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贞女型、圣母型、“巾帼”型作一番考察与梳理,获悉这三类女性形象的三个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

1引言

在中国当代文坛,以知青文学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作家梁晓声在知青文学史上无疑有其独特的地位。在隐去了那些“伤痕”与“反思”之后,他用自己的笔调“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着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1。也正是通过这种“剥离”与“维护”。创构了其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梁晓声以笔为弦,为我们拉响着那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火红时期的英雄主义赞歌。

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长河中女性一直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历史记载之中,但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却往往成为文学魅力之所在。梁晓声的作品也不例外,其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大都给读者留下了肃然起劲的印象,对于那一代女性来说,梁晓声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去完成她们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蜕变。同时,这些女性的清绝、薄命、与崇高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作品中男人们的心灵,她们大都影响或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与此同时,梁晓声也在剥离着错误运动中的某些正确精神去刻画女性们命运中的勇往直前,她们在梁晓声笔尖逃逸的思绪中显示着历史的沉重,而这种沉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历史对女性命运的忏悔。所以,笔者认为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光彩,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意蕴,自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做些有关梁晓声知青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力所能及的探索。

目前对梁晓声知青作品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可以说有关梁晓声作品的研究处于一种“与作品俱进”的状态,且精彩纷呈。在这些研究性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创作主题,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主题方面:李锋在《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2中认为梁晓声剥离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遭遇,用一种“维护”的心态去展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真诚与“英雄主义”情怀,从而揭示其主题。乔丽娜在《理想者的生命之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3则作者站在反顾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而透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面

貌,揭示其“神奇”底蕴,借此张扬理想,呼唤个性。卢大英在《生动的艺术群像,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年伦〉浅析》4中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揭示知青精神—追求理想,锐意进取,团结奋斗。二创作方式:贺绍俊《重读〈雪城〉》研究者对雪城的创作思想,方式作了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研究者的研究性文章进行分析与归类,我们发现这些研究性文章很少有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探索。因此,笔者试图从研究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的女性形象入手,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代表作中的女性形象作一番考察与梳理,从而去获悉其知青文学笔下女性形象的三种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局限性。

2 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

2.1 贞女型

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有一类女性——贞女型,她们身上有一种坚贞,清绝而又执着的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对爱情的追求中,但这类女性形象却大都是苦命的。

苦命,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某类女性命运的缩略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大都有着坎坷艰难的经历,或不能拥有自己的事业,或在事业的征途中荆棘遍布;或不能拥有自己的理想爱情,或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历经坎坷。总之,女性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伤过、痛过。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也不例外,在那个举国癫狂的年代里,女性们也在经历着这一种煎熬。时代的荒唐使得这些女性不得不用自己的苦命体现着时代的大命运!具体表现在:性格苦命与命运苦命

(一)性格苦命

《今夜有暴风雪》中的裴晓芸在其短暂而又艰难的人生历程以及升华了的人生结果中使其成为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苦命“意象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性格特征表现在:作为知识分子的后代,裴晓芸继承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与坚执。或许是过早的失去双亲的缘故,裴晓芸的成熟程度早已超过与其同龄的女子。童年时的不幸又导致了她性格中的清绝与沉默。

在连队里,裴晓芸有意无意的使自己成为“边缘人”,郑亚茹咄咄逼人的“优势”让她很难与其分享任何一样东西。面对郑亚茹那种在极左年代里造就的气质,裴晓芸也只能用性格中的清绝与沉默让自己去获取人性上的公平。她深爱着曹铁强,却因为自己的卑微而不敢表白,最后在美好的爱情畅想中冻死在坚守的哨位上。而她的死也正是在政治上无比优越的郑亚茹有意不安排换岗人员所造成的。“丑小鸭”用自己的血书与行动换取的尊严却被所谓的

天鹅有意的踩在了脚下。

裴晓芸的“苦命”一方面是郑亚茹的有意陷害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荒谬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可以说,也是那个荒谬时代及童年的不幸造就裴晓芸这种略显偏执的性格,造就裴晓芸无辜的死亡。留在驼峰山上裴晓芸那并不高大的军姿,犹如冰山上的来客,为我们很好的诠释着梁晓声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生命为守卫国家而献出,这本来就是崇高的表现!

(二)命运苦命

笔者认为,命运苦命应从作品中人物的整个人生历程及人生结果来分析,分析其人生历程是否有着多重的磨难,其人生结果是否与其理想背道而驰或是失意太多。

《年轮》里的郝梅充满坎坷的人生历程,让我们领教了命运的残酷。这个《年轮》里最后以作家身份而结束的女性与裴晓芸有些类似,其人生历程同样带着一种浓重的悲剧色彩。她有教养,心地善良,自尊自爱。由于父亲在文革中被打倒,她无可奈何的来到了北大荒,但北大荒的遭遇葬送了她的爱情(押运途中被另外一名知青所强奸)。为了让心爱的人留下完美无暇的印象。她让吴振庆,韩德宝,徐克作假证——她已“死亡”。“死亡”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具有讽刺意味,但这一切又是那么顺理成章的“死亡”了十几年,而女儿的夭折,再次将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丈夫的病重,又让这位美丽善良的女人不知如何是好。可以说,郝梅做到了一个女人该做的极限:为国,她用自己的贞洁换取了押运的成功,为爱,为了那份完美,她选择了“死亡”,为母,她做到了一个女人该做的极限。可以说,从她踏入北大荒那刻起就注定了其人生要经历多重的磨难。读者也不得不发出“哀其生之多艰”之感叹!

吴茵,《雪城》里一位做着关于爱的梦,心甘情愿地为幻想中的爱情愉快地牺牲的女性。中学时代就迷恋着她心目中的冰球王子,但极左时代的到来不得不使她为了那分迷恋而走向被迫。当新时代来临,当她再次的见到她心中的冰球王子时,曾经的迷恋立即涌上心头并不顾一切奔向她心爱的人!而结局让她感到却是世俗式的无助。这样的结局让读者多了几分怜悯与叹息,她那过于理想化的态度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以至鲜血淋漓。更糟糕的是,在她发现自己深爱了十几年的人原来一脸俗相时,她那曾经的幻想也变成了作品中作者的怜悯。现实的绝望让她感到理想的可笑。

这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恰恰体现着这些女性的苦命,在极左的年代里她们不可能获取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她们身处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游离在美好的理想之外。只能用苦命叹息

着自己的命运。荒谬的时代断送的不仅仅是她们人生中宝贵的青春年华,而更多的是她们不能拥有轻松与快乐,她们的肩膀被时代的枷锁牢牢的锁住。

在梁晓声看来,这些贞女型女性形象的存在具有极大的意义,裴晓芸的死代表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悲壮”与“崇高”,郝梅那坎坷的人生历程又显示着新时代对那一代女性命运的忏悔;而吴茵那由理想到现实之间的绝望,又显示着那个火红的理想时代在一定意义上的终结,让“理想”的人们重回到现实当中。

2.2 圣母型

“母性”一词。在中文领域曾引起过质疑。甚至遭到过语法上的否定,有专家学者和教授指出其是一个近乎生拼硬造的,含意晦涩的,没有独立应用价值的词语。

而梁晓声却对这个词采取认可的态度——“母性是女人的心灵现象”5张承志说“母亲—人民”这是我们生命的永恒主题,可见母亲在中华民族传统意识中占据了多麽重要的位置。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母性让人们为之顶礼膜拜,在梁晓声的知青文学的另一类女性形象——圣母型身上,我们就看到了女性在这方面的迷人魅力,主要体现在其无私奉献,善良包容的精神上,从中也看出作者的传统文化心理。

(一)无私奉献善良包容

母性的伟大在于包容一切的心灵,她是我们一生中神秘又难以理解的东西,她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她的无私奉献与善良包容让许多作家不惜笔墨倾力歌颂,同时也让无数读者对母性产生崇高的敬意!

