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替代率
0
X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10
4
1
1
(1,10)
(4,1)
(2,6)
(3,4)
Y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为无差异曲线上 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时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其实质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挥作用。根据该规律,上述过程中,商品X的边际效用将越来越小,而商品Y的边际效用则越来越大,因此,在效用上,商品X 所能替代的商品Y当然越来越少。
例子:某个同学饿的时候吃薯片,开始最想吃, 吃的越多,继续吃的愿望越弱。这就表明:随着 吃薯片数量增加,每一片薯片给带来的满足是逐 渐减少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增加消费的每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不断下降直至为零和负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生理或心理原因:最初欲望最大,随着满足而减小,过分满足则变成痛苦 物品有多种用途,人们总是首先将之用于最重要的用途,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
吉芬商品
Q
P
0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值额与其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值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商品为自己带来的福利改善。
02
01
03
04
05
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
预况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略)
一、预期效用函数
预期效用函数
假定消费者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是肯定可以获得收入W0;另一种是不确定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入W1或W2,概率分别为p和(1-p)。则其在不确定情况下可能拥有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称为期望值:W[p、(1-p),W1、W2]=pW1+(1-p)W2。预期效用函数E{U [p、(1-p),W1、W2]}= pU(W1)+(1-p)U(W2)。期望值效用:U(pW1+(1-p)W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选择1.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商品组合?怎样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需求行为?2.案例:牛奶消费与白酒相比较3.人们消费的基本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偏好(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效用(Utility)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satisfaction) 。

注(1)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不包含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效用绝不是可以观察与度量的心理函数。

它仅仅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个人选择行为一种科学工具。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把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所表达出来的效用。

3.效用的解释——主观心理感觉例子一:《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例子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用量而使自己所花费的代价最小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认为,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

换言之,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

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三、计算题1. 解:(1)因为:M=P A A+P B B M=120 P A=40,P B=20所以:120=40X+20Y当A=0时,B=6;当A=1时,B=4;当A=2时,B=2;当A=3时,B=0;如上所示,A和B商品共有4种组合。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减规律 相似
▪ 原因: ▪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
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
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原点。
4.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不递减
解释: ▪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 心理原因:人性。 ▪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MU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P’ Q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区别
▪ 边际效用递减是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消费产生的现象。 前提是偏好没有改变。
▪ 在极少数情况下,有的消费是量越大越满足,但始终 存在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以后必然出现边际效用 递减。
预算线上的每一点, X1X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支出相等。
X2(衣服) B
A点,全部买X1,无法买X2; B点,全部买X2,无法买X1。 0
A X1(食品)
2.预算线方程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 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
P 1X1P 2X2I
X2 IA
P2
O
P1X1+P2X2=I
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答案:A
练习
▪ 2、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 用MUx为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不确定
▪ 答案:C
▪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 ,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 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 用边际效用为( ) A、87 B、40 C、31 D、71 答案:C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Q TU f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Q TU 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dQ Q dTU MU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005]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005]
26
七、价格消费曲线 假设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当商品价格发 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在斜率上发生变 化,消费者在每个价格水平的预算线上, 都可以找到消费者的均衡点,连接所有均 衡点形成的曲线。
27
Q2 价格消费曲线
0
Q1
P
0 Q2 Q2 Q2
Q1
28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假定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仅 仅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 化。
3,分析黄牛党存在的合理性 要求:
3—4人一组,课后分组讨论,下次课派组员上台解读(使 用PPT方式),最后打印并统一上交。
33
2024/10/15
34
7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消费某种特定商品或劳务,随着商 品或劳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 满足程度不断减少。
原因: 来自人们欲望本身 来自商品本身用途
8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联系: 1,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不断增加 2,边际效用递减 3,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 4,边际效用小于0时,总效用曲线下降
关系转换
21
四、预算线 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
定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也称“消费可能线”。
Q2
0
Q1
22

五、消费者均衡
Q2
0
Q1
23
六、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
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
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
迹。
Q2
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影响消费 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商品需求 量的变化。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31
•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
– 正常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劣等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吉芬商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32
2 序 数 效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 用y 论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
y
O X1X2
x
O
其他支出占比上升。 27
2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数y

ICC


O I
X1X2 X3
x
EC
I3 I2 I1
O
X1 X2 X3
x
28
七、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 – 价格—消费线
• 商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预算线转动,与无 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 费线。
– 需求曲线
• 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 间的关系。
Y
用 论 A Y价格下降
4
3 2 Y价格上升
1
B
O1 2
4
X
21
2


