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级物理2期末一卷-定稿
2004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甘肃、青海、宁夏、贵州、新疆等地)14.在核反应方程式kX Xe Sr n U ++→+1365490381023592中( )A .X 是中子,k=9B .X 是中子,k=10C .X 是质子,k=9D .X 是质子,k=1015.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 y 平面(纸面)向里。
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 bcd 位于x y 平面内,线框的a b 边与y 轴重合。
令线框从t=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I —t 图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1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系列变化后又回一开始的状态,用W 1表示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 2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Q 2表示气体放出的热量,则在整个过程中一定有( )A .Q 1—Q 2=W 2—W 1B .Q 1=Q 2C .W 1=W 2D .Q 1>Q 217.图中M 是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镜离地面的距离可调节。
甲、乙二人站在镜前,乙离镜的距离为甲离镜的距离的2倍,如图所示。
二人略错开,以便甲能看到乙的像。
以l 表示镜的长度,h 表示乙的身高,为使甲能看到镜中乙的全身像,l 的最小值为 ( ) A .h 31B .h 21C .h 43D .h18.已知: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中位于a 、b 两处的质元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分别运动到a '、b '处。
某人据此做出如下判断: ①可知波的周期, ②可知波的传播速度, ③可知的波的传播方向, ④可知波的波长。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④B .②和④C .③和④D .②和③19.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
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
海淀区2004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科模板

海淀区2004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04.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9至16页,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各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He 4 C 12N 14O 16Na 23S 32Cl 35.5Fe 56Ag 1081.在严寒的冬季,利用温室大棚种植蔬菜、花卉、水果,即可以调剂市场,又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列举了一些与此有关的生产措施,你认为合理的是()①温室的设计应尽量提高采光效率,尽量减少温度的散失.②若使用简易的塑料大棚,最好能在入冬前给土壤施足有机肥,因为有机肥不但可以源源CO.不断地为植物提供矿质营养,还可以补充大棚内的2③温室蔬菜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但可以按植物的需求配给营养,还可以免除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④温室往往无风少虫,使得风媒花和虫媒花传粉困难,“花而不实”.奈乙酸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难题.A.只有①②③合理B.只有①②④合理C.只有②④合理D.全都合理2.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浓度升高),下丘脑感受到这种刺激后()A.在下丘脑部位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B.垂体后叶分泌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在下丘的调节下,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量增加3.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乳酸菌的调整期和对数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B.进入乳酸菌增长的稳定期,由于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调整期和对数期的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D.进入稳定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如图1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图15.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如果下列所示基因状况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例为9∶3∶3∶1的是( )图26.据CCTV “人与自然”节目报道,1998年8月,湖北某麋鹿自然保护区将圈养的部分麋鹿放入野外,回归大自然.经过追踪观察,这些麇鹿已初步适应野外生活.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麇鹿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野外的麋鹿其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地增加B .野外的麋鹿有助于保护区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C .野外的麋鹿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其某些基因的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 .野外的麇鹿与圈养的麋鹿因环境不同产生了生殖隔离7.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以北京为例,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指标主要包括( )A .2SO 2CO 3O CO 可吸入颗粒物B .S H 2 2NO CO 可吸入颗粒物C .2SO 2NO CO 3O 可吸入颗粒物D .2SO CO 3O 2N 可吸入颗粒物8.1L 0.1mol -⋅溶液与1L 0.1mo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微粒之间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OH ()H ()Na ()F (-++-=>=c c c cB .)HF ()F ()Na (c c c +=-+C .)OH ()H ()F ()Na (-+-+>>>c c c cD .)OH ()H ()F ()Na (-+-+=>>c c c c9.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 、+3Al 、+2Mg 、+4NH 、-Cl 、-24SO 、-3HCO 、-4MnO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22O Na 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3HNO 酸化的23)Ba(NO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K 、-3HCO 、-4MnOB .肯定有+3Al、+2Mg 、-3HCO C .肯定有+3Al、+2Mg 、-24SO D .肯定有+3Al 、+2Mg 、+4NH 、-Cl 10.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2108NO H CB .该有机物属于-α氨基酸C .其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 .该有机物可与3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1.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通常状态下,+4NH 和-2NH 各1 mol 含有的电子数均为A 10NB .标准状况下当氧气与氦气的原子数均为A N 时,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C .在100 mL 1 1L mol -⋅乙酸溶液中含乙酸的分子数为A 1.0ND .1 mol 硫化氢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2N12.下列分离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 .己烷中混有少量己烯,加溴水后分液B .氢氧化钠中混有碳酸氢铵固体,直接加热分离C .甲烷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硫,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D .硝酸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硝酸铜,加铁粉后重结晶1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位于短周期的X 元素的阳离子与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两元素的最高化合价X <YB .