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胸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胸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

胸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54胸腹部创伤的CT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赵希海1 靖立新2 李 骥1【摘要】 目的 分析胸腹部创伤的CT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

对照组采用X 线检查,观察组给予CT 诊断,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

结果 CT、X 线检查显示,两组均有骨折、气胸、纵膈血肿、脏器损伤。

观察组骨折、气胸、纵膈血肿、脏器损伤诊断符合率均比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发挥胸腹部创伤患者CT 影像学作用,可对创伤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使后续急诊救治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胸腹部创伤;CT 影像学;X 线检查胸腹部创伤多因意外所致,损害部位是胸腹部皮肤、血管、胸腹腔内脏器组织等,严重者会发生腔内进行性出血、脏器破裂等,使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需要在第一时间救治[1]。

急诊救治之前,需要预先诊断,把损伤部位确定下来,评估严重程度,使治疗过程更加具体、有效。

依托影像学,观察患者胸腔、腹腔内有无血肿、骨折、积血等,增强急诊治疗有效性。

本报告选取病例探究胸腹部创伤的CT 影像学表现及诊断。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实验对象:66例胸腹部创伤患者。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56±4.29)岁;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12±4.33)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可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CT 检查诊断,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预先饮用适量水,保持仰卧位,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16排螺旋CT,依次将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20-140kV 和200-300mA,层距和层厚均为4mm。

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对之前在本院有过CT记录的患者进行整理研究,从而了解腹部创伤病例的CT表现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整理2015年--2016年在本院进行检查治疗的50例腹部创伤患者的CT与临床资料,从而获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C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广泛应用到了治疗当中。

本研究中50例腹部创伤的患者都是在拍摄CT的基础之上展开治疗的,在治疗结束后,本院对比了CT诊断结果与实际的治疗效果,发现其切合率高达96%,由此便有充分的理由说明CT诊断的必要性与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院的研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CT诊断在治疗腹部创伤患者时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准确性毋庸置疑,值得在临床医学推广发展。

【关键词】CT诊断;腹部创伤;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8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35-01引言: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各种疾病都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而腹部创伤也是其中之一,他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腹部创伤约占所有创伤的0.4%~4.2%,而令人震惊的是,每年由于腹部创伤所造成的创伤死亡率竟高达10%,这就不得不引起临床与社会的重视。

而要解决问题的话,最重要的还是控制源头,也就是说大家都要坚持合理作息,保重身体,其次才是医生,虽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但此时才是考验医生技能的时候,所以在检查时一定要严谨,减少并发率及死亡率。

本文对去年间在本院拍摄过CT的患者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希望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取的50例患者均为2015-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

50例患者中有43例为男性,最大患者为71岁,最小患者为3岁,平均年龄在29岁左右;还有7例为女性,最大患者65岁,最小患者为7岁,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

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大约在27岁。

胸腹联合伤54例的临床分析

胸腹联合伤54例的临床分析

46・ 4
Yo j n e ia o ra 0 0 Vo. 8 No 4 ui g M dcl u n l 1 , t3 . a J 2
胸腹联 合 伤 5 例 的l 4 临床分 析
黄耀联 , 韩 佳
( 西 河 池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胸 外 科 , 西 宜 州 5 60 ) 广 广 4 3 0
及挤 压 伤 各 3例 , 物 打 击 伤 1例 ; 伤 后 到 就 诊 时 间 为 2 硬 受 O mi 至 1 , n 6h 由急 诊 科 出 车 接 回 医 院 的 有 4 O例 , 陪 人 找 车 由 护送 来 医院 的 1 4例 。
修 补 术 , 肌 裂 伤 修 补 + 心 包 腔 引 流 术 1例 , 下 叶 支 气 管 心 左 裂 伤 吻 合 1 。脾 切 除术 1 例 , 修 补术 l 7例 肝 9例 , 腺 修 补 或 胰 胰 尾 切 除术 4例 , 胃修 补 术 1 O例 , 肠 修 补 术 6 , 中 1例 小 例 其 行 部 分 小肠 切 除 + 端 端 吻 合 术 , 肠 、 二 指 肠 修 补 + 造 瘘 结 十
例 , 中 1 行 左下 肺 叶 切 除 术 , 行左 下肺 叶楔 形 切 除 + 其 例 3例
1 ~5 4 5岁 , 均 3 . 平 7 5岁 。开 放 性 损 伤 3 6例 , 中 锐 器 刺 伤 其 3 例 , 击伤 I , 左 下 胸 部 或 左 上 腹 穿 人 2 5 枪 例 经 3例 , 右 下 经 胸 部穿 入 l 3例 ; 闭合 性 损 伤 1 8例 , 中 车 祸 伤 1 例 , 落伤 其 1 坠
术 各 1 , 网膜 血 管 结 扎 术 3例 , 修 补 术 1例 , 肌 修 补 例 大 肾 膈 术 5 2例 。四 肢 骨 折 复 位 固 定 术 3例 。 术 后 送 入 监 护 病 房 , 病 情平 稳 后 转 回普 通 病 房 。

