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赤壁赋训练A
(整理版)《赤壁赋》强化练习题

《赤壁赋》强化练习题A卷:教材跟踪练习题1.“焉〞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为哪项[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心不使焉,那么白黑在前而不见C.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D.谨食之,时而献焉2.句中“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蟹六跪而二螯 B.扣舷而歌之C.吾尝终日而思矣 D.吾闻之,喜而不寐3.“既〞的用法与所给例句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宋人既成列,楚人米既济C.身既死兮神以灵D.诚既勇兮又以武4.“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为其然也。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卷:综合创新练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全国高题〕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答谢而遣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熟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远也。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以下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赤壁赋练习及答案

苏轼《前赤壁赋》知识归纳 练习 答案)一、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举酒属.客: 劝请,邀 1、 2、 3、 纵.一苇之所如.:任;到,往 4、 凌 万顷之茫然: 越过 5、 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江面浮动的月光 6、 渺渺 兮予怀: 悠远的样子 7、 倚.歌而和之: 循,依 8、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扬;细丝 9、 舞幽.壑.之潜蛟: 深谷 10、 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11、 苏子愀.然.:忧愁的样子 12、 正襟危.坐: 端正。
正一正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13、 山川相缪 : 缭、盘绕 14、 方 其破荆州: 当 15、 舳.舻.千里: 船尾和船头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
16、 酾.酒.临江: 斟酒 17、横槊 赋诗 : 兵器 长矛 18、 固 一世之雄也: 本来 19、 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相互劝饮 20、 逝者如斯 : 这里指水 21、 盈.虚.者如彼.:满;缺;这里指月亮 22、 卒.莫消.长.也: 到底,最终;消减和增长 23、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竟,简直 24、 虽 一毫而莫取: 即使 25、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 2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这里有享有的意思27、洗盏更酌:更换酒杯(或再次饮酒)28、肴核既尽:菜肴和果品;已经29、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
也写作“狼藉”。
30、相与枕籍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一-凭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一一缭,缠绕三、指出下面划线词语的古今异义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凌万顷之茫然茫茫的样子。
(指江水)四、一词多义1之(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助词,的(2)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取独(3) 不知东方之既白助词,、. r (. 、亠.r(.(4) 扣舷而歌之助词,调节音节(5)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6) 送孟浩然之广陵动词,往,到……去2、属(1) 举匏樽以相属劝请,邀(2) 亡国乱君相属连接(3) 屈平属草稿未定缀缉,撰著,写作(4)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请托,嘱咐(5)若属皆且为所虏类,等辈(6)属岁旱时副词,恰好,适值3、望(1)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向远处看王知如此,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 德高望重名望,声望望风4、危(1)正襟危坐端正(2)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认为……危险 (意动用法)(3)周以缭垣,约以危栏五、指出下面句中活用的词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落泪1、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 进兵2、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 向东进发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4、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以……为伴、为友5、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发白,亮6、肴核既尽副词用作动词,用尽,吃完7、六、在横线上写出所给例句属于哪种特殊句式1、定语后置句(1)凌万顷之茫然(2)客有吹洞萧者2、介词短语(状语)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不绝如缕3、宾语前置句(1)何为其然也(2)而今安在哉4、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七、写出下面词语的含义少焉:一会儿。
《第9课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9课赤壁赋》同步练习一、语言基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àn)说.客(shuō)博闻强识.(zhì) 扣舷.而歌(xuán)B.猗.郁(yī) 拨弄.(lòng)不可估量.(liáng) 一鳞半爪.(zhǎo)C.低徊.(huí) 挣.脱(zhēng)载.歌载舞(zài) 叨.陪鲤对(dāo)D.专横.(hèng) 挑剔.(ti)叱咤.风云(zhà) 啜.菽饮水(chuò)答案 D解析A项,扣舷.而歌(xián);B项,拨弄.(nòng);C项,挣.脱(zhèng)叨.陪鲤对(tāo)。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移暴动,姗姗可爱B.酾酒临江C.寄蜉蝣于天地D.冯虚御风答案 D解析D项,冯(凭)。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②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B.①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②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C.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往下游走)②击空明..兮溯流光(澄明的水波)D.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缭,盘绕)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答案 C解析 下:攻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 .渺沧海..之一粟 C .白露..横江 D .凌万顷之茫然..答案 B解析 A 项,所以:古义,以此用来;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C 项,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D 项,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顺流而.东也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耳得之.而为声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D.⎩⎨⎧①寄蜉蝣于.天地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答案 D解析 D 项,“于”同为介词“在”。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

