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够围绕事物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运用合理的说明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一、话题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二、写法指导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1抓住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仔细观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即使十分相似的事物,他们在外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一定也有差异。

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如,叶圣陶拿图案画与美术画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

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进行精细观察,比如,一些说明文中常用到数字,这往往就是精细观察的结果。

○2.有些事物的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比如,要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就需要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

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比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

2、说明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等,这样会介绍得更清楚。

语言也要求准确、严密。

比如"……'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若说成"……'旅人桥'……是最早的石拱桥",就不符合事实了。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桥长约50米,宽20米,横跨在清河之上。桥共有一个大拱,约35米,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与赵州桥有几分相似,既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桥的栏杆上多雕刻狮子、虎等兽类,其中以狮子居多,虽不像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之千变万化,但也有其特点。狮子的个数两边对称,互相呼应的狮子是相同的形态,这样,桥上就有8对形态不一的狮子了。桥身呈灰色,还保留着水泥的颜色,桥上的栏杆是暗粉色的,与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三、例文引路
家乡的桥
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家乡有这么一座桥——清河桥,它是水上的虹。
从家乡通往城里的路上,有条河,在新中国建立前,桥上有座木头做的桥。新中国建立后,1970年时,这座桥才建成。清河桥建成大约40年了。
清河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家乡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离海不算很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极多。尤其在7、8月份,台风盛行,引发的水灾更是不计其数,因而,清河也时常发大水,几次都把两岸的河堤冲毁,而清河桥却极少出事,依然稳稳地架在清河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分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案 新人教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目标导航】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修改习作,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一段说明文字。

300~500字。

2.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3.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

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

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

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写作要求】1.说明事物,除了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对它的结构、功能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明建筑,除了介绍该建筑的外在特征,还可以说说它的历史背景、建筑的过程、设计师、设计原理等。

3.介绍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等,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4.题目自拟,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技法点拨】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1.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式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例如,同样是笔,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不同。

【核心素养】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语言应用:结合课文学习,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思维发展:通过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3.审美鉴赏:能抓住特征对一座建筑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正确使用说明方法。

4.文化传承: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一、联系生活情景导入同学们,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告诉我们,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水笔、毛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说明一样事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它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它说清楚。

(大屏,展示课题)二、概括归纳明确特征1.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特征就是可供识别事物的特殊象征或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

比如咱们班里的2位双胞胎男同学,相貌、举止、声音都很相似,但是时间一长,大家都能区分开他们,就是因为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征。

2.要介绍清楚一个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3.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

对不同类型的事物进行说明,所抓的重点也各有不同。

(1)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其获得的成就、有价值的生活片段来加以说明。

(2)介绍动物,要抓住动物的生理和外貌特征及生活习性等。

(3)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形态、属类、用途和栽培方法等。

(4)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5)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6)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7)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征、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

以《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例,分析说明文是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

(一)《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思路:先由石拱桥说起,接着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然后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最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情况。

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引用、打比方(二)《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的思路:先从“四个讲究”分写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三个细节”之处表现苏州园林的热证。

说明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状貌、列数字。

(三)两文的写作共同之处。

1、说明对象清楚明确。

2、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说明的思路要清晰。

(四)说明语言。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采用的是平时的说明语言。

《蝉》采用的是生动的说明的语言,二、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

(一)细致观察。

(二)查阅资料。

(三)学会比较。

(四)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五)确定说明的主次和详略。

(六)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七)采用恰当的说明语言。

三、本次作文指导(一)文题展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写作_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写作中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2. 掌握如何描述事物的特征;3. 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奇特性、显著性和特殊性。

抓住事物的特征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具体,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

2. 如何描述事物的特征?(1)观察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注意事物的外观、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2)感知事物:用心感受事物所带来的情感、氛围,注意事物的味道、声音、触感等特征;(3)描绘事物: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特征,通过形象的比喻、精致的描写来展现事物的奇特性。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事物特征的观点和描述方法,让学生理解写作中抓住特征的重要性;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事物描写,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3. 练习训练: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描写事物特征的能力。

四、导学步骤:1. 引入导学:通过举例介绍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优秀作品,引起学生对写作抓住特征的兴趣;2. 理论讲解:讲解事物特征的观点和描述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中抓住特征的重要性;3. 实例分析:分析几个优秀作品中的事物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抓住特征对写作的影响;4. 练习训练: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描写事物特征的能力;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在写作中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进修其中的事物描写技巧;2. 指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身边的事物,锻炼抓住事物特征的能力;3.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描写事物特征的水平。

六、作业安置:1. 阅读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事物描写;2. 写一篇文章,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事物,注意抓住它的特征。

