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尊重幼儿的自主权》

合集下载

引导幼儿学会独立和自理教研活动记录表

引导幼儿学会独立和自理教研活动记录表

引导幼儿学会独立和自理教研活动记录表一、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培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首先应该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虽然许多事他们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但成人要珍视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班的孩子在“我自己来”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只是家长们没有重视,总认为孩子太小,怕他们弄不好,会出现什么状况。

其实不然,比如我们班的小朋友蒙蒙,刚上幼儿园分到我们班时,家长总跟老师讲:“老师,我们家宝宝什么也不会,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老师你一定要多帮他,我怕他会感冒,怕他吃不饱。

”这位家长不但私下跟老师讲了几次,而且还在我们班的新生家长会上提了出来。

笔者很理解家长担心的问题,但实际上家长担心的问题存在吗?不存在。

蒙蒙小朋友第一天在园吃午饭的时候,我想去喂他,他却对我说:“我自己吃。

”而且他也吃得很好。

我很奇怪这孩子明明自己会吃饭,根本不像他家长说的那样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就当着全班小朋友表扬他说:“你们看蒙蒙小朋友真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看他吃饭吃得多好。

”而仅仅就这次的表扬,蒙蒙以后就都是自己吃饭了,而且他还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学会了自己穿衣服。

家长所担心的问题在幼儿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全部解决了,为什么?因为教师重视了孩子独立的愿望,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成功时,给予他表扬。

二、养成勤动脑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面对幼儿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无论什么时候不管多忙、心情多糟,对幼儿的提问都要加以鼓励,以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所以我班孩子普遍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欲望。

在平时和幼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除了多向他们提问外,教师还要积极创设情境和有利条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多提问题。

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不要马上就给出答案,而是先听听他们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解答问题。

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行为指导问题研究

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行为指导问题研究

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行为指导问题研究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行为的指导是幼儿自主游戏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和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行为指导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

1.指导的概念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行为指导是指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行为,通过适当的引导、激励、示范等行为,促使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达到教育的目的。

2.指导的原则(1)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幼儿自主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自主性,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自由地探索和发挥。

(2)倡导积极参与幼儿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倡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发现每一个幼儿的特长和优点,帮助幼儿进一步发展。

(3)创造安全和谐的游戏环境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园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友好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享受游戏的乐趣,发挥自己的潜能。

1.观察幼儿游戏情况,找到幼儿参与自主游戏的兴趣点,引导他们深入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成功与否,与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程度密切相关。

因此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游戏状况和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游戏兴趣点和需求,帮助幼儿深入开展游戏活动。

举例,当教师发现幼儿喜欢搭建积木,可以通过与幼儿沟通,发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自由创作,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实践锻炼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通过示范行为引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行为可以激发幼儿探索游戏的兴趣和热情,为幼儿提供游戏经验和输入。

通过行为示范,教师可以为幼儿打开游戏空间,启迪幼儿的思维和创意。

举例,当幼儿在画画时,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画作,鼓励幼儿模仿和创作,并对幼儿的画作进行积极的评价和表扬,让幼儿更加自信和愉悦地开展游戏活动。

大班教育笔记案例《尊重幼儿个体发展》

大班教育笔记案例《尊重幼儿个体发展》

大班教育笔记案例《尊重幼儿个体发展》教育随笔:尊重幼儿个体发展每天和孩子在一起活动,切身地感受到孩子与孩子的不同。

他们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擅长这一方面,有的擅长那一方面;有的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有的某些方面擅长而某些方面显得滞后。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这几天在看电视剧lt;虎妈猫爸剧中的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和姥爷的教育方法是完全不同,爸爸和妈妈也存在着不同意见,这也反映了当前的家庭教育的现状:普遍存在的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以及忽视幼儿自身发展需求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指南》,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持续深入的宣传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倾听幼儿的心声,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成为我们开展家教活动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个别发展水平,《指南》中也提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自己的发展水平。

