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7
结构化学知识点归纳

2. 光谱项: 2S+1 L ,光谱支项: 2S+1 LJ 。
L:
0
1
2
3
4
5
符号:
S
P
D
F
G
H
3. 谱项能级的高低:Hund 规则:
(1)原子在同一组态时,S 值越大其能量越低;
(2)S 值相同时,L 值越大其能量越低;
(3)S,L 都相同时,电子少于半充满,J 值小能量低;电子多于半充满时,J
值大能量低。
− =2 d2ψ = Eψ 2m dx2
其解为:ψ n (x) =
2 l
sin( nπ l
x),
En
=
n2h2 8ml 2
解的特点:(1)粒子可以存在多种运动状态;(2)能量是量子化的;(3)存 在零点能;(4)没有经典运动轨道,只有概率分布;(5)存在节点,节点越多, 能量越高。以上这些特点是所以量子力学体系都有的特点。
∫ ∫ 自厄算符:满足
ψ
* 2
(
Aˆψ
1
)dτ
=
ψ 2 ( Aˆψ1)*dτ 的算符。
自厄算符的性质:(1)本证值都是实数;(2)不同本证值的本证函数相互正 交。
3. 假设 3:若某一物理量 A 的算符 Aˆ 作用于某一状态函数ψ ,等于某一常数 a 乘
以ψ ,即: Aˆψ = aψ ,那么对ψ 所描述的这个微观体系的状态,物理量 A 具有确
(2)外层电子对内层无屏蔽作用,σ = 0 ;
(3)同一组电子σ = 0.35 (1s 组内电子间的σ = 0.30 );
(4)对于 s,p 电子,相邻内一组的电子对它的屏蔽常数是 0.85;对于 d,f 电
子,相邻内一组的电子对它的屏蔽常数是 1.00;
结构化学习题解答解析

习题选解第一章1.1 E = 1.988⨯10-18Jp = 6.626⨯10-27kg ⋅m ⋅s -1 1.2 h = 6.442⨯10-34J ⋅s w = 5.869⨯10-19J ν0 = 9.11⨯1014s -1 1.4 光子能量21.24eV ;电子动能 5.481eV 1.5 70.8pm1.9 (1)1/4;(2)2.63⨯10-5;(3)2/l ;(4)01.10 3个,E 1 = h 2/(8ml 2);E 2 = 4h 2/(8ml 2);E 3 = 9h 2/(8ml 2) 1.13 301.5 nm 1.16 0.14 nm 1.17 86.2nm1.20 (1)无,l /2;(2)无,0;(3)有,2224n h l ;(4)有,2228n h ml 1.21 (1)是,能量无确定值,22513h E mL =;(2) 是,能量无确定值,2297104h E mL = 1.22 (1) 2222k E mr =,i k φψ, k =0, ±1, ±2, …;(2) 136pm 1.23 (1) h 2/(8ml 2);(2) l /2,2/l ;(3)01.24 n x =3, n y =1, n z =2;n x =3, n y =2, n z =1;n x =2, n y =1, n z =3;n x =2, n y =3, n z =1;n x =1, n y =2, n z =3;n x =1, n y =3, n z =2 1.25 (1)不是,x →∞时,ψ→∞不满足平方可积;(2)不是,x →-∞时,ψ→∞不满足平方可积;(3)不是,在x =0处一阶微商不连续;(4)不是,ψ不满足平方可积;(5) 不是,ψ不满足平方可积,在x =0处一阶微商不连续;(6) 是 1.27 11πsin 42π2n n -;n =3;1/4;说明当n →∞时,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其概率分布与经典力学相同 1.28 (1)1ψ=;(2) ψ=(3) i m φψ=;(4) 0/r a ψ-=1.29 (1)是;(2) 是;(3) 不是;(4) 是;(5) 不是1.31 (1) 是d/d x 和d 2/d x 2的本征函数,本征值分别为a 、a 2(2) 不是d/d x 和d 2/d x 2的本征函数(3) 不是d/d x 的本征函数,是d 2/d x 2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a 2 (4) 不是d/d x 的本征函数,是d 2/d x 2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a 2 (5) 不是d/d x 和d 2/d x 2的本征函数 (6) 不是d/d x 和d 2/d x 2的本征函数1.34 无确定值,2258h E ml =1.351.36 (a /2, a /4, a /2),(a /2, 3a /4, a /2);y = a /2 1.37 (1) 是;(2) 是;(3) 不是;(1) 不是 1.38 |p |=nh /2l第二章 2.1 3a 0/2 2.5 22.6 (1) ()22212349R C C C ⎡⎤-++⎣⎦;(2)21C ;;(4)1;(5) 2223()C C - ;(6)0 2.14 (1) -3.4eV ;(2) ;(3)0;(4)r /a 0(5)(6)2.15 (1);(2) n =2, l =1, m =0;(3) E =-3.4eV ,|M | =0,M z = 02.16 (1) 1111(1)(1)(1)(1)(2)(2)(1)(2)s s s s αψβΦαψβ=;(2) E = -78.6eV2.17 (1) 112112112(1)(1)(1)(1)(3)(3)(2)(2)(2)(2)(3)(3)(3)(3)(3)(3)(3)(3)s s s s s s s s s αψβψαΦαψβψααψβψα=或112112112(1)(1)(1)(1)(3)(3)(2)(2)(2)(2)(3)(3)(3)(3)(3)(3)(3)(3)s s s s s s s s sαψβψβΦαψβψβαψβψβ=; (2) E = -204.03eV2.18 (1) 3P 0;(2) 3P 2;(3) 4S 3/2;(4) 6S 5/2;(5) 3F 2;(6) 3F 4;(7) 4F 3/2;(8) 4F 9/2;(9) 5D 4 2.19 (1) 1S(1S 0);(2) 2P(2P 3/2 2P 1/2);(3) 1S(1S 0), 3P(3P 2, 3P 1, 3P 0), 