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煤矿提升主井生产能力的改造
五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一、总论............................................................................- 5 -(一)项目建设单位 ..........................................................- 5 -(二)项目概况 ..................................................................- 5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 11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12 -二、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13 -(一)项目选址 ............................................................... - 13 -(二)建设条件 ............................................................... - 13 -三、建设规模及功能标准..................................................... - 21 -(一)建筑面积和内容 ................................................... - 21 -(二)功能设施标准 ....................................................... - 21 -四、建筑方案................................................................... - 23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 - 23 -(二)建筑特征 ............................................................... - 23 -(三)拟建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 ....................... - 23 -(四)宿舍单体设计 ....................................................... - 23 -五、结构设计......................................................................... - 30 -(一)设计依据 ............................................................... - 30 -(二)基本技术参数 ....................................................... - 30 -(三)结构设计 ............................................................... - 31 -(四)结构计算 ............................................................... - 32 -(五)供配电设计: ....................................................... - 32 -(六)防雷与接地: ....................................................... - 36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 36 -(八)有线电视系统: ................................................... - 37 -(九)电话及宽带网络系统: ....................................... - 37 -(十)综合布线系统: ................................................... - 37 -(十一)电气人防专篇: ............................................... - 38 -六、给排水设计..................................................................... - 40 -(一)设计依据 ............................................................... - 40 -(二)设计范围 ............................................................... - 40 -(三)室外给水设计 ....................................................... - 40 -(四)室外排水设计 ....................................................... - 41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 - 41 -(六)人防给排水设计 ................................................... - 43 -(七)节水、节能环保措施 ........................................... - 43 -(八)消防水池设臵 ....................................................... - 43 -(九)消防电梯集水坑 ................................................... - 44 -七、暖通设计......................................................................... - 45 -(一)设计依据: ........................................................... - 45 -(二)设计内容: ........................................................... - 45 -(三)设计参数: ........................................................... - 45 -(四)通风系统设计: ................................................... - 46 -(五)管材: ................................................................... - 46 -(六)保温: ................................................................... - 46 -(七)人防物资库通风: ............................................... - 46 -八、消防专篇......................................................................... - 47 -(一)建筑消防设计 ....................................................... - 47 -(二)电气消防设计 ....................................................... - 47 -(三)给排水消防设计 ................................................... - 47 -(四)暖通消防设计 ....................................................... - 49 -九、节能措施......................................................................... - 50 -(一)概述............................................................................. - 50 -(二)编制依据 ............................................................... - 50 -(三)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 50 -(四)能源消耗状况 ....................................................... - 50 -(五)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 - 51 -(六)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 - 53 -十、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专篇 ............................................ - 54 -一、建筑卫生与环保设计 ............................................... - 54 -二、电气............................................................................ - 54 -三、给排水........................................................................ - 55 -四、暖通............................................................................ - 56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57 -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8 -(一)投资估算依据 ....................................................... - 58 -(二)建设投资估算 ....................................................... - 58 -(三)资金筹措方案 ....................................................... - 59 -十三、工程招标............................................................... - 60 -(一)发包方式 ............................................................... - 60 -(二)招标组织形式 ....................................................... - 60 -(三)招标方式 ............................................................... - 60 -(四)招标内容 ............................................................... - 61 -十四、结论与建议................................................................. - 62 -(一)结论........................................................................ - 62 -(二)建议........................................................................ - 62 -一、总论(一)项目建设单位1.单位名称:安徽五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2.法定代表人:(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2、项目建设背景:(1)某市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某位于安徽省的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与江苏省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相连,北与山东省泰安、荷泽、济宁、临沂接邻,西与河南省周口、商丘、开封为亲,居于二十多个城市的大淮海经济区的最中心位臵。
