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抗疫先进事迹材料.docx
乡镇卫生院医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材料三篇

乡镇卫生院医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材料三篇还有很多很多向她一样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人为疫情战斗,她们是战士也是最美的人。
下面是xx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乡镇卫生院医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材料12022年初,新性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她所在的__镇卫生院临危受命,由预料分诊变成市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和全区医学留观点,让这个小小的卫生院担负起了重要的使命,她成为一名发热门诊的检验医生,和全院的医护人员一起为广阔患者效劳。
面对疫情全院上下齐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勇敢的逆行而上。
一、强将手下无弱兵集团的书记从疫情伊始就常驻医院,院内改造,人员防护,患者诊断,样样都有他的身影,每天都忙到深夜,两个月的时间他累的瘦了一大圈,即使这样他也常抽时间到发热门诊休息室去看望她们,每次都要与大家反复强调防护平安,因为隔离区内不能带手机,只能用对讲机与外界联系,书记就常在对讲中让她们互相检查,看有没有暴露的地方,嘱咐她们做好消毒措施。
书记还很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有一次她的白班,在隔离区内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因为长时间戴口罩,她的脸上起了两个水泡,书记晚上知道后,特意让回来的同事给她带碘伏和棉签,嘱咐她处理伤口,好好休息。
她心中充满感动,有这样的好领导给她们当后盾,她能抛开一切顾虑,勇敢的对战疫情。
二、岁不寒,无以之松柏;事不难,无以之君子从大年初一全省医务人员停止休假到确定她们院是发热门诊和医学留观点我们这个小小的卫生院用了四天,通知不断地来,任务也不断加重,这对于她们卫生院来说是个大挑战,同时也是对她们院长的一个大挑战,大年初七就开始封院,全体医务人员不得回家,封院是为了防止医源性感染,但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成了他的头等大事,首先就要解决住的问题,因为需要规划隔离病房和隔离区,院内重新改造,她们住的地方是原来的诊室,里面没有床,初七的晚上院长带着她们搬运床和物资直至深夜,为的就是大家第二天能顺利的住进来休息好,院长还是个特别细心的人,知道她们这些孩子嘴馋,正月十五的时候不知道院长从那给她们变出来的蛋糕,上面还贴心的写着注意防护,深夜才能休息已经成为这两个月来他的常态,院里总有忙不完的事,不管是与患者的沟通,治疗,还是她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院长操心,总是能井然有序的解决一切问题。
2020乡村医生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3篇

2020乡村医生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3篇业绩材料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期精神。
业绩材料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1种特定时期所需要的精神。
这是由业绩材料的主旨和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20乡村医生抗疫情先进业绩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0乡村医生抗疫情先进业绩材料3月3日晚上8点多钟,1条消息炸开在黄陵山村村民微信群中:该村的村医李建华同志突发脑出血倒在工作岗位之上。
而在这1刻,这个乡村的微信群中,满屏都是乡邻们对他的牵挂和担心,许许多多的乡邻都在默默地为他祈祷,送上祝愿,希望他能平安康复,重新回到乡亲们身旁。
李建华,1974年生,是石首市调关镇黄陵山村的乡村医生,1直在为村民服务,为大众提供便利。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李建华连续40多天奋战在抗疫1线,担当起了保卫1村百姓平安健康的重担。
全面排查,不漏1人抗击疫情,义不容辞。
1月22日,李建华放弃休假,迅速接受了任务,积极与镇卫生院调和对接,备好相干药品和物质。
1月26日,李建华接到了新任务,协助村干部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落实5包1工作,主要工作包括登记黄陵山村武汉返乡人员、非武汉返乡人员、摸查武汉返乡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全村村民逐日体温丈量等等。
当大多数人都还在家享受节日,居家隔离减少感染风险的时候,李建华和村干部却1路逆行,开始走村入户,进行返乡人员摸排。
他们没有防护服,也没有护目镜,仅戴着薄薄的在口罩便挨家挨户的敲门进行排查。
常常会遇到不配合有抵牾心里的村民,谢绝排查,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建华都会会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解释,告知村民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和不配合排查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次疫情并配合工作,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黄陵山村外地返乡人数众多,摸排任务的工作量和难度较大。