1D(1D 2);(4) 1S(1S 0), 3P(3P 2, 3P 1, 3P 0), 1D(1D 2), 3F(3F 4, 3F 3, 3F 2), 1G(1G 4); (5) 1P(1P 1),3P(3P 2, 3P 1, 3P 0);(6)1S(1S 0), 3S(3S 1), 1P(1P 1),3P(3P 2, 3P 1, 3P 0), 1D(1D 2), 3D(3D 3, 3D 2, 3D 1) 2.21 第一种2.22 未成对电子数:2l +1 基支项:2212l l S ++2.24 (1) 4S 、2D 、2P(2) 4D 、4P 、4S 、2D(2)、2P(2)、2S(2) (3) 4P 、2D 、2P 、2S(4) 4P 、4D 、4F 、2S 、2P(2)、2D(3)、2F(2)、2G (5)1S 3P 1D 1S 1S 3P 1D 3P 3P 5D, 5P,5S, 3D, 3P, 3S, 1D, 1P, 1S3F, 3D,3P1D 1D 3F, 3D, 3P 1G,1F, 1D, 1P,1S3 F 3F 5G, 5F , 5D, 3G, 3F , 3D, 1G, 1F , 1D 3H, 3G, 3F, 3D,3P1G 1G 3H, 3G, 3F 1I, 1H, 1G,1F,1D2.25 I 1= 11.46eV2.26 (1)5;(2)15;(3)4;(4)45;(5)675;(6)1350 ;;(4) 2, 1, 0, -1, -2;(5)5 2.29 (1)A, C ;(2)A, B ;(3)B, C 2.31 2个节面2.32 (1))122z s s p ψψψψ=++;(2) 无,<E>=-6.8eV ,1/3; (3) 3 ,2/3; (4) 有,0,0第三章3.7 (1)O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3,一个σ键,一个三电子π键,键级3/2,顺磁性(2)NO :(1σ)2(2σ)2(3σ)2(4σ)2(1π)4 (5σ)2(2π)1,1σ,1π,一个三电子π键,键级5/2,顺磁性 (3)CO :(1σ)2(2σ)2(3σ)2(4σ)2(1π)4 (5σ)2,一个σ键,二个π键,键级3,反磁性(4)CN :(1σ)2(2σ)2(3σ)2(4σ)2(1π)4 (5σ)1,一个单电子σ键,二个π键,键级5/2,顺磁性 (5)HF :(1σ)2(2σ)2(3σ)2(1π)4,一个σ键,键级1,反磁性3.8 (1) O 2:2*22*2222*1*1112222222s s s s pz px py px py σσσσσππππ;O 2+:2*22*2222*111222222s s s s pz px py px σσσσσπππ;O 2-:2*22*2222*2*1112222222s s s s pz px py px py σσσσσππππ;键级:O 2+ > O 2 > O 2-;键长:O 2+ < O 2 < O 2- (2) O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3;O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2;O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4;键级:OF + > OF > OF -;键长:OF + < OF < OF -3.10 (1)得电子变为AB -型负离子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的分子:C 2,CN(2)失电子变为AB +型正离子后比原来中性分子键能大的分子:O 2,F 2,NO 3.12 p x -d xy (否);p y -d yz (π);d x 2-y 2-d x 2-y 2(δ);d z 2-d z 2(σ);p x -p x (π) 3.13原子轨道3s 3p z 3p x 3p y 3d z 23d zx 3d yz 3d xy 3d x 2-y 2沿z 轴对称类型(节面数) 0 0 1 10 1 1 2 2 有14对轨道对符合对称性匹配:原子轨道对 3s -3s 3s -3p z 3s -3d z 2 3p z -3p z 3p z -3d z 23d z 2-3d z 2 3p x -3p x 分子轨道类型 σ σ σ σσσπ原子轨道对 3p x -3d xz 3p y -3p y 3p y -3d yz 3d xz -3d xz 3d yz -3d yz 3d xy -3d xy 3d x 2-y 2-3d x 2-y 2分子轨道类型 π π π ππδδ3.14 (1) E I <E 1<E 2<E II ;(2) 222112/()a a a +;(3) 222112/()b b b +;(4) ψI 含φ1(A)原子轨道的成份多一些,ψII 含φ2(B)原子轨道的成份多一些;(5) 这个化学键的电子云会偏向A 原子3.15 1122x s p ψψ=+;21263x y s p p ψψψψ=-+;312662x y z s p p p ψψψψψ=--+;412662x y z s p p p ψψψψψ=---3.17 (1)0.73;(2)0.71;(3)0.683.23 N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2,键级:2,顺磁性;N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1,键级:2.5,顺磁性;NF -:1σ22σ23σ24σ25σ21π42π3,键级:1.5,顺磁性第四章4.1 (1)π34,(2)π78,(3) π78,(4) π88,(5) π910,(6) π78,(7) π34,(8) π34,(9)无,(10) π1414,(11) π44,(12) π34(2个),(13) π34(2个),(14) π34(2个),(15)无,(16) π34(2个),(17) π34,(18) π46,(19) π46,(20)π46,(21) π344.6 (1) 1E α=,E 2 = α,3E α=;(2) ()112312φψψ=++)213φψψ-()312312φψψ=-+; (3) -0.828β;(4) C C