袁眉,《雪城》中一位美丽温良的上海女知青,由于对刘大文声音的迷恋,她不顾一切地嫁给他。艰难的岁月里,袁眉以她高洁的心灵与勤劳的本性为刘大文打扫着人生路上的种种灰尘,打消他在生活上的种种阴霾与顾虑,为他的批判会壮胆,为他的前途操心。用女人的细腻与包容为刘大文奉献所能奉献的一切。在她的心中,他是她的大孩子,而她在他心中则像圣母玛利亚一样神圣。袁眉带着一种体恤的情愫,一种母爱般的怜情照顾着她心中的大孩子。为他照亮着人生前行的道路!而刘大文的好意导致袁眉生命的结束使这位大孩子从此掉进痛苦的深渊,没有了袁眉的体恤与关爱,刘大文带着深深的自责从此被生活所“强奸”。

《年轮》中的郝梅则是带着很浓的传统色彩的传统母亲,北大荒的遭遇让其生下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女儿。但女儿先天的疾病又注定了郝梅付出的奉献性,她在做着一位母亲能做到的极限!张萌,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女性,面对女儿进城的寻找,她那丧失已久的母性也骤然间爆发出来。

(二)梁晓声的传统文化心理

在中国(国外也有)的许多作家(思想家)笔下,女性往往呈两极化走向:要么,把女性拔高的似圣母一样的让人为之顶礼膜拜。要么,把女性贬低的像潘金莲一样的水性杨花让人为之唾弃。这都体现了作者的传统文化心理即封建社会男权话语霸权的局限。在梁晓声知青小说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对于女性的态度也有些偏颇——圣母式的拔高在梁晓声的这些作品中,作者把圣母式的善于忍耐,宽宏大量,无私奉献的美德赋予了其笔下的这些女性身上,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梁晓声的传统文化心理——母性崇拜心理。众所周知,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梁晓声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他的影响可以说远远的超过了其父亲父亲对他的影响,这从其作品《母亲》中对母亲的眷恋便可看出。他展示了女人特有的母性魅力,赞美了女人奉献的意义,而母性意识也就这样通过梁晓声笔下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动作而散发出灿烂而崇高的生命之光!但是,一味的赞美便有有意的拔高的嫌疑,体现了作者或隐或现的传统文化心理。

2.3 “巾帼”型

由于梁晓声的出现,知青文学被注入了粗旷的情愫,并被抹上一层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知识青年血液中鼓荡着的政治激情被他们用行动实践在“满盖荒原”。

在梁晓声看来,“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荒谬的运动,但这并不意味着被卷入这场运动前后达十一年之久的千百万知青也是荒谬的,恰恰相反,他们是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6并且以为“在人人需要证明忠勇的年代,英雄主义是青春的至高涅磐,葬青春之土地,岂不为神圣的土地,殉土地之青春,正所言贞烈之青春”7当时的北大荒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埋骨何需故土,荒原处处为家”。在这里,英雄主义永远扬逸着远航的风帆,而作品中所表现的具有女性英雄主义与浓重的政治色彩的“巾帼”型女性形象则更是让读者感到“巾帼不让须眉”!

(一)英雄主义情怀

大家知道,所谓“上山下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是知识青年对所谓“神奇”土地的拓荒运动,它在一定意义有人类向大自然挑战的普遍意味。可以说这种精神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开拓精神的重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李晓燕是一位永不屈服的女性。当我们点由于选点错误而连年欠收上级发布“解散令”时,“我们”感到了耻辱。指导员李晓燕带领走向“鬼沼”时的那种英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读者。

《雪城》中的徐淑芳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位女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英雄观。首先她是平民出生,是平民化的;其次她的行为让读者懂得了什么才是崇高。在《雪城》的上部,梁晓声情不自禁地赞美她“就像古希腊的圣徒向心目中的神明奉献祭品”8。理所当然地梁晓声就应该在下部让这位平民英雄代表知青寻回他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理想,于是我们就读到徐淑芳尽管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挺了过来,在书中所有知青人物中,笔者认为徐淑芳的结局大概也是最完美的,她几乎是白手起家,办起了一个百花玩具厂,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她的工厂总是生机勃勃,而就在她即将被她曾经录用的小人(所谓大学生)暗算的时候,一位救星从彼岸飞来,不仅使她的事业更加辉煌,而且还让她获得了真诚的爱情,而爱情往往是文学作品中理想实现的最神圣的表现形态,作者也毫不吝惜自己的笔墨给这位平民化的英雄。

(二)浓重的政治色彩

由于时代的关系,火红年代的女性或多或少的披戴着那个年代浓重的政治色彩。《今夜有暴风雪》中的郑亚茹和《雪城》中的姚玉慧表现的由为突出。

由于时代与家庭的影响,郑亚茹和姚玉慧的思想很早就被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导致其在各个方面都有强烈的好胜的心理,在“造反有理”的年代,这一错误思想造就她们的性格向男性刚烈这一方向发展,一场运动掀起了共和国儿女们的激情,同时当时流行的“个人崇拜”主义下则淹没了这一代青年的理智,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一些优秀的知识青年也走向了极左的路线。她们用一种政治式的冷酷思想规划着自己同时又左右着自己属下的人生,在政治思想和生活作风上她们有时候像男人一样的活着!而在当时以男人主导的国家里,她们的这种极左的个性在一定意义上又有着性别移位的意味。在很多方面她们都用自己的语言与行动体现着那个时代浓重的政治色彩。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李晓燕便是这样一位女性。作为指导员的她,初到连队便向同宿舍的女同胞们发出倡议:三年内不探家,并对全连女青年提出建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穿花衣服9。她似乎想用这样一种男性化的审美趋向来展现自我一种政治化倾向。

此外,我们惊奇的发现,在笔者所描述的这三类女性形象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结局——死亡。梁晓声似乎对死亡现象有一种执着与追求的态度。他的作品中有太多的死亡场面!且显得比较造作。有学者就此现象提出这样的观点:人生虽然离不开死亡,但梁晓声知青小说中那些固定的死的场面,代入了被定型化了的理念,融入更多的是作者比较强烈的主观干预,于是死亡在作品中往往不是被当作生命过程中的必然或是人生在追求完美过程中的升

华,而是成为了一种早已被设计好了的需要,成了人生的道具,成为一种为死亡而死亡的一种死亡。《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李晓燕,梁珊珊,王志刚三人死于满盖荒原。《今夜有暴风雪》中裴晓芸为坚守岗位而活生生冻死于山顶,《雪城》中袁眉被刘大文的好意而煤气中毒死于家中,这些死都带着一种戏剧化,带着作者过于强硬干预人物归宿的创作思维,为了主题,作者用死亡来升华和强化人物的悲剧性,这些死亡似乎都是为了同一种需要——走向崇高,让社会历史的悲剧成为知识青年崇高的替代品!