赤壁赋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赤壁赋》的内容,苏轼在文中提到了哪位历史人物?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2. 下列哪一项不是《赤壁赋》中所描述的赤壁之战的背景?A.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B. 刘备联合孙权抵抗C. 曹操在赤壁大败D. 曹操在赤壁大胜3. 在《赤壁赋》中,苏轼是如何表达对赤壁之战的感慨的?A. 以诗歌形式B. 以散文形式C. 以戏剧形式D. 以小说形式4. 文中提到的“对海而唱”是指什么?A. 面对大海唱歌B. 面对赤壁唱歌C. 面对长江唱歌D. 面对敌人唱歌5. 《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A. 喜悦B. 悲伤C. 愤怒D. 淡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__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7. 文中“________”一句,表达了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深刻感慨。
8. 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________”,用以形容赤壁之战的激烈程度。
9. 文中“________”一句,反映了苏轼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10. 《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来比喻英雄人物的消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和感慨。
12. 苏轼在《赤壁赋》中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3. 如果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那么距今有多少年?14. 假设苏轼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赤壁之战的规模是10万人,那么如果按照古代战争的伤亡比例,大约有多少人会伤亡?五、论述题(15分)15. 论述《赤壁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
六、翻译题(5分)16. 将《赤壁赋》中的一段经典文字翻译成英文,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高中语文第9课赤壁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9课赤壁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东望武昌,山川相缪.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A.①、②是通假字,③、④不是B.①、③是通假字,②、④不是C.①、④是通假字,②、③不是D.①、②、③、④均是通假字答案:D解析:属—嘱,冯—凭,缪—缭,籍—藉。
2.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B.杯盘狼籍如怨如慕C.凌万顷之茫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驾一叶之扁舟可怜体无比答案:B解析:A项中“斗牛”古义是星宿名,“虽”古义为即使;C项中“茫然”的古义是旷远的样子,“知”古义为了解;D项中“可怜”古义是可爱。
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往) 倚.歌而和之(循,依)B.白露横.江(笼罩)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C.正襟危坐..(端坐) 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D.知不可乎骤得..(突然得到) 目遇之而成色.(美景)答案:D解析:“骤得”意为“多次得到”。
4.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月出于东山之上③而今安在哉④客有吹洞箫者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⑧何为其然也A.①⑥/②⑤/③⑧/④/⑦B.①⑧/②③/⑤⑥/④⑦C.①⑥/②③/⑤⑧/④⑦D.①⑥/②⑤/③④/⑦⑧答案:A解析:①⑥判断句,②⑤状语后置句,③⑧宾语前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⑦被动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歌.窈窕之章歌.曰B.⎩⎪⎨⎪⎧望.美人兮天一方西望.夏口C.⎩⎪⎨⎪⎧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纵一苇之所如.如.泣如诉答案:B解析:B 项均为“遥望,眺望”之意,动词。
A 项歌唱,动词;歌词,名词;C 项下面,名词;攻下,动词;D 项往,动词;好像,动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三单元9赤壁赋苏轼习题

