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如何选材
作文素材的选取技巧与方法

作文素材的选取技巧与方法写好一篇作文,选取合适的素材是至关重要的。
素材的选择决定了作文的内容质量和表达力,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选取素材的技巧和方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经验,帮助你更好地选取作文素材。
首先,为了选取合适的素材,我们需要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作文素材的源泉,我们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蕴含的故事。
例如,我们可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走在街上看到的一幕、听到的一段对话、身边朋友的经历等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观察。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拓展阅读来获取更多的作文素材。
阅读不仅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能为我们积累更多的思想、观点和事实。
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报纸、杂志、文章等,从中挖掘出适合自己的素材。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来获取科学知识,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来了解历史事件,通过读小说来汲取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的灵感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社会热点来选取素材。
社会热点是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现象和问题。
这些热点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因为它们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的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来了解社会热点,并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将其转化为作文中的素材。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争议性较大的社会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类活动来积累作文素材。
例如,可以参加讲座、研讨会、社团活动、实地考察等,这些活动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和思考素材。
例如,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后,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社会责任等主题,并将其作为作文素材进行表达。
最后,我们需要学会记录和整理素材。
一旦我们发现了合适的素材,就应该立刻记录下来,以免遗忘。
可以使用笔记本、手机记录应用等工具来进行素材的整理和归档。
将素材分类,便于日后查找和使用。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素材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作文怎样选材

作文怎样选材
作文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文的选材则是作文写作的第一步。
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选材成为了学生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作文怎样选材呢?
首先,选材要贴近生活。
生活是最丰富多彩的题材库,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感悟,从而获得写作的灵感。
比如,可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亲人的故事、朋友的趣事等,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选材,能够让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其次,选材要注重情感。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选材时要选择能够触动自己内心深处的素材。
比如,可以选取自己的成长经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等,这些都是能够引发情感共鸣的选材,能够让作文更加动人、有感染力。
再次,选材要注重独特性。
独特的选材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让作文脱颖而出。
学生可以选取一些不同寻常的题材,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描绘平凡的事物,这样的选材会让作文更加新颖、有创意。
最后,选材要注重时效性。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可以选
择一些与时代相关的选材,比如社会热点、科技进步、文化交流等,这样的选材能够使作文更具时代感、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作文选材是一个需要细心观察、灵感迸发的过程。
学生
在选材时要贴近生活、注重情感、追求独特性、注重时效性,这样
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
选材能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文怎么选材 怎么选材作文才能写得好

作文怎么选材怎么选材作文才能写得好(一)选真实的。
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最好要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选材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
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选典型的。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
(三)选新颖的。
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
同学们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
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发现新生活、新事物。
做到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
避免陈旧乏味。
(四)选具体的。
选材具体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体,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
如果一篇文章只有空洞的说教而缺少具体的事例,或者空发议论,文章就会有骨架而没有血肉,是不可能具有表现力的。
要记住:具体的小事胜于空洞的大事。
总结:好的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读书,来自观察,来自积累。
有句话说“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是很有道理的。
作文与生活息息相通。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因此,我们学生要用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选材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严格选择,确保材料的真实、典型、新颖、具体。
作文选择材料的技巧

