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和道德风险研究

合集下载

试析投资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道德风险控制

试析投资基金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道德风险控制

这 称 之 为 参 与 条 件 ; 是 按 照 这 一 契 约 , 金 投 资者 在 付 给 了 基 金 经 理 人 报 酬 后 所 获 得 的 效 三 基 用 最 大 化 , 取 任 何 其 他 契 约 都 不 再 会 使 投 资 者 的效 用 提 高 。 采
维普资讯
【 券 投 资】 证
试 析 投 资基 金 中 的 委 托 一 代 理 关 系
和 道 德 风 险 控 制
朱 雪琴

孙 振 峰 基 本 涵 义
委 托 一 代 理 关 系 广 泛 地 存 在 于现 代 经 济 社 会 中 , 以视 为 一种 特 殊 的 制度 安 排 , 种 制 可 这
处 于 信 息 劣 势 。换 言 之 , 理 人 并 不 一 定 为 委 托人 的 利 益 服 务 , 至 会 不 惜 牺 牲 委 托 人 的 利 代 甚 益 为代价来 谋取私利 。
因 此 , 委 托 一 代 理 关 系 中 , 何 一 方 作 出 决 策 时 , 要 考虑 另一 方 的反 应 , 选 择 自 己 在 任 都 并
己 的 决 策 和 行 为 来 提 高 自 己 的效 用 , 也 就 是 博 弈 论 中 的 “ 什 均 衡 ” Na h E ul ru 。 这 纳 ( s q i b im) i

14 —
维普资讯
具 体 到 投 资 基 金 , 达 到 纳 什 均 衡 的基 金 契 约 须 满 足 三 个 条 件 : 是 基 金 经 理人 以 使 自己效 要 一
因此 , 托 一 代 理 关 系 实 际 上 就 是 处 于 信 息 优势 和 信 息 劣 势 的博 弈 参 与人 之 间 的 关 系 。 委 处 于 信 息 优 势 的 就 是 代 理 人 , 于 信 息 劣 势 的 是 委托 人 。 约 签定 就 代 表着 双 方 建 立 委 托 一 处 契

委托——代理视角下中央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委托——代理视角下中央企业经营者职业道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祝江 斌 , 刘 畅
(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3 )
摘 要: 如 何认 识 和 防 范 中央企 业 经 营者 的职 业 道 德风 险一 直是 深化 国 有企 业 改 革 中 的一 个 重 大难题 , 科 学地 解 决 这一
问题 有 重 大理 论 和现 实意义 。 文章 运 用委托 — —代 理 理 论 的基本 框 架 , 分析 了央 企经 营 者职 业道 德 风 险的 成 因 , 并在 此 基 础上 提 出 了解 决这 些 矛盾 的 对策 , 以期 为 国有 资产 管理部 门防 范 中央企 业 经 营者 的职 业 道德 风 险提 供理 论 参考 。 关键词: 中 央企 业经 营者 ; 职 业道 德 风 险 ; 成因; 委 托— — 代理
中图分类号: F 2 7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3 ) 0 2 — 0 0 0 1 — 0 2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的深入 ,国有 资产所有权 与 的。 这三对矛盾为代理人 的“ 道德风险” 提供 了可能 , 也使 经营权的逐步分离 , 在中央企业 ( 以下简称 “ 央企 ” ) 中, 多 得委托人观测和监督代理人必须花费代价 。 重主体与经营者之间逐步形成一种委托——代理 的契约 关系 , 但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上不完 全一致 , 信息 的 不对称性 , 以及对待风险态度上的非共 同性 , 作 为企业核 心管理层 和决 策层 的央企经营者 ,往往会 出现 为了谋求 自身 利益最 大化 而损害委 托人利 益 的职业 道德风 险行 为, 其结果不仅使经营者断送了个人前途 , 而且给企业造 成了巨额亏损 。 因此 , 如何防范中央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财务外包道德风险模型分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财务外包道德风险模型分析

商严格恪守职业道德 , 保持企 业商 业秘密 , 从而建立风险共担 、 利
益共享机制 , 防范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
二 、 型 假 设 的描 述 模
越大 , 8 ∈ 则 就越小 , 明监督的准确程度就越高 。 一 说
三 、 型 的 建 立 与 求解 模
在财务外包 中, 服务提供商 的努力是一个不可证实 的变量。 由
务提供商为代理人 。 由于二者均 以自身利 益最大化为 目标 , 从而导
致双方的合作必将受到道德风 险的困扰 。财务外包 中的道德风险 是指在签订契约之后 , 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 , 服务提供商做 出
的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很难被发包企业发现 , 此时 , 服务提供 商就很可能为了 自身利益去行动 , 从而给发包企业带来损失 。
理财研究 lI N IL MA G ME NA cA NA E NT F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财务外包道德风险模型分析
复旦 大学 彭一浩


