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g浅谈如何提炼新闻主题

合集下载

新闻主题的确定与提炼

新闻主题的确定与提炼
就 不 会 有 富 有 思 想 性 和 教 育 意 义 的 主
题 。二是作 者通过深入采访, 调查研究,
对 所 得 到 的 材 料 进 行 分 析 归 纳 的结 果 。
分析归纳 的过程就是提炼 主题 的过程 。
被誉为“ 济南模式” 。国家住建部领导及
部分全 国知名专家 给予了高度评 价 , 并 将城市管理的“ 济南模式” 向了全国。 推 主题要集 中, 并有鲜 明性 。集 中, 主
什么 , 了解 中央 、 地方 当前着力在抓什么 工作 ,并随时注意身边带有倾 向性 的问 题。 根据形势 , 有针对性反 映社会生活的 焦点 、 热点 、 难点 问题 , 的放矢地抓新 有 闻线索 , 所谓文章应时而作 。 如荣获第二 十一届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的通讯 《 中纪 委文 件刚下发 景德镇 市 邮政 局仍顶风 违纪 副科级 以上干部公 款赴 日游 第二 批 出游者计划明 日出发) 2 1 ) 0 0年 7月 7 ( 日《 江西 日报 》 表 ) 露的 问题 正是 发 揭 问题 当下 中纪委与广大群众痛恨的公款 旅游之歪风。事例很应时 ,针对性 特别 强, 又有典 型性 , 立刻 引起 了国家邮政局 的高度重视 ,最终景德镇市 邮政局数名
有些人在采访 之后觉得素材和主题
好 , 记 了不 少 材料 , 者 装 了一 脑 子 情 也 或
面的思想、 问题或事物来表达 , 使新 闻主
题这根线在全篇新 闻中非常清晰 ,让人
况, 可是要动笔写时又不知写啥好 , 不知 从 哪里落笔 。也 有的人把 初稿写完 了 , 怎么看都不 如意 , 改了一遍 又一 遍 。还 有人 写成 的稿件 , 虽有 新意 , 材料 也生 动 , 面面俱到, 但 主题不突出, 一般化。出 现这些 问题 的根本原 因就在于动笔之前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提炼和表现主题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提炼和表现主题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提炼和表现主题作者:郑新红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21期【摘要】主题是新闻的灵魂。

提炼主题的过程贯穿电视新闻采编的全过程。

提炼主题,要特别注重三个方面。

一要吃透“两头”。

二要抓矛盾,分析矛盾。

三要注意了解对比先进和落后对立的两个侧面。

抓主题深化主题表现主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提炼主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学会唯物辩证法,提高思辨能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提炼主题;表现主题写东西都有提炼主题的问题。

主题是新闻的灵魂统帅,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深化对采访对象和素材的认识和把握的过程。

以本人的获奖作品《孝子盛兴德》为例:这部专题的拍摄和采写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最苦恼的事情就是提炼主题,我在采访过程中确立主题经历了从“高、大、上”向“平实、朴素、简洁”的转变,最终将专题的主题定位为弘扬传统孝文化。

这篇专稿是这样写的:10月18日晚,由省老龄委,省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举办的陕西省第四届“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揭晓。

盛兴德等十大孝子在颁奖晚会上受到隆重表彰。

在圣水镇青史村,提起百岁老人杨秀琴,人们无不称赞他养了一个孝子。

杨秀琴生于1902年3月,今年已107岁高龄。

61年前,盛兴德出生后因为视力有残疾被抛弃在庙里,是好心的养母杨秀琴把他抱回家,天天用陶瓷罐熬粥把他抚养成人,娶妻,安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同期声盛兴德:我没吃过奶,是母亲费了周折才养大的,所以她活多大我都要照管,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都要照管她,不让别人说一句不是。

】然而,命运多舛,1978年,本来左眼失明,右眼有残疾的盛兴德眼部疾病加剧,因无钱医治,眼部神经完全坏死,命运无情的在正值壮年的盛兴德眼前拉上了一道黑幕。

虽然眼前一片漆黑,生活陷入困顿,但母爱温暖着他的心,绝不向命运低头,自强自立,奉养老母的雄心壮志如黑夜里的灯塔引领他奋力前行。

【同期声盛兴德:我住院的时候,喝了奶,我觉得这东西好,喝了不饱也不饿,我说我也养奶牛,我们队上以前也有人养过,没有成功,所以全队的人都对我说,人家健全的人都养不出来,你两眼都看不到,还能把牛喂出来?都不相信。

