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顶撞父母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家风家训小学生(必备5篇)

家风家训小学生(必备5篇)1.家风家训小学生第1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家风家训——做一个诚实认真的好人》。
家风家训,是中华人民的传统,可大家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让我来告诉你!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就构成了家风家训。
顾名思义,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春雨,,家训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风家训的辅助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们家也有家风家训呢!比如,每天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尊老爱幼,不顶撞父母,要讲究礼貌。
然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家风家训,就是要做一个诚实认真的好人!从小,妈妈就教育我,做人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千万不能投机取巧钻空子,不能贪小便宜,那样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妈妈还经常给我讲一些历史上的故事,以及报纸上登载的新闻,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脚踏实地对我的成长和我的未来是多么地重要。
如今,我也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在学习上认认真真,做人和对待身边的人老老实实。
我要像妈妈期望的那样,做人就要做个认真踏实的老实人,即使不能做像雷锋那样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好人,起码也要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善良的、诚实认真的好人!我希望我能好好遵循我家的家风家训,并且把我家的家风家训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且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充满正能量!2.家风家训小学生第2篇说起家风、家训、家教,总觉得是一个很严厉的话题。
就我家的情况,我分别来简单的说一下。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
在我们家,体现在孝顺上。
爸爸妈妈常说,“百事孝为先”。
孝顺孝顺,孝敬长辈,就是什么事儿尽量让他们顺心顺意。
在家里,姥姥姥爷说话,我们都要好好的听,就算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要换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诉他们。
不跟长辈顶嘴,也是孝顺的体现。
长辈们说的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让我们做什么事儿,要立马行动,不能拖拖拉拉的。
对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会怎样

对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会怎样相信很多父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孩子对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叛逆,还敢和父母大吼大叫了。
其实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和家长的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很大可能是家长的溺爱导致的。
所以想要培养优秀懂事的孩子,家长要注重教育方法,停止对孩子的溺爱。
对父母大吼大叫的孩子会怎样1、习惯顶撞父母。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会顺从他们,老人也会宠坏他们。
有时,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会顶撞父母,为所欲为。
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在讲话时对父母没有起码的尊重和礼貌,甚至专门对着干,唯一的目的是让父母生气。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孝顺父母就是要百依百顺。
当孩子开始顶撞自己时,父母应该反省,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什么?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冷静地和他们交谈,问他们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他们唱反调,使他们摆正心态。
2、不会感恩。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里有好吃的食物,父母总是让孩子品尝,但孩子很少请父母先吃。
孩子生病时,父母会细心照顾他。
然而,他的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却很少问候他,甚至不理睬。
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们,习惯于接受家人的关爱,认为家庭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爱自己的家庭,也不知道如何孝顺身边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感恩,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不要为孩子付出太多,干涉太多,照顾好孩子的一切。
不要让孩子吃“独食”,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
让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坚信,家庭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和感激。
3、习惯霸占东西。
许多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
所有好吃、好玩的东西都理所当然要归他们。
所以无论他们在家里喜欢什么,都一定要独占。
其实,这也是不孝的表现。
父母愿意给我们一切美好的东西,是出于他们对我们无私的爱。
相反,如果我们像父母爱我们一样爱他们,我们应该这样做吗?事实上,孩子们习惯了沉溺于其中,他们不仅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给父母。
一个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包括父母的人,哪里会孝顺呢?4、习惯推卸责任和过错。
潜能生辅导记录表

效果
通过本次辅导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转化效果良好,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潜能生辅导记录
辅导教师
辅导时间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
学生存
在问题
行为习惯较差,学习缺乏自觉主动性,基础知识掌握巩固较差。在每次的考试中,基本都是60—70分之间。
辅导
措 施
一、交流。端正心理态度,认清自身存在优缺点,保持优点,然后改正不足。
辅导
措 施
1、走近他们,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他们谈话,对他们多点信任,多几份关爱,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和关心。
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用中午将他们找来谈心,给他们补习功课,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
4、对他们不足之处进行适当的批评。
5、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点的辅导。
辅导
效果
1、跟学生进行平等轻松的交流,捕捉教育契机。
2、课堂教学中,心中时刻装有潜能生。多看一眼,提问于难度适合他的问题,再恰当的与其他的同学进行表扬,让他感受成功,找到自信。
3、加强课内外辅导,包括知识、技能、方法、心理、情感态度的教育。
4、花时间给他做其他的练习。
辅导
效果
欠作业的次数少了。让他树立了成功的喜悦,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标,树立了刻苦学习的信心。让他有了自信!
能主动完成作业,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潜能生辅导记录
辅导教师
辅导时间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
学生存
在问题
该同学性格文静,喜欢独处,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经常随意不上学,以至于成绩差,赶不上学习队伍。平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向教师和其他同学询问,回家作业完成不好。
家训家风——精选推荐

