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_25
品德书五年级上册

品德书五年级上册一、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
1. 诚信是金。
- 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即言行与内心一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
- 诚信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诚信是人们交往中最重要的品德。
例如,在商业活动中,诚信的商家能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生意兴隆;而不诚信的商家可能会面临倒闭。
- 对于个人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
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2. 假如我是消费者。
- 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拥有安全权,即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要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
比如购买食品时,要确保食品没有变质、没有有害物质。
- 知情权,消费者有权知道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包括成分、性能、使用方法等。
- 公平交易权,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
- 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例如,如果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可以先找商家协商退换货。
-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消费者协会可以帮助消费者调解纠纷,维护权益。
- 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 承诺的形式:- 口头承诺,如朋友之间的约定,答应对方一起做某事。
- 书面承诺,像签订合同就是一种书面承诺,在商业、劳动等领域广泛应用。
- 遵守承诺的意义:- 遵守承诺是对他人的尊重。
当我们遵守对别人的承诺时,别人会感受到我们的尊重,从而增进彼此的信任。
- 遵守承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在社会中,如果大家都能遵守承诺,那么社会的运转会更加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会更加顺畅。
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
1.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 选举的意义:- 班队干部选举是民主生活的体现。
通过选举,可以让同学们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参与班级管理。
- 选举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民主意识和责任感。
参与选举的同学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当选的干部要对同学们负责。
- 选举的程序:- 提名候选人。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_151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诚信是金》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有两个话题和一个“故事与思考”。
第一个话题“哪个更重要”,通过两个故事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诚信是人立身之本。
第二个话题“假如没有诚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不诚信给他人带来的伤害、不便和烦恼的例子中认识到要讲诚信。
“故事与思考”中的两个故事是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诚信的意义,从而体会诚信是金,要讲诚信。
本节课重点完成第一个话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诚信的重要性,知道诚信是做人之本。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信的重要性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格。
重点难点:1、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讲诚信。
2、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今天,咱们继续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诚信是金。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示课件】思考:1、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会丢掉哪一个背囊?(生讨论)2、诚信可以扔掉吗?为什么?【课件】3、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故事,请学生自由谈谈自己会扔掉哪个背囊以及对诚信的理解,初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二)学习课本第九页案例,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1、生自读案例。
2、青年留学生被拒聘的原因是什么?(不诚实)说明什么?(诚信很重要)3、小结:是啊,诚信是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上,是一点一滴培养的。
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和出众的才学,也不会被社会承认,也无法展现才能,更无法获得荣誉。
[设计意图:用文本中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切身的体验,教师抓住学生的内心感受,步步深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因为逃票而失去诚信,最后无法找到工作太不值得了!](三)续编故事,明白诚信的重要性1、设想年轻人扔掉诚信后会怎样?续编故事。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_129

诚信是金《诚信是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中的主题之一。
教学目标:1、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
2、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3、在学习中进一步感知诚信的重要性,并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故事引入:很高兴今天能和5.3班的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习。
大家欢迎我吗?谢谢!首先我想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战争频繁、人心惶惶,有一个叫商鞅为的人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
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这件事一下传开了,老百姓都觉得国家的执政者是讲信用的,后来商鞅变法的一系列措施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秦国渐渐强盛,最终兼并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
第二个小故事: 《烽火戏诸侯》。
周朝的时候,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她长得很漂亮就是不爱笑,有一次他跟着周幽王来到烽火台,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听了这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商鞅“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自取灭亡。
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
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它就如金子一般可贵。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的第二课诚信是金

J Ao猜故事狼来T驷马难追事君子一言侯僱變守信,是屮华氏族輪條镜JI德,J知识点仁诚信的含义(P115)“诚信”即诚实守信。
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彳故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我们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矢诚倍O30人的班级诞生了 16个班长 — — P在2005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1 双选会上,清华同方人力资源部朱云翔1 向记者介绍,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中,某 」大学一 30人,竟然冒出16个班长。
▲为什么丸家却争着蛊求职简历上写上“班长♦、▲这些大学生能应聘成功吗?为什么?宀知识点2:信守诺言的好处与失信的危害(即为什么要讲诚信?)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正如古训所说的那样,“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不讲信用,害人害已。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交往中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
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同学们想一想, 在我们身边(校园或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实或不守信的现象呢?情境一:今天轮到你值日,但碰巧奶奶过生日,放学后得早点回家,你会……要点一: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情境二:同学约了你去打篮球,你答应了,后来才记起有朋友已经约了你看电影,你会……要点二:慎重对待承诺(不轻易承诺)情境三:早上回到学校,发现漏了3道作业题没做完,你会……要点三:大事小事都要践行诚信道德知识点3:要遵守承诺,践行承诺,把做人与做事统一起来(即怎样讲诚信?)1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2•做人不要轻易对人承诺,一旦承诺,就应该努力兑现。
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
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_119

