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生是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的概述
高效利用时间合理规划个人学习

高效利用时间合理规划个人学习在现代社会,时间被认为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对于学生来说,高效利用时间并合理规划个人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学习中高效利用时间,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规划方法。
一、高效利用时间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始学习之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避免浪费时间在无关的事物上。
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你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每天花1小时做数学练习题。
2. 分解任务: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子任务,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管理时间。
将任务分解成小的部分,可以让你更容易掌握和完成。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大论文,你可以将它分解成写提纲、收集资料、撰写草稿等小任务,逐步完成。
3. 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你合理安排时间,并确保每个任务都得到充分的时间和注意力。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效率,合理分配时间。
同时,要留出一些弹性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或意外事件。
4. 避免拖延:拖延是时间管理的大敌。
要养成及时行动的习惯,不要将任务推迟到最后一刻。
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拖延时,可以尝试使用番茄工作法或其他时间管理技巧来提高效率。
5. 利用碎片时间:碎片时间是指日常生活中零散的时间段,比如等车、排队等。
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你可以在等车的时候背单词,或者在排队的时候听录音。
二、合理规划个人学习1. 制定学习计划:在高效利用时间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
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
2. 分配优先级: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分配优先级。
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放在优先位置,确保它们得到足够的时间和注意力。
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个任务上,导致其他任务被忽视。
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进行学习

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时间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
尤其对于学生而言,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可以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探讨如何高效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学术成绩。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高效利用时间的基石。
首先,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和到期考试的时间表。
其次,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优先级排序,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最后,为了保持学习计划的连贯性,定期检查和调整计划,以应对意外情况和新的学习需求。
二、避免拖延症拖延是高效学习的大敌,会导致学习任务积压和效率低下。
为了避免拖延症,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
首先,将任务分解成小块,逐步完成。
这样做可以减少任务的压力,提高完成的可能性。
其次,利用番茄钟等时间管理工具,设置专注时间和休息时间的间隔,帮助集中精力并减少分心。
此外,与他人制定学习计划,并互相监督,也能迫使自己按时完成学习任务,避免拖延。
三、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时间不意味着一味地忙碌。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可以避免学习疲劳和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采取番茄工作法或类似方法,将学习时间分为短暂的时间块,每块时间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
期间,要注意科学休息和放松,保持大脑的清醒和活跃。
此外,根据个人的生物钟和精力状态,安排学习时间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时机,进行高效学习。
四、合理利用碎片时间碎片时间是指一天中零散的时间段,比如上下学的路上、等车的时间等。
这些时间虽然不长,但如果合理利用起来,可以极大地增加学习的时间。
学生可以随身携带学习资料,利用碎片时间复习知识点、预习教材或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时间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五、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学生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保持安静、整洁和舒适,有利于专注学习。
其次,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并享受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
学习中时间如何做到高效利用 如何管理时间方法

6.如何制定高效学习时间安排表
当你知道你的时间花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为你自己制定日计划、周计划了。计划制定好以后,要每天检查,你可以选择在晚上,检查这一天你都干嘛了,学习?工作?社交 时间管理?...看看你的计划哪些没有完成,还要为你的计划项目中重要性排个序,什么是最重要的,必须做的,什么事可做可不做的,什么事没必要做的。这样你心里就会很清楚哪些事情不要去做。
学碎时间,要善于一心两用。我们可以一边做某事,一边分出心来学习。比如,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学习的小卡片,等车的时候,就拿出来背背公式、记记单词;早晨起床的时候打开收音机,一边洗漱一边听英语广播。
二:第二战线法
大段的学习时间是第一战线,零碎的时间则是学习的第二战线。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就要开辟第二战线。那么,第二战线可以怎样利用呢?
