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戊型肝炎10年后患者血清抗病毒抗体的检测
戊肝诊断标准

戊肝诊断标准戊肝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毒标记物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建议,下面是关于戊肝诊断的一些参考内容:一、临床表现:1. 无症状型:患者无任何特异性症状,通常是由于偶然的实验室发现。
这种情况是戊肝感染最常见的类型。
2. 急性戊肝:包括:发热、乏力、恶心、呕吐、上腹痛、黄疸等症状。
3. 慢性戊肝:戊肝病毒感染超过6个月的患者。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疲劳、食欲不振、上腹痛等,但无黄疸。
二、实验室检查:1.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等指标的测定。
ALT通常升高,而血清胆红素可升高,但通常不超过20~30 μmol/L。
2. 血清戊肝病毒标记物检测:包括戊肝抗体和戊肝病毒核心抗原(Anti-HEV IgM and HEV antigen IgG and IgM)。
三、诊断标准:1. 急性戊肝的诊断标准:患者有上述的急性肝炎临床症状,并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血清戊肝抗体(Anti-HEV IgM)阳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或谷氨酰转肽酶(AST)测定轻度升高(一般为上限正常范围两倍之内);-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2. 慢性戊肝的诊断标准:患者满足下列条件:- 血清戊肝抗体(Anti-HEV IgG and IgM)阳性;-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持续超过正常上限范围6个月以上;- 血清总胆红素正常或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20~30μmol/L)。
四、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能够帮助诊断,但某些特殊人群如免疫缺陷、免疫抑制状态下,特别是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患者,血清戊肝病毒标记物反应可能不敏感。
戊肝诊断标准2021

戊肝一般指戊型肝炎,戊型肝炎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化验室检查。
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行咨询,根据各项检查进行确诊。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病前有戊肝流行区旅居史,具有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及饮用污染水等病史,而且戊型肝炎暴发以水传播比较多见,多见于成年人;
2、临床表现:患者起病急,常具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急性感染的症状。
患者肝大、质软,转氨酶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黄疸型肝炎可包括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3、病原学化验室检查:包括患者抗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戊型肝炎IgG抗体高滴度,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血或粪便中戊型肝炎病毒RNA阳性,或检出戊型肝炎病毒颗粒。
戊型肝炎的诊断亦需排除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和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肝损害,还需排除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损害。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前言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炎性坏死为主的肠道传播性疾病。
患者主要为成年人,病死率较高,尤其孕期最后个月的妊娠妇女患病后,病死率可达%~%。
戊型病毒性肝炎,首先在印度次大陆发现,中亚、东南亚、非洲、印度次大陆均有较大流行的报道。
多数爆发流行为水源性的。
食源性的报道亦见诸文献。
我国人群戊型肝炎的感染率约%。
急性散发性肝炎中戊肝约占%,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和北京地坛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崇柏、徐道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依据。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依赖病原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
.急性戊型肝炎及(黄疸型/无黄疸型)..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周内接触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粪便垃圾污染的水或外出就餐,到戊型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
..血清病原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
..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μ/(>/)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病原血清学检测,抗-阳性或抗-由阴转阳,或滴度由低转高,或高转低倍以上者。
临床诊断:..、..加..。
确诊病例:..。
注:有..者为黄疸型,无..者为无黄疸型。
.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参照.)。
..起病后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μ/。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浅谈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

浅谈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摘要:目的运用不同免疫学检验方法对感染性疾病甲肝及戊肝进行检查,并对其检验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将本县疾控中心于2021年3-6月常规监测人群中的60例甲肝、戊肝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甲肝患者为参照组,戊肝患者为试验组,两组均进行酶联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式的结果及灵敏性、特异性进行对比。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参照组酶联免疫法检出率为73.33%,化学发光法检出率为90%,试验组中酶联免疫法检出率为80%,化学发光法检出率为96.67%,经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准确性差异较为显著,为此具备统计学意义。
