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工艺流程》
蛋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而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对于鸡的生长和蛋的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

1. 繁殖选种:首先是选择优质的种鸡进行繁殖。

种鸡的选择要考虑鸡的品种、养殖环境和饲养条件,确保种鸡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2. 饲养管理:蛋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包括饲料配比、饲料投喂量、饮水管理、疫病预防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生长速度和蛋的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3. 环境控制:蛋鸡的生长环境对其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空气流通,都是影响蛋鸡生长的重要因素。

4. 疾病防治:蛋鸡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减少鸡的死亡率。

5. 蛋的收获和保鲜:当蛋鸡到了产蛋期,要及时采摘鸡蛋,避免蛋在鸡舍中过久。

采摘后要进行清洗和包装,保证蛋的卫生和质量。

以上就是蛋鸡养殖的工艺流程,对这些工艺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保证了市场的蛋品质量和安全。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养殖技术蛋鸡是指专门用于产蛋的鸡种,是养殖业中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随着人们对营养均衡的需求增加,蛋鸡养殖行业发展迅速。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一、饲养管理1. 建立适宜的鸡舍:鸡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无尘、温度适宜,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合理的鸡舍设计应包括鸡舍大小、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合理排粪系统等。

2. 合理的饲料供应: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需求和蛋鸡饲养周期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饲料供应计划。

注意饲料的品质和卫生,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卫生无臭味,防止疾病的传播。

4. 规律的光照管理:适当的光照时间对蛋鸡的产蛋率有重要影响。

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二、饲料配制1. 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起始期、生长期和产蛋期),科学配制合理的饲料,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2. 合理增减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也不同,应根据需要增减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满足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3. 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产蛋率。

三、疾病防控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的鸡病。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建立合理的排粪系统,及时清除鸡舍内的异物和粪便。

3. 注意饮水卫生: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水源受到污染,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饮水传播。

4. 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观察蛋鸡的行为和食欲,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总结蛋鸡养殖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提高产蛋率、保证鸡舍卫生和促进蛋鸡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和疾病防控是蛋鸡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

蛋鸡的饲养技术

蛋鸡的饲养技术

蛋鸡的饲养技术蛋鸡如何养殖?这是养殖人员都想要问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技术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

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

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

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2.转群上笼(1)入笼日龄。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

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

(2)选留淘汰。

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

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

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

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

蛋鸡的养殖

蛋鸡的养殖

蛋鸡的养殖简介蛋鸡的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蛋鸡的养殖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鸡蛋,还可以获取蛋制品和鸡肉。

本文将介绍蛋鸡养殖的基本知识、饲养管理和产蛋技术。

1. 蛋鸡的品种选择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是蛋鸡养殖的第一步。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白羽毛、丹麦蛋鸡和巴克蛋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鸡蛋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因素。

2. 场地选择与规划蛋鸡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规划布局。

场地应远离污染源和噪音,并具备良好的日照条件。

在规划时,需考虑准备鸡舍、鸡笼、喂食器和饮水器等设施。

3. 饲养管理3.1 饲养环境控制蛋鸡的饲养环境控制对于蛋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是关键的环境控制措施。

可以通过设备如加温器和通风设备来实现对饲养环境的控制。

3.2 饲料管理蛋鸡的合理饲料管理能够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饲料需要有足够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料的配给和投喂要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3.3 疾病防控蛋鸡的疾病防控是保持鸡群健康的关键。

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4. 产蛋技术4.1 蛋鸡的产蛋周期蛋鸡的产蛋周期一般为12-14个月,其中头3-5个月为最高产蛋期。

产蛋周期的管理是提高鸡群产蛋率的关键。

4.2 产蛋期的管理在蛋鸡产蛋期,需要注意提供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

定期检查蛋鸡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4.3 蛋的采集和贮存蛋鸡产蛋后,需要及时采集蛋,并进行清洗和贮存。

要注意蛋的保存温度和湿度,避免蛋的质量下降。

5. 总结蛋鸡的养殖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具备合理的场地布局和设施。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养环境控制、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

同时,还要掌握蛋的产蛋周期、产蛋期的管理和蛋的采集和贮存技术。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产蛋技术,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的质量,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蛋鸡的养殖技术

