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电视编辑复习资料

电视编辑复习资料
转场的依据
地点的转换 时间的转换 自然段落 节奏性段落
技巧转场与无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 传统特技转场:淡出淡入、叠化、划、圈、定格、翻转等
无技巧转场
出画入画转场 特写转场 两极镜头转场 相同相似主体转场 主观镜头转场 空镜头转场 运动镜头转场 挡黑镜头转场 逻辑因素转场
叫板式转场 拖声、捅声转场
影视剪辑的发展趋势
剪辑发展的新趋势:从时间到空间
在时间剪辑上突破以镜头与镜头、画格(帧)与画 格为最小单位进行组接的传统,运用数字技术直接 对画格的像素编辑修改。
案例:《阿甘正传》(1994)
剪辑发展的新趋势:从时间到空间
从传统的历时性 的线性合成为主 发展到向屏幕内 的共时性的并列 画面组合。
单个镜头所具有的信息多意性,也使得组合成为编导表达明确含 义的一种必然手段。
长镜头
镜头组接顺序对镜头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 意义。普多夫金实验
创造影像时空。敖德萨阶梯 剪辑是节目和创造者风格化的必要手段。
剪辑的含义
剪辑的含义
最初,所谓剪辑就是 将一段胶片与另一段 胶片粘接起来,所以 当时剪辑被称作“剪 接”(cutting)。
重复剪辑 《撞车》
将具有一定寓意的动作、景物或形象的场面再次或多次出现
作为时空结构方式的剪辑
影视中的时间
实时的时间形式 《工厂大门》 压缩的时间 《公民凯恩》“早餐” 延伸的时间 “敖德萨阶梯” 、《闪电狗》、《黑客
帝国》子弹时间镜头
其他:时间冻结《剑雨》
利用剪辑转场

美 唐·利文斯顿《电影和导演》:在字典上,对“场”的定义是指戏剧上的一 段,这一段在地点上没有变化,在时间进程上没有间隔。
总体结构剪辑

影视剪辑复习

影视剪辑复习

影视剪辑复习**二、影视剪辑的过程1、准备阶段A、修改脚本B、准备设备C、熟悉素材D、与有关人员协商E、写编辑提纲2、剪辑阶段A、归整镜头B、挑选镜头C、对镜头进行排列组合3、检查阶段A、检查意义表达B、检查画面C、检查声音D、检查逻辑表述*线性编辑基于传统模拟设备的一种编辑方式,使用的设备一般为两台监视器和带有编辑功能的录象机。

线性编辑有两种方式:组合编辑、插入编辑。

组合编辑:又称为全信息的汇编。

其工作方式是总消磁头把所有的磁迹包括位置磁迹、视频磁迹、音频磁迹全部抹掉,然后记录磁头把再把新的位置磁迹、视频磁迹、音频磁迹记录到磁带上。

由于总消磁头在记录磁头前面,且两者之间有一小段距离,因此,当编辑机停止工作后,总有一小段磁带是已经被总消磁头消去磁迹,但又没有记录上新的磁迹的。

这部分被称为断磁。

断磁部分只有用组合编辑才能记录上新的磁迹,因此在修改电视节目时,决不能用组合编辑。

组合编辑一般用于全新节目的粗编。

用组合编辑把基本内容串联起来,再用插入编辑做修改。

插入编辑。

不重新录制控制磁迹,只重新录制视频磁迹、音频磁迹。

可以视频磁迹、音频磁迹全部替换,也可以只重新录制视频磁迹、音频磁迹中的一部分。

其工作方式是,视频、音频消磁头和视频、音频记录磁头在同一位置上,同步工作。

由于不重新录制控制磁迹,因此就会产生断磁,所以适合用于修改。

但要记住,在插入编辑时是不能改变节目的长度的,只能是等长度的替换视频磁迹、音频磁迹。

*非线性编辑:基于现代数字技术的一种编辑方式,使用的设备一般为计算机、相应的非编软件以及显卡、声卡等硬件设备。

非线性编辑可以任意的改变节目的长度,镜头的位置,在编辑过程中镜头就像一段段线段可以随意处理,因此叫非线性编辑。

**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两者的区别(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一个是数字,非线性的,可以任意改变节目的长度,在节目中插入新的内容,一个是模拟,只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剪辑操作,不能在节目中插入新的内容。