每天李建华都和村干部带着体温计、笔和登记册1起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拉网式排查,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询问、调查情况,仔细的做好登记、测温工作,坚决不漏掉每个人。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3篇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一)柔情医者,乡里人民的贴心人她叫李云峰,今年已经60岁了,是位老资格的乡村医生。
从她刚进村时的那一刻起,她就把村里的每一个人当做自己的家人来看待,用她自己的柔情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医疗故事。
李云峰平时很少回家,常年驻扎在村内医疗室里,偶尔有病人在半夜来敲门,她总是毫不犹豫地赶到医疗室里为病人诊治。
有时候她还会在病人家里住上几天,照料病人。
记得几年前,一位老人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到县城的医院,但是由于家人经济状况不好,加上老人并未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医院一口拒绝了他的住院申请。
李云峰得知情况后,马上赶到城里,劝说医院方面给老人治疗的同时,做了很多疾病护理的工作,更让人惊奇的是,她还义务出资为老人支付了一部分治疗费用。
如此善良贴心的乡村医生,每个病人都感受到了她的爱,每个家庭都因为她的到来而感到温暖。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样一个真正的乡村医生:热情、豁达、勤奋、贴心!(二)用爱心点亮农村里的生命之灯他是乡村医生,更是村民心中的信仰代表,因为他用爱心点亮了农村里的生命之灯。
易暴大,今年40岁,从医20年,一直驻扎在离城区数十公里的农村医疗所里,他一贯将治病救人看做自己的神圣职责。
他把他的医生工作做到了极致,不畏艰辛,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农村的大医生,人民健康的守护者”的信条。
他救治一切为难的危重病患,为乡亲们解除了病痛,他成了乡里人民的信仰代表。
因为太过忙碌,他从没有报过销量,也从来没有占用过农村医疗所的开支,他甚至连工资都不重视,自己买药,自己设计处方,自己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常常带着药箱兜访村民,开展义诊活动,他的行动感动着每一个乡亲,他有时候会为村民免费看病,尤其是有困难的家庭。
他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村民对他无限的爱戴。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人们看到了他们“最可爱的人”的形象。
他的一切付出,最终成为了他赢得爱戴的源泉。
(三)岁月静好,爱心依旧,在乡村传递他已年逾六旬,一位在乡村颇具美誉的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3篇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第一篇:乡村医生的日常工作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忙碌。
我们要早起,晚睡,经常要在户外跑医院和村民家之间,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小病小伤、常见病多发病,还要进行预防和宣传。
首先,我们每月都要进行定期巡诊,走进每个山村寨子,开展公共卫生宣传和疾病防治宣传,让群众了解最基本的保健知识。
比如说,我们每次都会向村民普及防止结核病、肝炎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洗手、饮食和生活习惯等等,对健康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为患者诊断、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
每到门诊时间,就会有很多村民前来就诊,他们身上带来的小病小伤,提问,病例记录都要及时处理。
同时,我们还要处理长期药品发放、转诊、做好门诊工作等。
最后,对于特殊的医疗问题,我们还需要及时联系高级医院专家,加强互相学习,增强自身能力。
总的来说,乡村医生不仅要精于医疗技术,同时还需要懂得社区卫生知识、计划生育等,综合实力要求很高,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
第二篇:乡村医生在抗击疫情中的贡献我是一名乡村医生,疫情让我从一名普通医生变成一名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战士。
在这场疫情战斗中,我们乡村医生是最先接触患者的医生。
我们随时面对着病毒的威胁,在真正的危险面前,我们没有退缩,只有坚守。
我们要不怕付出牺牲,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还要用实际行动去感动社会和人民!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坚持不放弃。
我们效仿大城市医疗队响应湖北的呼声,使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援疫情防控。
虽然道路崎岖,但我们并未迷失自己的方向。
