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是镜子,总会反光的。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日出时,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不为别人,为自己。 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爱因斯坦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所谓的失言其实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人不要讲谎话,因为讲一句谎话要用十句甚至更多的谎话来圆谎,但有时候,人不能净说实话,如 果说实话效果不好,你可以用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代替!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努力就有成功的希望,不努力希望没有。——王敬花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过去不等于未来。 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永远没有回报。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件:7.2 万有引力定律

探究1: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F m v2 r
v 2r
T
消去v
F
4
2k
m r2
F
4 2mr
T2
r3 T2
k
F
m r2
消去T
探究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F
m r2
类比法 牛顿第三定律
F
m太 r2
太阳对行星的
引力F与受力 星体的质量m 成正比,与轨
道半径r的平 方成反比.
行
太
星
阳
F F′
F
m太m r2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7.1万有引力定律
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说明太 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试试星星如 此运动的主要原因。引力的大小和 方向能确定吗?
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 引力定律的公式 3、了解卡文迪许实验装置及其原理. 4、知道引力常量的意义及其数值.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模型建立
行星
太阳
简化
a
行星
太阳 r
1、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 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 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V
行星m
F
r
太阳M
(1)重力随纬度 的增大而增大。 (2)重力随高度的 增大而减小。
牛顿以他伟大的工作把天空中的现 象与地面上的现象统一起来,成功地解 释了天体运行规律,时至今日,数千颗 人造卫星正在万有引力定律为它们“设 定”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着。牛顿发现 的万有引力定律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以至于阿波罗8号从月球返航的途中, 当地面控制中心问及“是谁在驾驶”的 时候,指令长这样回答“我想现在是牛 顿在驾驶”。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课件

胡克
➢牛顿:
牛顿 (1643—1727)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当年牛顿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并凭借其超凡 的数学能力和坚定的信 念,深入研究,最终发 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在1676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那是
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建立模型:
诱思:行星的实际运动是椭
圆运动,但我们还不了解椭 圆运动规律,那应该怎么 办?能把它简化成什么运动 呢?
题2[2018·北京卷]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
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是否遵循同样的规律,
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B
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
证(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
b
太
行 星
阳
a
➢问题探究:
行星为什么绕太阳如此和谐而又有规 律地做椭圆运动?
科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学
足 迹
伽利 略
行星的运动是受到了来自
太阳的类似于磁力的作
用,与距离成反比。
开普勒
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
(以太)作用在行星上,使得
行星绕太阳运动
笛卡 尔
行星的运动是太阳吸引的缘 故,并且力的大小与到太阳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 m1、m2受到彼此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A错: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由实验测得的。
B错: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作用,当两物体表面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定律不再 成立。
7.2万有引力定律PPT教学课件【新版】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吸引 乘积
卡文迪什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连线 二次方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ABC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AD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五、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卡文迪什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连线 二次方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ABC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AD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五、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获奖课 件—20 20-202 1学年 【最新 版】人 教版(2 019) 高中物 理必修 第二册 (免费 下载)
7.2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2023年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M
地球密度为
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F万
G
M1m r2
G
4 (R d)3m
3 (R - d)2
(三)处在表面以下h处的物体
请写出地球表面以下d深度处的重力加速 度的表达式(忽略地球自转)
d r
G
M1m r2
G
4 (R d)3m
3 (R - d)2
mgd
gd
4 3
G(R
-
d)
R
M1 M
请思考:地球表面以下d深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和地
D
C.1/4
D.1/16
练习、太空电梯是人类构想的一种通往太空的设备,与普 通电梯类似,不同的是,它的作用并不是让乘客往返于楼层之 间,而是将人和物体送入空间站。假设太空电梯竖直向上匀速 运动,它从地面上带了重25N的植物种子,当太空电梯上升到某 高度时发现种子的重力“变成”了16N。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不 考虑地球的自转,则此时太空电梯距地面的高度约为( )
补偿法 穴中心连线上、与球心相距d的质点m的引力是多大?