另外,参照组灵敏性及特异性依次为90%、93.33%,试验组分别为93.33%及96.67%,两种检测方式差异不明显,为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对感染性疾病甲肝及戊肝进行免疫学检验发现,化学发光法检验效果更加明显,有着较高准确性,具备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免疫学检验引言临床中,甲肝及戊肝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且两种疾病均属于传染性肝炎疾病范围,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发现,我国家甲肝及戊肝患者数量大幅度增加,加大肝炎病毒的控制力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免疫学检验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出患者肝炎类型,为此,在甲肝及戊肝临床治疗过程中,免疫学检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将本县疾控中心于2021年3-6月常规监测人群中的60例甲肝、戊肝标本作为研究对象,甲肝患者30例划分为参照组,戊肝患者30例划分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
1.2方法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均进行酶联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法检验,其中酶联免疫法检查时按照试剂说明书严格操作进行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以及间接酶联免疫检测。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通过化学发光对患者血清当中存在的戊型肝炎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进行检测,该种检测方法运用捕获法原理,促进人免疫球蛋白M抗体包被磁微粒,其中所产生的辣根过氧化酶则会发挥标记作用,对患者血清中的HEV抗原制备酶结合物予以标记,进而产生免疫反应,促进固相二抗-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产生,上述这种复合物是在发光底物放出光子所具备的、所催化作用下产生的,其发光强度与HEV-IgM抗体的含量呈正比例关系[1]。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

2022年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病理学》科目期末考试卷A一、判断题1、缝线刺激肉芽组织增生。
()2、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共同抗体,可与相应组织发生交又反应,引起免疫损伤。
()3、臭氧化学性质高度稳定,容易与细胞膜表面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导致炎性介质的释放,引起呼吸道的炎症。
()4、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外生殖器和乳房幼稚,卵巢内无滤泡,出现原发闭经和不育。
()5、间叶组织的化生在原因清除后往往可以逆转。
()6、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都是化脓性炎。
()7、胆囊癌的发生与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均有关。
()8、可合并白血病的淋巴瘤主要是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和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9、滋养层细胞疾病的共同特征为仅见细胞滋养层细胞。
()10、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可出现胶样管型,形似甲状腺滤泡。
()11、缓进性高血压病基本病变是全身细小动脉的痉挛及纤维素样坏死。
()12、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肺炎。
主要经飞沫感染,秋、冬季发病较多,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通常为散发性,偶尔流行。
()13、胶质瘤中,IDH突变常见于Ⅱ型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
()14、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发生的癌是髓样癌。
()15、肠阿米巴溃疡边缘呈潜行性的主要原因是阿米巴滋养体向四周蔓延,在肠黏膜层下形成液化性坏死。
()二、选择题16、血栓与血栓栓子最主要的区别是()A.成分不一样B.大小不一样C.产生的部位不一样D.前者可被机化,后者一般不会E.前者为原位形成的血栓,后者为离位的血栓17、炎症的最主要特征是()A.血管扩张B.血浆渗出C.纤维素渗出D.白细胞渗出E.红细胞漏出18、慢性胃炎时胃黏膜的萎缩属于A.营养不良性萎缩B.压迫性萎缩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9C.去神经性萎缩D.内分泌性萎缩E.损伤性萎缩19、下列哪种微量元素能促进伤口愈合至出()A.锌B.钠C.钙D.镁E.铁20、与胃癌关系密切的致癌物是()A.氨基偶氮染料B.亚硝胺C.黄曲霉毒素D.联苯胺E.乙茶胺21、流式细胞仪采用的光源系统是()A.可见光B.激光C.紫外线D.射线E.荧光22、终末期肾炎发生高血压的最主要原因是()A.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浓缩功能增强B.少尿C.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高脂血症E.肾素分泌增加23、青春期后骨循已闭合,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引起()A.肢端肥大症B.垂体肿瘤C.巨人症D.尿崩症E.性早熟症24、关于子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正确的是()A.上皮过度增生一原位癌一没润癌B.微小浸润癌一原位癌一浸润癌C.上皮异型增生一微小浸润癌一浸润癌D.原位癌一微小浸润癌一浸润密E.上皮异型增生一原位癌一微小浸润癌一浸润癌25、关于非萎缩性胃炎,不正确的是()A.黏膜浅层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B.腺体保持完整,无萎缩性改变C.严重者炎症可累及黏膜深层D.少数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E.黏膜内腺体诚少26、风湿性心肌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Aschof小体形成B.心肌细胞肥大C.心肌细胞萎缩D.心肌细胞变性坏死E.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27、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A.精神分裂症B.原发性高血压C.糖尿病D.肿瘤E.肺脓肿28、患者,女,60岁。