我们抱着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去对抗疫情。
面对疫情,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掌握基本的抗疫知识。
我们帮助村民宣传疫情防护,引导群众做好自己的健康工作。
在排查过程中,我们要进行健康教育,为群众排忧解难。
这次疫情出现后,虽然我们的工作量更大了很多,但是我们没有退缩,还坚决地为患者服务。
我们都知道,随时可能会感染,但我们愿意为了他人的健康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中心的角色在乡村医生的日常工作当中,我们需要负责院区机构管理、日常护理管理、药房管理等基层医疗中心的管理事项。
基层卫生院医生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的事迹材料(三篇)

基层卫生院医生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的事迹材料(三篇)基层卫生院医生抗击疫情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常有人问他:你每天奔波在一线,你不怕吗。
他总是眼神坚定,微笑着回答:“我不怕,我穿上这身白大褂,我就无所畏惧。
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相信,只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就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迎来战争的胜利!”他就是南口镇卫生院医生陈刚,千千万万的疫情防控战士中的一员。
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快一个月没回过家了,他深知自己身上的重担,更清楚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
南口卫生院医务人员本就匮乏,又有7名医护人员被抽调到市双创中心隔离区,医院的医疗救治任务全都压在了他身上,他既要统领全局,又要参与到一线战斗中。
在医院的疫情防控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走路都是带跑的,不是在发热门诊,就是在隔离病区。
每天村里排查的发热病人都要送到卫生院,他要肩负起所有发热病人的诊断,对于有疑似的发热病人要和市定点救治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及交接手续。
对于可以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要集中收住入院治疗。
同时,他每天还给被集中隔离在院的患者做心理疏通,解除患者的恐慌和焦虑情绪。
2月27日晚九点半,他正在隔离病区医生办公室整理患者的病例资料,突然接到市人民医院的电话,经过市人民医院诊断,发热患者陈某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排除新冠肺炎,要接回该院继续治疗。
接完电话,他立即联系接送患者专用车的司机,两人迅速赶往市人民医院。
在市人民医院办好交接手续,又赶紧护送患者回院。
安顿好患者后,已是深夜十一点了,他又一个人跑到了医院食堂,原来在回来的路上时,他得知患者还没有吃晚饭,于是准备给患者做点吃的。
二十分钟后,一碗热腾腾的蛋炒饭便递到了患者手中,患者感激的看着他,他却只是笑了笑,叮嘱患者:“吃完了早点休息,住在隔离病区不要害怕,积极配合医生,病治好了就可以回家了。
”安顿好患者,他才拖着疲惫了一天的身体去往自己的宿舍。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5篇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5篇1. 和小湖村主要小学的教师合作小山村的村民们平时很少看病,也很少去医院。
因为当地的医疗资源十分匮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乡村医生小李同小湖村主要的小学教师合作,让她成为该村的医疗联络员,帮助与家长和村民联系,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这也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前来就诊。
2. 没有条件下坚持在曾经因为贫困而自己去捡草药为病人治疗的乡村医生小王,一开始没有任何的医疗设备和工具。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通过学院快捷速成班学习相关知识。
即使他在治疗和诊断疾病方面有限的经验,他仍然要尽最大努力为村民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3. 帮助贫困户解决就医难题在某个山村,童静多次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就医难题。
她通过向相关的医疗机构申请社会福利救助金,为这些贫困户免除了医疗费用,这些举动让村民们十分感激。
而她的努力也在村民间产生良好的口碑。
4. 输血挽救了一条年轻人的生命在一个农村市场上,小范看到一名昏迷的年轻人,他立即把他送到了当地医院,但医生们告诉他,年轻人的血液压力太低,必须用新鲜的血液来救他。
然而,由于和谐村人稀少,医院上看起来不怎么悬命。
因此,小范被告知,只有等到家属带来献血证时才能继续治疗。
小范不能等待,因为已经看到年轻人生命的希望渺茫,于是他毅然决定捐献自己的血液,最终拯救了这名年轻人的生命。
5. 为老年病人提供更好的照顾乡村医生小张专门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她发现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疾病类型与年轻人不同,因此,她采用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创造了更适合老年人的医疗方案,让老年人感受到了更亲切的关怀,也减轻了他们的痛苦。
