称写在后面,去掉醇换成酯。如: ③物理性质:酯的密度一般比水____,____溶于水,____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是具有__________的____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二、【合作探究2】酯的化学性质 试管①②③ 步骤一试管①中加入6滴乙 酸乙酯和5.5ml水 试管②加入6滴乙酸乙酯、 5ml水和 ml稀硫酸 试管③加入6滴乙酸乙酯、 5ml水和 ml稀氢氧化钠 二同时放入70~80℃的水浴中加热约5分钟,闻气味 现象 结论: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为反应,方程式是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反应,方程式是

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OH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并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1.烷烃的结构特点是,通式为,符合该通式的烃是烷烃,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之间互为,含相同碳原子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之间互为。 2.烯烃的结构特点是,通式为,符合该通式的烃是烯烃,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烯烃之间互为,含相同碳原子而结构不同的烯烃之间互为。 3.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是,通式为,符合该通式的烃是苯及其同系物,含不同碳原子数的苯的同系物之间互为,含相同碳原子而结构不同的之间互为。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9~12,思考下列问题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2.同分异构体间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差异; 3.同分异构体有哪些类型,如何书写; 4.典型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有机物的铜粉异构现象 1.写出分子式满足C5H12、C2H6O和C2H4O2的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析它们之间的物质类别和性质关系。 2.C9H12、C10H8是同分异构体吗,CH3CH2OH、HCOOH之间呢? 3.CO(NH2)2、NH4CNO是同分异构体吗? 【总结】 ⑴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而具有不同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之间互称同分异构体。 ⑵判断方法:相同而不同。 ⑶性质差异:①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为不同类物质;②同类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同类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③同类同分异构体带有的支链越多,沸点越。 ⑷存在,普遍存在于有机物中,无机物中也存在,如H—O—C≡N、H—N﹦C ﹦O。 例1.上述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①C 与金刚石 60 ② H与D

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五章导学案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简式 3、能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教学重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聚合度、单体的概念;加聚、缩聚的一般特点 教学难点:缩合物的书写,缩合物反推单体的方法 课前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聚合反应分为和。 一、加成聚合反应 1、单体:。 链节:。 聚合度:。 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定义:。 课堂学习交流 【思考交流】请同学们思考,下表列出来了一些单体及它们的分子式,如何书写这些单体的 单体名称单体结构简式聚合物 乙烯CH2=CH2 丙烯CH2=CHCH3 氯乙烯CH2=CHCl 丙烯腈CH2=CHCN 丙烯酸CH2=CHCOOH 醋酸乙烯酯CH3COOCH=CH2 丁二烯CH2=CH—CH=CH2 乙炔HC≡CH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述能进行加聚反应的单体,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加聚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总结】 3、加聚反应特点 (1)单体必须。例如:单烯烃、二烯烃、炔烃 (2)发生加聚反应的过程中,。 【知识拓展】常见加成聚合反应类型有两种: (1)均聚反应:仅由一种单体发生的加聚反应。如: (2)共聚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发生的加聚反 应。如:

【思考交流1】你知道下面两个聚合物由何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吗? 单体、 【思考交流2】下列两个聚合物的单体相同吗?为什么? ①② 4、判断加聚高聚物的单体 凡链节的主链只有两个碳原子的高聚物,; 凡链节主链有四个碳原子,且链节无双键的高聚物,; 凡链节主链中只有碳原子,并存在碳碳双键结构的高聚物,。 【巩固练习】 1、人造象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是,它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则合成人造象牙的单体是() A.、(CH3)2O B、HCHO C、CH3CHO D、CH3OCH3 2、某高分子化合物可以表示为,则合成该高分 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3、工程塑料ABS树脂合成时用了三种单体,ABS树脂的结构简式是: , 这三种单体的结构简式分别是:、、。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2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二、缩聚反应 1、定义: 2、特点: ①缩聚反应单体往往是(如:-OH -COOH -NH2 -X 活泼氢原子等)