作文选择材料的技巧
1. 确定题目要求:在写作之前,仔细审题并确定所需写的内容,找出主题、关键词和限制条件,了解要求。
2. 收集信息:收集和读取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包括书籍、报纸、杂志、网站、社交媒体等,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观点,为写作提供思路和素材。
3. 充分利用实践经验:如果题目与实际生活或工作有关,就可以从个人实践经验中寻找灵感和素材,包括自己的经验、观察、感受、想法等。
4. 利用人际关系:利用人际关系获取素材,向专业人士、学者和朋友咨询意见,了解相关领域的情况,为写作提供有力的素材和观点。
5. 斟酌素材:收集到的素材需要斟酌其来源、真实性、权威性、知名度等因素,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排除无效或不可靠的信息。
6. 整理素材:整理素材是为了保持思路的清晰和组织文章的结构,将素材进行分析、分类、归纳和总结,从而整理出清晰明确、可塑性强的素材。
整理好的素材可以帮助你合理安排文章的各部分结构,并增强文章的逻辑和条理性。
7. 辩证思考:辩证思考可以让你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发现问题和素材中的潜在矛盾和冲突,探索问题的多面性和多角度,在从多角度提供素材时,尽可
能避免单一思维模式,增加素材的丰富性和切实性。
以上是关于作文选择材料的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作文指导:如何选材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丰富的词汇积累和灵活的表达技巧外,还需要有一个恰当的选材。
本文将围绕作文指导中的如何选材这一问题,从选材的重要性、选材的原则和选材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材的重要性1.明确主题:选材是确定作文主题的重要依据。
只有选对了材料,才能确保作文的主题明确、突出,使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作文的核心内容。
2.丰富内容:恰当的选材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现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3.提高说服力:选材得当,可以使作文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提高作文的说服力。
通过选用具有权威性、可信度的材料,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4.展现个性:选材是展现作者个性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选材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使作文更具独特性。
二、选材的原则1.真实性:选材要真实可靠,不能虚构或歪曲事实。
真实的材料才能使作文具有说服力,赢得读者的信任。
2.典型性:选材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一类事物或现象。
通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新颖性:选材要新颖,避免陈词滥调。
新颖的材料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4.相关性:选材要与作文主题密切相关,避免跑题。
选材时要紧紧围绕主题,确保材料对主题的支撑作用。
5.适量性:选材要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适量的材料可以使作文内容丰富、紧凑,避免空洞无物或堆砌材料。
三、选材的方法1.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挖掘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查阅资料:通过查阅书籍、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材料。
在查阅资料时,要注意辨别真伪,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3.借鉴经典:借鉴经典文学作品、名著中的选材方法,从中汲取灵感。
学生作文选材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学生作文选材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作文选材是作文写作的第一步,选材得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很多学生在选材时常常出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些内容来作为素材。
学生在选材时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选材要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
不同的作文题目要求所涉及的内容和角度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在选材时首先要考虑作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和主题,然后选择与之相符的素材。
如果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描述一个人物,那么学生就要选择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或情节作为素材;如果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讨论一个问题,那么学生就要选择与该问题相关的事例或论据作为素材。
只有选择与作文题目相符的素材,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作文内容更加准确和有说服力。
第二,选材要注重素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学生在选材时常常容易受到一些虚假或夸大的信息的影响,从而选择了一些不真实或不可信的素材。
这样做不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还会使读者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感觉。
学生在选材时要注重素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尽量选择来自于可靠来源的素材,比如书籍、杂志、报纸等,或者来自于学校教学或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故事。
只有选择真实可信的素材,才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加有说服力,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和认同。
选材要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作文选材不能够一成不变,要注意选择一些新颖多样的素材来充实作文内容。
可以选择一些新近发生的事件和新近出版的书籍作为素材,或者选择一些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素材来丰富作文内容。
这样做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加观点和想法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也可以使读者更加愿意接受和理解作文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进行作文选材时,学生需要注意把握以上几个问题。
只有选择符合作文题目要求、真实可信的、多样新颖的素材,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作文内容更加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注意这些问题,不断提高作文选材的水平,从而提高作文水平,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作文选材的方法写作指导

作文选材的方法写作指导在写作一篇作文之前,选取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好的选材能够为作文增添色彩、提升观点的可信度,并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以下将为你介绍一些选择作文材料的方法和技巧。
一、观察与思考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是选取作文材料的首要步骤。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你的选材来源。
你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热点话题、个人经历、社会事件等方面入手,发掘其中蕴藏的潜在主题和价值。
例如,当你关注到社会上的环境问题时,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
你可以从平时的观察中得知环境恶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观察与思考使你能够有更丰富的素材可供选择。
二、阅读与研究广泛阅读是选材的重要途径之一。
阅读名言警句、文章、小说、实用手册等不同类型的文字,可以快速扩充你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不同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
此外,当你选择某一个特定主题时,可以通过研究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刊杂志等专业资料来增强自己的论述能力和知识储备。
研究资料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材料用以支撑你的观点和论证。
三、体验与反思通过亲身体验、参与和观察,你可以得到更加真实和有力的选材。
当你亲身经历一件事情,或者对某个事件进行深入了解时,你可以将这些亲身体验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比如,当你亲自参与某项社会活动,你可以写一篇关于社区服务的作文。
你可以描述你的亲身经历,分享你的思考和感悟。
这种体验与反思的方法能够给作文增添真实性,也能够让读者更容易与你产生共鸣。
四、结合与对比结合不同的元素和对比不同观点,可以使你的选材更加全面和多角度。
通过对比,你可以突出你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并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复杂性。
同时,结合多个元素可以使你的作文更有层次感。
举个例子,当你选择写一篇关于网络游戏的作文时,你可以结合游戏的乐趣与沉迷现象,对比游戏对人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通过结合和对比,你可以展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作文选材要求

