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堂练习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线段、直线、射线和角》课堂达标练习及答案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学习目标:1.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角的意义;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例题1:射线有个端点,可以向无限延伸,没有端点,可以向无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答案】1,一端,直线,两边,无数【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解答即可。
解:射线有 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故答案为:1,一端,直线,两边,无数。
例题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这两条射线叫做。
【答案】角,顶点,边【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角的定义和角各部分的名称进行解答。
解:根据以上分析知: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边。
故答案为:角,顶点,边。
1.通过平面上的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A.1 B.2 C.无数条 D.无法确定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比较()。
A.直线比射线长 B.射线比线段长 C.线段比直线长 D.三者无法比3.在一条长60米的直跑道上,画出的跑道是()。
A.射线 B.线段 C.直线 D.无法确定4.通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画条线段。
5.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
6.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7.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经过两点画直线,能画条。
8.我会数。
9.分别画一条长55毫米的线段和一条8厘米的线段。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线段、直线、射线和角1.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由此解答即可。
解:通过平面上的两点可以画1条直线;故选:A。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编辑寄语】以下是为⼤家整理的《⼈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供⼤家参考!⼀、填空:(22分)1. 1分=( )秒 1时=( )分 1吨=( )千克4⼩时=( )分钟 7分钟=( )秒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80分+40分=( )分=( )⼩时 2时-30分=( )分2. ( )+65=255 382-( )=5126÷3=( )……( ) 375=( )+1023. 能填⼏:( )×6<19 ( )×7<418×( )<29 9×( )<644.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①⼩明跑60⽶⼤约⽤了14( )②飞机从⼴州飞到上海⼤约⽤2( )③学校⼀节课的时间是40( )④这场⾬真⼤!整整下了3( )。
5. 填上“>””3时( )300分 250分( )5⼩时 60秒( )60分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6. 有32个苹果,每7个装⼀袋,可以装( )袋,还剩( )个;如果每6个装⼀袋,可以装( )袋,还剩( )个。
7. ( )÷6=8……( ),余数是( ),被除数是( )。
8. 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百佳超市⼀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9. 中古友谊⼩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了( ).8:10开始上第⼀节课,8:50下课,第⼀节课⽤了( )。
10.⼩红妈妈早上8:30上班,下午17:20分下班,⼩红妈妈早上在公司的时间是( )时( )分。
11. 在100⽶赛跑⽐赛中,⼩菊⽤了14秒,⼩梅⽤了16秒,⼩桃⽤了13秒,⼩丽⽤了12秒,⼩兰⽤了17秒。
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1. ⼩军做50道⼝算题⽤了128分钟。
( )2.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时20分。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和课堂练习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和课堂练习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复习及当堂巩固试题Presentation单词回顾总体样貌:tall and strong short and thin性格:cute quiet friendly局部特征:glasses,shoes,bag, big eyes short hair long hair 颜色单词:red yellow green white black blue brown orange 句型回顾1) He/She is…他又高又壮的。
He is tall and strong.她矮矮瘦瘦的。
She is short and thin.2)句型He has…表示有,有着。
她有一头长发——he has a long hair.他有一个黑色的书包——She has a black bag.我有一只铅笔——I have a pen.对照得出结论:“我有”I have , “他有”,he h as. “她有”,She has. 口语练习:他有着一头短发——he has short hair.她有着一头长发——he has long hair.他有红色的眼睛——he has a red glasses她有白色的眼睛——She has a white glasses他有蓝色的眼镜——He has blue glasses她有黑色的眼镜——She has black glasses3)His shoes is white.他的鞋子——his shoes, 她的鞋子——her shoes他的书包——his bag, 她的书包——her bag他的眼镜——His glasses 她的眼镜——her glasses口语练习:她的鞋子是橙色的——Her shoes are orange.他的鞋子是黑色——His shoes are black.他的书包是棕色的——His bag is brown.她的书包是绿色的——Her bag is green他的眼镜是蓝色的——His glasses are blue她的眼镜是黑色的——Her glasses are blackHe has blue glasses=His glasses are blue4)What’s his/her name?他的名字叫什么?What’s his name? =Who’s he?His name is…她的名字叫什么?What’s her name? =Who’s she?Her name is…5)句型A boy or girl?男孩还是女孩,此句型用or——或者来连接两个反义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学问点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别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简单变形。
(三角形不简单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篇二】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教学内容】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p34——-p48【教材分析】1、本单元教材包括五局部内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估量。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
它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根底。
2、本单元内容编写编写特点之一是加强了图形的特征、周长的概念等几何初步的教学。
特点之二是既留意挖掘几何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供应了大量与空间观念亲密相关的素材,从儿童学习数学的客观规律动身,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开心的学习。
