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疆教育版语文八上第八课《沙漠奇遇记》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2015新疆教育版语文八上第8课《沙漠奇遇记》word教案2

2015新疆教育版语文八上第8课《沙漠奇遇记》word教案2

第八课沙漠奇遇记班级: 初二(2)班授课时: 2011年11月课程: 汉语授课老师:一,课题第八课沙漠奇遇记二,课时分配一共五课时第一课时讲解词语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第三课时复述课文,语言项目第四课时综合练习第五课时自读课文,口语交际三.教学目的1.知识点(一)听说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1.能听懂综合练习中的录音,做出正确答案。

2.根据口语活动的内容,能进行流利的对话和讨论(二)读写要求,以课文为中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1.学会全课文生词,能读准写对,并能理解和应用2.熟读课文,理解全课文的内容,能背诵课文,复述课文大意3.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语言项目的重点词语,并能说话,在生活中正确运用(三)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鸟类使我们天空不再单调,鸟类让我们拥有了幻想的翅膀。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生词的用法,并能用它们来造句,能独做出综合练习和自读课文部分的练习。

2.掌握语言项目列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型的意思,并能用它们来造句。

难点: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课文大意。

2.能听懂综合练习中的录音内容。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一.教学课型:讲练课二.教学方法:讲解法三.教学手段课本书,有关文具,辅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候2.由班长用汉语报告学生出勤情况,教师了解学生交作业的情况3.宣布本课的教学目标(二)复习旧课1.让两位学生背诵第六课的一,二自然段。

(三)开始新课检查生词预习情况让学生朗读生词,齐读,指名读讲解生词1.搭(动):有“支”,“架设”的意思。

例:搭床,搭车2.袭(动):冲,闯过去。

例:袭击,偷袭。

3.航(动):①船,②航行。

例:航远,夜航。

4.添(动):加,增多。

例:添加,增添。

5.返(动):回,过来。

例:返回,往返。

6.融(动): 融合意思。

例:融合,融金。

7.油亮(形):有光,闪亮。

八年级语文教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八年级语文教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3、培养科学的世界观教法:1、运用基础知识理解分析2、动手操作演示实验学法:1、合作讨论2、动手实践教学要点:做好演示实验,提高授课主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这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教具:幻灯片、小镜子、植物标本、水碗、筷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今天有这么领导和老师光临我们的课堂,大家不感到高兴吗?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着名科学家竺可桢所写的事理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希望大家收获多多!(幻灯显示课题及作者、设计者)2、作者简介:(指名朗读)3、学习目标揭示:(教者范读)①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因②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③培养科学的世界观4、过渡: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沙漠的图片,领略一下沙漠风光。

(幻灯显示图片)过渡性提示:那么,在这茫茫的沙漠里,究竟会发生哪些奇怪的现象呢?请同学们在看书之后,寻找相关的答案。

二、学生自读课文:(鼓励学生放声朗读)三、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分组计论,可自由组合)1、本文主要介绍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2、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古人为什么把沙漠描述得那么可怕?作者为何引用这些传说?4、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说明它们的?5、课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师生互动,讨论、提问、明确:1、幻灯显示图片:魔鬼的海、海市蜃楼、鸣沙2、学生回答,后幻灯显示。

内容略。

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用几面小镜子做一个理解性的演示实验,演示“魔鬼的海”及“海市区蜃楼”的形成原因,让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和理解。

3、①更形象具体地说明沙漠的可怕程度量②引出下文科学的解释;③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

4、幻灯片显示说明方法。

5、幻灯片显示:逻辑顺序。

(动画呈现理解过程)四、拓展与延伸:<一>科学发现之旅提示语: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学生自由发言。