3 女性形象的三种特性

3.1时代性

众所周知,梁晓声于1968年那场“上山下乡”运动中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兵团知青。他当过连队农工,小学教员,团报导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等。在极左的年代里,梁晓声的人生哲学也不无例外的受着特殊时代下的社会哲学的统治。这从其知青文学中过分拔高那个时代,那场运动做造成的结果的崇高性便可看出。梁晓声是位平民理想主义者,在既成的事实面前,他剥离了许多值得珍惜的因素,为读者展现了极左年代下的政治狂热与这种狂热下的人性崇高的一面,这也就注定了他的知青文学中女性形象一个明显的特点——时代性——主流意识形态所笼罩的女性的性格和命运以及“女强人”

(一)主流意识形态所笼罩的女性的性格和命运

笔者认为,不论是《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性格分裂的李晓燕,还是《今夜有暴风雪》中好强无比的郑亚茹,或是《雪城》中人性分裂的姚玉慧等等这些女性形象,她们身上都带着浓重的时代色彩,或是为时代意识所统治,或是在时代意识的统治下而造成的人性分裂。大家都知道,“文化大革命”点燃了神州大地下炎黄子孙的政治激情!但同时,在这种激情下又封闭了许多人性格中的多样性。她们在被一个模子刻画!造成了许多人外型与气质上的大同小异。而与此同时,她们内心最深处的人生观,世界观又在急剧的分裂,她们想逃脱,但是“文化革命”思想的那张大网又让他们无法逃脱。李晓燕在河边“犯禁”的情景(继而极力掩饰),姚玉慧在兵团时期被模式化了的政治激情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而造成她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上的和她们初衷的差别。而郑亚茹这个《今夜有暴风雪》中的好强女性,在被时代社会哲学做统治后,其咄咄逼人的气势在时代激情过后也被苏醒的时代所抛弃,时代造就了她,时代也抛弃了她。由此也可看出,她和裴晓芸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二)“女强人”

不论是荒谬时代的疯狂,还是新时期的到来,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都有这样一类女性——“女强人”!她们或在荒谬时代的政治上让人“叹为观止”或在新时期的工作中让人刮目相看。

《今夜有暴风雪》中的郑亚茹在严格的时代政治要求下便造就了她的这样一种气质。她自私的爱着曹铁强,并用一种时代的标准去报复裴晓芸对他的感情。在最后的会场上,她不顾时代的浪潮而与之对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年轮》中的张萌,是个性格较为复杂的人物,她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随着“文革”中父亲被打倒,她无可奈何地来到了北大荒,但其人生哲学中的功利思想在非常时期显现的异常明显。运动的洪流使张萌在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坚定的选择了后者,她把自己“预售”给别人而为了达到返城的目的(为了照顾病危的母亲),离开那厌恶的地方。她天资聪慧。好学上进,无论处境多麽的艰难,她也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她读夜大,当记者,才思敏捷,成熟干练,最终成为一名精明强干的职业女性!

在梁晓声知青文学所描述的这些女性中,知青生活中的贫乏和牺牲变成了唯一的真相,其实梁晓声并没有多少“青春无悔”的豪情,而是看到了知青们试图拯救他人,拯救自己,而承担的责任却被放在了尴尬的境地(时代),她们只有通过自我的跌爬滚打才能从一定意义上摆脱那个时代带给她们的牺牲,而这自我的跌爬滚打则具有了那个时代很明显的时代特征!

3.2 超时代性

梁晓声知青文学笔下的女性有着很明显的时代特征的同时,在人的内心最深处以及社会的残酷之间又显现着若隐若现的超时代性。它们往往藏在时代特征的下面,用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与当时的时代特征作着自我的分道扬镳!但即使是分道扬镳这种表现形式,也不能掩盖它真实的存在过这一事实。表现在:爱美性、母性、与传统观念分道扬镳性。(一)爱美性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李晓燕是一个复杂而又内涵丰富的女知青。她的思想行为处于一种极度矛盾的状态之中,她既有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性审美男性化倾向的特征(三年内不探家,并对全连女青年提出建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穿花衣服10),又有着不易被人察觉的超时代性,在无人的小河边,她动情的唱起了“犯禁”歌曲《九九艳阳天》,跳着节奏欢快的墨西哥舞。将几朵鲜花插在鬓发中,并如痴如醉的欣

赏着河水中自己的影子。这说明在当时那种严格政治模式下打造出来的副指导员也有着超乎当时时代限制的情趣和爱好。或许在内心深处,“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才是她内心最真实的反映,而其语言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时代特殊性恰恰是由于荒谬的时代制造的荒谬理论而造成的,她本有着天真而美好的理想与愿望,但现实却在冷酷无情的压制了她的愿望与理想。迫于现实的冷酷与需要,她只能掩饰起真实的自我,把自己精心的伪装起来,以适应荒谬政治的需要!

(二)母性

母性,这是几千年来人类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她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许多优秀的作家更是不惜笔墨来为之歌颂!通过对梁晓声作品的分析,笔者认为其知青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不无例外的体现着亘古就有的母性!

不论是《雪城》当中袁眉式的圣母形象还是《年轮》当中郝梅式的苦命母亲形象或是张萌式的母性唤醒式的母亲形象,这一切都体现着梁晓声的母性情怀!他也用这样一种形式向读者展示着人类普遍的情怀。她的无私奉献与宽容大度都为我们体现着超越于那个时代女性所特有的气质。

(三)与传统观念分道扬镳性

而《雪城》中的徐淑芳则更进一步为我们展示了返城之后女知青在超时代性这方面的特性。新时期后,很多女性已不再愿意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式的传统女人,在历经生活的艰难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创建百花玩具厂的徐淑芳几乎以一个先锋者的姿态地宣称“一个普通女人的灵魂究竟能在生活和事业中走出多远,要看她究竟能与一切称之为”正统“的观念绝裂的程度和分道扬镳的勇气”11对于刚刚苏醒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女性来说,这是具有何等的反叛力量!她在用自己的行动再现新时期女性在商场中的跌爬滚打,继而游刃有余,她的做法是“对凡她认为可敬的“正统”观念仍保持着敬意,但如果它妨碍她,她则仅仅把它供起来而已!”12这是一种女性意识崛起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女性在追求平等路上的一个冲锋号,作为一个女人,她并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操管着自己家的柴米油盐,相夫教子,在平淡的生活中度过一辈子。而她是一个热情饱满的拥抱着生活的女人,”作为一个女人,她不允许自己缺少快乐,作为一名厂长,她不允许自己的失败多于成功!13“她正在用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息冲击着传统的女性观念,用一种追求女性解放的力量,拨弄着传统女性意识的那根死弦!

3.3 局限性

对于梁晓声来说,其知青文学一方面创造了许多让人肃然起劲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着超时代的意蕴,而另一方面,他在创作这些让读者肃然起劲的个体时留下了一些让人不可忽视的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女性性格局限性

(一)时代局限性

尼采曾有这样的断言: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在荒谬的年代里,在没有任何形式的审美标准情况下,为了政治的需要,男人们用一种极左的思想控制了整个社会,创造了自己。而女人们为了能更好地投身于那场运动中,在当时的社会哲学影响下,把“不爱红装爱武装”当成了化装自我的终极审美境界,加入到男人们的疯狂之中,除此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化装”都成为可耻的虚荣与背离,都是被当时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在梁晓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副指导员李晓燕初到北大荒就向女战士倡议“不照镜子,不抹香脂,不穿花衣服。”似乎用这样一种类似于男性化的表现来衬托出自我的崇高,女性的崇高——不爱红装爱武装。在那里,一面小镜子,一件花衣裳似乎都成为可耻的象征,似乎粗旷才能展现那个时代最美的一面,郑亚茹那种类似男性思想的特征则更表现了极左年代了社会哲学对女性爱美本性的戕害!

(二)性格局限性

正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一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人物的格来表现的。应该说梁晓声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都各有特点,但也就是因为这些特点也就造就了各自的局限!

