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合集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型(数量关系、阅读理解、判断推理、常识、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型(数量关系、阅读理解、判断推理、常识、资料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大体分为数量关系、阅读理解、判断推理、常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这五部分中包含大约1 5个题型,题量在135道题左右,共涉及了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各类学科知识,知识面涉及之广是其他考试无法比的,而规定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各种题型及其解题技巧、规律,帮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正确的答案.各题型介绍及技巧第一部分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这部分对考生而言是最需要技巧运用的题型:1、数字推理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例如看到6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例如:2,3,5,7,11,13,……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过通分、约分看变化。

2、数学运算该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考生要尽量用心算而避免演算,这样才能加快做题的速度。

数学运算中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a。

四则运算b。

比例分配c。

浓度问题d. 路程问题e。

流水问题f。

工程问题g. 种树问题h. 青蛙跳井问题i. 年龄问题等数学运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a、认真审题,因为数量关系的题干极其精练,它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尤其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将题意化繁为简.b、在平时通过训练和细心总结,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题(二十四)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题(二十四)

2022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题(二十四)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内容涉及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行测题]一、数量关系1.有一枚棋子从棋盘的起点走到终点,每次只能从起点向终点方向走9格或者从终点方向向起点方向走7格,问该棋盘至少有多少格(起点和终点各算一格),才能保证从起点出发的棋子都能走到终点并返回起点?A.9B.10C.15D.162.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的速度是100公里/小时,汽车B的速度是120公里/小时,此刻汽车A在汽车B前方80公里处。

汽车A中途加油停车10分钟后继续向前行驶。

那么从两车相距80公里处开始,汽车B至少要多长时间可以追上汽车A?()A.2小时B.3小时10分C.3小时50分D.4小时10分3.青蛙从深16米的水池向上跳,每天白天跳上7米,夜间下滑4米,问这只青蛙几天可以跳出水池?()A.6B.5C.4D.34.甲、乙二人去公园划船,沿河向上游划,半路甲的太阳帽被风刮走,当他们发现时,就调转船头向下游追去,这时帽子离船7千米。

假定小船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那么他们追上帽子需多长时间?()A.2小时B.1.4小时C.0.875小时D.0.8小时5.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 )小时。

A.20B.25C.30D.356.一箱可乐有24瓶,与箱子共重16公斤,卖掉5瓶后,剩下的可乐与箱子共重12.9公斤,那么箱子重多少克?( )A.1120B.1200C.1260D.13507.A、B两个盒子共有棋子108颗,先从A盒子中取出1/4棋子放入B盒,再从B盒中取出1/4棋子放入A盒,这时两盒的棋子数相等。

问A盒中原有棋子是多少?( )A.40颗B.48颗C.52颗D.60颗8.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

2023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试题含答案

2023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试题含答案

2023年4月22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属《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笔试试题(网友回忆版)一、数量关系。

本部分包括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两种类型,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规定有以下运算法则:有,,根据运算法则,()。

A、11B、33C、130D、972一个盒中装有大小相同,编号分别为1、2、3、4、5、6、7、8、9的9个球,现从中每次取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共取两次。

则取得两个球的编号之和不小于16的概率为()。

A、B、C、D、3某商铺在销售商品时,先按商品进价的150%标价。

再按标价的8.8折进行销售,此时每件商品可获利96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元。

A、270B、300C、330D、3404甲驾驶一艘小船在河中匀速行驶,已知顺水行驶120千米,用时6小时;在同样的水流速度下,逆水行驶80千米用时8小时。

则甲驾驶这艘小船在静止水面上行驶150千米需要()小时。

A、10B、9C、8D、125某市需要修一座桥梁,现有甲、乙两个施工单位,已知甲、乙合作12天可完成桥梁的;如果甲、乙单独做,那么甲完成与乙完成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则甲单独做比乙单独做需要多用()天。

A、6B、7C、8D、96要将不同的五种商品A、B、C、D、E在货柜上排成一排,其中A、B必须排在一起,C、D不能排在一起。

则有()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A、12B、20C、24D、487某机关部门有65人,为加强文化建设,组织员工到电影院观看A、B、C三部电影,由于三部电影放映时间错开,要求每个员工至少观看一部电影,有40%员工选择看电影A,有27人选择观看电影B,有48人选择观看电影C。

