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2.3《化学平衡状态》课件(苏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6张PPT)

反应平衡时 ——v(正)=v(逆),c(反应物)、c(生成物)均 _不__再__改__变____,但不一定相等或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
—以上过程中v-t图像表示如下:
2、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__等__时,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 持_恒_定__的状态。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志
化学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状态的判定: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也生成了 m mol A,即v正=v逆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 B的同时也消耗了 p mol C,即v正=v逆 2)、温度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其他不变) 3)、颜色
①当m+n≠p+q时,Mr一定 ②当m+n=p+q时,Mr一定
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7、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O2(g)+SO2(g)——SO3(g) +NO(g) ΔH=-41.8 kJ/mol,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48分48秒15:48:48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48 分48秒下午3时48分15:48:4821.11.9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 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104页 0158页 0240页 0312页 0360页 0362页 0364页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附录Ⅰ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Ⅲ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元素周期表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 度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PPT25张

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5课时化学平衡图像、等效平衡PPT25张

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生成物 C 的体积分数减小,反应
物的含量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本 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反应的两边都是气态物质,所以正反
课 时 栏
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而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目 开
不能使平衡移动,所以达到平衡后,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分
关 数不变。
知识·回顾区
(2)关于 t2 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A.t2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t2 时Ⅱ和Ⅲ代表的物质反应速率相同
本 C.t2 时氢气、氮气与氨气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3∶1∶2
课 时
D.t2 时氨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栏 目
(3)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温度,在改变的这个温度下反应达到
开 关
平衡,此时 n(H2)比图像中平衡时的值稍大,那么该温度最可
学习·探究区2.在Biblioteka 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
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共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
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
的关系;或者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

的关系。即“定一议二”原则。解题过程中,可以作辅助
课 时
线帮助分析。例如反应 aA(g)+bB(g) cC(g)在不同温度
栏 目
逆反应有影响,而成比例的增加反应物,相当于加压,
所以平衡会移动,必须极值等量平衡才等效。
学习·探究区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按题 2 中四种情况分别建立平衡, 其中为等效平衡的是 ①②③④ 。
解析 恒温恒压条件下,若转换后(按计量系数换算成方程

式同一边的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

2.3.1 化学平衡状态 课件(人教版选修4)

2.3.1 化学平衡状态 课件(人教版选修4)

(1)A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Ⅱ.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 2 与黄色的 CrO 7 4 有下列平衡
- -
关系: Cr2O2 7 +H2O

2CrO2 4 +2H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
生成物浓度增大,但 比原来的小 体系压强减小,但比
应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 应方向移动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原来的大
体系压强增大,但比 原来的小 体系温度降低,但比 原来的高
体系温度升高,但比
原来的低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时平衡移动的方向。若同时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几个条件, 不能简单地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只有 在改变的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一致时,才能根据勒夏 特列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如A(g)+3B(g) 2C(g)
3.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 、 压强 以及
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 ),平衡就会向着 能够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探究2:如何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
1.对平衡移动概念的理解
(v 正=v 逆) 各组分含量 保持一定
(v 正 ≠ v 逆 ) 各组分含 量改变
(v 正′=v 逆′)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1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1.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 学 平衡状态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掌握勒夏特列原理及其应用。
温 故

苏教版选修4 专题2 第2单元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课件(33张)

苏教版选修4 专题2 第2单元 第2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课件(33张)

0.4 0
即可得各物质浓度的取值范围:
0<c(X2)<0.2 mol·L-1; 0.2 mol·L-1<c(Y2)<0.4 mol·L-1; 0<c(Z)<0.4 mol·L-1。]
“一边倒”法判断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浓度取值 (1)完全转化到“ ”的右侧,求出生成物的最大值,反应物的最小值, 此时反应物可能为 0,也可能不为 0(如本题中 Y2)。 (2)完全转化到“ ”的左侧,求出反应物的最大值,生成物的最小值。 (3)据(1)、(2)得出各物质的浓度的取值范围进行讨论。
【答案】
a (1)V
mol·L-1
b V
mol·L-1
0
v(正)
v(逆) (2)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3)相等 保持不变
题组 3 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 5.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 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 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 a mol A,同时生成 3a mol C 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2日星期日2021/9/122021/9/122021/9/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22021/9/12September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22021/9/122021/9/122021/9/12

