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征燠简介
倪征燠:激昂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科学中国人
页码: 34-36页
主题词: 倪征燠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中国代表团 法律辩护 日本 侵略战争
摘要:北京城中心的“正义路”,从前叫“司法部街”,在历史上称做“江米巷”,是京城征米的储运和集散地。
那时候的江米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熬制腊八粥的原料,而是类似今天的水泥。
用它制成的“混凝土”修建了长城和宫廷庙殿。
1861年3月英国与法国公使在东江米巷占据了王公府第作为使馆。
以后,俄国、美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日本、荷兰共11个国家陆续在东交民巷设立了公使馆。
东京审判影视音乐

12级广告学 张炜明 241298656
一、剧情简介
1946 年 3 月 20 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 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 官的梅汝璈飞抵东京。梅汝璈携同检 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为代表的正义力 量,势要将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给 中国人民一个交代。然而法官们因审 判因量刑的问题出现分歧,梅汝璈据 理力争,终于以六比五的微弱优势将 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处决。
《东京审判》背景音乐
有深层的思考性 和历史沧桑感。整体的创 作风格属于比较传统。
在审判过程中,影片大量使用 了管弦音乐来体现盟军检查团在
法庭上遇到的重重阻碍。
在开庭战犯被带入审判厅时那 段夸张的旋律表现了战犯们丑恶 的嘴脸和疯狂的内心世界。
《大师倪征燠》观后感

《大师倪征燠》观后感《大师倪征燠》这本书里有很多事例都是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那时候我还小,也许对于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不太了解。
但看着这些文字、图片和相关资料,感觉那个时期真的好艰难!现如今虽然说物质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是心理压力却更加沉重了。
正如书中所写:“生活的困苦使他像冬天一样单调而无趣”。
“在那段极其贫穷的日子里,只能穿烂衣服、啃馒头充饥;房屋漏雨,靠天吃饭;粮食常年短缺……每当父亲把工作分配下来后,脸上浮起满足而自豪的微笑。
那份自豪就象春风吹拂过河面,给远行的船儿带去希望与勇气。
”回忆一幕幕涌入眼帘,越往深处走感触越深。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快速发展、政策不断调整、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等一系列措施带来巨大成效,在此背景之下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峻挑战,不同群体间产生的社会矛盾增多。
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利益格局随之出现新的调整和组合方式,思维定势受到强烈冲击。
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影响下人们产生焦虑、迷茫情绪。
渐渐忘记了“大师精神”的实质内涵。
金钱至上的功利性导向,使得我国的学术评估机制偏离了健康轨道,阻碍了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历史角度看,1978-2008年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达60%左右,占 GDP 的20%-30%,教育投入不仅规模迅猛扩张,而且在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从哲学层面讲,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一个乐山之人必善乐水,他们聪明睿智、具有非凡的创造能力。
他们主宰着各种人类活动,将它推向艺术和科学技术最尖端。
由此可见,传承的伟大意义及传承者的社会责任重大。
传承大师们的先进事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继续弘扬其优良品德,积极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引导人民树立崇尚英雄的光荣榜样。
让我们行动起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新时代大学生青年的表率。
故乡浙江人杰地灵,尤其是诞生了诸多的名人志士。
王羲之、鲁迅、周恩来、竺可桢、叶圣陶等。
可惜由于当时封闭落后,对他们宣传少,知晓甚少,因此不被广泛熟知。
中国首位国际大法官倪征燠简介

中国首位国际大法官倪征燠简介倪征燠(1906-2003),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
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首位国际大法官倪征燠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倪征燠是一位在法学领域十分有名气的人,他开始的时候是在上海地区的东吴大学研读法律专业,完成学业后继续到斯坦福大学深造,并且取得了法学的博士学位,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工作。
倪征燠出生在1906年,于2003年离开了人世。
他的出生地点是在苏州地区的吴江县,在中学刚刚毕业的时候他就发誓要报效祖国。
倪征燠的名声在国际上十分响亮,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他就努力攻读西方的法律,因此对法学有着深厚的了解,回到国家之后曾经担任过大学的法律教授,还做过一些关于律师的兼职。
到了1945年,他再次到英美地区考察法律以及司法方面的制度和知识,对国外的司法体系也有了深刻地了解。
倪征燠回国的时候正值东京审判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因为证据不够充分,很难让一些战犯受到应有的惩罚,就在这个时候倪征燠挺身而出,发誓要让国家得到应有的待遇。
最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学识给予了战犯沉重的打击。
后来在和平时期他开始到外交部担任法律顾问职位,曾经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会议。
同时,他也是首位有着高级荣耀的国际法官。
倪征燠与梅汝璈的关系倪征燠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国际法官,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成为能够报效祖国的人才,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他得到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并且取得了法学博士的荣誉,回国后还加入了东京审判,为国家和人民赢得了国际的重视。
可以说倪征燠是位十分出色的法官。
在中国还有一位著名人士有着和他相似的经历,并且也同样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这个人就是梅汝璈。
倪征燠与梅汝璈是同一个时期著名国际法官,他们在国际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祖国也都有伟大的贡献。
这两个人曾经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到斯坦福大学留学深造,并且还都取得了博士的学位,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对法学的热爱和坚持,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心。
“第二课堂”放映影片名单及内容简介