1,处理学习中的杂事。用零星的时间来削铅笔、收拾用具、整理学习环境,用来整理书包,按第二天上课的课程,有次序的整理教科书、笔记本,清理文具等等。
2,读短文或看报刊。较短的时间适合读一些短篇文章或自己感兴趣的报刊,这样可以开拓知识面。
3,讨论、求师。把学习中积累的问题,利用零星时间去和学友讨论、向老师请教,也是充分节约时间的好办法。
4,整理资料。学习总是离不开资料,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等。善于学习的人勤于积累资料,有了资料不勤于加工整理的人是不善于学习的表现。本来资料积累和整理加工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但这两个阶段的工作最好是交替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工作量。利用零散的时间来整理资料是最恰当的了。
如何管理时间方法
作为学生,要想成功,合理有效的支配自己的时间非常重要。时间管理是一中可以学习的技能。首先,你要明白你的时间都浪费在什么地方。一个好的办法就是拿个本子、选几天时间记录下这几天时间都花在了哪些方面,是课堂、学习、朋友交往、家庭、工作、吃饭等等,几天之后你就会很清晰了。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进行学习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在现代社会,时间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时间管理是学业成功的关键。
然而,许多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无法高效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1. 制定学习计划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是高效学习的基础。
学生应该在每周或每月初制定学习计划,将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合理规划。
学习计划可以提醒学生遵守时间安排,减少拖延症。
此外,在学习计划中留出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休息,以保持身心健康。
2. 分解任务学生经常会面临大量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有时因为任务庞大而感到无从下手。
分解任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将大任务分解为小的、可管理的任务,然后逐一完成。
这样,学生可以逐步完成任务,并且更容易保持专注。
3. 利用碎片时间每天都有许多零散的时间,比如在排队等候或公交车上。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进行学习。
在等待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复习课程要点、读书或听录音资料。
合理利用碎片时间可以大大增加学习效率。
4. 制定优先级面对繁忙的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学会分清优先级。
将任务按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优先级,先完成高优先级的任务。
这样可以确保最重要的任务能够及时完成,避免因琐事而耽误重要的学习任务。
5. 避免分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时常容易分心。
学生应该设立专属的学习空间,远离干扰因素如手机、电视等。
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此外,学生也可以尝试番茄工作法,规定一段时间内只专注于一项任务,坚决不干扰。
6. 制定奖励机制为了提高学习动力,学生可以制定奖励机制。
比如,在完成一项任务后,给予自己一些奖励,如休息片刻、与朋友聊天等。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提高积极性和目标达成感。
7.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生也需要适当的休息时间来放松身心。
疲劳会影响学习效果,所以学生需要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片刻。
可以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喝杯水、聊天等有益于放松的活动。
灵活时间管理七年级学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

灵活时间管理七年级学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灵活时间管理——七年级学生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时间是宝贵的资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合理进行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完成学业任务,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锻炼身体。
本文将为七年级学生分享几个灵活时间管理的方法。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是高效利用时间的第一步。
七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兴趣,设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
例如,每天完成所有课程的作业,每周预习并复习所学知识,提高某门科目的成绩等。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并更有动力地完成任务。
二、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根据具体目标,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时间表。
学生可以通过评估学习内容的难度和需要的时间来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将任务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合理地分配在不同的时间段,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复习和学习的进度,避免拖延症的发生。
三、充分利用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或者等候时间中,可以充分利用这段零碎时间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七年级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预习当天的课程,回顾前一天所学内容,或者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
这样,可以更好地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并有效地利用时间。
四、集中精力进行学习集中精力地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时,要选择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远离手机、电视和其他干扰因素。
利用番茄钟等时间管理工具,将学习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并在每个时间段内全力投入学习,保持高度的专注力。
五、合理规划休息时间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学生恢复体力和专注力。
七年级学生可以利用番茄钟的休息时间,进行眼保健操或者进行短暂的放松活动。
通过合理规划休息时间,可以增加学习效率,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和愉快。
六、合并任务和活动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合并一些任务和活动,达到时间的最优利用。
例如,可以在做运动的同时复习课文、听录音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科技工具,如语音识别软件,将学习内容转成语音,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听读。