解析: 完整的均质球体对球外质点m的引力 半径为R/2的小球质量M′为
F
G
Mm d2
M
4π( R )3 ρ
32
4π( R )3 32
M 4πR3
1M 8
3
M m
Mm
半径为R/2的小球质量M′为对球外质点m的引力 F2
G (d
R )2
G 8(d
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什么关系?(忽略地球自转)
地球密度为
在地表处:
G
Mm R2
G
4 R3m
3 R2
mg
g 4 GR gd R - d
万有引力定律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向心力
万有引力定律
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引力
推广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引力 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即: =
比例系数为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任何两个质点都存在通过其连心线方
向上的相互吸引的力。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
3.8 × ,月球公转周期为23d,约 . × 。根据这些数据,
能否验证前面的假设?
= . /
月 =
月 = ≈ . /
≈ . /
思考与讨论
假设成立
2019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7.2
=
=
=
=
开普勒第三定律
’
∝
太 地
∝
2019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G 为比例系数,与
太阳、行星无关。
m
F 2
作
r
用
力
和
反
作
用
'力
M
F 2
r
Mm
F 2
r
Mm
F G 2
r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使行星沿圆或椭圆的运动,需
要指向圆心或椭圆焦点的力。
2019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七章
7.2《万有引力定律》—【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课件

答案: BD
自学感知 梳理教材夯实基础
四、引力常量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没有 测出引力常量G.英国物理学家 卡文迪什 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 G的值.通常情况下取G= 10-11 N·m2/kg2.
m´
F
rm
mF
m´
r
• 扭秤实验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扭秤装置把微小力 转变成力矩来反映,扭转角度又通过光点在刻度尺上 移动的距离求出.从而确定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线上,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F
G
m1m2 r2
引力常数G = 6.67×10-11 N·m2/kg2
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②对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也适用。
根据扭转的角度, 可以求得m与m´的 引力F。最后根 据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就可以算 出引力常量G
探究解惑 注重过程提高能力
故有:mg=G ,所以M=
探究三、纵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你觉得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G.
( R 是地球中心与苹果间的距离 )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
最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就可以算出引力常量G
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了解月—地检验的内容和作用.
①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F = G___________
②提出假设; 假设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也是同一种力,同理可知,苹果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 R 是地球中心与苹果间的距离 )
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能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表达式.
自学感知 梳理教材夯实基础
四、引力常量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没有 测出引力常量G.英国物理学家 卡文迪什 通过实验推算出引力常量 G的值.通常情况下取G= 10-11 N·m2/kg2.
m´
F
rm
mF
m´
r
• 扭秤实验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扭秤装置把微小力 转变成力矩来反映,扭转角度又通过光点在刻度尺上 移动的距离求出.从而确定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线上,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F
G
m1m2 r2
引力常数G = 6.67×10-11 N·m2/kg2
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②对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球体也适用。
根据扭转的角度, 可以求得m与m´的 引力F。最后根 据万有引力定律 公式,就可以算 出引力常量G
探究解惑 注重过程提高能力
故有:mg=G ,所以M=
探究三、纵观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你觉得 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G.
( R 是地球中心与苹果间的距离 )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
最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就可以算出引力常量G
①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了解月—地检验的内容和作用.
①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F = G___________
②提出假设; 假设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也是同一种力,同理可知,苹果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 R 是地球中心与苹果间的距离 )
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能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表达式.
7.2万有引力定律【新版】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PPT教学课件

m太 m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一起思考
行星与太阳间引力满足:
T
行星m F
10.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它们之间的作用 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这种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吸 引力也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
万有引力定律 讨论:
①r→0,F→∞,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不对,此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无法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
②r→∞,F→0,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正确,此时物体能看成质点,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2.表达式: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千克(kg),距离的单位用米 (m),力的单位用牛(N),G是比例常数,叫做 引力常量(gravitational constant)。
思考:如图所示,两个挨得很近的人之间的
万有引力是不是很大呢?
