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基础-整理

合集下载

测量学-测量学复习自己整理

测量学-测量学复习自己整理

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称为铅垂线,简称垂线。

水准面:假设有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无数个)大地水准面:通过观测,求出平均高度海水面、并延伸通过陆地的(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不规则封闭曲面。

它是重力等位面。

(仅有一个)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野外观测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外业: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内业:法线和参考椭球面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相对高程(假定高程):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高差:两点间的高程之差hAB=HA-HB以青岛验潮站多年的观测资料求得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并在青岛市观象山上建立了国家水准原点(85黄海高程系统)测量的基本原则:先整体后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量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测量地面点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程测量水准仪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出未知点的高程。

尺垫:只用于转点,不能用于已知点和待测点作用:防止位移和下沉水准仪的使用:安置:安置三脚架和水准仪粗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瞄准:粗瞄和精瞄精平: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读数:用中丝读数视差:当观测时把眼睛稍作上下移动,如果尺像与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即读数有改变,这一现象叫视差。

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直到不再出现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

水准点:事先埋设标志在地面上,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Bench Mark), 常以BM表示。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其顶部通常为凸起的半球面, 用于放置水准尺。

水准路线布设形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网水准网:由几条单一的水准路线彼此相连成网状,这种形式的水准路线称为水准网。

测量学基础-整理

测量学基础-整理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基准面。

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测量坐标系的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3.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在测量学中,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是用平面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的,点的平面坐标分为平面直角坐标(x,y)和地理坐标(精度,纬度)。

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普通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测设和监测。

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为了控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测绘工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检核原则。

8.何通过水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通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

水准管上两相邻分划线间的圆弧(2㎜)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

9.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10.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测量学基础(考前必备)

测量学基础(考前必备)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知识作业习题一、填空:1.要测绘测区的地形图,其原则是在程序上是先、后;在形式上是先、后;在精度上是由到。

2.比例尺的种类有比例尺和比例尺。

3.地面上的点位可由、来表示。

4.水准面有个。

5.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称为。

6.地面上的点到任意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

7.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叫做。

8.地面点的高程可分为高程和高程。

9.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有、和。

二、选择题:1.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测量范围的半径为()公理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25B、10C、15D、202.大地水准面有()个A、1 B无数 C、2 D、53.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A、完全相同B、一点不同C、两点不同D、完全不同4.在小范围进行测量工作时,可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A.平面直角坐标 B、地理坐标 C、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D、其它坐标5.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表示的。

A.坐标和高程 B、距离和角度 C、角度和高程 D、距离和坐标6.下列比例尺数据中哪个比例尺最大()A、1:1000B、1:500C、1:2000D、1:5000三、问答题:1.什么叫测量学?测量学的任务有哪些?2.什么叫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水准面有何特点?3.什么是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4.测量学上是如何表示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及地面点的点位的?5.高斯投影有哪些性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如何建立的?6.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163.46m。

问其在1︰500、1︰2000地形图上各为多少厘米?7.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8.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讨论习题测绘与测设的区别思考题什么叫比例尺精度?1︰2000的比例尺精度是多少?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何意义?第二章水准测量作业习题一、填空:1.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长水准管气泡居中,表明仪器达到。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知识,2. 了解水准面与水平面的关系。

3. 明确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4. 深刻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5. 充分认识直线定向的含义。

6.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1. 测绘学研究的对象,测绘学的分科,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

2. 了解矿山测量学的在采矿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3. 地球特征,大地水准面的形成,地球椭球选择与定位。

地球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的特性。

参考椭球面。

4. 确定点位的概念。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5.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间的坐标转换。

天文坐标(入©),大地坐标(L,B),空间直角坐标(X,丫,Z),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独立平面直角坐标(x,y)。

高斯投影中计算带号的公式:N = • p /6 • 1二取整数部分n二P -1 30' /3 取整数部分计算中央子午线的公式:■ 6 =6N-3 ■ 3 =3n6. 地面点的高程。

1985年国家黄海高程基准。

高程与高差的关系:h AB 二H B -H A二H B'-H A'。

7.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

测量工作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测量工作的内容: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

8.直线定向:清楚标准方向的建立,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二北方向:真北、轴北、磁北、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

关系公式:二丄tan ' : m ~ ■ ~R方位角的概念,标准方向线,真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磁方位角。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不同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公式:A = A^ 、A =〔A m-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公式:^左:反「正_180 :前二:后二卩右_ 1809•测量误差的来源,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及误差传播定律。

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来源,测量误差种类。

系统误差及其特性。

偶然误差及其特性,公式:-x lim 0n 护n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 中误差及其含义,取值范围。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测量学基础知识点总结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测量理论、测量方法与测量结果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物理等领域。