“第二课堂”放映影片名单及内容简介《阿甘正传》内容简介: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
影片评价:该片表现出的善良、温情,触动了观众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展现了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感。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
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新浪网)。
《当幸福来敲门》内容简介:影片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
影片评价:贫穷的生活让妻子落跑,只剩一个人近中年的男人带着儿子在大街上风餐露宿,为了让儿子有正常的上学环境,他卖血、他跑好几条街寻找流浪汉——那人抢走只能给他换几餐饭的医疗仪器,他跟一群刚毕业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争抢一个实习机会,但在孩子面前,他永远都是最顶天立地的爸爸,即便窘迫到要在地铁站过夜,他也要和孩子一起玩躲避恐龙的游戏,孩子也懂事得从未让他烦恼,反而成为他每次倒下又爬起的动力。
——时光网《国王的演讲》内容简介约克郡公爵(科林·费斯饰)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这令他接连在大型仪式上丢丑。
贤惠妻子伊丽莎白(海伦娜·邦汉·卡特饰)为了帮助丈夫,到处寻访名医,但是传统的方法总不奏效。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慕名来到了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杰弗里·拉什饰)的宅邸,传说他的方式与众不同。
虽然公爵对罗格稀奇古怪的招法并不感兴趣,首次诊疗也不欢而散。
但是,公爵发现在聆听音乐时自己朗读莎翁竟然十分流利。
这让他开始信任罗格,配合治疗,慢慢克服着心理的障碍。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近代苏州商会

1182016年第5期(总第9期)古镜今鉴Historical Reference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近代苏州商会赵 伟 姚 倪*商会是清末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它使民族资产阶级以新式社团法人的姿态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
1904年1月11日,清政府颁布了《商会简明章程》。
苏州绅商王胜之、尤先甲、张履谦、吴卓丞、潘济之等联袂向商部递交《说帖》,呈请创设苏州商务总会,并于1905年月6月20日获得批准。
10月6日,苏州商务总会召开成立大会。
清朝《康熙南巡图》里的正阳门赵伟,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名城历史文化与公众史学研究所讲师。
姚倪,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清朝清朝《康康《熙南熙南巡巡图图》里》里的正的正阳门阳门清商部批准成立苏州商务总会的批呈(1905年7月)近代苏州商会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苏州商务总会(1905-1915)、苏州总商会(1916-1930)、吴县县商会(1931-1949)。
商会领导的称谓数易其名,有总理、会长、主席委员、理事长等。
历届商会领导人都由商会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所任者皆为各业杰出代表。
初任者大多在清政府中捐有官衔,少数在清廷中曾任要职,故活动涉及面广,对各项地方事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尤先甲(1843-1922),字鼎孚,吴中著名乡绅,祖籍安徽徽州。
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内阁中书,曾二度调礼部任职。
后弃官经商。
曾连任五届苏州商务总会总理及议董,长达20余年,在保障地方治安、发展工商业和公益事业等方面颇有建树。
施筠清(1886-1934),名魁和(《苏州市志·人物传》误作生于1885年,号魁和),民国时曾同时兼任苏州第一区区长、苏州救火会联合会会长、吴县商会主席委员、国货陈列馆馆长等十六职。
蔡廷恩(1852-1918),号柏侯。
元和县监生。
诚泰源记茶行经理,茶叶代表,苏州商务总会议董,渡僧桥市民公社第一届评议员。
1912年当选山塘市民公社第一届副社长,1913年当选苏州商务总会副会长,1916年至1918年任苏州总商会会长。
实证复感儿临床证治

