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环境科学概论

自然环境物质自然现象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气温阳光引力地磁力太阳的稳定性地壳稳定性大气力量水循环水土演变等地质构造情况地震、火山活动海啸能量第一章 绪论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环境?1)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 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 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有时也称为环境。
3)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4)自然环境亦可以看作由地球环境和外围空间环境两部分组成。
2.环境质量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反映人类自身的具体要求对环境的评价概念。
3.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1)环境本底值 在自然状况下,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值。
2)环境容量 在人类生存不致受害、自然环境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3)环境自净能力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环境对进入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同化、异化能力,称之。
二、环境规律 1、环境功能特性● 整体性 ● 有限性● 不可逆性(能量循环、物质循环) ● 隐显性(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DDT 农药) ● 持续反应性(遗传性、生态资源的破坏) ● 灾害放大性(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2、环境要素1)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2)分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 3、环境要素属性 ①最差(小)限制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②等值性:即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如何的不同,但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无质的差异。
任何一个环境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只有他们处于最差状态时,才具有等值性。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研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这门学科的目标是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以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环境科学的定义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科学。
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包括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社会学等。
环境科学家使用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的重要性环境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包括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等。
这些问题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都构成了威胁。
通过环境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例如,大气科学家研究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水科学家研究水资源管理和水质问题;生态学家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土壤科学家研究土壤质量和土地利用问题等。
环境科学的挑战尽管环境科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环境问题往往是复杂的,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和利益相关者。
其次,我们的知识和技术仍然有限,无法完全理解和解决所有环境问题。
最后,环境问题往往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但国际合作往往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环境科学的未来尽管面临挑战,但环境科学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有更强的能力来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这将推动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中。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合作也将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环境科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它对我们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继续支持和推动环境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以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
环境科学概论

③臭氧能损害有机物质,如橡胶、棉布、尼龙和聚酯等。
④目前哮喘病的增多与氧化剂的增多有关,还会引起植物毁坏。
空气污染事故的一些主要特征可归纳如下:①逆温层和低风速,使空气处于停滞状态。
②烟、SO2及其它污染物浓度增大引起咳嗽、眼疼及
生物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种内基因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国采取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2)成功地保护了许多珍贵动物;
(3)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3、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环境科学: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和人为的问题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自然环境问题:如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沙尘暴。人为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出的问题:(1)全球性的大气污染
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采用必要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进行治理
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可采用的经济手段:
建立市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税收手段(污染税、资源税等)
收费制度(排污费等)
化学烟雾是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应生成的多种污染物的光混合物。