蛋鸡的养殖技术

蛋鸡的养殖技术蛋鸡是我养鸡业一种主要的养殖方向,我国每年的鸡蛋消耗量是非常大的。

蛋鸡主要的饲养方向是提高产蛋率及鸡蛋的质量,对肉质没有太大的要求。

蛋鸡的养殖与普通肉鸡的养殖还是有做差异的。

那么蛋鸡具体该怎么去养殖呢?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带来了蛋鸡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1、养殖区域蛋鸡的养殖场地要建立在远离城区、交通要道及各个工厂等,防止过于吵闹、污染影响蛋鸡的生长。

最好是建立在深山中,其空气质量好,可进行无公害的绿色养殖。

鸡舍要设立运动场、休息室及育雏室等。

根据养殖规模控制好面积,要对养殖场周围进行消毒工作,防止病菌感染,导致蛋鸡感染疾病。

蛋鸡的养殖环境对其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环境不适的话,轻则降低蛋鸡的产蛋率,重则会导致蛋鸡死亡。

2、育雏期管理百度文库要根据养殖地区的不同控制好引种的时间,在育雏室要准备好水槽、食槽等,对其进行高温消毒。

育雏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养殖密度,不宜养殖过密,防止部分雏鸡进食不足,影响其正常生长。

并且要做好通风工作,提高鸡舍内的空气质量。

在通风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在引种的第一个星期内,其温度要控制在34度左右,然后每过7天降低1-2度,一直降低维持至20度左右。

3、青年鸡管理与育雏期一样,首先百度文库要准备好青年鸡的鸡舍,每个鸡笼饲养只数不得超过10只,且同样要准备好生活用具,进行消毒。

转群时间不宜选择在阴雨天,防止蛋鸡无法及时适应环境。

在转群后3天左右进行饲喂工作,当蛋鸡逐渐适应环境后。

让蛋鸡自由进食,适当运动,每天饲喂两次饲料。

最好是训练鸡当听到特定声音的时候回来进食,增强蛋鸡的生长能力。

4、产蛋期管理当蛋鸡进入产蛋期之后,要及时打开鸡蛋容器,然后在底部放入适量的软纸,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换。

在固定位置放入饲料,每天两次。

并且要定时捡蛋,在刚进入产蛋期的时候,要让蛋鸡形成定点产蛋的习惯。

还要查看鸡舍内是否有外产的蛋,及时收回,防止破损。

每天要定时清洗消毒水食槽,减少鸡舍病原体基数。

怎样养好产蛋鸡

怎样养好产蛋鸡

怎样养好产蛋鸡如何养殖蛋鸡好一、“三喂”产蛋多。

1、早上要喂早。

因为鸡群早上不大爱吃东西,往往在上午10点左右还不能形成产蛋的高峰期,头天生蛋推迟,又势必影响到第二天蛋的形成。

所以,早上喂料要抓早。

2、中午喂青料。

中午时间,蛋鸡产蛋期已过,这时多喂一些青饲料和矿物质,集中补充一下鸡群的维生素,并让鸡群晒晒太阳,洗洗沙浴,既可节约一些饲料,又可便蛋鸡产蛋得到一定的休息。

3、晚上要喂饱。

因为晚上鸡群活动少,同时又是蛋鸡长蛋的时候,再加上蛋鸡经过一天的劳累,体内也需要一定的能量补充,而且,这时的鸡群食欲特别旺盛,所以,晚上喂鸡的饲料和水要尽量保证供给。

二、养鸡“四不可”。

1、不可同期饲料不同批的鸡。

有许多养鸡户,因计划不周,往往大鸡还未出栏,就又购入雏鸡,造成大小鸡同期存在于同一户中,且多数为同一个人饲养,鸡又处于同舍。

这样养,很容易造成鸡群发病率上升,影响雏鸡成活率及成鸡的生产性能。

因为经较长时间饲养的大鸡,常带有病菌。

同期饲养大、小鸡,病菌就极易传给小鸡。

有些大鸡,貌似健康,却带有白痢等对大鸡无明显影响的病菌,但这些病菌对小鸡影响很大。

因此养鸡户一定要实行全进全出制。

2、不可不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有些养鸡户对防疫不太重视,造成疫病流行,损失惨重。

因此,一定要按防疫程序进行防疫。

3、不可再养其它家禽。

几种家禽同时饲养,易造成交叉感染,使主养家禽发病多,因此养鸡专业户只养一种鸡,不养其它家禽。

4、不要滥用药物。

为预防鸡群发病而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造成鸡群中的病菌产生抗药性。

发病时,用各种药物均无法控制。

因此,养鸡只能在鸡群易发病阶段投喂预防药,并且一过易发期就立即停止给药。

当鸡群有病时才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病情一经控制,鸡群稳定后就停止使用。

一种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应更换,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像平时增蛋保健方面可以用中药蛋禽生命元(重阳厂家专供,),慎用磺胺类、抗生素类药品。