胸腹外伤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的意义

胸腹外伤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的意义
浙江创伤
Q 生 旦筮 Q 鲞筮 塑 旦 』 』 ! 坠
型墼 Q : ! : : :

・ 8 2 1 ・
经验交流 ・
胸腹外伤患者 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 断 的意义
毛 磊
回顾性分析本 院 2 0 1 3 年至 2 0 1 4 【 摘要 】 目的 分 析胸腹外 伤患者 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 断的应 用价值 , 提高诊断及治疗 水平 。 方法
部创伤的文献多有报道 ,但胸腹外伤螺 损伤 3 2例 。致伤原 因依次为 : 交通车祸 其他 患者依次 根据病情 做相 对应治 疗 ,
3 1 例, 锐器刺 伤 l 8例 , 高处 坠落 5例 , 同时争取时间行螺旋 C T辅助检查 。 开胸
作者单位 : 3 2 4 4 0 0 龙游 , 浙江龙游县人 例。左侧 膈肌损伤 3 l 例, 右侧膈肌损伤 难 ) , 正中胸腹 联合探查 8 例, 剖腹探查 民医院
部均有损伤者 9 例, 占病变组 1 8 . 7 % ( 9 / 4 8 o 结论
短检查时间的同时减少患者痛苦 , 提高治愈率。
胸腹外伤病情急 、 危、 重、 多发 伤 , 诊断应结合实际情况借助 c 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 可缩
【 关键词 】 胸腹外伤 ; 临床特点 ; c T诊断 【 中图分类号 l R 6 5 7 . 6 【 文献标识码 l A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9 - 7 1 4 7 . 2 0 1 5 . 0 4 . 0 9 3
T联合扫描 的报道较为罕见[ 2 l 。为提 1 随着 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及物质 生活 旋 C 7例 , 双侧膈肌损伤 l 2例 。患者入院均
水平的提高 ,人们所遭受 的额外伤 害亦 高作者在胸腹外伤诊断水平 ,本文 回顾 出现明确的急性 外伤 ,合并出现休克者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腹部创伤是临床常见的急诊情况之一。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创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常规B超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腹部创伤部位,可以观察腹部器官的形态、大小和移动性。

此外,还可以评估腹部脏器的血流情况,发现血管损伤和血肿等。

(2)CT(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和详细的腹部创伤影像学信息。

通过不同的CT扫描模式,如平扫、增强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可以观察腹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异常改变,包括出血、损伤和腹腔积液等。

(3)MRI(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对于腹部创伤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软组织损伤和血管损伤的显示更为明确。

