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对采后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紫外线在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

1 2 2 1
( 江 医 药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食 品 学 院 , 浙 江 宁 波 波 大 学 海 洋 学 院 , 浙 江 宁 波 1. 浙 310053 ; 2. 宁 315211 )
㊀ 要 ㊀ 总 , 摘 结 分 析 了 紫 外 线 对 果 蔬 的 保 鲜 作 用 相 关 方 面 的 研 究 成 果 对 紫 外 结 合 传 统 保 鲜 技 术 在 果 蔬 保 鲜 方 面 的 及 对 紫 外 在 保 鲜 领 域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做 出 了 展 望 应 用 进 行 了 总 结 , 。 ㊀ 紫 ; ; 关 键 词 外 线 保 鲜 果 蔬 A㊀ ㊀ ㊀ 文 1006 - 9690 ( 2017 ) 04 - 0050 - 03 :TS255. 3㊀ ㊀ ㊀ ㊀ ㊀ ㊀ ㊀ 文 : 中 图 分 类 号 献 标 识 码 章 编 号
, 1. School of food,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Ningbo 310053 ,China; ( 2.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㊀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ultraviolet effect of preserv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and the ultraviolet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technology in applications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summarized. Besides,the ultraviolet further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preserva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㊀ Ultraviolet ( UV) ;preservation;fruits and vegetables 外 线 (Ultraviolet, 电 磁 波 谱 中 波 长 从 UV - C 处 理 设 备 , 经 在 苹 果 采 后 处 理 中 应 用 , 效 果 ㊀ ㊀ 紫 UV )是 [ ] 好。在 射 的 总 称 。依 据 紫 外 线 自 身 波 长 的 很 我 国 , 该 项 技 术 虽 然 还 没 有 开 发 用 于 商 10 400 nm 辐 315 400 nm, 不 同 , 可 将 紫 外 线 分 为 长 波 紫 外 线 ( 业 , 但 其 应 用 于 果 蔬 商 品 化 处 理 的 前 景 非 常 好 。而 、 中 波 紫 外 线 ( 、 短 波 且 UV - A) 280 315nm, UV - B ) 理 具 有 操 作 简 单 , 投 资 小 , 无 化 学 试 剂 UV - C 处 真 空 紫 外 线 ( 残 留 等 优 点 ,因 而 成 为 近 年 来 保 鲜 领 域 的 研 究 紫 外 线 ( 200 280 nm, UV - C )和 100 [ ] 点。 200 nm ) 。短 波 紫 外 线 属 于 可 杀 菌 波 段 范 围 , 能 热 [ ] 杀 死 细 菌 和 病 毒。UV - C (尤 其 是 波 长 254 nm ) 外 线 在 果 蔬 采 后 保 鲜 方 面 的 研 究 能 穿 透 微 生 物 的 细 胞 膜 , 引 起 同 一 中 相 邻 的 1㊀ 紫 DNA 链 胸 腺 嘧 啶 和 胞 嘧 啶 之 间 发 生 交 联 , 导 致 译 和 果 蔬 是 人 们 生 活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一 部 分 。但 因 为 DNA 翻 复 制 受 阻 , 危 害 细 胞 的 功 能 , 最 终 导 致 细 胞 死 亡 。它 地 域 和 时 间 的 阻 碍 , 有 很 多 都 腐 烂 在 运 输 途 中 和 贮 能 通 过 杀 灭 表 面 微 生 物 、 刺 激 产 生 非 生 物 胁 迫 效 应 藏 期 间 , 每 年 因 此 造 成 的 损 失 也 不 可 想 象 。美 国 等 [ ] 等 作 用 改 善 食 品 的 保 鲜 品 质 。UV - C 处 理 能 够 诱 发 达 国 家 约 采 后 果 蔬 因 腐 烂 而 损 失, 我 国 30% 的 导 新 鲜 农 产 品 提 高 抗 病 性 , 产 生 功 能 成 分 , 延 缓 成 熟 由 于 采 后 处 理 能 力 及 冷 藏 设 施 不 足 , 采 后 腐 烂 更 加 [ ] 严 重 , 所 以 一 种 合 适 高 效 的 果 蔬 保 鲜 技 术 对 我 们 来 衰 老 , 抑 制 病 原 微 生 物 的 生 长 繁 殖 。如 用 254 nm 的 UV - C 处 理 马 铃 薯 , 能 减 少 贮 藏 过 程 中 镰 刀 说 很 重 要 。目 前 传 统 而 普 遍 的 保 鲜 技 术 有 气 调 和 冷 菌 ( 引 起 的 干 腐 病 , 而 且 不 影 响 马 铃 藏 Fusarium solani) , 但 其 成 本 比 较 高 , 效 果 也 有 一 定 的 限 制 。这 几 [ ]。 年 , 紫 外 线 照 射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保 鲜 技 术 出 现 在 人 们 薯 中 淀 粉 的 含 量 和 成 分 视 野 , 一 些 学 者 和 研 究 人 员 也 进 行 了 相 关 实 验 并 美 国 已 研 制 出 适 用 于 果 蔬 采 后 处 理 与 加 工 的 的