这也使得很多老年人感恩并信任她,并成为小张的医疗患者。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呈现的五篇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在生命的前线上工作的乡村医生群体,他们的微小贡献可能不为人所知,但他们日日夜夜的努力,却无时无刻体现着他们的决心和坚定。
让我们一起拥抱他们的奉献精神,为他们点赞!。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13篇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1
我所了解的英雄——乡村医生(一)
乡村医生,是民生中最朴实的角色之一,他们在我们眼中常常显得不起眼,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
我所了解的英雄——乡村医生(二)
乡村医生们默默无闻地守着他们的医疗岗位,它在荒山、寂寞的田野,他们集万千草木之精华,散发着清新的空气和活力。
他们用心、用情去缓解生命的痛苦,他们坚守在这里,成为了人间真正的英雄。
我所了解的英雄——乡村医生(三)
乡村医生们承担着基层医疗工作的重任,他们经常在医疗救治上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时更需要他们用医疗艺术进行多方面的应对,使得病人尽快康复,他们如同一颗暖心的种子,埋在我们的田野里,让我们在时刻感受着他们的大爱与劳动。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8篇)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8篇)乡村医生篇1他经常在夜半酣梦中,被前来求诊的乡亲叫醒;他经常走在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上,披着星光独自回家。
虽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38年如一日悬壶济世,走村串户,送医送药,随叫随到,村民记住了他,更离不开他。
他,就是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芦溪县银河镇xx村卫生所医生易。
19xx年,易xx高中肄业,便回到家乡参加农业生产。
19xx年,在中央“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一指示下,当地政府决定在每个村选拔一批年青人,培训一批农村医生,兴办一批乡村卫生所。
当时,xx村里没有乡村医生,群众看病要到10多里外的乡镇卫生院,非常不方便。
就这样,易被村里选派到宣风医院参加初级卫生保健培训班学习。
培训结束后,易回到xx村当起了赤脚医生,这年他还不到20岁。
19xx年8月,他自费参加省里举办的乡村医生函授班,使自身业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19xx年xx月,他获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书。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易始终感受着病人的信任和依赖。
他常说,人不能忘本,是党培养了我,是村民推荐我当医生,做人要讲人品,行医更要重医德。
因此他从不给患者开大处方,并坚持做到能吃药的绝不打针,能打针的绝不输液。
“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对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易习惯在村内开展巡诊,以走村串户送医送药的方式为本地群众治病。
不管是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患者上门或打个电话,他总是立即接诊或挎上医药箱就出诊。
“病人快断气了!请易医生救命!”一个寒冷的冬夜,易睡下不久,门外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他匆忙穿好衣服,挎上急诊箱,一口气跑了3里山路赶到病人60岁老人钟慧香家。
他来不及喘口气就开诊,原来是急性胆结石。
易赶紧展开急救,病人逐渐恢复气息,那天晚上,易医生待在老人身边整整一夜。
“我尽量开中药,因为中药温和,副作用小,价格也便宜。
”易为病人健康着想,总是优先选用中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医生抗疫先进事迹材料
结合当前抗疫热点形势,我为你整理了《乡村医生抗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以便大家在工作学习时参照借鉴。
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乡村医生抗疫先进事迹材料》的相关范本。
3月3日晚上8点多钟,一条消息炸开在黄陵山村村民微信群中:该村的村医李建华同志突发脑出血倒在工作岗位之上。
而在这一刻,这个乡村的微信群中,满屏都是乡邻们对他的牵挂和担心,许许多多的乡邻都在默默地为他祈祷,送上祝福,希望他能平安康复,重新回到乡亲们身边。
李建华,1974年生,是石首市调关镇黄陵山村的乡村医生,一直在为村民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李建华连续40多
天奋战在抗疫一线,担负起了保卫一村百姓平安健康的重任。
全面排查,不漏一人
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1月22日,李建华放弃休假,迅速接受了任务,积极与镇卫生院协调对接,备好相关药品和物资。