谈谈如何提炼新闻主题

谈谈如何提炼新闻主题
投资者向中小企业投入资金开发银行按照一定比例追加放贷二建立社区科技银行国际经验证明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主要应是那些服务于当地社区经济并与中小企业以及当地居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区银行
柑 享

I ■
谈 谈 如 何 提 炼 新 闻主 题
闰 志 强
( 北京亚视在线文化传播中心 北京 10 8 ) 001
者 的判 断 和倾 向 。它和 题材 的 区别 是 :主题 则是 新 闻的 灵魂 ,是 材料 取舍
的标准 ,是 “ ”;而 题材 则 是作 品 中具体 描 写的体 现 主题 思想 的生 活事 纲
果把稿 子 写成 了如 下模 样 : 当我们 全校 师生们 ,从报 刊上 得知淮 滨 二中 学生 宋坤 身患 重病 ,家 中
[ 要】 摘 新闻主题就 是作者在新闻 中提 出来的主要 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 中心 思想,是新 闻事 实所 体现的中心意 思或基本观点 ,它表现 作者的判断和倾 向。提炼主 题有 时并非一次可以完成 ,它需要 我们一次 比一次深刻 ,一次 比一次重大 ,循 环往 复的 良性循环过程 。 [ 关键词] 提炼新 闻主题 精心选材 典型细节
回事呢?
由此 可见 ,写 文章 不在 于材 料多 ,而 在于精 。 《 是最 可爱 的人 》中 谁
的三 个 典型 材料 是 从2 多个材 料 中精 选 出来 的。 作者 用松 鼓峰 战斗 ,突 出 0
原 来,宋 坤 同学不 幸在 两个 月前 得 了败血 症 。父母 给她 治病 几乎 倾家
荡产 。淮滨 县第 三 小学 的师 生们 在报 纸 上看 了有 关报 道后 ,宋 坤 的病 情 、 家 中经 济 的拮据 ,牵 动着 一 千八 百名 师 生的 心 。学校 党 、团支 部 、少 先大 队向全 校 发出 号召 :每 人节 省一 元钱 , 向宋 坤 同学伸 出援 助之 手 。仅 仅二 天的 时间 ,全校 师 生共 捐助 一万 三 千多 元 。3 日下 午师 生代 表 来到 淮滨 月5 县中心 医 院 ,拿 着 花束 的 少先 队员 向宋 坤献 了花 ,并写 了热 情洋 溢 的慰 问 信 。病 房 里春 意盎 然 ,医 院里 赞声 不断 。一 位病 友 感叹 地说 : “ 只有 在 社 会 主义 国家里 才会 有这样 的事啊 。 ” ( 通讯 员张行 ) 显 然 ,这篇 报道 比第 一篇 的 内容 “ 充实 ” 多了 ,但主 题还 很抽 象 、笼

新闻文章主题信息提取方案

新闻文章主题信息提取方案

新闻文章主题信息提取方案
新闻文章主题信息提取方案
新闻文章主题信息提取方案是一种用于从新闻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和主题的方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新闻文章,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仔细阅读每篇文章。

因此,开发一种自动提取新闻主题信息的方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这种提取方案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从新闻文章中识别出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段落,从而确定新闻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具体而言,该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对新闻文章进行语义分析,将文章中的每个单词和短语与已有的语料库进行比对,找出与之相关的关键词。

这一步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词向量模型或者深度学习模型,通过训练来识别关键词。

接下来,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文章中的关键句。

关键句往往包含了文章的主题和要点,通过识别出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更快地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然后,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和段落中的关键句,确定文章中的关键段落。

关键段落通常包含了文章的主题和论点,通过提取这些段落,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深层次信息。

最后,根据文章中的关键段落和关键句,生成文章的摘要或者主题标签。

这些摘要和标签可以用于新闻推荐系统,帮助用户更快地了解和筛选感兴趣的新闻。

总的来说,新闻文章主题信息提取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了解新闻的主题和核心内容,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种方案在未来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新闻主题提炼技巧