但由于设备和操作限制,MRI在急诊情况下的应用较为有限。

三、腹部器官的影像学表现(1)肝损伤:腹部创伤常导致肝脏损伤,表现为肝内出血、肝裂伤或肝包囊破裂。

在B超和CT影像中,可见肝脏表面出血点、积血区或异常气体聚集,有时可见肝裂伤的线状低密度区。

(2)脾损伤:脾脏是腹部创伤后最常受伤的器官之一。

影像学上,可见脾脏内出血、裂伤或破裂。

B超和CT影像中可见脾脏增大、内部出血或低密度区,有时可见脾裂伤的裂纹和造影剂渗漏。

(3)肾损伤:肾脏损伤多见于腰部和腹部创伤。

影像学上,可见肾脏的血肿、破裂或刺激性胸膜炎。

B超和CT影像中可见肾脏内出血、肾包膜骨折或造影剂渗漏。

(4)胰腺损伤:腹部创伤时,胰腺常受到直接或间接损伤。

影像学上,可见胰腺的血肿、炎症或创伤性囊肿。

B超和CT影像中可见胰腺增大、囊肿、血肿或造影剂渗漏。

(5)小肠和大肠损伤:腹部创伤时,小肠和大肠常受到穿孔、裂伤或压迫等损伤。

影像学上,可见小肠或大肠的积气、积液、壁增厚或肠道变形。

B超和CT影像中可见积液、气体排列异常或肠壁断裂。

四、附件本文附有B超和CT影像示例,供读者参考。

胸部创伤的X线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胸部创伤的X线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见, 骨折 好 发 于 后肋 或 前 后 肋 骨 移 行 部 , 可单 发 ,
但 大多 为多发 , 检查 肋 骨 骨折 应 摄 肋 骨正 斜 位 片 ,
摄 片 )胸腔 积液 2 ; 1例 ( 部 平片 3例 未 发现 ) 液 胸 ;
气胸 l 。C 6例 T对 胸部 创伤 的诊断 优于 x线 。 22 肺 . ( ) 挫 裂 伤 : T发 现 6 1肺 C 2例 , 多 与胸 大 部外 伤部位 对 应 , 部 平 片诊 断 3 胸 5例 ,7例 未 发 1
现 大多表 现 为胸 痛 、 闷 、 短 , 重 的创 伤 患 者 胸 气 较 随着 病情 进 展 , 情 逐 渐 加 重 相 继 出现 进 行 性 呼 病
23 皮 下 、 隔 . 纵
皮 下气 肿 l 8例 , 部 分存 在 于 大
吸 困难 、 咯血 、 绀 、 克 。 紫 休
1 2 检查方 法 . 本组 7 8例均 行 急诊 胸 部 X线 检 查 。采用胸部 后前立 位 平片 , 重患 者采 用前 后 位 危 卧位 , 大多数患 者加 摄 左 ( 右 ) 肋 骨斜 位 平 片 。 或 侧 随后行胸 部 C T平扫 , 用 东芝 T S IA1 。一 采 O H B 6机 般选用层 厚 5 m 或 1mm连 续 扫描 。扫 描时 患 者 a r 0 取仰 卧位 , 在平静 呼吸状态下 , 吸气末憋气进行 。
压、 刺伤 、 坠落 、 方 等 导 致 的 胸 部 创 伤 常 是 复 合 塌
性创 伤 , 同时可伤 及 肋 骨 、 胸膜 、 、 隔 、 膈 , 肺 纵 横 以 及 心脏 和大血管 , 多病 情 危 重 , 要 快 速 准确 地 大 需
得 到诊断 。作 者 回顾 性 分析X线 表现 为肺 部节 段 性 斑 片样 或 云 絮样 模 糊 影 ,T表 现 为 肺 部 局 部 肺 纹 理 增 多 、 粗 、 糊 C 增 模

56例胸外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56例胸外伤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发生 在上 纵 隔 . T扫 描纵 隔 大 血 管 间 隙 可 见 低 密 度 气 体 影 。 心 C 血
2 0 ,52 )3 7 — 0 4 0 8 1 (3:0 3 3 7. ( 稿 日期 :0 2 0 — 0 收 2 1— 3 1 )
包 多 是 强 大 的 外 力 作 用 于前 胸 壁 或 锐 器 刺 人 心 脏 , 成 心 脏 挫 裂 造
Am , 0 6,4: 3 2 . 2 0 4 21 —2 4
皮 下气 肿 表 现 为皮 下软 组 织 间隙 低 密 度 气 体 影 。 隔 气 肿 多 [】 张 荣 华 , 吴 宽 . 部 外 伤 的 x 线 平 片 及 C 纵 6 岳 胸 T诊 断 [. J 实用 医 技 杂 志 , 】
M 口C LA 口 AT, cEc s医 检 E 工A L 目 口 O Y 工NE 学 验l 二 二 qB
C 工 N A gI A L T H : - E 工N口UB T 日 Y
C 渗 血 或 出 血 。 于 两肺 占据 了胸 腔 大 部 分 空 间 , 乎 所 有 的胸 部 出 血 . T图像 为 密 度 均 匀 的带 状 低 密 度 影 。 由 几 损 伤 都 可 有肺 挫 伤 , 占胸 部 外 伤 的 1 %~ 5 其 中 绝 大 多 数 为 钝 7 7 %,
33 胸 膜 伤 .
况 下 , 作 为 胸 部 外 伤 患 者 的 首选 或 常规 检查 方法 。 应
【 参考文献】
ia ig ] e nRongnl20 4 :0 — 2 . m gn] . mi e teo,0 9,12 9 2 5 JS [] 胡 荣 剑 , 纪 戍 . 部 钝 性 外 伤 的 C 2 潘 胸 T表 现 [】 际 医 学 放 射 学 杂 志 , J. 国

医学影像学:腹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知识

医学影像学:腹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知识

医学影像学:腹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知识
腹部外伤主要是指腹部受到外力的撞击而产生的闭合性损伤。