诚信是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什么是诚信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_81

法制教育观摩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内涵,认识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为人处世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3.素质目标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大力弘扬中华诚实守信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诚信是立身之本、交往之道、优良道德传统;(2)通过真实事例,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认清诈骗给人们带来的危害;(3)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
2.难点(1)了解生活中诚信的复杂性;(2)了解诈骗犯给自己带来的隐性(负面)危害。
三、教学方法典型事例分析法、讲授、讨论四、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知道),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背诵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全班齐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师:同学们,价值观里提到“诚信”二字,从字面上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信,乃做人之本。
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
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诚信”。
板书:诚信师;不诚信会产生什么后果?下面我们来观看两个视频。
(二)案件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案情案件1徐玉玉事件案件2宋振宁事件(三)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1.观看了这几个案例,同学们有何感想?让学生各抒己见(重点引导学生悟出被骗家庭的悲哀,诈骗分子得到的应有下场)2.谈谈身边实例.(让一两个学生上来说说)3.徐玉玉等诈骗案为安溪带来的危害高向荣县委书记在9月10日庆祝第32个教师节大会上说最近有两件事,也让他很有感触:第一件事,我们一位在云南做生意的乡贤,他把自己的户籍改成云南本地的,就怕人家质疑。
第二件事,我们安溪一个在外的大学生,别人问是哪里人,他说是福建人;别人再问福建哪里,他说泉州的;又问泉州哪个县,他只说离泉州不远,不敢说出安溪两个字。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_5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走进诚信乐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2.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难点:通过交流,认识的诚信的重要性,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课件创设情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故事1《诚信乐园》)(故事2《曾子杀猪》)边听边想想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个怎么样的人?2.出示课题:走进诚信乐园(生读)二、活动体验,感受诚信之乐。
<一> 活动一:畅想诚信乐园。
1.在诚信乐园里生活会怎样?2.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二> 活动二:谁能进入诚信乐园。
1.出示课件:诚信乐园的入园标准或条件。
2.动手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谁能进入诚信乐园?3.小结。
三、分享故事,深切感悟。
1.播放视频(《抄作业》)说一说他们能不能进入诚信乐园,为什么?(交流讨论)2.播放视频(《弄翻水打湿作业》)(讨论交流)(1)在你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2)视频中的陈婷能不能进入诚信乐园?3.播放视频(《善意的谎言》)交流讨论:视频中的母女能不能进入诚信乐园?四、谈话过渡:怎样走进诚信乐园(播放视频)1.举生活例子:<赴约> 请你帮助这个同学出出主意。
2.举生活例子:小卫士扣本班的分,你认为小卫士的行为能进入诚信乐园吗?3.小结:只有具有诚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
五、回顾生活,你做到诚信了吗?1. 给自己制订诚信卡。
2. 展示诚信卡。
板书设计:走进诚信乐园。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2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_53