高二化学选修5教学计划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建议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层面: 必修2中我们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二)从认识水平、能力和深度的层面。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和解释: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 (三)从合成物质层面: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推,逆推。 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它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是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更有系统、有层次加深认知程度。 三、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 1、坚持因材施教,备好课,认真组织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要求,让教学效果更佳 2、有针对性、层次性、适量性、实践性的布置作业,并加强批改 3、课堂、课后有区别。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课后则采取培优辅差的方式。 4、加强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等。五、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六、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到上晚自习这段时间给学生课后辅导,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苯的同系物》【创新教案】

第2节芳香烃 第2课时苯的同系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苯的同系物概念,并掌握判断方法; 2. 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认识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学习方法; 3. 通过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了解苯与甲苯化学性质上的异同,初步掌握两者的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苯向甲苯、乙苯球棍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对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有一个直观认识,进一步建立苯的同系物的概念; 2. 通过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实验的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 3. 通过合作、探究、归纳等教学方法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苯的同系物的概念; 2. 以甲苯为例掌握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认识苯环和甲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难点:苯环和甲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化学家预言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2-1913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石油。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国家的石油商都不惜压低价格争着与德国人做生意,但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德国人只要婆罗洲的石油,其他的一概不要,并急急忙忙地把收购到婆罗洲的石油运到德

国本土去。在石油商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位化学家提醒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果然不出化学家所料,德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位化学家为什么知道德国将发动战争呢? 大家想知道原因吗?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够找到答案! 【板书】第2节芳香烃二、苯的同系物 【讲解】请同学们观察给出的6种物质,分析结构并回答问题: ①②③的关系是:同系物 ③④⑤⑥的关系是:同分异构体 用球棍模型展示苯和甲烷衍变为甲苯,再衍变为乙苯,再将乙苯支链的一个甲基移至苯环上还可得到二甲苯。使同学们直观感受到:①②③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因此互为同系物,③④⑤⑥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实②③④⑤⑥都是苯的同系物,今天我们将在学习苯的基础上学习和探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简单来讲,我们把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叫做苯的同系物。 【板书】1. 苯的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的产物。 可表示为:,其结构特点是①只含有一个苯环②苯环上连接烷基,这也是判断苯的同系物的基本方法,那接下来我们就活学活用,请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CF )。

【人教版】金版学案2017-2018年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项—OH与苯环相连属于酚类,B项官能团是,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D项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C项正确。 答案:C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OH-B.—NO2 C.D.—Cl 解析:官能团不带电荷,而OH-是带电的原子团,故OH-不是官能团。 答案:A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 解析:B项中—OH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类。 答案:B 4.下列物质属于脂环烃的是( )

解析:A为链烃,B为脂环烃,C为芳香烃,D为醇,B项正确。 答案:B 5.在下列化合物中: ①CH3CH3②CH3CHCH2 ⑨(CH3)2CH—COOH 属于环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属于脂肪烃的是__________,属于醇的是________,属于醛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 答案:③④⑤⑧⑤③④⑧③①②⑥④⑤⑧⑦⑨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A级基础巩固] 基础题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8分,共48分) 1.根据官能团分类,下列物质中与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解析:属于酚类,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B.CH3CH2NO2 C.CH2CHBr D.CH2CH2 解析: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除含碳、氢外,还含其他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答案:D 3.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丁香油酚 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两者所含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含酯基B.均含醇羟基和酚羟基 C.均含碳碳双键D.均为芳香化合物 答案:C 4.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含有3种官能团 B.该物质属于脂环烃 C.该物质属于多官能团化合物 D.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解析:该物质中含有C、H、O三种元素,而烃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B项错误。 答案:B 5.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乙烯(CH2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分层练习油脂

