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断句 课件(3)

合集下载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讲义 定时规范训练:文言句式、断句和翻译ppt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讲义 定时规范训练:文言句式、断句和翻译ppt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 听受 .. D.时中原荡覆 ,典章殆尽 .. 励精:专心致志。
荡覆:动荡倾覆。
• •
解析
励精:振作精神。
答案 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拜右散骑常侍 乃 . A. 不能及 今其智乃 . 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 以 . B.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 . 中部郡太守 出为 . C. 天下笑者,何也 为 . 策,少有其比 儒者之 . D. 二虫又何知 之 .
时中原荡覆 ,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 .. 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 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 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 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 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 揆矜能忌贤,以 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 . 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第三步:反复揣摩,以求正确答案 •做题时注意必须把题干句子代入原文中,仔细 察看上下文语境,前后勾连,反复揣摩,以寻
求正确答案。
•掌握利用文言实词储备做铺垫,以技巧推断词
义的方法做好文言实词推断题;利用文言知识
迁移的能力,学会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运
•“文言文阅读题”大约要用 15~20分钟的时间 去完成。考生一定要把轻“读”重“解”,变 成重“读”巧“解”,要先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 间去“速读”“细读”,弄懂文意后再去“解 题”。习惯于这样的阅读程序,大有裨益。
把握结构, 对古代议论性散文的阅读,我们要多琢磨文章立论 理清逻辑思 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 路 生的说服力量。

文言文断句张PPT精品课件

文言文断句张PPT精品课件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一、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 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 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们早晚回来到这里游玩,来议论 我们执政的好与坏。他们认为好的, 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憎恶的,我们 就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 么要毁掉它呢?
(五)曾参杀人
(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 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 ‘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 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 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 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 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 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 适二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 “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 于息壤。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 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现炒现卖
例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 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 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 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现炒现卖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文言文断句技巧》课堂课件PPT(28张)-优秀课件

《文言文断句技巧》课堂课件PPT(28张)-优秀课件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 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 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 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 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 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 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主旨】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是发展变 化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努力 掌握事物的规律。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 4.借助修辞和对应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常用排比、对偶、顶真、 反复等修辞方法,且句式整齐。 前 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 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孙子兵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晏子劝谏说:“从前我们的先君 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 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 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 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共32张PPT)(完美版)

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课件 (共32张PPT)(完美版)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 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 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 ∕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自知而搔∕宁 弗中乎
从前有人身上痒,让他的儿子寻找痒处,抓 三次而三次都抓不中。他又让他的妻子寻找痒处, 抓五次而五次也抓不中。那个人生气地说:“妻 子和儿子是最了解我的人,为什么难于搔到我的 痒处?”(那个人)就自己伸手(搔痒),一搔, 痒就停止了。为什么呢?痒这种感觉,是只有自 己才能感觉到的。自己知道再去挠,难道会挠不 中吗 ?
高考真题 (10年湖南卷)
B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宽恕、赦免别人的过失,惩处故意犯法的行 为/B、,以宥生都过道无不杀大人分//刑大虽故死小无不小,怨/杀这帝者者是/之王帝政者也王之/事处以也佚理道政使人事/的虽劳原不则怨 。 用使百姓安乐之道来役使百姓,百姓即使劳 苦/C、却以宥生也过道无不杀大人生刑//怨虽故死言无不小;怨//用帝杀者使者之/百政王也姓者/之生以事佚存也道之使人道/来虽劳杀不掉怨 犯法的百姓,百姓即使死去也没有怨恨杀掉 他/D、的以宥生人过道无,杀大/这/人刑是虽故死帝无不小王怨//做帝杀者事者之/的政王也原者/之则以事佚。也道使/人虽劳不怨
文言文断句的几种技巧
探究一:下面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 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 影动/珊珊可爱/然余居于此/多可 喜/亦多可悲
窍门1:名词或代词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 名词、代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名等

