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给我们的启示

合集下载

《中国好声音》带给电视市场的若干启示

《中国好声音》带给电视市场的若干启示
H E W S W O R L D l 声屏世界
《 中国好声 音 带给 电视 市场 的若 干启 示
。祝 洁
【 摘
要】 2 0 1 2 年, 浙江卫视推 出 中国好 声音 , 此后 节 目收视率一路 小跑 “ 破4 ”, 广告 收入 成倍增长 。 本丈通过分析 ( ( 中国好
声音》 取得成功的原 因, 以期给 曾一度低迷的电视音 乐选秀节 目市场若干启示。 【 关键词 】《 中国好声音》 电视 市场 本土化
得 了成功 。 T h e V o i c e 》 美 国版 2 0 1 1 年4
月在 N B C开播的第 一天 , 就超过 了《 美 国
偶像 》 总决赛 的收视率 ; 《 T h e V o i c e 》 英
国版第 一季第 一期首播 的平均 收视高达 国达人 秀 》 ……
死线”, 也就是说 如果 《 中国好声音 》 的收
2 0 1 2 年 7月 1 3日,一 档 由浙 江 卫 视
东卫 视 的 《 天籁之声 》、 广西卫 视 的 《 一 声所 爱 ・ 大 地 飞歌 》、 青 海卫 视 的 《 花 儿 朵朵 》 等, 用的也几乎都是 “ 洋模式 ”。 据 悉, 《 一声所爱 ・ 大地飞歌 》 获得 了瑞 典
团 》 则 源 自美 国 N B C创下 收视 热潮 的 《 T h e s i n g 一0 f f 》 ;江苏卫视 等多 家卫视
1 8 . 2 %( 3 0 0万 ) 的电视观众 。 目前该节 目
已行销 法国 、 德国等 多个 国家 , 并相 继获
时下 9 0 %的综艺节 目都购 买了海外 原 版节 目版权 , 比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达 人秀 》、 《 我 们 约会吧 》、 《中国梦想 秀 》 等。 而众 多的 音乐 节 目 , 如东 方卫 视 的 《 声 动亚 洲 》 、 辽宁卫视 的 《 激 情唱 响 》、深圳卫视 的 《 清唱 团》、 云南 卫视 的《 完 美声音 》 、 山

"以人为本"--《中国好声音》给班级管理的启示

"以人为本"--《中国好声音》给班级管理的启示

作者: 袁成[1] 张建[2]
作者机构: [1]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 [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出版物刊名: 思想政治课教学
页码: 74-76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声音 中国 班级管理 以人为本 浙江卫视 选秀节目 省级卫视 “超女”
摘要:自2012年7月13日《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首播以来,浙江卫视借此节目名声大振,收视率稳坐全国省级卫视“头把交椅”。

《中国好声音》已成为中国大地上最“红”的声音,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眼球红透了全国。

与之前众多选秀节目,如“超女”、“快男”相比,它以改进创新的形式,坚持“公正真实,返璞归真”的原则为大众呈现出一场音乐盛宴。

一时间,网页上、微博里,大片好评;生活中、谈资里,皆是赞誉。

透视其热闹的背后,《中国好声音》释放着教育正能量。

看中国好声音观后感

看中国好声音观后感

看中国好声音观后感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风靡全国的音乐真人秀节目,早已成为大众追逐音乐梦想的舞台。

每一季的中国好声音都会带给观众们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无论是选手们的精彩表演,还是导师们的点评和引导,这些都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观众,我从观看中国好声音中受益匪浅。

首先,中国好声音为年轻人成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这个节目不仅给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展示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年轻人通过参赛和比赛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通过紧张刺激的比赛,选手们在关键时刻能否保持冷静、信心不减,体现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同时,这个节目也激发了选手们追求音乐梦想的热情和努力,让他们懂得只有付出才能收获。

而对于观众来说,这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看着选手们为梦想不断奋斗,也会让我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中国好声音的导师们也是这个节目的亮点之一。

他们不仅是选手们的指导者,更是他们的榜样和精神支柱。

导师们在节目中的点评和引导不仅帮助选手们提升自己的歌艺,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和认知。

与此同时,导师们也给观众们传递了一些人生的智慧和积极的能量。

他们丰富的音乐经验和真诚的态度让人们对音乐和生活充满热爱。

导师们之间的互动和默契也给整个节目增添了不少欢乐和趣味,让观众们在紧张的比赛中感受到轻松和快乐。

再者,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是一个展现多元音乐风格的平台。

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不同类型的选手通过对音乐的演绎展示出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无论是摇滚、流行还是民谣等,每个音乐风格都在这个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展示。