《雪城》中姚玉慧人性的自我分裂,《今夜有暴风雪》中裴晓芸性格中的过于自闭都是导致其身产生悲剧的原因所在!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性格对命运的走向是何等的重要!姚玉慧性格中的性别移位,裴晓芸性格中过于沉默与清绝的特性都是导致各自的命运向悲剧发展的一个直接原因。

在《雪城》中,作为教导员的姚玉慧由于长时间的受极左年代思想的影响,其性格中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中性化的色彩。她内心的自我经常与外在的自我发生冲突,介与两者之间的自我不得不在被政治化了思想观念和本能的生命情感冲动间徘徊,这也就早成了其性格中的分裂,一旦政治化了的性格占了主导地位,她的那种“文革”时代造就的特性也就完全的表露出来了。而一旦本能的情感占主导地位时,她就变成了一个渴望爱的正常女人了。可以说,导致姚玉慧有这样的性格特征完全是那个荒谬时代的荒谬思想所早成的,以至于她在某

种程度上有性别移位的倾向。而《今夜有暴风雪》中的裴晓芸则是被荒谬时代中荒谬思想戕害的另一种类型,她与姚玉慧完全相反,在连对里的她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边缘化了女孩,她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同时也就有着那个时代不被理解的行为。她性格中的坚执导致她与指导员郑亚茹之间的多次“冲突”,以至于她最后在美好的爱情畅想冻死在驼峰上。

这些女性性格中的局限在一定意义上是那个癫狂年代造成的,以至于她们以不同的方式描写着自己的人生悲剧,而通过梁晓声的笔触也可看出,这些性格有着局限性的女性又是那么的符合当时的现实情况,因为在男人们导演的那场举国癫狂的运动中,女性并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而旁观者清,她们也加入到了这一种癫狂之中,只是不同是,她们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自己性格中局限!

4 结束语:

通过对梁晓声知青小说中的三类女性形象——苦命型、圣母型、“巾帼”型分析笔者得出梁晓声知青小说中这三类女性的三种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与局限性。

此外,梁晓声的知青文学创作了不少城市女知青形象,但是他似乎忽略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当大量的知青涌入兵团并呼啸着要扎根于祖国的边疆时,他仅仅停留在编织着“城市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编织着城市女知青的人生与命运,编织着她们“共同理想”下的个人主义。他犯了一个错误,即没有编织与她们同生活的女性农民的命运,她们从他的笔尖一不小心就逃逸了。大家都清楚,中国农村女性的命运大都依附在她们的男人身上,对于她们来说,自己的男人是头顶的蓝天,足下的土地,中间的空气。她们遵守着”妻为夫纲“,她们大都逃离不了以夫为半径的那个圆,而梁晓声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没有去体会极左思想对农村女性的影响,在《今夜有暴风雪》中,秀梅作为一名农村女性,仅仅是一笔带过,而《雪城》也只是轻描淡写了与其共苦过的后代,他未能从农村女性对那个时代的看法以及农村女性对城市所来的知青们的态度等角度来谈女性农民的问题!这对一直标榜平民作家的梁晓声来说无疑是一个缺陷。

参考文献

[1] 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锋.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J].淄博:淄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一期。

[3]乔丽娜.理想者的生命之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J].邢台:邢台师范高专学报第16卷

第2期。

[4]卢大英.生动的艺术群像,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年伦〉浅析[J]. 伊犁: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

一九九五(四)。

[5]梁晓声.有裂纹的花瓶[M].百花文艺出版社。

[6]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A[J].中篇小说选刊C.1984年第2期。

[7]梁晓声.梁晓声知青文学选序C[M].经济日报、山西旅游出版社.1997.4。

[8]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M].经济日报出版社。

[9] 梁晓声.雪城[M].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

[10]梁晓声.红磨房[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

[11] [美]苏珊.布朗米特女性特质[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12]贺绍俊.重读〈雪城〉[J]。

[13]刘起林.试论知青作家的精神姿态及其心理基点[J] .长沙: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第

17卷第2期。

[14]孙旋.作家梁晓声研究综述[J]. 云南:云南社会学科. 2005年第3期。

[15]王炳社,曹强.论梁晓声〈雪城〉创作的误区[J].渭南: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7第16卷第4期。

注释

1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69页。

2李锋.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J].淄博:淄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一期。

3乔丽娜.理想者的生命之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J].邢台:邢台师范高专学报第16卷第2期。

4卢大英.生动的艺术群像,深刻的思想内涵—小说〈年伦〉浅析[J].伊犁: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一

九九五(四)。

5梁晓声.有裂纹的花瓶[M].百花文艺出版社。

6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A[J].中篇小说选刊C.1984年第2期。

7梁晓声.梁晓声知青文学选序C[M].经济日报、山西旅游出版社.1997.4。

8梁晓声.雪城[M].北京十月出版社。

9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M].经济日报出版社。

10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M].经济日报出版社。

11梁晓声.雪城[M].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

12梁晓声.雪城[M].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

13梁晓声.雪城[M].北京:北京十月出版社。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ding

浅析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三类女性形象——贞女型、圣母型、“巾帼”型作一番考察与梳理,获悉这三类女性形象的三个特性——时代性、超时代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梁晓声;知青文学;女性形象 1引言 在中国当代文坛,以知青文学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作家梁晓声在知青文学史上无疑有其独特的地位。在隐去了那些“伤痕”与“反思”之后,他用自己的笔调“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着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1。也正是通过这种“剥离”与“维护”。创构了其知青文学的两大基调——“悲壮”与“崇高”,梁晓声以笔为弦,为我们拉响着那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火红时期的英雄主义赞歌。 虽然在几千年的封建长河中女性一直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历史记载之中,但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却往往成为文学魅力之所在。梁晓声的作品也不例外,其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大都给读者留下了肃然起劲的印象,对于那一代女性来说,梁晓声是带着一种虔诚的心态去完成她们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蜕变。同时,这些女性的清绝、薄命、与崇高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作品中男人们的心灵,她们大都影响或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与此同时,梁晓声也在剥离着错误运动中的某些正确精神去刻画女性们命运中的勇往直前,她们在梁晓声笔尖逃逸的思绪中显示着历史的沉重,而这种沉重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历史对女性命运的忏悔。所以,笔者认为梁晓声知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有着特定的时代光彩,又有着超越时代的意蕴,自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局限。笔者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去做些有关梁晓声知青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力所能及的探索。 目前对梁晓声知青作品的研究已相当丰富。可以说有关梁晓声作品的研究处于一种“与作品俱进”的状态,且精彩纷呈。在这些研究性文章中,研究者主要对梁晓声知青文学的创作主题,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主题方面:李锋在《一曲悲壮的英雄主义赞歌—谈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2中认为梁晓声剥离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悲惨遭遇,用一种“维护”的心态去展示那个时代特有的真诚与“英雄主义”情怀,从而揭示其主题。乔丽娜在《理想者的生命之歌—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3则作者站在反顾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而透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面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045954.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师陀小说研究综述

师陀小说研究综述 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河南杞县人。另一个笔名是芦焚,1946年以后改为师陀。1932年以芦焚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请愿正篇》,由此开始文学创作。小说创作多集中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说集有《谷》《里门拾记》《落日光》《无名氏》《果园城记》等,中长篇小说有《无望村的馆主》《结婚》《马兰》等。 前言 师陀创作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与此同时,人们对他的研究也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已经持续了近80年,一共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建国前,批评家以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学识进行印象式批评。1936年, 师陀的短篇小说集《谷》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 这使师陀从此享誉文坛,也由此引起了大众的注意。随后1937年,师陀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出版,刘西渭在评论中敏锐的抓住了师陀创作中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和创作追求,并形象的概括为“诗是他的衣饰,讽刺是他的皮肉,而人类的同情者,这基本的基本,才是他的心。”①1946年,《果园城记》出版,师陀的小说创作已趋于成熟。最早的评论文章,应该是唐迪文同年发表于《大公报》上的一篇评论文章《果园城记》,唐迪文认为《果园城记》是“古老的内地中国的一个投影, 也是一篇朴素的诗。”②当时杨刚、金丁、孟实等优秀批评家从创作历程、题材等方面进行感悟和品评,具有很大的开创性。 第二个时期是建国后到1990年前。建国初期,师陀研究处于停 ①刘西渭《读<里门拾记>》,《文学杂志》第一卷第二期(1937年6月1日)。 ②唐迪文《果园城记》,《大公报》(1946年7月12日)。