新闻主题提炼技巧

新闻主题提炼技巧介绍主题在新闻中的作用。

俗话说“主题好文一半”。

所以提炼好主题,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基础。

清代诗人袁枚说过:漂亮的词句犹如一堆铜钱,文章的主题就是穿钱的线,如果一篇文章有明确的主题,就像散落一地的铜钱,显得杂乱无章。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要表达个题。

即中心思想,没有主题就会不知所云,新闻报道也是如此。

新闻主题就是贯穿新闻的“红线”,可以将新闻事实、新闻素材串起来,告诉读者这篇新闻传递什么信息、反映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

新闻素材的取舍、文章的结构与布局等都会受到主题的限制,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如何提炼深化新闻主题,除了讲究方法技巧外,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新闻主题与新闻事实的辩证关系、新闻主题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一、新闻主题源于新闻事实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事实(素材)的统帅;新闻事实(素材)是新闻的血肉是主题的支柱。

没有主题,新闻事实(素材)就是一盘散沙;没有新闻事实(素材),主题就无所依托,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但是,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是客观的、第一性的,新闻主题源于新闻事实,是对新闻事实分析、总结、思考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应先有新闻事实,然后才能提炼新闻主题,有什么样的新新闻主题。

所以,新闻事实最终决定新闻主题,采写新闻决不能乱贴标签,凭空捏造主题,随意“拔高”主题。

新闻策划可以先定一个主题,但先行的主题必须是从生活中得来的,不是记者编辑凭空臆想的,是符合实际情况和新闻事实的。

记者在采访前先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然后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调整和丰富主题,这也是提炼和深化主题的过程。

人们经常说新闻是“用事实说话”,新闻主题依托于新闻事实,需要通过新闻事实、新闻事件来表达,支撑主题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新闻主题并不是浮在新闻事实的表面,而是隐含在新闻事实之中,需要从新闻事实中去分析、提炼。

二、新闻主题决定新闻导向新闻主题就是新闻的主旨和灵魂,主题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新闻导向正确与否,主题偏差就会导致舆论导向的重大失误。

怎样提炼新闻主题?

怎样提炼新闻主题?

怎样提炼新闻主题?
一个记者思想水平越高,写作技巧越熟练,越能体会提炼新闻主题的重要。

新闻每天大量出现,除突发性的新闻外,必然出现不少新闻主题的重复或雷同,怎么办?但同一个新闻事实,不同记者写出的新闻效果可能完全两样。

因此,在新闻写作上一定要做到精心提炼主题,全力表现主题。

确立一个新闻主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一般来说,提炼主题宜小不宜大,所以记者要善于以小见大,像一滴水见太阳那样。

选取新闻主题还要尽量新颖,给人以新意,使人得到启发。

写技术性较强的新闻事例,要力求加强针对性,要从群众角度表现主题,这样才能对读者起推动的作用。

主题一经提炼、确定,就要选用有说服力的材料把主题表述得完整无缺,如同众星托月一般,让主题突出,使读者一接触就了然于心。

提炼新闻主题,一般应注意两点:
(I)新闻不同于文学作品,一条新闻,只能有一个主题。

否则,稿子必然内容繁杂,头绪纷杂,篇幅越拉越长,或出现多主题,实际上是成了无主题了,这是新闻报道之大忌。

新闻的主题好似一条“红线”,必须贯穿始终。

(2)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不能凭主观先想好主题,找事例硬套。

提炼主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任意夸大,如果任意拔高造成失实,再好的主题也是白费。

主题
确定后,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写作,要一环扣一环,使每个段落、每个事实,甚至是每一句话,都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这样,才能做到主题明确,观点鲜明,中心突出,宣传效果好。

总之,提炼新闻主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使主题有深度,善于从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

一篇好的新闻,其主题的提炼、确定都是很成功的。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提炼和表现主题