上, 制定 了《 复 呼 吸道 感 染 的 临 床 概 念 和 处 理 原 反 则 》 J 明确 了 R I 是 一个 独 立 的疾 病 , 为 病 L, 6 RT 不 作 名诊 断不再 成立 , 应按 照新 的处 理原则 提 供 的思路 ,
3 实证 复感儿 的概念
RR 多属 虚证 , 者在 临床 实践 中体会 , 病非 独 TI 笔 该
虚证, 亦有不 少患 儿 为实证 复感儿 , 现为 肺 胃积热 表 证、 胃肠 积热证 , 论述 如下 。 试
1 反 复 呼 吸 道 感 染 的 临 床 概 念
按 照传 统认 识 , 中医学 中的“ 复感 儿 ” 为虚证 , 多
中国中西 医结合儿科学 2 1 年 1 月第 2 00 z 登
期— h ! t I!g ! | ! ^ | r n e! ! t n£
! 竺
!
! : 旦 6
实 证 复 感儿 临床 证 治
马 融
基 金 项 目 :十 一 五 ” 家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0 7 AI0 0 3 “ 国 20B 2B 2)
治疗上 以扶 正 为主 。然 而 , 者 认 为 在 现 今 条 件下 笔
1 8 年 第一 届 全 国小 儿 呼 吸 道 疾 病 学 术 会 议 97
上 , 地专家 对 RRF 这一 临床 问题进 行 了讨 论 , 各 I 并
的4 J TI 中医 传 统 的 “ 感 儿 ” 同 , ,hRR 与 复 不 并非 均 是 虚证 , 亦有 不少患 儿表 现为 实证 。 3 1 从 发病来 看 由于 生 活 条 件 改 善 和生 活方 式 。
t c ifcin R TI是指 在单 位时 问 内上 、 呼吸 r t net , R ) a o 下 道 感染 反复 发作 超过规 定 次数而 言 的一种 临床 综合 征口 , 称 为“ ]又 复感 儿” 是 儿童 时 期 的 常见 病 、 , 多发 病 , 占儿 科 门诊 患 儿 的 3 L 。具 有 反 复 发 作 、 约 O 2 ] 病程 较长 、 缠绵 难 愈 的特 点[ ] 因其 迁 延 难 愈 , 3 。 “ 易 并发肺 炎 、 哮喘 、 心肌 炎 、 肾病等疾 病 , 严重 影 响d,L ' J 的生 长发 育和身 心 健 康 , 近 年来 受 到 国 内外 医学 故 界 及患 儿 家 属 的普 遍 重 视 和 关 注 。一 般认 为 小 儿
倪云林_1200字

倪云林_1200字倪云林,字元镇,又字玄瑛,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沧浪漫士、曲全叟、海岳居士等,又曾署名东海倪瓒、懒瓒,变姓名曰奚玄郎,题名诗画时常用云林。
元大德五年(1301)倪瓒生于无锡梅里诋陀村。
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赀雄乡里。
父早丧.弟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曾“宣受常州路道录”、“提点杭州路开元宫事”、“赐号元素神应崇道法师,为主持提点”、又“特赐真人号,为玄中文洁真白真人。
”二哥(同胞)倪子瑛。
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
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
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浸习于诗文诗画之中,和儒家的人世理想迥异其趣。
故而一生末仕。
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烽火遍及江南。
倪云林散尽田宅,变卖家财,浪迹于烟波浩渺的太湖之上。
当时,义军首领张士诚自称吴王,多次邀他入“朝”为官,他严词拒绝。
张士诚的胞弟张士信久闻倪云林的画好,派人带上长绢、钱财来求倪云林作画。
他不画倒也罢了,还撕裂绢素,回绝差人:“倪瓒宁肯饿死,也不做王门画师。
何况,我现在还有口饭吃。
”张士信听了差人的回禀,怒火中烧,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谁知冤家路窄。
有一天,张士信游览太湖,恰好看见倪云林也在湖上,撕绢拒画之恨顿时复上心头,便命人将倪云林拘到船上,百般辱骂,一顿暴打。
尽管给打得皮开肉绽,倪云林竟是不哼一声。
每每看过之后,我总是感慨万千。
倪云林出生在无锡一个殷富的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工书法,善丹青,谙熟音律。
如此的门第、如此的才分,才造就了倪云林散淡飘逸、孤傲不羁的性情。
听妈妈说:倪云林也是无锡人,而且还是妈妈的老家——东亭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征燠简介
倪征燠〔1906—2003〕,苏州吴江黎里人。
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
他先在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又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
这期间,他如饥似渴研习西方法律,掌握了深厚的法学知识。
回国后在大学教授法律课程,兼做律师。
1945—1946年他再赴美英进行司法考察,详细观摩学习西方司法体系、审判程序和证据采集,对中外法律的比较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倪征燠回国时,正值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中方因为证据不足,难以使土肥原、板垣等十恶不赦的战犯伏法而处于危急关头。
深谙英美法律的倪征燠临危受命,挺身而出,决心为国家和民族讨回公道。
倪征燠不辱使命,最终用他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辩论技巧对侵华主要战犯提出了有力的控诉,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新中国成立后,倪征燠调到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任法律顾问。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后,他多次作为代表出席国际海洋法大会。
1981年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
1984年,倪征燠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资深的阅历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国际司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法官。
海牙国际法院的工作是繁忙的,许多东西还很枯燥无味,但它却是一项维护世界和平和友好的崇高事业。
倪征燠虽已八旬高龄,却依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恪守职能,秉公执法。
他任职期间经办的厚厚的案卷如今还静静地摆放在书桌上,它们既是他辛勤工作的忠实记录,也说明了他为世界人民的和平倾注心血、极尽心智。
他说:“国际法官是超然的,超越国家利益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