在我们所带的班级中肯定有部分幼儿特别的乖巧、招人喜欢;也有部分幼儿性格倔强、攻击行为严重,爱惹事生非,特别招人担心。

但是不管怎样,要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孩子,进行全系统的观察,在教育过程中做个有心人,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如以小班孩子吃饭来说,每个孩子的动作灵活协调能力是有差异的,刚入园时有的会自己吃饭,有的不会自己吃,我们就喂他们,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冷静地进行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

我们应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先喂她,直到孩子自己主动提出自己进餐为止。

并把我们的做法告诉家长,家长配合在家里也让幼儿学着自己吃,但不强求,自然发展。

幼儿园观察笔记:尊重

幼儿园观察笔记:尊重

幼⼉园的教育,我们⼀直强调要尊重幼⼉,当幼⼉对某项⼯作发⽣了兴趣,⽆论成功或者失败,教师都可以在旁边观察,不要打扰他,让他专⼼的玩,尽情地发挥创造⼒。

就如⼴贤平时在集体活动时表现的并不是那么专注、那么出⾊,但⼀进⼊区⾓中,就像换了个⼈似的,那么专⼼致志,他并不愿被⼈打扰,却有着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观察⼀
⼴贤是个很聪明的孩⼦,在操作活动中总去选择益智游戏,⽽且难度要较⼤的。

每次都是先⽐较,过后就进⼊了⾃⼰想象的世界,⼀会⼉建⾼楼,⼀会⼉开⽕车,不⼀会⼉⼜开起了坦克。

⼀遍⼜⼀遍,他每变化建构⼀种,都会向我投来⾃信的⼀眼。

这时的我会⽤信赖的眼光望着他,因为我知道,他并不需要我的表扬,多余的语⾔都有可能⼲扰他的创造。

他让⾃⼰尽情地发挥创造。

我惊喜地发现,每次的创造都是有规律的。

⼀会⼉以⾼楼建构,⼀会⼉⼜以颜⾊间隔排列,他已对构建材料的玩法寄予了新⽣。

每当此时,我总能看到他的脸上绽放着光彩,那神情使我感受到了他⽆限的⾃信,也让他体会到了⾃⼰快乐,
所以,在孩⼦⼯作时,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不打扰他们的⼯作,尊重他独特的学习⽅式,承认他动作的每⼀个过程,就是在帮助孩⼦发现⾃⼰的潜能。

幼儿教育随笔:观察幼儿的自主表现

幼儿教育随笔:观察幼儿的自主表现

幼儿教育随笔:观察幼儿的自主表现幼儿教育随笔:观察幼儿的自主表现工作至今,让我感觉到自身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还是处于高控、约束的状态。

目前,只有在游戏,开放型的活动中,他们才显得天真、敢于真实的表现自己。

不过在游戏中,如果是规则性的游戏,老师的掌控力度还是存在的,比如:当玩网小鱼的游戏时,音乐停止是种游戏规则,停止代表所有的小鱼应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谁动了就要被出来的大鱼吃掉。

绝大多数的幼儿都能够遵守,在玩几次之后,有时你会发现个别活泼的男孩会在座位上故意动两下。

这是老师们变的大鱼会扑向他,将他吃掉。

这就是种游戏规则的隐性表现。

但有时你也会发现个别幼儿玩了几次就不想再玩了,其他的部分幼儿会模仿,说:我也不想再玩了。

这就导致游戏进行了一半,中途刹车的情况。

我想,这时大多数的老师会觉得这几个小朋友无理取闹,我也喷到过,当时觉得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情绪都被影响了,对那个孩子提出的表现很生气。

紧接着就会说教,最后拗不过那个孩子,就请他就坐。

我想,当时那个孩子的心情和老师的情绪肯定都比较差的,这样在进行接下去的游戏,老师也需要一定的调节过程。

现在想想,其实这就是老师的高控,希望按照老师的意愿进行下去,没有从小朋友的出发点出去。

相比而言,区域活动的创设对幼儿来说更是自由表现的机会。

区域活动中,幼儿都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活动,表现的比较自主老师给与的自由空间也更多。