财 务 外包 的道 德风 险
接受委托 ; 第三阶段是服务提供商选择努力工作还是不努力工作 ; 第 四阶段是实现一个产出 ; 第五个阶段是根据产 出执行合同。 在此道德风险问题中 , e 用 表示服务提供商的努力水平 , 假设 服务提供商工作努力水平给发包企业带来 的货币收益是努力水平 的线性 函数 叮 k+s, re = 其中 k为收益系数 ,> , k 0 £为影响收益的 由
第一种情况 : 双方均为风险中性 。这种情况下 , 发包企业 的期
望 收 益 为 E = (Tw d : 1 p)e d ^ e m) T V E 1 — )( 一 k — 一y — 一 毫 — ( () 1
眼务提供商的期 望收益为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研究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研究
险 与 逆 向 选 择 严 重 影 响 了 整 个 供 应 链
结论: 在没有任何外界约束的情况下 ,
追 求 利 益最 大化 的供 应 商 只 会 将 劣 质 产 品 提 供 给 核 心 企 业 。造 成 供 应 商 这 种 道 德 风
本文首先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完全但 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来探 索在 B B 2 电子 商务环境 下供应链委托一 代理关系中
术或各种网络 商务平 台,来完成交易。同 时,以B B电子商务为基础 的信息化 、集 2 成化推动了企业之 间由传统 的供应链 向高
成了 B B电子商务 “ 2 柠檬 ”市场的结果。
( )模 型二 二
假设供应 商提供 的产 品有优质和劣质两种
从 新 假 设 供 应 商 的数 量 有 无 数 家 ,并
只有一家 ,供应商就作 为代理人 为其委托 人核心企 业提供产 品,供应商拥有 自己产 品的私人信 息 ,而核心企业不知道 ,核心 企业认 为供应商提供优 质产品 的概率 为P f, 劣质产品的概率 为p b ) ) (l 。但是供应 s 商可以观察到核心企业的所有信息。 那么 , 在核心企 业与供应商之 间就构成 了一个有
托人 与代理人之 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使得
代理人 有投机 的可能 ;另外 ,当博弈只进
行一次 , 即缺 乏对 投 机 行 为的 惩 罚机 制 时 ,
过调 整博 弈模型 中的一些参数来寻找消除 这些投机 行为的对策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 就市 场管制部 门采取何种监管措施 以及供
应 商 如何 在 交 易 中规 范 自 己 的行 为 来 促 进
副教授 胡明哲 ( 重庆 邮电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4 ()5) 0)6 (
得 到 P C的收益。从而 ,得到 了该博弈的 — 完 美贝叶斯均衡 :供应商只选择提供 劣质 产 品; 核心企业选择买 , 只要供应商卖;核

委托代理关系的供应链道德风险分析

委托代理关系的供应链道德风险分析

1 供 应 链 及 道 德 风 险 的定 义
供应 链 是 一 系列 企业 实体 的结合 , 些 企业 在 这 从新 产 品或服 务 的设 计 开 始 到采 购 原 材 料 、 转换 成 半成 品或 成 品 , 到交 付 给 最 终 用户 的过 程 中相 互 直 合作 。
Ab ta t sr c :Th o a a a d i u p yc an c n ic e s h n g me tc s ,a h a i , em r lh z r n s p l h i a ra et ema a e n o t tt es metme n e h n e t ei sd o s m e n e r a et ei tg aiec m p tt na i t .S n a c h n iec n u ,a dd ce s h e r t o n v eii b l y o,h w op e e t ra o i o t r v n — o v i h rlh z r ft es p l h i sa p ra trs ac s e t Th a t r h tc n af c od t emo a a a d o h u p y c an i n i o t n e e r h a p c. m ef co st a a fe t t em o a a a do h u p yc ana ec mp ia e h r l z r ft es p l h i r o h l td,p riua l ea e ot ec mp e iya dt ed— c a t lryr ltd t h o lxt n h i c v r i fas cey Afe n lzn h a s st a d c h r l a a do h u p yc an,s me e st o o it . y t ra ay ig t ec u e h ti u et emo a z r ft es p l h i n h o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于解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这种关系中,委托方将任务委托给代理方,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激励问题,代理方可能会有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行为。

