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历史上出现的最为神秘的八大古国
云南十八怪详细介绍

云南十八怪详细介绍云南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在云南的文化中,有一个独特的元素,即“云南十八怪”。
这十八怪是指云南一些特殊的自然奇观、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云南十八怪。
1.石林:石林位于云南昆明的石林县境内,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灰岩地貌区之一,被誉为“世界岩溶奇观”。
这里有大大小小的石柱、溶洞和石花,形态各异,独具美感。
2.滇池: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市区的西南部。
湖泊景色优美,水天一色,是昆明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乘坐游船,感受云南的水乡风情。
3.娘娘庙:娘娘庙位于大理市双廊镇,是一座知名的古建筑,供奉的是托山土主。
建筑结构独特,色彩斑斓,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
4.三塔:三塔分别位于大理苍山、丽江和腾冲,它们都是古代佛教建筑的代表作品。
这些塔楼高耸入云,造型独特,是云南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
5.虎跳峡:虎跳峡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位于金沙江上游。
峡谷陡峭而壮观,两岸悬崖峭壁直立,是土家族的传统聚居区域,也是旅游者探险的好去处。
6.五华山:五华山是云南著名的佛教胜地,位于大理市区的北部。
山上有众多的佛教寺庙和道教观。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大理的美丽景色。
7.洱海:洱海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区以东。
湖面秀丽,四周群山环绕,是旅游者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8.秧田景观:云南有许多地方以其美丽的稻田景观而闻名,特别是元阳和鹤庆县。
在这些地方,农民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耕种稻田,形成了梯田景观,给人以壮观和奇妙的感觉。
9.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是云南省南部的一个自治州,拥有中国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
这里环境优美,植被丰富多样,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旅游者深入了解热带雨林的好去处。
10.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古城之一。
古城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古朴而典雅,保留了当地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神秘消失的华夏三大古国

神秘消失的华夏三大古国鲁先圣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流传到今天,有许多古国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鼎盛一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是却又在历史的进程中突然神秘消失,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夜郎、大理、楼兰三个古国。
三个古国,都曾经存在数百年之久,都创造了璀璨的文明,又都神秘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
夜郎古国公元前122年,西汉使者到滇国(今云南省),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
后使者又到夜郎时,夜郎国王又用同样的话问使者“汉孰与我大”。
夜郎国因此得“夜郎自大”之名。
从此“夜郎自大”就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者的代名词。
也正是因为这个典故,夜郎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国。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
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
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大约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
汉武帝时,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议开发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变乱。
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
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汉王朝授予夜郎王金印。
夜郎灭国于西汉末期,汉成帝河平年时(公元前28—25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
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断地斩杀了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并机智地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
从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多次在诗作中提到过夜郎:“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
”(《流夜郎赠辛判官》)“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历史上的大理国

历史上的大理国洱源县职业高级中学左有萍在中国历史上,云南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边疆之地,由于远离政治中心,这里的历史文化也少见记载。
后来随着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作品及电视剧的传播,更多目光开始投向这片多民族聚居地上的灿烂文化,近年来的一些科考也慢慢掀起云南历史上“古国”的面纱。
下面请随我一起探秘云南历史上的神秘古国:大理国。
大理国是中国宋代以“白蛮”(白族)为王室、“乌蛮”(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联合政权。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
一、段氏建国段思平,祖籍大理喜洲,始祖段俭魏。
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
段思平初为幕览(小府副将),由于武艺超群,才干出众被提拔为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当时社会正处变革中,南诏政权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
这几个政权相互更迭杀戮,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南诏尊圣二年(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
其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惧之下杨干贞下令追杀段思平,段思平因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部族中。
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
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
段思平随即向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进攻南诏,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国灭亡。
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建元文德,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大理”。
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
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着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神秘古滇国