短波紫外线对草莓采后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短波紫外线对草莓采后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王焕宇;姜璐璐;王惠源;喻譞;金鹏;郑永华【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5(036)010【摘要】以‘红艳’草莓为材料,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5℃、12d贮藏期间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kJ/m2 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同时,UV-C处理能有效诱导果实贮藏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羧化酶、对香豆酰-CoA连接酶、查尔酮异构酶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活性的增加,维持较高的总酚、总花色苷、总黄酮以及主要酚类和花色苷类单体的含量,促进果实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上升,抑制羟自由基清除率的下降,从而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总页数】6页(P221-226)【作者】王焕宇;姜璐璐;王惠源;喻譞;金鹏;郑永华【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3【相关文献】1.杨梅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变化及其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关系 [J], 杨爱萍;汪开拓;金文渊;郑永华2.UV-C处理对杨梅采后品质及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J], 喻譞;姜璐璐;王焕宇;金鹏;郑永华3.NO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J],4.短波紫外线处理对采后草莓果实腐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J], 杨震峰;王吉如;王珊珊;陈伟5.NO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J], 黄玉平;彭文娟;张瑜;李园园;王莉;单体敏;金鹏;郑永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草莓保鲜前景广技术方法有讲究

草莓保鲜前景广技术方法有讲究汇报人:日期:•草莓保鲜的重要性•草莓保鲜技术方法•草莓保鲜的前景目录•草莓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01草莓保鲜的重要性保持草莓的新鲜度和品质草莓是一种易腐烂的水果,其新鲜度和品质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保鲜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持草莓的新鲜度和品质,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草莓的新鲜度和品质不仅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影响其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保持草莓的新鲜度和品质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草莓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腐烂变质。
通过保鲜技术,可以有效地延长草莓的保质期,减少损失和浪费。
延长草莓的保质期不仅有利于生产者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还有利于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延长草莓的保质期提高草莓的经济价值草莓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水果,其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受到新鲜度和品质的影响。
通过保鲜技术,可以提高草莓的经济价值,增加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收益。
提高草莓的经济价值不仅有利于生产者的盈利和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02草莓保鲜技术方法通过降低温度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总结词将草莓置于低温环境中,如冷库或冰箱,以减缓草莓的呼吸作用和代谢速度,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详细描述总结词通过调节气体成分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详细描述通过控制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创造一个有利于草莓保鲜的气体环境。
例如,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草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总结词通过辐射处理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详细描述利用射线照射草莓,以抑制其呼吸作用和代谢速度,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这种技术可以杀死草莓表面的微生物,减少腐烂和变质的可能性。
通过使用化学物质来延长草莓的保鲜期。
详细描述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来抑制草莓的呼吸作用和代谢速度,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杀死或抑制草莓表面的微生物,减少腐烂和变质的可能性。
草莓吸收的光谱

草莓吸收的光谱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吸收可见光光谱中的红光和蓝光,这两种光对于草莓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红光有助于草莓的生长和开花,而蓝光则与草莓的形态建成和光合色素合成有关。
此外,草莓对紫外线光谱也有一定的吸收,适量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杀菌和抗病能力,但过度的紫外线可能会对草莓造成伤害。
除了可见光和紫外线光谱外,草莓对红外线光谱也有一定的吸收,尽管红外线对光合作用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它可能与草莓的温度调节和水分蒸发等过程相关。