上学期语文一轮复习习题:文言文断句、翻译(无答案) Word版无答案.doc

上学期语文一轮复习习题:文言文断句、翻译(无答案) Word版无答案.doc

文言文阅读201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台州传宋]杨万里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警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竞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怒,试言之,何害?怒火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也。

”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涕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李台州,曾规姻家也,规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孔子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有母谁无是心哉?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PPT精品课件1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PPT精品课件1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欲置公子职
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而欲置公子职。
楚成王将商臣立为太子,不久又想立小儿子 为太子。
总结2:时间词语领句断句。“既而 (已)”“俄而(顷)”“是时”“后”“昔 者”“乃今”等,根据文言中常见的时间词语 可以断句。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 9张PPT )
❖3.复音虚词领句断句
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 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 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 9张PPT )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
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 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 百之,君子择人而取,不择人而与,君子实 如虚,有如无。(《说苑》) 答案: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 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 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如果见到有人做 人不好,也要反省 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句尾常见的语气词有“与(欤)”,“耶 (邪)”,“乎”,哉,也,矣,焉,耳 等等,这些词后要断开。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 9张PPT )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 9张PPT )
❖ 复音虚词用于句首特点:一、这些词领起的 不一定是完整的句子,一般都领起一个分句。 二、复音虚词前,大多不用主语,主语大多 承前省略了。
❖ 常见的有:其(岂)惟,岂独,岂徒,岂足, 然且(则,犹,尚),故夫,大抵,何为, 未必,无乃等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 9张PPT )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 9张PPT )

文言文断句 课件(28张PPT)