【课堂设计】14-15苏教化学选修4课件:2.2.3 化学平衡常数

【课堂设计】14-15苏教化学选修4课件:2.2.3 化学平衡常数

知 新
1.化学平衡常数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n pC(g)+qD(g)
cpC· cqD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m 。 c A· cnB K 值越大, 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反之就转化越不完全,转化率就越小。 2.K 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
cpC· cqD 生成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用 QC= m c A· cnB 表示,QC 叫该反应的浓度商,则: 当 QC=K 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当 QC<K 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当 QC>K 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利用 K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计算转化率 依据起始浓度 (或平衡浓度 )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 (或 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 c(H2)= c(CO)· 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 (5)在 800 ℃时, 发生上述反应, 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 浓度分别为 c(CO2)为 2 mol/L,c(H2)为 1.5 mol/L,c(CO)为 1 mol/L,c(H2O)为 3 mol/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填 “正向”或“逆向”)进行。

化学:《化学平衡》-课件(苏教版选修4-)

化学:《化学平衡》-课件(苏教版选修4-)
;足球指数 即时指数 足球哥不是?难道你就用呐种态度对俺?”老陆故意拉着脸.“陆哥?”“哼!俺最烦你呐壹点,动不动就拿陆哥の身份压俺!哼,你别忘记了,你与俺,是几乎同事被主人创造出来の.知道不,是同事被创造出来の,你凭哪个让俺叫你陆哥?”老七咬牙切齿の说.“老七, 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俺都是你陆哥.俺虽然只比你早壹点点,被主人创造出来,但那也是比你早.俺是老陆,你是老七!”老陆道.“呼……呼……”老七没再说话,不过喘息声加叠.“好了好了,你不叫陆哥就不叫吧,反正呐几万年来,你也没叫过几次.不过,你不能赶俺走,就算你不把呐个人 让给俺玩,俺也想留下来看看你怎么玩.”老陆退让壹步说道.“哼!”老七冷哼了壹句,不过倒是没有再驱赶老陆离开.“唰!”呐事候,只见老七再次挥动手臂,壹股诡异の波纹,在空间内传递出去.前方数百米之外の地面,顿事快速裂开.“咚咚咚!”壹阵沉叠の声音,从裂缝中传出.整个大 地,都在震动.过了片刻,几道身影,从裂缝中冒了出来.壹共有伍道身影,它们手中,都拿着统壹の黑色武器,看上去像是壹柄炳斧头.伍道影子从地面裂缝中走出后,看了看老陆和老七所在の位置后,便转过身.“轰隆!”它们突然加速,向前冲了出去,速度极快.“老七,你只派出铜甲卫士?”老 陆皱眉.“铜甲卫士足够了,你不是也说了,那个人,只有道尪境の道行吗?他可能连壹个铜甲卫士都打不过,而俺派出足足伍个铜甲卫士,全部足够了.”老七嗤笑说道.“也是!若是直接派出银甲卫士,那可能直接就将那小家伙给杀死了,就不好玩了.虽然,最后还是要杀死他,但能多玩壹会,也 是好の.”老陆发出笑声.此事,鞠言正小心の壹边行走壹边观察环境.“嗯?”鞠言眉头皱起.他目光凝聚,看了看地面.他感觉到,地面有轻微の震动.“不好,似乎是有哪个东西,正在向着俺呐里接近过来.”鞠言很快就有了判断.他不仅判断有东西接近自身,而且速度还极快.由于,地面の震动 越来越明显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课件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因素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 应速率越快;压力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适当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词
反应方向决定了化学平衡的移 动方向。
详细描述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 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就会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在制药工业中,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通过调节平衡 条件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药物。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状态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中, 通过化学反应原理来降低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
在土壤污染修复中,通过调节土壤中 的化学平衡来降低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的活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用率。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状态,可以减少 有害物质的排放,促进环境保护。
推动科学研究
化学平衡状态是化学反应动力学和 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深 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02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化学反应的速率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关键因素 。
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了反应进行的快慢,对 于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状 态的特征之一。
《化学平衡状态》ppt课件
目录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 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应用 • 化学平衡状态的实验验证
01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0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 率相等且不再改变的状态。
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等速标志 v正 = v逆 (本质特征)
① 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 速率。
② 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 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2)恒浓标志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 的含量保持不变(浓度标志):
①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 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 ②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 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等,则气 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 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均保持不变。 ④ 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的概念 化学平衡的概念CO +H CO+H2O 2 2
P43页的交流与讨论:
浓 度 速 率 生成物
高温
·
O
反应物
· v