光化学烟雾最具危害的两种物质是臭氧(O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条件:气象方面:逆温、地理方面、污染源方面。光化学烟雾的危害性如下:①刺激眼睛,这是由具有刺激性的二次污染物甲醛,过氧化苯甲酰硝酸酯(PBzN)、PAN和丙稀醛引起的。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第二节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学及环境科学第一节环境及环境要素环——周围境——事物及其状态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发生关系的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心事物是环境的主体周围相关事物是环境的客体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是生物周围与生物发生关系的相关事物的集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有一定范围,其大小取决于主体的影响力,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辐射半径”。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空间、物质(大气、土壤、水体)、能量(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现象人工环境——通过人类活动形成的物质(汽车)、能量(电)、精神产品(影视)1)物质多样性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2)形态多样性陆地:高山、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水域:江、河、湖、海……(3)过程多样性过程性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过程时间:短期过程、中期过程、长期过程(4)功能多样性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废物消纳功能……人类需求与创造的多样性1)人类的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服务需求……(2)人类的创造创造的方式、过程和结果具有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1)界面多样性城市、乡村、陆海空……(2)方式多样性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废物排放、城市建设……(3)过程多样性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生态过程(4)效应多样性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效应: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的效应:生理、社会、经济、技术……指构成人类环境系统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 响、风电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7
PART 04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2024/2/2
16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2024/2/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2/2
1
目录
•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介绍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探讨 • 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2
PART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 计划、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利 用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监测 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为保 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2024/2/2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环境科学概论

名词解析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
2)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3)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他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和生物间的交换。
4)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体、土壤、大气)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有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5)生态效率:是指各能量参数在各营养级之间及内部传递与转化的效率。
选择题1)环境的特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的滞后性、脆弱性。
2)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1.环境科学分化发展阶段2.环境科学交叉与整合阶段3.从环境问题全球化与定量环境模型构建阶段。
3)环境科学研究对象:P12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4)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5)土壤的特性:吸附性、缓冲性、氧化还原性以及自净功能。
6)物质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7)能量转化效率:摄取量、同化量、呼吸量、生产量。
8)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2人工环境的多样化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4环境污染严重9)迁移与扩散方式:溶解迁移、还原迁移、螯合迁移、悬粒迁移、生物迁移。
简答题1.环境科学的任务第一、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的历史、演化机理、环境结构及其基本特性等,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地球环境安全的影响。
第三、探索和发现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作用机理及对人体的影响,探索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规律,从而为人类健康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灭菌消毒物质的还原电位表
名称
分子式
臭氧 双氧水 高锰酸离子
O3 H2O2 MnO2
标准电极电位 V
2.07
1.78
1.67
名称
二氧化氯 氯气
分子式
ClO2 Cl2
标准电极电位 V
1.50
1.36
5) 紫外灯杀菌 (Ultraviolet Germicidal Irradiation, UVGI)
常见种类
数10种到上百种,主要由脂肪族碳水化合物,芳香族碳水 化合物组成。例如酒精类、甲醛、甲苯、四氯化碳等, 主要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神经器官有影响 。
根据沸点不同可分
50---100℃ VVOC (Very VOC) 100---260℃ VOC 260---400℃ SVOC (Semi-VOC) 400℃以上 POM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粒径分布(按质量计)
大气尘中PM10占72% 工业过程产尘,PM10占30% 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以细微粒为主,几乎都是PM10
粒径<7.0μm的粒子占95%以上 粒径<3.3μm的粒子占80%~90%以上 粒径<1.1μm的粒子占50%~70%,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对人体的影响
d>20m
d=4~20m
二类指化学性指标(甲醛、氨、苯、TVOC、CO、SO2、 O3等)
三类指生物学指标(细菌总数) 四类指放射性指标(氡及其子体)
(四)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 度限量
污染物种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
氡 (Bq/m3)
≤200
游离甲醛 (mg/m3) ≤0.08
苯 (mg/m3)
过滤器过滤照片
初效过滤器
中效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
高效袋式过滤器
几种常见过滤器的示意图
(4) 臭氧杀菌消毒
臭氧,一种刺激性气体,是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其强氧化性、高效 的消毒作用使其在室内空气净化方面有着积极的贡献。
