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质期的科学解读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保质期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保质期

中班科学教案食物保质期中班科学教案:食物保质期引言:食物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食物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食物保质期是指食品在一定储藏条件下,在保质期内能保持其规定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和感官等特征的能力。

学习并了解食物保质期对于培养幼儿科学观念、掌握健康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食物保质期的定义、食物保质期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物保质期的定义食物保质期是指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保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时间段。

根据国家标准,食物的保质期一般分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两个部分。

生产日期指的是食品的生产加工日期,而保质期限指的是食品在适宜储藏条件下可以保持其质量和安全性的时间段。

二、食物保质期的影响因素食物保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和环境等因素。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指的是食物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食物质量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食物变质,湿度过大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光照会加速脂肪氧化和维生素的分解。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指的是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对食物质量的影响。

比如,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容易氧化变质,糖分会引起霉菌生长,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在一定时间后也会失效。

3.微生物因素:微生物因素主要指的是食品中的微生物对食物质量的影响。

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会通过其代谢产物、分解酶等导致食物变质。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食物保存的环境条件对食物质量的影响。

比如食物保存容器的卫生状况、食物保存的通风情况等都会影响食物的保质期。

三、如何判断食物是否过期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嗅闻、尝试等方法来判断食物是否过期。

1.观察外观:食物过期后,往往会出现变质现象,如颜色变化、发霉、腐烂等。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食物的外观来判断其是否过期。

2.闻气味:食物过期后会散发出异味,幼儿可以通过嗅闻食物的气味来判断其是否过期。

化妆品保质期的解读你知道多少

化妆品保质期的解读你知道多少

化妆品保质期的解读你知道多少化妆品保质期是指化妆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维持其性能和稳定性的时间周期。

保质期对于化妆品的使用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如何正确解读化妆品的保质期仍存在一定的困惑。

本文将对化妆品保质期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化妆品。

1. 保质期的含义与标识化妆品的保质期是由生产企业根据实验室和临床试验获得的数据,经过一系列科学分析确定的。

在产品的包装上,通常会标识有保质期相关的信息,如“使用期限”、“保质日期”等。

2. 保质期的计算方式化妆品的保质期通常以“月”为单位标识,常见的保质期为6个月、12个月、24个月等。

保质期的计算通常是指化妆品在未开封状态下的有效使用时间。

一旦产品开封后,其保质期将会根据不同的产品而有所变动。

3. 开封后的保质期化妆品开封后,其保质期的长短与多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产品本身的配方和特性,不同成分的化妆品在开封后的保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次是储存和使用条件的影响,例如阳光暴晒、高温、潮湿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后,应尽量避免将产品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

4. 判断化妆品是否过期的方法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化妆品是否过期:(1)观察产品外观:如出现变色、变味、分层等现象,可能是产品已经发生了质变,说明化妆品已经过期。

(2)闻一闻:如果化妆品散发出不正常的气味,可能是产品已经变质,不宜再使用。

(3)注意产品质地和使用感:如果化妆品的质地变稠、变薄、变干等,或者使用感明显变差,可能是产品已经过期。

(4)查看产品标识:一些化妆品在包装上会标注开封后的有效期限,消费者可以参考这一信息来判断。

5. 储存化妆品的注意事项为了延长化妆品的使用寿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温度要适宜:一些特殊的化妆品可能需要储存在低温环境下,消费者在储存时应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环境。

化妆品保质期的正确理解

化妆品保质期的正确理解

化妆品保质期的正确理解化妆品作为现代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保质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正确理解化妆品保质期不仅能够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还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过期化妆品给皮肤带来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妆品保质期的正确理解,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

一、什么是化妆品的保质期保质期是指化妆品在特定条件下,从生产日期到达一定期限后,仍能够保持原有性能和效果的时间。

化妆品保质期的正确理解应当基于以下几点:1. 物理因素:化妆品受到阳光、温度、湿度等物理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质量变化。

因此,保存化妆品时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尽量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 化学因素:化妆品中的有效成分受到氧化、分解等化学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其性能和效果下降。

因此,在使用化妆品之前应先观察其颜色、质地等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异样应立即停止使用。

3. 微生物因素:化妆品中的水分以及其它成分为细菌等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

在使用化妆品时应注意避免直接用手触碰产品,并使用专用的化妆工具,以免细菌感染导致肌肤问题。

二、如何正确理解化妆品的保质期正确理解化妆品的保质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进一步了解化妆品的标识:现代化妆品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生产日期是指化妆品生产的具体日期,一般以年月日的形式呈现。