除第一周期外短周期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数之比为1∶2的化合物共有2种C .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2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D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14.t ℃时,在V mL 密度为d 3cm g -⋅的3FeCl (相对分子质量为M )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假设滤液无损失),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使溶液呈中性后,再加入4 mL 1.0 1L mol -⋅的3AgNO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t ℃时3FeCl 的溶解度为( ) A .g M dV M -3000400 B .g VdM 15 C .g M Vd M -250100 D .g M Vd M -750100 15.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需的光子最小的能量为2.60eV .已知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4的激发态,如图3所示.这些氢原子能够自发地跃迁到较低的能量状态,并向外辐射多种频率的光.那么,若用这些氢原子辐射的光照射这种金属,能够使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有几种频率的光( )图3A .一种B .二种C .三种D .四种16.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 ,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 )A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 .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 .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小17.一弹簧振子由平衡位置开始做简谐运动,其周期为T .则振子在1t 时刻)4(1T t <与21T t +时刻相比较,相同的物理量是( )A .振子的速度B .振子的加速度C .振子的动量D .振子的动能18.如图4所示,1Q 和2Q 是在真空中固定的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O 点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 和B 是连线上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一电子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电子将以O 点为中心在A 、B 之间来回往复运动.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1Q 和2Q 都带正电B .电子在O 点的速度最大C .电子在A 、B 之间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D .电子在A 、B 之间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9.如图5所示,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直立圆筒形导热的气缸中,活塞上堆放细砂,活塞处于静止.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同时逐渐取走细砂,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细砂全部取走.若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图5A .气体对外做功,气体温度可能不变B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C .气体压强可能增大,内能可能不变D .气体从外界吸热,内能一定增加20.如图6甲所示为分压器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不计,变阻器总电阻为0R =50Ω.闭合电键S 后,负载电阻L R 两端的电压U 随变阻器a 端至滑动触头间的阻值x R 变化而改变.当负载电阻分别为L1R =200Ω和L2R =20Ω时,关于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U 随x R 变化的图线大致接近图6乙中的哪条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6A .L1R 大致接近曲线①,L2R 大致接近曲线②B .L1R 大致接近曲线②,L2R 大致接近曲线①C .L1R 大致接近曲线③,L2R 大致接近曲线④D .L1R 大致接近曲线④,L2R 大致接近曲线③21.如图7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S 为发光点,T 是望远镜,平面镜O 与凹面镜B 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 =L (L 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 以及S 和T 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转动频率达到0f 并可认为是匀速转动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 ,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 .根据题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得到光速c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图7A .04Lf c =B .08Lf c =C .016Lf c =D .032Lf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本卷共10道题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Ag 10822.(17分)(1)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块恰好开始下滑)照片如图8所示.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根据照片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 =2.40cm ,BC =7.30cm ,CD =12.20cm ,DE =17.10cm .由此可知,物块经过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 /s ;若此斜面的倾角θ为 37°,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取2m/s 80.9=g ,sin37°=0.600, cos37°=0.800,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8(2)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一位学生在不同摆长l 的条件下,测得单摆的周期T 与摆长l 试在坐标纸上画出2T 与l 的关系图线,写出利用图线求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 =________.由图线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 =________2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923.(17分)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李刚同学身高1.72m,质量60kg,站立时举手摸高能达到 2.14m.在一次摸高测试中,他先弯曲两腿向下蹲,再用力蹬地起跳,从蹬地开始经0.40s竖直跳离地面.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为1050N,其重心上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10m/s.求:(1)李刚同学摸高的最大高度.(2)李刚同学从蹬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取g=2地开始到跳离地面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24.(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代宇航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返回落在内蒙古的主着陆场.(1)设“神舟五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求飞船离地面的平均高度h.(2)已知将质量为m的飞船在距地球中心无限远处移到距离地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W=GMm/r,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的质量.那么将质量为m的飞船从地面发射到距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火箭至少要对飞船做多少功?(为简化计算,不考虑地球自转对发射的影响)25.(22分)如图10甲所示,空间存在着一个范围足够大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为B.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框abcd(下简称方框)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外侧套着一个与方框边长相同的U型金属框架MNPQ(下简称U型框),U型框与方框之间接触良好且无摩擦.