在植物补光灯中,红蓝光光谱的补光灯被广泛应用于促进草莓的生长,因为这种光谱的补光灯可以促进草莓茎叶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而且,红蓝光的LED植物补光灯具有耗电量低、占用空间小、易于安装等优点,非常适合草莓种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草莓可能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参数,但这些参数对草莓吸收光谱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草莓种植过程中,合理的光谱管理和光照调控对于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草莓的辐射保鲜

草莓的辐射保鲜
赵中华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笔者研究了经过γ射线辐照处理的商品草莓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保鲜期,研究表明2kgy的辐射处理可以有效的消除商品草莓上大部分霉菌的滋生,为草莓的保鲜提供了很好的初始状态,从而延缓草莓腐烂变质速度;2kgy辐照剂量可使密封装商品草莓保鲜期延长到5.5d(室温)和11d(低温),可使非密封装商品草莓保鲜期延长到3.5d(室温)和14d(低温)以上。
【总页数】3页(P)
【作者】赵中华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地质职业学院机电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8.4
【相关文献】
1.茶多酚保鲜液对草莓保鲜效果研究 [J], 黄玉梅
2.草莓辐射保鲜的研究 [J], 徐世红;丁连忠;朱招娣;周加福;金伟忠
3.保鲜膜包装与常用保鲜剂在草莓贮藏中应用研究进展 [J], 石磊
4.γ辐射用于草莓保鲜 [J], 徐世红;周加福;朱招娣
5.草莓的辐射和几丁质处理保鲜技术 [J], 连喜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蔬采后短波紫外处理技术

UV-C对贮藏果蔬产品生理指标的影响
3.抗坏血酸: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氧化还原代 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研究发现4kJ/㎡的UVC照射处理香菇,对其在贮藏期间的Vc维护有 积极作用。UV-C处理果蔬也可以有效减缓草 莓Vc含量的下降。对香菇的研究发现,经处 理的香菇Vc含量在整个贮藏期间前期有所下 降,但始终保持高于对照的较高水平,且后期 呈升高趋势。但一些报告表明,UV-C照射减 少一些水果和蔬菜的Vc含量,如芒果、香菜 叶。
UV-C对贮藏果蔬产品生理指标的影响
5.呼吸强度:呼吸作用是采后果蔬维持生命活动 的基本保证,是果蔬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与 采后果蔬的品质、成熟衰老、耐贮性、抗病性 等都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UV-C处理能够 降低鸡腿菇的呼吸强度,延长其保鲜期。对香 菇、牛角椒、白玉菇和西兰花的研究也得到了 同样的结果。
UV-C对果蔬产品贮运品质的影响
3.发病率:由于受到机械损伤或长菌等,果蔬采 后品质一般都会受到影响,造成损失。研究发 现,采用1.0 kJ/㎡UV-C辐照可较好地控制草 莓采后病害,延长其寿命;经1.8kJ/㎡照射后, 红提葡萄贮藏期内发病率也比对照要轻,但差 异不显著;同样,采用0.25~0.5kJ/㎡的UV-C 的辐照后,桃能较好地减轻果实贮期腐烂,推 迟发病10~16d,发病率比对照降低5.1和3.2 倍,显著降低了发病率。
UV-C对贮藏果蔬产品生理指标的影响
1.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研究表明,植物品种 自身的抗病性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有密切关系, 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抗病品种PAL活性的提 高比感病品种提高的幅度大,并能迅速合成与 抗病有关的生化物质,能有效地阻止病原菌的 扩展。采后分别使用0.25~0.75kJ/㎡和5kJ/㎡ 的UV-C辐照桃果皮和鸭梨,都能使这两种水果 PAL酶活性升高,从而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病性。 由此可知,UV-C处理可提高果蔬的PAL活性, 从而提高抗病性。
紫外光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研究

紫外光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果蔬的品质问题。
为了延长果蔬的保鲜期和减少农药残留,紫外光处理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技术。
本文将探讨紫外光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首先,紫外光处理在果蔬的保鲜和杀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紫外光可以有效地抑制果蔬中的微生物生长,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等。
这是因为紫外光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从而阻止其繁殖和生长。
同时,紫外光还可以降解果蔬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
因此,紫外光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果蔬中的微生物污染和化学物质残留,提高果蔬的品质。
其次,紫外光处理还可以改善果蔬的外观和口感。
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促进果蔬的色泽和外观的改善。
对于一些色泽较暗的果蔬,如西红柿和南瓜,经过紫外光处理后可以明显提高其色泽鲜艳度。
此外,紫外光还可以促使果实表皮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少果蔬表面的伤口和腐烂,从而延长果蔬的保鲜期。
同时,紫外光还可以改善果蔬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研究发现,紫外光处理可以促进果蔬中一些营养物质的合成,如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等。
此外,紫外光处理对果蔬的影响还与处理时间和强度有关。
研究发现,紫外光处理的时间越长,果蔬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和外观改善效果越显著。