八汉上 第八课 沙漠奇遇记

八汉上   第八课 沙漠奇遇记
10
四:课文练 习 口头练习 五:口语练 习 六:写作练 习
七:自 读课文
八年级汉语上册第八周 4、你明白什么道理? 我们与动物和睦相处。
板书设计
1:复习上一课时有关知识。 2:讲解练习内容。 3:小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作业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练习二
11
这 有 一 峰 骆 驼。
2: 兴
xìngchōngchōng
冲 冲
二:讲解词 语:
wǒmen xìngchōngchōng dì lái
我 们 兴 冲 冲 地 来 了。 3: 卧
le
wî niúwîzàidìshàng
牛卧在 地 上 。
4: 犹 豫
yïuyù
他 毫 不 犹 豫 地 走 了。
tāháobùyïuyùdìzǒule
课题 第八课 沙漠奇遇记 (第三、四、五、六课时)课文
前 提 测 评 与 1:造句。 导 入 新 课 戈壁 使坏 兴冲冲 提心吊胆 犹豫 稳如泰山
2: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新课。 教 目 学 1 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标 2:理解课文的意思。 3:运用句型造句。 4:我们要与动物和睦相处。 教 重 教 难 学 1 识记课文中的句型。 点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学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点
wěnrútàishān
稳 如 泰 山 。 8:伤害 我不伤害他。 9:驮 马驮粮食。 10:漏 那是漏网之鱼。 11:栽 我栽树。
板 设
书 1:复习与本课时有关知识。 计 2:讲解本课时的重点词语的音形义用。 3:小结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作业 组 意 长 见
抄写词语。
课后反思
3
八年级汉语上册第八周
习。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初二语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关键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始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寻疑、释疑中感受探索、成功的喜悦,那样不仅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自然教得轻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过程与方法: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学难点: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

教法指导:本文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细细品读,既让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又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熏陶,趣味盎然,所以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发展思维能力,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并能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单的十个字让我们领略了沙漠雄壮瑰丽的无限风光。

广阔的沙漠上,驼铃悠悠,黄沙漫漫,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有光怪陆离的现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指明一名学生读题,请另一名评价:指出朗读节奏及重读词语(奇怪),齐读问:读完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二、走进沙漠—-发现奇怪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说一说课文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他们的原因又是什么?(生字词)学生速读,捕捉相关信息。

魔鬼的海、海市蜃楼和鸣沙。

还有恶鬼、热风、流沙。

2、为何三个现象放在两个段落,而不是三个?因为魔鬼的海、海市蜃楼现象比较相似,原理相近,而鸣沙不同。

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的科学解释是已经被证实的了,而鸣沙还没有。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2、把握文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3、品析准确、生动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通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文,知道如光怪陆离、空中楼阁、单枪匹马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除课文介绍的奇怪现象外,还有哪些沙漠的奇怪现象,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思路】本文叙事生动,用例典型,教学本文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引导完成学习。

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唐代诗人王维笔下,我们感受到沙漠的壮观与雄奇;“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在白居易诗里,我们看到的却是沙漠的险恶和无情,然而这一切对于地处中原的我们来说,又是那样的陌生而遥远, 今天,我想请大家随着我国科学家竺可桢一起来次沙漠之旅,好不好?二、预习检测:(展示课件)1、齐读目标。

2、检测字词掌握得情况。

三、走进沙漠,感受沙漠(展示课件)1、欣赏沙漠图片。

(播放音频《丝路驼铃》,展示沙漠图片。

)2、学习课文第一段,从文中圈画出古代到过沙漠的人是怎样描述沙漠的?对沙漠有何感受?四、自主学习,揭秘沙漠(展示课件)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向我们列举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2、这些奇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3、作者对这一连串的现象归纳出一个什么结论?(学法指导:1、速读课文捕捉相关信息。