可累及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及空腔脏器,可发生在腹膜腔或腹膜后。

我们总结腹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知识,内容如下:
【影像学表现】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超声检查肝、脾、肾包膜基本上完整,肝、脾、肾切面形态失常,其表面与腹壁间见扁圆形代表血肿的无回声区,内部可见散在小光点回声,并有飘浮感,血肿位置若较深,在肝、脾实质周边出现边缘不清低回声或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有时还可见条索状间隔回声,为血凝块所致。

CT扫描前述血肿区呈高或等密度影,脏器实质可显压迫内陷。

实质脏器内破裂:在超声及CT扫描中.在肝、脾、肾实质内可显示血肿征象。

超声呈局限性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

肾破裂并肾包膜下积血显示不规则低回声区,其内部有小片状无回声区及不规则回声增强等。

CT扫描,肝、脾实质内血肿密度与正常组织形成明显差异。

急性出血,其CT平扫时病变区密度可以增高;出血较久,其出血部位CT平扫,密度可以较低。

实质脏器破裂,其包膜不完整,超声及CT扫描不一定显示。

但于膈下、肝。

肾陷窝,盆腔及左右结肠旁沟区域均可识别积血,超声显示积血形成的无回声区,CT扫描显示积液,并可见相应的肝、脾、肾脏内的前述改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部闭合性损伤影像学表现有:脏器实质内或包膜下血肿、腹腔内积气、积血、急性腹膜炎征象等。

结合明确的外伤史、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并不难。

腹部闭合性损伤首选的检查方法是CT检查,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可明确损伤的类型与范围,必要时行CT增强扫描可提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值;若胎儿存在偶发心律失常情况,检测时需要选择心律失常发生前后3个以上的窦性心动周期进行测量;并对心律失常情况下的AV、VA与窦性心律进行对比[3-5]。

1.3 统计学方法研究以SPSS19.0软件以计量资料(x-±s)形式表达统计数据,检验值为t,P<0.05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90例胎儿中,AV、VA与心律为负性关系,心率不同胎儿的AV接近(P>0.05);心率不同胎儿的VA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其中有10例偶发心律失常,未见心脏结构异常,其中3例胎儿心动过缓(1例AV、VA 延长,1例AV延长,1例VA延长);7例胎儿房性期前收缩(1例二联律,相较窦性心律,早搏周期VA较短,5例后代偿间歇周期VA延长,窦性心动周期与代偿间歇周期AV接近)。

表1 心律不同胎儿的心脏传统时间对比心率(次/min)例数(n)AV(ms)VA(ms)<14029133.22±13.04297.02±22.16 140~15031132.76±13.19287.76±19.00>15030133.30±12.79308.14±18.343 讨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0例胎儿中,AV、VA与心律为负性关系,心率不同胎儿的AV接近(P>0.05);心率不同胎儿的VA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其中有10例偶发心律失常,未见心脏结构异常,其中3例胎儿心动过缓(1例AV、VA延长,1例AV延长,1例VA延长);7例胎儿房型期前收缩(1例二联律,相较窦性心律,早搏周期VA较短,5例后代偿间歇周期VA延长,窦性心动周期与代偿间歇周期AV接近)。

由此可见,胎儿心脏传导时间、心率时间为反比关系,分析分析偶发心律失常胎儿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相对比健康胎儿来说,心动过缓胎儿、房性期前收缩胎儿的VA值、AV值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6]。

心动过缓的体现主要为延长了房室传导时间,或是延长了下一心动周期起搏,或是二者并存。

而房性期前收缩的体现主要为提前出现A波,早搏周期的VA明显缩短,一般不会对AV产生影响。

4 结束语组织多普勒成像超声可以对胎儿心脏传导时间进行定量检测,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黎燕飞,刘冬菊,梁小玲,等.联合应用M型与频谱及组织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心律失常[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300-302.[2]叶家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胎儿心律失常临床意义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4):11-12.[3]吴俊,赵博文,彭晓慧,等.胎儿肺动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同步记录法测量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应用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7(3):247.[4]景文英,黄晓婷.高血压心脏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123-124.[5]李学娟,王欣,张荣,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3-15.[6]李凤谊,李振兴,林进,等.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胎心无负荷试验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7,17(7):1067-1069.胸腹部创伤大部分都是意外导致的疾病,患者胸腹部皮肤、胸腹腔内脏器组织和血管都会受到损害,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腔内进行性出血,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的治疗。