测量学基础知识点包括测量基本概念、错误与误差、测量精度、测量标准等方面。

本文将对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测量基本概念测量是通过对事物进行观测和比较,以确定其数量、性质和关系的过程。

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测量对象、测量目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等。

测量对象是需要被测量的事物,测量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应的测量结果,测量方法是通过使用工具和仪器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是测量的具体数值。

2. 错误与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测量方法、个人技术等因素引起的,其结果偏离真实值的方向是固定的,并且可能存在累积效应。

随机误差是由于不可控制的、随机的因素引起的,其结果偏离真实值的方向是随机的,并且可能存在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3. 测量精度测量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反映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大小。

测量精度可以通过准确度和重复性来评价。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接近真实值的程度,重复性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仔细控制测量条件等。

4. 测量标准测量标准是用于确立和比较测量结果的基准。

测量标准可以分为实物标准和基本单位标准两种类型。

实物标准是通过某种物理量的实质属性作为标准来建立的,例如国际千克原器是质量的实物标准。

基本单位标准是通过一系列的精密仪器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来建立的,例如米/秒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标准。

除了上述基础知识点,测量学还涉及误差的传递、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误差的传递是指在多个测量量的组合中,各个测量量所引起的误差在组合结果中的传递规律。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对测量结果的概率性描述,通常用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

测量学基础

测量学基础

测量学基础
测量学基础是指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测量学是一门研究量的度量、测量误差、测量仪器、测量
方法的科学。

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中,测量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测量学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量:量是测量的基本对象,包括物理量、化学量、生物
量等。

量具有大小和单位两个基本属性。

量的大小用数值
表示,单位用来确定量的度量单位。

2.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系统误差是
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偏差或测量方法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随机误差是由多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具有无规律性。

3.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用来进行量的测量的工具。

测量
仪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直接测量仪器和间接测量仪器。

直接测量仪器可以直接读取或记录量的数值,如尺子、
量杯等;间接测量仪器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转换或计算来得到量的数值,如计时器、万用表等。

4.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是指进行量的测量时采用的具体步骤和技术。

不同的量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可以是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测量法等。

测量学基础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掌握了测量学基础,才能正确进行量的测量,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量学基础知识
6
世界测绘科学的发展(4)
数字化自动成图系统,其中包括航测数字化成图与全站仪数 字化成图,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成图周期短、劳动强 度小、图纸精度高等等无可比拟的优点。 “3s”技术的崛起,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和遥感,使测绘科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电子化与自动化。
7
我国测绘科学的发展(1)
一、水准面的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内进 行长度的测量工作时,可以不必考虑地球曲率;也就是说可以把水准 面当作水平面看待,即实际沿圆弧丈量所得距离作为水平距离,其误 差可忽略不计。
二、水准面的曲率对水平角度的影响:计算表明,对于面积在 100km2以内的多边形,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度的影响只有在最精密的测 量中才需要考虑,一般不必考虑。
8
我国测绘科学的发展(2)
唐代僧一行(张遂)主持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其中包括公元 724年进行的从河南滑县到上蔡长达300km的子午线弧长测量, 并用日圭测定纬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弧长测量。
宋代沈括在他的著名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出了磁偏角现象, 这比哥伦布的发现要早400年。
郭守敬(元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与水利学家)编制出我国古代 最先进、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最早提出用平均海水面 作为高程基准面的思路,比西方要早几百年。
整个仪器的上部可以绕仪器竖轴在水平方向旋转,水平 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用于控制望远镜在水平方向转动, 松开制动螺旋,望远镜可在水平方向任意转动,只有当 拧紧制动螺旋后,微动螺旋才能使望远镜在水平方向上 作微小转动,以精确瞄准目标。
24
水准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是应用一个称为水准器的部件 获得的。
水准器是利用液体受重力作用后气泡居最高处的特性,使 水准器的一条特定的直线位于水平或竖直位置的一种装置。