作文选材要求
作文选材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
的质量和深度。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材呢?
首先,我们要选择与自己有关的话题。
选材要贴近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比如,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感悟、社会现象等作为写作的
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加真实和有力量。
其次,我们要选择有足够信息和素材的话题。
选材要有深度和
广度,这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采访、阅
读等方式获取丰富的素材,比如统计数据、案例分析、专家观点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再次,我们要选择有争议和思考的话题。
选材要能引起读者的
共鸣和思考,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
社会热点、时事问题、道德困境等作为选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
会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最后,我们要选择有表现力和创新的话题。
选材要能够展现自
己的文采和思维,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新颖的话题、独特的视角、奇特的结构等作为选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具有个性和魅力。
总之,作文选材要求我们要有选择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故事和价值,要善于思考和表达,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希望大家在选材的过程中能够多多思考,多多积累,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文如何选材
作者:黄红英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60-01
在多年的初中作文教学工作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写作材料或不会选取、提炼写作素材,作文水平就无法提高,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指导学生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写作中,学生产生那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写出那些“言之无物”的空洞作文,首先在于他们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发现、撷取身边的写作材料。
不注意观察生活,没有思考生活,没有发现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发现生活的闪光点,以致写出空洞无物的作文。
其次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了,阅读面总是局限于看作文选之类的书,其他书籍很少涉猎,这样,导致在议论文中没有论据材料,说明文中缺乏准确说明。
第三,材料老化现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搜集新材料,材料总是用了又用。
第四,更大的原因是没有树立起大语文观念,不能把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写作中来。
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情况,在作文教学中,笔者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选材。
1 要求学生注意收集材料
1.1收集来自生活的材料
主要收集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生活。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撷取生活的闪光点。
特别是观察生活,这点对获取材料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著名作家老舍说:“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
……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
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如果写《我热爱的一个人》、《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校园一角》等一类作文,写作素材就可以从平时收集的生活材料中轻而易举地得到了。
2.2来自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的材料
这些材料大都是写议论文的好论据。
笔者鼓励学生写卡片,简明地记下所听到的、所看到的统计数据、材料事例等,以备写时之需,如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那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就都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或记叙文的感情触发点了。
2.3来自阅读的材料
鼓励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
因为学生的活动时间和范围是有限的,同整个世界历史相比较,个人仅凭直感所获得的知识材料实在是太少了。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学
生要获得更多材料就必须通过阅读,广泛地吸取间接知识。
实践证明,读书越多,材料积累越充分,写作时,才能做到心之所思,笔之所至,才会运筹自如,“下笔如有神”。
2.4来自其他学科的材料
这要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念,要懂得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到语文中来,特别是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知识。
如有一道作文题为《站在祖国地图面前》,学生就应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来进行写作,才能写出祖国的地大物博,写出祖国的悠久历史,写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
这样文章内容才丰富多彩。
2 选材的原则
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
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秦牧在谈到选材时也说:“好比一颗菜,要摘取最嫩的菜芽来炒肉丝,才上味。
……“尖端”材料才能炒出佳肴。
这就说明,动手写作之前,选材是个十分重要的工作,材料如果不经严格的选择,不仅不能体现文章的主题,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要鉴别和选择材料,就必须注意到:
2.1围绕文章中心即主题选取必需的材料
在文章中,主题与材料是统帅与被统帅、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因此,材料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于表现中心主题的需要。
要选用充分有力地表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即不能表现中心主题就舍弃。
有时某些材料挺新鲜、生动,但从为主题服务的角度看,还是忍痛割爱,舍弃为好。
这样做,才使中心更加明确、突出。
否则,就会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2.2要选取典型的材料
所谓典型材料,就是指那些能深刻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最能表现写作意图,最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材料典型与否是决定文章高低的重要材料,比如要表现母爱的主题,材料角度有很多:(1)母亲为我送饭;(2)下雨天母亲为我送雨伞;(3)母亲带病为我辅导功课;(4)母亲带我上街买衣服;(5)母亲摔倒时宁可伤自己不伤孩子;(6)母亲为残疾的孩子治病……,这些材料都能反映母爱这一主题,哪些比较典型呢,其中(5)和(6)是最典型的,其它都次之。
不过,不同文体的文章对典型材料的要求不同。
记叙性的文章,一般要求典型材料要具体生动,因为记叙性的文章不仅要能说服人,而且要能感动人。
而议论文则要求典型材料有说服力,一般不必写出具体情节。
选择材料时,既要注意选取那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大”材料,也要注意选取那些能够“小中见大”的,同样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小材料。
而且材料的典型性,还包括材料的力度,格调要高雅,不能低级庸俗,要符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德。
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2.3要选取新鲜具体的材料
所谓新鲜的材料,就是那些具有时代感,足以反映现实精神的材料,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生活、新问题、新经验,以及人们新的精神面貌。
历史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如果我们只是陈陈相因,依相画相,毫无新意地去写别人已经选用了无数次的旧题材,就会失掉文章的新鲜感。
为了使文章新鲜活泼,能反映出时代精神,就必须去选用新的材料。
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为了更好地表现深刻的主题所选择的具体的,体现细节性的材料,而笼统概括的材料是不感染人的。
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2.4要选取真实的材料
所谓的真实,是指生活的真实,就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经过核实的事实,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胡编乱造的、凭空臆想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
这点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作文内容的丰富,离不开材料的积累,材料的占有,在于平时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生活中多观察,多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新闻媒体,多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才能完全解决写作中产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