环境越自由、越没有约束感,幼儿的表现行为就越真实。

在一次娃娃家中,2男2女在参与游戏,听见欣欣说:我煮了土豆,你们来吃。

平平说:我在煮菜。

另外两个小朋友抱着娃娃在小床上,听见了他们的呼喊,就马上过来。

佳佳抱着娃娃,坐在小桌边,一边拿调羹,一边往小娃娃的嘴边放,像妈妈一样,悉心的照顾自己的孩子。

皮皮小朋友吃了几口,将小盘子送回了厨房间,说吃完了要洗,然后自己又去玩了。

这些过程都是宝宝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反应的就是幼儿的一种生活经验。

教育笔记-尊重幼儿选择

教育笔记-尊重幼儿选择

教育笔记-尊重幼儿选择
教育笔记:尊重幼儿的选择
吃完午饭,我便组织孩子们到活动室里看电视,孩子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于是我便让他们看《葫芦兄弟》,谁知没过多久,孩子们便按耐不住说起话来,有的还拳打脚踢,我便大声喊“安静”,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分钟他们又开始说话了。

我很生气,决定给几个“皮”孩子上上政治课,以解我的“心头之恨”。

我便走向几个调皮的孩子,问他们为什么打闹,不看电视,他们看我一脸怒气便不说话了,就在这时一个微落的声音突然说道:“老师,这个动画片已经看了很多遍了,不想看了”。

这时我意识到这个动画片我经常给孩子们看,里面的故事他们比我都熟悉,于是我又给他们换了一个新的动画片,这时原本沸腾的活动室顿时安静下来。

通过这件事我想到,幼儿虽小,但也想要学习新的知识,就像这次看动画片一样,孩子们对已经熟悉的事物不感兴趣了,而是想要探索新的事物,我们应尊重幼儿的选择,满足幼儿需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有创新精神,更要给幼儿提供创新机会,让幼儿在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观察记录《让幼儿跟自由主义说再见》

幼儿观察记录《让幼儿跟自由主义说再见》

教育笔记:让幼儿跟自由主义说再见吃中饭啦!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指令一个接着一个很有秩序的开始小便洗手准备吃饭了。

等我叫到西瓜组的时候,庞可馨小朋友却早已不见人影,仔细一看,原来她早就洗好了,连饭都端回来了,这让我很是无奈。

我蹲下来笑着说:“可馨,要等老师叫到你,你才能去小便洗手吃饭,知道么?”她却若无其事的看了我一下就走了。

吃饭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坐在位置上吃着饭,她却大摇大摆的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有小朋友看见了来告诉我:“老师,你看庞可馨她走来走去。

”顺着孩子的目光,我看见可馨在钢琴凳上躺了下来。

我顿时不知所措,走过去,盯着她看了一会,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她抬起头来,看了我一会,见我皱着眉头,便默默地下来,坐到位置上。

午睡时间到了,其他小朋友已经早早的进入梦乡,而她居然自己站起来在床上走来走去,把午睡室里墙上的装饰撕了下来,在那玩弄。

过了一会儿,她招招手让我过去对我说:“我要去搭积木。

”小班的幼儿,现在已离开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怀抱,这突然的脱离让他们措手不及,因为他们已然已经习惯了小皇帝般的生活和“自由主义”的作风,而幼儿园的生活是有规律和纪律的,这两者的巨大反差使得这个时候的孩子出现了以上现象。

他们有时不理解甚至很反感老师让他们做这做那的,他们只是一味跟着自己的想法做,而忽视了自己是身在集体中。

让孩子适应这样的生活,就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计划。

与此同时,在幼儿园中,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或者各种领域的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也可以在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适时适当的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明白这是不对的,老师要批评的,从而减少该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教师可采取的具体手段可以是眼神的提示:在出现该种行为时,盯着该幼儿看一会,让他明白老师在关注他。

