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答案

合集下载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热力学习题与答案(原件)

材料热力学习题1、阐述焓H 、内能U 、自由能F 以及吉布斯自由能G 之间的关系,并推导麦克斯韦方程之一:T P PST V )()(∂∂-=∂∂。

答: H=U+PV F=U-TS G=H-TS U=Q+W dU=δQ+δWdS=δQ/T, δW=-PdV dU=TdS-PdVdH=dU+PdV+VdP=TdS+VdP dG=VdP-SdTdG 是全微分,因此有:TP P TP ST V ,PT G T P G ,T V P G T P T G P ST G P T P G )()()()()()(2222∂∂-=∂∂∂∂∂=∂∂∂∂∂=∂∂∂∂=∂∂∂∂∂-=∂∂∂∂=∂∂∂因此有又而2、论述: 试绘出由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建立匀晶相图的过程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假设两固相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由吉布斯自由能曲线建立匀晶相图如上所示,在高温T 1时,对于所有成分,液相的自由能都是最低;在温度T 2时,α和L 两相的自由能曲线有公切线,切点成分为x1和x2,由温度T 2线和两个切点成分在相图上可以确定一个液相线点和一个固相线点。

根据不同温度下自由能成分曲线,可以确定多个液相线点和固相线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成为了液相线和固相线。

在低温T 3,固相α的自由能总是比液相L 的低,因此意味着此时相图上进入了固相区间。

HPV UGTSTS FPV3、论述:通过吉布斯自由能成分曲线阐述脱溶分解中由母相析出第二相的过程。

第二相析出:从过饱和固溶体α中(x0)析出另一种结构的β相(xβ),母相的浓度变为xα. 即:α→β+ α1α→β+ α1 的相变驱动力ΔGm的计算为ΔGm=Gm(D)-Gm(C),即图b中的CD段。

图b中EF是指在母相中出现较大为xβ的成分起伏时,由母相α析出第二相的驱动力。

4、根据Boltzman方程S=kLnW,计算高熵合金FeCoNiCuCrAl和FeCoNiCuCrAlTi0.1(即FeCoNiCuCrAl各为1mol,Ti为0.1mol)的摩尔组态熵。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热力学习题及答案

< GA ,则由 A 至 B 的等温等压过程是自发的 , 但不
论在实际过程中体系是否对外作非体积功 ,体系自 由能都是降低的。
2. 263K 的过冷水结成 263K 的冰,ΔS<0,与熵
增加原理相矛盾吗?为什么?
答:并不矛盾,熵增加原理适用条件是孤立体 系或绝热体系,而上述过程并不具备这个特定 条件,体系与环境间有热交换,不是孤立体系
( D)
(A)水在25℃、可逆蒸发为水蒸气:△ S = △ H/T ;
(D)在等温等压下,可逆电池反应: △ S = △ H/T 12 .在 -10 ℃、 101.325kPa 下, 1mol 水凝结成冰的过程 中,下列哪个公式可以适用: (A) ∆U = T∆S; (B) ∆S =(∆H - ∆G)/T (C) ; ∆H = T∆S + V∆p; (D) ∆GT,p = 0。 (B)
6. 工作在100℃和25 ℃两个热源之间的卡诺热机的热机效 T1 T2 75 率是 a 20% 373 a. 20% ; b. 25%; T1 c. 75%; d.100% 7. 在-20 ℃和下101kPa下,过冷水结成冰,则系统、环境 及总熵变为 d 过冷水结冰是自发 a.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 过程则:ΔS(总)>0; b.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有序性增加则: c.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 ΔS(系统)<0; 则:ΔS(环境)>0; d. ΔS(系统)<0, ΔS(环境)>0, ΔS(总)>0; 8.在等温等压下发生不可逆电池反应,其计算公式为: (G H) / T; S H / T ; 1) 2) S S Q实 / T 4)以上三种都不是 3) ( 2)