期末复习资料-电视编辑完整版

期末复习资料-电视编辑完整版

1.蒙太奇:本义源于法语,是建筑学上的装配、组合的意思。

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

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

2.狭义的蒙太奇: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即在影视制作使其,将前期采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按照主题要求所设计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3.广义的蒙太奇:蒙太奇是影视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蒙太奇是影视作品特有的结构方法蒙太奇是指画面与画面之间,声音与声音之间以及声音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产生的意义蒙太奇还可以指镜头的运用、镜头的分切组接以及场面段落的组接和切换等4.蒙太奇的心理基础是一个关于感受的概念,一个关于关系的概念。

5.影视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6.蒙太奇画面语言的特点:不同镜头的组接形成表意功能;镜头组接排列的顺序对画面语言的意义表达会产生重要影响;镜头之间的组接创造新的含义;镜头之间的组接可以自由地创造影视时空7.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8.叙事蒙太奇: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

是意味着许多分镜头按逻辑或时间顺序分段纂集在一起,这些镜头中的每个镜头自身都会有一种事态性内容,起作用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的发展。

9.叙事蒙太奇句式:前进式句式;后退式句式;环型句式;片段式句式10.表现蒙太奇:也称对列构成、对列蒙太奇。

用于抒情和议论,相当文学作品中的写意。

11.表现蒙太奇组接:平行式组接;积累式组接;对比式组接;联想式组接12.长镜头:是与短镜头相对而言,是在就一个较长的不间断镜头里,通过推、拉、摇、移、跟等综合运动摄影这种时空连续的场面调度,完整地记录一个时间段落的全过程,形式独特的纪实风格。

13.长镜头与分切式蒙太奇在叙事观念上有哪些不同的特征:a.蒙太奇的叙事具有创作者的主观特性,而长镜头则具有客观性;b.蒙太奇叙事内容紧凑凝练,而长镜头叙事内容吩咐全面;c.在造型处理上蒙太奇有较多的人工手段而长镜头则是自然地;d.蒙太奇叙事重于编辑的叙事而长镜头叙事重于摄影的叙事;e.蒙太奇的叙事是强制性的封闭,而长镜头的叙事是一种开放型的14.画面组接连贯的因素: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对列因素15.剪切点:可分为画面剪切点和声音剪切点16.越轴:在方向性较强的人物或物体拍摄中,往往存在着一条假想的轴线。

《影视剪辑》复习大纲

《影视剪辑》复习大纲

《影视剪辑》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

1.剪辑点的定义。

2.纪录片的定义。

3.轴线规律的定义。

4.叙事剪辑的定义。

5.表现剪辑的定义。

6.对比剪辑的定义。

7.隐喻剪辑的定义。

8.重复剪辑的定义。

9.拖声法与捅声法的定义。

10.升格拍摄与降格拍摄的定义。

11.画面剪辑点和声音剪辑点的定义。

12.串联式时空结构和并联式时空结构的定义。

二、简答题。

1.影视剪辑诞生与发展的四个时期。

2.剪辑中的六个完形法则。

3.影视剪辑认识的三个层面。

4.镜头内部运动剪辑点的选择方法。

5.叙事剪辑相比,表现剪辑的三个特点。

6.影视中延长时间的方法。

7.构成空间的作用。

8.线性时空结构的几个特征。

9.段落时空结构的分类。

10.剪辑意识的几个具体体现方面。

11.结论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12.宣传纪录片常用的宣传手段。

13.影视造型叙事的区别。

三、问答题。

1.轴线分类及定义。

2.合理越轴一般采用的两种策略。

3.客观性音响剪辑的四种方法。

4.无技巧转场其实恰恰是最有技巧的原因。

5.纪实性纪录片的类型及各自特点。

6.优秀纪录片的品格。

四、论述题。

1.影视叙事从戏剧和小说中吸取的艺术营养。

2.影视时间构成和空间构成在影视剪辑中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①:影时间的两层含义和电视时间的三层含义(了解,P213)。

知识点②:从后工业文明时期到后现代主义,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P271-273)。