不是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一起思考
6.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有描述轨道半径r与周期T之间关系
的公式吗?
T
开普勒第三定律:
T 2 r3 k
行星m F
带
入
:F
m
4 2
T2
r
得:
太阳M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的质量m成正比,与r2成反比。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一起思考
行星与太阳间引力满足:
T
行星m F
10.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它们之间的作用 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这种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吸 引力也是同一种性质的力吗?
万有引力定律 讨论:
①r→0,F→∞,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不对,此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无法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
②r→∞,F→0,说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正确,此时物体能看成质点,可以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2.表达式:
式中,质量的单位用千克(kg),距离的单位用米 (m),力的单位用牛(N),G是比例常数,叫做 引力常量(gravitational constant)。
思考:如图所示,两个挨得很近的人之间的
万有引力是不是很大呢?
不是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和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一起思考
6.在我们学过的知识中,有描述轨道半径r与周期T之间关系
的公式吗?
T
开普勒第三定律:
T 2 r3 k
行星m F
带
入
:F
m
4 2
T2
r
得:
太阳M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的质量m成正比,与r2成反比。
(教学提纲)7.2万有引力定律—2020 -2021 学年【 最新版 】人教 版(201 9)高 中物理 必修二 获奖课 件(免 费下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的猜想
这些力是同一种性 质的力,并且都遵 从与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的规律。
当然这仅仅是猜想,还 需要事实来检验!
一、月地检验
检验目的: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
引力是否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为同 一种力.
检验原理:
由于F
1 r2
,
且r = 60R
故F月轨道
=
1 602
F地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F月轨道 = ma月轨道 , F地表 = mg
2)两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间的引力;
3)一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和一质点间的引力;
4) r=0或趋近于0时,不适用。
注意:式中的r,
1)对于相距很远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就是指两个质点的 距离; 2)对于均匀球体,指的是两球心间的距离; 3)对于一均匀球体和一质点,指的是质点和球心间的距离。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
八大行星轨道数据表 d太阳=1.39×106
行星
轨道半长轴 轨道k半m短轴 行星直径
a(106km) b(106km) d (106km)
水星
57.9
56.7
0.0048
金星
108.2
108.1
0.012
地球
149.6
149.5
0.013
火星
227.9
226.9
0.0068
木星
778.3
777.4
我们的思想还可以更加解放!是 否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 样的力呢???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
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 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由F = G Mr 2m(M:太阳质量, m : 行星质量)
得出:F = G mr1m2 2(m1:物体1的质量, m2 : 物体2的质量)
由什么力来提供呢?
这个力的方向怎样?
建 立 模 型
V
行星
m
F
r
太阳 M
诱思: 太阳对行星的 引力提供向心 力,那这个力 大小有什么样 的定量关系?
科
学 探
F
=
mv2 r
究
追寻 牛顿 的足 迹
v 行星运行速度 容易观测?怎么办?
F
m r2
科 一、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学 探 究
F
m r2
追寻 牛顿
请用中文描述 太 星 正 离这力关天(阳 比 的个天系体对受, 二关体式的力与 次行系还中质星行 方星式是m量是体星 成的!施?受)、 反引力质太 比力量阳跟. 成距行
C.地面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 都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D.F = G m1m2 中的G是一个比例常数,是没有单位的
r2
G的单位是 N m2 / kg 2
课堂小结
月—地检验,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常量
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4、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1)普遍性:因为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 体都相互吸引,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
(2)相互性:因为万有引力也是力的 一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相互 性,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3)独立性:两物体间的引力,只与它们的质 量及距离有关,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 作用力.