热力学答案

热力学答案

1、彼此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必存在一个共同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 3 )①态函数 ②内能 ③温度 ④熵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可写为( 4 ) ①W Q U U A B +=- ②W Q U U B A +=- ③W Q U U A B -=- ④W Q U U B A -=-3、在气体的节流过程中,焦汤系数μ=)(1-αT C V P ,若体账系数T 1>α,则气体经节流过程后将( 2 )①温度升高 ②温度下降 ③温度不变 ④压强降低4、空窖辐射的能量密度u 与温度T 的关系是( 4 )①3aT u = ②T aV u 3= ③4aVT u = ④4aT u =5、熵增加原理只适用于(2 )①闭合系统 ②孤立系统 ③均匀系统 ④开放系统6、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系统中发生的不可逆过程,包括趋向平衡的过程,总是朝着( 2 )①G 减少的方向进行 ②F 减少的方向进行③G 增加的方向进行 ④F 增加的方向进行7、从微观的角度看,气体的内能是( 4 )①气体中分子无规运动能量的总和②气体中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③气体中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总和④气体中分子无规运动能量总和的统计平均值9、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证明,对任意循环过程L ,均有1①⎰≥L T 0ζθ ②⎰≤L T 0ζθ ③⎰L T 0=ζθ ④⎰∆L S T =ζθ10、理想气体的某过程服从PV r =常数,此过程必定是(4 )①等温过程 ②等压过程 ③绝热过程 ④多方过程11、卡诺循环过程是由( 1 )①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②两个等压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③两个等容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④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12、下列过程中为可逆过程的是( 3 )①准静态过程 ②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③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④热传导过程13、理想气体在节流过程前后将(4 )①压强不变 ②压强降低 ③温度不变 ④温度降低14、气体在经准静态绝热过程后将(3 )①保持温度不变 ②保持压强不变 ③保持焓不变 ④保持熵不变15、熵判据是基本的平衡判据,它只适用于( 1 )①孤立系统 ②闭合系统 ③绝热系统 ④均匀系统16、描述N 个三维自由粒子的力学运动状态的μ空间是(3 )①6维空间 ②3维空间 ③6N 维空间 ④3N 维空间17、服从玻尔兹曼分布的系统的一个粒子处于能量为εl 的概率是( 4 )①l e Z P l βε-11= ②l e Z P l l βεω-1= ③l e N P l βε-1= ④l e Z P l βεα--11=24、描述N 个自由度为1的一维线性谐振子运动状态的μ空间是( 4 )①1维空间 ②2维空间 ③N 维空间 ④2N 维空间28、由两个粒子构成的费米系统,单粒子状态数为3个,则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为( 2 )①3个 ②6个 ③9个 ④12个29、由两个玻色子构成的系统,粒子的个体量子态有3个,则玻色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为( 1 )①3个 ②6个 ③9个 ④12个30、微正则分布的量子表达式可写为( )①Ω=e s ρ ②Ω-=e s ρ ③Ω=s ρ ④Ω=1s ρ 二、判断题1、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外界在准静态过程中对系统的作用力,可以用描写系统平衡状态的参量表达出来。

热力学课后习题04答案

热力学课后习题04答案
大气压 重物
空气
10cm
热量
图 4-19 习题 4-12
解:(1) Q = ∆U +W = mcV ∆T + p∆V
Q
=
∆U
+W
=
mcV ∆T
+
p∆V
=
pV RgT
Rg ∆T κ −1
+
p∆V
Q
=
⎛⎝⎜101325
+
20× 9.80665 40 ×10−4
⎞ ⎟⎠
×
⎛ ⎜⎜⎝
40 ×10−4 ×10 ×10−2
0.4MPa,然后又可逆绝热地膨胀至初始体积。已知该气体的 cp=0.93kJ/(kg•K),k=1.4。求:
(1)该气体的气体常数和质量;
(2)压缩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3)膨胀过程中气体热力学能的变化。
解:(1)由 cp
=
κ κ −1 Rg
,得 Rg
=
265.7J/ (kg ⋅ K)
根据
= 87572.9J
4-9 2kg 某理想气体按可逆多变过程膨胀到原有容积的 3 倍,温度从 300℃下降至 60℃, 膨胀过程中的膨胀功为 100kJ,自外界吸热 20kJ。求该气体的 cp 和 cv。
解: Q = ∆U +W , ∆U = 20 −100 = −80kJ
∆U = mcV (T2 − T1 ) , −80 = 2× cV × (60 − 300) ,得 cV = 0.1667kJ/ (kg ⋅ K)
∆S A
=
⎛ m⎜cp

ln TA2 TA1
− Rg
ln
pB 2 pB1

热力学课后习题02答案

热力学课后习题02答案

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定量工质,经历了下表所列的4个过程组成的循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状态参数的特性填充表中空缺的数据。