文言文断句 课件(28张PPT)
• 特殊词语:“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 人”,“有时”,其前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1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 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8
(1)抓固定结构。如:“……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 乎”“为……所……”“受……于……”等,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环滁皆山也。 如太行王屋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抓对称句。利用对称句式上下句常用相同的 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0
常见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
• 第一人称代词: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在下(蓝色字体为谦称)
• 第二人称代词: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 下、陛下、足下、卿(蓝色字体为尊称、敬 称或爱称)
•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2.【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 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 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 面一般要断开。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ppt课件
12
吕 蒙 正 以 宽 厚 为 宰 相/太 宗 尤 所 眷 遇/有 一 朝 士/家 藏 古 镜/自 言 能 照 二 百 里/欲 因 公 弟 献 以 求 知/其 弟 伺 间 从 容 言 之/公 笑 曰/吾 面 不 过 碟 子 大/安 用 照 二
百里
13
3、对话标志词: 曰、道、云、言等
14
(二)看修辞 顶真 反复 排偶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恐怕这该责备你吧?
14、……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 谓乎 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 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 冷”,大概就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27
15、孰与 与……孰 译为“跟…… 比较,哪一个(谁)……”; 孰若 译 为“哪里比得上”
《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 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 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 ,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 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 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18
(三)观句式
19
文言文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句式,牢牢地掌 握这些句式,翻译、断句可以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1、庸……乎 译为“哪里……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 比我小呢?
2、……,抑…… 译为“……,还是……”或“…… ,或者……”
言 二、抓住标志,巧断句读。
文 断
(一)找词语:虚词、名词(代词)、
句 对话标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三
文言断句
一|考点精解 考纲要求:理解 B
“断句”亦称“句读”,是近年来颇受青睐的文言文检测 形式,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扩展与延伸,代表了文 言文考查的某种趋向。其基本原则为“句意重于词义”“语意 重于结构”,“断句”重于“标点”。
命题的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设置一个小语段,语段 多出自古文经典,偏重记事和议论,相对独立性较强,从中选 择一个长句要求考生断句;一类是与前面的文言文试题中的文 言材料结合,需断的句子直接从文段中标出,要求考生断句。
解析 理解文意是基础,掌握方法是关键。这段文字我们运 用“找动词, 定主干”的方法比较合适。 断句的最好标志是动词。 找出动词和它搭配的主语和宾语, 往往一个句子就梳理得差不多 了。本段中注意这几个动词:争、明、审、得。
答案 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
者王/得其半者霸/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
三|要领突破 通晓句读,准确断句 断句题,在整体了解语境的情况下,抓标志是非常实用的方 法。
1. 根据文言虚词断句。“夫、惟、盖、今夫、若夫、凡” 等经常出现在句首,“乎、哉、也、矣、欤、焉、耳”等语气词 常出现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出现在句中, 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至于、且夫、 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大多出现在一句话的开头。掌握这 些特点,有助于准确断句。
解析
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断开一些
比较明确的地方。 其次, 要抓住一些标志词, 如“矣”“岂”等。 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处即可。
答案
岁饥/丐者接踵/县无室庐以居之/往往穷冬严寒蒙犯
霜雪/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岂不愈于 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
2.[2013· 湖北高考]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 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_饮_不_入_口_者 __三_日_恸_辄_呕_血_扶_乃_能_起_既_葬_结_庐_墓_所_诸_相 _以_居_忧__无_例_欲_极_力_起_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 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参考译文 在饥荒年,乞讨的人很多,县里没有房子来让他们居住,他 们常常在严寒的冬天遭受风霜雨雪的侵袭, 冻饿交加而死的人在 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州县如果能给他们几间房来安身,难道不比 建造亭台、扩建园林来作为没有用处的景观更有好处吗?
2.[2014· 湖北武汉高三调研]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 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 故诸侯之得地利者,权从之;失地利者,权去之,夫争天下 者, 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得天下之众者王得其半 者霸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伐不谓贪者,其大计存也。 (节选自《管子· 霸言第二十三》)
参考译文 所以,诸侯拥有地利,权力就会跟随他;失去地利,权力就 会丧失。 争夺天下, 还必须先得人心。 懂得天下大计的, 得人心; 只会打小算盘的, 失人心。 得到天下大多数人拥护的, 能成王业; 得到天下半数人拥护的, 能成霸业。 所以, 贵为天子, 拥有天下, 而世人不认为他贪婪,就是因为他胸怀天下大计。
2. 根据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中多用“曰、对曰、问曰、 言曰、谓曰、云”等作为对话标志,这些都是断句的凭借。 3. 根据对偶、排比等句式断句。对偶、排比是文言文中的 常见句式,它们之间往往要断开。
4. 根据特殊句式断句。文言文中的句式往往有一定的特征, 如判断句用“„„者„„也”句式, 被动句用“见„„于„„” 句式, 疑问句用“奈„„何”句式, 等等。 这些也是断句的依据。
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
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 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参考译文 周室衰微后,诸侯恣意行事。仲尼痛悼礼乐崩废,钻研经 术,来宣扬王道,匡正乱世,使它返归正道,通过他的著作立 说,为天下制定礼仪法度,留下“六艺”纲纪给后世。作《孔 子世家》第十七。
四|实战演练 1.[2013· 重庆高考]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岁 饥 丐 者 接 踵 县 无 室 庐 以 居 之 往 往 穷 冬 严 寒 蒙 犯 霜 雪 冻 饿 而 死 者 相 藉 于 道 矣 州 县 倘 能 给 数 椽 以 安 之 岂 不 愈 于 创 亭 榭 广 园 囿 以 为 无 益 之 观 美 乎 (宋)陈襄《州县提纲》卷二
专项提升训练
二|实例呈现 1.[2014· 四川高考]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 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 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选自《史记· 太史公自序》)
针对解读
文言文断句一般首先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
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 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注意以下六个关键 点:找名词、代词,看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依总 分。
针对解读
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断
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呕血/扶乃 能起”。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既”。
答案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 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
参考译文 廉希宪的母亲去世,廉希宪率领族内的亲人举行古代的丧 礼,廉希宪(悲痛得)三天没有吃饭,恸哭得呕出血来,被人扶着 才能起身。葬礼结束以后,就在坟墓旁建草棚居住,各位宰相以 守丧超出先例(为借口)想尽力起用他,一起来到墓庐,听到廉希 宪恸哭,最终不忍心劝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