逆向选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方可能在获取任务后,隐藏关键信息或选择性地向委托方提供信息,以谋求自身利益。

委托方有可能因为缺乏代理方的信息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从而导致决策结果的损失。

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方可能因为激励问题而放弃履行其责任,甚至进行不道德的行为,损害委托方的利益。

这可能包括违反合同约定、挪用委托方的资金、泄露机密信息等行为。

为了解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委托方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委托方可以选择一个可靠的代理方,通过调研和评估代理方的信誉和业绩来减少逆向选择的风险。

其次,委托方可以明确合同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设定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激励代理方的行为。

例如,为代理方设置绩效奖金或提供其他激励措施来确保其尽职尽责地履行职责。

此外,委托方还可以采取监督措施,如进行定期的审计和监控,以确保代理方的行为符合合同约定以及道德规范。

总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常见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问题,可能导致委托方的利益受损。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委托方可以
选择可靠的代理方,制定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并进行监督和监控。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增加委托方的决策准确性,并确保代理过程中的道德行为。

第七讲委托代理理论与道德风险问题

第七讲委托代理理论与道德风险问题

• (3)逆向选择
• 博弈开始时,自然选择某参与人的类型,该选择未被 另一参与人所观测到,并随后两人达成合同。信息是 不完全的。

N
P
接受 A1

提供合同
拒绝
• 图7-3逆向选择图例
• (4)信号传递
• 博弈开始时,自然选择某参与人的类型,该选择未被 另一参与人所观测到,为了显示自己的类型,前者选 择后者能观测到的行动,如果前者在两人在达成合同 前采取行动,则为信号传递(见图7-4);如果在达成 合同之后行动,则为信息甄别。这类博弈,信息是不 完全的(见图7-5)。

OA

Vo
m
45o
• • •
45o Op
E n
uo
Lo
π2 (a,θ2)
• 图7.1 帕累托最优条分担风险
• 最优支付合同与每一方风险规避度的关系
• 就(1)对π求导:
v"1ddsu"
ds 0
d
• 将= v′/ u′ 代入上式得:
ds p d A p
Pvv"' ;
Au u"'
• 分别代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阿罗—帕拉特绝对风险规避度量。
• π/a>0意味着委托人希望代理人多努力,而c′>0意味 着代理人希望少努力。
7.2.1 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
• 委托人的问题就是选择a和 s(x)最大化期望效用函数,同时要满足 来自代理人的两个约束(IR)和(IC),即:
m a ,s (x )v a x a , s x a , g d
接受
P
A1
提供合同
拒绝

A2
N

委托代理理论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_共4页

委托代理理论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_共4页

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反之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1]殷瑜. 论科斯定理的意义[J]. 商业经济,2005,08:18-20.[1]井辉.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种产权理论比较[J]. 财经科学,2000,05:57-60.[2]吴易风.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 中国社会科学,2007,02:4-18+204.[3]贾娜.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2010,21:18+30.[4]史忠良,刘劲松. 产权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1:10-14.[5]朱春燕. 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述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06:23-29.[6]田昆如. 再论会计契约:基于产权理论的会计本质考察[J]. 企业经济,2012,06:5-10.[7]李杰. 试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分歧[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133-139.[8]周明生,苏炜,卢名辉.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理论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运用[J]. 江海学刊, 2009,01:86-92.[9]林勇. 论演化产权理论对经典产权理论的继承、批判与拓展[J]. 学术月刊,2009,06:62-69.[10]吕天奇. 马克思与西方学者产权理论的观点综述与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121-126.[11]李炳炎. 马克思产权理论创新与我国现代产权制度建设[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5-15.[12]吴汉东. 知识产权理论的体系化与中国化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6:107-117.[1]陶启智,廖恒,崔思佳.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委托代理理论抑或优序融资理论[J]. 财经科学,2014,04:42-52.[2]刘银国.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1:155-160.[3]颜炜.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工程合同激励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4]何亚东,胡涛.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62-65.[5]唐若念.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政务公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6]刘以安,陈海明. 委托代理理论与我国国有企业代理机制述评[J]. 江海学刊,2003,03:194-198.[1]刘锡田. 制度创新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发展[J]. 当代财经,2006,01:23-26.[2]饶晓秋.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的新视角[J]. 当代财经,2006,01:124-127.[3]彭真善,宋德勇. 交易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04:15-18.[4]温晓俊,刘海建. 战略管理研究所应遵循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观与交易成本理论[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8:63-67.[5]何禹霆,王岭. 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视角:经济组织治理逻辑的重新审视[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06:3-7.[6]陈丹. 论企业间合作战略:基于竞争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企业资源观理论[J]. 东岳论丛,2010,01:124-128.[7]牛晓帆,安一民. 交易成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与超越[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79-83.[8]彭正银. 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J]. 经济管理,2003,18:4-12.[9]刘逢.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基于最新理解的交易成本理论[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9:110-111.[10]张斌.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风险投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11]李杰. 试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分歧[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133-13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店管理合同和道德风险研究08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方向)本科符经指导老师:吴鸿摘要当人们建立了合同关系、但合同一方的行为难以观察时,容易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委托─代理”关系,是讨论这种问题的基本框架。

