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城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练测【重点句子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名句,总说人生终有一死,一定要把一片火红的忠心永留史册,表明了文天祥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出了对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
【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背景知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赤壁》是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
杜牧所咏的赤壁并非三国时孙、曹大战的地方,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所以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是作者借题发挥,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七年不见。
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怀念手足兄弟。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
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5《诗词曲五首》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过程】一、导入从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谈起。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这五首诗词曲的诵读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三、学习这五首诗词(一)学习《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1. 作者:2.诗意:3.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5.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6. 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7.试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二)学习《赤壁》1.介绍赤壁:2. 杜牧:3.试概括1、2句和3、4句的意思,并作简要分析。
4. 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5.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5.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三)学习《过零丁洋》1. 作者简介2. 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3.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4.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6.试概括诗意:(四)学习《明月几时有》1.作者介绍:2.词牌及背景介绍:3. 宋词简介4.如何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愿?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7.如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9.试归纳上下阙的内容。
(五)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1.元曲简介:2.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3.“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4.“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描写了怎样的情景?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拓展延伸另外找几首你喜欢的诗、词或曲,并简单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精品学案

25《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形义:闻笛赋、烂柯人、畔、戟、销、干戈寥落、汗青等。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诗歌的朗读和鉴赏能力,背诵并默写诗歌。
4.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5.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走近唐诗、宋词、元曲:(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1、走近作者:2、了解背景:3、朗读诗歌:4、诗意理解:5、诗句赏析:6、小结诗的思想感情。
三、课内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3.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③,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赏析:1、回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回答下列问题:“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空”和“翻”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回顾《过零丁洋》一诗,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含义。
(2)谈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音形义:宫阙、琼楼玉宇、何似、绮、何事、悲欢离合、婵娟、踌躇、做了土等。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诗歌的朗读和鉴赏能力,背诵并默写诗歌。
4.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5.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学习《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1、作者苏轼:2、朗读诗歌:3、背景资料:4、诗意理解:5、诗句赏析:6、这首诗的思想感情:7、背诵。
课内检测(一)回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列题目。
1、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第25课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曲五首》,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柯.(kē) 畔.(pàn) 暂.(zàn) 折.(zhé)戟.(jǐ)戈.(ɡē) 寥.(liáo) 絮.(xù) 惶.(huánɡ)2.作者名片刘禹锡(772~841),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
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8下语文 25课《诗词曲五首》 导学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学科五单元 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完成注音或写汉字。
畔( 烂柯.人( 闻笛f ǜ( 折j ǐ( 干g ē ( 寥.落()风pi āo xù( h àn qīng ()宫qu â() qi óng 楼()绮户() Ch án juān ()f ēng lu án ( chou chu(二、学习研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4.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赤壁》1. 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 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品诗,品评诗句、感受哲理美: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过零丁洋》1. 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师用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五首诗词曲,掌握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1.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自主预习案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
2、你会读吗?给加粗字注音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3、你记住了吗?理解下面字词的意思。
销:将:磨洗:折戟:戟,经行:寥落:宫阙: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
零丁:把酒:婵娟:绮户:何似:4、你了解了吗?文学常识积累。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人,代诗人。
“歌一曲”指的是_的《。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
”(3)《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字,号,人,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
《过零丁洋》选自《(1),作》者,字,又字,自号,人,(朝代)诗人。
《水调歌头》(2)作者,字,号自,人,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 ,是。
5、你会填吗?理解诗歌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1)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山坡羊(5)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6、指出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背诵并默写。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4、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自主预习】作家作品(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寥落()惶恐()学法指导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
要在疏通词句,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
【合作探究】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注意读出节奏。
(1)节奏:(工整地抄写全诗并标注朗读节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结合注释,概述《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诗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5.25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25、诗词曲五首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1、熟悉这五首诗词曲的作者2、熟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
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注音或写字绮()闻笛fǜ()折jí()干gē()婵()娟风piāo ()xù()宫quâ()寥()落惶()恐qióng()楼峰峦()踌()躇()二、文学常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_,字___ ,_______诗人。
2.《赤壁》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朝诗人,与李商隐被称为“_______”。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
4.《水调歌头》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人,___代文学家,“水调歌头”四字,是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____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人,__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词语长精神:铁未销:自将磨洗:寥:落:零丁:丹心:汗:青:把酒:不胜:何:似:何事:长向:婵:娟:聚:踌躇:经行:四、(1)按原文填空:1、沉舟__________________,病树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今夕是何年。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诗词曲五首
【明确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诗中的“乐
天”指__________。
⑵《赤壁》的作者__________,唐代诗人,他与同时期的另外一位诗人__________并
称小李杜。
⑶文天祥,字履善,又字__________,自号文山,又号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
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朝
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__________”。
⑸《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曲牌名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元代著名的散曲
家。
2、字、词过关。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烂柯.( ) 折戟.( ) 干戈.( ) 廖.落( )
绮.户( ) 婵.娟( ) 潼.关( ) 踌躇
..( ) ( )
⑵解释加点的词。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 ②留取丹心照汗清
..__________
③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 ④高处不胜
..寒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 ⑥伤心秦汉经行
..处__________
3、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合作探究】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作者此时此记得的心情怎样?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赤壁》
1、为什么从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诗人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4、最后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反馈】
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__________而发。
诗中“前朝”指的是
__________,“周郎”指__________,“二乔”指__________,咏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是千古传公布的名句,这两句诗妙在哪里?
【拓展提升】
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俗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创作此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课后检测】
1、下面诗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番似烂柯人。
⑵折戟没沙铁末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2、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赤壁》中诗人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
【自主预习】
1、朗读,读准字音、节奏。
2、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合作探究】
(一)《过零丁洋》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水调歌头》
1、词的上下、阙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有何深意?
3、词中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什么?如何理解?
4、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1、给这首曲划分层,概括大意。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3、“望两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当堂反馈】
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很生动形象,请你说说自己的理解。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的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拓展提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直抒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铁骨的名句。
【课后检测】
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抒发作者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这首词中“___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
全词带有人
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__。
4、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⑴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
絮”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作简要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