三、防病“五注意”。

1、饲料营养成分要全面。

夏秋冬季节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夏秋冬季节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夏秋冬季节蛋鸡养殖技术要点人们饲养蛋鸡的主要课题是提高鸡蛋质量和保持或提高产蛋量,而并非提高鸡肉品质。

鸡蛋是饲养蛋鸡的主要收入来源。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夏秋冬季节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一、蛋鸡夏季饲养管理要点
(1)鸡舍外围可以用涂料涂成白色以反射太阳光,在鸡舍上搭架遮阳棚,在中午炎热时,可在屋顶及外墙喷洒凉水。

(2)加强舍内通风,有通风设备的可将通风设备都打开,无通风设备的要将窗户全部打开。

(3)给鸡群提供充足的清洁凉水,夏季饮凉水有利于产蛋。

(4)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碳酸氢钠、氯化钾、阿斯匹林等可减轻热应激的药品。

维生素的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200毫克,碳酸氢钠为0.3%~1%,氯化钾为0.1%,阿斯匹林为0.05%。

(5)特别炎热的时候在鸡的日粮中添加3%-5%的油脂,并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的水平,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的水平。

(6)可在夜间增加一次饲喂。

二、蛋鸡秋季饲养管理要点
(1)产蛋后期的鸡开始换羽毛,此时应对鸡群进行一次选择,一般换羽毛和停产早的鸡多为低产鸡,尽早淘汰,可以保持较高的产蛋率和节约饲料降低成本。

(2)晚秋季节早晚温差大,要注意在保持舍内空气卫生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通风换气量,避免冷空气侵袭鸡群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3)入冬前进行一次大扫除和大消毒,搞好环境卫生,灭除蚊蝇等有害昆虫。

三、蛋鸡冬季饲养管理要点
(1)修理好鸡舍,保持鸡舍的密封性能,以利防寒;
(2)在屋顶可以覆盖草帘,也可以在舍内用塑料布加吊顶棚;
(3)淘汰过于瘦弱的鸡只;
(4)适当增加鸡群的喂料量。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养殖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类产品。

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从而使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鸡养殖的技术要点,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1. 品种选择蛋鸡品种的选择对于养殖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蛋鸡品种包括褐壳蛋鸡、白壳蛋鸡等。

在选择品种时,需要考虑鸡的产蛋量、抗病性、蛋壳质量等因素。

一般而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2.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管理可以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养殖户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并按照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的饲喂方案。

饲料中应包含适宜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同时,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饲料霉变或受到污染。

3. 环境管理良好的环境管理是保证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养殖场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蛋鸡的生活需求。

养殖场内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鸡只的感染。

另外,合理的光照管理也对蛋鸡的产蛋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养殖户可根据鸡的需求合理设置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4. 疾病防控健康的鸡只是保证产蛋率的关键。

养殖户应重视疫病的防控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常规的防疫措施。

同时,定期检查鸡只的健康状况,并对出现异常情况的鸡只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扩散。

5. 日常管理蛋鸡的日常管理对于养殖效益也非常重要。

养殖户应定期检查鸡舍的设施状况,并进行维护和修复。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保持鸡舍的干净整洁。

此外,对于鸡只的饮水、饲料供应等也需要注意,确保鸡只能得到充足的饮水和饲料。

综上所述,蛋鸡养殖技术包含了品种选择、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养殖户应综合考虑这些技术要点,并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合的养殖计划。

只有科学、规范地进行养殖管理,才能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养殖效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通风不论鸡舍大小或养鸡数量多少~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

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因为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生产中应在鸡舍的底部设臵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

夏季全部开放~冬季可关闭中部大窗~仅留地窗和房顶的排气圆筒。

也可在中部设排气扇~以便在冬季快速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

冬季要密切注意通风系统~不可引起贼风或把舍内温度降得太低~以减少饲料消耗~防止引发各种疾病。

光照光照对鸡的产蛋性能影响较大~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促进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产蛋量。

生产中应从蛋鸡20周龄开始~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办法~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时~直到每周达到16小时为止~以后每天保证有效光照16小时~直到鸡淘汰前四周~再把光照时间逐步增加到17小时~直至淘汰。

