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讲课教案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感恩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懂得感激他人和事物的态度1.2 教学内容:解释感恩的定义和概念探讨感恩在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分享感恩的实践方法和案例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经验案例分析:分析感恩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感恩的方法第二章:感恩的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感恩的心态培养学生懂得珍惜和感激身边的一切2.2 教学内容:探讨感恩的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培养感恩心态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感激之情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感恩心态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培养感恩心态的方法和经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感恩实践练习,如写感恩日记或感激身边的人第三章:感恩他人的关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感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培养学生懂得回报他人的关爱3.2 教学内容:探讨他人关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感激他人的关爱行为分享回报他人关爱的方法和经验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他人关爱的思考个案分析:分析有关他人关爱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感激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回报他人关爱的方式第四章:感恩自然的恩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并感激自然环境对生活的贡献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生活的贡献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享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实际行动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环境的美好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激之情实践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第五章:感恩生活的机会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都值得感激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机会和机遇的重要性分享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5.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生活机会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积极面对生活的经验和方法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生活机会的感恩实践练习,如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第六章:感恩带的挑战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也是一种恩赐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保持感恩的心态6.2 教学内容:探讨挑战和困难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感恩分享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6.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挑战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面对挑战时的经验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应对挑战的感恩实践练习,如制定挑战应对计划第七章:感恩中的成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感恩培养学生懂得珍惜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历7.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探讨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分享成长过程中值得感激的人和事7.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成长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成长过程中的感恩实践练习,如写一封感谢信给曾经的恩师第八章:感恩中的分享8.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分享也是一种感恩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心态8.2 教学内容:探讨分享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分享分享关爱他人的方法和经验8.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分享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验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关爱他人的实践练习,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第九章:感恩中的传递9.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力量可以传递培养学为感恩的传递者9.2 教学内容:探讨感恩力量传递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感恩的传递者分享成为感恩传递者的方法和经验9.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故事或引言引发学生对感恩传递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传递经验和感悟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制定成为感恩传递者的行动计划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持续保持感恩心态的决心10.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培养学生制定持续保持感恩心态的计划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和收获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制定持续保持感恩心态的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感恩2. 补充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和日常生活例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恩的含义,并认识到感恩对于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7篇

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7篇感恩的心心理健康教案篇1背景:针对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缺乏感恩的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朋友、对家人没有感恩的意识。
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干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天下”唯我最大。
所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开展一次以“孝敬父母,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班会。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懂得为什么要感恩母亲,如何去理解、尊敬父母,明白怎样孝敬母亲。
2.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知道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激发学生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准备。
2. 搜集歌曲《感恩的心》、《妈妈的吻》、《母亲》。
3. 制作相关课件,排练有关节目。
活动形式:听故事,唱歌,诗歌朗诵,写爱心卡片等。
活动过程:一、听歌曲《母亲》,创设情景导入。
师: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引出主题: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孝敬父母,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无私。
二、浓浓的父爱、母爱1、视频播放《孟母三迁》的故事,《地震中的母爱》。
孟子后来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想这和他的母亲是分不开的。
2、说说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那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父母之间有那些感人的故事呢?学生1.妈妈每天接送我上学,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从没耽误过。
学生2.晚上我生病了,发烧,妈妈急忙送我去医院。
学生3.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
天冷了,妈妈给我送衣服。
学生4.妈妈每天给我做饭洗衣,还要干其他活。
等师:孩子们,聆听着你们的诉说,感受着你的感动,让我们唱起《妈妈的吻》聆听这世间最美的、最真的母爱。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全班同学跟长。