主提升井改造生产实践

主提升井改造生产实践论文导读:随着主竖井的延伸,原竖井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随着主竖井的延伸,原竖井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虽决定原主提升系统在主提升卷扬、电机不更换的情况下,通过更换罐笼、天轮、平衡锤、钢丝绳,使投资控制在80万元以内的基础上对原竖井进行改造,改造后提升能力由原来的350吨/日,提高到550吨/日,达到了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显著的目的。
关键词:主竖井,提升机改造,生产能力[摘要]随着主竖井的延伸,原竖井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论文格式。
虽决定原主提升系统在主提升卷扬、电机不更换的情况下,通过更换罐笼、天轮、平衡锤、钢丝绳,使投资控制在80万元以内的基础上对原竖井进行改造,改造后提升能力由原来的350吨/日,提高到550吨/日,达到了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显著的目的。
一、前言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黄金总公司、河南省黄金公司、洛阳黄金公司、嵩县黄金公司四家股东共同出资于1997年6月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
近年来随着地质探矿的不断投入,地质资源不断扩大,特别在四号角砾岩体,原设计利用储量为:金属量7300公斤,矿石量为115万吨,通过我公司的地质探矿,四号角砾岩体有品位变低规模变大的变化趋势,经过储量计算,得出四号角砾岩体储量金属量为14.5吨,矿石量为270万吨。
若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使四号角砾岩体处于合理的服务年限,原来的竖井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为此,我公司本着节约投资、立足现实的方针,通过对原竖井的改造,使其由原来的350吨/日提升能力,投入资金约80万元,出矿能力提高到550吨/日。
下面是我公司的改造工作总结。
二、矿区位置及历史河南金源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河南嵩县祁雨沟金矿,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城关镇陶村境内,在城西北约15公里处,距洛阳市9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该矿始建于1976年,后经多次改扩建发展,到1999年底,形成日处理矿量450吨/日,年产黄金逾2万两的黄金生产企业。
基于FLAC3D含水层注浆改造有效性分析—以五沟煤矿“四含”注浆改造为例

基于FLAC3D含水层注浆改造有效性分析—以五沟煤矿“四含”注浆改造为例发布时间:2022-11-13T07:47:39.68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7月第14期作者:党义宣1 邓颖1 王迅周1 石梓钰1 [导读] 两淮地区巨厚松散含水层下压煤量大,拟通过对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进行注浆改造党义宣1 邓颖1 王迅周1 石梓钰11.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两淮地区巨厚松散含水层下压煤量大,拟通过对第四含水层(简称“四含”)进行注浆改造,将采动水体类型由Ⅱ类水体改造变性为Ⅲ类水体,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及开采安全性。
以五沟煤矿1010工作面作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岩样试验数据与工程实测地质资料,利用FLAC3D有限元差分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针对不同的工作面推进情况分析对比注浆前后工作面围岩的应变和应力,来判断注浆改造是否将含水层改造为隔水层或等效隔水层。
模拟结果表明,注浆改造能有效减小围岩的应力和应变,注浆改造是可行有效的。
本次模拟为10煤层的绿色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也为检验近松散含水层注浆效果提供一套准确且高效的分析思路。
关键词:注浆改造;FLAC3D数值模拟;应力;应变;0引言矿井压架突水溃砂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灾害之一,不仅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对矿区生态环境也造成极大的破坏[1]。
因此,减小事故发生率,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是受水困近含水层煤层绿色安全开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2]。
在我国安徽两淮地区,近期开采煤矿上方覆盖有巨厚松散含水层,在松散层下常发育有弱至中等富水的底部含水层,对煤矿的开采形成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注浆改造是通过对松散含水层进行劈裂、扩散、渗透、压密注浆改造,改变含水层内部占比结构,阻断含水层内部径流、补给条件,来达到将含水层转变为隔水层或等效隔水层的效果[3-4],从而保障工作面安全的施工环境,充分的解放煤炭资源。
五沟煤矿含水层下薄基岩浅部煤层控水开采技术与应用