而保质期则是指化妆品从生产日期开始,在特定条件下保持有效性的期限。

2. 注意化妆品的不同种类:不同种类的化妆品其保质期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液态产品(如粉底液、唇彩等)的保质期相对较短,通常为1年左右;而固态产品(如粉饼、眼影等)的保质期相对较长,可以达到2-3年。

3. 判断化妆品是否变质:在正常使用之前或者使用过程中,应当仔细观察化妆品的颜色、质地、味道等变化。

若观察到明显异常,则说明化妆品已经变质,应立即停止使用。

4. 注意化妆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保存方法可以延长化妆品的保质期。

一般来说,化妆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名词解释食品的保质期

名词解释食品的保质期

名词解释食品的保质期食品的保质期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保质期的理解和正确处理对我们的饮食安全至关重要。

所谓保质期,即指食品在特定条件下保持其品质的一段时间。

保质期的长短决定了我们在购买、保存和食用食品时所需注意的事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食品有保质期。

食品是含有有机物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包括蛋白质的降解、脂肪的氧化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流失等。

在保质期内,这些变化一般被认为不超过一定程度,食品依然可以被视为安全和适合食用。

然而,保质期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

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包括食品本身的性质、包装方式、处理方法以及储存条件等。

所以在购买食品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产品标签上的保质期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判断。

食品的保质期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生产日期和到期日期。

生产日期是指食品生产或包装的日期,通过此日期可知食品的新鲜程度和生产流程是否符合要求。

而到期日期,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食品的品质预计在该日期之前降低至不可接受的程度。

到期日期一般用于保质期较长的食品,如干货、罐头等。

在到期日期之后,食品很可能由于微生物或其他因素而造成变质,因此不建议继续食用。

另外,还有一类食品标注了“最佳食用日期”,这和到期日期有所不同。

最佳食用日期并不代表食品过期,而是指在该日期之前,食品保持最佳食用状况的推荐日期。

过了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因品质下降而影响口感,但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此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将其继续食用。

在处理食品保质期时,有几项基本的原则需要遵守。

首先,及时消费是最有效的方法。

许多食品,在保质期快到期时,特别是易腐败的食品,其品质将迅速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其次,正确的储存方法也很关键。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比如高温会加快食品的变质,而低温可以延长保质期。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食品,采取适当的储存措施,如放入冰箱冷冻室、防潮、避光等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保质期

保质期
保质期由食品生产企业确定,食品经营企业应遵循食品生产企业确定的保质期进行食品经营活动。保质期内 食品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要求。保质期应根据食品的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生 产工艺,车间环境条件,预期的使用方式和货架形式,贮存和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或贮存 环境参数不同的相同食品,可规定不同的保质期。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食品保质期确定程序,科学确定食品的保 质期。鼓励对食品的保质期进行验证。保质期的确定和验证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宜包括食品、食品配料、食品半 成品的基本信息,保质期确定和验证的方法,判定标准,试验情况,相关数据和分析过程以及结论等信息。可规 定食品配料、食品半成品的生产推荐使用期。
确定方式
概述
参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017年备案的保质期标准,T/CNFIA001-2017 《食品保质期通用指南》,保质期确 定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方案、设计试验方法、方案实施、结果分析、确定保质期和保质期验证6个步骤。在确定保 质期时,应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风险因素对保质期的影响,如不同贮存温度下的微生物风险等。过工艺条件,参照 同类型产品,预估食品的可能保质期。通过加温加湿、光照等破坏实验,评估保质期。常温保存实验。将产品常 温保存,每月检测,一直做到需要的保质期,且感官理化安全性符合要求。产品的保质期并不是越久越好,还要 考量市场周转、消费者接受度等因素。目前,常采用以下2种方法确定食品保质期。①从市场中同系列产品入手进 行调查分析,同时兼顾消费者的相关需求,确定相对合理的产品保质期。②针对食品的不同存储状况进行详细试 验检测,明确相应食品在不同情况下的保质期。
保质期确定
方法
保质期可通过试验法、文献法、参照法确定。确定保质期主要依据成熟的保质期试验理论和现有的研究成果 以及资料。试验法:可通过基于稳定性的保质期试验确定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安全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安全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安全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以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将探讨食品保质期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食品进行选择。