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量学基础知识

P R2
27、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 :中央经线的投影长度比不等于 1 而等于 0.9996,投影后 两条割线上没有变形, 它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斯投影相同, 且和高斯投影有一个简单的比
例关系。0.9996 是为了使得 6 度带边缘的最大变形值小于 0.001 而选择的数值。两条割线上 (在赤道上,它们位于中央子午线大约 180km 约 1 度 40 分处)上没有变形;李开这两条割 线越远变形越大;在两条割线内长度变形为正,以外为负。 28、UTM 投影带将全球划分为 60 个投影带,每带经差 6 度,以 180W 和 174W 为第一带, 从西向东连续编号,投影带的编号与 1:1000000 的比例尺地形图相关规定一致。该投影在南 纬 80 度至北纬 80 度范围内使用。直角坐标实用公式:
hAB a x A (b xB ) hAB a b ( S A S B ) tan i
h (a b) " ( S
i
A
SB )
测量时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根据不同的等级要求每一测站前后视差距累计和不超过一 定限值。 残余 i 角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在同一测站后视与前视的 i 角往往由于太阳的照射不 同而不同,为避免这种误差的产生,在阳光下观测必须用伞遮住仪器,在瞄准同一测站前后 尺时避免调焦。 42、交叉误差在水准测量中的影响,主要看其是否会引起视准轴不水平。若旋转轴不严格垂 直,两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不平行可能导致两轴在竖直面上不平行,即转化为 i 角误差。 43、 水准尺零点差可在已测段中使测站数为偶数的方法消除。 水准尺无论前倾还是后倾都会 使得读数偏大。 44、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①水准管的水准轴与视准轴平行; ②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 (厂家保证) ③圆水准器的水准轴与仪器旋转轴平行; ④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旋转轴。 45、 我国的经纬仪系类按照野外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这一精度指标划分为 DJ07、 DJ1、 DJ2、 DJ6、DJ15 五个等级,经纬仪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水平读盘和垂直度盘组成。 46、 使用 J2 等高精度经纬仪进行观测时还需计算 2C 值, 其计算公式如下: 2C=L-(R±180°), 它是观测成果中一个有限差规定的项目,但并不是以 2C 的绝对值的大小作为是否超限的标 准,而是以各个方向 2C 的变化值(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是否超限的检查标准。 47、由于竖盘指标偏离了正确位置,使得视线水平时的度盘读数大了或小了一个数值 x,这 个偏离值 X 称为竖盘指标差。 左 =90-(L-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基准面。

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丫轴是东西方向,丫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3.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

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

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 X轴,赤道投影为丫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地面上一点得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在测量学中,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是用平面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的,点的平面坐标分为平面直角坐标(x, y)和地理坐标(精度,纬度)。

5.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普通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测绘,测设和监测。

6.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 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7.在测量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为了控制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测绘工作必须遵循先控制后碎步,步步检核原则。

8•何通过水准管圆弧零点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通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称为圆水准轴。

水准管上两相邻分划线间的圆弧(2伽)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分划值。

9.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CC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

10.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

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11.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与水准管轴的误差,消除或减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加快观测速度。

12.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何点不能放置尺垫? 便于传递高程,为了正确地传递高程,使立尺点稳固准确,水准点(已知高程点)不能放置尺垫。

13.S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为什么?哪个是主要条件?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视准轴 CC水准管轴LL,圆水准轴'L'L,仪器竖轴W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①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L // VV);②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③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 CC。

14.水准测量中,怎样进行记录计算校核和外业成果校核?测站记录计算校核:工a-2 b=X h,外业成果校核:构成闭合、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hf,当hf满足规定高差闭合差容许值(即fh v fh容)时,认为外业观测成果合格,否则应查明原因返工重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15.何谓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水准路线中高差观测值与高差理论值之差称为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按照与测段长度或者测站数成正比分配到各测段观测高差中。

16.绘图说明水准仪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操作步骤。

(1)首先按照左手拇指法则,双手同时对向或者反向旋转任意两个脚螺旋,使气泡运动到圆水准器中心一第三个脚螺旋的连线或者延长线上,如图(a)所示。

(2)单独调节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即可。

17.影响水准测量成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或消除?(1)仪器误差:仪器校正不完善的误差、对光误差、水准尺误差。

消除方法:前后视距相等,仪器严格检验,正确使用。

(2)观测误差:整平误差、照准误差、估读误差、扶尺不直误差。

消除方法:使用高倍望远镜,认真操作。

(3)外界条件的影响:仪器下沉的误差、水准尺下沉的误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消除方法:前后视距相等,使用尺垫。

18.绘图说明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标尺上读数,进而测出地面上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高差和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出其它点的高程。

由图中可知:hAB= a-b,HB = HA + hABHBHA19.试述在一测站上测定两点高差的观测步骤。

①水准仪的安置,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②瞄准,使用望远镜瞄准后视水准尺,注意消除视差;③精确整平,调节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两端气泡影像重合;④读数, 用十字丝横丝为准在水准尺上读数,估读到毫米;⑤瞄准前视水准尺,重复②③④步,读出前视水准尺读数。

⑥计算高差。

h=a-b20.DJ6型光学经纬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主要由基座、照准部、度盘三部分组成。

21.经纬仪安置包括哪两个内容?怎样进行?目的?经纬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

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标志中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对中可使用垂球或光学对中器操作。

整平使用基座脚螺旋,先使水准管平行于上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方向,两手同时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然后将照准部转动 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按上述方法反复操作,直到仪器旋至到任何位置,水准管气泡总是居中为止。