然而,过长时间的紫外光处理可能会导致果蔬的氧化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因此,在进行紫外光处理时,需要根据不同果蔬的品种和特性来确定合理的处理时间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最后,尽管紫外光处理对果蔬品质的改善效果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其中一个挑战是激光紫外光的应用。
激光紫外光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短的处理时间,可以更有效地杀灭果蔬中的微生物。
然而,激光紫外光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果蔬处理中的应用。
另一个挑战是对处理过程中果蔬营养损失的研究。
紫外光处理可能会导致果蔬中某些营养物质的流失,如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等。
草莓采摘、贮藏的主要方式及注意事项

草莓采摘、贮藏的主要方式及注意事项草莓是非跃变呼吸型果实,含水量高,皮薄,极易受损伤而腐烂变质,因此不耐贮藏和运输,通常贮藏期为1~2天,严重限制了销售和加工。
草莓采后的硬度决定了果实贮藏时间的长短。
一般草莓采后硬度下降很快,高二氧化碳、低氧气和气调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持硬度。
此外,用0.5%乳酸钙或0.5%乳酸钙+1%柠檬酸浸果和脱乙酰甲壳涂膜均可保持果实的硬度。
开采前处理。
草莓果实采后腐烂主要是由微生物侵染引起的,其中以由病原菌灰葡萄孢引起的灰葡萄孢最为常见,破坏性也最大,其次是根霉引起的软腐病,另外还有由无知菌引起的腐烂。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草莓采摘前与土壤或空气接触产生的。
为了防止与土壤和空气接触,收获前可使用塑料薄膜,防止接触和感染。
草莓为浆果类果实,柔软多汁,很容易受到损伤。
为提高草莓抗损伤的能力,草莓采收前可采用0.1%~0.5%的氯化钙溶液喷洒或采收后使用同样浓度氯化钙溶液进行浸果。
收获季节。
一般在晴天露珠晒干后的早晨或傍晚采收。
最先开花的果实通常是分批收获的,一般是一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采收成熟度。
按果实着色面积分为1/4、2/4、3/4和全部着色4个过程。
成熟度会影响草莓的贮藏性和抗病性,因此一般在草莓表面3/4颜色变红时采收为宜。
采收方法。
采收时先剔除病、劣果,然后把好的整果轻轻放在特制的果盘里,果盘大小以90厘米×60厘米×15厘米为佳,装满草莓的果盘可套入聚乙烯薄膜袋中密封,及时送冷库冷藏。
同时注意摘果时要连同花萼自果柄处摘下,要避免手指与果实的接触。
倘若无特制果盘也可采用高度在10厘米内的有孔筐采收草莓,此时注意不要翻动果实,以免碰伤果皮。
我国商业上采用气调法贮藏草莓较多,其方法有自然降氧法、快速降氧法、半自然降氧法和硅窗自动调节法等,一般可贮藏10~15天。
常采用的是塑料薄膜大帐贮藏,即利用厚约0.2mm 的聚乙烯膜做帐,使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用硅窗控制贮藏环境中的适宜气体成分,即二氧化碳3%~6%,氧气3%,氮气91%~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线照射对采后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
作者:李佼王永风李桂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10期
摘要以采后新鲜草莓为原料,研究用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处理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75 min紫外线照射处理的效果最佳。
经过75 min紫外线处理的草莓果实的腐烂率明显降低,VC含量、多酚氧化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的趋势明显被延缓,总酚含量明显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2种酶的活性较高。
说明紫外线辐照处理有助于草莓保鲜,并能有效地提高草莓果实的抗病性。
关键词紫外线;草莓;生理效应;杀菌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277-02
草莓果实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但组织柔软,含水量高,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不便于贮藏、运输,采后贮藏寿命很短[1],而且经VITEK(微生物自动鉴定实验)鉴定采后草莓微生物数量超出国家标准[2]。
因此,草莓鲜果采后不宜直接食用,杀菌后食用更加安全可靠。
国内外对草莓果实的采后杀菌和保鲜有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采摘后添加食品保鲜剂、过氧乙酸以及乙烯抑制剂等化学物质进行杀菌保鲜;贮运过程中低温结合低O2和高CO2处理气调贮藏[3]。
紫外线杀菌属于广谱杀菌类,能够杀死包括细菌、结核菌、病毒等在内的微生物。
近年来,紫外线照射已经较为普遍地应用于果实的表面杀菌和控制虫害的发生,但是对于诱导果实产生抗病性尚未见报道。
该试验以草莓为例,通过检测相关的生理和抗病性相关指标,分析紫外线对采后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以为紫外线杀菌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13年3月29日采摘于山西临汾尧都果园的新鲜草莓,当天运回山西师范大学实验室。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以不处理为对照(CK),处理A、B、C分别逐次放入超净工作台中进行紫外线辐照处理45、60、75 min,紫外灯距离草莓25 cm。
照射完成后贮藏于冰箱中,每天取样测定其相关指标。
1.3 试验方法
VC含量的测定用2,6-二氯靛酚法[4];总酚含量的测定参照徐辉艳的方法[5];POD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6];APX活性的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7];PAL活性的测定用比色法[8];SOD活性的测定用氮蓝四唑法[9];草莓腐烂率的测定参照郑小林的方法[10]。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VC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采后草莓中的VC含量逐渐降低。
CK的降低趋势一直极显著,处理A、B、C的降低趋势都明显高于CK,处理A的VC保存率最高。
由此可见,紫外线可以有效减缓采后草莓中VC含量减少的趋势,且处理A的效果最佳。