间的多层复合结构萁 中三隔的厚度一般均大于 6 m且分布稳定基 本阻 0 隔了下部含水层与上部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深厚松散层岩 f的平面 生 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区域内的类似l和局部地段内的差异性。所谓区域 生 内的类似『’ 生是指在井田大面积范围内深厚松散层岩陛具 有类似 、 稳定的 结构各 含、 隔水层有类似的结构并 目 层由类似的矿物成份构成具有较 岩 好的类似l 井田范围内具有相同的“ 生。 四含三隔” 结构萁 中 . 布稳定的“ 三 隔” 粘土层以蒙脱石、 伊利石矿物成份为主具有 良好的阻隔水特性。局部 地段内的差 眭是指在具 体采区范围内与开采有关的含 、 隔水层岩陛、 厚 度变化大 陛质差异明显 。例如五 沟矿主、 副井间距小于 4 T其‘ 0n ‘ , 四含’ , 底 24 3 睬石的粒径较大而在副井处仅为 1. , 6 3m 粒径较细阍 1‘ )四含” ; ‘ 的富水 明显的平面分带 I。 生
1 底含 的沉积结 构特征与富水 价 。对 五沟煤矿 补 1 补 4 和 2 新 一 孔 水文对 孑 的四含土样进行的渗透实验渗透系数为 Q 4 — .m d 贝试 推 进步距 ( 匕L 3 6 1 /。i 9 m) 2 4 4 8 7 2 9 6 10 2 14 4 18 6 12 9 结果表 明相 粒 I 虽越高糟I 数越 虢 l i 繇 生较差。 实验 料表明.澈 垮 落 角 /。) { ( 6 3 4 5 5 3 6 9 5 4 5 7 5 3 6 7 层 中的底部含水层, 平均厚度为 3m渗透系数 K f 0 6 3 8 r 单位 来 压 步距 /m 2, = 0 6 —2 2r 岫 e 3 4 1 2 1 0 8 96 9 1 2 1 02 涌水量 q 0 0 8一l 1 m含粘量较高呈 固结 ~ = . 6 4 【 s 0 7 半固结状态流 动l 生较 垮落 带 高度 /m 0 c 1 . 1. 9 7 17 31 . 1 5 2 1. 73 09 . 94 差, 生 ~中等迳 流补给条件不畅, 富水l弱 为封闭 一 半封闭型复合 陆水体地 裂隙 带 高度 /m 2 0 1 3 1. 2. 3 4 I 4 . 4 . c 3 96 58 1 5 0 36 18 下水以静储量为主' 在垂向和水平方向的补给缓慢, 为浅部煤层安全开采 离层 高度 / n 2 0 a . 2 3 — 2 8 4 8 5 5 7 0 8 0 和采用采动裂隙疏放‘ ‘ 底含” 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内在保证。( 见表 1 ) 2基 岩风化带的工程地 质特性研究 2 基岩风化带的分布规律。 1 井田内各区蚓 风 , 度有 薛 差 擢 异。五沟煤矿北部基岩风化深度约为 4 m~ 5 m 5 4 . ,一般风化深度约为 6 1m 2 m ̄2 约为 2 州噪层露头风化深度较深, 5 ~5 , i J 2 盆地中心地段则风化深 度较浅. 井田南部基岩风化深度多为 5 ~ 0 m 2 玑平均约为 1m部分地段的 8, 风化岩层受风化影响强 度大幅度降低 物 盛份发生了严重 基糊 虽 风化带深度为 7 ~ 5 。 m 1 m 在风化岩层中’ 眇岩、 仄 粉砂岩和泥岩的 隔水陛能。a 生变形能力显著增强艄导水能力 裂隙饺发育铁锰 填, 钦, 强鎏 风化泥岩、 粉眇岩泥化率较高渺岩粘土矿 的变异粘 土矿物或份含量急剧增加塑 I 宦 在开采扰动下膊张 陛能进一步增强再生隔水I 生 物含量 占6 ~ 5 0 7%以石英、 长石为主, 长石大部分已高岭土及蒙脱石化风 降氐突水溃砂自力减弱。 能岚 具有阻隔裂隙发展和防止底含水下渗的双重作用, 为高水压作用 化砂岩比泥岩透水f 强。
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宿州煤电集团界沟煤矿

>»»>---------------------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Bfl 琲——宿州煤电集团界沟煤矿维今淮北,乃古相城。
滩水萦回,浑似青罗之 带,相山高耸,宛如碧玉之屏。
在淮北平原这片古老 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一座现代化的矿井拔地而起,这就是宿州煤电集团界沟煤矿。
该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 滩溪县五沟镇和亳州市蒙城县许瞳乡交界处,矿井于2008年5月18日正式投产,井田面积约13.64Km 2…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40万吨/年,保有可采储量 7040.7万吨。
界沟煤矿始终秉承“一流待遇、一流人才、一流 矿井”的企业精神,以共产党的理念、市场化的手段, 坚持走“科技强矿、安全兴矿、人才立矿、文明建矿、 绿化美矿”之路,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强化责任落实,狠抓队伍建设,注 重培训教育,加强现场管理,为企业安全发展奠定基础, 截至7月15日,已实现安全生产3758天。
不断加大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四化”建设。
矿井井下主排水系统、井上下主运皮带系统、中央变电所及各采区变电所均实现了远程集中控制和在线监 测。
主井提升系统实现了自动装卸载和提升机自动运 行。
井下采煤工作面实现电液控自动移架和远程集中控制,掘进工作面综合机械化掘进率达到80%…通过 现代先进的采掘、信息、自动控制技术优化集成和自 主创新手段,不断巩固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成果。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坚持强矿与 富民同步,保持职工收入稳定增长,较省内国有煤矿有明显优势,职工幸福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大幅 增强。
界沟煤矿在安全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当地百姓建造生活设施、改善生活环 境,购买各类社会保险。
累计为社会赈灾、扶贫捐款达数亿元,以实际行动弘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 良好道德风尚。