则选择观看三部电影的员工至多可以有()人。

A、16B、17C、18D、198A、B、C三个试剂瓶中分别装有浓度为20%、40%和60%的酒精溶液各100克,现分别从A、B、C三个试剂瓶中取60克、40克和20克酒精溶液混合,在混合后的酒精溶液中加入30克水。

则该混合后的酒精溶液最终浓度为()。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及资料分析专项提升全真模拟试题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测题]一、数量关系练习题(一)1.一个旧书商所卖的旧书中,简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3倍,精装书的售价是成本的4倍。

昨天,这个书商一共卖了120本书,每本书的成本都是1元钱。

如果他卖这些书所得的净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成本)为300元,那么昨天他所卖出的书中有多少本是精装本?()A. 40B. 60C. 75D. 902.某班级在一次考试中,参加语文考试的有52人,参加数学考试的有49人,参加英语考试的有58人,三种考试都参加的共15人,只参加其中两种的共21人, 三科都不参加的共4人,该班级一共有()人。

A. 110B. 111C. 112D. 1133.甲从B地出发,同时乙从A地出发与甲同向而行追甲,结果在距离B地9千米的地方追上。

如果乙把速度提高一倍而甲的速度不变,或者是乙提前40分钟出发, 那么乙都将在距离B地2千米处追上甲。

则A、B两地相距()千米。

A.3. 6B.4.2C.4.5D.3.54.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 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30%,第1页/总15页B项,2008纺织业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7%,与全国平均工资增长17. 2%基本持平, 所以2007年纺织业平均工资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与2008年基本持平,B正确;C项,2008年中部地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增长率排在四大区域倒数第二位,不是末位,C错误;D项,由资料第二段第一句可知,全国31个省(区、市)中只有9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练习题(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5题。

2014年一季度,A省货物运输增长较快,全省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运量89294 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 4祝完成货物周转量2444. 60亿吨公里,增长17. 7%。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1 10
2009
2 1 3 1
1 1
1
3 2
15
2019 3 1 4 1 1 1 1
3 15
【2019河北省考-41】1005×10061006-1006×10051005=( )
A. 0
B. 100
C. 1000
D. 10000
【2019河北省考-41】292929÷161616×112=?( )
票中途累计前61张选票中,甲得35票,乙得10票,丙得16票。
在尚未统计的选票中,甲至少再得多少票就一定当选?( )
A.11
B.12
C.13
D.14
二 多集合反向构造
【例】某个班级共有10人,其中9人喜欢数量,8人喜欢言语,7 人喜欢判断,9人喜欢申论,请问四个科目都喜欢的至少有几人 ?( )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题思维
“读 定 → 列 式 → 速 算” “速读材料与题干” (提取信息) “结合选项与材料” (确定考点) “综合考点与信息” (列出式子) “快速判断与速算” (计算答案)
(快速阅读是前提、确定考点是关键、公式速算是核心) Ø 一一对应原则:时间+中心词+数据
31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 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 案的速算方式。
数量 言语 判断 申论
特征: “都…最少(至少)” 方法: 反向—加和—做差
【2019年河北】某中学在高考前夕进行了四次语文模拟考试,第
一次得90分以上的学生为70%,第二次是75%,第三次是85%,第
四次是90%,请问在四次考试中都是90分以上的学生至少是多少?

浙江省事业单位里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到底考什么?

浙江省事业单位里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到底考什么?