这也让观众们对音乐有了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该节目还注重跨界合作,与其他领域的艺术家和音乐人合作,为观众们呈现了更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

这些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听觉冲击和感受,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最后,中国好声音也给观众们提供了一个欣赏音乐和发现新声音的平台。

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原创音乐人和优秀歌手。

中国好声音导师点评语【10篇】

中国好声音导师点评语【10篇】

中国好声音导师点评语【10篇】HR都应该向“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学习篇一“中国好声音”自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第三届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综艺节目。

它的成功,不仅可以给电视、电影界很多启发,而且也可以给HR很多启发。

启发一:富贵当思原由英雄莫问出处不论年纪、相貌,仅凭声音评判好坏,确实是一大创举。

它让很多有音乐梦想、有才华而外在条件不理想的年经人找到了一条通往音乐圣殿的捷径。

就像“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那英战队的张玉霞,声音真的非常像邓丽君很好听,唱歌也得,故事也很感人。

如果不是“中国好声音”这个只凭声音评判好坏的舞台,中国乐坛上就少了一位真正有实力的音乐人。

招聘就像导师们选人一样,只要有才能能胜任这份工作就行,应聘者的长相、穿着、个人习惯、背景等都是次要甚至可以忽略的。

我记得我们子公司之前有一个HRM,因为应聘者有狐臭就拒绝了一位优秀的工程师。

工程师并不是代表公司的形象,也不需要代表去做公关工作,有狐臭对公司而言根本无关紧要。

启发二:忘记简历海阔天空招聘求职中,简历就是人才的传输带,让HR了解求职者,给求职者展示平台。

在中国好声音的第一轮盲选中,声音成为唯一衡量标准。

求职简历中最为重要的个人求职经历,在这个舞台上退居二线,不再影响导师的的第一判断。

之于公司招聘,这或许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

也许您会疑惑,不看简历、不去了解求职者的工作经历,HR又如何获得求职者的相关信息呢,毕竟公司招聘不是唱歌比赛?招聘重望、问,先看求职者整体的着装打扮、个人简历,再通过询问了解求职者的谈吐、思维,从而判断其是否适合本企业需求。

笔者时常听到、看到这样的新闻:谁谁谁,面试的时候都挺好的,觉得很优秀啊,怎么一入职、正式上岗,就漏洞百出,怎么看也看不出面试时的优秀呢?这是否也是您的疑惑呢?在未来的招聘工作中如何避免招聘到这些实际能力有限的善于面试者?最佳东方认为,忘记简历,跳出简历的局限,将能获得人才招聘的海阔天空。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观后感》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观后感》

《第三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观后感》一直在关注《中国好声音》,没想到总决赛会以演唱会的形式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

看完整场比赛感觉不是很完美,好像在赶时间,来不及让你去感动。

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就说一下表现不好的地方吧。

首先,我认为主办方过于把现场氛围搞得火热,想不至于冷场,这种表现有点过。

其实没必要,我感觉有激情也有感动是最好的。

但是,从主持人的华少以及整场晚会播放的背景音乐来看,这是主办方的一大失误。

华少的主持给我的感觉总是能掌控全局,而且节奏拿捏的很到位。

不过这次决赛之夜的表现让我不满意。

整场晚会他的主持给人一种赶时间的感觉,不是张弛有度,而是匆匆忙忙。

公布结果匆忙,采访嘉宾也很匆忙。

尤其是每次公布结果的时候,不会停留,和背景音乐配合的不好,在抢时间。

另外要吐槽的就是配乐,华少在采访学员、导师和嘉宾的时候,背景音乐总是快节奏的音乐。

我认为这时候应该不放音乐,或者放一些轻缓的音乐。

再者背景音乐音量过大,嘉宾说话声音都听不太清。

而且,现场太吵,搞得人总是分心,说出来的都很形式。

不过,郑钧在颁奖的时候说了大实话。

以往好声音在录影棚里录影,现场不会很嘈杂,观众认真地聆听,音响效果也很棒,这样的环境就会让歌手很容易保持专注,不会分心。

这次在这么大的体育馆进行决赛,其实弊端很多。

由于是直播,所以时间就会有限制。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个项目,不然就会打乱计划,这就给主持人以及表演者无形中带来了压力,不会像小剧场或录影棚里那样舒服的表演和歌唱。