神秘古滇国首先,大家都知道在0.53里西南地方的滇,肯定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过关于古滇国的历史大家有知道多少呢,现在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西南势力之古滇国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
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她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传说,没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哪里去了,像一个亘古的谜,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史上的这段辉煌。
然而,它曾经达到鼎盛一时的艺术成就,即使是两千多年后,也再没有复兴过。
古代滇池一带生活着昆明(今彝族先民)部落。
21世纪,考古学者在今云南偏远地区某些少数民族发现同古滇王国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相似的人群。
特别是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发现了一个名叫巴达人的部落,该部落所住的房子及生活文化和习俗都与古滇王国极为相似。
在汉朝以前,滇池、抚仙湖一带建立了古滇国。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
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滇王印,两千年后出土于石寨山)。
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
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铁器文化之中了。
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
大约在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蹻入滇。
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在他之前是否有滇王存在,无从考证了。
但在庄蹻入滇之前的若干年里,滇人青铜文化已进入鼎盛时期。
考古学家李昆声教授说,抛开艺术成就的因素,这时的楚文化应比滇文化先进,至少,楚人穿鞋子,而滇人打赤脚,但滇墓里似乎并没有留下他带进云南的多少楚文化踪影,也有学者质疑这段记载。
公元前1世纪左右,这个孤立的王国终于走到了终点。
一位称雄滇池的滇王,向汉朝的使者提过一个认真的问题。
大理史话

大理史话
万年火山热海的越滇国,神奇宝地腾冲
越赕,今腾冲。
“越”最早因《史记·大宛列传》《史记·西南夷列传》称其地及周围为“滇越国”。
“赕”为坝子、平坝之意。
南诏时始有“藤充”地名,在此曾设“软化府”归永昌节度管辖,大理国时又置“藤充府”,多为大理国高氏分支统治。
腾冲作为
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从大理国始已逾近千年。
元、明、清和民国,腾冲又多称为“腾越”,曾先后设腾越州、腾越县、腾越厅、腾
越府、腾越道等,其腾之名取“滇越”和“藤充”古名合二为一。
腾冲、一个神秘而奇特的地方,有“万年火山热海,千年古道边关、百年翡翠商城”之说、有99座火山、88处温泉,是中国唯一一处火山热海、翡翠玉都并存的神奇宝地。
清光绪《腾越厅志》载:“正门以红白分明,透水者为佳、
翡翠为上品,其名不一,均出励拱。
”翡翠是玉的一种,民间又
称为缅甸玉,是宝石级的玉石。
翡翠,多产于缅北的山谷中,自南诏、大理国时在缅北发现翡翠以来,云南人就成为翡翠开采、加工、销售的主力军,而腾冲便成为最大的贸易和加工中心,数百年来成千上万的腾冲人来住于滇缅之间,开创了一条条至缅北密支那等翡翠产区的“玉石之路”。
其商道鼎盛时每天有2万~3万多匹运送玉石或其他商品的骡马来住于腾冲与缅北之间。
腾冲作为最大的玉石珠宝交易中心,
在过去的百年间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8~9成以上,大量的腾冲人也沿着“玉石之路”。
出走缅甸,1949年前其在缅华侨多达30多万,并大都从事翡翠行业,开创了腾冲对外贸易的支柱“玉产业”,从而奠定了腾冲“翡翠之城”在世界玉器贸易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云南简史

云南简史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亚洲最早人类。
古滇国(前278年—115年)公元前278年,楚国大将庄蹻(跷)南征进入滇池地区,不久楚被秦所灭,蹻遂留在滇池,建滇国,号“庄王”,疆域主要在以滇池、抚仙湖为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国内主要是古代滇人部落。
秦时滇国被短暂统一,在云南东北部设立郡县,并开五尺道自今曲靖联系内地。
后随秦灭又独立。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滇国归降,并在当地设置益州郡,纳入了汉王朝的疆域,同时赐“滇王之印”,允许滇王继续管理臣民。
东汉时大量汉民迁入,逐步瓦解滇人部落,公元115年滇国消失于东汉后期。
据传都城沉没于抚仙湖底,伴随古滇国沉没的还有灿烂的青铜器文化,和无法释怀的神秘历史。
三国时期,云南地区称为“南中”,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大军降服“南中”大王孟获,南中与蜀地交好。
爨氏王朝(339-748年)云南爨氏家族为颛顼、祝融氏和班彪、班固的后裔,随着氏族的兴衰而不断南迁。
东晋期间,由内地迁往云南一带的爨琛势力逐渐强大,占据云南、贵州、四川一带自主为王。
公元339年,东晋王朝无力东顾,索性就封爨琛做了宁州刺史,都城在今天晋宁,并承认爨氏的世袭地位,从此奠定了爨氏统治云南的基石。
隋朝初年爨瓒、爨震执政时代,出现“户口殷众,金宝富饶”、“多骏马、犀象、明珠”的富庶景象。
唐天宝年间,唐军都督李宓赴安宁,教唆云南大鬼主爨崇道杀死最后一代云南藩王爨归王,引起内讧。
公元748年,受唐王朝扶持的南诏王阁逻凤乘机东进,进入滇池地区,彻底结束了爨氏家族的统治,云南从此进入南诏国时代。
南诏国(738年-902年)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较大的部落,在唐王朝的支持下,蒙舍首领皮罗阁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逐步统一了洱海地区。
公元738年,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因蒙舍在六昭之南,故称南诏国,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
云南历史上的八大神秘古国

