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作业第二章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作业

《电路原理》作业

第一讲作业(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 1. 如图1所示:U = V ,U 1= V 。

2. 图1—4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压1245U U U V===,求3U 和CAU3. 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种情况第二讲作业(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I 。

2. 求图示各电路的电压U 。

3. 图示各电路,求:(1) 图(a)中电流源S I 产生功率S P 。

(2) 图(b)中电流源S U 产生功率S P第三讲作业(受控电源,电路基本定律(VAR 、K CL 、K VL ))1. 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2. 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 )。

3. 图示含受控源电路,求:(1) 图(a)中电压u 。

(2) 图(b)中2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R P 。

第四讲作业(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连结的等效变换)1.图示电路中的acb支路用图支路替代,而不会影响电路其他部分的电流和电压。

2.电路如图,电阻单位为Ω,则R ab=_________。

3.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电流I 。

第五讲作业(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1.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ab 。

2. 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3. 求图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

第三章作业3-1、某电路有n 结点,b 支路,其树枝数为 ,连枝数为 ,基本回路数为 ;独立的KCL 方程有 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 个,独立的KCL 和KVL 方程数为 。

3-2、电路的图如图,以2、3、4为树枝,请写出其基本回路组。

3-3、电路如图,用支路电流法列方程。

3-4、电路见图,用网孔分析法求I 。

3-5、用网孔电流法(或回路电流法)求解图2电路中电流I及电压U 。

【东北大学】20春学期《电路原理》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

【东北大学】20春学期《电路原理》在线平时作业2(参考)

20春学期《电路原理》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1.图中,L=20mH, C=50pF, R=1kW, Ù=10Ð00 V。

电路的谐振频率w0为( )弧度/秒。

A 106 其它B 159155 C{图}A.DB.CC.BD.A答案:D2.8-1 图中所示电路L=0.2H,R=2Ω,求冲击响应i为()。

A 5e-t1(t)AB 0 C其它{图}A.DB.CC.BD.A答案:D3.图中t³0时uc(t)为( )。

A u(t)=12e-0.25tB u(t)=12-12e-0.25tC 其它{图}A.DB.CC.BD.A答案:D4.图中t³0时iL(t) 为( )。

A iL(t)=3e-4tB iL(t)=3-3e-4tC 其它{图}A.DB.CC.BD.A答案:D5.图中所示电路C=0.1F,R=10Ω,求冲击响应i为()。

A 0.1d(t)-0.1e-t1(t)AB -0.1e-t1(t)A C其它{图}A.DB.CC.BD.A答案:D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6.R=15Ω, L=0.3mH, C=0.2mF,U=5V,f=3*104Hz .电流i=0.3Sin(18.8495t-34°)A 。

(){图}答案:正确7.图中电位Ub=4.4V。

( ){图}答案:正确8.含非正弦的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的求解可以直接应用叠加定理求解。

( ) 答案:错误9.图中电位Ua=-4.4V 。

( )答案:错误10.正弦电路的平均功率P=UIcosj。

( )答案:正确11.图中 US=10V, R=10Ω, IS=-1A。

则电流I=1A 。

( ){图}答案:错误12.正弦电路的平均功率P=UIcosj。

电子电工作业答案

电子电工作业答案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在下图中,已知I 1=3mA ,I 2=1mA 。

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 3和其两端电压U 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231123-=-=-=I I I mA ;60303103=+⨯=U V ;=⨯=3301US P 90mW ; =⨯-=1802US P -80mW ;=-⨯=)2(603U P -120mW ;=⨯⨯⨯=⨯=-23321310)103(10101010I P k 90 mW ;=⨯⨯⨯=⨯=-23322320)101(10201020I P k 20 mW ;∑=0P 功率平衡。

2.在下图所示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个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

解:112123=-=-=I I I A ;20201311-=⨯-=-=I R U V ;40210202212-=⨯--=-=I R U U V ;20)20(1111=-⨯-=-=U I P A W ;80)40(2222-=-⨯==U I P A W ;202011211=⨯==R I P R W ; 401042222=⨯==R I P R W ;3.将下图化简成电压源模型。

解:(a )(b )4.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R X 、I X 、U X 。

解:(a )46110Ω=⨯-=A V U X V ; 32121=ΩX X U A I -=A ; 6/==X X X I U R Ω (b ) 102137375.05.1=)(+⨯⨯-=X U V ; 3.035.05.1=)(X X U I --=A ; 9.75.05.15.020=--⨯=XX U R Ω5.试计算电路中的各未知量。

解:(a )8)21(16--=-R ;8=R ; (b )88)31(-⨯+=U ;U =24V(c ) 88)2(16-⨯+=I ;I =1A ; (d )88)1(16-⨯+=-I ;I =-2A 161)16(=⨯--=IS P W (消耗) 6.试求所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和6V 电压源的功率。