C0.51.00.7074.8 (1) E 1=α+2β,E 2=E 3=α-β(2) 环丙烯正离子、自由基和负离子的离域能分别为-2β、-β和0(3) )1123φψψψ++,)21232φψψψ=--,)323φψψ=-(4) 4.11 (1) 2个π34,(2) E 1=α+2β, E 2=α+β,E 3=α-β(3) α+2βα+βα-β(4) 离域能为-1.528β 4.14 6α+5.656β第六章6.2 存在对称中心i : C 2h C 4h C 6h D 2h D 4h D 6h D 3d D 5d S 2 S 6存在垂直于主轴的镜面σh :C 2h C 3h C 4h C 5h C 6h D 2h D 3h D 4h D 5h D 6h S 3 S 5 6.3(1) CO —C ∞v ,CO 2—D ∞h ,NO 2+—D ∞h ,乙炔—D ∞h ,H 2S —C 2v ,NH 3—C 3v ,CH 3Cl —C 3v ,HOCl —C s ,H 2O 2—C 2,NO 2—C 2v ,CH 4—T d ,SF 6—O h(2) 重叠式乙烷—D 3h ,交叉式乙烷—D 3d ,椅式环己烷—D 3d ,船式环己烷—C 2v ,丙二烯—D 2d ,CHCl 2Br —C s ,CH 2=C=CCl 2—C 2v ,CHCl=C=CHCl —C 2,CH 3-CCl 3(交叉式)—C 3v , CH 3-CCl 3(重叠式)—C 3v(3) 顺式(重叠式)二茂铁—D 5h ,反式(交叉式)二茂铁—D 5d ,[Co(NH 2–CH 2–CH 2–NH 2)3]3+—D 3,1,3,5,7四甲基–环辛四烯—S 4(4) [PtCl 4]2-—D 4h ,HCHO —C 2v ,顺式二氯乙烯—C 2v ,反式二氯乙烯—C 2h ,CH 2=CCl 2—C 2v ,苯分子—D 6h ,萘分子—D 2h ,对二氯苯—D 2h ,邻二氯苯—C 2v ,间二氯苯—C 2v , BCl 3—D 3h ,[CO 3]2-—D 3h6.4B N B N B N H H H H H HD 3h ,B B BNH 2NH 2H 2ND 3hFH HFHHC 2h , H FF HHH C 2h, HHHHFFC2h ,CC FC 2h ,6.5 (1)D 2h (2)D 2d (3)D 26.6 (1) 去掉2个球有以下3种情况:2vvd (2) 去掉3个球有以下3种情况:s s 3v6.7⑴正三角形D 3h ⑵正方形 D 4h ⑶正六边形D 6h ⑷长方形 D 2h ⑸中国国旗上的一个五角星 D 5h ⑹正三棱锥 C 3v ⑺正三棱柱D 3h ⑻正四棱锥C 4v ⑼正四棱柱 D 4h ⑽双正四棱锥D 4h ⑾正六棱柱D 6h ⑿正四面体T d ⒀正八面体 O h⒁正六面体(即立方体)O h⒂圆锥体C ∞v ⒃园柱体D ∞h6.8 XX XXXXXXXX XXX XXX X XXXXXXX XXXXXX XXX XX Y XXY XYXYYXX YC s C 2D 2dC 2vC i C 1C 2hC s C sC 2vD 2hC 2hC 2hC 4v C 2C 2v第七章 7.1点阵点数目1 1 1 1每个点阵点代表的内容 白1、黑2白1、黑1白1、黑1白3 黑球和白球的数目 白1、黑2白1、黑1白1、黑1白37.7(1)0,0,0; 1/2,1/2,0; 1/2,0,1/2; 0,1/2,1/2; 1/4,1/4,1/4; 1/4,3/4,3/4; 3/4,1/4,3/4; 3/4,3/4,1/4;(2)154.5pm 7.8 (右图)7.9 d 110=233.8pm ;d 220=143.2pm7.10 201pm7.11 (100)与(010):90°;(100)与(001):90°;(100)与(210):26.56°7.14 (1)C 2v ,正交;(2) C 2h ,单斜;(3)D 2h ,正交;(4) D 4h ,四方; (5)D 6h ,六方;(6)C 3v ,三方;(7)C 3i ,三方(8)C 3h ,六方;(9)D 3h ,六方; (10)S 4,四方;(11)C s ,单斜;(12) O h ,立方;(13)T d ,立方; (14) D 2d ,四方;(15)O ,立方;(16) C 6h ,六方;(17) D 3,三方; (18) T ,立方;(19) D 3d 三方;(20)T h ,立方 7.157.17(100)(010)(120)(230)第八章8.1 28.0748.2 21.453gcm-3r=138.7pm8.3 a=b=328pm,c=536pm;3.187gcm-38.4 r =185.8pm,0.967gcm-3,d=303pm8.8 a=352.4pm,8.908gcm-3,r=124.6pm8.14 r=146pm8.17 CaS:正负离子配位数皆为6,正八面体,A1,晶体结构型式为cF;CsBr:正负离子配位数皆为8,立方体,立方简单,晶体结构型式为cP8.18 (2) 154pm;(3) 1.53gcm-3;(4) 274pm8.20 cF;分数坐标:0,0,0; 1/2,1/2,0; 1/2,0,1/2; 0,1/2,1/2;80.99%8.22 (1)Ti4+:000;Ba2+:1/2,1/2,1/2;O2-:0,0,1/2; 0,1/2,0; 1/2,0,0(2) BaTiO3 (3)cP(4)与Ba2+离子配位的O2-负离子数为12;与Ti4+离子配位的O2-负离子数为6(6) A1第九章9.2 cF,a=359pm9.5 (1) a=415.8pm;(2) x = 0.92,(NiO)76(Ni2O3)8;(3) A1,正八面体空隙,92%;(4) 294pm9.8 (1) 21.45gcm-3,r = 186.7pm;(2)有两个,分别来自200和4009.9 (1)19.356gcm-3;(2) 共有7对粉末线,衍射指标依次为(110), (200), (211), (220), (310), (222) (321) 9.10 (1) r = 128pm;(2) 仅有(200)和(400)的衍射峰;(3) (200)与(400)衍射峰对应的2L值分别为50.4mm和116.8mm9.11 (1) a=565.9pm;(2)cF;(3)n = 49.12 (1) r=137.0pm;(2)2级9.16 106.6pm9.17 141.9pm9.18 k1/k2=1.7149.19 11MHz9.26 λ1,λ3,λ5由HCl产生,HCl核间距129pm;λ2,λ4,λ6由HBr产生,HBr核间距143pm9.28 131pm;477.7Nm−19.30 64.32⨯1012s−1;1.5547⨯10−14s;1859.7 Nm−1;12.83kJ;3.859cm−1附录III 模型实习实习一、分子的对称性目的:1. 掌握寻找分子中独立对称元素、判断分子点群的方法;2. 根据分子所属点群判断分子有无偶极矩3. 根据分子所属点群判断分子有无旋光性。