在饭店发展模式中,最能体现委托代理关系的是管理合同模式。

本文研究的是饭店管理合同和道德风险矛盾,并提出道德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章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第二章提到饭店管理合同的概念和历史;第三章为道德风险问题的解说;第四章是站在业主角度针对道德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酒店集团化在中国的发展较为迅猛,外资品牌加中国业主的模式已占据中国市场,管理合同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业主和代理方的矛盾在无休止地展开战争,这归结到底还是职业道德问题。

关键词:管理合同,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酒店目录一、引言 (4)二、饭店管理合同概述 (4)(一)饭店管理合同的概念 (4)(二)饭店管理合同模式的起源和发展 (4)三、饭店管理合同发展模式的道德风险问题 (5)(一)道德风险的含义 (5)(二)道德风险的表现 (5)四、管理合同中道德风险的防范 (6)(一)激励机制 (6)(二)监督机制 (6)(三)财务控制 (7)五、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一、引言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国际上许多酒店投资者通过委托经营管理合同方式加入国际酒店联号,以求得到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在管理技术上的帮助,迅速达到国际水准,提高酒店声誉,增加客源,获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外资品牌酒店绝大部分是国际酒店集团通过与国内酒店业主签订委托经营管理合同以受托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的。

但是频频发生的管理合同中止案例和各种纠纷,也让我们反思,是模式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所以我们针对饭店管理合同这种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管理合同相比特许经营更能体现委托代理的特征,所以我们选择了饭店管理合同模式和道德风险的矛盾来进行研究。

二、饭店管理合同概述(一)饭店管理合同的概念酒店委托管理合同是非股权式的一种酒店营运方式,属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制度安排。

通过酒店业主与酒店管理公司签署管理合约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酒店业主雇用酒店管理公司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承担酒店经营管理职责。

作为代理人,酒店管理公司以酒店业主的名义,拥有酒店的经营自主权,负责酒店日常经营管理,定期向酒店业主上交财务报表和酒店经营现金流,并根据合同约定获得管理酬金。

酒店业主为酒店提供土地使用权、建筑、家具、设备设施、运营资本等,并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法律与财务责任(任艳华,2009)。

(二)饭店管理合同模式的起源和发展美国是现代酒店管理合同的起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没有今日所称的管理合同,酒店公司和个人业主拥有并管理他们的酒店。

现代酒店管理合同的雏形是20世纪60年代希尔顿饭店集团同波多黎各合作经营加勒比希尔顿饭店时使用的利润共享租赁1。

后来希尔顿饭店集团又把这种租赁逐步转变为现代的管理合同。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酒店的开发开始加速,特别是为海外特定的1林壁属.世界知名饭店集团发展模式[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1:86页“商务环境所设计的酒店管理合同逐渐成为酒店管理公司对外拓展业务的一个重 要途径。

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酒店管理合同进入了初期的繁荣阶段(陈勇, 2006)。

到目前为止,饭店管理合同模式已发展成熟,由于进入中国时间较短, 各种体制仍不够完善。

三、饭店管理合同发展模式的道德风险问题饭店合同管理中追根揭底地说是道德的问题。

不管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 息不对称、目标函数不一致还是代理成本,都是道德基础上引发的。

信息的不 对称必然存在道德隐患,道德风险又必然导致委托人利益的损失,这种损失被 称为“代理成本”。

所以我们就此只讨论道德问题。

(一)道德风险的含义由于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更大风险的情形称为道德风险。

从委托代理双方 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出发, 道德风险是指契约的甲方(通常是代理人)利用其拥 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契约的乙方(通常是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 动或不行动,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性”。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道德风险是普遍存在的。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 利用信息优势,在契约达成之后采取利己行动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道德风险在 团体合作生产过程中体现:采取偷懒行为,内部人采取机会主义手段化公为私, 造成资产流失。