云南历史上的八大神秘古国(一)勐卯古国据傣族民间传说,早在公元前6世纪初,南卯江(瑞丽江)河谷已建立了若干部落联盟。
东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傣族首领混鲁(根仑)、鲁赖(根兰)两兄弟统一了南卯井河谷,首建“勐卯果战壁”王国,俗称“勐卯王国”。
傣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距今3000多年前,傣族王子召武定落难原始森林,天赐他一把琴,弹起这把琴,林中所有野象就会召之即来,听从琴王的指挥。
于是召武定在象队的帮助下,打回勐卯,夺取了果战壁王国的王位。
有史学家认为: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到的“滇越乘象国”就是“勐卯果战壁王国”。
《史记﹒大宛馔》和《史记﹒西南夷传》中均有记载:“然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之国名曰滇越”。
《马克·波罗游记》中的记录为“金齿国”。
(二)句町古国句町是春秋战国时代由部落联盟发展而成的一个古老国家;汉武帝时内附,以其地置句町县,汉昭帝时封其首领毋波为王;该王国的辖区包括滇东南和桂西,即今文山州全部、红河州中东部,以及玉溪市、曲靖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些地区;其“国都”在今广南莲城。
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初期或之前到东汉初期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曾经有一个名为句町的古国存在过,这在史学界已早有定论。
句町是由九个原始部落、部族或联盟所组成的国家,句町国的辖区区域和各部落、部族或联盟的区域是一致的,其辖区范围应是今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即右江上游、交趾(今越南)北部较为广大的地区。
句町国的治所都城最终应在今广西西林县的普合。
其主体民族为壮傣民族先民;该王国属于奴隶制社会;由于能够大量制造和广泛使用青铜工具和武器,因而农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社会文化繁荣,在历史上与郡县并存了583年。
“町”字有红、血亲或联盟的含义,这跟壮族尚红有关。
今西林壮族中仍保留有红糯米、花糯米节,一年四季月月有节甚至一月几个节的情况,还有祭龙,正月初一打鸭祭,看鸡卦问吉凶等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活动。
七大云南历史之谜