《结构化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结构化学简介 •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分子的电子结构与性质 • 晶体结构与性质 • 结构化学实验结构化学的定义
总结词
结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与 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
详细描述
结构化学主要研究原子的排列方 式、电子分布和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以揭示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 为。
晶体的电导率、热导率等性质取决于其内 部结构,不同晶体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不同 的特性。
晶体的力学性质
晶体材料的应用
晶体的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质与其内部原 子排列密切相关,这些性质决定了晶体在 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价值。
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激光、 半导体等领域,如单晶硅、宝石等。了解 晶体的性质是实现这些应用的关键。
分子的选择性
分子的选择性是指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和对产物的选择性。选择性强的分 子可以在特定条件下优先与某些反应物发生反应,产生特定的产物。
04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结构的基础知识
晶体定义与分类
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在空 间按一定规律重复排列形成的固 体物质。根据晶体内部原子、分 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可分 为七大晶系和14种空间点阵。
电子显微镜技术
• 总结词:分辨率和应用 • 电子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样品的技术。相比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放大倍数,因此可以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和组分。 •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分辨率一般在0.1~0.2nm左右,远高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 率(约200nm)。因此,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更小的晶体结构、病毒、蛋 白质等细微结构。 •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在生物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观察细胞、 病毒、蛋白质等生物样品的结构和形态;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观察污 染物的分布和形态;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观察金属、陶瓷、高分子等 材料的表面和断口形貌等。
《结构化学》教案

《结构化学》教案教案主题:结构化学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理解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它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4.能够用分子模型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教学重点:1.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
2.分子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3.分子的立体构型和它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1.立体构型的理解和应用。
2.分子模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是由什么组成的?2.引出本课的主题:结构化学。
3.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分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吗?Step 2:讲解分子的基本概念1.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连接而成的粒子。