过程 Q/ kJ W/ kJ△U/ kJ1-2 0 100 -1002-3-11080 -1903-4 300 90 210 4-1 20 -60802-2 一闭口系统从状态1沿过程123到状态3,对外放出47.5 kJ 的热量,对外作功为30 kJ ,如图2-11所示。

(1) 若沿途径143变化时,系统对外作功为6 kJ ,求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2) 若系统由状态3沿351途径到达状态1,外界对系统作功为15 kJ ,求该过程与外界交换的热量;(3) 若U 2=175 kJ ,U 3=87.5 kJ ,求过程2-3传递的热量,及状态1的热力学能U 1。

图2-11 习题2-2解:(1)根据闭口系能量方程,从状态1沿途径123变化到状态3时,12313123Q U W −=∆+,得1347.5kJ 30kJ 77.5kJ U −∆=−−=−从状态1沿途径143变化到状态3时,热力学能变化量13U −∆保持不变,由闭口系能量方程14313143Q U W −=∆+,得14377.5kJ 6kJ 71.5kJ Q =−+=−,即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热71.5kJ(2)从状态3变化到状态1时,()31133113U U U U U U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35131351Q U W −=∆+,得35177.5kJ 15kJ 62.5kJ Q =−=,即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热92.5kJ(3)从状态2变化到状态3体积不变,323232323232Q U W U pdV U −−−=∆+=∆+=∆∫,因此23233287.5kJ 175kJ 87.5kJ Q U U U −=∆=−=−=−由1331187.577.5kJ U U U U −∆=−=−=−,得1165kJ U =2-3 某电站锅炉省煤器每小时把670t 水从230℃加热到330℃,每小时流过省煤器的烟气的量为710t ,烟气流经省煤器后的温度为310℃,已知水的质量定压热容为 4.1868 kJ/(kg ·K),烟气的质量定压热容为1.034 kJ/(kg ·K),求烟气流经省煤器前的温度。

材料热力学习题答案

材料热力学习题答案

材料热力学习题答案
材料热力学学习题答案
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热量和能量转化规律。

在学习热
力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题,通过解答这些学习题,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什么?请用数学公式表示。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自发地产生或消失,只能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数学公式表示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
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2. 什么是热容?如何计算物质的热容?
答案:热容是物质单位质量在单位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物质的热容
可以通过公式C = Q/mΔT来计算,其中C表示热容,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什么是热力学循环?请举例说明一个热力学循环的应用。

答案:热力学循环是指一定物质在一定压力下,经过一系列的热力学过程后,
最终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一个常见的热力学循环是卡诺循环,它被广泛应用
于蒸汽发电厂和制冷系统中。

通过解答这些学习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热力学的知识,掌握热力学的
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希望大家在学习热力学的过程中能够勤加练习,提高自
己的学习能力,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力学测试题答案

热力学测试题答案

大学物理(II )第12、13章测验试题专业 姓名 学号(波尔兹曼参数:k=1.38×10-23J ·K -1; 摩尔气体常数:R=8.31J ·mol -1)一、单选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C )(A)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C)温度、压强都相同. (D)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压强.分析过程:由于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温度T 相同; 又因分子数密度n 相同,由p=nkT ,所以p 相同2.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1/21/21/2222::1:2:4ABCv v v =,则其压强之比::A B C p p p 为( C ).(A)1:2:4 (B)1:4:8 (C)1:4:16 (D) 4:2:1分析过程:已知 同种气体分子质量m 相同;n 也相同; 则由p=nkT 和方均根速率mkT v rms3=可求解;3.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 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Z ,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 B )(A) 0004,4,4v v Z Z λλ=== (B) 0002,2,v v Z Z λλ=== (C) 0002,2,4v v Z Z λλ=== (D) 0004,2,v v Z Z λλ===分析过程:由m kTv π8=知,02v v =;由n v d Z 22π=知,02Z Z =; 由pd kT22πλ=和PV=nkT ,又因为体积V 不变, 上式可变形为:n d V VnkT d kT2222ππλ==,则0λλ=4.已知n 为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f v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则()nf v dv 表示( B )(A)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的分子数(B) 单位体积内速率在v ~v+dv 区间内的分子数 (C) 速率v 附近dv 区间内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率(D) 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器壁上速率在v ~v+dv 区间内的分子数5.如图所示,bca 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 和b2a 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做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B )(A) b1a 过程放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做负功; (B) b1a 过程吸热,作负功;b2a 过程放热,做负功; (C) b1a 过程吸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做负功; (D) b1a 过程放热,作正功;b2a 过程吸热,做正功;分析过程:由⎰=pdv W 知,系统是做负功。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力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