七、课后反馈:1. 学生可以将作业提交给老师进行评阅,老师给予指导和建议;2.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作业,互相进修提高。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精编(部编)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导学案精编(部编)

第5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方法与过程目标: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征、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1.以《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例,分析说明文是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

◎《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思路:先由石拱桥说起,接着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然后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最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情况。

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引用、打比方◎《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的思路:先从“四个讲究”分写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三个细节”之处表现苏州园林的热证。

说明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状貌、列数字。

◎两文的写作共同之处。

1、说明对象清楚明确。

2、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说明的思路要清晰。

2.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

(1)细致观察。

(2)查阅资料。

(3)学会比较。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确定说明的主次和详略。

(6)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7)采用恰当的说明语言。

【单元导航】本单元共安排了三到作文题,都是根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而设置的。

第一道题要求介绍某一建筑,第二题要求介绍熟悉的物品,两道题都是写关于“事物”的说明文。

无论是建筑,还是生活用品,其实都各有各的特点,写作要抓住这些事物不同其他事物的特点,写出差别,写出事物的独特之处来,这就需要认真观察,抓住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如方位、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或体现的文化精神,进行具体的描写,而不是“高大巍峨”“小巧玲珑”的简单概述。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赛课导学案_0
四、生共同修改作文,适当添加描写方法、角度,展开合理想象,全班共同分享。
每两个组之间所修改的文章相同,小组展开竞赛。
五、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课后完成作业。
活动一、歌曲导入
播放张国荣的歌曲《我》(国语版),其中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你是如何理解这句歌词的?
引出本堂写作课的主题——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板书课题)
任务
分析
初级目标:能够熟记人物描写手法、描写角度
使能目标:能够描述人物各自具有的不同的特征
终点目标:结合描写方法、描写角度等写作手法对人物的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教学重点
能够描绘出人物各自具有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
结合描写手法、描写角度等写作手法对人物的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能够抓住人物的特征,结合描写手法、描写角度等写作手法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写作中
课堂教学四元设计表
设计和任课教师:第1页
概要部分
课题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教材
设计课时
一课时实际上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2018年5月8日第六节
教学目标
1.能够熟记描写方法(人物、环境、细节)、描写角度(正、侧)
2.能够描绘出人物各自具有的不同特征
3.引导学生结合描写方法、描写角度等写作手法对人物的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2、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还可结合表现手法、修辞、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凸显人物精神
活动二、明察秋毫
创造情景:今日在包青天辖区之内居然有人胆敢偷盗!丢了东西的老头火速报官,据他所言,嫌疑人有以下特征:
1、嫌疑人个子不高不矮,中等身材,白白的脸蛋,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巧的鼻子,嘴巴红红的,耳朵长得跟普通人一般无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训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
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二、预习:
(一)复习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二)方法指津:1、什么是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即性质、状态、质地、形状、构造、大小、功用、生活习性、成因等。

2、说明文的关键在“说”得“明”,怎样才能说得明呢?(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特征?)
①说明事物和记叙事物一样,都需要作细致的观察;实践,亲自去了解;学会观察对比;查阅有关资料。

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根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④寻找勾连事物的特征,深入说明
三、课堂自主合作探究
美文欣赏《窗》
家里的窗是铝合金的那种——它是带颜色的,透明、空灵的湖蓝。

这色彩只有在傍晚,天将暗未暗时才看得清。

蓝色的窗映出蓝色的世界,一切在弥漫着的蓝色里存在着,梦幻一般。

若是再晚些时候,窗子就成了宝石蓝的,厚重而安详。

这时独倚窗前,顺着对面窗户透出的灯光望去,惊奇那也站着一位倚窗者……这又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
真的,从窗口望出去的感觉很不错。

特别是刚开窗,新鲜空气扑面而来的时候,以笑脸对着蓝天,沐浴着轻风,定会很惬意。

同时,阳光也会在你心中注入温暖。

每当学习累了,我就在窗边站上一会儿,想许多许多美丽的往事,心胸便开阔起来。

觉得烦躁了,也会打开窗,向空气发发牢骚。

窗,实际上已成为我心灵的慰藉。

我总有种感觉,有窗口就有阳光,有阳光就有希望。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

有的紧闭,有的开着。

心窗关闭的人,把自己的真诚关了起来,也拒绝别人的关心;心窗敞开的人,把所有美好的东西迎进心中,同时,也向世界献出真情。

请记住:我们有敞开的心窗,有灿烂的阳光。

生活充满希望,我们热爱人生!
探究:本文如何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
四、小结: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
以“ 我喜爱的小天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说明要抓住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