滞状态,到了1980年前后,随着政治与思想的发展,学术的解放,专家学者重新梳理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师陀研究逐步苏醒,但是这一时期主要侧重于文学史的研究。较早的如唐弢在1979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①中仅以几百字对师陀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两方面进行了概述。而同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②则把师陀进行专章论述,对《果园城记》,《结婚》《马兰》等多个文本进行评述,并高度评价了《结婚》的艺术成就,充分肯定了师陀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关注了被先前文学史忽略的作家作品,唤起了批评家对师陀的重新关注。 刘增杰是第一位系统研究师陀的学者,随后,他在1984年整理出版了《师陀研究资料》③,集结了师陀生平资料、创作自述和评论选编,为师陀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第三个时期是1990年至今,在这一时期,师陀研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开拓,而这一时期的研究多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本文则重点从创作论研究、艺术风格和文体研究、意象和诗性研究、乡土小说和还乡书写、比较研究五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师陀研究进行梳理,以有利于师陀研究更好的拓展和深入。 一创作整体研究 早期,刘增杰在他的《师陀小说漫评》采用了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从生平经历、小说创作、他人评论等方面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之后对师陀整体研究的较少,直到近些年来,不断地出现了师陀创作研究的学术论文。唐鑫通过考察其小说创作中的“两次重要的空间转移:中原杞县到繁华都市”④通过对师陀文学创作中乡土题材和都市 ①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④唐鑫《论师陀小说创作》,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

第九讲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是八十年代最早出现的小说创作流派。他们多以文革以及文革以前的党历史上出现的极左路线为叙事起点,展开自己的叙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文革结束后,思想上、文化上自由空气的恢复,是启蒙文学思潮发展的必然。知青文学是一个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文学史概念,它从文革后期开始出现(如老鬼的《血色黄昏》),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知青作家还在以自己当年的知青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如韩少功的《暗示》、《日夜书》等。 一、伤痕文学 (一)概念 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文学模式。以1977年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为开端,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而得名。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它的出现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代表作家作品有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二)主要分类 1.揭露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和尊严的践踏。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等。 2.揭露文革对人的心灵的毒害。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等。

3. 表现文革中惊心动魄的运动斗争。 郑义《枫》、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等。 4. 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受难故事。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莫应丰《将军吟》,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等。 5.长篇小说 古华《芙蓉镇》,戴厚英《人啊,人!》等。 (三)评价 1:启蒙的意义、疗救的作用 伤痕小说是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启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其思想主线,它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文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2:恢复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伤痕小说紧贴社会现实,恢复了十七年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敢于直面现实、表现出极大的批判勇气和精神,有力地扭转了文革期间“瞒和骗”的文学。 3:艺术成就相对不高 由于情绪过于激烈,作家缺乏必要的文学准备,作品大多采取情感宣泄式的创作模式,笔调粗砺,语言缺少锤炼,只重视问题的提出(与五四问题小说同),而忽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叙述方式过于单一。 二、反思文学 (一)概念 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

从《“小趋”记情》浅析杨绛的干校文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81045954.html, 从《“小趋”记情》浅析杨绛的干校文学 作者:刘美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7期 摘要:干校文学是将文化大革命阶段干校生活作为创作背景,其中的内容与思想具备了 强烈的时代印记,杨绛先生的干校文学创作风格是非常淡泊而且写实,通过坚韧不拔的人文情怀来吸引众多读者,本文则是结合《“小趋”记情》来分析干校文学,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独有的创作风格与思想情感,同时也对在当时生活中的人物心理情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小趋”记情》;杨绛;干校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1 一、引言 《干校六记》是在198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其中包含了《下方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以及《误传记妄》六篇作品,作者杨绛先生分别从衣食住行、友情、爱情等多方面来体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的干校劳动生活,同时从不同的经历、情感等视角来抒发自身对劳动改造的感受,身处异地的思想之情,睹物思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深深的无奈和苦涩,同样也由于杨绛先生经历了人生风浪,而在这种境遇下并没有激烈的不满情绪,更多表现出的是从容。 本文选择《“小趋”记情》来分析干校文学中的具体情感,其中的内容是阐述了杨绛先生在劳动生活中和同志们一起收养了一致流浪狗,是一篇叙情文,通过饱满的情感来展现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真实情感,引发众多读者的情感回应并展开了深入的思考。 二、《“小趋”记情》概述 在文中,“小趋”是一只无处可依、无人可靠的流浪狗,当大家把“小趋”带回来的时候,它的身上满是泥水,而且在冷风中瑟瑟发抖,但是大家并没有什么能用的东西来帮“小趋”擦干身体,于是便将它带到温暖的太阳下。小趋的“家”是大家用废弃的砖头和黍秸搭建起来的,在晚上时候会透进来冷风,但是,尽管是这样的艰难环境下,“小趋”还是顽强的活下来了。接二连三的生活困难并没有阻挡“小趋”的成长,而且“小趋”依然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每天都喜欢围着大家玩闹,给每个人释放着最大的善意,会因为杨绛给它提供的一些剩饭菜而高兴。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杨绛先生并没有大肆渲染,而是采用诙谐的方式来展现,“小趋”对于生命中出现的困难,或者是“砸”到它身上的挫折,它都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是不满的情绪,反而对生活依然有善意,并以快乐的情绪来度过每一天。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 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研究 一、情境母题 德国学者弗伦泽尔认为:“母题这个字所指明的意思是较小的主题性的(题材性)单元,它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但它本身却构成了属于内容和形式的成分,在内容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可以通过中心母题概况为一种浓缩的形式。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文学体裁中,几个母题可以组成内容。”我国学者乐黛云做了更为具体的阐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 “情境”有时也可译作处境、形式、局面。情境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特定的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特定的情况——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在比较文学中,情境就是特定个人、群体和诸多环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某种典型的人生境遇。每个特定的情境都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 母题依赖于情境,它的产生离不开情境,其本身是情境的模式化和概括。相同情境可以产生不同母题,同时,不同情境也可产生相同母题。所以情境母题是对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二、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的异同 “死而复生”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死亡之后灵魂或精神回归物质世界,并在新躯体中获得新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存在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在产生原因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1、死而复生的基本类型相同 (1)为情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上演了一幕幕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如《聊斋志异.连城》就是因为爱情起死回生的故事,贫穷的豪侠之士乔生因其杰出的才能受到富有的孝廉之女连城的爱慕,连城身染疾病,乔生不惜以心头肉救之。孝廉将连城许以富商之子王化成,连城含恨而死,乔生悲痛而绝。二人阴间相会,爱情使他们复活,复活之前他们唯恐在发生变故,便结为夫妻,二人得以返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为情死又为情生的至情男女,如《连城》篇,中为爱魂魄相从、死而复生的连城与乔生。还有干宝在《搜神记》也描写了贾文合与弋阳令之女死而复生后结为夫妻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同样也有因爱情复生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欧律狄刻被毒蛇咬伤而死,俄尔普斯赴冥府寻妻,冥后怜悯允许其妻返回阳世,但是返回途中俄尔普斯回头观望妻子,从此两人阴阳两隔。阿尔刻提斯代夫受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亦为人熟知,阿波罗为报答阿德墨托斯之恩,许诺若有人代死,其可免地狱之苦,国王之妻阿尔刻提斯愿为夫替死。赫拉克勒斯被其爱情所感动,下冥府救出阿尔刻提斯。为爱情从地府复活在希腊神话故事中还有阿多尼斯与阿芙洛狄忒,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阿芙洛狄忒痛不欲生,直入地府要人,宙斯特准阿多尼斯每年返回阳世六个月。 (2)、变形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相爱,但因家世地位的不同遭到父母反对,在为爱死去后魂魄化为蝴蝶获得重生。 古希腊神话中变形复生故事如高傲自大的阿拉克涅与雅典娜比赛纺织的故事。雅典娜嫉妒其纺织技术,便撕碎织布,阿拉克涅上吊而亡,雅典娜心生怜悯,用毒液洒在她身上,从此她变成了蜘蛛。还有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的故事,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非常恩爱。刻宇克斯出海受到海浪袭击而遇难,哈克西翁闻讯悲