一、保质期的定义和作用保质期是指食品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保持安全可食用的时间长短。

食品保质期的设定是基于食品的特性和微生物活性等因素。

保质期的存在有助于消费者对食品的选择和使用。

二、保质期与食品类型的关系不同的食品类型对保质期的要求不同。

根据食物的特性和原料的不同,保质期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生鲜食品:生鲜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类等,保质期相对较短,通常在几天到两周之间。

这是因为生鲜食品含水量高,容易腐败变质,且微生物易于繁殖。

2. 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如罐头、速冻食品等,通过加工处理延长了保质期。

这类食品通常可以储存数月至数年,取决于加工方式和包装方法。

3. 干货和调味品:干货和调味品如大米、面粉、盐等,由于水分含量低,微生物繁殖困难,保质期相对较长,通常为数月到数年。

三、如何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在购买和使用食品时,我们应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1. 购买日期:首先要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根据购买日期判断是否在保质期内。

避免购买过期食品或即将过期的食品,以保障自身的健康。

2. 储存条件:食品的保质期也受储存条件的影响。

严格按照食品包装上的储存条件要求进行保存,以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保持优良品质。

3. 食品类型:不同类型的食品应该根据其特性选择合适的保质期。

例如,购买生鲜食品时,应尽量选择近期的保质期;而干货和调味品则可以选择相对较长的保质期。

4. 看、闻、尝:在使用食品时,可以通过观察、闻气味和尝试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可食用性。

如食品出现变色、异味或有明显变质迹象时,应立即停止食用。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食品的保质期对保障食品安全和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根据食品的类型和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以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可食用性。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食品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2.食品的保质期通常与食品的制作原料和加工方法、配料、防腐剂的使用、消毒方式、包装的材料等多种因素有关.3.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不同。

4.原料相同包装不同的食品保质期也不同。

第一单元知识点1.我们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2.一定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

3.像100米赛跑这样,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像跳远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4.相同距离的比赛中,用时最少的是冠军。

5.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

“来/秒”读作"米每秒" ,表示每秒物体移动了多少米。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6.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路程÷时间。

7.科学家把所有运动的事物(包括人)都称为运动的“物体"。

8.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动、绕圈等。

9.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有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

10.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第二单元知识点1.钢针能刻动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

3.花岗岩花纹美丽,经常用作建筑材料。

花岗岩颗粒大且不均匀,杂色,很硬。

4.有的砂岩容易切制,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有的砂岩比较坚硬,可用来做磨削工具。

5.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

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

6.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和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解读护肤品的保质期 合理使用才有效

解读护肤品的保质期 合理使用才有效

解读护肤品的保质期合理使用才有效保持肌肤健康与美丽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而护肤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人可能忽视了护肤品的保质期,对其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肌肤问题。

本文将解读护肤品的保质期,并重点说明合理使用护肤品的重要性。

一、保质期是什么?保质期是指护肤品在特定存储条件下保持其性能和效果的时间期限。

它是根据产品的成分、配方、包装、保存条件等因素确定的。

每个护肤品上都有一串代表保质期的数字和字母,比如“24M”,意味着该产品的保质期是24个月。

二、护肤品保质期的重要性1. 安全性:护肤品的保质期是经过相关测试和验证的,合理使用能保证产品在保质期内不会引发肌肤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2. 成分活性:护肤品内的活性成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逾期使用可能无法获得最佳效果。

在产品过期后,使用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功效。

3. 卫生性:护肤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在空气和外界环境中,随着时间的增长,细菌和霉菌等可能会滋生,对肌肤产生不良影响。

三、如何正确判断护肤品的保质期1. 参考标志:护肤品通常在包装上标有保质期信息,可以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信息判断是否过期。

2. 观察变质情况:打开护肤品后,如果发现气味、颜色或质地发生明显变化,如有异味、变色、分层等,可能是护肤品已经过期。

3. 注意保存条件:适当的存储条件可以延长护肤品的保质期,避免将护肤品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潮湿、阳光直射等环境下。

