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油车间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氨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氨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车间氨站岗位。
2 要求
2.1 操作前准备工作
2.1.1 检查各管道、阀门是否良好。
2.1.2 管道、阀门是否按规定清洗、置换、启闭、畅通。
2.1.3检查球罐压力、温度及液位是否正常,氨压缩机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2.2 开车
2.2.1 当电气设备自动跳闸及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向当班班长和车间领导汇报,严禁在未查明原因及未得到指令的情况下,强行连续开车。
2.2.2 设备正常运行时,密切注意设备运转状况及管道跑冒滴漏现象。
2.2.3 不得拆除任何安全防护装置。
2.2.4 扳动阀门要缓慢且用力均匀。
2.2.5 岗位通风设施良好,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氨与空气混合气体爆炸极限15.7-27.4%,系统在第一次贮氨或大修后再次贮氨前,应对系统进行氮气置换,以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3 停车
2.3.1 关闭阀门和设备电源。
2.3.2 泄压。
2.4 清理
2.4.1 关闭阀门,加堵盲板。
2.4.2 清洗置换。
2.4.9 清理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立即恢复各类安全防护设施。
加料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加料工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1.前言加料工是生产加工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负责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混合。
由于加工行业中涉及到一些化学物质和设备,因此加料工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加料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并提供一系列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工作场所安全2.1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洁,不要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防止意外跌倒和绊倒。
2.2检查工作设备和仪器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事故。
2.3工作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有害气体积聚,工作人员应定期佩戴防毒面具。
3.个人防护3.1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3.2在操作涉及有害化学品的过程中,应佩戴适宜的防护口罩和防毒面具。
3.3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避免因疾病引发的安全事故。
4.物料储存和使用4.1储存危险物质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标识,并采取适当的储存方法,确保其安全性。
4.2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过期的原材料。
4.3在使用化学物质时,应了解其性质和危害,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4在进行药品混合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防止混合产生有害气体。
4.5在加料过程中,应注意原材料的数量和比例,避免因操作失误而产生不良后果。
5.应急预案5.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逃生路线,并进行定期演练。
5.2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和急救药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3出现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6.安全培训和监督6.1新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考试,并获得合格证明。
6.2定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3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岗位,对加料工的安全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
本加料工安全操作规程面向全体加料工,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加料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前言加料岗位是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一个操作难度较大的环节。
如果操作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加料岗位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保证操作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岗位概述岗位职责加料岗位的主要职责是配合生产线的需求,为生产过程增加或补充原料。
加料操作需要准确无误,以确保产品成色符合标准,设备连续运转,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岗位工具加料岗位常用的工具有:•搬运工具(推车、手推车、叉车等)•桶、袋等原料容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护目镜等)操作人员应当熟悉以上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要求设备符合相关规范。
岗位环境加料岗位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以下危险因素:•噪声•尘埃•化学品因此,加料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安全防护,佩戴好相关个人防护用品,如护目镜、口罩等。