两个金属框每条边的质量均为m,每条边的电阻均为r.图10v垂直NQ边向右匀速运动,当U型(1)将方框固定不动,用力拉动U型框使它以速度框的MP端滑至方框的最右侧(如图10乙所示)时,方框上的bd两端的电势差为多大?此时方框的热功率为多大?(2)若方框不固定,给U 型框垂直NQ 边向右的初速度0v ,如果U 型框恰好不能与方框分离,则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总热量为多少?(3)若方框不固定,给U 型框垂直NQ 边向右的初速度v (0v v >),U 型框最终将与方框分离.如果从U 型框和方框不再接触开始,经过时间t 方框最右侧和U 型框最左侧距离为s .求两金属框分离后的速度各多大.26.(20分)已知卤代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R O H Br R NaOH2∆+-HBr OH +-.A 、B 、C 、D 、E 、F 、G 、H 、I 分别代表九种不同的有机物(其中A 是化学工业重要原料之一).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C →G 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G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与有机物I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结构中含有酯基和羟基(每个碳上最多只能连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共有________种(不包括I ).(4)已知有机物 的透气性比好.做为隐形眼镜的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亲水性,请从H 的结构上分析它可以作为隐形眼镜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t ℃时,将3 mol A 和1 mol B 气体通入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 (气)+B (气)xC (气),2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0.8 mol B ,并测得C 的浓度为0.4 1L mol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x =________;(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 、B 、C 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________;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不移动(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 mol C ,在t ℃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 的物质的量为n (B )=____________________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 (A )、n (B )、n (C )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14分)已知A 、B 、C 、D 分别代表中学化学常见物质(或微粒),其中A 、B 均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微粒),相互转化关系见下图(有关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A 、B 两化合物相互反应得到气体单质C 和化合物D ,则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 、B 两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非金属固体单质C 和化合物D ,且A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 ,则A 、B 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3)若A 为5个原子构成的微粒,且A 、B 均为10电子微粒,含适量A 、B 微粒的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C 和化合物D ,则A 微粒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C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含A 、B 微粒的溶液转化为C 、D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 mL 的大试管A 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 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 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图11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A .中和乙酸和乙醇.B .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C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D .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和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除去(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填字母):________.A .52O PB .无水42SO NaC .碱石灰D .NaOH 固体(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1装置相比,图12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230.(18分)图13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9]示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请据图作答:图13(1)在有丝分裂间期,数量增加一倍;在分裂前期,它的周围可看到辐射状的星射线.上述结构指[]______________.(2)参与组成该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只填写号码)________________.(3)植物细胞杂交的重要意义在于克服异种植物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以此细胞为材料做提取DNA的实验,应首先将细胞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使细胞破裂,然后利用DNA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提取.(5)假如该细胞是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它除了能分化成红细胞、血小板外,还能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答出两种)等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6)若该细胞为衰老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结构[1]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若此图表示摘除了甲状腺的狗的细胞,则其细胞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激素名称)的含量会显著增多.(8)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14示该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绘出该卵形成过程中的次极卵母细胞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图14绘图处α淀粉酶,分别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对31.(12分)使用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5所示.图15(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mL淀粉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A .①②④③⑤B .①③②④⑤C .①③④②⑤D .①④②③⑤(2)图B 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检验本实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3)图C 曲线的变化表示出酶活性与pH 的关系是:(要求阐述根据曲线由低到高、最高值、由高到低三段变化可获得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16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2O 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图16实验一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 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22O H 溶液(如图A 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 所示状态;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实验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①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②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30/mLO 2秒.