戊肝诊断标准

戊肝诊断标准戊肝诊断标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和病毒学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认患者是否感染了戊肝病毒以及病程的判断标准。
以下是关于戊肝诊断标准的详细解读。
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一种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肝炎。
感染戊肝病毒的患者大多数会自愈,但部分患者病程可进展为重症戊肝,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诊断戊肝感染对于治疗和防控至关重要。
根据国内外权威指南和相关研究,戊肝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内容:1. 临床表现:戊肝的典型症状为发热、黄疸、食欲不振、乏力等,临床表现类似于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
而在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免疫抑制患者,也可出现不典型症状或无症状感染。
对于具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戊肝感染。
2. 血清学指标:戊肝的血清学标志物主要是IgM抗体和IgG抗体。
IgM抗体通常在病程早期出现,可提示当前或最近的戊肝感染。
IgG抗体在感染后产生,并可持续存在较长时间,意味着曾经感染过戊肝病毒或接种过戊肝疫苗。
血清学检测主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或免疫层析试纸等方法进行。
3. 病毒学检测:戊肝病毒RNA的检测是确诊戊肝感染的金标准。
常用的病毒学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转录介导等扩增组成反应(TMA)。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戊肝病毒的存在并定量病毒载量,对临床诊断和疫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戊肝的诊断标准在不同地区和临床场景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别是在资源匮乏地区,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更为突出;而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病毒学检测的结果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
除了诊断标准,戊肝的防控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戊肝疫苗的研制和推广逐渐取得了进展,已经在一些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加强饮用水、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或未受污染的食物,也是有效预防戊肝感染的措施。
戊型肝炎lgm抗体是什么

戊型肝炎lgm抗体是什么一、戊型肝炎LGM抗体是什么戊型肝炎LGM抗体是指针对戊型肝炎病毒出现的抗体,通常被认为是戊肝的早期指标之一。
戊肝是指由戊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暴露于污染的粪便或血液中引起。
由于症状轻微,戊肝病毒很少被注意到。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急性肝炎和长期肝病。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戊肝对于预防和控制肝病的进展至关重要。
戊肝LGM抗体的测量可用于诊断戊肝及其早期感染。
该抗体通常在感染后1至4周内出现,并在6个月内消失。
由于抗体总结合的能力较差,因此可能会被错称为假阳性结果。
因此,需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是否为戊肝感染。
二、戊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戊型肝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而且治疗方法也不如其他类型的肝炎那样彻底。
通常情况下,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和并发症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1、床上休息:感染期间需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帮助身体自然恢复。
2、饮食调理:避免喝酒,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果汁等清淡易消化食品。
3、控制病情:如果已经发展成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则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治疗,包括控制体重、进行适度的运动以及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等。
4、预防感染:在治疗期间需要进行生活上的预防措施,例如勤洗手、避免使用他人洗漱用品、避免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等,以避免二次感染和传染给他人等。
三、注意事项1、及时就医:一旦患上戊型肝炎,一定要及时就医,尽快完成必要的检测和诊断,以便及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2、加强营养:饮食上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忌口刺激性、油腻、辛辣等食物,避免吃生冷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抗病能力。
3、避免饮酒:戊型肝炎患者应该禁止饮酒,因为酒精会对肝脏产生严重影响,影响病情的恢复和康复。
4、保持乐观:戊型肝炎对肝脏的损伤并不是很严重,而且通过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在病情的治疗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乙肝hbv-dna病毒数量标准乙肝(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肝炎疾病。
戊肝实验室诊断标准

戊肝实验室诊断标准
戊肝实验室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这是诊断慢性戊型肝炎的主要标志。
HBsAg阳性表示病毒已经感染了肝脏。