浅谈电视新闻如何提炼和表现主题

在圣水镇青史村 ,提起百岁老人杨 秀琴 ,人们 无不称 赞他养 了一 个孝子 。杨 秀琴生于 1 9 0 2 年3 月 ,今 年 已 1 0 7 岁高龄 。6 1 年前 ,盛兴 德 出生 后 因为视力 有残 疾被抛 弃
在庙里 ,是好心的养母杨秀琴把他抱 回家 ,天天用陶瓷罐 熬粥把他 抚养 成人 ,娶妻 ,安家。 “ 谁言 寸草心 ,报得 三
柜 ,每天挤三 次奶必须 即挤 即卖 ,挤奶三 次 ,送奶三 次。 从早 晨五 点 到晚上 十点 ,盛兴 德夫 妇每 天起 早贪黑 忙碌 1 7个小 时。 由于肢体 障碍 ,他俩 都要 付 出超过常 人数倍 的努力 。虽然 十 分辛苦 ,但在 盛兴 德 的脸上 始终挂 着 自 信 ,满足 ,乐观的笑容。这笑容是兑现承诺后 的释怀 ,更 是付 出艰 辛后 的成 就感。在漆黑 的世界里 ,盛兴德 用心灵 触摸着 五彩缤纷的世界。虽然眼前漆黑 ,他 心中却 充满阳 光 ,温 暖如春 ,虽然两眼干涸如枯井 ,他 的心灵却如宽阔 的汉江纯 净透 明 ,清澈 见底 ,涌动着 爱的浪潮 。 天道 酬勤 ,凭着执着和努力 ,盛兴德 的奶 牛从 一头滚 动发展到 五头 ,成 为圣水镇第 一个奶 牛专业户。 无论再忙 ,每天孝敬老母是盛兴 德夫 妇心 中的头等大 事 ,他俩耐心细致照顾 老人 生活起居 ,所产鲜奶无论销路
新 闻的主题基 本上 是记 者对大局和报道对象这两个 方
面调查研究 的结果 ,是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观察世界所 取得 的思想结 晶。提炼主题 ,要特别注重三个 方面 。 1 . 吃透 “ 两头” “ 两头 ”即上头和下头 ,“ 上头 ”指 的是 国家的大政 方 针 、政策措施 ,“ 下头 ”指 的是基层 实际情况 ,只有吃透 “ 两头 ”才能小 中见大。

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

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

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新闻报道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需要精准地选择和发掘各类主题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首先,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好的主题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同时,主题的选择也是新闻工作者能否准确反映社会热点和民众关切的重要标志。

那么,如何选择和发掘新闻报道的主题呢?首先,应该密切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和事件。

这些社会热点和事件往往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源泉,涉及到的问题和观点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题。

例如,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报道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相关的主题将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关注读者的需求和关切。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标是服务读者,满足他们获取信息的需求。

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准确了解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点,以此为依据选择新闻报道的主题。

此外,通过读者反馈和调查,可以及时了解读者对主题的反应和观点,进一步优化报道的主题选择。

此外,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主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新闻报道应该多方位地关注一个事件或问题,尽量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考察和分析,以充分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在报道一起事故时,可以从事故的原因、影响、救援等多个角度进行报道,使报道更加全面和深入。

另外,与专业人士和领域内权威人士的交流也是发掘主题的重要途径。

专业人士常常拥有前沿的信息和深入的见解,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新闻工作者可以获取有限的信息资源,找到独特的新闻视角和主题。

最后,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需要时刻关注公正和客观原则。

新闻的本质是反映事实、传递真相,因此在选择和发掘主题时,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各类信息和观点。

新闻工作者应该尽量避免个人偏见和立场的扭曲,依靠事实来进行报道。

总结起来,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与发掘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准确选择和深度发掘主题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满足读者的需求,并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主题提炼技巧之浅见俗话说“主题好文一半”。

一帧精美的图画,除了线条清晰、形象逼真、手法新颖外,其蕴含的主题有无独到见解,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能否提炼好主题,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新闻主题的作用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

晋代文学批评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题目夺人眼球,让人看便知几分内容。

由此,新闻主题在一篇报道中的份量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提炼好主题是新闻价值的需要。

新闻主题是新闻事实的统帅、是新闻的血肉、是主题的支柱。

没有主题,犹如无舵的船,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主题是新闻的核心。

如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的《五年跨国官司,三诉大获全胜》一文,反映了荣成市渔业协会会长唐厚运为了10万荣成渔民利益,历时近五年打了一场跨国官司,最终以荣成人在日本胜诉而告终。

