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一、引言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及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救治、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织专家对疑难、危重病例进行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

本制度旨在规范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和报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疑难、危重病例的定义及范围1. 疑难病例:指诊断不明、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的病例。

2. 危重病例:指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例。

3. 疑难、危重病例的范围:(1)罕见病、罕见症状、罕见并发症的病例。

(2)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感染、严重创伤等病情危重的病例。

(3)诊断不明,经多次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4)治疗难度大,疗效不佳,需要特殊治疗的病例。

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的组织与实施1. 讨论组织:(1)成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小组,由相关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组成。

(2)讨论小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

(3)讨论会邀请相关科室专家、护士、技师等参加。

2. 讨论流程:(1)病例筛选:各科室将符合疑难、危重病例定义的病例提交给讨论小组。

(2)病例病例报告人详细汇报病例的病史、诊断、治疗经过及目前状况。

(3)讨论:参会人员针对病例提出疑问、分析原因、探讨治疗方案。

(4)总结:讨论小组对病例进行总结,形成讨论意见。

(5)反馈:将讨论意见反馈给病例所在科室,指导后续治疗。

3. 讨论要求:(1)讨论会应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参会人员积极发言。

(2)讨论内容应真实、客观、全面,避免主观臆断。

(3)讨论会应做好记录,包括病例报告、讨论内容、讨论意见等。

四、疑难、危重病例报告制度1. 报告对象:各科室发现的疑难、危重病例。

2. 报告流程:(1)病例所在科室应及时向讨论小组报告病例。

(2)讨论小组对报告的病例进行审核,确定是否纳入讨论。

(3)纳入讨论的病例,按照讨论流程进行讨论。

(4)讨论结束后,讨论小组将讨论意见反馈给病例所在科室。

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指为尽早明确诊断或完善诊疗方案,对诊断或治疗存在疑难问题的病例进行讨论的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分为科室内疑难病历讨论和全院疑难病历讨论。

一、科室内疑难病历讨论1.由科(副)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主持,全科医疗人员、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人员或机构外人员参加。

至少有2人具有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由经治医师提出,医疗组长或副科主任同意,报科主任批准。

3.疑难病例讨论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没有明确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疾病在应有明确疗效的周期内未能达到预期疗效、非计划再次住院、出现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并发症等。

4.病例讨论前,提供病例的病区应做好各种准备,提出需讨论的主要问题,并通知所有参加讨论的人员。

5.参加讨论的所有人员在讨论前应详细阅读病历资料,查看患者并查阅有关资料,为疑难病例讨论作充分的准备。

6.讨论内容应单独记录,主持人需审核并签字。

讨论的结论应当记入病情记录。

二、全院精神科疑难病历讨论1.由科室向医务部提出。

由医务部组织,医务部主任或当事科室科主任主持,全体精神科医生参加。

2.病例讨论前,提供病例的科室应做好各种准备,提出需讨论的主要问题,提前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并签字。

3.讨论程序:(1)病史汇报:由提供讨论病例所在病区的医疗组长汇报病史;(2)精神检查:主持人进行精神检查;(3)问题澄清:对不清楚或想了解的问题对患者、患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员进行自由提问;(4)小组讨论:以科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形成科室的总结讨论意见,依次讨论发言;(5)自由发言:持有不同观点者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6)总结发言:由主持人最后总结发言。

4.提供疑难病例讨论的科室做好讨论记录,并将讨论情况告知患者或家属。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科室医务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现阶段采取的整治措施:病情的演变过程:个人发言: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科主任签字:要求1、专人记录2、凡是危重、诊断不明的病人必须进行科内讨论3、凡是以“待查”、诊断不明入院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者,必须科内进行讨论4、虽然诊断明确的病人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者需要进行讨论5、外科系统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填写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格式与、要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一致。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死亡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个人发言: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1、死亡原因2、经验教训科主任签字:要求1、所有入院超过24小时死亡病历均要进行死亡讨论并且在死亡后一周内完成2、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本X年X月X日——X年X月X日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由医务科提供)X月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1、进修、实习医生名单,带教老师名单。