1月26日,李建华接到了新任务,协助村干部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落实五包一工作,主要工作包括登记黄陵山村武汉返乡人员、非武汉返乡人员、摸查武汉返乡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全村村民每日体温测量等等。
当大多数人都还在家享受节日,居家隔离减少感染风险的时候,李建华和村干部却一路逆行,开始走村入户,进行返乡人员摸排。
他们没有防护服,也没有护目镜,仅戴着薄薄的在口罩便挨家挨户的敲门进行排查。
经常会遇到不配合有抵触心里的村民,拒绝排查,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建华都会会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解释,
告知村民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不配合排查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这次疫情并配合工作,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黄陵山村外地返乡人数众多,摸排任务的工作量和难度较大。
每天李建华都和村干部带着体温计、笔和登记册一起挨家挨户上门,进行拉网式排查,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询问、调查情况,仔细的做好登记、测温工作,坚决不漏掉每一个人。
同时,对排查人员的姓名、电话、务工地址、返乡时间、返乡交通工具、车次、是否接触外人、身体状况等内容做好详细记载,工作耐心细致。
工作一天下来,李建华经常口干舌燥、全身无力,话都说不出来。
遇到雨雪天气,淋湿全身是常有的事,这个时候也只是回家匆忙换上干净衣服,饭都来不及吃就立即出门工作了,这让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妻子范彩兰很是心疼。
尽管很心疼丈夫,但她还是全力的支持丈夫,努力的和他一起抗击疫情。
辛苦的付出换来了好的结果,李建华和村干部们一起迅速摸清了黄陵山村的情况:返乡人员749人,其中,武汉返乡人员131人,摸清了家底,为黄陵山村抗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管控,杜绝风险
对于排查出来的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管控,建立一户一档。
李建华每天都会上门给武汉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测量,还会帮助他们进行消毒,然后还要回到医务室整理数据,向上报送。
报送数据需要在下午三点前完成,为了不耽误全镇数据汇总,他一直没有午休,总是及时的报送数据。
每次上门量体温的时候,他总会多带几个口罩,遇到重点管控户家里没有口罩的,他都会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口罩分给大家,并叮嘱他们要勤洗手,多通风。
每天上门量完体温后,他都会继续在村医务室接诊,对村民进行诊疗。
发现体温异常人员后,不论多晚,他都会及时上报并且帮助村干部将发热人员送到镇卫生院,切实保障了全村村民生命安全。
由于李建华和村干部的努力,防控工作做的好做的细,黄陵山村的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慢慢的村民越来越支持抗疫工作,出去聚会、串门的人没有了,对于发热人员,大家也积极上报。
有什么需要都会第一时间和村干部反映,形成了良好的抗疫环境。
加强服务,提供保障
“我家孩子拉肚子,需要买药”。
“我的降血压的药吃完了,能帮忙买吗”。
“我家需要碘酒”……“好的,请您放心,我去帮您买。
”李建华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收到村民的求助信息,在将每个村民的需求用本子记好后,他就立即驱车前往镇里的药房为村民购买,买完药后他会将药按户整理,打包好,并亲自送到村民家中,让村民安心居家,村民们为此十分感动。
有一次一位居民的高血压药马上就要吃完了,但是这个药比较昂贵,并且村卫生室没有配备,需要到镇里的医院去买,处于严格的隔离管控时期,不能出门购买。
这户人家非常着急,李建华知道后,仔细询问了情况,作好记载,在做完每天的常规工作后,立即驱车前往镇医院,按要求买好药品,并且连忙返回村里将药送到了村民的家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他还积极的向村民讲解卫生健康知识,告诉村民一些防护妙招,缓解了村民的紧张和不安。
从参加抗疫战争以来,李健华同志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行动诠
释了医者大爱。
由于不分昼夜的辛勤工作,他的身体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
3月3日早晨,他准备出门去给村民量体温的时候突然觉得双腿发麻,头疼。
家人立即将他送到石首市人民医院,经医院检查,他的颅内多处出血,现已经进行开颅手术,尚未脱离危险,正在全力抢救当中。
作为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李建华用实际行动牢牢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践行了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医者初心;诠释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职业精神;体现了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医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