电视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电视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电视编辑艺术复习资料电视编辑艺术电视编辑构思①主题、结构拍摄编辑②影视语⾔(WB 镜头整体,基本构成与表意)还原、创造镜头的概念:镜头是连续的⽚段。

镜头的有效性长度是多少。

怎样调节⽩平衡(将⽩纸放到要拍摄的领域当中)镜头组接的⽅法和原则①画⾯编辑:选择、排序、成组、场⾯、段落构成与转换②声⾳编辑:选择(表意)、设置(成段)、技术处理③两种类型的剪辑:叙述与表现④剪辑中结构与节奏的处理标准:根据受众的特征,⽣理⼼理的需求,来决定剪辑结构和节奏的处理电视叙事中的时空形态和表现形式(镜头表现形式及其功能)课堂补充:长焦镜头的优势①可以远调②可以控制景深和虚实③可以将纵向空间压缩(密密⿇⿇相互重叠)⼴⾓镜头和长焦镜头:长焦镜头的焦距长,视⾓⼩,在底⽚上成像⼤。

所以在同⼀距离上能拍出⽐标准镜头更⼤的影象。

适合于拍摄远处的对象。

由于它的景深范围⽐标准镜头⼩,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虚化背景突出对焦主体,⽽且被摄主体与照相机⼀般相距⽐较远,在⼈像的透视⽅⾯出现的变形较⼩,拍出的⼈像更⽣动,因此⼈们常把长焦镜头称为⼈像镜头。

⼴⾓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视野宽阔。

从某⼀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眼在同⼀视点所看到的⼤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的感染⼒。

形象思维的表达(规范)(基础)把握电视⽚编辑的关键词——镜头(⼀)前期:①对镜头的严格控制(主题、⽬的)选择②被摄对象③光线④拍摄⾓度(成组)⑤镜头长度前期:我要什么?①选择(内容上主题相关)②框架(①景别,平⾯上的范围②深度,景物本⾝的特点、⾃⼰的观点、⾃⼰的视点、景深的控制{光圈、焦距}③长度,镜头表达的信息)(⼆)后期①对镜头的选择(是经过前期之后的⼆次选择)(最好镜头/部分)②镜头的衔接与转换镜头成组/声⾳成段③形成视听语⾔——表情达意课堂补充:实现(技术层⾯)在基础上深⼊把握把景物转换成镜头拍新闻:有零编辑的说法,拍五个到六个镜头,掐头去尾即可拍纪录⽚:写个⼤纲,多半使⽤较多的长镜头本学期着重抓住⼏个⽅⾯表述上:使⽤规范的格式主题表达上:关注⼈和⼈的变化变现⽅式上:镜头语⾔及表意画⾯形象的选择(严格控制画⾯)镜头成组,声⾳成段(影视语⾔的合理运⽤)镜头转接的策略在电视创作实践中,怎样才能制作出更有意思更吸引观众的节⽬?①前期制作:创意、选题、脚本、拍摄录制(画⾯/声⾳)(补充:养成记场记的习惯)②后期制作:(在剪辑台上)镜头衔接——再现现实,表达情绪声画组合——增强视听冲击⼒(冲击可以⽤递进、集合、对⽐来体现)结构安排——叙事清楚,层次分明第⼀章电视编辑概述⼀、认识电视编辑及其⼯作流程⼆、电视编辑相关的理论基础三、电视⽚编辑的素质要求四、现代电视编辑观念五、电视画⾯的构成与思维特征学习要求认识电视编辑及其⼯作理解电视画⾯编辑的基本流程认识电视的艺术特征与影视传播的规律⼀、认识电视编辑编辑的两种⽅式1、指“⼯种”,即编辑操作⼈员2、指“创作环节”,尤其特指电视节⽬后期制作环节中对素材的处理。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1、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公映了《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宣告了电影的诞生。

2、1927年10月第一部有声影片——美国的《爵士歌王》。

3、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名利场》在美国问世。

4、1905年,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成为中国第一部影片。

5、1948年,戏曲片《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片。

6、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约翰•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4、影视有三种基本时间是:事件时间;叙述时间;感受时间;1、当美国导演鲍特和格里菲斯运用分镜头进行拍摄之后,就产生了专门的剪辑工作。