操作规程起动前检查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仓库等,确保安全操作。
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故障。
2.检查所加原料的容器是否正确,容器是否有破损或贮存期限过期。
3.检查操作人员是否佩戴好相关个人防护用品。
加料操作流程1.将搬运工具行驶至原料仓库前,降下推杆。
2.先行按住车把,并系好安全带,以防止车把突然打开。
3.打开原料仓库门,将原料倒入容器中。
4.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易碎的瓶装物品应放置在传送带上,交由机械臂进行取料工作。
5.加料完成后,注意清点容器数量和确定容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和正确地标记材料袋子批号。
6.确认已经关好原料仓库门,将搬运工具行驶至下一工作站。
停机前操作操作人员在停机前,也要做好相关的操作。
1.操作人员将容器存放在规定位置。
2.清理工作场地,将空桶放入指定位置储存。
3.确认停机完成,关好设备,将车把放置于合适位置并锁紧,按照要求进行停车。
总结在加料工作中,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十分关键。
加料操作不当,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生产安全风险,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加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加料工安全操作规程加料工是指机械加工生产线上负责添加原材料、辅料,协助生产加工的工作人员。
在加料过程中,因为涉及到液体、固体等物质的搬运、倒注等操作,所以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
为了保障加料工的安全,保证生产线的良好运转,制定一套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加料工安全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一、加料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从事工作,并每年接受一次安全培训。
二、加料前需对原材料的配比、计量以及其它工艺参数进行核对、校准。
三、加料过程中,严禁用手直接操作输送管道,必须用封闭的输送装置,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卡爪伤害。
四、如果发现管道出现堵塞,应立即停机,切勿用手去解决,必须关机、拆卸管道,用工具进行疏通。
五、加料工应定期检查管道与配件的状况,如发现漏气、漏油情况应及时处理,以防止事故发生。
六、加料工进入作业区域时必须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防护鞋。
七、加料工操作时,应同时按动防护装置,必须保证装置正常、可靠。
八、加料工在添加物料时,必须按照约定配比进行,不得随意添加或更改。
九、加料工必须时刻关注原材料、辅料情况的变化,如出现异味或泡沫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十、加料过程中如发现火情、电气故障等恶劣现象,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采取紧急措施。
十一、加料工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1)禁止在车间内吸烟、喝酒、吸毒等违法行为。
(2)不得挪动加料设备、管道;明令禁止非专业人员在加料区域内进入或停留。
(3)禁止通过手动控制防护装置、安全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4)加料过程中,严禁将身体或手臂伸入转动设备内部。
(5)加料工应掌握压力缸或气压缸的工作原理,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伤害。
(6)加料结束后,应将设备和作业地面清理干净,消除隐患。
十二、加料工必须遵守准时、准确供料的作业要求,如有旷工、迟到等现象,将会对工作人员健康和生产线安全带来危害。
加料工作是机械加工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人员安全、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制定一套可行的加料工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的有效执行需要依赖于员工严格遵照该规程执行,以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一、操作岗位加料岗位是混合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岗位。
岗位设备包括加料系统、搪瓷机、输送机、称重系统、喷雾干燥器等。
二、工作流程1. 加料系统准备① 加料系统设备要进行检查和保养,尤其是对传送带、输送机、称重系统等设备进行检查。
② 加料系统的内部杂物要清理干净,特别是要清理易堵塞的部位。
加料系统要加上足够的原料。
③ 单位操作人员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上传批记录数据,操作前检查工单一起。
2. 搪瓷机准备搪瓷机设备也要进行检查和保养,特别是对搪瓷装置和瓷粉淋浴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 加料操作① 员工需要在规定的加料站点进行操作,并须佩戴好安全护帽和手套。
② 员工必须清楚了解所加入的原料种类和数量,避免添加错误。
③ 操作人员需要全程监控加料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输送比较缓慢的原料,需加以注意。
④ 操作人员需保持加料和操作区域干净,清理残留和杂料。
4. 搪瓷操作① 搪瓷操作由相应资质认证者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② 操作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所搪瓷产品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搪瓷工作过程中,保持操作地区干净整洁,时刻注意正负压力的变化,确保操作安全。
5. 操作后的清理① 清理过程需要由操作人员进行,包括清理加料站点、输送带、下料口等。
② 收集并妥善处理原料余料和杂料,并将其存储在规定区域。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操作站点周围地区干净、整洁,防止地面滑倒和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