参考答案2004.5第Ⅰ卷(共126分)本卷共21道题,每题6分1.D 2.C 3.D 4.D 5.B 6.C 7.C 8.B 9.C 10.D 11.A12.C 13.B 14.D 15.C 16.C 17.D 18.B 19.A 20.C 21.C第Ⅱ卷(共174 分)22.(17分)(1)1.46或1.47(得1.465的扣1分) 3分0.125 5分(2)如图1所示 3分图122/π4T l ∆∆ 或 2122122)(π4T T l l -- 3分 9.70~9.90 3分23.(17分)(1)李刚同学起跳蹬地过程中,受到地面的弹力和重力作用,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1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于起跳过程有1ma mg F =- 2分解得21m/s 5.7=a 1分经过s 4.01=t 跳离地面时的速度m/s 0.3111==t a v 2分起跳后人竖直向上做加速度为g 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h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212gh v = 2分解得2h =0.45m 1分所以摸高m 59.220=+=h h H 2分(2)起跳过程中人重心上升的高度m 6.0212111==t a h 2分 在此过程中,李刚同学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J 3601P ==∆mgh E 2分 动能的增加量为J 2702121K ==∆mv E 2分 所以机械能的增加量为J 630K P =∆+∆=∆E E E 1分24.(20分)(1)设飞船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对飞船的运行过程有)()π2()(22h R Tm h R mM G +=+ 4分 又mg R GMm =2/ 2分解得飞船离地面的高度R T gR h -=3222π4 3分 (2)若将飞船由距地球无穷远处移至距离地球表面为h 处,引力做功为)/(1h R GMm W += 1分若将飞船由距地球无穷远处移至地球表面,引力做功为R GMm W /2= 1分 所以将飞船由地球表面发射到距离地面h 高的轨道上的过程中,引力做功为R h R G M m h R G M m h R G M m W )/(/)/(3+-=-+= 2分设飞船在距离地面高为h 的圆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为v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hR v m h R Mm G +=+22)( 3分 设将飞船送入沿距地面高度为h 的圆形轨道运动的过程中,火箭要对飞船所做的功为W ,根据动能定理有 2321mv W W =+ 3分 解得:)(2)2(h R R h R GMm W ++=或)(2)2(h R h R mgR W ++= 1分 25.(22分)(1)U 型框向右运动时,NQ 边相当于电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0Blv E = 1分当如图乙所示位置时,方框bd 之间的电阻为 r r r r r R bd 4333=+=⋅ 2分 U 型框连同方框构成的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 r R r R db 4153=+= 1分 闭合电路的总电流为 rBlv R E I 1540== 2分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bd 两端的电势差为:50Blv IR U bd bd == 2分 方框中的热功率为 rv l B R I P bd 75420222== 2分 (2)在U 型框向右运动的过程中,U 型框和方框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设到达图示位置时具有共同的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v m m mv )43(30+= 2分解得:073v v = 1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U 型框和方框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热量,即2022076721321mv mv mv Q =-= 3分 (3)设U 型框和方框不再接触时方框速度为1v ,U 型框的速度为2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1343mv mv mv += 2分两框架脱离以后分别以各自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时间t 方框最右侧和U 型框最左侧距离为s ,即s t v v =-)(12 2分联立以上两式,解得:)(731t s v v -=;)43(712ts v v += 2分 26.(20分)(1)(每空2分)4分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2分(2)① 3分② (说明:不写“n ”不得分,不写条件扣2分) 3分(3)16种(不包括I ) 4分(4)由于高分子中支链大,高分子之间间距就大(1分),所以有良好的透气性(1分),分子中有许多羟基(1分),所以有良好的亲水性(1分). 4分27.(12分)(1)1min)(L 0.2mol -⋅⋅ (说明:不写单位扣1分) 2分 (2)4 2分(3)C 2分(4))58.0(a +或)2.08.0(a + 3分 (5)n (A )=3n (B ),n (C )≥0 [或 n (A )=n (B )=0,n (C )>0] (说明:答案合理均给分) 3分28.(14分)(1)↑+=+2222O 4NaOH O 2H O 2Na 或232222O CO 2Na 2CO O 2Na +=+或O 6H 5N 6NO 4NH 223++一定条件(用2NO 代替NO 也可) 2分[说明:答案合理均给分,不写条件扣1分,不配平扣1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下同)](2)(每空2分)A :2SO B :S H 2 2∶1 6分(3)(每空2分) 三角锥形 4分O H NH OH NH 234+↑∆+-+ 2分29.(22分)(1)在一个30 mL 大试管中注入4 mL 乙醇(1分),再分别缓缓加入4 mL 乙酸、1 mL 浓硫酸(乙酸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1分). 2分 (说明:药品总用量超过10 mL 不得分,不答用药量不得分)OH CH CH COOH CH 233+O H CH COOCH CH 2323+(说明:不写可逆符号或条件扣1分,不写水不得分) 2分(2)B 、C (说明:多写一项不给分,写对一项给1分) 2分(3)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1分),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大量随产物蒸发而损失原料(1分),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 2分(4)在浅红色碳酸钠溶液层上方有无色液体(1分),闻到香味(1分),振荡后碳酸钠溶液层红色变浅(1分) 3分碳酸钠、乙醇 (说明:写对一项给1分) 3分B 2分(5)a .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温度(2分).b .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产量(2分).c .增加了水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2分).6分30.(18分)(1)[10]中心体 2分(2)[1]、[2]、[6]、[8]、[11]、[12](答案不全不得分) 2分注:[8]与[11]只要求答出一个即可.(3)制备单克隆抗体 2分(4)蒸馏水 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 4分(5)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只答一种不得分) 2分(6)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仅答出“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化”或“细胞膜选择通透能力降低”可以得分) 2分(7)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不全不得分) 2分(8)见图2 2分图2注:染色体的大小及其携带的基因均正确才能得分.31.(12分)(1)D2分(2)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其它类似的表述亦可)斐林试剂4分(3)在一定的pH范围内,随着pH值增大,酶的活性增强;在pH 5.5~7.5范围内(或α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超过最适pH值,随着pH值增大,酶的活性下降(答案应针对6.5),三段的变化分别表述,表述不全不得分)2分(4)酶浓度2分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2分。
南通市2004-200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