2、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影剪接已经和正在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手工操作;第二个是机器操作;第三个是电脑操作(数码剪辑)。

3、1913年,《难夫难妻》标志着中国电影剪辑专业的诞生,张英是我国最早的电影剪接人员。

1、电影电视的三大艺术要素是:形象、动作、结构。

2、银幕屏幕形象包括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3、视觉形象又由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所构成。

4、听觉形象则分为音乐形象和音响形象。

5、主体动作包括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和语言动作。

8、影视艺术的动作,分为作画面主体动和摄影摄像镜头动作两大类。

2、1900年,威廉逊在影片《中国教会被袭记》中使追逐和救援的场面交替出现——这视为蒙太奇的第一次使用。

3、美国导演格里菲斯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使蒙太奇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方法。

9、长镜头学派代表人物,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

他提出的“照相本体论”是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基础。

10、长镜头特点:保持时空的连续性和景物的清晰度,来保证、复原、再现生活的真实性。

11、长镜头以美国人罗伯特•费拉哈迪1916《北方的纳努克》为代表作品。

2、1956年,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拍摄了影片《疲惫》(我国译为《筋疲力尽》),是使用跳切的代表作。

1、剪接点的选择分两大方面:一、画面剪接点;二、声音剪接点。

2、画面剪接点:动作,情绪,节奏剪接点。

影视编辑复习资料

影视编辑复习资料

影视编辑复习资料名词解释4X5 简答2X10 问答1X20 分析2X10 案例1X201、蒙太奇:指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是使用剪辑的手段。

2、帧:是指组成影片的每一幅静态画面。

构成视频素材文件的最小单位元素为帧,即组成动画的每一幅静态画面,一帧就是一幅静态画面。

3、帧速率:指播放视频时每秒钟所播放的画面数量。

4、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

旁边、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

5、转场:指在一个场景结束到另一个场景开始之间出现的内容。

段落之间伴随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发生转换。

段落转换是心理的隔断和视觉的连续。

6、转场方法:利用特技:淡入淡出、叠化、翻页、划像、圈出圈入、定格直接切换:两极镜头转场、利用画面内因素转场、利用视觉错觉转场、利用形态因素转场、特写转场、动势转场、遮挡的转场、声音转场7、镜头:开机到关机所记录的画面。

(镜头语言中隐喻的三种表现手法:在同一个画面中喻体与被喻体同时存在,蒙太奇造成的隐喻,运动镜头进行隐喻。

)8、移镜头:摄像机固定在一个移动的支架上,一边移动一边拍摄。

特点:机位的变化,镜头视点不断变化。

视觉效果,更接近人的视觉常规。

空间范围比较大,可以纵深、横向甚至穿越障碍。

运动感强。

9、摇镜头:把摄像机架在一个固定的支点上,镜头演水平轴或垂直轴作扇形或圆形运动时所拍摄的镜头。

摇镜头的分类:按照摇的方向——水平摇、垂直摇和斜摇按照摇的角度——扇形摇(<180度)、半圆形摇、圆形摇按照摇的速度——慢摇、中速摇、快摇、甩摇特征:视点是运动的。

所表现的空间范围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空间中的形象分先后的依次出现在不同画面中。

在镜头内部形象元素静止的时候,形成起幅、中间部分和落幅。

《影视剪辑》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复习资料

《影视剪辑》复习资料一、考试大纲本次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影视剪辑基础理论和实践技巧的掌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视剪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剪辑工具的使用和技巧;3、剪辑流程和步骤;4、常见影视类型的剪辑特点;5、剪辑师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趋势。

二、考试重点1、影视剪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了解影视剪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目的;(2)理解影视剪辑的原理,包括镜头组接、时空转换、节奏把握等。

2、剪辑工具的使用和技巧(1)掌握常用剪辑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如Adobe Premiere、Final Cut Pro等;(2)了解剪辑工具中的各种技巧和快捷键,如剪切、复制、粘贴、缩放、变速等。