七大云南历史之谜当代天问,必称四大谜:宇宙如何起源?地球从何而来?生物因何而生?人类何时而人?且不说宇宙、地球缘起,与云南多少有些干系:那生命、人类起源,关键之地肯定在云南。
滇中抚仙湖畔有帽天山,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之谜就藏在此山之中;禄丰川街老长箐村旁有“恐龙公墓”,埋藏着2亿年前恐龙起源和灭亡之谜;而在元谋坝子边缘上那蚌村后,170万年前原始人类起源之谜又被定格在紫色山坡之上。
有这三大生命之谜垫底,照叶树林文化起源之谜、华夏文化起源之谜、稻作文化起源之谜、铜鼓文化起源之谜、茶文化起源之谜等等,关键之地全锁定在云南。
还有最救命的玉米、最可爱的熊猫,刨根究底,那起源之谜,都与云南有关。
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是不是云南?在传统的中国历史著作中,华夏文明乃至东亚文明的起源地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到20世纪后期,国内外都有学者提出,华夏文明还另有源头。
云南省测绘局地图制图工程师扶永发用“以水定山”的方法去解读古代奇书《山海经》,经过长期跋山涉水实地考察和研究论证,写出《山海经新探》一书,提出古代云南是华夏文明的原始发祥地。
《山海经》中的“昆仑山”与今天滇西横断山脉地形十分吻合,古轩辕国地和炎、黄、舜、禹的葬地都在滇西,“大禹治水”治的是虎跳峡以上的金沙江河道。
商汤之时,八次迁都,华夏民族才从今天的云南迁入中原,并把滇西山名、河名和炎、黄、尧、舜、禹等先祖的行迹和葬地名称也“随迁”到了中原。
有学者认为,扶永余对《山海经》的诠释仅仅是一种大胆的推论,要得出最后的结论,还必须有更多的证据和考古支持。
中国人起源于境内同一个人种?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是中国之最。
不少学者主张,中国现代人的祖先就是元谋人和北京人。
他们认为,在中国发现的各期人类化石都有相似的特点。
据此判断,中国人起源于中国境内的同一个人种,祖宗当然是年代最早的元谋人。
但是,近年又有学者根据现代遗传学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人的祖先和全球现代人一样,都是“非洲人”,迁徙到亚洲大陆的时间是10万年到20万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历史上出现的最为神秘的八大古国
>在中国的正史记载中,云南似乎总是处于边缘的化外之地、蛮夷之邦;在云南,因为,“天龙八部”的段氏,因为“吴三桂”的盘踞,外界只知道一个“大理国”;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片生活着20多个民族的神奇土地上曾经也曾崛起过很多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云南历史上最为神秘的八大古国!1、古滇王国|中国“三大神秘古国”之一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它就是与楼兰古国、夜郎古国并称为中国“三大神秘古国”的古滇国。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古滇国为“滇”,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它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再没有踪影,没有传说,没有人知道它的臣民哪里去了,像一个亘古的谜,没有人再提起云南古史上的这段辉煌。
然而,它曾经达到鼎盛一时的艺术成就,即使是两千多年后,也再没有复兴过。
古滇国现在对人们来说还是一个迷,因为还没有人找到滇国的古都,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内城可能是滇王离宫,因地震而沉没湖底,它正是现在探测的抚仙湖下残存的古城,这些都是考古工作者们的猜测,古滇国是一个神秘消失的青铜王国,古滇国又是怎样消失的泥?这一切都还是谜!2、哀牢古国|肇启文明之风的王国在滇西,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国”。
距今约2400年前,以今保山市为中心的怒江区域曾崛起过一个支系庞杂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创立了存续数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国,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哀牢文化”。
两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开疆拓土、经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内附”,永昌郡设立,中原文化迅速注
入,曾经兴盛一时的“哀牢文化”便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渐次稀释直至湮灭。
以致后人往往只能透过一些古代典籍记载的关于哀牢夷和哀牢国的只言片语,去想见那个曾风光过的神秘古国的万般风情!3、句町国|横跨云贵的文明古国句町又作钶町,百越的一支。
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句町王亡波率部归附汉朝。
汉昭帝始元5年(前82年),句町族首领亡波因协助平定姑缯、叶榆的反叛有功而被封为“句町王”,享受着国县并置的特殊待遇。
凭此优势,句町的势力迅速发展到西汉末年,句町国继滇国、夜郎国成为横跨桂西、云贵高原前沿的文明古国,其疆域十分宽广。
4、勐卯古国|滇越乘象之国据傣族民间传说,早在公元前6世纪初,南卯江(瑞丽江)河谷已建立了若干部落联盟。
东周灵王十四年(公元前558年),傣族首领混鲁、鲁赖两兄弟统一了南卯井河谷,首建“勐卯果战壁”王国,俗称“勐卯王国”。
傣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距今3000多年前,傣族王子召武定落难原始森林,天赐他一把琴,弹起这把琴,林中所有野象就会召之即来,听从琴王的指挥。
于是召武定在象队的帮助下,打回勐卯,夺得了王位。
有史学家认为: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到的“滇越乘象国”就是“勐卯果战壁王国”。
5、南诏古国|西南第一王国唐时西洱河地区有6个大部落,号称「六诏」,即蒙舍诏、蒙禹诏、越析诏、浪穹诏、邓赕诏、施浪诏。
永徽五年(654),蒙舍诏张乐进求让位于避仇来居的细奴逻。
细奴逻遣子入唐,求唐保护。
自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起,吐蕃先后征服五诏,独蒙舍诏始终附唐。
开元元年(713),玄宗封南诏皮罗阁为台登郡王。
开元二十六
年,皮罗阁在唐王朝支持下兼并五诏,进爵云南王,建立南诏国。
次年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境内)。
南诏在西南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西南地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西南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南诏国权臣郑买嗣夺位自立,改国号大长和。
南诏国传位165年,至此灭亡。
五代后唐天成四年(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次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
大义宁后被白族先民段思平所灭,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建立大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