效 X、Y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后的预算线 Y

论6
5A
4
X、Y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外移
3
2
1
B
O1 2 3 4
X
22
2


效 收入变化后的预算线 用Y
论 6A
5
4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
3 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内平移
2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下一页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 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 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的效用原则 ➢ 消费者剩余
一、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如果一个人连续消费某一种商品,效用最大化 的原则就必须是边际效用等于零
MU=0 即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为零时,消费 者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1.5 1
0.5
下一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MRSxy从1.5降到0.5。这种情况存在 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替代中,因此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 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X商品的增加, 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的 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增加一定数量X商品所能 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即X商品以同样 数量增加时,所减少的Y商品越来越少,也就是 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2、边际替代率(MRS)
边际替代率就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 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
以ΔX代表X商品的增加量,ΔY代表Y商品的减少量,MRSxy 代表以X商品代替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边际替代率的公式 为:
MRSxy=ΔY
ΔX
应该注意的是,在保持效用相同时,增加一种 商品就要减少另外一种商品。因此边际替代率应该 是负值。但为了分析方便,一般用其绝对值。
图3—5(a) X商品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价格变化而 引发的预算线变化
Y
B1 B B2
O A
X
下一页
图3—5(b) Y商品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 格变化而引发的预算线变化
Y
B
X
A2 A
A1
三、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主观上对两种商品效用水平的 评价;而预算线是对消费者现实消费的客观约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基数效用论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 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 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 效用消费商品数 量的增加,边际效用趋于下降, 量的增加,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 大值后成为负值。 大值后成为负值。
• 边际效用的思想观点在近代差不多是与劳动价 值思想一同出现的。 值思想一同出现的。 • 瑞士数学家丹尼尔 伯努里 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里 伯努里(1700-1782)最早提出 最早提出 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 了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被证明是 边际效用概念的最初发明者——1738 《测定风 边际效用概念的最初发明者 险新理论之解说》。 险新理论之解说》。 • 德国经济学家亨利希 戈森 德国经济学家亨利希·戈森 戈森(1810-1858) 的戈森 定律( 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 定律(即: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 为边际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854《人类关 为边际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 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 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价值决定理论:
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 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 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 • -效用思想的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 德和古罗马的卡多的著作中。 德和古罗马的卡多的著作中。 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的古代效用说 阿奎那的古代效用说—— -中世纪的托马斯 阿奎那的古代效用说 商品的效用决定公平价格(价格), ),开创效 商品的效用决定公平价格(价格),开创效 用价值论的先河。 用价值论的先河。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效用决定价值(萨伊 效用决定价值(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 效用决定价值 的价值理论:效用价值论、 的价值理论:效用价值论、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
4 8
5 7
6 6
7 5
8 4 60
11 21 30 38 45 51 56
19 17 15 13 12 10 8 6 19 36 51 64 76 86 94 100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MU1 MU2 10 PX1 +P X2 =1×2+1×6=8 = = =λ 1 2 P P 1 1 2
3.1 基数效用论
•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 •
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TU: total utility) = ∑ U Xi; TU = f (U ) ) TU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 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即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 满足程度( 满足程度(MU: marginal utility)。 )。
流行于19世纪、 世纪初 流行于 世纪、20世纪初 世纪
核心理论:边际效用。 核心理论:边际效用。
效用的度量
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于香、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于香、臭、 丑等概念,其大小可以排序, 美、丑等概念,其大小可以排序,但 无法具体度量、衡量, 无法具体度量、衡量,效用之间的比 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效用的概念
• 效用(Utility) 效用( ) – 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或者说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并 或者说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 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 理感觉。 理感觉。