南通市2004-200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物 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电磁感应,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2.在赤道上,地磁场可看成是沿南北方向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5.0×10-5T .如果赤道上有一根沿东西方向的直导线,长为30m ,载有自西向东的电流16A ,地磁场对这根导线的安培力大小和方向是A .2.4×10-2N ,向上 B .1.2×10-2 N ,向上C .2.4×10-2 N ,向下 D .1.2×10-2 N ,向下3.日光灯电路主要由镇流器、启动器和灯管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启动器中两个触片是闭合的 B .灯管点燃发光后,镇流器起降压限流作用 C .镇流器给日光灯开始点燃提供瞬时高压D .日光灯正常工作时,取下启动器,日光灯不能正常工作4.如图所示,线圈M 和线圈N 绕在同一铁芯上,线圈M 通过开关S 、滑动变阻器接在电源上,线圈N 上连接一只电流表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动时,流经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E →F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动时,流经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 F →EC .开关S 断开时,流经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 F →ED .开关S 断开时,流经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E →F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为 定值电阻,R 3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电流表○A 的读数为I ,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当R 3滑动触点向图中a 端移动时A .I 变大,U 变小B .I 变大,U 变大C .I 变小,U 变大D .I 变小,U 变小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 1和A 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线圈L 自感系数足够大,电阻可以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A .合上开关S 时,A 2先亮,A 1后亮,最后一样亮B .断开开关S 时,A 1和A 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C .断开开关S 时,A 2闪亮一下再熄灭D .断开开关S 时,流过A 1的电流方向向左7. 如图所示一个负电荷在静电场中沿虚线从a 点运动到bA .电荷在a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 点受到的电场力B .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 点的电势能C .电荷在a 点的动能小于在b 点的动能 D .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8.电磁流量计广泛应用于测量可导电流体(如污水)在管中的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管内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为了简化,假设流量计是如图所示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一段管道,中空部分的长、宽、高分别为图中的a 、b 、c ,流量计的左右两端与输送液体的管道相连接.图中流量计的上下两面是金属材料,前后两面是绝缘材料,现于流量计所在处加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前后两面.当导电液体稳定地流经流量计时,在管外测出流量计上、下两表面的电势差为U ,则可求得液体的流量为A .B bU B .BcUC .BabUD .B bcU9.三个质子(氢原子核)在同一点沿同一方向同时飞入偏转电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A .b 飞离电场时,a 刚好打在下极板上B .b 和c 同时飞离电场C .进电场时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D .在电场中质子动能的增加量c 最小,a 和b 一样大 10.如图所示,xoy 坐标系第一象限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均为B ,第二、四象限内没有磁场.一个围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的导体环oab ,其圆心在原点o ,开始时导体环在第四象限,从t =0时刻起绕o 点在xoy 坐标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
2004级大学物理上册(本一)期末考试卷A(55学时)

大学物理二(上)期末试卷2005.7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一飞轮的角速度在5s内由900rev/min均匀地减到720rev/min,飞轮的角加速度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ad/s2。
这5s内飞轮的角位移Δθ=__________rad。
2.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率向东行驶时,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滴,在列车的车窗上形成与竖直方向成30º的雨迹,则雨滴相对于列车的水平速度分量为____________m/s,雨滴相对于地面的速率为____________m/s。
3.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可沿x轴无摩擦的运动,t =0s 时物体静止于原点。
若物体在力F=(3+4t)N 作用下运动了3秒,该物体的速度v =____________m/s,加速度a =____________m/s2。
若物体在力F=(3+4x)N 作用下移动到了 3米时,该物体的速度v =____________m/s,加速度a =____________m/s2。
(作用力F沿x轴方向)4. 将一米尺竖直立在地上,然后释放使其倒下。
如果米尺与地板接触的一端不因倾倒而滑动,当它与地面接触时另一端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 。
5. 地面上一观察者测得一宇宙飞船的长度为其静止长度的一半,则宇宙飞船相对于观察者参照系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6.惯性系S中的观察者测得两导弹A、B沿x轴正方向飞行,A的速度为0.9C,B 的速度为0.7C,则B相对于A的速度为_________。
7. 质量为10g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做x =0.5cos(8πt+π/3)cm的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T= _________,速度的最大值v max=________ , 小球的受力F=__________________。
8.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若机车汽笛的频率为500Hz(设声速340m/s),静止在火车前方的人听到的声波频率为______________ 。
物理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

高一物理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考生注意: 1.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本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孝试时间100分钟.3.有数值计算的题,重力加速度一律取为10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意.1.以下关于火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火箭能直冲云霄,利用的是反冲拆原理B 从火箭发挥的作用来看,火箭实质上是一种运载工具C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从地面上以射卫星一般要用多级火箭D 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系列运载火箭均以“长城”命名,如“长城三号”火箭2.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可以是匀速运动B 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变速运动C 曲线运动可以是匀变速运动D 曲线运动的加速可能为零3.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4.长江三峡位于我国的腹部,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旅游区.三峡索道的建成,为三峡旅游区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位游客的坐缆车过江时(缆车沿图中自左向右的方向水平匀速运动),将一石子从手中释放,不计空气阴力,该游客看到石子下落的轨迹是图中的哪一个? ( )5.“风云二号”是一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神舟三号”飞船在约7天的时间内绕地球面三角形108周,则它们离地的离度H,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ひ以及向心加速度a的正确关系是.( )A H风云<H神舟B ひ风云<ひ神舟C a风云>a神舟D a风云>a神舟6.关于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滑动摩擦力一定引起系统机械能减小②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小③静摩擦力可以在系统内传递机械能,但不会引起系统机械能减小④对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若作用力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等量负功A ④B ①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7.假设黄果树大瀑布每秒钟从50m高处向下倾泻4×106kg的水,倾泻下来的水的全部能量都能够被利用,那么可以得到的功率为: ( )A2×108W B 2×109W C 4×107W D 500W8.一个质量为30kg的小孩先后两次从墙上跳下,均以5m/s的速度着地。