带教老师进修、实习医生 XXXXXX XXXXXX XXXXXX2、进修、实习医生考勤记录3、教学计划4、教学讲课记录(有讲义)5、教学查房记录6、教学情况小结(包括:进修、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完成情况、各种操作完成情况,病种完成率等)要求1、每月教学讲课不少于2次、讲课内容必须有讲义2、每月教学查房不少于4次院内感染记录本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医生名单、护士名单X月院内感染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床位住院号入院时间:****年**月**日诊断:院内感染发生时间:****年**月**日院内感染诊断:院内感染诊断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结果:医师签名:本月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小结:要求1、所有确证的院内感染均需记录2、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必须进行分析小结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本 X月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本月科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整改的措施:科主任签字要求1、科室医疗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详细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自查及整改措施

疑难病例讨论自查及整改措施

疑难病例讨论自查及整改措施前言:对于医疗行业而言,疑难病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往往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医学知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疑难病例,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自查和整改措施,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一、自查1.仔细分析病例在遇到疑难病例之后,首先需要仔细分析病例。

从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检结果等方面入手,对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同时,还需要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2.多学科协作针对疑难病例,多学科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医生、护士、药剂师、影像科等多学科的交流和协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疗方案。

3.病例讨论定期组织病例讨论,是自查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分享经验和知识,促进互相学习,提高对疑难病例的处理能力。

二、整改措施1.加强继续教育医疗行业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行业,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层出不穷。

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疑难病例,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继续教育,及时了解最新的疾病诊疗和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优化医疗流程疑难病例的处理通常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优化医疗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通过合理分工、提前准备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缩短疑难病例的处理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3.推行标准化管理在处理疑难病例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

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工作指引,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加强沟通与交流疑难病例的处理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因此,加强沟通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之间要善于相互沟通,及时反馈信息,确保病例的处理能够得到有效的推进和跟踪。

结语:自查与整改措施是处理疑难病例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仔细分析病例、多学科协作和病例讨论,可以更好地解决疑难病例的问题。

同时,通过加强继续教育、优化医疗流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加强沟通与交流,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疑难病例讨论小结及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小结及总结

疑难病例讨论小结及总结1. 各位医生同仁们,今天咱们又碰上了一个让人抓耳挠腮的疑难杂症!这个病例简直就像是一个医学界的"十万个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破解这个谜团吧!2. 病人小王,男,35岁,来我们医院的时候可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他说自己最近总觉得浑身无力,吃啥吐啥,还经常头晕目眩,走路都像喝醉了似的。

咱们年轻的张医生一看这情况,立马来了精神:"这不就是我最拿手的胃肠道疾病吗?"可谁知道,这次他可是踢到了铁板。

3. 张医生信心满满地开始了常规检查,结果却发现病人的各项指标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了。

这下可把他给难住了,脸上的表情比吃了苦瓜还难看。

他挠着头对我说:"主任,这病人的症状跟检查结果完全对不上号啊!"我拍拍他的肩膀,心想:年轻人,医学的世界可远比你想象的复杂多了。

4. 于是,我们召集了医院里的各路神仙,不,是各科专家,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有人说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有人猜测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还有人提出可能是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5. 就在这时,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李医生突然开口了:"各位,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大家都愣住了,纷纷看向他。

李医生继续说道:"病人最近有没有出过远门?或者接触过什么特殊的东西?"这一问不要紧,可把病人给问懵了。

6. 原来,小王前段时间刚从非洲出差回来。

这下可好,我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我立马让人去做了一系列热带病的检查。

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病人感染了一种罕见的寄生虫病。

这下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就像破案的侦探终于抓到了凶手一样!7. 确定了病因,接下来就是制定治疗方案了。

我们几个主治医生围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

王医生说:"这种病在国内很少见啊,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

"我点点头,心想这可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疑难病例讨论的六个要点

疑难病例讨论的六个要点

疑难病例讨论的六个要点
好呀,以下是关于疑难病例讨论的六个要点:
要点一:病史要挖深!就像侦探查案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比如有个病人说他头疼,那可不能只听他这么说,得细细追问,啥时候开始疼的呀,疼起来是啥感觉呀,之前有没有啥特殊情况呀。

就像警察询问犯罪现场的细节一样,得把病史挖得透透的,才能找到破案的关键线索呀!
要点二:查体要仔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假设遇到一个肚子疼的病人,那肚子的各个部位都得认真摸摸、按按,甚至全身都要检查一遍。