2、用圈点勾画法划出相关信息)五、合作学习,品味沙漠(展示课件)请同学们以“魔鬼的海”为例,分析科学小品文融文学性与科学性于一炉,生动准确的特点。

讨论:1、作者在描述“魔鬼的海”时,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词语?2、解释“魔鬼的海”成因时,哪些词语体现了它的准确平实和严谨?3、作者按怎样的写作思路安排本段?按哪种说明顺序去写?六、沙漠之旅,我当导游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在跋涉途中眼前出现了“魔鬼的海”或“鸣沙”现象。

沙漠之旅——八年级语文教案

沙漠之旅——八年级语文教案

沙漠之旅——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的形成、特征和生物群落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掌握描写风沙天气、沙漠里动物的特性和生存方式的词汇。

3.培养观察、表达、创新、合作的能力。

4.阅读能力的提升:快速阅读与理解文章,贵在把握文章核心要义。

5.写作能力的提升:学习如何写出情感、议论、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描写风沙天气、沙漠里动物的特性和生存方式的词汇。

三、教学难点: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3.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这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让学生们走进沙漠之旅,探索神奇沙漠的奥秘。

本课程主题为“沙漠之旅”,以《沙漠风情》为主要课文,穿插了多个相关的课文,突出了语文的多元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涵盖了议论文、情感描写、记叙文等多种写作类型。

1.热身课前播放《神秘沙漠》的片段,让学生们了解沙漠,清楚沙漠分布范围、气候、地形、生物群落等,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的课程打好基础。

2.预热介绍一下沙漠的形成、特征和生物群落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沙漠是由于气候环境的缘故而形成的。

其特征是气候干燥,降水少,气温的日夜差距大,温度变化迅速,以及大量的风沙天气。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适应这种环境的特殊的动植物及其生存方式。

3.阅读请学生们阅读课文《沙漠风情》,尝试快速阅读理解文本,找到段落主题,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其他相关的语文文章,例如《蝉鸣喧腾的沙漠》、《穿越大漠》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和写作方法。

4.写作本课程中,主要介绍了两种写作类型:议论文和情感描写。

先以写议论文为例,让学生们明确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概括文章的要点,分析各种细节,阐述自己的观点,结合实例进行论述。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话题,例如“人类活动给沙漠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读材料和经验进行思考并进行撰写。

2019新疆教育版语文八上第8课《沙漠奇遇记》word教案1

2019新疆教育版语文八上第8课《沙漠奇遇记》word教案1

初二年级汉语教材第六节课的课程设计[&@%^#]2010年月日导入新课1.复习旧课。

抽几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抽几名学生回答问题。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让几名学生做练习二。

老师:组织学生做练习。

学生:先分小组做练习,然后师生共同纠正。

练习内容一,看拼音,写词语。

Fanxing 繁星shanghai伤害zuichun 嘴唇Buxing 步行youyu犹豫tixindiaodan提心吊胆二、比较词语,选择填空1.计算机录入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都(兴冲冲)地观看着。

2.老黄牛(卧)在树荫下,眯着眼睛正在休息。

3.你别再说了,这样会(伤害)他的。

4.他的眼前一黑,一头(摔)倒了地上。

三、用加点的词语模仿造句。

1.这件好事难道是阿里木做的?。

2.我怕今天老师不来我家。

3.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你4.早晨起来爸爸不见了,唯有妈妈守着我。

四、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1. 傍晚从传来兴冲冲难道傍晚从旁边的宿舍里传来了兴冲冲的声音,难道他们都考上了吗?2. 到了…才…只好好不容易…才…到了图书馆后我才发现没带钱包,只好回家拿钱去。

好不容易才买到了几本书。

第八课沙漠奇遇记(练习)四、用指定的词语写一段话。

1. 傍晚从传来兴冲冲难道傍晚从旁边的宿舍里传来了兴冲冲的声音,难道他们都考上了吗?2. 到了…才…只好好不容易…才…到了图书馆后我才发现没带钱包,只好回家拿钱去。