浙江省事业单位里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到底考什么?“你这辈子有没有为什么人拼过命”,我觉得我活到现在只为事业单位考试拼过命,全职备考一个月、职测加综应、一次上岸。

这一个月我简直在玩命学习,所以我真是太知道职测和综应考什么了,这些内容已经刻在我的DNA里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简称职测,主要考试内容包括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推理、常识。

职测的题型为客观题,其中数量关系、逻辑推理部分的难度比较大,需要你有很好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主要考的是你的阅读理解能力,常识知识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需要你长期积累。

综合应用能力简称综应,它类似公务员中的申论,但比申论考试的题型更为复杂,主要题型包括案例分析题、文书写作题、材料作文题,综应为主观性测试题。

它主要考察你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及对基本公文写作知识的熟悉程度。

总的来看,职测和综应的难度都不小,特别是在像浙江这样经济发达地区考事业单位,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不管它有多难,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成功上岸。

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当初是如何一次上岸事业编的,入股不亏。

1.擦亮眼睛选岗俗话说考的好不如报的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事业单位考试,其他考试同样适用。

事业单位的竞争压力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浙江这样的发达地区,要是报不好哪怕你玩命学也不一定能考上,毕竟比你厉害的人多了去了。

我当时选岗一直遵守“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原则,热门城市、热门岗位不报、三不限岗位不报、乡镇最好也不要报,最后我报了个离家近、钱不太多、事也不太多的冷门岗位。

你选岗时一定要把上面这句话刻在脑门上,保你不亏。

2.认真阅读招考公告很多人在报考时不会太认真看各事业单位的考试公告,就跟我们从来不看各种软件上的用户协议一样。

这个公告是非常重要的,事业单位报名的各种信息都会在上面写出来,比如对你的学历、专业、身份、证书、户籍、年龄等条件有严格要求,在看这些时一定要认真,别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没报上名。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精典总结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精典总结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

(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一、资料分析统计术语(一)必须掌握型术语(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A/B*100%。

解答与百分数有关的试题时,要明确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来进行比较(和谁比,就是以谁为标准)。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

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

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9)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

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2.题型题量稳定 2.题型题量稳定 就最近几年国考来说,2007-2009年数学运算 就最近几年国考来说,2007-2009年数学运算 考查题量是15题,2010年考查题量是10题,2011 考查题量是15题,2010年考查题量是10题,2011 年和2012年考查题量又回升到15题,数学运算的考 年和2012年考查题量又回升到15题,数学运算的考 试一般都是依据这两种题量来考查,相对稳定。
四、综合型材料 综合型资料是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两 种或者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在一道题 目中。综合型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信息量大。一般来说,文字资料具有一个中 心含义,给出概述性的表述;统计表相对具体, 数据清晰;统计图直观,适合定性描述。三种统 计资料综合考查就加大了信息量,增加了试题难 度。综合题型的考核,可以单独看某一个材料出 题,也可以几个材料结合起来出题,主要是要求 熟练掌握三类材料形式,并掌握他们的内在关系, 熟练的进行快速联系。
三、图形型材料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象或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可以使复杂的统 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 便于理解和比较。图形型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统计图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 2、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 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3、数据的蕴含性。统计图与前面所说到的统计表与 文字资料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有数据,但蕴含在 形象的图形之中,有时甚至需要你对图形进行过 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1、隐蔽性 因为它不像统计图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 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众多数 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 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 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 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 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 得出准确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数量关系概述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计算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该项测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测验,还是一种基本能力的测验,是测查考生的个体抽象思维能力。

数量关系具有测试考生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

在难度方面,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中学水平,着重考察应试者对规律的发现、把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考生平均每分钟必须答完一题并保证准确。

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部分。

数字推理概述:数字推理:给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数字推理类似于数学智力游戏,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字的敏感性。

数字推理题共五种基本类型:等差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和差积商数列,幂次数列、平方立方数列,双重数列,分数、根式数列。

拿到数列后先对其所属的类型和基本形式作出估计和判断,寻找问题突破口,再进行解答。

下面对各种类型分别作以介绍。

重点掌握:基础数列(等差、等比、质数、平方、立方、和、周期、二级等差…) 一、等差等比数列及其变式等差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后一项减前一项的差值为定值,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定值叫做公差。

做差:二级等差数列:2,6,12,20,30,()A. 38B. 42C. 48D. 5632,27,23,20,18,()A. 14B. 15C. 16D. 17-2,1,7,16,(),43A. 25B. 28C. 31D. 35做一次差出现基础数列:20,22,25,30,37,()A. 39B. 45C. 48D. 51质数等差等比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后一项除以前一项的商值为定值,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定值叫做公比。