这就好像给病人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大扫描”,不放过一丁点异常的地方。

要点三:辅助检查得选对!这就好比找帮手,得找对路的呀!不是所有检查都一股脑做,得根据情况选择最有用的。

就像打仗时选择最精锐的武器,精准打击敌人。

比如说怀疑心脏有问题,那心电图、心脏彩超这些检查可能就得上呀。

要点四:诊断要严谨!千万别轻易下结论。

不能像猜谜语一样随便猜一个,得反复斟酌、思考。

好比在走迷宫,得小心翼翼往前走,确定了路线才不会走错呀。

要点五:治疗方案要权衡!就像在岔路口做选择一样,要考虑清楚各种后果。

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呢,每种方案都有好处和坏处,得仔细琢磨呀。

要点六:团队合作超重要!医生们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呀。

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就像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每个人的想法都可能成为解开难题的关键一步呀。

总之,疑难病例讨论就像是一场战斗,医生们得全力以赴,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才能攻克那些难搞的病例呀!。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5篇)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5篇)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5篇)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通用15篇)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篇1疑难病例讨论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制定最佳诊疗方案,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是提高诊断率、治愈率和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各级医师诊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疑难病例讨论范畴:入院3天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涉及重大疑难手术或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

二、疑难病例讨论,先进行科室内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有关医护人员尽可能参加。

如需多科讨论,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由医务科召集举行几个科室联合或院内病例讨论。

三、举行疑难病例讨论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经治医师应尽可能全面收集与患者病情相关资料。

必要时提前将有关病例资料整理形成书面病情摘要,提交给参加讨论人员。

讨论时由经治医师简明介绍病情及诊疗经过。

主治医师详细分析病情变化及目前主要的诊疗方案,提出本次讨论的主要目的、关键的难点疑点及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等。

参加讨论的人员针对该病例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可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针对病情提出可行性的.诊疗建议。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尽可能明确诊断,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讨论由经管医师负责记录和登记。

四、院级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向医务科提出申请,并提前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做出书面摘要,提交医务科。

由医务科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会诊时间,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必要时主管院长参加。

若病情需要或因患者家属请求,也可邀请院外专家参加。

科室均要负责做好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五、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记录员、参加讨论人员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入院诊断、病情摘要、讨论目的、参加医师发言的重点内容、结论性意见、主持人签名。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常见问题与改进建议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常见问题与改进建议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落实常见问题与改进建议在医疗领域,疑难病例是一种让医生们头疼的问题。

由于病情复杂、病因未明或治疗困难,疑难病例往往需要医生们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与研究才能解决。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许多医疗机构引入了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本文将探讨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进这一制度。

一、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常见问题1. 讨论效率低下在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由于医生们经验、知识水平的不同,讨论效率往往较低。

一些医生的发言时间较长,占用了大部分的讨论时间,导致其他医生无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种情况下,疑难病例讨论失去了多方面意见的综合,可能影响到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缺乏详细的讨论记录在疑难病例讨论中,往往只有少数人员参与,而其他医生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到讨论的内容和结论。

此外,由于缺乏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结果可能无法被有效地保存和追溯。

这给后续的诊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 缺乏多学科交流部分医疗机构的疑难病例讨论过程中,仅限于临床医生的参与,缺乏与其它学科专家的深入交流。

疑难病例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影像学、病理学等,缺乏这些学科的交流与讨论会影响到最终的诊断和治疗。

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改进建议1. 提高讨论效率为了提高疑难病例讨论的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设定讨论时间限制,确保每位医生都有充足的机会发表意见。

其次,在讨论过程中引入主持人,可以帮助控制讨论节奏和时长,保证讨论的充分、公平进行。

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讨论平台,方便医生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参与讨论,提高讨论的效率。

2. 建立详细的讨论记录为了解决讨论内容的传递和保存问题,建议建立详细的讨论记录。

这可以通过录音、文字记录或在线讨论平台等方式实现。

医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同时,为了方便医生们的查阅,可以开发一个讨论记录的数据库,将讨论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检索,以便医生们随时查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难病例讨论时间:2015年6月25号地点:ICU病房主持人:张敏惠主查科室:ICU 主查人:刘敏参加人员:查房题目: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护理病情介绍:病员,周明芝,女,50岁,居民,已婚,于2015-06-08,6:50因“发现服农药、面色青紫、口吐白沫3+小时”入院,抬入ICU病房,神志呈深昏迷状,自主呼吸浅且不规则,面色口唇紫绀,双瞳等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消失,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律齐,SPO2:5%,予安置保留尿管,遵医嘱碘解磷定40mlQ6h静推,阿托品5mgQ5min静推排毒,补液,利尿,抑制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通知麻师行气管插管,于07:00气管插管成功后,立即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SIMV,参数:VT:550ml,FiO2:100%,f:15次/分,PEEP:5cmH2O,于7:08,SPO2渐升至90—95%,于7:15病员心率下降,约20—30次/分,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2mg静推,于7:20病员心率上升,约130—140次/分,SPO2:80—88%,于7:45予清水40000ml洗胃至洗出液澄清。