家训家风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家风是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老赵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己能做的事情亲力亲为,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去触碰”,这些都是家规家训中最基本原则。
下面xxx为大家分享家训家风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训家风11、孝还要顺,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让父母安乐。
即使父母明显是错的,也不当面顶撞。
2、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3、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4、涵养诗书几分儒雅气,留住人生一片明月光。
5、遇合理之事则从。
6、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7、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8、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9、家风:耕读传家久,孝友继世长;家训:知书明理,忠孝仁义,勤苦俭约,立业兴邦。
10、女人要柔和,安详笑容,和谐一家的人缘。
11、乐家。
乐业。
爱己。
爱国。
家家和,天下兴。
12、每个婆婆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婆婆应疼爱儿媳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
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发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13、女人有三妇:悍妇。
弱妇。
媳妇。
14、君子居家,须是能容。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范》15、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
媳妇是在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
婆媳理应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17、尊老爱幼,为人谦和,诚实守信,孝道当先。
和睦相处,量入为出,勤俭持家,以身作则。
18、男人要刚。
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刚,是不但不打人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被骂也不动性(不发脾气)才是刚。
逆来当头,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19、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20、男人是一家的栋梁,要能明理,有志气,领妻不管妻。
家训家风21、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家校共育案例范文

家校共育案例第1篇: 家校共育案例一、主题与背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我们学校是一所职业学校,我们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
通过近几年的观察,我发现这些学生的性格、品行、人生观等都扭曲了。
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下棋甚至说话扰乱课堂秩序等现象频频发生。
而最令人可恨的是不听老师的管教,顶撞老师甚至打骂老师的现象在增多。
最近经常听说一些学生不服管教把主任打了,还有的学生在班里跟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打起来了。
现在国家明令禁止体罚学生,对于不服从管教的学生,很多老师也表示很无奈。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这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研究表明,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社会教育约占据15%,学校教育约占据25%,家庭教育占据60%以上。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可以说,孩子的所有问题都能折射出家长的问题。
因此,要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先帮助家长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组织实施者学生处工作人员,班主任,科任教师。
三、案例过程描述(一)主题目标1、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工作、业余爱好等,让学生体会到家长对社会以及家庭的贡献。
3、让孩子和父母阅读同一本书。
(二)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问题学生上课睡觉吃零食玩手机打骂老师的图片视频。
2、邀请不服从管教的学生家长到学校,布置好教室。
3、教师准备好交流材料。
(三)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宣布活动开始教师:家校能否有效的合作,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长。
近几年来,发现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管不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一点不了解,让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常常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不和谐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要想孩子健康的成长,学校和家庭必须形成合力去共同教育我们的孩子。
用爱和尊重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用爱和尊重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一个班级在成立之初,同学们互相不熟悉,他们急需一种归属感,认同感。
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和尊重赢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所以,作为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增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并在彼此了解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跟自己志趣相同的伙伴。
当然,更多的是让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相信我、支持我。
所以,我打算用爱的旋律来赢得学生的信任,用尊重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一、用爱的旋律来赢得学生的信任。
班级刚成立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稚嫩的孩子和陌生的家长。
这时,班主任就需要学会用关爱、尊重和理解赢得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爱就是教育”,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这种爱,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中等生的促进,对后进生给予的鼓励,还有对特殊体质学生的个性化关爱。
2017年,赵小佳(化名,下同)赵同学刚分入我们班时,情绪低落,自由散漫,说话粗鲁。
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进行多方面调查,与他交谈。
有一天上午最后一节英语课,他和最后一排的靠后门墙角的同学换位置,然后就睡着了。
放学后,英语老师走的时候问了还有没有人,也没人回答,也没有看见他,就把教室门锁了。