看过整场比赛都可以看出很多人都在紧张。

主持人紧张,学员紧张,导师也紧张。

比如,开场杨坤和余枫合唱,杨坤唱破音而且都忘记歌词了。

其他三组的演唱也能看出些许紧张,不过汪峰和帕尔哈提表现还不错。

接下来点评一下四位决赛学员的表现吧。

个人演唱环节,四人整体表现都比之前和导师一起演唱的时候要好一些。

余枫前几期的表现让大家刮目先看,是一匹大黑马。

所以对于余枫确实有些许期待,以为会有别的惊喜。

《中国好声音》带给电视市场的若干启示

《中国好声音》带给电视市场的若干启示

《中国好声音》带给电视市场的若干启示作者:祝洁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4期【摘要】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声音》,此后节目收视率一路小跑“破4”,广告收入成倍增长。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好声音》取得成功的原因,以期给曾一度低迷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市场若干启示。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电视市场本土化2012年7月13日,一档由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公司共同制作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正式开播。

经过两个多月的热播,席卷了电视荧屏和社交网络,笔者对其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本土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引进延续以往真人秀的“舶来之风”从2004年到2006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选秀活动,作为中国电视史上轰动一时的媒体事件,掀起了中国综艺节目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全面参与和收视狂潮。

“超级女声”的创意来自“美国偶像”,这是创办于2002年的一个美国电视节目。

“超女”的成功说明:我国的电视产业的水平虽与国外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引进制播模式既可以使中国电视人学到先进的经验和运作方法,也能使中国电视产业与国际接轨。

时下90%的综艺节目都购买了海外原版节目版权,比如《中国达人秀》、《我们约会吧》、《中国梦想秀》等。

而众多的音乐节目,如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辽宁卫视的《激情唱响》、深圳卫视的《清唱团》、云南卫视的《完美声音》、山东卫视的《天籁之声》、广西卫视的《一声所爱·大地飞歌》、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等,用的也几乎都是“洋模式”。

据悉,《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获得了瑞典节目《舍我其谁》的国际授权;《清唱团》则源自美国NBC创下收视热潮的《The Sing—Off》;江苏卫视等多家卫视都已设置专门的部门研究国外的各种节目模式。

《中国好声音》是由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公司以350万元三季的价格从注册在英国的版权代理公司IPCN手中购买《The Voice》的中国版权后制作的中国大型专业音乐真人秀节目。

中国好声音观后感音乐梦想的闪耀舞台

中国好声音观后感音乐梦想的闪耀舞台

中国好声音观后感音乐梦想的闪耀舞台中国好声音观后感音乐梦想的闪耀舞台中国好声音是中国一档备受观众喜爱的音乐选秀节目。

作为一名观众,我不禁被这个节目吸引,并对其中的音乐梦想所闪耀的舞台深感敬佩和感动。

中国好声音的闪耀舞台不仅仅是一个展现音乐才华的平台,更是一个传递音乐梦想的舞台。

每一位参赛选手都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演唱来诠释自己的音乐梦想,用心灵的共鸣触动着每一位观众。

无论是歌曲的选择、演唱的方式还是台风的表现,每一位选手都在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和个性。

他们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无论成功与否,都是对音乐梦想的坚守和追求的见证。

这种音乐梦想的闪耀舞台,让我深信音乐的力量和美好的未来。

观看中国好声音,我欣赏到了不同类型的音乐和不同风格的声音。

从流行、摇滚到民谣,每一位选手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他们通过声线的运用、歌曲的演绎和舞台的呈现,将各种音乐元素完美融入自己的歌唱之中。

他们的音乐不仅仅是传达情感,更是引发思考、激发共鸣的艺术。

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选手们的个人风采,更展示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幅音乐画卷,让人在欣赏之余,也对音乐的力量和魅力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我见证到了音乐梦想不断闪耀的奇迹。

一些平凡的人透过这个节目,被世人所认可和关注,他们的音乐梦想也得以实现。

有的选手曾是普通的歌手,通过这个舞台找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的选手曾经尝试过其他职业,经过这个舞台重拾音乐的梦想;还有一些年轻的选手,他们都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认可。

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告诉我们,音乐梦想并不遥不可及,只要我们用心去追求,就一定能够闪耀出自己的光芒。