内江市04-05学年度第二期期末考试物理

内江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1、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电场B.电场周围一定存在磁场C.变化的电场一定能激发电磁波D.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可激发产生电磁波2、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面积S为0.50m2的导体线圈,匝数为100,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4.0×10-2Wb,则该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为()A.4.0×10-2TB. 8.0×10-2TC. 8.0TD. 8.0×10-4T3、如图1所示,地球由西向东转. 赤道上某处有一竖直的避雷针,当带有正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的上方时,避雷针开始放电,则地磁场对避雷针的作用力的方向为( )A.东.B.南.图1C .西D .北4、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原线圈接在一个交流电源上,交变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原线圈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B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2:1C .副线圈输出电压为110VD .流过副线圈的电流是10A5、如图3所示,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灯,线圈自感 系数为L ,线圈电阻R ,与电灯电阻相同, 则 ( ) A 、k 闭合后,A 、B 同时亮,且A 逐渐变暗,B 变亮 B 、k 闭合后,A 先亮 C 、稳定后断开k ,同时灭D 、稳定后断开k ,B 立即灭,A 闪亮一下灭6、如图4,变压器初次级匝数比为4:1,初级接在电压为100V 的直流电源上,次级上连接有一个灯泡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V B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 C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25 D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12V7、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 间距离为L ,两板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其间电势差U 保持不变,在两板间还有如图5所示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今有一带电液滴刚好在MN 间的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液滴一定带正电,旋转方向为顺时针B .若加大两板间的距离,其余不变,液滴将不能再 做匀速圆周运动C .由于液滴的质量不知,故液滴旋转速率不能确定D .若增大磁感应强度B ,其余不变,则液滴将一定不再做匀速圆周运动图3 0.03图2图5 图48、在摄谱仪等许多仪器中都设有一个速度选择器,其作用就是使进入仪器的的带电粒子具有相同的速度,这些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期末测试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一高一物理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项选出来并涂在答题卡上。
选对者得4分,选错或不选者不得分。
)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A .速率B .速度C .加速度D .合外力2.某物体做简谐运动,在某段时间内其加速度越来越大,则在这段时间内 A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大 B .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 C .物体的动量越来越大D .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3.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滑上某一斜面,经时间t 1滑到斜面顶端,又经时间t 2滑回到原出发点,由于不知道斜面是否光滑,于是有 A .t 1一定小于t 2 B .t 1一定等于t 2 C .t 1可能小于t 2D .t 1可能大于t 24.如图1—1所示,物体A 、B 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两物体重力均为10N ,且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6N ,若用F=5N 水平力作用于物体A ,则A 、B 两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2.5N ,2.5N ; B .5N ,5N ; C .5N ,0;D .0,5N5.沿平直轨道运动的列车所受到的牵引力为4×103N 时,其加速度大小为0.5m/s 2;若所受到的牵引力变为6×103N 时,其加速度的大小为a 。
则 A .a 一定大于0.5m/s 2 B .a 一定小于0.5m/s 2 C .a 一定等于0.5m/s 2D .a 可能大于0.5m/s 26.如图1—2所示,有一皮带传动装置(皮带不打滑),A 、B 、C三点距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 A 、R B 和R C ,已知R B =R C =R A /2,设三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为V A 、V B 和V C 以及ωA 、ωB和ωC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V A >V C >V BB .V A <VC <V B C .ωA =ωB <ωCD .ωA <ωB =ωC7.某天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 倍,密度是地球密度的n 倍,则该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图1—2A .2nm倍B .nm倍 C .n m ⨯倍D .mn2倍8.如图1—3所示,MN 是半径为2m 的光滑圆弧形轨道,O 点为其最低点,今将A 、B 两小球分别自O 点左侧2cm 处和右侧3cm 处由静止释放,则两球碰撞的位置 A .O 点左侧 B .在O 点右侧 C .在O 点D .无法确定9.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
04级大学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

2004级大学物理(II )试卷院系: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日期: 2006 年 1 月 10 日 成绩:_____________一 选择题(共30分)1.(本题3分)半径为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轴线的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为:[ ]2.(本题3分)如图所示,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放置着三个正的点电荷q 、2q 、3q .若将另一正点电荷Q 从无穷远处移到三角形的中心O 处,外力所作的功为: (A)aqQ 023επ . (B)a qQ 03επ.(C)aqQ 0233επ. (D) aqQ 032επ.[ ]3.(本题3分)如图所示,一带负电荷的金属球,外面同心地罩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则在球壳中一点P 处的场强大小与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分别为:(A) E = 0,U > 0. (B) E = 0,U < 0. (C) E = 0,U = 0. (D) E > 0,U < 0.[ ](B (D (C EO r(A ) E ∝1/r3q2q4.(本题3分)关于稳恒电流磁场的磁场强度H,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A) H仅与传导电流有关.(B) 若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则曲线上各点的H必为零. (C) 若闭合曲线上各点H均为零,则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 以闭合曲线L为边缘的任意曲面的H通量均相等. [ ]5.(本题3分)在一自感线圈中通过的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a)所示,若以I 的正流向作为 的正方向,则代表线圈内自感电动势随时间t 变化规律的曲线应为图(b)中(A)、(B)、(C)、(D)中的哪一个?[ ] 6.(本题3分)在圆柱形空间内有一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如图所示,B的大小以速率d B /d t 变化.有一长度为l 0的金属棒先后放在磁场的两个不同位置1(ab )和2(a 'b '),则金属棒在这两个位置时棒内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关系为(A) 2= 1≠0. (B) 2> 1. (C) 2< 1. (D) 2= 1=0. [ ]7.(本题3分)边长为a 的正方形薄板静止于惯性系K 的Oxy 平面内,且两边分别与x ,y 轴平行.