热⼒学基础练习题答案版热⼒学基础练习题1、热⼒学第⼀定律ΔU=Q+W 只适⽤于( D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2、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学第⼀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3、第⼀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法避免(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4、下列叙述中不具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D )A.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B.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初终态决定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5、下列叙述中,不具可逆过程特征的是( C )A.过程的每⼀步都接近平衡态,故进⾏得⽆限缓慢B.沿原途径反向进⾏时,每⼀⼩步系统与环境均能复原C.过程的初态与终态必定相同D.过程中,若做功则做最⼤功,若耗功则耗最⼩功6、在下列关于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因为ΔH=Q,所以焓是恒压热PB.⽓体的焓只是温度的函数C.⽓体在节流膨胀中,它的焓不改变D.因为ΔH=ΔU+Δ(PV),所以任何过程都有ΔH>0的结论7、下⾯关于标准摩尔⽣成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C.⽣成反应的温度必须是298.15KD.⽣成反应中各物质所达到的压⼒必须是100KPa8、选出下列性质参数中属于容量性质的量 ( C )A.温度TB.浓度cC.体积VD.压⼒p9、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 (B)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 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不断变化10、如图,在绝热盛⽔容器中,浸⼊电阻丝,通电⼀段时间,通电后⽔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B )(A) W =0,Q <0,U <0 (B). W>0,Q <0,U >0(C) W <0,Q <0,U >0 (D). W <0,Q =0,U >011、若将⼈作为⼀个体系,则该体系为 ( C )A.孤⽴体系B.封闭体系C.敞开体系D.⽆法确定12、刚性绝热箱内发⽣⼀化学反应,则反应体系为 ( A )A.孤⽴体系B.敞开体系C.封闭体系D.绝热体系13、下列性质属于强度性质的是 ( D )A.内能和焓B.压⼒与恒压热容C.温度与体积差A.状态⼀定,值⼀定B.在数学上有全微分性质C.其循环积分等于零D.所有状态函数的绝对值都⽆法确定15、关于等压摩尔热容和等容摩尔热容,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Cp,m 与Cv,m不相等,因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系统多作体积功B.Cp,m –Cv,m=R既适⽤于理想⽓体体系,也适⽤于实际⽓体体系C.Cv,m=3/2R适⽤于单原⼦理想⽓体混合物D.在可逆相变中Cp,m 和Cv,m都为⽆限⼤16、对于理想⽓体,⽤等压热容Cp计算ΔH的适⽤范围为 ( C )A.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压变温过程B.只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等容变温过程C.适⽤于⽆相变,⽆化学变化的任意过程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17、H=Q p此式适⽤于哪⼀个过程:( B )(A)理想⽓体从101325Pa反抗恒定的10132.5Pa膨胀到10132.5Pa (B)在0℃、101325Pa下,冰融化成⽔(C)电解CuSO4的⽔溶液(D)⽓体从(298K,101325Pa)可逆变化到(373K,10132.5Pa )2=2NH3的反应进度ξ=1mol时,它表⽰系统中 ( A )A.有1molN2和3molH2变成了2molNH3B.反应已进⾏完全,系统中只有⽣成物存在C.有1molN2和3molH2参加了反应D.有2molNH3参加了反应19、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完成的程度⽆关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有关C.对于指定反应,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有关D.反应进度之值与平衡转化率有关20、对于化学反应进度,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B )A.化学反应进度随着反应进⾏⽽变化,其值越⼤,反应完成的程度越⼤B.化学反应进度之值与反应式写法⽆关C.对于指定的反应,反应进度之值与物质的选择⽆关D.化学反应进度与物质的量具有相同的量纲21、欲测定有机物的燃烧热Q p ,⼀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实测得热效为Q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过程:热力系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集合。

2循环:热力系统(工质)经过一系列变化回到初态,这一系列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3稳定状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4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必然处于热平衡。

5内能:指组成热力系的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用u表示。

6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口系。

7平衡状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8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一过程后,如令过程逆行而能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为可逆过程。

9卡诺定律: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效率为最高。

(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机,热效率相等,与其工质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机,其热效率低于可逆机的热效率。

10基本状态参数:描述系统所处状态的一些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数;热工学中状态参数有六种,即压力、比容、温度、内能、熵、焓,其中压力、比容、和温度是三个可以直接测量而且又常用的状态参数,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11理想气体:凡遵循克拉贝隆状态方程的气体(分子之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容积)称为理想气体。