三、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之恩,我们怎样回报妈妈一份爱呢?1.母爱是最动听的歌,让我们用最美的诗歌来赞美她吧。
学生朗诵诗歌《慈母颂》。
2.母爱是最动人的歌,请听《母爱》。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的感恩事例3. 感恩的方法与技巧4. 感恩的重要性5. 实践感恩的行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感恩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分析感恩的重要性,分享身边的感恩事例。
3. 讨论:分组讨论感恩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
4. 实践:设计一个感恩行动计划,让学生在课后实践感恩的行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意义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身边的感恩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感恩。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感恩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思考。
4. 实践法:设计感恩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将感恩付诸行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制定并实践感恩行动计划的实际情况。
4. 学生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感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感恩故事、图片、视频等。
2. 准备感恩行动计划表,用于学生课后填写和实践。
3. 准备课堂讨论指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适时引导和帮助他们处理感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表达感恩。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营造一个温馨、关爱的教学环境。
八、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写信、感恩绘画等。
2. 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孤儿院等,亲身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为家人、老师和朋友做一些感恩的行动,记录在感恩行动计划表上。
九、教学反馈与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恩行动计划表,了解他们在实践感恩过程中的表现。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4.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生活中的美好瞬间3. 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4. 人际交往的艺术5.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感恩相关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感恩实践活动,如写感恩信、制作感恩卡片等。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感恩任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感恩的含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案例分享:观看感恩视频案例,引导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悟。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感恩卡片,写给身边的人表示感谢的话。
5. 分享与交流: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恩心得,促进班级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制作的感恩卡片,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 学生感悟分享:聆听学生的分享,评估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心理素质。
4. 学生人际关系改善: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评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视频案例:收集感恩相关的视频案例,如感人故事、感恩瞬间等。
2. 感恩卡片材料:准备卡纸、彩笔、贴纸等制作感恩卡片的材料。
3. 讨论问题:提前准备与感恩主题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展示感恩的意义和重要性。
七、教学环境2. 设备准备:确保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方便播放视频案例。
3. 座位安排:安排学生座位,鼓励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五课 学会感恩 |辽大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感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下册《学会感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应该对父母、老师、同学、自己、世界等怀有一颗感激之心,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一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氛围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二)教学过程:1.歌曲导入初步感知体会感恩感恩每一滴水,它把我滋养。
感恩每一枝花,带给我芳香。
感恩每一朵白云,编织我的梦想。
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的希望。
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老师,教会我成长。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
感恩伤害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一首《感恩世界》配以音乐课件让学生闭目感受感恩,体会感恩。
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些什么呢?生回答:……引出感恩主题并板书。
2.深化感恩,故事启迪a.感恩父母课件展示故事一殷殷父母情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车厢内一对年轻的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
结果,他们的儿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并写下了《天亮了》这首歌。
故事二感受父母之爱――十佳母亲熊丽2010年感动中国十佳母亲熊丽,怀孕六个月时不幸遭遇车祸,全身重度烧伤,烧伤面积高达30%,属重度烧伤。
要想保住性命必须用抗生素控制伤口感染。
但为了保胎儿,这位母亲拒绝用抗生素治疗。
烧伤面积疮面在溃烂,医生就用去除腐的方法用刀刮。
因为怕伤害胎儿,全程不能用麻醉药,不打麻药,用刀把身上的腐肉割下来,想想都害怕,但她强忍剧痛,37天后终于换来了新生命的每一声啼哭。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使多数幼儿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众人为我的心理倾向。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综合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
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
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人为我们大家服务。
2.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3.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多媒体课件。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一、引发兴趣1. 教师出示小蚂蚁图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蚂蚁》。
问题:①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③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④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2. 师小结:小蚂蚁心中有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别人。
我们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去帮助别人。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说一说自己在家里、幼儿园里都得到了谁的帮助?2.教师出示清洁工图片。
问题:①她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她们,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3.出示交通警察图片。
问题:①他们是谁?在干什么?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又会变成什么样子?4.师小结: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理解感恩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好处。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的心理素质。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感恩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3. 感恩的方法与技巧4. 感恩活动设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意义以及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恩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分享感恩经验。