• 效用概念的核心点: 效用概念的核心点:
货币的边际效用(λ)=2 货币的边际效用
3.1 基数效用论
TU以递减的速度先上 以递减的速度先上 升后下降; 升后下降; MU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大于0时 当MU大于 时,TU逐 大于 逐 渐增大; 渐增大; 当MU等于 时, TU取 等于0时 取 等于 最大值; 最大值; 小于0时 当MU小于 时, TU逐 小于 逐 渐减小。 渐减小。
MU X = ∆TU X / ∆X MU X = lim (∆TU X / ∆X ) = dTU / dX
∆X →0
3.1 基数效用论
• 边际概念
边际量是表示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 量的变化量。 量的变化量。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 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量 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 • 平均效用(Average Utility) 平均效用( )
3.1 基数效用论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 “钻石与水”悖论 钻石与水”
任何现实社会都决不是那种拥有无限可能性的 乌托邦” “乌托邦”,而是一个到处都充满着着经济品的 稀缺的世界-保罗·萨谬而森 稀缺的世界-保罗 萨谬而森
– 猪八戒吃西瓜
3.1 基数效用论
•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所得分配 所得分配
此时获得最大的总效用, ( + )效用单位。 此时获得最大的总效用,107(21+86)效用单位。
例 题
• 一个大学生期末考试考三科,复习时间 一个大学生期末考试考三科, 共6小时 小时
小时数 0 经济学 40 40 数学 统计学 70 1 54 52 80 2 65 62 88 3 75 70 90 4 83 77 91 5 88 6 90
– 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平均每单位商品 消费若干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时, 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 或劳务可提供的效用。
AU = TU / X
3.1 基数效用论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消费品数量 0 1 2 3 4 5 6 7 总效用 0 10 18 24 28 30 30 28 10 8 6 4 2 0 −2 5 4 3 2 1 0 边际效用 价格
• 货币也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 货币也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入应向穷人转移支付
• 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 分析消费者行为时, 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单位商品的价格只
占消费者总收入很小的一部分, 占消费者总收入很小的一部分,当消费者对某种商 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 效用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效用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 提出和发展( 提出和发展(奥地利学派)
• 卡尔 门格尔(1840-1921)提出了边际效用 卡尔·门格尔 门格尔 提出了边际效用 价值论的基本观点——1871《国民经济 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 学原理》。 学原理》。 • 弗里德里希 维塞尔 弗里德里希·维塞尔 维塞尔(1851-1926)最早提出 最早提出 了边际效用这个词儿——1844《经济价 了边际效用这个词儿 《 值的来源及基本规律》。 值的来源及基本规律》。 • 欧根 庞巴维克 欧根·庞巴维克 庞巴维克(1851-1914)最全面、最系 最全面、 最全面 统地论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1889, 统地论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 资本实证论》。 《资本实证论》。
1 2 1 2
MU1 MU2 < P P2 1
例: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均衡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Ι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Ι为8元,两商品的价格Π1 、 Π2 元 两商品的价格Π 都是1元 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组合。 都是 元,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组合。
Q MU1 TU1 MU2 TU2
1 2 11 10
3 9
流行于20世纪 年代以来 流行于 世纪30年代以来 世纪
核心理论:无差异曲线。 核心理论:无差异曲线。
比较:后者的假定受到的限制要稍少一些, 比较:后者的假定受到的限制要稍少一些,可 以减少被认为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以减少被认为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概念和边际效用价值 论的提出和发展 (边际学派的前驱)
83 88 92 93
•为使三科总分最高应如何分配学习时间? 为使三科总分最高应如何分配学习时间? 为使三科总分最高应如何分配学习时间 为什么? 为什么?
3.1 基数效用论
• 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
– 边际效用递减 =>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 买的越多 => 边际效用越小 => 愿意支付的单 位货币越少 => 价格越低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人对于商品是否具有欲望(主观) 人对于商品是否具有欲望(主观) 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欲望的能力
•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偏好)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偏好) • 什么东西最好吃? 什么东西最好吃?
效用的度量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长度、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长度、重 量等概念,可以用基数1、 、 量等概念,可以用基数 、2、3……等 等 具体数字来衡量并加总求和。 具体数字来衡量并加总求和。
•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并不是指消费者的欲望得到完全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满足, 满足,而是指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得到 了能够得到的最大效用。 了能够得到的最大效用。
3.1 基数效用论
• 消费者均衡的推导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Ι购买ν种商品, 为货币边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Ι购买ν种商品, λ为货币边 际效用,假定价格不变, 际效用,假定价格不变, P1 、 P2 …… Pn分别为种商 品的既定价格,Ξ1 、 Ξ2 …… Ξν表示ν种商品的数量, 品的既定价格, 表示ν种商品的数量, ……ΜΥ 表示ν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ΜΥ1 、 ΜΥ2……ΜΥν表示ν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表示ν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ΤΥ1 、 ΤΥ2…… ΤΥν表示ν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maxTU = TU1 + TU2 + L+ TUn 限制条件: 1 限制条件:P X 1 + P2 X 2 + L + Pn X n = I 根据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得到 均衡条件: 均衡条件: MU1 = MU2 = L= MUn = 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