高效利用时间小学生时间管理新思路

高效利用时间小学生时间管理新思路在现代社会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游戏和其他日常活动都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然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高效利用时间成为小学生时间管理的新思路。
要高效利用时间,小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1. 制定合理的计划合理的计划是高效利用时间的前提。
小学生可以在每天的早晨或晚上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列出学习、游戏和其他活动的时间安排。
计划要具体明确,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
通过制定计划,小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时间安排,避免时间浪费。
2. 优先级排序在制定计划时,小学生应该学会对任务的优先级进行排序。
把重要且紧急的任务放在首位,次要的任务放在后面。
这样,小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任务,避免因为琐事而耽误了学习。
3. 分配合理的学习时间学习是小学生最重要的任务,需要占用较大的时间比例。
根据每天的作业量和考试时间表,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比如,小学生可以把每天的晚上两个小时用于复习和完成作业。
这样,小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保证学习效果。
4. 制定时间限制为了高效利用时间,小学生可以为每个任务设定一个时间限制。
比如,在完成一篇作文时,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30分钟。
这样,小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5.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的休息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每隔一段时间休息几分钟。
在休息时间里,可以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做几个伸展运动,喝杯水,或者看看窗外的风景。
这样可以让小学生的大脑得到休息,恢复精力,提高学习效果。
6. 避免多任务并行小学生应该避免同时进行多个任务。
这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导致效率低下。
相反,小学生应该专注于一项任务,完成后再进行下一项。
通过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可以更快地取得进展,并且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如何有效管理时间

学生如何有效管理时间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何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事半功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学生如何有效管理时间的几个关键要点。
一、目标设定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行的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可以是每周的课程复习计划、每天的学习任务清单等。
通过设定目标,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和分散注意力。
二、制定周密的计划制定详细的计划是学生管理时间的基础。
学生可以根据每周的课程表和个人目标,制定每日的时间安排。
在编写计划时,应考虑到不同科目的重要性和学习难度,给予时间的合理分配。
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计划中安排一些休息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避免拖延拖延是学生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为了避免拖延,学生可以采取一些实用的方法。
例如,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逐步完成;使用番茄工作法,设置专注时间段和休息时间段;制定奖励机制,激励自己按时完成任务等。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克服拖延心理,提高时间管理效果。
四、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面对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如排队等候、公交车上的时间等。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一些有效的学习或复习。
可以随身携带学习资料,比如纸质笔记本、手机上的电子书籍等,利用这些时间片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时间利用率。
五、合理安排娱乐和休息时间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需要适度的娱乐和休息时间,以保持身心健康。
学生可以为自己设定合理的休息时间,不要过度沉迷于娱乐活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在休息时间中,可以选择进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运动、阅读、社交等。
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坚持。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良好的习惯:准时完成作业和任务,不拖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生活;利用工具和技巧来提高时间管理效率,如使用时间管理软件等;不要被社交媒体和手机游戏等消耗过多时间等。
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习惯,才能真正实现时间管理的目标。
学习中时间如何做到高效利用 如何管理时间方法

学习中时间如何做到高效利用如何管理时间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中,时间的利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何让我们的时间利用更加高效,更好地管理时间,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1.分清学习目标在学习前,我们必须充分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这可以帮助我们合理的安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避免无效和浪费的时间。
2.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效率高的学习者都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先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在每周的时间内制定出具体的任务和学习计划。
学习任务可以分为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
短期任务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进展,激励自己进一步向前。
长期任务则有利于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技巧运用、多样化学习学习中的技巧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