2.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或抗HBe阳性:HBeAg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复制标志。
当病毒量下降时,HBeAg会被抗体替代。
因此,HBeAg或抗HBe的状态可用于预测病毒的复制状态。
3.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HBcAb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体。
它在感染初期出现,并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HBcAb阳性通常意味着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
4.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是否阳性:如果HBsAb阳性,表示已经完成疫苗接种或自然感染后已康复。
5. 肝功能检查:在血液中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以检测肝功能是否正常。
6. 血清病毒学标志物:包括HBV DNA和HBsAg浓度,可用于评估病毒载量和预测临床转归。
以上这些指标综合考虑,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慢性戊型肝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Ξ 收稿日期: 2002203205; 修回日期: 2002204210 作者简介: 李新兰 (1961- ) , 女,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专业: 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
地方病通报 2002 年第 17 卷第 3 期 E nd em ic D iseases B u lletin 2002 V ol. 17, N o. 3
9. 24 1. 98 2. 08
由于 EL ISA 反应的 OD 值基本上呈指数分布, 因 此对万泰试剂及 Genelab s 试剂的检测结果取对数后 比较其反应模式, 结果如图 1, 可见万泰阳性的血清其 对应的 Genelab s 试剂的 OD 值也较高一些; 另外, 万 泰的阴阳性血清间分界较宽, 而 Genelab s 试剂的阴阳 性血清间分界不明显。
10 年后的血清标本进行抗2H EV 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戊肝诊断试剂对于被测血清标本中戊肝抗体的检出率各不相同, 使
用原核表达的具有构象依赖性表位的一种新研制出的国产抗2H EV IgG 诊断试剂盒的抗体检出率为 86% , 且阴、阳性分
界明显; Genelab s 公司 IgG 试剂的阳性率为 36% , 与应用美国陆军医学研究所戊肝抗体定量检测试剂检测结果相似, 有
表 1
三种戊肝 IgG 抗体诊断试剂盒对既往戊肝感染者抗体检出情况
Table 1 An tibody detection in sera of HEV-post- infection by three an ti-HEV IgG d iagnostic reagen ts
试剂 R eagents
所 (W RA IR ) 提供的抗2H EV Ig EL ISA 诊断试剂对血 清标本中抗2H EV 总抗体 ( IgG, IgM , IgA ) 进行测定, 结果用 u mL 表示。 另外还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 限公司利用具有多个构象依赖性表位的重组 H EV 抗 原N E 2 研制出的抗2H EV IgG EL ISA 试剂盒[8~ 11 ] (以 下简称万泰)。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实验操作
最低 L ow est
平均 M ean
最高 H ighest
0. 532 0. 514 0. 229
1. 368 1. 018 0. 457
2. 327 2. 415 1. 094
阳性血清平均 OD 值 Cu t off 值 M ean OD Cu t off va lue
of po sitive sera
2 结果 2. 1 三种抗2H EV IgG 诊断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 3 种 戊肝诊断试剂盒对戊肝感染者 10 年后血清标本中抗2 H EV IgG 的 检 出 率 由 高 至 低 依 次 为 万 泰 86% , Genelab s 36% , 科华 30%。在万泰阴性的 7 份血清中, 其余试剂检测均为阴性。从抗体水平分析, 万泰试剂检 测出的阳性血清抗体OD 值较高, 平均为 1. 368, 为该 试剂盒临界值 (Cu t off 值) 的 9. 24 倍, 而且阳性血清 中最低的OD 值亦有 0. 532, 为 Cu t off 值的 3. 59 倍。 其它 3 种试剂所检测出的戊肝抗体平均OD 值为相应 试剂盒 Cu t off 值的 2 倍左右 (表 1)。
16 份标本被正确判断为既往感染 (32% ) , 有 4 份被误诊为急性感染, 20 例可疑, 10 例阴性; 国内另 1 种试剂 (科华) 的阳
性率为 30% ; 使用具有构象依赖表位的抗原的试剂可以在戊肝感染 10 年后绝大多数患者体内检出特异性抗体, 而使用
传统抗原的试剂的阳性率很低。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抗体; 既往感染; 诊断试剂
Key words: H ep a t it is E viru s; A n t ibody; Po st2infect ion; D iagno st ic reagen t
戊型肝炎是戊型肝炎病毒 (H EV ) 引起的急性肝 炎, 主要经胃肠道传播。多年以来对戊肝感染后血清抗
体的持续情况国内外仍未形成统一看法[1~ 6], 其主要 原因是可靠的戊肝 IgG 诊断试剂的缺乏。1986 年 9 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防疫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为了解感染戊型肝炎 (戊肝) 10 年后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 并比较四种主要戊肝诊断试剂对既往感染
血清的检测能力, 应用国内外四种戊肝诊断试剂, 对 1986~ 1988 年新疆南疆地区戊肝大流行期间 50 例戊肝病毒感染者
中图分类号: R 512. 6; R 446. 62
文献标识码: A
D etection of An ti-v irus An tibody in Sera from Pa tien ts w ith Hepa titis E Af ter Ten -Y ear- Infection
L I X in2lan, R EN H u i, L IAN G X in2ha i, ZHU Ye2fan, R ex ida (S an ita ry and A n ti2ep id em ic S ta tion of X inj iang U y g u r A u tonom ous R eg ion, U rum qi, X inj iang 830011, C h ina)
·14·
地方病通报 2002 年第 17 卷第 3 期 E nd em ic D iseases B u lletin 2002 V ol. 17, N o. 3
文章编号: 100023711 (2002) 0320014204
感染戊型肝炎 10 年后患者血清抗病毒抗体的检测Ξ
李新兰, 任 晖, 梁新海, 朱也凡, 热西达
万泰W an ta i Genelab s
科华 Ke hua
检测数 D etected
N o.