于8:00病员神志呈昏迷状,双瞳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消失,SPO2:95—99%,调节FiO2:60%,于9:00病员神志呈浅昏迷状,双瞳等大等圆约6mm,对光反射消失,SPO2:96—99%,调节FiO2:40%。

15:00病员颜面渐潮红,腋下无汗,遵医嘱予阿托品逐渐减量至1mgQ1h静推。

6月9日病员浅昏迷状,生命体征,病情较平稳,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双瞳等大等圆约2mm,对光反射消失,阿托品1mg Q2h静推,腋下无汗,给予流质饮食。

6月11日17:00病员神志呈嗜睡状,仍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双瞳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消失,于6月13日8:00病员神志清楚,并停阿托品1mg Q2h静推,于6月15日22:32行气管切开术,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双瞳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迟钝,于6月19日病员试脱机成功,于导管内给氧3L/分,SPO2:96—99%,于6月21日病员气管切开堵管成功,于6月23日停气管切开,予鼻塞给氧3L/分,SPO2:96—99%,现病员病情较平稳,仍在ICU继续治疗。

管静针对此病人拟出以下护理诊断:1、神志障碍与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关2、低效性呼吸型态、呼吸困难:与有机磷农药致肺水肿,呼吸机麻痹,呼吸中枢受抑制有关3、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有机磷农药中毒致支气管分泌物过多及肺部感染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使用呼吸机及留置尿管、胃管有关。

5、焦虑与自我形象紊乱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活动无耐力有关。

7、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8、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病人摄入困难有关9知识缺乏:缺乏有机磷农药毒性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相关知识:李莉娜一、定义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杀虫剂。

主要包括敌敌畏、对硫磷(1605)、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4049)等。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患者表现的胆碱能兴奋或危象,其后的中间综合征(IMS)以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N)。

每年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发生AOPP,其中约有30万人口死亡,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万小云二、危险因素1.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经口进入——误服或主动口服(见于轻生者);经皮肤及黏膜进入——多见于热天喷洒农药时有机磷落到皮肤上,由于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之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故容易通过皮肤及黏膜吸收进入体内;经呼吸道进入——空气中的有机磷随呼吸进入体内。

口服毒物后多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

经皮肤吸收发生的中毒,一般在接触有机磷农药后数小时至6天内发病。

2.生产性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防护不严或违背操作规程,使有机磷杀虫药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皮肤吸收而中毒。

3.非生产性中毒:多由于误服有机磷杀虫药所致,也可由于食用喷洒过农药不久的瓜果、粮食或被农药毒死的禽兽而引起中毒。

李亚丽三、发病机制有机磷毒物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命活动。

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M样作用使患者呼吸道大量腺体分泌,造成严重的肺水肿,加重了缺氧,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和缺氧死亡。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还可引起心脏损害,甚至可以导致心源性猝死。

其原因可能是对心脏直接损害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加之缺氧、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可以间接加重心脏损害,同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律失常。

此外治疗时如阿托品用量过大,造成患者心率过快而供血不足,同时心脏耗氧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心电活动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故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发生猝死。

朱婷四、病理生理有机磷农药吸收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其中以肝脏的含量最大,肾、肺、脾次之,至于脑内含量则主要取决于不同化合物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有的还可以穿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进入体内的有机磷农药一般能迅速代谢转化,代谢物主要经由肾脏、黏膜,部分随粪便排出,24小时内体内毒物均能排出,并无蓄积作用。

黄娟五、临床症状1.胆碱能神经兴奋及危象(1)毒蕈碱样症状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过度蓄积和刺激,使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患者常有全身紧束和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

严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造成周围性呼吸衰竭。

此外由于交感神经节受乙酰胆碱刺激,其节后交感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受乙酰胆碱刺激后有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等症状。