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每一位选手的表现都是一个音乐故事,背后都有着他们的梦想和故事。

在他们的舞台上,我看到了家人的支持、老师的教导和朋友的鼓励。

这让我想到,成功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好声音观后感

中国好声音观后感

中国好声音观后感在我看来,“中国好声音”节目是一档非常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的音乐选秀节目。

作为观众,我每一季都追随着这个节目,并享受着其中才华横溢的选手们所带来的感动和震撼。

通过观看这个节目,我对中国音乐的多元性和才华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要说的是节目中选手的实力和才华。

无论是在初赛、海选还是踢馆赛阶段,选手们都展现出令人惊艳的唱功和音乐才华。

有的选手拥有高亢激越的嗓音,能够给人带来震撼与激动;有的选手则拥有温柔细腻的嗓音,能够引人入胜、感受到音乐的深情厚意。

他们通过自己的演唱,将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其次,节目中的导师阵容也是吸引人的亮点之一。

每一位导师都是业内的实力派音乐人,他们不仅在音乐上有着很高的造诣,还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和专业的指导能力。

他们通过对选手的点评和指导,帮助选手们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的音乐能力。

导师们的不同观点和评价也增加了节目的悬念和观赏性,让观众们更加投入地观看和关注选手们的成长。

除了选手和导师,节目中的舞台表演也是令人难忘的一部分。

舞台设计精良,各种灯光效果和舞美布置为表演增色不少。

而每一位选手都会精心准备自己的演出服装和形象,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不仅包含了唱歌,还有一些舞蹈和音乐元素的加入,使得整个表演更加多样化和有趣。

除了赛制和表演,节目中的人性关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选手们的个人经历还是对于音乐的热爱,他们都用自己的故事和感情打动着观众。

节目也会穿插选手的背景介绍和家庭故事,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每一位选手的独特性和努力。

这些选手们不仅仅是唱歌,更是以自己的音乐和故事影响着更多的人,激励着他们追逐梦想和坚持不懈。

通过观看“中国好声音”节目,我看到了中国音乐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涌现的新人才。

这个节目为那些有音乐梦想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音乐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好声音”给教育的五大启示转:三槐居士向来鄙视娱乐节目的我,一下子却被“中国好声音”俘获了,而且心甘情愿,充满着明晃晃的快乐。

一档选秀节目,何以能够异军突起,一开播就雄霸收视榜头名,赢得大众的青睐?峨冠博带者,引车卖浆者无不伸长脖子,翘首以待。

最神奇的是,无论赞誉者,还是毁誉者,都不可避免的沦为中国好声音的收视者。

看中国好声音,就像男人抽烟,有瘾。

明知道有害(夜深,影响睡眠),还乐此不疲。

之所以极端关注“中国好声音”,还因为我从中得出了教育的不少启示。

一、除了声音,我们一无所知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在评价学员时,完全背对着演唱者,不但不知道演唱者姓甚名谁,更不论演唱者的外表、神情,只能凭现场的歌声做出判断。

盲评至关重要。

因为评选的是“中国好声音”,好声音只需要耳朵,其他的感官只能是摆设。

为什么要背对学员?因为人毕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局限性。

面对面的评价,无论如何,都会不由自主的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干扰,神仙也不例外。

要命的是,就算你没有受到干扰,观众打死也不相信。

印象最深的是台湾的张玉霞,她是一位街头盲人歌手,光看外表,与歌手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在舞台之上,当她人歌合一,邓丽君的天籁之音乍然出现,全场鼎沸,熠熠生辉。

四个导师齐刷刷转身,她以绝对的唱功征震撼全场。

我在想,这么多年,张玉霞究竟在哪呢?天才的她,竟如此磨灭,不能不说是相貌惹的祸。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有没有以貌取人,以分数取人。

尽管没有盲评的机会,但我们能不能尽可能的闭上自己定势的眼睛,发展性的看待一个学生。

孩子,你的过去,我一概不知。

我只看你的现在,用我的眼睛,更多的是用我的心灵,用上帝赐予我的大脑,对你进行纯粹的审视,绝不戴上有色眼镜。

不论学生的形象、身份、背景、家族;好看的,难看的;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我们都应一视同仁。