3、剪辑流程和步骤(1)了解剪辑的基本流程,包括素材筛选、初剪、精剪、音效、特效等环节;(2)掌握剪辑的步骤和技巧,如何提高剪辑效率和质量。

4、常见影视类型的剪辑特点(1)了解不同影视类型的剪辑特点,如故事片、纪录片、广告片等;(2)掌握不同类型影视剪辑的技巧和方法,如镜头选择、节奏把握、音效处理等。

5、剪辑师的职业素养和发展趋势(1)了解剪辑师的职业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创意思维等;(2)掌握剪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如4K/8K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三、考试难点1、影视剪辑的原理和应用(1)深入理解影视剪辑的原理,掌握镜头组接、时空转换、节奏把握等技巧;(2)能够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剪辑中,提高剪辑效果和质量。

2、剪辑流程和步骤的掌握和应用(1)熟悉剪辑流程和步骤,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剪辑工具进行高效剪辑;(2)能够根据不同项目需求和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剪辑流程和步骤,提高剪辑效率和质量。

《影视剪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影视剪辑》课程是影视制作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影视剪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影视作品的剪辑工作。

本课程涵盖了剪辑的基本概念、剪辑技巧、节奏把握、画面构图、声音处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剪辑水平和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构成方法,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亭提出,不论什么蒙太奇形式,
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形式、两种类型: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2、画面附加技巧种类繁多,分别有:显、隐、划、化、甩出、甩入、翻转画面、倒正画面、
多画面、定格画面、画面叠印。

3、为了剪出好戏来,剪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选择好素材、安排好结构、运用好
语言、掌握好节奏。

4、传统艺术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空间艺术,比如绘画、建筑、舞蹈;另一种是时间艺术,
比如音乐、戏剧、文学
5、影视的音响组接可分为动作音响、剧情音响、特殊音响
二、名词解释
1、视觉形象:电影电视通过活动画面塑造的艺术形象。

2、画面附加技巧:所谓画面附加技巧,也称光学技巧,即用光学印片方法在已有画面上印出(做出)某种技巧处理。

3、影视蒙太奇:影视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特有的观察世界和揭示展现各种人物、事件、场景的手段和方法。

4、挖剪:将一个完整镜头中的动作、人和物或运动镜头在运动中的某一部位的多余的部分挖剪去。

5、影视的三种基本空间:银幕空间、动作空间、想象空间。

6、大特写:表现人的脸部或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如眼、嘴、手、足等,将其拍得很大、很突出,清晰地展示其细微之处,所以又称细部特写。

7、创造性剪辑:在剪辑工作中,能够充分把握形象、动作和结构这三大艺术要素,善于运用动作、造型和时空这三个剪辑因素,取得优良的有新意的剪辑效果。

8、线性剪辑:是电视独有的剪辑方式,它是由电视的技术特性决定的。

9、视线:指人和动物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

这条“直线”就构成了视线。

10、镜头长度:
11、主体:主体,即艺术表现的主体,也就是影视中的人和物。

12、分解动作:把生活中运动中运动着的人和物的动作分解成影视中各个单位的独立画面,这就是电影分镜的起源。

13、组合动作:则是把那些单独、零散的分解动作的画面,重新组合为连续的活动整体。

14、内部动作:内部动作是人物对于外界事物的反应活动,又称“心理动作”。

15、外部动作:外部动作是人物在周围环境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在形体上的反应,又称“形体动作”。

16、慢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多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17、快动作:摄影机以每秒少于24格画幅的速度进行拍摄。

18、时空因素:主要包括剧作时空、银幕屏幕时空和镜头组接时空。

19、镜头组接时空:这是镜头组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时空形态和时空因素,它包括直接时空、间接时空、人物语言时空、人物动作时空、景物造型时空等等。

20、蒙太奇:本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法语词汇,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之意。

在电影制作中,是指把不同镜头有机的、艺术的组接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及各种节奏等功效的手段。

21、叙述蒙太奇——连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按照时间顺序、生活逻辑和因果关系来分
切、排列、组合、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和演绎故事。

它强调外在和内在的连续性,着重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形体、语言、表情以及造型上的连贯。


22、表现蒙太奇——对列的蒙太奇。

(通过镜头的对列即通过内容或形式上的队列,通过人物形象和景物的对列,造成某种概念或某种寓意,产生一种联想或某种含义,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达到观众的想象和思考,揭示、突出、表现创作立意的目的。