《诚信是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诚信是金》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的第二课。
诚信,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质,在人的品德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加强诚信教育直接关系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目标、为处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品德教育课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它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较感兴趣,对本科目的学习有信心但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学生的思维仍然是直观形象为主。
另外由于所处农村地区,家长的水平有限,学生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缺乏.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
关于本课:学生在诚信方面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的深度有限不够全面,而当前社会上又存在着老实人吃亏的错误认识,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误导,教师要通过对诚信与否的利弊分析使学生澄清认识。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诚信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让诚信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2、难点:使“诚信”体现在每位学生说实话的行动中。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
3、引出孔子的名言———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
板书课题《诚信是金》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二)、故事与思考: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2、小结: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是为人之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诚信的含义、表现。
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等活动知道诚信的重要性、诚信的意义和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号召学生以“诚信”为做人原则,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诚实守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树立以讲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诚信的意义和要求。
2.教学难点:拒绝谎言,诚实做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情景体验。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人诚信故事,启发思考。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出示课件音频:我不能失信)《我不能失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
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母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2.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明白了宋庆龄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师小结:是呀,宋庆龄虽然没能和父母一起去伯父家玩,但是他却实现了自己对小珍的诺言,获得了小珍的信任和珍贵的友谊。
)
3.师:正是因为宋庆龄从小拥有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所以她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4.师:诚信重要吗?(生:重要)所以我们应当把诚信当作做人的根本。
师板书课题:诚信是为人之本
3.什么是诚信?我们怎样做才算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呢?我们继续交流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故事,激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初步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
二、情景分析,感悟诚信
1、(出示情景一:下课了,同学们来到操场上玩耍,小美和小丽在一起玩羽毛球,突然小美想起答应了小兰下课后要帮助她做一道数学题,但是这个时候小丽正玩得起劲不愿意搭档离开,便对小美说:“放了学再去给她讲嘛,我们再玩玩嘛!”小美说:“不行,我不能失约。
”
(1)你觉得这两个同学谁做得对,为什么?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怎样才算是个讲诚信的人呢?(信守承诺、言行一致)2、(出示情景二:妈妈刚买的金鱼不知怎么突然死了,在妈妈的询问下,小刚承认是自己在给金鱼换水的时候金鱼突然蹦出水面,摔在地上死了。
妈妈不仅没有打小刚,反而表扬了他敢于承认错误,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
(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从这件事上,你是不是对诚信又有了新的看法?引导学生说出。
(诚实无欺,不弄虚作假)
3、总结。
孩子们,通过上面两个情景的共同学习,相信大家对诚信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你怎样理解诚信的?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切身的体验,教师抓住学生的内心感受,步步深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感悟诚信内涵。
】
三、分组讨论,理解诚信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1:诚信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
生2:诚信就是不说谎话欺骗别人,用真诚的心灵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3: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讲信用。
生4:诚信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师板书)
师:什么是负责任?
师:比如说你对别人许下了一个诺言,你努力的完成了。
这就是对自己说的话—生:负责任。
师:假如你做错了一件事,你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努力弥补因为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是对自己的行为—
生:负责任。
师:如果你不承认错误,甚至把错误推给别人,说是其他人做的,这就是——生:撒谎,不负责任。
师:你们谁来说说什么是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生:当我们做了错事的时候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这就是负责任。
师:看来,你们已经理解了什么是负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体验、感悟,让诚信更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灵。
】
四、从身边寻找诚信
1、在生活中,讲诚信的事很多,
1.例如海尔砸冰箱事件经过: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
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
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
2.课文《万年牢》中的父亲做糖葫芦对原材料精挑细选、做工讲究、不掺假、凭着良心做买卖。
父亲说:“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
师:你喜欢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他们不欺骗消费者,踏踏实实做买卖,待人真诚,用诚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生:喜欢,因为他们和一些违法商家不一样,他们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把诚信当作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师:是呀:说得很好,大家再次齐读课题。
2、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讲诚信的故事,你能找到讲给大家听吗?小组交流一下发生在身边的讲诚信的故事吧。
小组派代表交流:
生:爸爸告诉我等我考试考到90分就给我买玩具,当我考到90分以后,爸爸果真给我买了我喜欢的玩具,我很喜欢这个信守承诺的爸爸。
生:买菜时,发现菜农多找了1元钱给妈妈,妈妈及时的还了回去,妈妈的行为就是讲诚信。
生:考试时,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我想让同桌把答案告诉我,但是他拒绝了我,还说考试作弊欺骗老师是不讲诚信的行为,我同桌的行为教育我考试要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能弄虚作假欺骗老师。
生:我们班的班长是诚实守信的人。
我学习不好,请求班长每天放学和我一起写作业,班长答应了我并一直坚守自己诺言,放学后陪我完成功课。
……
【设计意图:利用身边的榜样教育,结合自身谈体会,从中体会到讲诚信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尊重,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五、火眼金睛
1.刚才大家看到的和讲到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可是生活中总有些不如意,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不讲诚信的想象?
生:我陪妈妈买菜时,看见店家的称下面有一块吸铁石,我不懂为什么?回家我问爸爸:“为什么称的下面要放吸铁石呢?”爸爸回答说:“那是店家不讲诚信,为了能让菜品增加重量,所以在称底下放上吸铁石。
”我决定告诉身边的朋友,再也不去这家店买菜。
生:我同桌说他旅游回来会给我带礼物,可是他回来都一个月了我都没有收到任何礼物。
生:我知道前两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一个大公司不讲诚信,结果造成许多婴幼儿都喝到不合格的奶粉,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惨剧!所以做人一定要讲诚信!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不讲诚信的资料,大家看一下。
(出示课件)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
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2、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生活中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知道了失去诚信最终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会失去朋友、变得孤独、造成钱财的损失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资料,让学生体会和深悟到:在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
六、拥抱诚信、认识自我
孩子们,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看那是不是真正明白了怎样做一个诚信的孩子?
(出示课件:
①你和同学约好了星期天一起去玩,可是早上起来你发现自己感冒了,你准备怎么做?
②你借阅图书馆的书,说好星期天还,可是时间到了你还没看完,你会怎么做?
③期末考试,有同学暗示让你把卷子给她抄,你怎么做?
1.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做到诚信?(小组讨论)
2.交流时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
七、总结本课,提出希望
1.教师总结:做到诚信其实并不难,难在不能够长期坚持,希望大家从小做
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和诚信交朋友,做一个大家喜欢的诚信学生。
2.(出示名人名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活动,使诚信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的现实生活,促使孩子高尚人格的初步养成。
】
诚信是为人之本
信守承诺言行一致
诚实无欺不弄虚作假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