特点之三是充分运用了直观手段来教学,特备注中学生的动手力量的培育,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协调参加活动,积存感性熟悉,进展看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一、根底性目标:1、进一步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熟悉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摸一摸、量一量理解周长的含义,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进展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练习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清楚小群体和小团体主义的区别,某班班委会举行了一次大讨论。
针对此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在小团体中,我们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群体A. B. C. D.2.《球是这样输的》给你的启示是()个人技能决定着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在集体中不可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在集体中,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拆台、相互指责,集体只能是一盘散沙A. B. C. D.3.“我们学校在乡村,虽然设施条件差些,但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对课堂学习充满热情,课后谈天说地、开心嬉戏,生活愉快而充实。
”这段材料字里行间传达了()集体使我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对集体温暖的感知美好集体给予我们充实的精神生活对乡村学习条件的抱怨A. B. C. D.4.班主任让班长小宇检查宿舍卫生,小宇发现自己所在的宿舍卫生并不好,他知道今天是好朋友小刚值日,如果如实向老师汇报,小刚肯定受批评,自己也会受牵连。
但他最终还是如实向老师做了反映。
小宇( )①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②不够意思,让好朋友受批评③没有与同学们打成一片④正确解决了不同集体的角色冲突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中国女排的每位队员都抱着为国争光的愿望,在集体中锻炼成长,成为最美的自己,她们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也正是因为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女排。
这则材料启示我们()①要注重发挥个人的特长,弘扬团队精神,勇担责任②应该采取一切手段维护自己所在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③集体荣誉感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④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如下漫画启示我们()A. 各尽其能,发挥所长B. 成员越多,集体的力量越大C. 生活背景相似的集体成员容易形成小团体D. 为了共同的目标,坚持集体主义精神7.央视春晚节目《少年魂》,有两万多名学员共同参加,短短几分钟,各种阵型变化多样,整齐划一,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第三单元课堂知识点练习

第一部分Module 3 知识点回顾1. I was surprised by her words, which made me recognize _____ silly mistakes I had made.A. whatB. thatC. howD. which课本回顾:And what a ride!感叹句:一,由感叹词what 引导的感叹句:1,what +a/an +adj. +单数可数名词+谓语例:What a fine day it is! What an apple (it is)!2, what +adj.+可数名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例:What kind women they are! What nice music it is!二,how引导的感叹句:how用来修饰adj. ,adv. 或v. 其结构是How +adj./adv.+主语+谓语: 例:How hard the workers are working!How clever the girl is!How quickly theboy is writing!注意:当how修饰动词时,动词不跟着感叹词提到主语之前:How the runner runs!三,两个句式可互换:例:What an interesting story it is! = How interesting the story is!四,特殊的感叹句:例:Here comes the bus!否定疑问句用作感叹句时,其意义是肯定的:Aren’t they sweet! Am I hungry!五,感叹句如何变成间接引语:例:(1),―What a brave boy you are!‖ she said to him.She told him what a brave boy he was!(2),He said, ―How foolish I have been!‖He said how foolish he had been!直接引语是感叹句时,变间接引语可用what或how引导,也可用that引导,如:She said, ―What a lovely day it is!‖——> She said what a lovely day it was. 或She said that it was a lovely day.2. -- Y ou know Mr. Green has been ill for days.-- Y es, I wonder if he is _____ better now.A. someB. muchC. anyD. noHow do you feel now? Much better.any用于疑问句,否定句,if从句中)若干,一些;一点,丝毫例:. Is your father any better at all?你父亲有些好转吗?It's easy enough for you to gibe at them, but could you do any better?笑话人家很容易, 可是你能做得更好吗?3. It is not rare in ____ that people in _____ fifties are going to university for further education.A. 90s; theB. the 90s; \C. 90s; theirD. the 90s; their课本回顾:The Afghans and their camels did this until the 1920s.在“…世纪…年代”之前必须加the, 时间之后加s或’s.4. The first textbook ____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me out in the 16th century.A. having writtenB. to be writtenC. being writtenD. written课本回顾:we ate great meals cooked by experts!过去分词作定语=We ate great meals which was cooked be experts!The first textbook which was written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came out in the 16th century.分词:-ed form and –ing form分词作定语的位置:单个分词一般前置,如:He told us the exciting news.分词短语通常后置:Is this book written by Henry!There is a piano standing in the corner.-ed形式和-ing形式的分辨:The robber said in a frighteningvoice, ―Money or life?‖ The woman replied in a frightened voice, ―I have no money, don’t kill me, please.‖不定式作定语:When you rea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is to understand.5. What do you imagine ____ her from going swimming?A. to preventB. preventingC. to have preventedD. prevented课本回顾:Where do you think most of the people liv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untry or on the coast?插入语:在分析句子成分时去掉插入语再分析句子会更简洁明了,尤其是在做改错题的时候,太多的插入语会造成干扰,让我们找不出错误。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