23、动作剪接点:这类剪接点主要以“形体动作”为基础,以剧情内容和人物在特定情境的行为为依据,结合实际生活中人体活动的规律来处理。

24、音乐剪接点:剪接点主要以乐曲的主题旋律、节奏、节拍、乐句、乐段和戏曲的锣鼓经为基础,以剧情内容、主体动作、情绪、节奏为依据,结合镜头造型的基本规律、处理音乐长度(以音乐的旋律或节奏为点)。

25、轴线:指影视片中表现人物(或运动物体)的行动方向、任务的视向和人物之间交流而产生的一条无形的线。

轴线直接影响镜头的调度。

26、离轴:通常情况下,摄影机在轴线的180度角内来确定镜头的总角度,在此总角度内来切入不同角度、景别的镜头,但不能随意超越这180度角以外去拍摄。

否则人物的动作、方向、关系就会偏离甚至相反。

27、分解法:就是一个完整的动作通过两个不同角度、两个不同景别将它表现出来。

28、固定镜头:是指拍摄时摄影摄象机的镜头画面本身不运动,这种镜头叫做固定镜头
29、运动性镜头:拍摄时摄影摄象机采用推拉摇移跟升降鸟瞰这八种拍摄的画面而构成的运动性镜头。

30、分剪:就是一个镜头分成两个镜头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使用。

(常用方法)
31、景物镜头:指画面内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常称空镜头。

32、关系性镜头:是在情节、事件中将相互有“关系”的主要人和物或环境表现在同一时空画面里,借以展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3、字幕:字幕是对影视片的标榜、提示和说明,是一部影视片风格样式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也是一部影视片的招牌、门面。

34、同期录音:在拍摄画面的同时进行录音。

它的优点是声音与画面上的形象能够紧密结合,情绪气氛更具有真实感,还可缩短影片中的制作周期。

缺点是对摄影、录音器材的性能要求较高,又受到环境、条件的局限、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35、对白:对白是人物行为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

36、解说词:是解释影片中人物、景物、事件的内容和揭示、提示、展示影视片主题思想的有力艺术手段。

37、节奏:在音乐中,通过音符的长短,强弱的有规律变化,在影视中,不仅指影片中的音乐,还指故事情节,人物做作,镜头组接等有规律变化。

(要求:张驰有度)
38、内部节奏:指剧情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和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而形成的节奏,即情节节奏和内心节奏。

39、外部节奏:是画面主体及镜头本身的运动所形成的节奏,它往往以主体动作,镜头动作,蒙太奇形式来体现。

40、主体情态:指人物的情绪及事物的运动形态及人物情绪的起伏与事物运动形态的变化。

41、节奏意识:是影视创作中,对影视片节奏直接有关的整体感,协调感,层次感,分寸感,韵律感的实际把握
42、电影电视片:指专门提供电视台播放电影故事片。

它是电影与电视初步合流的产物。

三、简答题
1、简述剪辑的主要任务。

答:影视剪辑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实施处理影视片的结构、叙述方式和节奏。

2、简述庆祝游行场面的剪辑技巧。

答:(1)重要镜头运用时,取舍动作不能重复,而且要短;(2)表现群众场面的远景、全景
镜头时,取舍动作要准确、适当地处理长度;(3)音响的运用要强调口号声;(4)音乐旋律变化要与音响有机结合,使音响、音乐与画面的形象、动作和谐统一,起到声画队列或对位的作用,造成渲染游行气势的艺术效果。

3、简述新闻纪录片的特点。

答:
4、简述科教片与故事片的不同之处。

答:
5、简述名牌电视栏目片的建设要求。

答:准确的定位、独特的格调、精巧的组合、鲜明的节奏
6、简述数字电影的优势。

答:影像质量更高,艺术表现力更强,制作发行成本更低,将电影业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7、简述决定影视片节奏的主要因素。

答:
8、简述搞好栏目包装的措施。

答:
9、简述影视剪辑的任务。

答:选用剪辑素材、制订剪辑方案、确定剪辑手段、选择剪接点、把握剪辑基调
10、简述影视片剪辑中错觉法的作用。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