2.化学键的定义: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分子的分类: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4.分子式的表示方法: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Step 3:讲解化学键的分类1.离子键: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因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化学键。
Step 4:讲解分子的结构和命名规则1.分子式的命名规则:先写元素符号,然后写下标。
2.分子结构的命名规则:根据元素化合价和化学键的性质确定分子结构。
Step 5:讲解分子的立体构型1.立体构型的定义: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
2.饱和度的概念:分子中双键数量和环数的总和。
3.分子结构和饱和度的关系:饱和度越高,分子结构越稳定。
4.常见的分子构型:线性、平面三角形、平面四边形、平面五边形、立体四边形等。
Step 6:讲解分子模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化学反应过程的表示方法:用分子模型表示反应物和产物。
2.分子模型和化学反应的关系:分子模型能够直观地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Step 7:小结和反思1.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结构化学在哪些方面有应用?为什么分子模型在化学反应中有重要作用?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一个分子进行立体构型推测,并用分子模型表示出来。
《结构化学》(7-10章)习题答案全解

《结晶学基础》习题答案目录第7章答案----------------------------------------------------------------------1第8章答案---------------------------------------------------------------------12第9章答案---------------------------------------------------------------------20第10章答案------------------------------------------------------------------251《结晶学基础》第七章习题答案7001 单晶:一个晶体能基本上被一个空间点阵的单位矢量所贯穿。
多晶:包含许多颗晶粒,这些晶粒可能为同一品种,也可能不同品种,由于各晶粒在空间取向可能不同,不能被同一点阵的单位矢量贯穿。
7002 (D) 7004 简单立方; Cs +和Cl -; 4C 37005 (1) 立方F (2) A 和 B (3) 4 个 (4) 4 组 (5) 3a (6) a /2 7007 4n 个 A, 8n 个 B, n 为自然数。
7010 d 111= 249 pm ; d 211= 176 pm ; d 100= 432 pm 7011 六方; D 3h 70127013 依次为立方,四方,四方,正交,六方。
7014 立方 P ,立方 I ,立方 F ; 四方 P ,四方 I 。
7015 旋转轴,镜面,对称中心,反轴; 旋转轴,镜面,对称中心,反轴,点阵,螺旋轴,滑移面;n =1,2,3,4,6; 32个; 七个晶系; 14种空间点阵型式; 230个空间群。
7016 (1) 四方晶系 (2) 四方 I (3) D 4 (4) a =b ≠c , α=β=γ=90° 7017 (1) 单斜晶系,单斜 P (2) C 2h (3) C 2, m , i 7018 (2a ,3b ,c ):(326); (a ,b ,c ):(111); (6a ,3b ,3c ):(122); (2a ,-3b ,-3c ):(322)。
结构化学重点掌握内容

结构化学重点掌握内容结构化学是研究和描述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结构化学的重点掌握内容: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的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以及元素周期表的组织和特点。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可以根据周期表的位置推测元素的性质。
2.化学键:掌握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理解键的形成和断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3.分子结构:了解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原子之间的排列和连接方式。
掌握分子的三维结构对其性质和反应的影响。
4.功能基团:掌握常见的有机功能基团,如醇、酮、醛等,并理解它们在有机化合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了解它们的命名规则和结构特点。
5.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力。
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力在物质的溶解、熔点和沸点等方面的作用。
6.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关系,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7.配位化学:了解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掌握配位键的形成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8.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性质,包括离子半径比和离子键的强度。