2.2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总酚含量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CK总酚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紫外线各处理总酚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处理C增加的趋势最为明显。
2.3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APX活性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在贮藏期间草莓果实的APX活性均在3 d时有所增强,在3~7 d下降至低于最初值,并且在贮藏期间处理A和处理C 2个处理高于CK和处理B。
由此可知,紫外线辐照处理确能明显增强APX活性,处理C的效果最佳。
2.4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PAL活性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各处理PAL活性在贮藏期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3 d时出现了峰值,其中处理B的PAL活性保持最高,处理A和处理C的PAL活性次之,CK活性最低,其余贮藏时间均无明显差别。
由此可知,紫外线辐照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使PAL活性增强,处理B的效果为最佳。
2.5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SOD活性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在草莓贮藏期间,各处理的SOD活性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其中,CK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处理B下降趋势最为平缓,处理A和处理C 2个处理与CK相比也比较缓慢。
由此可知,紫外线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慢草莓贮藏期SOD活性下降的趋势,处理B的处理效果为最佳。
2.6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POD活性的影响
从图6可以看出,在草莓贮藏期间,各处理的POD活性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其中,CK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处理C下降趋势最为平缓,处理B和处理A介于两者之间。
由此可知,紫外线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慢POD活性下降的趋势,处理C的效果为最佳。
2.7 紫外线处理对草莓腐烂率的影响
腐烂率是可以直观表现保鲜效果的指标,草莓贮藏期间,腐烂率呈上升趋势。
前3 d,草莓没有腐烂现象;3~6 d,CK果腐烂率明显高于处理A、B、C;第7天,CK的腐烂率达100%,处理A果实腐烂率也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达到30%,处理B和处理C则分别为18%和6%。
由此可见,紫外线处理可以有效减缓甚至抑制果实腐烂的发生,处理C的效果最佳。
3 结论
紫外线辐照处理对草莓保鲜有很好的效果,并能有效提高草莓的抗病性,试验证明75 min 紫外线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
在此条件下,草莓果实的腐烂率明显降低,VC含量、POD和SOD活性下降的趋势明显被延缓,总酚含量明显增加,APX和PAL 2种酶的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下降趋势有所延缓。
由此可知,紫外线辐照处理有助于草莓保鲜,并能有效地提高草莓的抗病性[11-13],为草莓的保鲜和灭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4 参考文献
[1] 王纪忠,张绍铃,周青,等.几种常用保鲜方法对草莓保鲜效果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1):179-181.
[2] 潘见,黄训端,谢慧明.草莓采后卫生微生物学检查及细菌VITEK鉴定实验[J].食品科学,2007,28(3):320-323.
[3] 章伯元,谢立群,沈逸星.草莓气调保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04-2306.
[4] 赵晓梅,江英,吴玉鹏,等.果蔬中VC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3):197-199.
[5] 徐辉艳,孙晓东,张佩君,等.红枣汁中总酚含量的福林法测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3):126-128.
[6] 陈莲,陈梦茵,林河通,等.解偶联剂DNP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4019-4026.
[7] 罗自生,徐晓玲,蔡侦侦,等.热激减轻柿果冷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8):249-252.
[8] 曹建康,姜微波,赵玉梅.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22-144
[9] 李桂峰,刘兴华.仿生膜对轻度加工葡萄自由基和保护酶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230-234.
[10] 郑小林,田世平,徐勇.气调贮藏下草酸处理对果实成熟和腐烂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5,22(4):351-355.
[11] 张正周,郑旗,李娟,等.草莓果实采后无害化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3,13(2):53-57.
[12] 徐放,赵鹏宇,吴小虎,等.不同草莓保鲜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研究科学,2013(3):1237-1239,1242.
[13] 李莹,任艳青,闫化学,等.成熟度和贮藏温度对草莓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4):3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