12稳定温度场:换热系统中空间各点温度场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场。

*13制冷:用人为的方法将物体或空间冷却,并使之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

*14传热过程:热量从间壁一侧的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给另一侧的冷流体,这种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传热过程。

二、判断判断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1.稳定流动热力系必为平衡热力系(×) 平衡热力系各状态参数值是确定的,且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系统可能有内外势差存在。

2.两种相对湿度相同的湿空气,温度高者其吸收水分能力强。

(×) 湿空气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只与相对湿度有关,而与温度无关3.两个不同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所有热机以卡诺机的热效率为最高。

(×) 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热机中,卡诺循环的效率最高。

4.可逆过程就是系统可以逆向进行回复原态的过程。

(×) 可逆过程不是能自发的逆向进行,而是说若当过程逆向进行时,逆过程在外界留下的痕迹能将原来正过程的痕迹完全消除(必须指出可以自发进行的)。

5.工质以初态1变化到另一状态2,不论中间经历什么过程,其内能的变化量均相等。

(√) 内能是指组成热力系的大量微观粒子本身所具有的能量,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的变化量∆u=u2-u1=Q-W,变化量的大小是由从初状态1到另一状态2过程中工质做功和吸热(或放热)大小所确定,与中间经历的过程无关.6.任何状态都可以用坐标图上的点表示。

(×) 热力系不平衡状态,是无法表示在坐标系中的,因为热力系各部分状态参数不一致。

7.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 可逆过程=准静态过程+无耗散效应,所以可逆一定是准静态过程,而准静态过程不是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8.一杯沸水比一杯同体积的凉水具有更多的热量。

(×) 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

而单纯说热水和冷水,不存在热量传递过程。

可以这么说,一杯沸水比一杯同体积的凉水具有更多的热力学能量。

9.循环效率越高,则循环向外输出的功也越多。

(×) 效率高,只能说明在同样循环吸收热量的条件下,循环向外输出的功越多。

10.工质经历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变为零。

(×) 工质经历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不变,熵的变化量为零。

11.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力过程都是可以无条件实行的。

(×) 能量守恒定律是在说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到另一种形式,数量上的相等;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能量转化的方向解释了,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由一定方向的,即:热量不能自动的无偿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12.使系统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过程。

(×) 对于孤立系统,此说法是正确的。

但在开口系统中,由⎰∂=-2112T Q S S 知,如果在可逆过程中,系统与外界发生热量的交换,即021>∂⎰TQ ,系统熵同样可以增加,故错误。

13.过热蒸汽的温度一定高于湿蒸汽的温度。

(×) 过热蒸汽的温度和外界压力有关。

有可能高压下的湿蒸汽温度高于低压下的过热蒸汽温度。

14.绝热节流过程是定熵过程。

(×) 节流阀绝热节流前后焓相等既能量相等。

但是节流过程中焓有变化,缩口处速度变大,焓值并不处处相等。

15.压力机把一定量的气体从相同的初状态压缩到相同的终压时,可逆定温压缩过程消耗的功最小(√)三、选择题 D D D C A C D C B B1.准静态过程就是A. 平衡过程B. 可逆过程C. 不可逆过程D. 无限接近平衡的过程2.可逆过程一定是A. 非平衡过程.B. 存在着损耗的准静态过程C. 工质能回复到初态的过程D. 准静态过程3.热力系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可能是A. 闭口系统B. 开口系统C. 绝热系统D. B 或C4.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工质不能恢复原来状态A.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B.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C. 这种说法在一定条件下是正确的D. 这种说法无法判断5.系统和外界发生能量传递时,功和热量是A. 过程量B. 强度量C. 广延量D. 状态参数6.在T-S 图上,任意一个逆向循环其A. 吸热大于放热B. 吸热等于放热C. 吸热小于放热D. 吸热和放热关系不定7.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是A. 常数B. 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异,但对某种理想气体而言,比热容为常数C. 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异, 但对某种理想气体某种过程而言,比热容为常数D. 随气体种类不同而异, 但对某种理想气体某种过程而言,比热容为是温度的函数.8.迈耶公式A.仅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比热容B.适用于任意气体,但定比热容C.适用于理想气体,是否定比热容不限D.适用于任意气体9..某理想气体自状态1经历一个可逆多变过程到达状态2,其温度下降,熵增大,则气体A.压力升高、比体积增大,对外作正功B.压力降低、比体积增大,对外作正功C.压力升高、比体积减小,对外作负功D.压力降低、比体积减小,对外作负功10.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经历某种可逆过程,过程中不可能同时发生A. 吸热、升温又对外作正功B. 吸热、降温又对外作负功C. 吸热、升温又对外作负功D. 吸热、降温又对外作正功四、简答题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装置采用了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试简述这样做的利弊?利:液体制冷剂在膨胀机中体积膨胀不大,做功很小,且膨胀机内不允许出现液体,以免损坏叶片,所以,通常在实际循环多采用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操作方便的节流阀代替膨胀机。