文章是以唐厚运为了赢得本场官司在日本到处奔波的曲折经历为主题,贯穿了全文。

这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前进的,要把事物推向前进,就得解决矛盾、解决问题。

如果问题抓不住、抓不对,就像射箭找错了靶子。

其次,主题是新闻新的探索起点和基石。

主题往往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要找到了问题,看到了“靶子”,方可知道应该去研究什么,报道什么,宣传什么,可见主题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重要起点和基石。

二是提炼好主题对新闻报道起着统帅作用。

主题对整个新闻起着重要的纽带和统帅作用。

如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的《“潍县萝卜”名天下》这篇文章,是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聚焦农业产品的专题报道。

作者对潍坊市萝卜售价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寒亭区河滩镇王伯村,村民刘洪京、刘洪瑞两兄弟每人种了6亩萝卜,从刚出土时每个萝卜0.6元对外批发,到后来每个萝卜批发价为2元,萝卜由原来的论堆卖,到后来的论个儿卖。

在潍城区,作者也调查到了同样的情况,由于潍坊的萝卜物以稀为贵而引起了萝卜售价的飞涨,从而得出潍坊萝卜享誉全国的结论,也由此确定了主题。

所以说新闻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只有直接和间接地表达主题,才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否则就会减少新闻主题的表现力。

二、新闻主题的特点只有把握新闻主题的特点,才能较好地掌握提炼主题的基本规律。

一是新闻主题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一篇新闻最好只有一个主题,也就是说只能以一个方面的思想、问题或事物为重点。

二是新闻主题具有浓缩性的特点。

《艺概·经义概》一文中写道:“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

扩而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

我们所指新闻主题便是指“约之”之后的“一言”,换言之,不论文章内容多么复杂、篇幅多长,都可以用主题来“一言蔽之”。

由此说来,主题另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它的浓缩性。

在一篇新闻中,包括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和纸媒新闻等等,往往掌握和存在着许多素材,而其中每一个素材都有各自的具体思想,或反映具体问题,或反映具体事物。

事实上,这“每一个”都是新闻主题的具体体现。

三是新闻主题具有鲜明性的特点。

所谓鲜明性,主要就是新闻主题这根线条,在全篇的新闻中非常清晰,使人看得见,摸得着。

如获得2008年山东省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一辆重卡的两个芯片》就表现的非常突出,所以新闻的主题应以简洁明了为美。

三、新闻主题的基本要求一条好的新闻对新闻主题的要求非常高,对一些重大新闻往往要经过集体反复研究,最后确定主题。

基本要求:一是新闻主题要新颖。

李渔在《李笠翁曲话》一文中写道:“人唯求旧,物唯求新,新也者。

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意思是,交友不能喜新厌旧,作文必须弃旧图新。

新颖的东西才有价值。

如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的《黄河·汉语CD·代号山东》一文,反映了美国航空航天局资深航天员华裔焦立中博士在回山东菏泽东明县刘家楼镇焦楼村祭祖时,讲述了他的“飞天”梦想、壮举以及眷恋故土的感人故事。

他说自己把在太空站的代号称为“山东”,是因为有一条生在黄河边、长在黄土地上的生生不息的根。

2006年,焦立中已有16年的航天员经历,16年来,他先后搭乘美国哥伦比亚号、奋进号、发现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四度升空,6次太空漫步,太空停留总时数达229天7小时38分5秒之多,并创造世界多项之最。

在信息社会网络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新颖的知识不仅推动科学发展,而且会因之受到启发、诱导和教育,同时也是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颖的东西一般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新的东西就是新的信息。

新闻中的新的主题,犹如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它能引起人的注目,使其兴奋,产生一种非看一下不罢休的欲望。

新颖的东西才能流芳千古,同时新颖的东西也是开拓新知识的“钥匙”。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特定时期的新颖东西将为我们开拓新的知识打下基础,提供一把新的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追求主题新颖创新还要受内容的制约,不能为新而新。