2. 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加料系统和搪瓷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防止意外伤害。
3. 操作人员必须清楚了解所加入的原料种类和数量,严禁添加错误的材料以及过量添加。
4. 需遵循规定的检查和保养时间表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保养。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新炉刚开,炉温烤至1250°C,加底铅5〜8to
2、按料单配好的炉料经混合后分两批加入炉内。
第一次加总料量的2/3,融化后在加入剩余部分,第一次加料宜在前一炉放完冰铜后进行,然后才放铅。
3、加铁屑,当炉料完全熔化后,提高炉温至1200〜1250C,保温广2小时,使渣铅分离良好。
放完渣后向炉内分批加入总料量配完后剩下铁屑,当铁屑熔化速度变缓,铜铳流动性变差时,停止加铁屑,在炉温1250°C 下保持30分钟,使置换反应充分进行。
此后降炉温扒净粘渣。
4、放冰铜和出铅,冰铜放出温度一般为900〜100O℃,温度太高,铅挥发损失增加;温度太低,冰铜与铅液分离不良。
出铅温度一般控制在700℃以下。
叉作业。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前言加料岗位是一个紧密相连、责任和风险都非常高的环节,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严密的监督管理是确保岗位安全的关键。
本文就加料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保障员工及生产线的安全。
加料岗位介绍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添加物料是关键步骤之一,加料岗位员工承担着核心任务。
加料岗位通常由操作人员和质检人员组成,他们需要在仓库中找到正确的物料、贴上标签以及正确添加到相对应的设备上,确保生产线的顺畅运行。
加料岗位操作规程加料岗位员工的职责•在仓库内查找正确的物料,核对数量和物料的标识符,以及填写相关记录;•在执行操作之前,检查每一个设备上的用量、物料、规格、数量、有效期等,确定这些数据符合生产要求,并对这些数据作出相应的记录;•根据特定规则,传达哪些设备需要添加物料,将物料取回并使用清洁、正确的方法添加到相应的设备上;•经常检查物料仓库、混合设备和加料设备的安全,确保按照标准操作,并且纠正任何安全问题;•确保设备上的标识符符合标准,记录任何异常,采取适当的行动予以纠正。
加料岗位员工的安全操作指南•身穿防护衣物,并确保穿着安全帽、防护鞋、手套等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操作区域干净和整洁,排除任何可能影响操作和安全的障碍物;•确保显示设备内的所有电源都关闭,并确保设备已经停止运行,避免任何危险;•确保说话清晰,传达详细的信息,不漏口风;•在添加物料前,确保相应的设备已经完全停止,避免意外的运行所带来的风险;•即使检查完毕并添加物料后,依然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运行正常。
加料岗位员工的安全细则•操作人员必须首先检查设备的标识符,确保设备标识齐全、规格清晰;•操作人员必须仔细核对物料清单,核对物料名称、数量等信息是否匹配;•操作人员需要确保添加设备上的状态符合要求,并及时记录任何问题;•操作人员在添加物料的过程中,确保安全顺序:首先松开阀门,在物料完全流入设备后,再轻轻关闭阀门;•如果发现任何未知或异常的内容,操作人员应立即咨询相关部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确保清理操作后的安全,包括定期清洁混合设备、加料设备,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加料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加料工序安全操作规程
1、上班前必须要规定穿好防护鞋、戴好防护帽、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
2、清洗车间内的工具和场地,避免玻渣、工具乱放影响工作或伤人;
3、检查料斗及传送链条是否正常,螺丝是否紧固;
4、空机启动电动机,观察电机及传动系统运转是否正常;
5、加料过程必须彼此配合,相互提醒,避免碰撞等现象出现;
6、工作中注意高空落物伤人,不得中途取下安全防护帽等防护用具;
7、工作中有洒落的玻渣等物料,务必及时清扫;
8、电源控制开关不得随意玩弄、拆开,严禁湿手或带湿手套操作开关;
9、交接班时必须做好车间的整理整顿,交接好设备状态、工具和治具等;
10、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铵油车间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最新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铵油车间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现场混装硝酸铵加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现场混装硝酸铵加料岗位的操作及安全要求。
2引用文件
QG/LQM.JZG.64—2013《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现场混装制造工艺规程》
3操作目的
将多孔粒状硝酸铵经过斜螺旋和水平螺旋加入到现场混装车的主药箱里。
4质量控制指标要求
4.1原材料质量要求
4.1.1多孔粒状硝酸铵
4.1.1.1多孔粒状硝酸铵应符合HG/T3280-2011要求,具体见表1。
表1多孔粒状硝酸铵指标要求
指标名称
指标
一等品
合格品
硝酸铵含量(以干基计,%)≥
99.5
游离水分(%)≤
0.1
0.3
吸油率(%)≥
8
7
粒度(ø0.50~2.50mm,%)≥
95
90
10%硝酸铵水溶液PH值
4.0
疏松堆密度(g/cm3
)
0.73~0.86
颗粒平均抗压碎力(N)
5
注:游离水含量以出厂检验为准。
4.1.1.2多孔粒状硝酸铵进厂检验硝酸铵含量、游离水含量、10%硝酸铵水溶液PH值、粒度。
游离水含量一项不作为验收依据。
4.1.1.3检验方法按HG/T3280-2011、GB2945和GB2947的规定执行。
5岗位操作要点
5.1开工准备
5.1.1准备好多孔粒状硝酸铵加料记录、工艺卡片。
5.1.2检查多孔粒状硝酸铵质量,发现不合格品,不准投入使用,并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
5.1.3按需要量准备好多孔粒状硝酸铵。
5.1.4加多孔粒状硝酸铵前检查多孔粒状硝酸铵加料口和螺旋输送机内应无异物,润滑部位应注油,并开空车试运转,正常无问题后准备加料。
5.1.5加料前先打开工房门,先通风15分钟。
5.2操作要求
5.2.1混装车加完柴油后,司机将混装车开到多孔粒状硝酸铵加料工房,到达指定位置,做好接料准备,通知加料工加料。
5.2.3加料工做好加料前一切准备。
5.2.4先开水平螺旋输送机,再开斜螺旋输送机。
5.2.5螺旋输送机运转正常后,将规定量的合格多孔粒状硝酸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