师陀和他的乡土抒情小说《果园城记》

师陀和他的乡土抒情小说《果园城记》 师陀,1910年3月10日生于河南杞县,原名王长简,1946年以前用笔名芦焚,曾用笔名君西等。在开封读中学,喜爱评话,爱好文学。193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反帝大同盟作救亡宣传。翌年以芦焚为笔名(英文“暴徒”的音译)在《北斗》《文学月报》杂志发表小说《请愿正篇》,《情愿外篇》。1932年与汪金丁、徐盈创办文学杂志《尖锐》。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1937年短篇小说集《谷》因艺术风格独特获《大公报》文艺奖。 抗战期间蛰居上海,和巴金、卞之琳结谊。写以战时上海为背景的长篇《结婚》和散文集《上海手札》。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1946年发现有人冒用芦焚笔名,改以师陀为笔名,发表《果园城记》。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员、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辑,写电影剧本。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1957年后为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历史话剧《西门豹》、独幕喜剧《伐竹记》等,颇得好评。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谷》,《里门拾记》,《无名氏》,《果园城记》,《石匠》。中长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结婚》,《马兰》,《历史无情》。散文集;《黄花苔》,《上海手札》,《保加利亚行记》,《山川﹑历史、人物》。

果园城记 以一系列描写人物的短篇, 勾勒了上世纪初到抗战前期日益凋敝的中原乡城的图景,基调滞重隐痛,沉郁感怀,带有浓重的乡土情结。看似和谐宁静。实则衰落逝去的小城人生。 一、果园城 二、“鬼爷”(城主) 三、葛天民 四、桃红 五、贺文龙的文稿 六、颜料盒(油三妹) 七、傲骨 八、阿嚏 九、塔 十、期待 十一、说书人 十二、灯 十三、邮差先生 十四、狩猎 十五、一吻 十六、三个小人物 十七、北门街的好汉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