低压电工作业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低压电工作业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识
位是V(伏特)。
生活中常见水往低处流,是因为水流两端存在水 位差,同理,能促使电流形成的条件
是导体两端有电位差(电势差)的存在,即电压。
电压是衡量电场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一个闭 合的外电路,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负载流向 电源的负极,电场力做功,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 的能。而内电路,电源是如何建立并维持正极及负 极之间的电位差的呢?任何一种电源都是一个能量转 换装置,
负载
电 源
开关
导线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荷、电场和电场强度 •带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失去电子带正电的粒子 叫正电荷,失去电子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电荷 的多少用电量或电荷量来表示;电量的符号是Q, 单位是C(库仑)
• 电场是电荷及变化磁场周围空间星存在 的一种特殊物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 这种力称为电场力;当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 力对电荷做功,说明电场具有通常物质所具有的力 和能量等特征。
低压电工作业 第二章 电工基础知 识
第一节直流电路
•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电路和电路图 电路是为了某种需要,将电气设备和电子元器件按照一定方 式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电路 图是为了研究和工程的实际需要。用国家标准化符号绘制的、表 示电路设备装置组成和连接关系的简图 。
在同一回路中各支路 电压之间的关系。体 现的是电荷在电场中 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 它所具有能量的改变 量只及这两点的位置 有关,而及移动路径 无关的性质。
在分析电路列回路KVL方程时,应先规定回路绕行方向,各 支路电压参考方向及回路绕行方向一致时(从“+”极性向“”极性)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四、功率和电能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的首尾两端分别接在电路 中相同的两节点之间,使电路同时存在几条通路的 电路称为电阻的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有以下性质:

电路原理2

电路原理2

电路原理2电路原理2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电路原理1的延伸和深化,主要介绍了更加复杂的电路理论和应用。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学习更多关于电路的知识,包括交流电路、数字电路、集成电路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路原理2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首先,我们将介绍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路是指电流和电压都随时间变化的电路,它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交流电路中,我们需要了解频率、相位、阻抗等基本概念,并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技巧。

其次,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

数字电路是由数字信号来控制和传输信息的电路,它在计算机、通信、控制系统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数字电路中,我们需要了解数字信号的表示方法、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原理、计数器和寄存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接着,我们将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器件集成在同一块半导体晶片上的电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集成电路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常见的集成电路类型、集成电路的测试和可靠性评估等内容。

最后,我们将对电路原理2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掌握更多关于电路的知识,还可以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电路原理知识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设计、测试和维护中,为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电路原理2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第二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第二章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学重点1•了解三极管的外形特征、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2•在实践中能正确使用三极管。

3•理解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分析方法。

4•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并能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等性能指标。

5 •能搭建分压式放大电路,并调整静态工作点。

教学难点1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2.放大、动态和静态以及等效电路等概念的建立。

3 •电路能否放大的判断。

学时分配2.1三极管2.1.1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通过实物认识常见的三极管三极管有三个电极,分别从三极管内部引出,其结构示意如图所示。

集电区基区发射区发射极e按两个PN结组合方式的不同,三极管可分为PNP型、NPN型两类,其结构示意、电路符号和文字符号如图所示。

集电极cNC e发射极eNPN型PNP型有箭头的电极是发射极,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正向偏置时的电流方向,由此可以判断管子是PNP型还是NPN型。

三极管都可以用锗或硅两种材料制作,所以三极管又可分为锗三极管和硅三极管。

2.1.2三极管中的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动画: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示意做一做:三极管中电流的分配和放大作用观察分析实验参考数据:1) 三极管各极电流分配关系:I E = I B + I C , I E ~l C ? 1 2B2) 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比基本为常量,该常量称为共发射极直流放大系数B3)基极电流有微小的变化量 A B ,集电极电流就会产生较大的变化量 A i c ,且电流变化量之比也基本为常量,该常量称为共发射交流放大系数1“定义为:r : PNP 型三极管放大工作时,其电源电压 V CC 极性与NPN 型管相反,这时,管子三个电极的电流方向也与 NPN 型管电流方向相反,电位关系则为V E >V B >V C 。

2.1.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三极管在电路应用时,有三种组态(连接方式),以基极为公共端的共基极组态、以发射极为公共端的共发射极组态和以集电极为公共端的共集电极组态,如图所示。

通信电路原理习题课1-4章

通信电路原理习题课1-4章

波在负载上产生压降,因此对于二次谐波 L1
L2
要求 L2与C构成串联谐振,而对于基频L1 、
L2与C则构成并联谐振,在负载上能构产 生压降,因此:
R1
C R2
1 2
L2C
L1

1
C
L2
计算结果:
L1 =375μH, L2 =125μH
第1-4章
【习题】
2.有一并联回路在某频段内工作,频段最低频率为535kHz,最高 频率为1605kHz。现有两个可变电容器,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 量是12pF,最大电容量是100pF;另一个电容器的最小电容量是 15pF,最大电容量是450pF。试问:
1.15 p 1 3.45 q p
q p
则可以得下列组合,满足条件:
p=1
p=2
p=2
q=2 ,
q=3 ,
代入 fs=
p 1 q p
fi
q=4
得在697. 5、930、1395kHz频率附近会 产生组合干扰哨声
第1-4章
fk pf0 qfs
fk pf0 qfs fi fi f0 fs
3、并联谐振回路如图示,已知:fp=10MHz,Qp=100,Rs=12.8KΩ, R大L功=1率K的Ω条,C件=4为0pFpR,2接L2 入R1系p 数Rp1S2p1,= 试NN12求33=接0.8入,系p数2=p2NN和1435,负回载路R通L频获带得B最W0.7
14
Is
Rs
C
Rp
2 L1
L2
pf0 qfs fi
pf0 qfs fi pf0 qfs fi pf0 qfs fi
p 1 fs q p fi