四、合理使用护肤品的重要性1. 量力而行:使用适量的护肤品,避免浪费和过度使用。

合理的用量能够更好地发挥产品的功效,也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经济成本。

2. 遵循使用顺序:不同种类的护肤品具有不同的功效和吸收方式,应该遵循清洁、护肤水、精华、乳液/面霜的顺序使用。

这样能够确保每个产品发挥最佳效果。

3. 避免混用:某些护肤品的配方不宜与其他产品同时使用,混用可能导致化学反应,对肌肤造成负担。

4. 注意保存条件:根据产品说明,选择适当的存储环境,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潮湿等条件下导致护肤品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保质期”的科学解读
2015年11月03日
一、背景信息
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呢?不同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有何不同的要求?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如何处理?
二、专家解读
(一)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加速实验或测试结果进行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保质期由两个元素构成,一为贮存条件,二为期限,二者紧密相关,不可分割。

贮存条件必须在食品标签中标注,通常包括: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等。

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二)尽管世界各国对食品保质期的定义或称谓各有差异,但其意义和要求基本一致。

日本对食品的保质期规定非常严格,分“消费期限”和“赏味期限”。

前者多用于容易腐烂的食品(如生鲜食品)上,表示在未开封的情况下,能够安全食用的期限;后者多用于品质不容易变坏的加工食品(冷藏或是常温下可以保存的食品),是能保证食品品质、味道
的期限。

欧盟规定,保质期分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

前者通常是针对一些易变质食品,是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有可能威胁健康;后者则针对其他食品,指在保质期之后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会受影响。

美国食品包装上的日期分四种,一般会根据食物的性质来标明。

第一种是食品外包装箱上都必须标明“销售截止日期”,指商场只能在这个日期之前销售这些食品。

但并不是说过了这个日期就不能吃了,它会给消费者购买后的食用、贮存留有余地。

第二种称为“最佳口味期”,是指食品味道或者质量的最佳时间。

第三种是“食用期”,即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

一般这个日期是最长的,超过这个日期就必须销毁了。

第四种,食物还要标明“封箱包装日期”,以便出现问题进行追究。

(三)各类食品对保质期的要求程度不同,肉制品、食用油和鸡蛋的保质期应予以特别关注。

一般来说,易腐败、易氧化的食品对保质期的要求更高,水分活度比较高、蛋白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品过了保质期更容易出现质量隐患,但不一定会产生危害,需要检验才能确定。

而由于微生物、氧化或金属离子等超标或脂肪酸败引起的变质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肉制品、食用油和鸡蛋这三类食品尤其应注意保质期。

肉制品营养丰富,在长期保存过程中,肉中的细菌会利用肉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导致肉品腐败变质,同时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隐患。

有些细菌本身还会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可能会危及人体健康。

除了细菌增殖导致疾病外,蛋白质自身的腐败也会致病,如可产生胺类、吲哚、硫醇、硫化氢等小分子物质,可能会对
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期的食用油,通常会出现油脂酸败现象,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其他的有毒物质,比如过氧化物。

油脂酸败后,加热时烟大、呛人,其中含分解物环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使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现象。

普通鸡蛋的保质期有限,如果存放时间过久,蛋清中本来存在的杀菌素逐渐消亡,各种微生物逐渐侵入鸡蛋内生长繁殖,最后使蛋内成分完全腐败、变成流质。

经过这一过程后,鸡蛋中除残存的蛋白质、脂肪外,还可能产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变质的鸡蛋,就算经过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四)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仍然必须下架,绝不可以再销售。

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再销售,必须下架。

但是过了保质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感官品质的变差,仍可以继续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饮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粮谷物制品等;也可能产品品质的影响不是很大,只是过了最佳品质期限,可以降级作饲料等。

而有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微生物超标、重金属超标、过氧化值超标,如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属罐装的食品、油炸食品等。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后,一般采取两种形式处理:一是焚烧销毁或当做垃圾抛弃;二是加工成饲料,用作肥料等循环利用。

三、专家建议
1.建议以科学的风险评估为前提,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质期限。

企业制定产品保质期应
依靠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

通过检测验证食品在标注的保质期内能否满足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同时重点关注销售环节是否满足了食品贮存条件的要求,综合考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要求,为食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质期限。

2.建议广大消费者养成购买食品看标签标注保质期的习惯,不要购买和食用过了保质期的食品。

3.建议加强对过保质期食品的处理,严格执行回收销毁等有关规定。

本期专家:
王守伟,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陈淑敏,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室主任、高工
赵黎明,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主要参考文献:
[1] 俞维. 美国食品安全先抓保质期[J]. 质量探索, 43-44.
[2] 方甜甜. 论食品保质期[J].规范与安全, 2015(02): 25-26.
[3]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4] 美国食品法典2013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