弊:节流阀不对外做功膨胀降温效果没有膨胀机对外做功降温效果显著。

流体介质在节流阀流速较大的情况下,易出现汽蚀现象,致使部分零件表面很快损坏,同样节流阀精度不高,不宜调节,密封性较差,效率低。

2.霉雨季节时一些冷水管表面带有水珠出现,这是为什么?梅雨季节,空气比较湿润,即空气含湿量较大一般达到饱和含湿量,当这些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冷的水管达到水蒸气的露点温度时就会液化,形成水滴凝结在水管表面。

3.简述为什么空调可以降低室内温度,而敞开的冰箱却不能?空调是利用制冷系统把冷空气排在室内,而把制冷产生的热气排出室外。

冰箱却是全排在室外,所以空调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敞开的冰箱却不能。

4.用热水泵输送容器内热水到一定高度的另一系统内,为防止热水在泵送过程中可能产生汽化,试问热水泵应装在容器下还是装在容器上若干米处?5.若分别以某种服从p(v-b)=R g T 的气体(其中b 为常数)和理想气体为工质,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进行卡诺循环,试比较哪个循环的热效率大一些?为什么?两个循环的热效率相等,由卡诺循环推论,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热效率,且与工质的性质有关。

6.0℃的冰在温度为20℃的大气中逐渐融化成水,试分析该过程是否可逆?过程中冰的熵变和大气的熵变哪个大?为什么?该过程不是可逆的,由于大气和冰可以看作是一个孤立系,大气在冰融化前后可以看作温度不变,冰融化前后温度也不变,既满足温差传热。

熵变公式dS =δQ/T ,又空气温度比水大故冰的熵变大7.简述平衡态、稳定态、均匀态的关系“平衡态”是指当系统内各个状态参量都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且系统与外界不存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则系统达到平衡态。

“稳定态”也是状态参量不随时间改变,但系统可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稳定态不一定是平衡态,平衡态一定是稳定态,平衡态不一定是均匀态,单相平衡态是均匀态。

8.若系统从A 状态出发,经不可逆绝热过程到达B 态,该系统能不能从A 态出发,经可逆绝热过程到达B 态?不能。

由熵变表达式:r T Q dS /δ≥,对于绝热过程:0≥dS 。

系统从A 态出发,经过不可逆过程到B 态,则ΔS AB = S B -S A >0,所以S B >S A 。

若可逆过程终态为B′ 则ΔS AB ′=S B ′-S A =0所以S B ′= S B 因此S B ′<S B 因为熵是状态参数,所以B′和B 不是同一个状态。

因此系统由A 态出发经历可逆绝热过程不可能到达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终态。

9.解释冬天房间窗玻璃内侧结霜的原因。

因为室内外温度、湿度都不一样。

当窗外温度降低到零摄氏度以下时,窗玻璃温度也会随之降低。

室内热空气中的水分便在窗户内侧的玻璃上遇冷凝结成霜。

10.何为第二类永动机?试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证明其是制造不出来的。

人们把从单一热源取得热量并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循环发动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

根据卡诺循环,知η=1-T 1/T 2当T 1= T 2时η=0即不可能单一热源供热,所以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11.有没有500℃的水,为什么?没有。

由水的T-S 图可知,水的临界温度为374.15℃,临界压力是p c =22.129Mpa 。

t c 是最高的饱和水温度,水在p c 下被加热到t c 时会立即汽化,成为过热蒸汽。

当t>t c 时,不论压力多大都不能使水蒸气液化,500℃已经远超过了t c ,所以不存在500℃的水。

13.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首先根据热二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下雪时的气温低于雪的温度,雪不可能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化掉,因而不会导致气温下降。

化雪时,需要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温度降低。

所以人们会感觉下雪不冷化雪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