50 50 50
阳性率 Po sitive rate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6 36 30
临界值 Cu t off va lue
0. 148 0. 512 0. 228
阳性血清 OD 值 OD va lue of po sitive sera
及结果判定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 材料与方法 1. 1 血清标本来源及采集方法: 1997 年 5 月在新疆和 田地区巴格其乡和喀什地区浩罕乡 (1986~ 1988 年戊 肝流行较严重的地区) 采集戊肝既往感染者血液标本 50 份, 分离血清, - 70℃保存待检。被检测者年龄范围 21~ 85 岁, 平均年龄 41 岁, 男性 32 例, 女性 18 例, 调 查当时一般情况良好。 1. 2 抗2H EV 抗体诊断试剂: 传统商业试剂采用新加 坡 Genelab s 公司 (以下简称 Genelab s) 和上海科华生 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科华) 生产的抗2H EV IgG EL ISA 诊断试剂盒。同时采用美国陆军医学研究
·15·
至 1988 年 4 月,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曾的爆 发流行戊型肝炎[7],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研 究探讨戊肝抗体持久性问题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我们 应用 4 种戊肝诊断试剂对 50 例戊肝感染者 10 年后的 血清标本进行了抗2H EV IgG 测定, 并就目前戊肝诊断 试剂的抗体检测性能及诊断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 果报告如下。
Abstract: To know the sera an t i2hep a t it is E viru s (H EV ) sta tu s in p a t ien t s w ith hep a t it is E after ten2yea r, infect ion, and to com p a re the detectab le ab ility to sp ecific an t ibody in po st2infect ion sera of fou r m a jo r hep a t it is E d iagno st ic reagen t s. sera sam p les of fifty hep a t it is E p a t ien t s after ten2yea r in2 fect ion w ere detected w ith fou r d ifferen t hep a t it is E d iagno st ic reagen t s. T he po sit ive ra te of an t i2 H EV detected w ith fou r d iagno st ic reagen t s w ere d ifferen t from each o ther. O ne new 2develop ed an t i2 H EV IgG d iagno st ic reagen t ba sed on bacteria l exp ressed recom b inan t an t igen w ith confo rm a t iona l2de2 p enden t ep itop es ha s the h ighest po sit ive ra te (86% ) , and can d ifferen t ia te w ell betw een po sit ive sam 2 p les and nega t ive sam p les. T he po sit ive ra te of IgG EL ISA reagen t of Genelab s Co. w a s a s low a s 36%. T he an t i2H EV an t ibody quan t ity resu lt s of W RA IR reagen t show ed tha t six teen from fifty (32% ) w ere judged co rrect ly to be po st2infect ion, fou r w ere w rong judged to be acu te infect ion, tw en ty w ere judged to be su sp ected infect ion, and ten w ere nega t ive. A no ther reagen t m ade in Ch ina had show n a po sit ive ra te of 30% on ly. Sp ecific an t ibody can be detected in m o st hep a t it is E p a t ien t s after ten yea rs by u sing an t igen w ith confo rm a t iona l2dep enden t ep itop es, bu t m uch low er po sit ive ra te w ou ld be ob ta ined by u sing t rad it iona l an t ige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