如:2,4,8,16,32公比为2。

4,5,7,11,19,()A. 27B. 31C. 35D. 473 ,4 ,7 ,16 ()A.23B.27C.39D.431,2,6,15,31,()A. 53B. 56C. 62D. 87⊙6 12 19 27 33 ( ) 48A.39 B.40 C.41 D.42三级等差数列:(三角公差法)0,4,18,48,100,()A. 140B. 160C. 180D. 2200 , 4,16,40,80,( )A. 160B. 128C. 136D. 1401,10,31,70,133,( )A.136B.186C.226D.256做两次差出现基础数列:0,1,3,8,22,63,()A. 163B. 174C. 185D. 196-8, 15, 39, 65, 94, 128, 170, ( )A. 180B. 210C. 225D. 256做商:做一次商出现基础数列:1,1,2,6,()A. 21B. 22C. 23D. 242,4,12,48,()A. 96B. 120C. 240D. 48016 , 8, 8, 12, 24,60, ()A .90B .120C .180D .2401,2,6,30,210,()A. 2420B. 630C. 1890D. 23101,1,2,8,64,()A. 1024B. 1068C. 1126D. 1186⊙3, 9, 6, 9, 27, (), 27A. 15B. 18C. 20D. 30做两次商出现基础数列:1,1/2,1/4,1/4,1,()A. 10B. 11C. 32D. 64注意:1、做差做商顺序2、三个数字以上确定规律3、周期数列四个数字以上4、何时做商总结:等差、等比数列及其变式非常重要,多次在考试中出现,应该作为重点掌握。

观察这种数列的方法简单,相邻两数“做差”或“做商”,从而发现规律。

一般来说做差或做商的次数不会超过2次。

这种题目相对来说给出的已知数字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应该作为首选方法考虑。

二、和差积商数列及其变式和差基本形式:21n n n a a a ++=±1,3,4,7,11,()A. 14B. 16C. 18D. 2025,15,10,5,5,()A. 10B. 5C. 0D. -5重点掌握:变形形式:21n n n a a a x ++=+±1,2,2,3,4,6,() A. 7 B. 8 C. 9 D. 10212n n n n a a a a +++=++0,1,1,2,4,7,13,() A. 22 B. 23 C. 24 D. 2521n n n a a x a ++=+1,1,3,7,17,41,()A. 89B. 99C. 109D. 119积商基本形式:21n n n a a a ++=⨯1,3,3,9,( ),243A. 12B. 27C. 124D. 1694,1/2,2,1,2,2,() A. 1 B. 2 C. 4 D. 1/2重点掌握:变形形式: 21n n n a a a x ++=⨯±3,7,16,107,()A. 1707B. 1704C. 1086D. 107221n n n a a x a ++=⨯3,4,6,12,36,()A. 8B. 72C. 108D. 216练习: 0,1,3,8,22,63,()A. 163B. 174C. 185D. 190三级差成比数列 最新题型:16、17、36、111、448、()A. 2427B. 2245C. 1863D.16792、13、40、61、( )A.46.75B.82C.88.25D.1214、23、68、101、( )A. 128B. 119C.74.75D.70.25注意:1、考虑顺序是先做差,再和差,再积商2、差几就补几,差几前面找3、后面作为突破口4、最新题型的规律记牢总结:和差积商数列及其变式也很重要,相对来说比等差等比数列的题目稍难,需要做一定数量的题目巩固学到的方法。

突破口是从几个数中找规律,一般来说数字变化幅度也不大,与等差、等比数列相比有先慢后快的趋势,最初几个个位数字,马上递进到十位、百位,而且一般题目中所给出的已知数字较多。