今有惯性系K '以 0.8c (c 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相对于K 系沿x 轴作ttttt (b)(a)l 0匀速直线运动,则从K '系测得薄板的面积为 (A) 0.6a 2. (B) 0.8 a 2.(C) a 2. (D) a 2/0.6 . [ ]8.(本题3分)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v 1,火箭上有一个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v 2的子弹.在火箭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间隔是:(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21v v +L . (B)2v L .(C) 12v v -L . (D)211)/(1c Lv v - . [ ]9.(本题3分)波长λ =500nm 的光沿x 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λ =10-4 nm ,则利用不确定关系式h x p x ≥∆∆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 (A) 25 cm . (B) 50 cm .(C) 250 cm . (D) 500 cm . [ ]10.(本题3分)在氢原子的L 壳层中,电子可能具有的量子数(n ,l ,m l ,m s )是 (A) (1,0,0,21-). (B) (2,1,-1,21).(C) (2,0,1,21-). (D) (3,1,-1,21-). [ ]二 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3分)磁场中某点处的磁感强度为)SI (20.040.0j i B-=,一电子以速度j i 66100.11050.0⨯+⨯=v(SI)通过该点,则作用于该电子上的磁场力F为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电荷e =1.6×10-19C) 12.(本题3分)图中所示以O 为心的各圆弧为静电场的等势(位)线图,已知U 1<U 2<U 3,在图上画出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并比较它们的大小.E a ________ E b (填<、=、>).13.(本题3分)自感系数L =0.3 H 的螺线管中通以I =8 A 的电流时,螺线管存储的磁场能量W =___________________.14.(本题5分)两根相互平行的“无限长”均匀带正电直线1、2,相距为d ,其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1和λ2如图所示,则场强等于零的点与直线1的距离a 为_____________ .15.(本题4分)半径为a 的无限长密绕螺线管,单位长度上的匝数为n ,通以交变电流i =I m sin ωt ,则围在管外的同轴圆形回路(半径为r )上的感生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题3分)如图所示,两同心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5 cm ,带电荷q 1=3×10-8 C ;外球面半径为r 2=20 cm , 带电荷q 2=-6×108C ,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空间另一电势为零的球面半径r = __________________.17.(本题3分)μ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相对于μ子静止的坐标系中测得其寿命为τ0 =2×10-6 s .如果μ子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v 0.988c (c 为真空中光速),则在地球坐标O U U系中测出的μ子的寿命τ=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题3分)在X 射线散射实验中,散射角为φ 1 = 45°和φ 2 =60°的散射光波长改变量之比∆λ1:∆λ2 =_________________. 19.(本题3分)钨的红限波长是230 nm (1 nm = 10-9 m),用波长为180 nm 的紫外光照射时,从表面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eV .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 ·s ,基本电荷e =1.60×10-19 C) 20.(本题3分)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VSV S D d d ρ, ①⎰⎰⋅⋅∂∂-=SLSt B l Ed d , ②0d =⎰⋅SS B,③⎰⋅⎰⋅∂∂+=SLS t DJ l Hd )(d . ④ 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1)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2)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计算题(共40分) 21.(本题4分)若将27个具有相同半径并带相同电荷的球状小水滴聚集成一个球状的大水滴,此大水滴的电势将为小水滴电势的多少倍?(设电荷分布在水滴表面上,水滴聚集时总电荷无损失.) 22.(本题5分)粒子在一维矩形无限深势阱中运动,其波函数为: )/s i n (/2)(a x n a x n π=ψ (0 <x <a )若粒子处于n =1的状态,它在 0-a /4区间内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Cx x x x +-=⎰2sin )4/1(21d sin 2]23.(本题10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2电荷线密度为λ的均匀带电圆环,里边有一半径为r 1总电阻为R 的导体环,两环共面同心(r 2 >> r 1),当大环以变角速度ω =ω(t )绕垂直于环面的中心轴旋转时,求小环中的感应电流.其方向如何?24.(本题8分)两相互平行无限长的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长度为b 的金属杆CD 与两导线共面且垂直,相对位置如图.CD 杆以速度v平行直线电流运动,求CD 杆中的感应电动势,并判断C 、D 两端哪端电势较高?25.(本题8分)一环形薄片由细绳悬吊着,环的外半径为R ,内半径为R /2,并有电荷Q 均匀分布在环面上.细绳长3R ,也有电荷Q 均匀分布在绳上,如图所示,试求圆环中心O 处的电场强度(圆环中心在细绳延长线上).26.(本题5分)在氢原子中,电子从某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 的能级,这时轨道半径改变q 倍,求发射的光子的频率.aabI ICDv2004级大学物理(II )试卷解答 2006-1-10考一 选择题(共30分)1.(B);2.(C);3.(B);4.(C);5.(D);6.(B);7.(A);8.(B);9.(C);10.(B).二 填空题(共30分)11.(本题3分)0.80×10-13k(N)12. (本题3分)答案见图 =13. (本题3分)9.6 J 14. (本题5分)d 211λλλ+15. (本题3分)t a nI m ωωμcos 20π-16. (本题3分)10 cm 17. (本题3分)1.29×10-5 s 18. (本题3分)0.586 19. (本题3分)1.5 20. (本题3分)O U U②;③;①.三 计算题(共40分)21. (本题4分)解:设小水滴半径为r 、电荷q ;大水滴半径为R 、电荷为Q =27 q .27个小水滴聚成大水滴,其体积相等27×(4 / 3)πr 3=(4 / 3) πR 3得 R = 3r 小水滴电势 U 0 = q / (4πε0r ) 大水滴电势 ()000094934274U rq r q RQ U =π=π=π=εεε22. (本题5分)解: xax ax P d s i n2d d 22π==ψ粒子位于0 – a /4内的概率为:x ax aP a d s i n24/02⎰π=)d(sin24/02ax ax a a a πππ=⎰4/021]2sin41[2a ax axπππ-=)]42sin(414[221a a aa π-ππ==0.09123. (本题10分)解:大环中相当于有电流 2)(r t I λω⋅= 这电流在O 点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λωμμ)(21)2/(020t r I B ==以逆时针方向为小环回路的正方向,210)(21r t π≈λωμΦ∴ tt r ti d )(d 21d d 210ωλμΦπ-=-=☜ tt Rr Ri i d )(d 2210ωλμ⋅π-==☜方向:d ω(t ) /d t >0时,i 为负值,即i 为顺时针方向.d ω(t ) /d t <0时,i 为正值,即i 为逆时针方向. 24. (本题8分)解:建立坐标(如图)则:21B B B+=xIB π=201μ, )(202a x IB -π=μxIa x IB π--π=2)(200μμ, B方向⊙ d x x ax I x B d )11(2d 0--π==vv μ⎰⎰--π==+x xax I ba d )11(2d 202avμ ba b a I ++π=2)(2ln20vμ感应电动势方向为C →D ,D 端电势较高.25. (本题8分)解:先计算细绳上的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选细绳顶端作坐标原点O ,x 轴向下为正.在x 处取一电荷元 d q = λd x = Q d x /(3R ) 它在环心处的场强为 ()20144d d x R q E -π=ε()20412d x R R x Q -π=ε整个细绳上的电荷在环心处的场强()203020116412RQ x R dxRQ E Rεεπ=-π=⎰圆环上的电荷分布对环心对称,它在环心处的场强E 2=0由此,合场强i RQ i E E 20116επ==方向竖直向下. 26. (本题5分)解:设始态能级量子数为 k , 则轨道半径由r k 变为r n , 且r k = qr n .2ax +d x 2a +b I IC DvxOxR3xx由 2202meh kr k π=ε可得 22qn k = 光子的频率 )11(22knRc -=ν即 )11()1(2222qnRc kn nRc -=-=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交通大学 大学物理Ⅱ(A )知识水平测试题
2004级 2005-2006第一学期 2005/12/29
答卷时间:9:00—10:30
注意事项 : 1.闭卷测试,可带一张A4纸. 2.可以使用无存储功能计算器.