了解溶液中离子的行为和离子反应的特点。
9.有机化学基本反应: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消除反应。
理解这些反应的机理和实际应用。
10.分析化学方法:了解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法,如质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
理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此外,重点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室安全知识也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
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和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实验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的方法。
总之,结构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掌握以上内容可以帮助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理。
王顺荣编高教版社结构化学习题答案第7章

(010)与(210)的夹角为 arc tan1/2 (110)与(210)的夹角为 arc tan1/2-45° 13、利用立方体图形,计算 CH4 正四面体结构 C-H 键的夹角是 109o28' A、B、C、O 为 CH4 中 4 个 H,D 为 CH4 的 C A、O、D 的原子坐标分别为(1,0,1) ,(0,0, 0), (1/2,1/2,1/2) AD=√3/2 , OD=√3/2, AO=√2 ∠AOD 为两个 C-H 键的夹角 Cos∠AOD=(AD2+ OD2- AO2)/2 AD· OD=-1/3 ∠AOD=109o28' 即 CH4 中 C-H 键夹角为 109o28' 14.利用三角函数法,证明由于点阵结构的制约,晶体结构中不存在 5、7 及更高 次轴。
,
解: 设 A 的射散因子为 fa,B 的射散因子为 fb F(hkl)= faei2π(0+0+0) +fbei2π( =fa+ fbeiπ(h+k+l) =fa+ fb[cosπ(h+k+l)+i sin(h+k+l)] 当 fa=fb,即 AB 为相同物质时: 当 h+k+l=奇数时,F(hkl)=0 当 h+k+l=偶数时,F(hkl)=2f 在奇数时不衍射,故为体心点阵(I) 当 fa≠fb,即 AB 为不同物质时: 无消光现象,故为简单点阵(P)
b (s s 0) k
c (s s 0) l
式中 a,b,c 反映了晶胞大小形状和空间取向; s 和 s 0 反映了衍射 X 射线和入射 X 射线的方向;h,k,l 为衍射指标, 为 X 射线波长。 衍射强度 Ihkl 和结构因子 Fhkl 成正比,而结构因子和晶胞中原子种类及其坐标参数 x,y,z 有关: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学科。
它通过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为实现物质的功能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本文将从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机理三个方面介绍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分子结构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物质性质的基础。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
例如,通过光谱学和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可以确定有机分子的化学键类型和空间构型,从而推断分子的立体结构。
通过分子力场计算和量子化学计算等理论方法,可以预测和优化分子的结构。
分子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物理性质是物质在物理条件下所表现出的特征。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测量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等物理性质,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和分子运动方式。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力学计算等理论方法,可以预测和解释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应用特性。
化学反应机理是物质在化学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例如,通过反应动力学实验和理论模拟,可以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和活化能。
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可以探测和鉴定反应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