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构 建生态环保型绿色矿山,先后完成了煤泥干燥、肝石 大棚、道路硬化、污水处理改造等项目,矿区环境优 雅,风景怡人,绿化覆盖率达46%,跨入全国绿化 先进单位行列,俨然成为一座“花园式矿山、矿山式花园” O 十余年来,界沟煤矿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岀应有贡献,被煤炭工 业协会评定为全国煤炭系统“先进煤矿”,被省市主管部门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淮北市十强企业” “模 范职工之家” “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五沟煤矿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五沟 河南大禹水处理有 煤矿五沟煤矿煤泥水自动加药项 限公司
22.4
目中标结果公告
TOP3 行走部中标结果公示
山西辰润机械设备 有限公司
20.8
2023-04-23 2023-07-04
TOP4
五沟煤矿 2022 年 10 月生产物资 淮 北 嘉 卓 矿 山 设 备 增补采购项目(二)(二次)结果公 有限公司
23.8
标公告
TOP9
五沟煤矿行走部、局扇、电滚筒 维修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徐州精诚矿山设备 制造有限公司
23.5
TOP10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五沟 淮北巨盾矿山机械 煤矿五沟煤矿动筛斗提机及破碎 有限公司
22.9
机维修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4-17 2022-10-31 2023-05-04 2022-08-18 2023-04-18 2022-10-08 2023-05-22
41.8
机滚筒维修项目中标公告
TOP2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五沟 淮北市博纳机电设 煤矿五沟煤矿煤机行走部维修项 备有限公司
41.5
目中标公告
TOP3
五沟煤矿煤机、刮板机、转载机 附件维修项目中标公告
徐州精诚矿山设备 制造有限公司
40.4
2023-06-05 2023-05-04 2022-12-06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五沟煤矿 煤炭开采、洗选、销售,煤矸石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 可开展经营活动)
五沟选煤厂中煤带精优化研究

五沟选煤厂中煤带精优化研究摘要:由于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1035工作面原煤粒度变细,再加上洗选任务重,小时带量大,以及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和设备老化,致使中煤带精偏高,通过采取加大原煤入料的润湿效果,更换弧形筛的筛缝大小,提高中煤细颗粒的透筛率,减少了中煤带精,提高精煤产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中煤带精;优化;悬浮液;措施1概述五沟选煤厂是一座设计入洗能力150万吨/年的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
选煤厂采用不脱泥分级重介选煤工艺,50mm以上采用动筛跳汰、0.5-50mm原煤采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0.25-0.5mm采用TBS分选、-0.25mm直接浮选的工艺流程。
中煤含精一直在20%左右,严重影响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为了减少中煤中精煤的损失,提高精煤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沟选煤厂在现有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找出带精高的原因,在不增加选煤厂工艺环节的基础上,经过现场改造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探索出降低中煤含精的途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存在问题降低中煤中的精煤损失不仅能实现精煤回收率最大化,减少精煤资源浪费,还能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
因此降低中煤带精尤为重要。
表1 五沟重介中煤浮沉试验0.5-1mm1-3mm3-50mm0.5-50mm密度级(g/cm3)全产率(%)本产率(%)灰分(%)全产率(%)本产率(%)灰分(%)全产率(%)本产率(%)灰分(%)全产率(%)灰分(%)-1.404.6652.356.218.3339.816.31.690.997.3813.686.331.4-1.452.4026.9810.674.6422.1911.74.791.1312.257.8311.461.45 -1.5.647.2016.731.517.2418.09.701.0020.082.8518.271.5-1.6.525.8124.582.2110.5527.1338.0154.1627.9640.7427.871.6-1.8.687.6645.174.2320.2143.4629.9942.7332.7634.9034.30小计8.90100.0012.2220.92100.0018.0770.18100.0029.55100.0025.61说明:采样条件:旋流器压力:240-250KPa,小时流量280吨/小时,显示密度1.635g/cm3由表1可以看出,中煤随着粒度减小灰分递减。
精细化管理案例2