3.请将全部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题卷将被视为无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设总分子数为N 、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f (v ),则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
率大于v 0的概率
(A) (B) (C) (D) 0 v v vf d )(0v ∫∞
v v f d )(0v ∫∞v v f d )(0∫∞
2.“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对此说法,
有如下几种评论,哪种是正确的?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3. 1 mol 理想气体在气缸中进行无限缓慢的等温膨胀,其体积由V 1变到V 2时,
理想气体熵的增量ΔS 为 (A) 1
2ln 21V V R . (B) 12ln V V R . (C) 12ln 23V V R . (D) 12ln 25V V R . 4. 轻质弹簧下挂一个小盘,小盘作简谐振动,平衡位置为原点,位移向下为正,并采用
余弦表示。
在小盘处于平衡位置并向下运动的时刻,有一个小物体不变盘速地粘在盘上。
以小物体与盘相碰为计时零点,那么以新的平衡位置为原点时,新的位移表示式的初相在
(A) 0~π/2之间. (B) π/2~π之间.
(C) π~3π/2之间. (D) 3π/2~2π之间.
5.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 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点振动的初相是φ 1,S 1到P 点
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初相是φ 2,S 2到P 点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S λk r r =−12.
(A) (B) π=−k 212φφ.
(C) π=−π+−k r r 2/)(21212φλφ.
(D) π=−πk r r 2/)(21+−212λφφ.
6.当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下述各结论哪个是正确的?
(A)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二者的相位不相同.
(C) 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二者的数值不相等.
(D) 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7. 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 3.0 n λ. (D) 3.0 λ.
8.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
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位置,则
(A) 中央明条纹也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S S ′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9.自然光以60°入射角照射到某两介质交界面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则折射光为
(A)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
(B)完全线偏振光且折射角是60°
(C)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60°
(D)部分偏振光且折射角是30°.
10.光子能量为 0.5 MeV 的X 射线,入射到某种物质上而发生康普顿散射.若反冲电子的能
量为 0.1 MeV ,则散射光波长的改变量Δλ与入射光波长λ0之比值为
(A) 0.20. (B) 0.25. (C) 0.30. (D) 0.35.
11. 如果两种不同质量的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相同,则这两种粒子的
(A) 动量相同. (B) 能量相同.
(C) 速度相同. (D) 动能相同.
12.波长λ =500 nm 的光沿x 轴正向传播,若光的波长的不确定量Δλ =10-
4 nm ,则动量的不确定量,利用不确定关系式,可得光子的x 坐标的不确定量至少为
2/λλΔΔ=h p x h x p x ≥ΔΔ (A) 25 cm . (B) 50 cm .
(C) 250 cm . (D) 500 cm .
13.氢原子中处于2p 状态的电子,描述其量子态的四个量子数(n ,l ,m l ,m s )可能取的值为
(A) (2,2,1,21−). (B) (2,0,0,2
1). (C) (2,1,-1,21−). (D) (2,0,1,2
1).
二、 填空题(共41分)
1(本题4分)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氢气(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则氢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___,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_______,该
瓶氢气的内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题3分)3268 一系统作简谐振动, 周期为T ,以余弦函数表达振动时,初相为零.在
0≤t ≤T 2
1范围内,系统在t =________________时刻动能和势能相等.
-
3.(本题4分)图为t = T / 4 时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形曲线,
则其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题4分)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90cos()cos(1.0t x y ππ=(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长为
________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5. (本题3分)一辆机车以20 m/s 的速度行驶,机车汽笛的频率为1000 Hz ,在机车前的
声波波长为______________.(空气中声速为330 m/s )
6. (本题3分)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如图所示的、折射率为n 2的劈形膜(n 1>n 2 ,n 3>n 2),观察反射光干涉.从劈形膜顶开始,第2条明条纹对应的膜厚度 n 1n 2
n 3e =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题3分)一束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单缝AB 上,装置如图.在屏幕D 上形成衍射图样,如果P 是中央亮
纹一侧第一个亮纹中心所在位置,则BC 的长度为 λ. 8. (本题3分)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偏振片,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
向成45°角.已知通过此两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 ,则入射至第二个偏振片的线偏振光强度为________________.
9.(本题4分)能量和一个电子的静止能量相同的光子的频率ν=_____________,波长λ
=______________,动量p =________________.(电子的静止质量m e = 9.1×10-31 kg)
10. (本题3分) 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的曲线图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粒子的运动轨迹。
波函数平方的曲线图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题3分)设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为Ψ(r , t ),则波函数为Ψ(r , t )须满足的标
准化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求解一维无限深势阱的定态薛定鄂方
程中, 由波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的标准化条件自然地解出了能级的量子化。
12.(本题4分)一维无限深势阱宽度为a ,粒子的波函数为
a x x a
n a x <<=0,sin 2)(πψ 则粒子的概率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
在阱内)2,
0(a 发现粒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当∞→n 时,其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0分)
p p 11.(本题10分)如图所示,有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状
态a (p 1,V 1)开始,经过一个等体过程达到压强为p 1/4的b 态,再经
过一个等压过程达到状态c ,最后经等温过程而完成一个循环. 求 (1) c 状态的体积V 2.
(2) 等压膨胀bc 过程中气体所吸的热量Q.(用p 1,V 1表示) 1 (3) 等温压缩ca 过程中气体作的功W. (用p 1,V 1表示)
(4)该循环制冷系数ω .
2(本题10分)有一平面透射光栅,设有波长范围从400 nm 到600 nm 的一复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平面, 测得光栅衍射的第一级光谱角宽度为0.05 rad ,( sin θ ≈θ ) 试求:
(1) 该平面光栅的光栅常数.
(2)第二级与第三级光谱是否重叠?
(3)若第四级缺级,此光栅的逢宽a 的最小值是多少?
请将全部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题卷将被视为无效!
热23/ 振波23/ 光28/ 量子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