在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中,梁晓声所创作的知青小说无疑是独特的:他把“悲壮”与“崇高”带给了我们,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闪耀着的“英雄主义”的光芒。一为了能更好地探讨梁晓声知青小说的主题意蕴,我们不妨先对知青小说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便明确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的特殊位置,找准其在知青文学中的座标。“知青文学”是上世纪80年代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现象,它的特殊性不仅和“文革”相关联,还和60年代末期将数百万知青投入农村这一历史事件相联系。那时,知青们怀着真诚的革命热情奔赴农村,实行自觉的“改造”。但他们于生活的底层一次又一次目睹和遭受“苦难”的袭击,他们终于发现现实欺骗、嘲弄了他们。当一个历史转折时代到来的时候,他们开始了理性的反思。于是,反映知青生活表达知青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的文学应运而生。在“知青文学”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知青小说。引领知青小说潮头的是以卢新华的《伤痕》和竹林的《生活的路》为代表的知青“伤痕小说”。我们发现,文本中充满了对“文革”悲剧的感伤的揭露和控诉:在这里,知青们美好的青春、信念被一点点埋葬,心灵被一段段扭曲。这类小说中有对生活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真诚信仰被愚弄的愤怒,有回首往事的悔恨与悲哀。可以这样说,知青“伤痕小说”唱出了那代知青的人生“悲歌”,它燃烧着满腔的愤怒与沮咒。知青们心灵的创伤、积压的情感,通过小说这一载体以一吐为快的决堤气势冲向社会,它的每一声带血的呼喊,都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有力控诉和批判。当伤痕的情感潮流决堤般地渲泄之后,知青小说便走上了理性的河岸,开始了艰难的“反思”历程。知青“反思小说”的源头之作当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这是一部以爱情与理想的乞求为线索,表现一代知青崇尚科学理性的思想特点的小说。孤傲的气质、坦诚的情感、深刻的思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读者。此时的“反思”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那时生活的留恋、迷惘,暗示一种情感的较为理性的回归;有的则从文化和哲学角度对知青生活进行深刻的观照,或写知青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弱点(如,张抗抗的《隐形伴侣》);或借知青生活追寻理想的文化人格(如阿成的《棋王》)。此后,知青小说在生活评价上开始发生“分裂”:或者继续坚持对“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否定和对生活荒谬性的冷静批判;或者在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维护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和献身精神,并且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梁晓声《我加了一块砖》,《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2期)。梁晓声在这一方面表现得最为赤诚与顽强,也最具代表性,他用他的笔为知青一代立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而“英雄主义”则是这座丰碑永远的魂。二梁晓声有过七年在北大荒的“知青”经历,这为他创作知青小说提供了丰厚的生活基础。刘再复曾说过:“事实上,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生活的‘敏感圈’,作家在自己的‘敏感圈’中,有自己独特的素材积累、情感积累,有自己的心灵体味过的许多动人的东西。作家在这个敏感圈中,完全处于自由状态,文学研究WENXUE Y ANJIUdernohinesecM32IANDAIXUWENY2005.11他能听懂这个敏感圈中独特的语言,能感知这个圈内各种情感的微妙差别和变异。”可以这样说,七年的“知青生活”就是梁晓声的生活“敏感圈”。他的小说,如《白桦林作证》、《北大荒纪实》、《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为了收获》、《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等,皆以十年动乱为背景,以辽阔、苍凉的北大荒和北大荒人为基本素材,虽然也写到了知青所受的愚弄,但更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谱写了一曲豪迈悲壮的知青交响乐,在中国新时期知青小说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在“知青”小说创作中,梁晓声自有其独到之处。他不再去诉说“文革”中所遭受的不幸,也不再去表现“知青”返城后对农村的怀念、对土地的眷恋或在新情况下的迷惘和追求,而以充沛的激情和非凡的豪情,去歌颂和礼赞那一代“知青”的英雄主义——悲壮的英雄主义,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思想情感语言 【论文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思想情感的文学。本文研究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并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过现代社会和人的意识情感的加入,来改变中国古典文学造成的封闭和隔绝,使文学在内容和表达上与当代中国人的实际有更多的联系和契合。近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过程中,在一种无孔不入的话语的渗透之下,一些像“全球化”之类的词语,成了神圣的词语,只要说出来就具有天然合法性,而不论其所指何物。与此同时,一些诸如“革命”、“救亡”之类的词语,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命运,一说出来就成了天然的“非法”,甚至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当下的语境中,“纯文学”、“新时期文学”、“先锋文学”等成了人见人爱的时髦话语,而“十七年文学”、“革命历史小说”、“底层写作”等则成了人见人怕的危险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过程中,现当代文学究竟如何发展变化,又处在何种现状呢? 一、现当代文学研究目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时期。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文学队伍主要是由两代作家构成,一代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大部分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遭到不公的批判和打击,并在社会底层度过了一段苦难日子,他们的创作里充满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精神和对人性的赞美。另一代是在“文革”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其中大多数人曾在“上山下乡”中感受了民间生活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从农村经验中汲取创作素材,由最初的知青题材到稍后的寻根文学,呈现出新的民间化创作趋向。两代作家们胸中涌动着知识分子新生的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自信,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病的同时,把希望寄托于批判的社会效果,在这种希望之中正滋生着已经消失了近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这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和活跃气氛。 而今天的当代中国作家,一部分忙着追逐“诺贝尔”文学奖,期望以此来奠定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另一部分则忙于追逐市场。由于读者的欣赏情趣和阅读趋向主导了市场,市场又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导致现在的文学市场化、快餐化、娱乐化、庸俗化、视觉化倾向。在现当代文学中,以两种文学思想表现最为突出。 (1)精神溃败。在这种精神溃败之中,有的作者干脆放弃信仰,放弃寻找精神出路的企图。如余华就在《活者》中传达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这样一种人生哲学。正如余杰所说,只有肉体的“活着”而没有灵魂的求索。 (2)性文学进入文坛。90年代末期,性文学卷土重来进入了中国文坛,在这些描写性的文学中声势最响的是贾平凹的《废都》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它们都描写了男人在生存困境中表现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 二、现当代文学存在“现状批评”现象 现状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最具诱惑力的部分,变化无穷的文学现象和不断推出的新人和作品,既联系着社会生活、文化思潮的搏动,又提供了不重复的新鲜刺激,批评的创造性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最为活跃。因此,许多人把当代文学研究与“现状批评”画上等号。这一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它可能迟滞了对“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的研究,以至于这三十年的文学已从一些人的研究视野中消失。这些部分文学研究,往往构成现当代文学研究最脆弱的环节。很显然,这三十年的文学创作总体水准的普遍性缺陷,是难以吸引更多注意力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曲折的文学进程,又蕴含着某些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问题和矛盾,这涉及现代文学传统、作家精神结构、现代文学艺术形态等。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曾国藩文学研究综述 周圣煌 (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曾国藩散文师承桐城,却又不乏创新。曾氏以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为湘乡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曾国藩;文论;古文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5-0103-02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湘乡派的领军人物—— —曾国藩的研究是比较全面深入的,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1整体研究状况 在全国第一次曾国藩学术研讨会[1]上,有10余篇论文对曾氏文学的文论、诗论、美学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曾氏古文理论与桐城派的关系和在桐城派中的地位,论者多有分歧;本次学术研讨会存在重文论轻诗论,重文学理论轻文学实践的问题,对《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的评估以及对湘乡派和宋诗运动的探讨涉及甚少。[2] 2006年,张静在《曾国藩文学研究》的第四章专门论述了曾氏散文创作的背景、成就、影响,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湘乡派与桐城派的关系,资料翔实,论述完备。 2006年,苏州大学胡影怡撰写了题为《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三章,其中湖湘文化与曾国藩之关系部分比较有新意,开拓了新的研究空间。作者认为湖湘文化对曾国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经世致用”为治学著文之重心;第二,文风硬朗,气象峥嵘;第三,兼收并蓄,吐故纳新。 2007年,安微师大汪磊从批评史角度撰写了《曾国藩文学思想研究》的硕士论文,论文分上下篇,论文以咸丰二年为界,将其文学思想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论文从社会文艺思潮、义理心性之学为核心的哲学观、古文理论等方面对曾氏文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篇第四节,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从创作军歌、戏曲小说等方面研究了“曾国藩的俗文学观”。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复旦大学翔云发表《曾国藩文学研究意义之探析》一文。文章回顾了曾国藩研究从重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到重文学研究的历程,给出了比较明朗的线索,可资参考。 2与桐城派关系研究 探讨曾国藩与桐城派关系的论文共13篇,博士论文1部。 2008年,上海大学邰红红以《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为题撰写博士论文。论文从五个方面对曾国藩与桐城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中兴时期曾国藩的文学思想”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有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曾光光的《曾国藩兴桐城与倡洋务之间的联系》,该文从洋务运动的视角对曾氏的文论思想进行了阐述。 潘志和的《从“古文辞类纂”到“经史百家杂钞”—— —论曾国藩与桐城派的承传关系》,该文从创作实践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3与湘乡派关系之论文 此类论文只有2篇,分别为万陆的《曾国藩与湘乡派》和翔云的《曾国藩与湘乡派之论析》。前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曾氏进行了论述,有很明显的时代特色;后者从社会发展、文学发展的规律的角度对此进行解读,更加客观。 4曾国藩文论思想研究 此类论文共有19篇,以下论文比较有价值: 娄底师专胡志泽的《曾国藩文论的纲、目、质》一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来考察,探寻得其文论的总纲—— —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 —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 —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归纳总结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南通大学黄伟的论文《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从“文化品格与治学胸襟”、“古文理论的承祧与追求”等方面对曾氏文论进行了解读,力图挖掘其隐藏的文化涵义,进而达到认识曾氏古文理念的目的。 湖南社科院周颂喜的《曾国藩古文理论评述》一文从“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者缺一不可”、“汉宋调和,骈散相兼,道文俱至”等四个方面总结曾氏古文理论。目前文论研究大概也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只是研究的更深入更具体。 湘潭大学冯霞的《曾国藩文论与书论的互通》一文,从书法角度研究文论,很有新意。 5曾国藩文论之创作论研究 此类论文共9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为: 首都师大刘可的《瑰玮奇丽,气象峥嵘—— —曾国藩论文章风格》,该文从作者个性、文气、形式、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曾氏古文风格形成的原因。 湖南师大燕良轼的《曾国藩的文艺创作心理思想》从文艺心理学角度对创作论进行了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复旦大学翔云的《曾国藩的振世诗文》从内忧、外患、求索三个方面揭示曾氏古文创作的原因及其影响。(下转第105页) 作者简介:周圣煌(1984-)男,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艺思潮与文学

浅谈知青文学

何为知青文学?当代人普遍认为,知青文学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对文革中知青的遭遇,以及文革后知青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的文学表达。这与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对知青文学的界定保持一致。不过,这只是狭义上的知青文学。根据学者定宜庄、刘小萌对上山下乡史的研究,上山下乡的起止时间为1953年到1980年。如果将上山下乡作为知青文学的大背景,那么知青文学的外延就包括不限于文革。在此基础上,学者郭小东给出了广义的知青文学概念,即,以上山下乡为题材,展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生产生活、思想情感与精神风貌的一种文学样式。从郭小东的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知青文学几乎是贯穿新中国历史的文学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以不同的面貌存在,被归入不同的文学思潮范围中。 一、文革前的知青文学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1953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起始之年,也是中国知青文学的起点。这一年,团中央下发文件,组织高小、初中毕业生回乡。这次号召知识青年回乡是一种政策性的倡导,本质上是人力资源调配的行为。除了强制性地把右派分子赶到农村监督劳动外,其他人的回乡行为基本上是自愿的、零散的。不久后,文坛便出现了一批描写回乡知青建设新农村的文学作品,如马烽的《韩梅梅》、邓普的《军队的女儿》、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黄天明的《边疆晓歌》、冯金堂的《红姑娘》、柯蓝的《洋土结合》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着共同而鲜明的主题,即革命理想与革命豪情,以及这种理想与豪情在现实斗争中的消长变化,最终升华为对革命理念最大限度的张扬和歌颂。这类文学作品包含革命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所创造的人物概念化、简单化,只不过是国家政策的传声筒罢了。 二、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 文革期间的知青文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流价值下的文学创作;另一部分是带着反叛精神的地下文学。文革10年给广大知识青年带来的精神伤痛,一直以地下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如食指等人的诗歌创作。那些所谓的地上文学,则处在话语权与文学精神被阉割的状态下。 1973年前后,文坛出现了一些反应知青生活的中长篇小说,如,张抗抗的《分界线》、邢凤藻与刘品青合著的《草原新牧民》、汪雷的《剑河浪》、王世美的《铁旋风》等。这些小说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青生活的状态,但受先天不足的影响,难免堕入俗套。与此同时,政治审查也是无处不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如今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于1975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分界线》。有一处写到北大荒的原野上有野罂粟花,当时没留意。样书出来后,被送到有关部门审查。张春桥夫人发现了罂粟这两个字,立即召见出版社领导,指出这是一个政治性错误:罂粟是国际公认的毒品,而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杜绝了毒品的国家,中国的土地上怎么可以生长罂粟?这不是往我们国家脸上抹黑吗?这不是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提供攻击我们的口实吗?出版社当即让印刷厂悄悄地将已经印出书全部返工,翻到书中出现罂粟字样的那一页,由工人把每一页上的罂粟用纸贴上,换成石竹花的名字。尚未印出来的那几十万册,那一页全部改版重印,另行装订。 这类作品是作者在时代大潮下滥用激情,失去独立个性的产物。这些小说中的人物模式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当代文学研究综述