人教版英语PEP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堂练习(作业设计)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U1-1课堂作业Ⅰ.补全单词并连线。
1. Ap l A.宴会2.M y B.旅行3.t p C.五月4. sp ts D.四月5.p ty E.体育活动Ⅱ.单选题。
( )1. When the party?A.areB. isC./( )2. We have Easter party.A.theB. aC.an( )3. It’s cool May in Beijing.A.onB.inC./( )4.I usually stay at home Saturday.A.inB.atC.on( )5. --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A.springB.MondayC.school tripⅢ.连词成句。
1.2.3. school trip is when the Chinese We a test have in MayU1-2课堂作业Ⅰ. 英汉连连看。
1. Easter party A.劳动节2. Winter vacation B.植树节3.Tree Planting Day C.复活节4. School trip D.寒假5.May Day E.学校旅行Ⅰ.选出不合群的小兔子。
( ) 1.B.C.()2.A.B.C.( ) 3. A. B. C.( ) 4. A. B. C.( ) 5. A. B. C.Ⅰ. 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
( ) 1. Father’s Day is in May.( ) 2.Tree Planting Day is in May.( ) 3. Easter party is in April.( ) 4.Children’s Day is in February.( )5. May Day is in March.U1-3课堂作业Ⅰ.补全单词并连线。
【精品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堂精品练习第三单元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明年..长句,歌以赠之..秋,送客湓浦口B.因为C.蚓无爪牙..解忧?唯有杜康..之利,筋骨之强D.何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明年: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B.因为:古义,两个词,因,于是,就。
为,写,创作。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帮凶。
D.何以:古义今义均为:怎么,用什么。
故选D。
2.(本题3分)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应当B.面对C.通“挡”D.吟诵【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
当,是对着的意思。
故选B。
3.(本题3分)(2021·甘肃·庆阳第六中学高一期末)《短歌行》从诗体来看是一首()A.汉乐府B.乐府旧题诗C.律诗D.新乐府诗【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题干要求辨别《短歌行》的诗体。
古代诗歌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绝句、词、曲;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短歌行》是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应属于乐府旧题诗。
故选B。
4.(本题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课堂练习(8-12课)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
“课前预习设计”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口()舌惊叹不()乌云()布()牙()爪电()雷()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在行家里充数。
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凑数。
()2.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
三、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拜访()
宽恕()宁静()犹豫()衬托()
“课堂练习设计”
一、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时值中秋() A.价格,数值;B.有意义;C.轮流担任一定时间内的工作;D.遇到,碰上。
疾步向前() A.急速;B.痛苦;C.疾病;D.痛恨。
二、照样子,写词语,再选一词写一句话。
飘飘悠悠
三、读下面的句子,用画线的词造句。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四、改病句练习。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五、课内阅读。
推敲(节选)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个(著名、闻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友人家门没有闩,()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烘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 、划去文中的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
4、用文中的词句解释下列词语。
⑴犹豫不决:
⑵推敲:
5、韩愈认为用“敲”字更好的理由是①;②
“课后拓展设计”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字师”
20世纪3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赞扬某小学的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
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
”有个才八九岁的女学生却提出:“既然大孩能自动,难道小孩就不能自动吗?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看应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陶行知jīng xǐ bù yǐ(),当即把诗中“大”字改为“小”字。
事后,陶行知féng rén biàn kuā():“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20世纪40年代初,话剧《屈原》在重庆公演,郭沫若也在看戏。
台上,婵娟痛斥宋玉:“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台下听来,总觉得有些不够味。
隔天,郭沫若到台后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说到自己的感受,商量着做些修改。
有个演员在一旁插口说:“”这一改,果然生色不少。
事后,郭沫若特地写了一篇短文附在剧本之后,称这位演员为“一字之师”。
20世纪50年代诗人公刘写了一首题为五月一日的夜晚的诗诗的最后写道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跳舞中国在狂欢公刘寄给人民文学杂志社后负责编辑工作的诗人吕剑删去了其中的跳字这样既使文字明快又圆合丰富了诗意公刘就把吕剑称为一字师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mù dǔ()故乡fān tiān fù dì()的变化,jī qíng mǎn huái()、gǎn kǎi wàn qiān()地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首句原是“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身边的工作人员梅白建议将“哭”字改为“咒”字,虽然只将一个字的下半部分变动了一下,却使诗意更积极而深刻,感情更鲜明而强烈。
毛主席连连称赞:“改得好,改得好!”
1.给第3节加标点符号。
2.将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语词语。
3.反复读读婵娟痛斥宋玉的那句台词,把你的改法写在横线上。
二、读下面的伊索寓言故事,写出寓意。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
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
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
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