4. 活动教学法:设计感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感恩案例素材3. 活动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感恩在不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恩的方法与技巧,分享自己的感恩经验。
4. 活动设计:设计感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
六、教学活动1:制作感恩卡片1. 目的:让学生通过制作卡片,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2. 过程:a. 准备卡片制作材料,如彩纸、彩笔、贴纸等。
b.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值得感激的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
c. 让学生动手制作感恩卡片,写下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d. 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互相欣赏彼此的卡片。
3.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在制作卡片过程中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七、教学活动2:感恩演讲比赛1. 目的:培养学生勇敢表达感恩之情的能力,提高自信心。
2. 过程:a. 提前准备演讲比赛主题,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
b. 引导学生准备演讲稿,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c. 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d. 评委点评,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3.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八、教学活动3:感恩日记分享1. 目的:让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身边的感恩之事,提升心理健康。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案设计

学会感恩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生活中的美好瞬间3. 学会珍惜与感恩5. 实践感恩行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含义、意义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4. 实践法: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感恩付诸行动。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感恩的含义、意义、方法等。
2. 视频资料:生活中的感恩案例。
3. 纸张、笔:用于学生书写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感恩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观看视频资料,分析生活中的感恩案例,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4. 书写感悟:让学生写下自己身边的美好瞬间,以及想要感恩的人和事。
5. 分享感悟: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悟,促进班级氛围的营造。
7. 课后实践: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感恩行动付诸实践。
8.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感恩概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分析学生书写的感悟内容,评估他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感恩意识的培养。
3. 课后收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后实践中的感恩行动和体验。
2. 开展校园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比赛、感恩故事分享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3. 结合家庭教育,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感恩实践,增进家庭关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的有益性和适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感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 感受到孩子们对父母的关爱似乎无动于衷。
设计此次活动, 旨在唤醒孩子们麻醉的心灵, 润泽他们的情感世界, 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家庭充满了爱心,充满了温馨和快乐,培养感恩意识。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活动体验激发学生情感升华。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畅所欲言中感受真情,感悟事理;在不知不觉中拨动情感之弦,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感受亲情,培养感恩的意识,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渗透话题。
1、询问学生年龄。
2、在你成长的十几年里,你摔过跤、受过伤吗?当时的感觉怎样?
3、有资料记载,用刀把手上的肉割开,人的疼痛指数是 6;往人的手指甲内钉竹签,人的疼痛指数是 7;妈妈在十几年前生你的疼痛指数是 8;肝癌晚期时候人的疼痛指数是 10,当疼痛指数为 10的时候,人必须通过打肚冷丁才能维持。
十几年前,妈妈冒着生命危险,忍着疼痛指数是 8的痛苦,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
你来到的最初 24小时,如果没有成年人协助,你将死去。
你出生最初的几个月,你的爸爸妈妈每晚要起来 7~8次给你喂奶、换尿布, 在这么精心的照料下, 你才能存活下来。
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
要知道, 一只老鼠生下来 2个小时就会走路, 自己找食吃, 自己存活下来。
而你没有你爸爸妈妈爱你, 你根本没有办法活下来。
(二讲述故事,感受亲情
1、师讲述父母爱孩子的故事:
之一:2005年,贵州发生了空中缆车失灵事故,缆车以疯狂的速度下坠,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一对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夫妻双双遇难,儿子却安然无恙。
之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血管用热血哺育怀中的婴儿。
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说点什么?老师相信,你们的父母也非常爱你们。
2、生倾诉父母对自己的爱:
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卡,写出爸爸妈妈爱你、让你感动的五件事:
1——————————
2——————————
3、—————————
4、—————————
5、—————————
下面, 请选择一件最能体现爸爸妈妈爱你的一件事来说一说, 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分享爸爸妈妈对你的爱。
(生边叙述边播放《感恩的心》
是呀,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并且不畏艰辛养育了我们, 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使我们享受到了人间无尽的亲情和幸福。
(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1、师举事例《扭曲了亲情》 ,引发学生思考。
2002年 5月 30日在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农民陈老汉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
为了让小良完成学业,年近 50的陈老汉和病弱的老伴不
得不卖血换钱。
连续 6年, 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
然而, 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 6年没有回家, 整日沉迷于网吧, 荒废了学业, 直到被学校退学。
当节目现场陈老汉含泪呼唤时,满座的学子无不为之动容,而作为当事人的小良竟然对央视记者说:“ 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听了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 我们应该对父母心存感激。
一个内心不存感恩之心的人就会误入歧途,变得无情无义,遭到大家的谴责。
(板书:感恩
2、亲情小测试。
你们对父母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现场测试
出示三个问题:你每年过生日,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
父母过生日,你为父母做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亲情小测试,你有什么感想?(板书:学会
3、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假如劳累的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眼前,此时,你最想为父母做什么? 板书:一句话语
一个行动
一份努力
一点进步
……
(四总结升华,熏陶情感
1、师总结:其实,感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和诠释感谢的真谛; 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 让父母感到安慰和快乐。
心存感恩之心的人,一年 365天都有阳光照耀;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一年四季都会感觉寒冷。
2、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板绘 ,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呼唤(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