三、幂次、平方立方数列幂次基本形式:nm a1,4,27,( ),3125A. 70B. 184C. 256D. 35127,16,5,(),1/7A. 16B. 1C. 0D. 2-2,-8,0,64,()A. -64B. 128C. 156D. 250-1,0,27,()A. 64B. 91C. 256D. 512平方,立方数一定要敏感:1,4,16,49,121,()A. 256B. 225C.196D. 1690,9,26,65,124,()A. 165B. 193C. 217D. 239-1, 10, 25, 66, 123, ( )A. 125B. 218C. 256D. 3281,2,3,7,46,( )A. 2109 B .1289 C. 322 D. 1472,3,13,175,()A. 30625B. 30651C. 30759D. 30952注意:1、幂次数列的基本形式记牢,对于典型的幂次数字敏感,如8,27,32,64等2、平方立方数的,x x±形式也要敏感3、两点心得:对于数列中间有0的情况要么是减法要么是乘法,对于数列中间有负号的情况要么是减法要么是立方。

总结:幂次数列、平方立方数列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如果选项中的最大数字笔所给数列中的最大数字达100倍以上则规律中一般含有平方立方运算。

当有整数有分数时要考虑12,n n--;有0出现时,同时出现正负数时,考虑立方。

对于基本的平方数立方数要牢记,培养一定的敏感度,当出现相关的拓展方向时能够快速的联想到相应的基本数列。

四、双重数列交叉数列:34,36,35,35,(),34,37,()A. 36,33B. 33,36C. 37,34D. 34,371,3,3,5,7,9,13,15,( ),( )A.19,21B.19,23C.21,23D.27,303,9,6,9,27,(),27A. 15B. 18C. 20D. 301,4,3,5,2,6,4,7,()A. 1B. 2C. 3D. 4分组数列:1,1,8,16,7,21,4,16,2,()A. 10B. 20C. 30D. 40注意:1、双重数列的特点:曲线变化,数列较长2、交差数列解题技巧“跳着看”3、分组数列解题技巧“组内加减乘除找组间关系”总结:双重数列一般比较长,变化幅度呈曲线状,主要有交叉数列和分组数列两种,偶尔出现周期数列。

对于交叉数列,至少有一组具有标准的的等差等比、和差积商和幂次规律,找到相应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分组数列,前提是算上括号内的数字后数列的个数为偶数时才能两两分组,分组后通过组内的加减乘除找到组间的规律。

五、分式、根式数列重点掌握:分式数列三大法宝:通分、约分、以分数线作为划分交叉数列的标准1/6,2/3,3/2,8/3,()A. 10/3B. 25/6C. 5D. 35/62/3,1/2,2/5,1/3,2/7,()A. 1/4B. 1/6C. 2/11D. 2/9133/57,119/51,91/39,49/21,(),7/3A. 28/12B. 21/14C. 28/9D. 31/153/15,1/3,3/7,1/2,()A. 5/8B. 4/9C. 15/27D. -31 16,213,25,87, 4, ( )A. 193B. 8C. 16D. 32重点掌握:根式数列:分母有理化13,()A.B. 2C.D.1,()A.C. D.注意:1、绝大部分分式数列都需要简单的放缩原分数后,再以分数线作为划分交叉数列的标准。

2、遇到根式的题目千万不要开根号。

总结:遇到分数数列首先考虑约分,其次考虑通分,包括通分成同分母或同分子。

对于根式数列,如果是分数形式,考虑合适的分子(分母)有理化,如果是非分数形式,考虑积商或幂次规律。

附录: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30以内数的平方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10以内数的立方1,8,27,64,125,216,343,512,729真题练习1、4,7,13,25,49( )A、80B、90C、92D、972、-1,1,7,17,31,( ),71A、37B、41C、49D、503、( ),13.5 ,22,41,81A、10.25B、7.25C、6.25D、3.254、12,6,18,12,30,( ),34A、4B、8C、10D、125、2/3 ,8/9,4/3 ,2,( )A、3B、26/9C、25/9D、23/9图形数阵1.A. 5B. 4C. 3D. 22.A. 22B. 23C. 24D. 253.A. 43B.51C. 66D. 1404.A. 10B.11C. 16D. 185.A. 4B.8C. 16D. 326.A. 26B.17C. 13D. 117.A. 3B.10C. 26D. 76练习:1.A. 12B.33C. 49D. 752.A. 106B.166C. 176D. 186数学运算概述:数学运算主要考察解决四则运算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