课时练习(十五)油脂 (建议用时:2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油脂的是()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其结构可表示为, 其中R、R′、R″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烃基,故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B.食用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 C.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丙三醇 D.油脂和蛋白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均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选项C 错误;蛋白质含氮元素,因此燃烧时除生成CO2和H2O外,还有其他物质生成。] 3.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④制备高级脂肪酸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D[油脂的用途包括前四种,不能制备汽油,汽油应由石油等来制备。] 4.某物质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酸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C[从结构看,相应羧酸的烷基有的有17个碳原子、有的有15个碳原子,加H2后生成混合甘油酯,不会形成硬脂酸甘油酯或软脂酸甘油酯,所以A、B项错。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称为皂化反应,可得肥皂,C项正确。D 项,据题给要求,应是三个基团(—C17H35、—C17H33、—C15H31)交换位置引起的同分异构,故与 两种,D项错误。] 5.关于油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油脂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B.为了便于油脂的运输,工业上常常把液态油进行氢化 C.油脂都比水轻,浮在水面上 D.纯净的花生油不饱和度高,具有恒定的熔、沸点 D[油脂属于酯类物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为皂化反应,A项正确;对于不饱和度较高的液态油脂,可以通过氢化反应转化为半固态的脂肪,便于运输、贮存,B项正确;油脂的密度都比水小,且难溶于水,可浮在水面上,C项正确;天然的油脂都是混合物,无恒定的熔、沸点,D 项错误。]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精编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O N、P、S、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脂肪 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CH3CH2CH2CH3CH3CH2CH2CH2OH 正丁烷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 表1-1 烃的衍生物:是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所生成的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练习: 1.下列有机物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B C 2.〖归纳〗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形练习〗下列有机物中(1)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1 2 5 6 7 8 10____,(2)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 (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 NO 2 CH 3 CH 2 —CH 3 OH CH = CH 2 CH 3 CH 3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油脂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明确学习目标】 1. 掌握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皂化、水解。 2. 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酯是和生成的具有基()的有机物,特征化学性质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60---63,思考下列问题 1.油脂和酯的区别和关系,单甘油酯、混甘油酯和混合物的区别; 2.油和脂肪的区别,皂化和水解反应的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区别; 3.肥皂的制取、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去污的区别。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油脂的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若R、R′、R″相同,称为__________。若R、R′、R″不相同,称为__________。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__________且是由不同的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固定熔沸点。 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1)油: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呈____态。 (2)脂肪: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呈____态。 3.物理性质:油脂的密度比水____,____溶于水,易溶于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天然油脂是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二、【合作探究2】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①人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物质被吸收。 ②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 ③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_____反应。工业上常用来制取______; ____________是肥皂的有效成分;钠肥皂,钾肥皂。 (2)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 油酸甘油酯的氢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拓展3】 1.酯、油脂和矿物油的对比辨析

油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练习检测

专题01 油脂 一、油脂 1.结构特点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C17H35COOH)、软脂酸(C15H31COOH)、油酸(C17H33COOH)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其结构式可表示为。 其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R1、R2、R3相同,则称为单甘油酯;若R1、R2、R3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特别提醒] ①矿物油属于烃类,不是油脂,如汽油、煤油。 ②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③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均不是混合物,而天然油脂大都是由多种混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典例1下列关于油脂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B.R1、R2、R3一定相同 C.若R1、R2、R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简单甘油酯 D.若R1、R2、R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合甘油酯 【答案】A 【解析】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甘油酯;在油脂的结构中,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若R1、R2、R3都相同,称为简单甘油酯;若R1、R2、R3不相同,称为混合甘油酯,此时R1、R2、R3既可能是饱和烃基,也可能是不饱和烃基。 2.分类 根据油脂在通常情况下的状态不同,把油脂分为油和脂肪。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沸点低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均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3.油脂的物理性质 油脂的密度比水小,触摸时有明显的油腻感。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加成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具有与乙烯相似的性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等,如油酸甘油酯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特别提醒] 油酸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其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的氢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也属于还原反应。 (2)油脂的水解 ①硬脂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典例2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 ) A.软脂酸甘油酯 B.油酸甘油酯 C.硬脂酸甘油酯 D.油酸 【答案】B 【解析】酯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如选项A、B、C。不饱和油脂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油酸甘油酯为不饱和甘油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硬脂酸甘油酯和软脂酸甘油酯为饱和油脂,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5.油脂的用途 (1)给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2)工业上用于制肥皂等。 【拓展延伸】 1.油脂的结构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