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化学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
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学、热分析、电化学、表面分析和物理性质测量等。
理论方法主要包括分子力场计算、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反应动力学模拟和电子结构计算等。
实验和理论相互结合,可以更全面地揭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为物质的功能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总结起来,结构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7.1】若平面周期性结构系按下列单位并置重复堆砌而成,请画出它们的点阵素单位,并写出每个素单位中白圈和黑圈的数目。
解:用实线画出素单位示于图8.1(a)。
各素单位黑点数和圈数列于下表:图8.1(a)号数 1 2 3 4 5 6 7黑点数目 1 1 1 1 0 2 4圈数目 1 1 1 2 3 1 3-键长为142pm,试根据它的结构画出层型石墨分子的原子分【7.2】层状石墨分子中C C布图,画出二维六方素晶胞,用对称元素的图示记号标明晶胞中存在的全部六重轴,并计算-键数。
每一个晶胞的面积、晶胞中包含的C原子数和C C解:石墨层型分子结构示于图8.2(a),晶胞示于图8.2(b),在晶胞中六重轴位置示于图8.2(c),图中数字单位为pm。
图8.2 石墨层型分子的结构由图(a)可见,在层型石墨分子结构中,六元环中心具有六重轴对称性,而每个C原子则具有六重反轴对称性。
晶胞边长a和b可按下式计算:2142cos30246a b pm pm==⨯⨯=o晶胞面积可按下式计算;42sin60246246sin60 5.2410a b pm pm pm⨯⨯=⨯⨯=⨯o o晶胞中有2个C原子,3个C-CN键。
【7.3】画出层状石墨分子的点阵素单位及石墨晶体的空间点阵素单位(参照图8.1.4),分别说明它们的结构基元。
解:按上题可得层型石墨分子的晶胞结构,示于图8.3(a),它的点阵素单位示于图8.3(b),结构基元中含2个C原子。
石墨晶体的晶胞示于图8.3(c),点阵单位示于图8.3(d)。
结构基元中含4个C原子。
图8.3 石墨的结构【7.4】有一AB型晶体,晶胞中A和B的坐标分别为()0,0,0和()1/2,1/2,1/2。
指明该晶体的结构基元。
解:不论该晶体属于哪一个晶系,均为简单的空间点阵,结构基元为AB。
【7.5】下表给出由X射线衍射法测得一些链型高分子的周期。
请根据C原子的立体化学,画出这些聚合物的一维结构;找出他们的结构基元;画出相应的直线点阵;比较这些聚合物链周期大小,并解释原因。
高分子 化学式链周期/pm聚乙烯()22n -CH -CH -252聚乙烯醇 ( )-CH 2-CH- | OHn252聚氯乙烯(-CH 2-Ch-)n | Cl510聚偏二氯乙烯Cl |(-CH 2-C-)n|Cl470解:依次画出这些高分子的结构于下:在聚乙烯,聚乙烯醇和聚氯乙烯分子中,C 原子以3sp 杂化轨道成键,呈四面体构型,C -C 键长154pm ,C C C ∠--为109.5o,全部C 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呈伸展的构象。
重复周期长度前两个为252pm ,这数值正好等于:109.52154sin 2522pm pm⎛⎫⨯⨯= ⎪⎝⎭o聚氯乙烯因Cl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为184pm ,需要交错排列,因而它的周期接近252pm 的2倍。
聚偏二氯乙烯因为同一个C 原子上连接了2个Cl 原子,必须改变-C -C -C -键的伸展构象,利用单键可旋转的性质,改变扭角,分子中的C 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如图所示。
这时因碳链扭曲而使周期长度缩短至470pm 。
高分子立体结构结构基元聚乙烯()22CH聚乙烯醇2CH CHOH聚氯乙烯()22CH CHCl聚偏二氯乙烯()222CH CCl【7.6】有一组点,周期地分布于空间,其平行六面体单位如右下图所示,问这一组点是否构成一点阵?是够构成一点阵结构?请画出能够概括这一组点的周期性的点阵及其素单位。
AAAAAABBCC解:不能将这一组点中的每一个点都作为点阵点,因为它不符合点阵的要求,所以这一组点不能构成一点阵。
但这组点是按平行六面体单位周期地排布于空间,它构成一点阵结构。
能概括这组点的点阵素单位如图8.6(b)。
图8.6【7.7】列表比较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晶体结构比分子结构增加了哪几类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晶体结构的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受到哪些限制?原因是什么?分子对称性晶体对称性(1)旋转操作——旋转轴 (2)反映操作——镜面 (3)反演操作——对称中心(5)平行操作——点阵 (6)螺旋旋转操作——螺旋轴 (7)反映滑移操作——滑移面由表可见,晶体结构比分子结构增加了(5)—(7)3类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
晶体结构因为是点阵结构,其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要受到点阵制约,对称轴轴次为1,2,3,4,6。
螺旋轴和滑移面中的滑移量只能为点阵结构所允许的几种数值。
【7.8】根据点阵的性质作图证明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的五重对称轴。
解:若有五重轴,由该轴联系的5个点阵点的分布如图8.8。