赤壁赋练习题二(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 74 分)(一)注音( 14 分)窈窕()冯()虚桂棹()酾()酒属()客......嫠()妇愀()然横槊()江渚()蜉蝣()......无尽藏()枕藉()壬()戌扁()舟....(二)解说加点字(18 分)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山川相缪...乌雀南飞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不断如缕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倚歌而和之...举酒属客酾酒临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哀吾生之须臾固一世之雄也相与枕藉乎舟中....知不能乎骤得则天地曾不能够以一瞬横槊赋诗...(三)词类活用( 11 分)羽化而登仙舞幽壑之潜蛟歌窈窕之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顺流而东也下江陵不知东方之既白...正襟危坐歌窈窕之章..(四)解说以下红色词的意义(18 分)⑴.之( 6 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哀吾生之须臾苟非吾之所有⑵.于( 4 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⑶.其( 4 分)而不知其所止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其破荆州固一世之雄也,此刻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耳得之而为声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五)重要句式( 13 分)1.何为其然也2.此刻安在哉3.客有吹洞箫者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5.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渺渺兮予怀8、凌万顷之茫然9.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10. 而又何羡乎11.固一世之雄也1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选择题。
( 40 分)1. 以下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2分)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 酾( 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 匏( 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 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2分)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长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 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 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终究)..3. 以下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2分)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 旭日东升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B )A .七月既望西望夏口B.纵一苇之所如起如厕C .而卒莫消长卒起不意D.举匏樽以相属两狼之并驱如故,耽耽相向5. 以下加点字的解说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2分)①纵一苇之所如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③而又有何羡乎④虽一毫而莫取..A.①听任②若是③可是④诚然B.①听任②若是③可是④即使C. ①若是②大概③可是④即使D.①若是②大概③可是④诚然6. 对以下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C)(2分)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④不相同,②③相同7.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真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 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旅行....8. 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别开生面的一项(C)(2 分)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 D.其声呜呜然...9. 选出短语结构别开生面的一项(D)A.白露横江B.水光接天C.旌旗蔽空D.冯虚御风10. 选出以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类的一项(A)(2 分)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断11. 选出以下句中“乎”字用法不相同类的一项(C)(2分)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能乎骤得D.郁乎苍苍12. 选出以下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A)(2 分)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新人教版必修2《第9课 赤壁赋》同步练习卷

《第9课赤壁赋》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苏子愀然.B. 凌万顷之茫然.C. 何为其然.也D. 其声呜呜然.2.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 驾一叶之扁舟B. 倚歌而和之C. 自其变者而观之D.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同声相应,唱和)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往下游走)D.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 侣.鱼虾而友.麋鹿D. 哀.吾生之须臾5.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 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______,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在所不计。
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
然而,______,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
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或者______),再好的说理也对他无法产生实际影响。
高中语文赤壁赋训练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训练题及答案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赤壁赋训练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赤壁赋训练题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A.愀然(qiū) 相属(zhǔ) 江渚(zhǔ) 扁舟(piān)B.酾酒(shī) 挟飞仙(jiā) 相缪(liáo) 肴核(yáo)C.窈窕(yǎot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舳舻(zhúlú)D.匏樽(páo) 蜉蝣(fúyóu) 一瞬(shùn) 枕藉(jí)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正解无误的一项是( )①清风徐来;②举酒属客;③扣舷而歌;④击空明兮溯流光;⑤抱明月而长终;⑥托遗响于悲风;⑦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⑧是造物者之无穷藏也;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⑩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慢;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
⑤永远地终结了。
B.②通“嘱”,嘱咐;⑦指代流水。
⑧隐藏、埋藏。
C.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
④逆流而上。
⑥余音,这里指箫声。
D.④逆流而上。
⑨前往、到达。
⑩迅速、突然.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赤壁赋。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活用的情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用法,意即“打鱼砍柴”。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攻下”。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独立,而不知其所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编人:崔光飞 赵小娟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学生姓名:
1
9 赤壁赋
训练案A 学法指导:脱离课本,在识记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习题,巩固并拓展积累文言词句。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赤壁赋。
(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岁赋其二。
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
A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赵尝五战于秦。
C .寄蜉蝣于天地。
D .其势弱于秦。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 .任意东西。
D .顺流而东也。
2.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句子。
何为其然也?( )
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战?
3.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
A .而又何羡乎?
B .而今安在哉?
C .何为其然也?
D .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分类整理本课文言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句式及
特殊句式,虚实词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