F
=G
m1m2 r2
G: 引力常量 6.67×10-11N·m2/kg2
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在数值上 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 的相互作用力。
3、由F
=
G
m1m2 r2
G
=
Fr 2 m1m2
可知G的单位:N
m2
/ kg 2
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存在万有引力,
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0.143
土星
1427.0
1424.8
0.12
天王星 2882.3
2879.1
0.0051
海王星 4523.9 4523.8
0.0049
建 立 模 太阳 型
行星
a
诱思:既然把行星绕 太阳的运动简化为圆 周运动。那么行星绕 太阳运动可看成匀速 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 周运动?为什么?
行星
太阳 r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 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
(4)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 常小,只有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附 近的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的物理意 义,故在分析地球表面物体受力时,不考 虑地面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只考虑地球 对地面物体的引力。
二、万有引力定律
5、应用条件
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引力的三种情况:
1)可视为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
r
R
“月——地”检验示意图
一、月地检验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有:
a月
=
r 2
=
r
4 2
T2
r
即: a月 =
4 3.142 2.36 106
2
3.84 108
R
=2.72×10-3验m/s证2 成功
=
1 602
g
“月——地”检验示意图
数据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 引力,真的遵从相同的规律!
的足
迹 既然太阳对行星
有引力,那么行
星对太阳有没有
太阳
行星
引力?它有怎阳的引力F′
学 探 究
F
m r2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太阳
行星
牛三 类比法
追寻 牛顿 的足 迹
F'
M r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跟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与行星、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习 A、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周期越大
B、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周期越大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向心加速度越
大
D、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
越大
牛顿的思考
<1>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吸引 力会不会与地球吸引苹果 的力是同一种力呢?
<2>地球表面的重力能否延 伸到很远的地方,会不会 作用到月球上?
<3>拉住月球使它绕地球运 动的力,与拉着苹果使它下 落的力,以及众行星与太阳 之间的作用力也许真的是同 一种力,遵循相同的规律?
(2)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 想得到了推广.
四、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区别
(1)重力产生原因: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力F向=mω2r是引力F 的一个分力.引力F的另一个分力就是 通常所说的重力mg.
(2)重力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ω F向
F mg
O
重力会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赤道上
的物体移到两极时,重力增加约千分之
五 .在粗略的计算中,
mg0
G
Mm R02
(3)重力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
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高度h处引力为
F = G Mm (R h)2
当h增大时,引力减小,重力也跟着减小 .
【随堂练习】 1(多选). 对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C)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 ,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M与m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 m是否相等无关 D.M与m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F
F′
科 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F
学 探 究
F
m r2
牛三 类比法
追寻 牛顿 的足 迹
G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无
关。
F 和F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
可以得出F大小跟太阳质量M、行星质
牛三
Mm 量m的关系式有什么关系?
Mm
F F=G
r2
r2
F' M r2
方向:沿着太阳与行星间的连线
随 1、下列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 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环绕天体无关
行星
a
v=
匀速圆周运动
❖运动学规律: 速度V大小不变, 方向变化
加速度an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动力学规律: F合=Fn=man Fn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什么力来维持行星绕太阳的 运动呢?
科
学
的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m = 6.0×1024 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r= 1.5×1011 m)
解:
F
=
GMm r2
=
6.67 1011 2.0 1030 6.0 1024 1.5 1011 2
N
=3.5×1022N
3.5×1022 N 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 9000 km 的 钢柱.
万有引力的宏观性
二、万有引力定律
例题1、估算两个质量 50 kg 的同学相距 0.5 m 时 之间的万有引力约有多大?
解:F
=
Gm1m2 r2
=
6.67 1011 50 50
0.52
N
=6.67×10-7 N
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这么小的力人根本 无法察觉到。
例题2:那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大呢?
(太阳的质量为M = 2.0×1030 kg,地球质量为
足 迹
伽利略 行星的运动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 类似于磁力的作用 ,与距离成
反比。
开普勒
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在
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笛卡尔 行星的运动是太阳吸引的缘故, 并且力的大小与到太阳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