连接AB 矢量,将它平移到E ,矢量一端为点阵点E ,另一端没有点阵点,不合点阵的定义,所以晶体的点阵结构不可能存在五重对称轴。
图8.8【7.9】分别写出晶体中可能存在的独立的宏观对称元素和微观对称元素,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解:宏观对称元素有; 1,2,3,4,6,,,4i m 。
微观对称元素有:()112123123451,2,2,3,3,3,4,4,4,4,6,6,6,6,6,6,,,,,,,,4,i m a b c n d 点阵。
微观对称元素比宏观对称元素多相应轴次的螺旋轴和相同方向的滑移面,而且通过平移操作其数目是无限的。
【7.10】晶体的宏观对称操作集合可构成多少个晶体学点群?这些点群分属于多少个晶系?这些晶系共有多少种空间点阵型式?晶体的微观对称操作的集合可构成多少个空间群?这些空间群分属于多少个点群?解:32个晶体学点群,7个晶系,14种空间点阵型式,230个空间群,这些空间群分属于32个点群。
【7.11】从某晶体中找到3C 、23C 、h σ和3d σ等对称元素,则该晶体所属的晶系和点群各是什么?解:六方晶系,因为36h C σ+-。
点群是3h D 。
【7.12】六方晶体可按六方柱体(八面体)结合而成,但为什么六方晶胞不能划分六方柱体?解:晶胞一定是平行六面体,它的不相平行的3条边分别和3个单位平移矢量平行。
六方柱体不符合这个条件。
【7.13】按下图堆砌而成的结构为什么不是晶体中晶胞并列排列的结构?解:晶胞并置排列时,晶胞顶点为8个晶胞所共有。
对于二维结构,晶胞顶点应为4个晶胞共有,才能保证晶胞顶点上的点有着相同的周围环境。
今将团中不同位置标上A ,B 如图8.13b 所示,若每个矩形代表一个结构基元,由于A 点和B 点的周围环境不同(A 点上方没有连接线、B 点下方没有连接线),上图的矩形不是品胞。
晶胞可选连接A 点的虚线所成的单位,形成由晶胞并置排列的结构,如图8.13b 所示。
图8.13a 图8.13b【7.14】已知金刚石立方晶胞的晶胞参数356.7a pm =。
写出其中碳原子的分数坐标,并计算C C -键长和晶体密度。
解:金刚石中碳原子分数坐标为:1111111113313131330,0,0;,,0;,0,;0,,;,,;,,;,,;,,222222444444444444。
C -C 键长可由()0,0,0及111,,444⎛⎫ ⎪⎝⎭两个原子的距离求出;因为立方金刚石356.7a b c pm ===222111444C Cr a b c -⎛⎫⎛⎫⎛⎫=++ ⎪ ⎪ ⎪⎝⎭⎝⎭⎝⎭33356.744154.4a pm pm ==⨯= 密度/A D ZM N V =()()31231103812.0/6.0210/356.7103.51g mol mol cm g cm ----=⨯⨯⨯=g g【7.15】四方晶系的金红石晶体结构中,晶胞参数458a pm =,298c pm =;原子分数坐标为:()0,0,0;1/2,1/2,1/2Ti ,()0.31,0.31,0;0.69,0.69,0;0.81,0.19,1/2;0.19,0.81,1/2O 。
计算z 值相同的Ti O -键长。
解:z 值相同的Ti -O 键是Ti ()0,0,0和O ()0.31,0.31,0之间的键,其键长Ti O r -为:()()220.310.31Ti O r a a -=+0.4380.438458201a pmpm ==⨯=【7.16】许多由有机分子堆积成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其空间群记号为5212/h C P c -,说明该记号中各符号的意义。
利用图8.3.2中12/P c 空间群对称元素的分布。
推出晶胞中和原子(0.15,0.25,0.10)属同一等效点系的其他3个原子的坐标,并作图表示。
解:在空间群记号5212/h C P c -中,2h C 为点群Schonflies 记号,52h C 为该点群的第5号空间群,“—”记号是空间群的国际记号,P 为简单点阵,对单斜晶系平行b 轴有12螺旋轴,垂直b 轴有c 滑移面。
该空间群对称元素分布如下:b 轴从纸面向上1(0.15,0.25,0.10);3(0.15,0.25,0.60); 2(0.85,0.75,0.40);4(0.85,0.75,0.90)图8.16【7.17】写出在3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 ,-3b 和-3c 的点阵面的指标;写出指标为(321)的点阵面在3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之比。
解:点阵面指标为三个轴上截数倒数的互质整数之比,即()111::3:2:2233⎛⎫= ⎪--⎝⎭,点阵面指标为()322或()322。
指标为()321的点阵面在三个轴上的截距之比为:2a :3b :6c 。
【7.18】标出下面点阵结构的晶体指标()100,()210,()120,()210,()230,()010。
每组面话出3条相邻的直线表示。
解:图8.18【7.19】金属镍的立方晶胞参数352.4a pm =,试求200d ,111d ,220d 。
解:立方晶系的衍射指标hkl 和衍射面间距hkl d 的关系为: ()12222hkl d a h k l-=++故:()12220012176.22d a a pm -===()122221111113203.5d a a pm-=++==()122222022/8124.6d a a pm-=+==【7.20】在直径为57.3mm 的相机中,用Cu K α射线拍金属铜的粉末图。
从图上量得8对粉末线的2L 值为:44.0,51.4,75.4,90.4,95.6,117.4,137.0,145.6mm 。
试计算下表序号 2/L mm()0/θ2sin θ 222h k l ++hkl22/4a λ解:由L 求θ可按下式:()()()180218024457.3/2L mm L R mm θππ⨯⨯⨯==⨯度()L =度由2sin θ求222h k l ++可用第1条线的2sin θ值去除各线的2sin θ值,然后乘一个合适的整数使之都接近整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