电子与电路技术卢飒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子与电路技术卢飒习题答案第二章

电子与电路技术卢飒习题答案第二章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工越来越吃香,我们看看下面的电子电工技术试题答案,欢迎阅读哦!一、填空1、倒闸操作方式时,不容许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严防误操作枪机装置(中止),特定情况下例如须要(中止),必须通过值长同意。

2、带电装表接电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短路)和(电弧灼伤)的安全措施。

3、各类作业工人应当被知会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有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凡在离地面(2)m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5、变压器在运转中,其总损耗就是随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铁耗)就是维持不变的,而(铜耗)就是变化。

6、随着负载的变化,变压器的效率也在发生变化。

当(可变损耗)等于(不变损耗)时,其效率将最高。

7、电焊变压器必须存有较低的(电抗),而且可以(调节),其外特性应当就是(陡降)的。

8、绝缘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烘、浸漆和干燥)三个过程。

9、异步电动机搞耐压试验时,当电压升至(半值)后,应当逐渐跌至全值,通常不少于(10 秒),以免受到冲击电压的影响,然后维持(1)分钟,再降到(半值)以下阻断电源。

10 、交流控制电机可分为(伺服电机、测速发电机和自整角机)三大类。

11 、触点的电磨损就是由触点间(电弧)或(电火)的高温并使触点金属气化和蒸以导致的,机械磨损就是由于触点接触面(喷发)导致的。

12 、交流接触器的栅片灭弧原理是由于触点上方的铁质栅片(磁阻很小),电弧上部磁通大都进入(栅片),使电弧周围空气中的磁场分布形式(上疏下密),将电弧拉入灭弧栅。

电弧被栅片分割多若干短弧,使起弧电(高于),电源电压并产(阴极)效应,栅片又大量吸收电弧的(热量),所电弧被熄灭。

13 、触点压力存有(终压力)和(初压力)之分后。

触点的终压力主要依赖于触点的(材料)与导体的容许(温升)以及电机(稳定性),触点被压力对于交流接触器通常按终压力的(65%~90%)调整,直流接触器按终压力的(60%~80%)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 Ω,R 2=8k Ω。

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u 2
和电流i 2、i 3:(1)R 3=8k Ω;(2)R 3=∞(R 3处开路);(3)R 3=0(R 3处短路)。

解:(1)为并联且相等,其等效电阻R=
8
2
=4K Ω,则 1110050
243
S U i mA R R =
==++
123508.33326
i i i mA ==
== 22250
866.6676
u R i V
==⨯=
(2)因3R =∞,则有
212100
1028
S U i mA R R =
==++
22281080u R i V ==⨯=
(3)因3R =0,则有2
0,i =得20,u =
31100
502
S U i mA R =
==
2-5用△—Y 等效变换法求题2-5图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1)将结点①、②、③之间的三个9Ω电阻构成的△形变换为Y 形;(2)将结点①、③、④与作为内部公共结点的②之间的三个9Ω电阻构成的Y 形变换为△形。

9Ω9Ω



a
b

②③

题2-5图
解 (1)变换后的电路如解题2-5图(a )所示。

因为变换前,△中Ω===9312312R R R
所以变换后,Ω=⨯===393
1
321R R R
故123126
(9)//(3)3126ab R R R R ⨯=+++=++ 7Ω=
(2)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5图(b )所示。

因为变换前,Y 中1439R R R ===Ω 所以变换后,1443313927R R R ===⨯=Ω 故 144331//(//3//9)ab R R R R =+Ω=7
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 。

10V
+-4Ωi 10Ω
4V +
-4Ω6V
+
-

10Ω

1A
题2-11图
解 由题意可将电路等效变 为解2-11图所示。

解解2-5图
2
R 3
R ③





31
R 43
R 14
R
2-13 题2-13图所示电路中431R R R ==,122R R =,CCVS 的电压11c 4i R u =,利用电源
的等效变换求电压10u 。

于是可得A i 25.0105.21==
,A i
i 125.02
1==
2-14 试求题2-14图(a )、(b )的输入电阻ab R 。

1
(a ) (b )
题2-14图
解 (1)由题意可设端口电流i 参考方向如图,于是可由KVL 得到,
21111,
ab u R i u u u R i μ=-+=
21(1)ab
ab u R R R i
μ=
=+- (2)由题已知可得 11221121(1)ab u R i R i R i R i β=+=++
121
(1)ab
ab u R R R i β=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