其次可以是语言的提示,“xxx,上课不可以这样,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的……”这种话语能较好的让幼儿集中注意力,遵守规则和纪律。

最后是动作的提示:教师可以采取动作,如走近该幼儿、轻轻拍拍他等等,这样的提示比眼神提示更加强烈。

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培养孩子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培养孩子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近几天,中一班的小朋友起床时,自己就能叠被子了。

孩子们渐渐长大,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一天起床后,王**便自己叠起了被子。

我想现在还在们穿的衣服也少了,起床后只要穿一条裤子和一件外套对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说只要5分钟左右。

因此,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床铺。

其实主要是因为春天到了,小朋友们都换上了简单易穿的外套,因此孩子们的各种肢体动作更加方便和伶俐。

而平常都是我们班的保育员阿姨帮助他们整理床铺叠被子。

保育员阿姨一人整理全班的被子很辛苦,但孩子们完全体会不到。

叠被子对大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对孩子们来说确实有点难。

不过中一班的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在大家努力探索如何叠被子时,他们发现:将被子有拉链的一侧和另一侧对折后,被子正好变成比床小一点儿的长方形,再将长方形折三折,很快被子就叠好了。

天气渐暖,盖的被子越来越薄了,不仅是在幼儿园,其实在家里家长们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叠叠被子和做其他力所能及之事。

常有家长说孩子在家这不会那不会,每天早晨都有奶奶会叮嘱到:老师,热了帮他脱衣服等类似这样的要求。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将来总是要独立去面对自己的未来,自理和独立能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叠被子这件小事儿既能提高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又能让他们体会到维护班级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感恩他人的劳动付出,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光荣的精神。

叠被子只是幼儿自理和独立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尊重幼儿的自主
权》
尊重幼儿的自主权
孩子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案例中的孩子在游戏结构时出现的自发游戏,证明单纯性的建构已满足不了孩子的兴趣。

起先孩子出现的闹腾教师能根据孩子们的意愿让孩子进行游戏,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这点很好,但结果孩子们的表现却不好,同时还影响了其他的女孩子,我认为该教师尊重孩子自主权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应体现的角色:支持、合作和引导。

在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下了禁令让孩子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跌进了低谷,这种做法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

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解决的方法有很多,并不是只有放任自流或强行制止。

如果是我,我会采取以下方法:
一、事先设想,共同解决
在每个活动中,教师应事先想到活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孩子的玩具搭完了怎么办?或者作品完成了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我们都应事先考虑到,然后将这些问题抛给孩子,让孩子共同讨论解决并设立相关游戏规则,远比老师的三申五令来的有效果。

二、适时引导,减少等待
当然孩子的表现往往出人意表,也有预料不到的时候,这需要老师的应变能力。

在活动中,如果发现个别幼儿作品完成
了,教师可以适时引导:手枪搭完了可以搭什么呢?这么多兵器搭完了放在哪里呢?引导幼儿搭一些相关的物品。

千万不要让孩子等待,因为孩子是闲不住的,一旦停下来,他就会自发活动。

三、加强安全、常规,转移阵地
在案例中,孩子玩的时候不但影响到了女孩子而且出现安全隐患,安全在一日活动中最为重要,出现这种状况,可见常规教育及安全教育还需加强。

要让孩子明白,在平时的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危险不能做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会影响他人的。

在活动室,我们应文明、安全交往。

如果孩子需要进行活动量大的游戏,比如案例中孩子们的闹腾,我们可以组织孩子把搭好的手枪、大炮、坦克之类的军事器械搬到户外进行打仗游戏,相信满足幼儿兴趣的同进也杜绝了安全隐患,毕竟室内场地有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正常的交往活动,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孩子出现的不经意,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支持,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尊重孩子的自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