臭氧的主要应用在于灭菌消毒,它可即刻氧化细胞壁,直至穿透细胞壁与 其体内的不饱和键化合而杀死细菌,这种强的灭菌能力来源于其高的还原电位 。
(1)植物净化
(2)吸附净化 几种用于吸附污染物的材料
活性炭
竹炭的吸附包
普通活性炭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如氨、硫化氢和甲 醛)吸附效果较差,故一般采用浸渍高锰酸钾的氧化 铝作为吸附剂进行化学吸附。
浸渍高锰酸钾的氧化铝和活性炭对一些空气污染物吸附效果比较 表
吸附量(%) NO2
浸渍高锰 酸钾的氧
O3 HCHO C6H6 B(a)P
PM10 TVOC
单位
mg/m3 mg/m3 mg/m3 % mg/m3
mg/m3 mg/m3 ug/m3 ug/100m3
mg/m3 mg/m3
浓度
0.15 0.10 5.0 0.10 0.2
0.1 0.12 90 0.1
0.15 0.60
备注
日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间接来源:主要是使用黏合剂的人造板和家具, 涂料、油漆及香烟等也会产生甲醛污染。
二、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源 危害
浓度0.1mg/m3有异味影响 0.6mg/m3以上刺激粘膜(眼、呼吸道等),产生变态反
应(眼红、流泪、咽干等)、恶心、胸闷等。 6.5mg/m3以上引起肺炎、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 有致畸、致癌作用。 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都有危害。
二、室内空气污染
污染物类型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无机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生物性污染物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污染物
甲醛、苯系物等 臭氧、氨、氮氧化物等 PM10、PM2.5 空气或者微尘中的病毒、细菌等 氡
二、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源
来源:
直接来源:为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用于黏合 剂中的原料。
二、室内空气污染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特点
单独浓度不高,但多种微量VOC的共同作用不可忽视。 长期低剂量释放,对人体危害大。 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
来源:
各种漆、涂料、胶粘剂、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 防虫剂
室内建材 家具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二、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苯
大理石、瓷砖、地基
氡
混凝土、防火板
粘和剂、油漆、
氨
家具、杀虫剂
二 空气净化方法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从三方面入手:
一、最重要的是源头上解决,根源上解决,及如何选择环保 的材料,绿色建材,绿色家具等。
二,针对污染物,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
三、在污染途径中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通风是解决业已 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二、室内空气污染
氡
来源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 惰性气体,由镭蜕变产生。在放射疗法中可用作辐 射源,在科研中可用于制造中子。它最稳定的同位 素是Rn222。半衰期为3.82天。原子序数86;熔点 -71℃;沸点-61.8℃;比重(固态)4。
地基土壤中有镭。
花岗岩、水泥、石膏、部分天然石材中含有 镭。
紫外灯杀菌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一般细菌在受到紫 外灯发出的辐射数分钟后才死亡。
三 室内空气质量 的 评价
(一)卫生部颁布《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 范》 表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氨
臭氧
甲醛 苯 苯并[a]芘
可吸入颗粒物 总挥发性有机物
SO2 NO2 CO CO2 NH3
霉菌
军团菌
真菌
SARS冠状病毒
与空调系统有关的急性传染病
1976年美国首次发现军团菌病以来,许多国家和 地区都相继有该病的散发及爆发,多次爆发与空调 系统冷却塔有关。
WHO的资料表明:从发现至今,全球已经发生50 起爆发流行案例,病死率在5%~30%之间。遍布欧 洲、美洲、大洋州、亚洲。
美国调查估计:1.5-2万感染/年。 全球由于空调引起的20多起感染2000人,死亡
≤0.09
氨 (mg/m3)
≤0.2
TVOC (mg/m3)
≤0.5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 ≤400
≤0.12 ≤0.09 ≤0.5
≤0.6
注:表中污染物浓度限量,除氡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空气相应值 为空白值
(五)标准分三级
一级指高档、舒适、良好的室内环境 二级指能保护大众(包括老人和儿童)健
康的室内环境 三级指能保护员工健康、基本能居住或办
公的室内环境
谢 谢!
化铝
活性炭
1.56 9.15
NO 2.85 0.71
SO2 8.07 5.35
甲醛 4.12 1.55
HS 11.1 2.59
甲苯 1.27 20.96
(3)空气过滤去除悬浮颗粒物
过滤器主要功能:处理空气 中的颗粒污染。
常见误解:过滤器像筛子一 样,只有当悬浮在空气中 的颗粒粒径比滤网的孔径 大时才能被过滤掉。其实, 过滤器和筛子的工作原理 大相径庭。
d<4m
二、室内空气污染
生物性污染物 来源:空调内部存水盘的凝结水,以及周围湿 度高的空气环境,给微生物的滋长提供了有利 条件。微生物在此栖息并大量繁殖,停机一段 时间后残留液体就会被室内空气所干燥,微生 物便会飞散到室内空气中。
危害:肺炎、鼻炎、呼吸道过敏、皮肤过敏并
感染;引起传染病和变性疾病,乃至肺癌。
释放特性
释放期长,3-15年。 高温、高湿条件下甲醛散发力度加大。
二、室内空气污染
苯 来源: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
各种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防水材料的添加剂; 空气消毒剂和杀虫剂的溶剂。
危害:血液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三个方面
二、室内空气污染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130多人。
二、室内空气污染
烟草烟雾:最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
危害:刺激和臭味
香烟烟气的典型组成成分(mg/支):
成分 主流烟气 二次烟气
燃过的烟草 全部颗粒 尼古丁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化氮 丙稀醛 产生烟气时间
350 20 1 20 60 0.01 0.08 20s
400 45 1.7 80 80 0.08 ----550s
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小时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日平均
细菌总数
cfu/m3
2500
日平均
(二)室内空调采暖热环境参数
温度/℃ 相对湿度①/% 空气流速/(m/s)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16~24 22~28 30~60 40~80
<0.3
(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室内环境质量评 价标准》
类别分四类:
一类指物理性指标(可吸入颗粒物、温度、湿度、空气 流速等)
影响室内IAQ的主要是VVOC 、VOC和SVOC 由于VOC种类很多,难以检测和分类,世界卫生
组织WHO在1987年给出了一个室内总VOC (TVOC)的含量不能超过 0.3mg/m3的上限值;我 国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指标TVOC指标为 0.5mg/m3 。
疑问: IAQ差 超标,浓度指标合适吗?
二、室内空气污染
氨 来源:在建筑施工中,为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 度和冬季施工防冻。在混凝土中加入了含尿素 与氨水的混凝土防冻剂,含有大量氨类物质。 危害:中毒轻度者:呼吸道炎症,黏膜、咽部 充血、水肿;
严重者: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患者剧烈 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