下午,班长打开门,赵小佳大喊大叫着冲出教室,大喊大叫要找英语老师评理。
我找到他,考虑到他还没吃午饭,就给他买了水和面包。
但他依然十分狂躁,躺在操场上死活不肯进教室。
我首先找了几个和他要好的同学了解一下情况,知道到他是因为父母离婚,现在母亲在海南,父亲天天在外装修,经常在外喝得烂醉回家打骂他。
目前他和比他大三岁的哥哥相依为命,并且他哥哥也在外打工,这就导致他经常一个人在家,要自己洗衣服、做饭等。
在交谈中,我还发现他非常缺乏安全感,导致他玩世不恭。
当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非常同情他,像他这样的孩子如不及时教育,给予特殊的爱,会使他失去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发展下去有可能走上邪路的。
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
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条件。
有不良问题的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
因此,父母必须重视不良家庭儿童的心理卫生,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与其他的孩子一样,也能健康地成长。
不良的父母关系。
父母对抗①热对抗:父母有明显的矛盾冲突,而且冲突以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双方互不尊重,常常激烈地争吵和打架。
对抗时,有的父母把子女当作自己发泄的工具,殴打孩子。
有的父母力图使子女加入到自己的一方,一起与对方对抗,结果子女成为父母冲突的替罪羊。
在这样家庭生活的孩子,往往产生两种异常行为,一是出现强烈的攻击心理,因此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
二是犯罪行为,许多研究表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暴力有关。
②冷对抗:这样的家庭看似平静,父母双方没有争吵,但他们在心理和情绪上相互敌对,彼此很少说话,也根本不想交谈,夫妻关系名存实亡。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心理抑郁,这主要是由于家庭内沉闷的气氛造成的。
国外一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家庭的成员,特别是子女,还易出现精神分裂。
父母分居研究发现,分居家庭子女的心理异常较为明显,在分居家庭里,和母亲生活的子女的心理异常程度要比与父亲生活的子女要大,女孩的心理异常比男孩要突出。
这些孩子心理异常的表现是:爱哭闹,胆子小,不合群,紧张恐怖,分离焦虑。
有时,父母暂时的分居,对子女也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
父母离异父母离异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子女的心理异常比父母和睦子女要明显增多。
因为幼小的孩子虽然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他们却形成了与父母的纯真的感情亲情,父母离异后这种亲情也即崩离。
子女不得不与父亲或母亲分开,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和创伤。
父母离异后孩子心理异常的表现常因人而异。
如何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长辈的好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长辈的好习惯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试想,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祖国、爱人民呢?再过一些年,中国就要进入老年社会,一大批老人无人赡养,社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现在不少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爱别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孝敬父母”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即不但家长要爱孩子,孩子也要爱家长,让孩子从小就知恩图报,增强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1.尊敬长辈,恭敬礼貌。
(1) 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学会使用尊称和礼貌用语。
一些孩子没大没小,管长辈叫老头、老k、老帽、老东西或直呼其名。
我们应教会孩子学会使用“您”、“您老”、“您老高寿了”,学会根据人的年龄.,称呼“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等。
总之,要孩子学会尊重长辈、懂得长幼有序。
(2) 长辈回家或外出要主动迎送。
有些孩子不懂得迎送,家长回家了一声不吭,自己干自己的。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迎送,家长外出时,要求孩子帮助递书包,提醒带齐东西。
家长回来时,要求,孩子主动开门,从家长手里接过东西,并道一声辛苦了。
(3) 听长辈说话时要认真,不东张西望,不插嘴。
有些孩子听大人讲话时很不认真,心不在焉,甚至不耐烦、乱插嘴,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改。
(4) 和长辈说话时要和气、礼貌,不高声大喊,举止恭敬。
有些孩子在家里说话又喊又叫,以自我为中心。
家长要教育他讲话温柔些,要讲究礼貌。
(5) 外出或回家时要和家长打招呼。
日本人回家都报一声:“我回来了”而我们的孩子回家不知声,有的甚至直接跑到厨房找吃的,应该让孩子养成通报的习惯,主动向家人招呼。
2.听从教导,虚心求教。
(1) 听从长辈教导要虚心.并认真按长辈的教导去做。
有些孩子很不虚心,家长一说就顶嘴,甚至说:“你懂什么,甭跟我来这套”。
有的孩子听家长说话很不耐烦,皱着眉头,拉着脸,说:“得了,您烦不烦那,累不累呀,您歇会儿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顶撞父母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爱顶撞父母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导读:孩子顶撞父母是孩子一种出气的方法,带有挑战性,常常激化矛盾,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引起离家出走。
那父母该如何教育爱顶撞自己的孩子呢?
心理专家认为,12~16岁是孩子的第二你逆反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极易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社会、对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处处管自己,于是与父母发生顶撞,事事抬扛。
对孩子的顶撞,家长一不要忧虑,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注意方式。
这要先从家长自身做起。
1.不要轻易责备孩子。
常常不讲方式、场合地批评孩子,是父母的通病。
有些批评十分尖锐,却不完全正
确,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渐渐引起孩子内心的愤恨、埋怨,甚至记仇。
所以批评孩
子前先要弄清缘由,不要乱批评;需要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批评时要
循循善诱,使他心甘情愿接受。
而对孩子的困难和挫折,要真心帮助解决。
这样,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与你顶撞呢?
2.尊重其自尊心。
对有问题的孩子,可以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不摆家长的架子。
只有自尊自爱的人,
才会奋发向上,成为有作为之人。
再者,爱顶撞的孩子很有见识、内涵和智谋,只
要正确引导,他们会早日成才的。
3.孩子有理时可以申辩。
对顶撞的孩子,不要谩骂、不要体罚。
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鼓励孩子申辩。
这可使孩子感觉到无论做什么,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这对发展孩子个性极为有利。
孩子有时可能会狡辩,这时你可正确引导,与孩子充分摆事实、讲道理。
这是一种锻炼,可使孩子学会从各种困境和挫折中摆脱出来。
————————————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