22.测量水平角时,为什么要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为了消除仪器视准轴误差和横轴不水平误差,提高精度,防止粗差,消除度盘分划不均匀误差。

23.试述测回法操作步骤、记录计算及限差规定?测回法是测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观测。

具体步骤如下:①安置仪器于测站 0点,对中、整平,在 A、B两点设置目标标志。

②将竖盘位于望远镜的盘左位置,先瞄准左目标 A,水平度盘读数为La,记录到记录表相应栏内,接着松开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 B,水平度盘读数为Lb,记录到记录表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其盘左位置角值B左=Lb-La③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望远镜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水平度盘读数为Rb,记录到记录表相应栏内;接着松开照准部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同法瞄准左目标A,水平度盘读数为Ra,记录到记录表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下半测回,其盘右位置角值 B右=Rb-Ra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④若B左 -B右三36,认为观测合格,取上下半测回角度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角值,即B =? (B左+B右)24.如何将经纬仪的起始方向水平度盘读数配置成0° 00' 00〃?利用经纬仪度盘变换手轮,打开保护盖,转动手轮,此时水平度盘随着转动。

待转到0° 00' 00〃位置时,将手松开,关闭度盘变换手轮保护盖,水平度盘即为0° 00' 00〃的位置。

25.何谓竖盘指标差?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当视线水平且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的竖盘读数与应有的竖盘指标正确读数(即90°的整倍数)有一个小的角度差x,称为竖盘指标差,即竖盘指标偏离正确位置引起的差值。

采用盘左、盘右位置观测取平均计算得竖直角,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26.经纬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它们应满足什么条件?经纬仪各部件主要轴线有:竖轴 VV、横轴HH望远镜视准轴CC和照准部水准管轴LL。

根据角度测量原理和保证角度观测的精度,经纬仪的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以下条件:①照准部水准管轴LL应竖直于竖轴VV②十字丝竖丝应竖直于横轴 HH③视准轴CC应竖直于横轴HH④横轴HH应竖直于竖轴VV⑤竖盘指标差应为零。

27.用经纬仪瞄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点,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相同?在竖直度盘上的两读数差是否就是竖直角?为什么?水平度盘读数相同,这是因为水平角的定义所决定;不是竖直角,这是因为竖直角定义是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

28.经纬仪上有几对制动、微动螺旋?各起什么作用?经纬仪上有两对制动、微动螺旋,一对是望远镜制动与微动螺旋,用来控制望远镜在竖直面内的转动,另一对是照准部制动与微动螺旋,用来控制照准部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利用这两对制动与微动螺旋可以使经纬仪瞄准任意方向的目标。

29.何谓正、反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到某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值从0~360°。

直线AB的方位角记为a AB ,直线BA的方位角记为a BA ,则a AB与a BA互为正反方位角。

30.为了保证一般距离丈量的精度,应注意哪些事项?①丈量前应对丈量工具进行检验,并认清尺子零点位置。

②为了减少定线的误差,必须按照定线的要求去做。

③丈量过程中拉力要均匀,不要忽紧忽松,尺子应放在测钎的同一测。

④丈量至终点量余长时,要注意尺上的注记方向,以免造成错误。

⑤记录要清晰不要涂改,回读检核,以防记错。

⑥注意爱护仪器工具,钢尺质脆易折,不要被人踩踏、车辆辗压和在地上施行,发现打结,应打开后再拉,以免将钢尺拉断。

⑦用完后,应擦净上油,以防生锈。

30.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常用什么来表示直线方向?直线定向的目的是为了计算两点之间的 x,y坐标增量,使图纸上的方向与实地一致。

测量学中常用直线的方位角或象限角表示直线的方向。

31.距离丈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①尺长误差,尺面所注的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所引起的误差,可以用尺长改正的办法使其消除。

②定线的误差,丈量距离时,尺子所放的位置,偏离了直线的方向线,其所量的距离不是直线长度而是折线长度。

因此量得的长度总是比实际长度长。

③丈量本身的误差,包括:由于没有把尺的零点对准起点或测钎中心的误差;拉力不均匀的误差;尺倾斜误差;余长读数不准确的误差等。

32.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直线定向是确定地面上直线的方向,一般用直线与标准方向指教的夹角来表示,如方位角;而直线定线指的是在一条直线上确定出一些点的工作,一般是为了保证距离丈量沿着直线进行不至于偏离两点所在直线而进行定点工作。

33.试述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欲测直线AB的磁方位角,将仪器搬到直线的一端点A,并在测线另一端点B立标杆;②罗盘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③瞄准读数,即为测线的磁方位角a AB④将罗盘仪移至B点,标杆立于A点,重复上述操作,测得直线 AB的反方位角a BA⑤磁方位角计算,正、反方位角应相差180°,其误差容许值应在土 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