开奔驰、宝马、奥迪,骑着自行车,穿戴着雨披,在我们的眼里,他们都是你们的父亲和母亲,没有附加的任何色彩,都是平等的。

如果我们坚守了这样的认知,我们不仅守住了教师的人格尊严,也真正教会了学生怎么做人。

否则,我们不仅伤害了那些弱势的孩子,冷漠的践踏了一颗颗敏感的心;同时,我们也伤害了那些自己高看一眼的人,因为我们也没有让他获得一种公正,要知道,没有公正的青睐也是一种伤害。

二、没有激情,我们还剩下什么我其实对音乐一窍不通,但是,又很喜欢看音乐。

为什么说是看呢?因为那些演奏者的肢体语言,丰富陶醉的面部表情,以及甩动的长发,歇斯底里的冲动,总让我热血沸腾。

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生命是需要激情的,在那一刻,我成了一种易燃易爆品,一点火,就会焚身。

看中国好声音,我就沉醉在激情燃烧中,先是导师的张牙舞爪。

向来表情不多的学院派刘欢,也是欢歌笑语,有几次还哽咽流泪。

男人的泪水,尤其老男人的泪水,更为动人。

哈林不用说,摇滚王子,没有一刻安静,煽情如火,总想一次嗨个够。

那英,这个风风火火的女人,高中时曾经找男生单挑的女人,把一个女人的真性情全活出来了,嬉笑怒骂,豪爽无比,常常作势按钮,却又是在调情;偶尔吃惊,偶尔流泪,偶尔还冲上场去争抢戏份,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世魔女。

杨坤,绝对粗犷的杨坤,却原来是感性男人。

他常常眯着小眼睛,跟着哼,跺着脚,摇头摆尾,醉在其中,又常常热泪狂飙。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男人哭吧不是罪。

我从心底里理解这个男人,一个唱《无所谓》的男人,恰恰是一个最有所谓的男人。

一个曾经从最底层唱出来的歌手,自然更容易被草根打动,因为他们都曾经活在汪峰的《春天里》。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葬在春天里。

选手也是如此,充满激情,充满能量。

肆意招摇,肆意美丽,肆意绽放,把激情释放到底。

我常常感叹,那些艺术的人啊,总是能够永葆激情,是不是真理对他们有所承诺?而作为教师,为什么职业倦怠感来得那么早,那么强烈?我们,究竟该如何持久保持更新自己的教育激情,从貌似重复的工作中找到生命的支点,工作的乐趣?有人说,自信产生激情,需要产生激情,真情产生激情。

那么,身为教师,是不是我们的自信遭受打击,需要屡遭抑制,真情一天天被稀释?无论如何,我们都和未来的希望绑在一起,我们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灰暗世界。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能拥有激情,永葆激情,我们别无选择。

阿米尔说:“没有激情,人只不过是一种潜在的力量。

”激情和表情就是美。

一张不带激情、不善表情的脸就是缺陷;任它涂脂抹粉,你吹我捧,都是呆若木鸡,味同嚼蜡。

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向往,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在这样的状态生活注定是孤独的无尽的孤独,也是一种近于绝望的孤独,但如果有一双眼睛与我一同哭泣,那么,我就将获得激情,生命就值得我为之受苦。

三、尺码相同的人,会惠及彼此成功需要团队,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少不了孙悟空,但也少不了沙和尚和猪八戒。

没有沙和尚,旅途遥遥,让人望而生叹,谁来挑着重担?没有了孙悟空,谁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上天入地,斩妖除魔?没有了猪八戒,就没有了好色贪吃的故事,没有了色彩,一路上就会枯燥无味,烦闷至死。