集团公司持续改进行动案例2目录案例一:恒源公司提升主井生产能力的改造案例二:百善矿主井电控系统高压低频换向柜的改造案例三:祁东煤矿井下钻孔防喷防护装臵的设计及应用案例四:恒源公司经营管理部职能优化案例五:五沟煤矿优化煤泥重介工艺流程案例六:机械改进类1、祁东矿综采面断鼻溜槽与液压支架的连接块设计2、任楼矿运输机、转载机阻链器改造3、刘桥一矿LB-1型半自动插绳机的研制与应用4、任楼矿斜巷抗绳轮改进5、孟庄矿道岔扳道器改进及应用6、五沟煤矿:谢鹏飞抗绳器7、刘桥一矿蔡瑞权快速进刀切割密封圈装臵8、机械总厂采煤机液压调高系统的改进案例一:恒源公司提升主井生产能力的改造一、立项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恒源公司煤炭开采工艺的改进、井下生产系统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每年产量呈递增之势。
恒源公司主井及地面生产系统经全面改造,使矿井主提升能力大幅提高,2008年生产原煤已达到237余万吨,但2009年集团公司对恒源公司煤炭产量提出245万吨的奋斗目标,主井仍然成为制约生产任务完成的瓶颈。
在这种背景下,恒源公司于2008年11月底成立了课题小组,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
二、研究方向的确定课题小组成立后,立即对主井提升现状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从绞车提速、增加装载量、缩短休止时间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造方向,并对现场勘查和分析研究,分别对方案可行性进行论证,最终确立了缩短主井装载时间研究方案。
最终把缩短主井装载时间作为研究方向。
恒源公司主井采用KJD10自动装卸载及测重装臵,改造前井下装载时间约为15s,大于上口卸载时间(8s)。
经现场测量:定量斗从关闭到完全打开的时间t1≈4s,定量斗完全打开装煤时间为t2≈8s,闸门准备关闭至动车时间t3≈3s。
为缩短装载总体时间,可以通过措施将t2缩短,最大限度地消除t1、t3对装载的影响。
课题小组最终根据改造的可能性,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研究方向:1、增大装煤的有效截面;2、减小装煤的阻力;3、到位信号提前给出,使扇形门提前打开;4、扇形门关到位提前发出开车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沟煤矿提升主井生产能力的改造
摘要:按照矿井生产需要,本着改动小、投资少、安全经济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有提升机、电控系统、提升绳、箕斗等主要环节的前提下,提高矿井提升系统能力。
关键词:煤矿;主井;生产能力
1 背景和意义
五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随着工作面的变化及大采高支架的使用,五沟煤矿主井提升已经不能满足工作面的生产。
2008年5月投产至2008年底,生产原煤88万余吨,但2009年集团公司对五沟煤矿煤炭产量提出175万吨的奋斗目标,主井仍然成为制约生产任务完成的瓶颈。
于2008年10月底成立了课题小组,对主井提升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
2 方案说明及比较
按照矿井生产需要,本着改动小、投资少、安全经济的要求,在不改变原有提升机、电控系统、提升绳、箕斗等主要环节的前提下,提高矿井提升系统能力。
三个提升能力改造方案
方案1:维持原有提升设备不变,即箕斗装载7吨,按理想提升速度图即直接启动,等速段速度8.5米/秒,爬行段3米、爬行速度0.5米/秒,加速段加速度0.75米/秒2、减速段减速度0.75米/秒2,考虑1.15提升不均衡系数,循环时间87.97秒,改造装载段、卸载段罐道,按每年工作350天,每天工作22小时,初步核算最
大提升能力为200.75万吨。
方案二:箕斗装载8.5吨,箕斗配重至18吨,更换首绳和尾绳,将26毫米钢丝绳更换成28毫米钢丝绳,按理想提升速度图即直接启动,等速段速度是8.5米/秒,爬行段3米、爬行速度0.5米/秒,加速段加速度0.75米/秒2、减速段减速度0.75米/秒2,考虑1.15提升不均衡系数,循环时间87.97秒,改造装载段、卸载段罐道,重新核定液压站制动力矩及工作压力。
方案三:维持原有提升设备不变,增加箕斗装载量至7.5吨,并增加相应配重,按理想提升速度图即直接启动,等速段速度是8.5米/秒,爬行段3米、爬行速度0.5米/秒,加速段加速度0.75米/秒2、减速段减速度0.75米/秒2,改造装载段、卸载段罐道。
于2008年11月18日在皖北煤电集团五沟煤矿就以上三个方案再次进行技术协调,,方案三比较理想。
3 方案实施
根据现场情况对控制程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厂家的一些意见,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逐条确立了如下具体实施方案:3.1 增加了箕斗配重块,装载量由7吨增至7.5吨。
3.2 将罐耳间隙调整为180mm,优化提升速度图,改造提升爬行布局,启动爬行段的速度由原来的0.5m/s提高到2m/s,经过现场调试,直接启动加速时,箕斗与罐道间的撞击较大,实测循环时间由原每钩118s减少到102s。
3.3 主井井筒爬行段稳罐罐道延长
在不影响箕斗装卸载的前提下,尽量延长罐道长度,以减少箕斗运行的冲击和摆动,增大箕斗爬行段速度提高后的运行安全。
经过测量导向罐道改动参数
4 改造效果分析
经测量比较:改造前提升循环时间约为118秒,改造后缩短到102秒,按年提升350天,每天工作22小时,
改造前装载7吨计算年提升能力:
a=3600×b×t×pm×k/(104×k1×k2×t)
=3600×350×22×7×1.0/(104×1.1×1.15×118)
=129.9(万t/a)
改造后装载7.5吨计算年提升能力:
a=3600×b×t×pm×k/(104×k1×k2×t)
=3600×350×22×7.5×1.0/(104×1.1×1.15×102)
=161.1(万t/a)
理论上主井年生产能力较改造前增加31.2万吨。
2008年四季度主井提升系统电量803570.4度,吨煤电量1.91度,2009年一季度主井提升系统电量884376度,吨煤电量1.8度。
同比降低0.11度,一季度改造后比改造前同比节电0.11×49万=5.39万度,按综合电价0.61元/度,则一季度节约5.39万度×0.61元/度=3.28万元。
作者简介:魏学孔,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皖北煤电恒源股份五沟煤矿机运事业部电气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