例如,读书笔记的技巧,划分阅读和记忆的时间块,划分节奏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不仅能够避免单调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4.防止打瞌睡长时间的学习往往容易让我们感到疲惫,甚至打瞌睡。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适量的运动和休息,保持适度的饮食,使自己保持精神和体力上的充沛。
二、如何管理时间方法1.了解自己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
了解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判断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和措施。
2. 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先找出最重要的事情,尽早开始处理。
这样容易带动整个计划的进行,使整个学习过程得到更好的安排和推进。
3.分配和优化时间对于每一个任务或学习目标,需要遵循时间的原则和规律,调配和优化时间,使学习效率更高。
安排和合理分配时间,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调整后面的时间计划。
4. 优化时间浪费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时间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时间浪费的时候,要及时调整计划并加以规避,以更好地实现时间的高效利用。
总之,高效利用学习时间和时间的管理,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学生是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的?(值得收藏细读)一、记住:大量时间并不重要说到学习时间紧张,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怎么挤时间——压缩睡觉的时间、压缩吃饭的时间、压缩休闲娱乐的时间等等,把一切学习以外的时间都压缩到极致,彷佛就是管理时间的终极目标。
为学习成绩而苦恼的同学,常常也伴随着觉得时间不够的苦恼。
因为他们觉得,要想把成绩赶上来,必须给自己“补课”——多补习以前的基础或者多找点别的教辅材料来做一下。
但是,老师上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又要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每天连作业都做不完,哪里来的时间去自己学习?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人的生理极限了,不太可能再挤得出什么时间出来了,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
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书做题的时候,有些个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学却似乎很悠闲的样子。
如果时间利用都到了这步田地,自己还有再改进的余地吗?对于这些问题,我想用一句话解释:“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二、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要明白效率和时间的关系,我们来算一笔时间账:一个人中等努力程度的高三学生,除了上课一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有10个小时。
这个时间长度可以保证他每天有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时间来休息。
如果我们要拼命的挤时间,大概能多挤出来多少呢?假设你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这已经很夸张了,偶尔一天只睡六个小时都觉得没什么,而如果连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很多人都会受不了。
然后三顿饭总共只用一个小时,用在走路上的时间(即使是从寝室到食堂到教室三点一线,每天最少也要六趟)也要一个小时,用了洗脸漱口上厕所以及其它杂务也要一个小时。
这样算下来,我们每天用来学习的时间达到了16个小时。
这样,我们比别人的学习时间增加了60%。
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实际上,每天多60%的话累加起来确实相当惊人。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这样坚持下来,取得进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这笔账漏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看同样的内容,有人看一遍就记得差不多了,有人能记住小一半,而有人看了一遍之后啥也记不住。
一道普通的数学证明题,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他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而一个成绩比较差一点的同学,可能最少要思考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被一道数学题难个半个小时其实很正常。
我们这样一算,学习好的同学一个小时可以解决12道这样的题目,而差一点的同学一个小时只能解决6道这样的题目。
我们拼了命的多增加了60%的时间,结果一算(10个小时×12):(16个小时×6)=120:96=5:4。
人家一天学习十个小时的效果反而比我们学习16个小时还要高出25%!换句话说,我们付出了比别人多60%的努力,却换来比别人低25%的效果,这可真够冤的。
这笔账算起来是比较吓人的。
尽管这个效率的差距可能不是2:1,但结论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考虑到一天学习16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会让人身心疲倦、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效率上的差距只会更大。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而越是成绩比较拔尖的同学,越觉得时间多的用不完。
我有时候到中学里面讲课,讲完之后会让老师们找一些各个成绩段的同学来和我聊聊天,基本情况都是这样:排名靠后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除了做作业以外根本没时间自己学习;而排名靠前的同学,则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没多少,每天放学之前就已经把家庭作业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可以自己找点题来做找点书来看,还可以小小的休闲娱乐一下。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改变现状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局面。
对于这种现象,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
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关于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有钱的人,因为可以获得投资收入,更能够把握挣钱的机会,所以会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人,所有的钱都用来吃穿住行了,没有办法积蓄,所以越来越穷。
通过我们前面算的高三学习的时间账,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于“马太效应”的现象。
学习好的人,因为看书做题很轻松,时间剩下很多,可以用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为学习苦恼的人,因为看书做题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根本挤不出时间来学习,只能越来越痛苦。
学习成绩的“贫富差距”越拉越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单纯靠挤时间是没用的——就像穷人单纯靠节约储蓄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一样——我们必须记住世界上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东西:效率。