没有了唐僧,就没有了领导,没有了价值观,那更是万万不可的。

因此有人把这四个人界定为一个人,他们自然尺码相同。

猪八戒代表着本我,所以好色贪吃,充满着本能的欲望;沙和尚代表着我们的肉身,所以,呆板刻板,无情无欲。

孙悟空代表着自我,自我总是在叛逆中成长,但需要一个方向,既要用金箍棒砸烂一个世界,也需要用一个紧箍咒来限制权力。

而唐僧代表着超我。

这是做人的坐高境界,最高境界的就是师傅,就是佛。

我们再回到导师团队中来。

也是四个人,刘欢,流行音乐的教父;那英,流行音乐的天后;这两个人一男一女,一阴一阳,极为匹配。

哈林,摇滚歌手,这个角色的定位,必须是全民偶像,尤其要为青年人喜爱,哈林又是台湾歌手,这是意外的奖赏。

杨坤的定位是必须选秀出身,打上励志的烙印。

起初准备用王菲代替那英,李宇春代替杨坤。

如果是这个团队,那就够呛。

我是王菲的拥趸,但是王菲比较细腻,清高,很难调动现场气氛;李宇春太年轻了,镇不住台面,而且是小姑娘,很难与另外三个人形成互动,互相拆台,插科打诨。

那么,教师队伍,更需要团队建设。

过去是权力领导,制度领导,现在是价值观领导,愿景领导。

总之,得有一个和谐的粘合剂把大家聚合在一起。

团队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就能同创辉煌。

反之,团队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就会同归于尽。

四、幽默是生命中的盐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艺术家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大仙,而是我们的邻家大叔、大姐,和兄弟。

放下身段的导师,插科打诨,争风吃醋,颠倒众生,让人忍俊不禁。

不会说话的杨坤,竟然成了最大的看点,来源于他的“真诚的狡猾”,这种风格可以归纳为杨氏幽默。

比如,他那句极其真诚的告白,“我今年有32场全国个唱演唱会,请你做嘉宾,你跟了我,你就红了。

”还有反差极大的那句“我的小心脏动了一下。

”都成了网络热词,受到观众的追捧。

那英调侃哈林,台湾有点远。

哈林马上反驳,音乐是没有距离的。

杨坤为选手流下了眼泪,又赶紧澄清:我流的眼泪不是给你看的,是流给我自己的。

那英说,知道什么叫鳄鱼的泪吗?杨坤的小心脏立马承受不了。

一旦有人选择刘欢,哈林马上就会说:“又是欢哥家长会的。

”调侃刘欢是老年杀手。

哈林还乱掰:“没关系,艺人嘛,就是要异于常人。

”幽默不是滑稽,而是活泼泼的智慧,来自心灵最深处自信的感悟。

互掐不是打架,而是一种别样的沟通。

因为一旦选手选择了导师之后,大家立马一笑泯恩仇。

从来都语无伦次的杨坤,忽然滋生了生命的感悟:“作为一个歌手,歌唱得好并不是唯一,更关键是有一个平台,让人去了解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之前我一直认为唱歌是生命,忽略了自我表达,现在终于可以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去自由地表达,这样挺好的。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抗成长的魅力,杨坤在节目中成长了,我们也是。

五、真诚让我们走到世界的尽头《中国好声音》的走红,并不只是因为那些动听的歌声,还因为歌声背后的一个个人。

这就有了盲听之后的故事。

逻辑的链条断裂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

有人说,世界不是由原子组成的,而是由故事组成的。

一个人没有故事,就好像一个人就没有灵魂。

但是,所有的都要真诚。

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打倒我,唯一能够打倒我的,就是真诚。

那个美甲店老板黄勇,为了妻子一个小小的愿望,20多年一直在奔跑,人渐渐的老了,但理想依然年轻。

因为妻子喜欢美甲,黄勇就开了一个美甲店。

我一次次被他的真诚感动,也一直注意到黄勇后台的妻子,眼睛里的脉脉深情。

当黄勇被淘汰的时候,一刹那间,我竟然有窒息的感觉。

他的歌唱得太用心了,以致有点过,少了一种孤独和空间感。

但我知道他的努力,我恰恰被他这一点所吸引。

还有刘欢。

当一名选手说,自己现在演出很少,租房子,没有钱,很困难,咬着牙支撑。

刘欢真诚的告诉他:“技巧是次要的,生命的阅历,甚至苦难,都会增加生命的厚度和认识,有一天,你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祝福你。

”我被刘欢这一段肺腑之言所感动。

这是生命中最真的体验。

艺术不是凭空而来,一定得在汗水里泡过,在盐水里蒸过,在血水里煮过。

五大巨星,忐忑地等待学员的挑选,求贤若渴,爱才如命。

导师和学员权利对等,互相尊重。

坚硬如水的那英走上舞台,与齐雯共同演绎《白天不懂夜的黑》;粗犷感性的杨坤遭遇粉丝,和月一起高歌《里约热内卢》。

那一刻,我们既感受到了音乐之美,也体味到真诚之美。

刘欢激动得脱帽欢呼,那英气场夺人,杨坤泪洒当场,哈林拍烂了椅子……这就是真性情。

作为教师,我们在知识面前,在真理面前,在学生面前,我们无时无刻都需要真诚,赤裸裸的面对一切。

没有任何矫饰,选择真诚,就是选择一种人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