一、全球化与中国文学:陷于策略对全球化”冲击做出回应的讨论会,在2001年举办了很多次,几乎涉及到文学研究的各个学科。2001年8月11-14日,曾经中断十多年的中美比较文学双边理论对话,在清华大学恢复。理论对话的总主题是比较文学的全球化:走向新的千年” 2001年4月23-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扬州大学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讨论会。2001年10月10-13日,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厦门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对新理性精神”的提出,前提即在于全球化潮流下,如何坚持中国立场'并发 出中国声音古典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举办了’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新世纪文学理念”的研讨会,着重探讨古代文学如何致力于当代文化的建构”。

各学科重要学者对全球化"讨论的纷纷参与,将全球化”讨论引向了深入。此前曾有过的简单二分法一嗖么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意识形态演变”从而抵制,要么认为是自由民主来临从而全面欢迎一祀被超越,对待全球化”的理性沉潜,成为2001年全球化”的主流态度。 2001年的文学研究界,首先理性地承认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为身边的事实。学者只能以积极的姿态,来进行甄别和判断。 目前,学界对全球化”概念有着不同的见解。大多数人仍然笼统地把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 文学的全球化”混为一谈,在概念使用上显得不够准确和明晰。针对这种现象,王一川提出了 全球化”与全球性”的概念区别。他用全球化”来专门指代经济状况”,而把全球性”用来 扌描述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全球各国之间相互参照、冲突、激励或共生等状况,主要涉及多种彼此不同的民族之间在宇宙观、道德、心理、社会、语言、

浅析海外华文文学中

2010级硕士研究生期末考试考题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科目:20世纪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 ---------------------------------------------------------------------------------------------------------------------- 题目:《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以李碧华、 严歌苓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 姓名:张健 学号:2010020430 老师:吴尚华 说明: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考题纸上的无效。第 1 页,共8 页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 ——以李碧华、严歌苓的“文革”题材小说为例 摘要:“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孤本”,成为大陆作家和海外华文作家孜孜不倦的叙述题材。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异文化的感染等因素,导致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革”呈现出另一种图景。他们将“文革”不在作为中心故事来讲述,而是作为一种叙述的大背景,他们对“文革”中悲惨事件的描述也相当的冷静、直白,他们的眼光不再局限于从社会、政治层面揭露“文革”残酷,而将视角投向荒诞的历史时期人性的扭曲、变态。 关键词:华文文学、新移民、文革、严歌苓、李碧华 “文革”不仅是历史事件,也是文学事件。长达十余年的浩劫,触动着国人的每根神经末梢。如果历史学承担的是政治性的定义,那么文学则承担治疗心理创伤的重任。在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伊始,以“文革”为题材或背景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犊,,从《班主任》、《伤痕》打开“文革”叙述的闸门以来,随后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新历史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都在不断的书写“文革”,逐渐形成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文革”集体性记忆。正因为“文革”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复制的孤本,众多作家都将其作为写作的试验场,大陆作家如此,海外华文作家亦如此。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异文化的感染等诸多因素,致使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革”与大陆作家的叙述大相径庭,呈现出另一种图景。 一、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另类“文革”叙述 海外华文作家(除去大陆作家以外的利用华文写作的作家统称,包括港澳台作家。由于叙写“文革”题材的基本为“新移民作家”,下文换用为新移民作家),大

浅析《青春之歌》揭示的文学现象

浅析《青春之歌》揭示的文学现象 吟唱生命的青春之歌 孙悦13级汉语言文学1班1340503140 《青春之歌》作为一部“文革”前十七年的文学主潮的代表作品,它完成了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的蜕变。其中揭示的一系列围绕文革产生的文学现象也可以称作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典型。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作者杨沫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小说的开篇就描绘了身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色运动鞋,手捏素白手绢的女学生在火车上的场景。小说中多次写到林道静喜欢白色,这一点细节映衬出其向往纯洁美好的精神个性,也与黑暗污秽的社会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林道静的命运坎坷,她出身在一个地主家庭,其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自杀。她从小受到后母的折磨,但面对每一次打她都不哭,从这里就开始体现了林道静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的品质。幸好命运并没有关闭所有的窗户,林道静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书本中她进入了一个并不污浊的世界,这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抗性格,有着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打算,有着自己的梦想。在后母的逼迫下,她最终走上反抗的道路。她孤身来到北戴河的小镇上,但现实的黑暗沾染着每一个角落,林道静本想在这个看似美丽宁静的临海小镇当个小学教员,“自己养活自己”,结果却受了校长余敬唐的欺骗,差点被当作“礼物”送给鲍县长。 故事到了这里读者的心境被带入到对女主林道静悲惨遭遇的忧伤与愤恨之中,在情感被打压到极点的时候,往往更容易唤起读者对于探寻反抗道路的思索,作者在这里很好的把握了读者的心理,将读者的情绪控制的恰到好处。从小说的这里开始便加入了三个男主人公的故事,林道静也在这三个人的影响之下走入了对自己命运的探索与抗争的道路。 关于小说中出现的三个男主人公,在文学创作上,他们也同样代表着不同的三个含义。首先是余永泽,他在林道静的心目中是第一个拯救她的人,不仅仅是在现实中,也同样是在精神上的拯救,当她充满绝望决定在雨夜的海边结束自己惨淡的生命之时,是余永泽将她拦住,带她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从此她便在余永泽的帮助下鼓起勇气重唱自己的青春之歌,小说中这样写到:“余永泽不慌不忙的谈起了文学艺术,谈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谈起雨果的《悲惨世界》,谈起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海涅、拜伦的诗;中国的作家谈起曹雪芹、杜甫和鲁迅……他似乎知道得很多,记得的也很熟。林道静睁大眼睛注意地听着从他嘴里慢慢流出的美丽动人的词句,和那些富有浪漫气息的人物和故事。”【1】,林道静在余永泽身上看到的是自己向往的一面,她在余永泽的身上找到了与自己同样热爱文学的特点,她听着余永泽的诉说,渐渐的被感动了,脸上不觉流露出欢欣的神色,林道静的心里渐渐充满了一种青春的喜悦,一种绝处逢生的欣幸。对余永泽除了有着感恩、知己的激情,还加上了志同道合的钦佩。短短的一天时间,她简直把他看作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了。这一种青春的喜悦被爱情唤醒,让林道静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她的青春之歌在这里进入了第一个高潮。 很明显,作者杨沫在设置余永泽这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是以一个人道主义知识分子的形象去创作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余永泽对于胡适极端崇拜这一线索可以看出。胡适是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然而五四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观念形态,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这里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给整篇小说红色背景服务,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必将受到打击。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知识分子的意义是由于其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无产阶级的经济阶级地位所决定的。由于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身于有产阶级家庭,同时在出卖劳动力的形式和工作条件上与一般个人、农民有很大不同,因此具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双重性。”【2】,根据这一条定义我们就可以发现林道静这一个人物形象的身上就具备着这样的双重性,她的母亲是佃户出身,而她的父亲又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