眼睛只看着时间,是无法逃脱“马太效应”的陷阱的。
在管理时间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记住: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再怎么挤也有限;但是时间利用的效率是可以成倍提高的,提升的空间很大。
当我们在思考如果利用时间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去从哪里抠多少时间出来,而是怎么样提高现有的时间利用效率。
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一原则:学会舍弃“处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把这句话的思想用在时间管理上,也可以说:“利用好时间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要试图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有很多人谈到时间计划的时候,总是把它和一张排列整齐的时间计划表联系起来。
其实,如果忘了这个原则,计划表列得再漂亮也只是一个摆设。
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挤一天也不可能挤出25个小时出来。
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无限的,即使仅仅是学习,要看的书是永远看不完的,要做的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要背诵的东西是永远背不完的。
这节自习课做了一张数学试卷,就不能再做一张物理试卷。
即使你的计划完美无缺,但是有一天突然感冒发烧要去看医生,那么计划就会被打乱。
所以,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一切安排得天衣无缝。
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只有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如何管理时间。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经济学上的基础概念——“机会成本”,意指你放弃某种机会而造成的潜在损失。
比如你投资十万元去开一家杂货店,每个月可以赚两千元,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呢?如果单纯从帐面的“成本——受益”来看,每个月进货需要一万,卖出去一万两千元,收益大于成本,当然值得做。
但是,你还有一个选择,可以花十万元开一家手机专卖店,每个月可以赚五千元。
这个时候,你还会选择去开杂货店吗?显然不会,因为你只有十万,选择了开杂货店,就等于放弃了开手机专卖店,也就是放弃了每个月五千元的收入。
所以,你开杂货店的帐面成本是每月一万的进货,而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的“机会成本”——即放弃赚五千元的“机会”的成本。
二者相加是一万五,大于杂货店每月受益一万二,成本大于收益。
所以,一个明智的商人都不会去开杂货店而去开手机专卖店。
同样,我们的时间有限,你选择了做某件事情,就隐含了你放弃做别的事情。
“做别的事情”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所以,我们做事情的标准,不是“某件事有没有意义”,而是“某件事是不是最有意义”。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
中学学习的压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脚乱。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面前总放着一大堆书,但你每次只能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而不是同时拿起十几本书随意浏览——这是一种最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
只有读完一本之后,再去拿起另一本来阅读。
那么,该选择哪一本呢?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那本。
对第二重要的那本,坚决不看。
当年把最重要的那本看完之后,第二重要的,也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了。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
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各一张。
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
即使你做完一张之后,突然天花板掉下来砸到脑袋,到医院住了一天院,那么你做的这一张试卷对你的分数提高仍然是极有帮助的。
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二原则: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要放弃的东西,不仅是那些看起来不太有价值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一道难度极高的题目,总是让人忍不住想去挑战一下。
如果你在做完高考试卷前面的题目之后,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最后一道难题,这样的难题当然值得去挑战,因为它会给你加分。
但是,如果你前面的题目坐起来都很困难,那么,挑战这样的难题,不仅不会有结果,还是让你减分——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你本来可以拿分的题目。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
让高手去做12道难题吧,我们只做12道中等难度的题目就行了。
等我们把中等难度的题目做熟练之后,你自然会发现,原来很难的题目已经不那么难了。
把做题的思想,用来制定时间计划,也对我们大有启发。
有的人喜欢头脑发热的制定时间表,排的密密麻麻的,从计划表上看,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挤不出来了。
原计划用半小时背一篇英语课文,谁知用了40分钟还没有背完。
这才发现时间不够,连忙放下英语课本,拿起数学题做了起来,还没有做几道题,发现背政治的时间又到了……总之一天下来忙了半死,计划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
这样就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三来二去的就对自己没了信心,老感觉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越来越难以按照计划学习,不久又过起了原来那种杂乱无章的生活。
所以,对于哪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将,计划应该定得适度的低于而不是高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
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
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
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爽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
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的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的利用时间。
五、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第三原则: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名言。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人能两次度过同一个小时。
”每一个小时都是很独特的,在每一个小时里面,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自己的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上课的时间和在家自习的时间,显然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