·
t1
时间
O
·
v逆
t1
时间
化学平衡的概念
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 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 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 意 对象

mA(g) + nB(g)

pC(g) +qD(g)
是否 平衡
平 衡
压强
当m + n≠p + q 时,总压力一定 (其它条件一定)
当m + n =p + q 时,总压力一定 (其它条件一定) 混合气 当 m + n≠ p + q 时,M一定
不一定
平 衡 不一定
体的平 当 m + n = p + q 时,M一定 均M
2.可逆反应特点
①相同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发生 ②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即反应物、生成物共同存在
1.下列为可逆反应的是 ( BC ) A. 氢气与氧气点燃可化合成水,水电解可生成氢气 和氧气,因此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B.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 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又有分解。 C. 合成氨的反应,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其转化率总 是达不到百分百。 D.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 化钙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生成碳酸钙,因此这二 个反应是可逆反应。
2.速率-时间关系图:
2NO2
N 2O 4
V(molL-1S-1) 升高温度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V’逆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2
t(s)
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 同等程度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 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V(mol.L-1S-1)
V‘正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cC(g)+dD(g) a+b > c+d
V’逆 V逆
0
t1
t2
t(s)
注意:

1.例: I2 + H2
2HI
增大体系的压强, 平衡不移动, 但浓度增大,颜色加深,速率加快! 2.充入”惰性气体” a 恒压 当成”减压”
V(molL-1S-1)
课堂练习
练习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NO2,建立平衡: 2NO2 N2O4
测得NO2转化率为a%。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再充入1 molNO2 ,待新平衡建立时,又测 NO2的转化率为b%,问 a、b值的大小关系。 b﹥a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本P51活动与探究
1.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V(molL-1S-1)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s)
可见,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 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 V逆。
平衡移动的本质
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 或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课堂练习
1.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
BC
)
B. 混合气体的密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mA(g) + n B(g)

pC(g) +q D(g) 是 否 平 衡
平 衡 平 衡 平 衡 不一定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
混合 体系 各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一定 中各 组分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的 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 含量
第二单元
化学平衡状态
你知道吗?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 Fe2O3+3CO ===== 2Fe +3CO2 从炼铁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 CO。100多年前,人们曾认为这是由于 CO与 铁矿石接触时间不够的缘故。为使反应进行 的完全,当时曾耗巨资改建高炉,以延长 CO 和Fe2O3的接触时间,结果尾气中CO的含量并 未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则平 衡 正向移动 ; c(CO2) 减小 。
课堂练习
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 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 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 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a>b+c B. a<b+c C. a=b+c D. a=b=c
A. 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 A、B、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3 :2 E.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F.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G. 容器中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A) 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 D (B)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C) 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 高 NH3的利用率 (D) 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课堂练习
2.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⑤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V正 > V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速率-时间关系图:
V(molL-1S-1)
, V正
增 大 反 应 物 浓 度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0t1 Nhomakorabeat2
t3
t(s)
v
V(正) 原平衡 V’ (正) 新平衡 V(逆) V’ (逆)
思考:
① ③
压强
2.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本P50交流与讨论
1)前提条件:
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加且反应 。
2)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 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 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3)速率-时间关系图: 增大压强
aA(g)+bB(g)
2.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投入 2molNO2进行反应:2NO2 2NO+O2,一 段时间后测得NO2、NO、O2的物质的量可能 是 ( D ) A. 2 mol NO、0.75 mol O2 B. 1 mol NO2、1.2 mol NO C. 2 mol NO D. 0.7 mol O2
可逆反应
条件
一定
状态
结果
C (B) 不变
v正= v逆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等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v(正)= v(逆) ≠0
c(B) 或 n(B) 或 ω(B) 一定
动 动态平衡: v(正) =v(逆) ≠0
定 变
条件改变→平衡改变
3. 在一定的温度下,固定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g)+ 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FG )

密度 ρ

注意化学反应的特点
C(s)+CO2(g) 2CO(g) (ρ一定) N2(g)+3H2(g) 2NH3(g) (ρ一定) H2(g)+I2(g) 2HI(g) (ρ一定)
平 衡
不一定
不一定
引自 /kejian/kejian/sort07 36/sort0765/sort0958/25712.html
可逆反应的概念及其特点
1.可逆反应
(1)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 向进行的反应称可逆反应。
2SO2 + O2 3H2 + N2
2SO3 2NH3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都不是可逆反应
1.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 成氢气和氧气,H2+ O2 = H2O是可逆反应。 2. 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粉末,冷却又变 成蓝色,所以无水硫酸铜结合结晶水的反应 是可逆反应。 3. 氯化铵加热变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两种 气体又自发变成氯化铵,氯化铵的分解是可 逆反应。
③若V正<V逆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 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