马克思指出,陈旧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

这就昭示我们,追求主题新颖,不是说只在旧事物上贴上一枚形式的标签,就算达到创新的目的了。

其实,主题新颖,是属于内容性质的东西,不能从形式上去判断。

二是新闻主题要有价值。

什么样的主题才有价值呢?首先,要把握主题价值的特定内涵,才能把握主题价值的尺度,使之有一根准绳。

所谓新闻主题有价值,通常讲就是对受众有好处,好处愈大,其价值就愈大。

其次,要把握有价值新闻主题的范畴。

一般说来,凡是较为密切地联系国内外形势变化,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为人们所关心的并迫切需要释疑解难的问题的新闻主题,大多属于有价值的新闻主题。

当然,仅仅联系实际还是不够的,倘若是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实际,或不能及时地中肯地给予解答问题,那么,这样的新闻主题价值分量就轻,就不大或者说就无价值。

应该说,新闻主题凡是于国于民有关、有利,它的价值就大,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和巨大的反响;就是说与时代合拍的新闻主题,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新闻主题,其价值就大。

如获得山东新闻奖广播一等奖的《山东省在全国首家正式启动农村医疗救助》一文,反映了身患尿毒症的菏泽农民杨顺利,拿到了山东省医疗救助协作办公室颁发的全省第一张农民医疗救助卡,是山东省在全国首家启动的农村医疗救助政策的首位受益者。

巨额的医疗费曾让这位普通的农民倾家荡产,但在得到救助后,让他走出了绝望和迷茫。

三是新闻主题要深刻。

首先,深刻的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生命。

我们在有准备的新闻采访时,首要考虑是确定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其新闻主题是否有价值。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越深刻的主题才越有价值。

事实证明,深刻的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其次,深刻的新闻主题是揭示事物本质或规律的重要途径。

人的大脑认识事物有平庸、深刻之别,可以想象,作为新闻灵魂的主题不也是这样吗?欲使受众把握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不能局限于叙事过程,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打深水井上下功夫。

再次,深刻的主题是新闻新领域的桥梁和纽带。

如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名油画教授带百徒,咋教?》一文,反映的是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家陈世宁对艺术教育现状深表担忧的呼吁,艺术招生要降温,招考教学体制要改革。

要遵从艺术规律,盲目扩招只能累了教授,误了学生。

这说明,深刻的新闻主题并非是清水洼里的石头,一眼就能看见的,而是极其复杂的。

因此,深刻的新闻主题,需要我们去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发扬沙里淘金的精神,下很大的功夫去“究”、去“掘”,只有这样才会到达金色的彼岸。

四是新闻主题要突出。

例如,获得山东新闻奖电视类一等奖的《济南出现“节能公司”帮助企业免费节能》一文,反映了济南天成节能设备公司,免费为山东水泥厂安装了600万元的变频设备,使该厂熟料车间生产线耗电量一个月节约了100多万度。

《艺概·经义概》一书中写道:“主意要纯一而贯摄。

”意思是说,要做到新闻主题突出,必须“纯一”和“贯摄”。

“纯一”,就是在文章中只能有一个主题。

星繁则月失明。

连林则独树不奇。

主题“纯一”,无疑会增强主题的鲜明性,使人一看就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倘若主题是个大杂烩,混杂交错,很难使人看出其中的道道,还会走进“迷宫”,无疑会让人产生截然相悖的效果。

所以说,主题的“纯一性”是很重要的。

“贯摄”,就是主题贯穿文章的始终。

首先,新闻主题要贯穿首尾,使主题得到具体、深入和全面的反映,达到“一线到底,变而不离其宗”的目的。

其次,新闻主题犹如贯串珍珠的一根红线。

把所运用的材料、局部思想等,用主题来“贯摄”,就形成了科学统一的有机整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多方面内容成为断线的珍珠。

实践证明,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提炼一个好的新闻主题,就应有勤奋刻苦精神,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就不会出高质量的新闻,真正有价值的主题并不是浮在表面,随手可拈的,而是掩藏在材料的深处,要挖出这其中的宝藏,必须舍得下功夫。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新闻主题是用汗水“泡”出来的。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

我们在下苦功夫时,还要坚持科学的态度,求实求效,真正把劲用到刀刃上。

要提炼好新闻主题,还应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提炼新闻主题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才能保证新闻主题的正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