人工补充光照~以每天早晨天亮前效果最好。

补充光照时~舍内每平方米地面以3,5瓦为宜。

灯距地面2米左右~最好安装灯罩聚光~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约3米~以保证舍内各处得到均匀的光照。

饲喂蛋用鸡多采用干粉料饲喂~饲喂次数每天1,2次~若一
次饲喂放在下午3时较好,若两次饲喂~宜采用上午9时和下午3时各喂一次~日饲喂量一般每只鸡100,120克~根据体重变化适当增减喂料量~以不影响产蛋为宜。

为了保持鸡旺盛的食欲~每天应保证有一定的空槽时间~一是可以防止饲料长期在食槽存放发生霉变~二是可以防止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饮水水对养鸡生产十分重要~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水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它对调节体温、养分的运转、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具有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常鸡蛋的含水量达70%以上~每只鸡每天需饮水220,380毫升~饮水不足~鸡采食量减少~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至少可以降低2%的产蛋率~水质不良也能导致产蛋率和蛋质蛋重下降。

因此~蛋鸡养殖应及时供给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充足清洁的饮水~最好是长流水。

温度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8,23?~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产蛋。

要保持鸡舍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在夏季应注意鸡舍通风~可以加大换气扇的功率~改横向通风为纵向巷道式通风~使流经鸡体的风速加大~及时带走鸡体产生的热量~如结合喷水、洒水~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更有效地降低舍内温度。

冬季应注意作好保暖工作。

鸡舍的门窗~在夜间或风雪天要挂草帘遮盖~有利于提高舍温~还可在鸡舍的北墙外用玉米秸等搭成风障墙、垛草垛挡风御寒,也可在天棚顶上加稻壳、锯末等作防寒层等。

湿度最适宜的湿度为60%,70%。

如果舍内湿度太低~蛋鸡就会呆滞羽毛紊乱~皮肤干燥~羽毛和喙爪等色泽暗淡~并且极易
造成鸡体脱水~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潮湿空气中的导热性为干燥空气的10倍~冬季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鸡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鸡更加寒冷~夏季舍内湿度过高~就会使鸡呼吸时排散到空气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鸡体污秽~病菌大量繁殖~易引发各种疾病~引起产蛋量下降。

生产中可采用加强通风和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密度产蛋鸡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比较适宜的密度为:地面平养时~轻型品种每平方米6只~中型品种每平方米5只~网上平养轻型鸡每平方米8,10只~中型鸡7,8只~笼养密度因鸡笼的组装形式各异~一般为平养的2,4倍。

选鸡选鸡应在鸡产蛋率50%时进行~这时应将生长发育不良~鸡冠干燥皱缩~羽毛漂亮~头部、喙部、胫部明显呈深黄色的鸡,活力差、不健康的鸡,腹部大量蓄积脂肪的鸡选出来淘汰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重要的是减少了疾病传播~净化了鸡舍环境。

拣蛋及时拣蛋~创造一个无蛋环境~可以提高鸡的产蛋率。

鸡产蛋的高峰期一般在日出后3,4小时~下午产蛋量占全天产蛋量的20%,30%~生产中应根据产蛋时间和产蛋量及时拣蛋~一般每天2次~夏天可拣3次。

舍外环境控制:一是要搞好环境消毒~定期用2%的火碱溶液喷洒~门口设消毒池。

二是及时清除鸡舍外的杂草~因为可能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附着在上面~因而遭受意想不到的损失。

三是
在不影响鸡舍通风的情况下~在鸡舍外种植一些树木、藤蔓植物和草坪等~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夏季降低环境温度10%,20%~减轻热辐射80%~降低细菌含量22%,79%~除尘35%,67%~除臭50%~减少有毒有害气体25%~还有防大风、防噪音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鸡舍外的气候。

四是严防各种应激因素发生。

特别在鸡的产蛋高峰期~其生产强度较大~生理负担较重~生活能力趋于下降~抵抗力较差。

如遇应激~就会导致鸡的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消耗增加~产蛋量急剧下降~死亡率上升~并且产蛋量下降后~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

因此~要保持鸡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应着固定工作服~闲杂人员不得进入鸡舍,堵塞鸡舍内的鼠洞~定期在舍外投放药饵以消灭老鼠,防止猫、犬、鼠等进入鸡舍,严禁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这不仅可以防止噪音应激~而且还可防止鸡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