2.中间综合征中间综合征(IMS)是指有机磷毒物排出延迟、在体内再分布或用药不足等原因,使胆碱酯酶长时间受到抑制,蓄积于突触间隙内,高浓度乙酰胆碱持续刺激突触后膜上烟碱受体并使之失敏,导致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受阻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一般在急性中毒后1~4天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患者突然出现以呼吸肌、脑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以及肢体近端肌肉无力为特征的临床表现。

患者发生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

累及颅神经者,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和面瘫。

肌无力可造成周围呼吸衰竭,此时需要立即呼吸支持,如未及时干预则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3.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一般无后遗症。

个别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主要累及肢体末端,且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

目前认为这种病变不是由胆碱酯酶受抑制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有机磷农药抑制神经靶酯酶,并使其老化所致。

4.其他表现敌敌畏、敌百虫、对硫磷、内吸磷等接触皮肤后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并可出现水疱和脱皮,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化学性烧伤,影响预后。

有机磷农药滴入眼部可引起结膜充血和瞳孔缩小。

蒋春元六、治疗1.现场急救尽快清除毒物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对于皮肤染毒者应立即及时去除被污染的衣服,并在现场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对于意识清醒的口服毒物者,如应立即在现场反复实施催吐。

绝不能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拉患者去医院,否则会增加毒物的吸收而加重病情。

2.清除体内毒物(1)洗胃彻底洗胃是切断毒物继续吸收的最有效方法,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胃,直至洗清为止。

由于毒物不易排净,故应保留胃管,定时反复洗胃。

(2)灌肠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受到抑制时,不能用硫酸镁导泄,避免镁离子大量吸收加重了呼吸抑制。

(3)吸附剂洗胃后让患者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活性炭,活性炭在胃肠道内不会被分解和吸收,可减少毒物吸收,并能降低毒物的代谢半衰期,增加其排泄率。

(4)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中具有显著效果,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及血浆置换等,可有效清除血液中和组织中释放入血的有机磷农药,提高治愈率。

3.联合应用解毒剂和复能剂(1)阿托品原则是及时、足量、重复给药,直至达到阿托品化。

应立即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根据病情每10~20分钟给予。

有条件最好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注阿托品可避免间断静脉给药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2)阿托品化瞳孔较前逐渐扩大、不再缩小,但对光反应存在,流涎、流涕停止或明显减少,面颊潮红,皮肤干燥,心率加快而有力,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

达到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少药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防止阿托品中毒或病情反复。

如患者出现瞳孔扩大、神志模糊、狂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应停用阿托品。

(3)解磷定重度中毒患者肌内注射,每4~6小时1次。

(4)酸戊已奎醚注射液(长托宁)是新型安全、高效、低毒的长效抗胆碱药物,其量按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给予。

30分钟后以症状可再给首剂的半量应用。

中毒后期或胆碱酯酶老化后可用长托宁维持阿托品化,每次间隔8~12小时。

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在许多方面优于阿托品,是阿托品的理想取代剂,是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或合并阿托品中毒时的首选剂。

4.其他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或应用人工呼吸器;对于休克患者可应用用升压药;对脑水肿应用脱水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局部和全身的肌肉震颤及抽搐的患者可用巴比妥;对于呼吸衰竭患者除使用呼吸机外可应用纳洛酮;对于危重患者可采用输血和换血疗法。

注意:中毒早期不宜输入大量葡萄糖、CoA、ATP,因它们能使乙酰胆碱合成增加而影响胆碱酯酶活力。

维生素C注射液不利于毒物分解,破坏而影响胆碱酯酶活力上升,早期也不宜用。

50%硫酸镁,利胆药口服后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引起胆囊收缩,胆囊内潴留有机磷农药随胆汁排出,引起2次中毒。

胃复安、西沙必利、吗啡、冬眠灵、喹诺酮类、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5、氨茶碱、利血平均可使中毒症状加重,应禁用。

刘佳七、预防和护理(一)观察重点1、观察密切观察病员神志,瞳孔、心率、呼吸及皮肤状况,记录生命体征,正确识别阿托品不足、阿托品化或阿托品中毒。

2、监测呼吸频率及观察呼吸深度,听诊双肺湿罗音变化,严密观察和记录输液速度及尿量情况,防止输液过快致心力衰竭并及时发现阿托品不良反应的尿潴留现象,重症患者应导尿以观察每小时尿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