在胸腹部创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要求能够精准、快速的进行诊断,对损伤部位和伤情严重程度进行确认,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在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的过程中,要求根据影像学手段清楚的观察胸腔和腹腔的情况,从而将骨折、血肿、气胸及积血的情况精准的54例胸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马 阳1,王艺霖2(1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CT-MRI中心 甘肃 武威 733000)(2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01)【摘要】目的:分析54例胸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X射线成像诊断及CT诊断对比,从而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的符合率进行对比。

结果:CT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比X射线高(P<0.05),CT组检测表示骨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

X射线组表示无肺纹理低密度带影,在内源能够看出受压迫萎陷脏阴影界限。

结论:对胸腹部创伤患者使用CT影像学诊断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精准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胸腹部创伤;CT;影像学【中图分类号】R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9)11-0072-0272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6月 第3卷第11期反应出来,以此为急诊治疗提供主要参考[1]。

以此,本人就将54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T影像学表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满足我国相关胸腹部创伤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和患者家属均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中途退出患者。

男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20名;患者年龄为22~68岁,平均年龄为(41.25±4.25)岁。

12例跌倒伤,10例车祸伤,8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14例锐器刮伤。

对患者分别使用CT检查和X射线检查,对比诊断精准率。

1.2 方法CT组:在患者检查之前六分钟喝250~350毫升的水,扫描之前再喝180~380毫升的水。

使患者为仰卧位,使用PHILPS BrillianceiCT型号螺旋CR诊断,扫描的范围为从胸廊口到盆腔的入口,扫描参数中的管电流设置为200~300mAs,管电压设置为120~140kV,层厚设置为4mm,矩阵设置为512*512。

此组患者都是通过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实现多角度及多方位的观察,以此也能够将隐匿性病灶及微小病灶充分的展现出来[2]。

X射线组:对此组患者使用PHILIPS EssentaDR型号的X射线成像诊断,设置电压为40~70kV,管电流设置为40~70mAs,数据处理使用AG-FA CR30-X。

全部患者计算机X射线成像及螺旋CT表现都是通过两名或者两名以上高级职称医师实现诊断[3]。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并且分析计算机X 射线成像表现和螺旋CR表现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利用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CT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比X射线组高(P<0.05),详见表1。

CT组检测表示骨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

X射线组表示无肺纹理低密度带影,在内源能够看出受压迫萎陷脏阴影界限。

3 讨论胸腹部创伤指的是急性外伤,患者的伤情较为严重,所以就要及时的救治。

在胸腹部创伤急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基础就是精准临床判断结果,实现针对性的修复损伤,对患者伤情进行改善。

如果出现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就会对患者胸腹部损伤治疗的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威胁[4]。

胸腹部创伤患者的腹腔、胸腔脏器组织都会受到损伤,有时候还会出现隐匿性损伤,能够使用影像学手段实现检查,使患者临床诊断精准性得到提高。

在胸腹部创伤患者影像学诊断过程中,能够以影像学表现清楚的看到气胸、骨折、脏器损伤及纵膈血肿的情况。

和X线检查对比,CT在胸腹部创伤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良好。

通过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清楚的对腹腔、胸腔中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发现细微损伤的问题,包括脏器损伤,并且对损伤范围精准和类型的判断。

以不同CT征象鉴别各种损伤问题,使用针对性的治疗对策[5]。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CT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均比X射线组要高,说明螺旋CT检查的分辨率比较高,扫描速度比较快,影像检查结果较为清晰,能够帮助医生精准判断胸腹部创伤患者,以此为患者预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对胸腹部创伤患者使用CT影像学诊断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精准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对比胸腹部创伤例数X射线诊断符合率CT诊断符合率皮下气肿480%100%肋骨骨折562.2%89.62%肩胛骨骨折3100%100%锁骨骨折466.25%89.54%肺挫伤1100%100%胸腔积液1100%100%气胸566.25%100%肺不张480.25%100%纵膈气肿657.52%85.62%纵膈血肿671.25%100%肝脏损伤2100%100%脾脏损伤2100%100%胰腺损伤280.25%100%胸腔积血2100%100%肠系膜撕裂伤380%100%膈肌损伤475.25%100% t 2.2548.254P<0.05<0.05【参考文献】[1]胡望福,张玲.螺旋CT在腹部创伤诊断及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8):83-84.[2]李清海.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8(8):85-86.[3]王秀波,赵建明,杨军舰,et al.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15(3):72-74.[4]王生涛.腹部创伤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39-40.[5]童元法,严科龙.C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15(4):643-644.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