不管哪一种情况,道德风险都与委托代理关系密切相关,如何 最小化规避道德风险也要从委托代理谈起。

(二)道德风险的表现道德风险的表现为: (1)经理人采取私立账户、转移资产、造假账、违反规 定报销等手段挪用公司资金,贪污企业资产; (2)经理人在产品定价、销售,原材料 和机器设备采购、选择,供应商和销售商投资、融资等方面损害企业利益,自己收 取回扣;出卖公司经济技术情报,收取贿赂; (3)经理人挥霍公款,在职消费肆意扩 张; (4)经理人工作不努力、决策不负责、盲目冒险投机经营、行为短期化,为了 个人收入最大化,不惜运用其掌握的经营决策权力,追求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忽 视甚至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5)经理人为了提高社会地位片面追求企业规模扩 张; (6)代理人在契约签订后,经理人可能会采取其他冒险的行为,例如任用与自己有特殊关系而缺乏相应能力的人员,等等(李建华.易珉,2008)。

四、管理合同中道德风险的防范既然存在了问题,必然需要做出对策应对,但是道德风险的特殊性又使得它存在的必然性。

然而道德风险的承担者往往是业主,所以我们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提出防范道德风险的方法。

(一)激励机制一般而言,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只需对采取的行动和支付的价格进行协商,就可以达成最佳的契约。

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所以代理人完全可能先承诺他的行动,而在实施时偏离这个行动。

由于不对称信息具有价值,代理人不会在没有获得价值的情况下自愿地将属于自己的私有信息披露出来,这就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任关系变得非常有限(陈继切,2010)。

但是,代理人所选取的行动依赖于委托人所提供的报酬合同,因而如果报酬合同设置了激励,代理人的决策就将受到报酬合同的诱导。

委托人也只有在所设计的合同中使得支付的报酬能对代理人的行动产生诱导作用,这样的合同才是可行的。

在设计报酬合同时,委托人通常通过分担风险、分享利润的激励方式对不能获得代理人的私有信息进行补偿,或者通过设计一些其他附加条件使得代理人的行为受到报酬合同的诱导。

(二)监督机制虽然代理人的行动对委托人来说是私有信息,但并不是说委托人就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代理人努力的信息了。

虽然监督手段不是在每一种情形中都能给出完全的信息,但总能给出代理人努力的附加信息。

而这有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代理成本。

因此,委托人在不能以准确和直接的方式观测到代理人行动的情况下,委托人可以根据产出与监督信号提供的信息,制定一套可实施的支付方案,然后提供给代理人进行选择,使得代理人作出的决策符合代理人自己的利益(陈继切,2010)。

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避免代理人发生偷懒现象,又可以实现委托人设计合同的目标要求。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若把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纳人报酬契约的设计中对处理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财务控制预算是控制成本的第一步,也是成功经营之所在。

预算的严格审核和资金分级控制是防止道德导致漏洞的方法之一,同时业主可以委派财务总监来负责酒店财务问题,但是这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酒店的正常运营。

在分歧较大时,委托防和代理方可能发生摩擦,最终导致管理合同终止。

所以一切关于钱的问题都是很棘手,这是利益纠纷的根源。

五、结束语委托方和代理方就如同两个利益集团,都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择手段”。

只有使利益方向一致,问题自然步上正轨,但是我们都是自然人,道德标准不一样,加上大环境的变化,这一切都是很难控制的。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管理合同终止案例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应该只在委托代理这个圈子里小修小补。

我们应该营造一个适合饭店管理合同发展模式的氛围,包括法律法规、工会、行业规范、职业经理人考核、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其中政府的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石。

在道德风险面前,我们只有使利益偏离最小化,才能实现双赢最大化,也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参考文献[1]林壁属.世界知名饭店集团发展模式[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1:86[2]陈勇.酒店管理合同发展的回顾与探讨[J].中国旅游报.2006-04-26:1-2[3]任艳华.从业主的角度对酒店管理委托模式的分析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2009,(12):20[4]李建华.易珉.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道德风险[J].伦理学研究.2008,(02):16-18[5]陈继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道德风险防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6):172-173致谢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吴鸿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在短暂的学习中,吴老师很有耐性地教我们“世界知名饭店集团发展模式”这门课。

还有和我一起学习的朋友们,从讨论中,我得到更多的信息,感谢他们!此外,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著作,令我受益匪浅,谨在此对各位作者表示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