好不容易才买到了几本书。

1.1 生活数学知识点1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中1.2017·宜昌谜语:干活两腿脚,一腿勤,一腿懒,一脚站,一脚转.打一数学学习用具,谜底为( )A.量角器B.直尺C.三角板D.圆规2.正常人行走时的步长大约是( )A.0.5 cm B.5 m C.50 cm D.50 m3.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到好几吨,下列动物的体重最接近它的百万分之一的是( )A.啄木鸟B.袋鼠C.蜜蜂D.公鸡知识点2 数学为生活服务4.2017·太原三模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由我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刘徽完成了《九章算术注》十卷,《重差》为第一卷,它是我国学者编撰的最早的一部测量数学著作,亦为地图学提供了数学基础,该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求海岛上的山峰的高度,这本书的名称是( )A.《海岛算经》B.《孙子算经》C.《九章算术》D.《五经算术》5.小舒家的水表如图1-1-1所示,该水表的读数是(精确到0.1)( )图1-1-1A.1476.538 m3B.91476.538 m3C.1476.5 m3D.91476.5 m36.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320106************,此人2018年的周岁数是________.7.某班有语文、数学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小组的有28名学生,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0名学生,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的有15名学生,则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________人.8.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玩报数游戏,游戏规则为:甲报1,乙报2,丙报3,再甲报4,乙报5,丙报6……依次循环下去,当报出的数为2018时,游戏结束,若报出的数是偶数,则该同学得1分,当报数结束时,甲同学的得分是________分.9.妈妈杀完鱼后,让小明帮助烧鱼.他洗鱼、切鱼、切姜片葱花、洗锅、将锅烧热、将油烧热、煎烧,各道工序共花了17分钟(见下面程序表),你能帮小明重新安排一个顺序,使花费的时间最少吗?洗鱼,(2分钟))切鱼,(2分钟))切姜葱,(1分钟))洗锅,(2分钟))将锅烧热,(2分钟))将油烧热,(3分钟))煎烧,(5分钟))10.用6枚同样大小的硬币,摆成如图1-1-2①所示的三角形形状,试问:至少要移动几枚硬币,就能使图①变成图②所示的三角形形状?你能说出具体的移动办法吗?图1-1-21.D 2.C3.C4.A 5.C 6.137.43 .8.336 9. 解:洗锅→⎣⎢⎢⎡⎦⎥⎥⎤将锅烧热→将油烧热洗鱼→切鱼→切姜葱→煎烧10.解:至少要移动2枚硬币.将图①的最下面一行的第1个与第3个硬币分别移到第一行的硬币的左边和右边.选择易错题专题1、(2017宝山第1题)下列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 )A 密度。

八年级语文教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2.探究作者示异释疑的行文思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3.认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培养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成因。

2.体会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3.学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沙漠(亦作砂漠)是指沙质荒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

因为水很少,一般以为沙漠荒凉无生命,有“荒沙”之称。

但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沙漠中还是有许多生物的。

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

泥土很稀薄,植物也很少。

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如石油。

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理想之地,因为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2气候地貌与生活:热带高地和沙漠视频欣赏3、古诗中的沙漠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5、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6、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9、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10、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1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2、无数铃声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感受沙漠欣赏一组沙漠图片,并用语言描绘你对沙漠的初步感受。

小结:我所看到的沙漠是空旷的、茫无涯际的、浩翰的、荒芜的、神秘的、人迹罕至的……揭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四、初读课文,把握生字生词(边读边圈画)1.结合书下注解,借助工具书,解决书后“附录三”《字词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圈画的词语的音形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沙漠奇遇记
班级: 初二(2)班授课时: 2011年11月
课程: 汉语授课老师:
一,课题第八课沙漠奇遇记
二,课时分配一共五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第三课时复述课文,语言项目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第五课时自读课文,口语交际
三.教学目的
1.知识点
(一)听说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能听懂综合练习中的录音,做出正确答案。

2.根据口语活动的内容,能进行流利的对话和讨论
(二)读写要求,以课文为中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1.学会全课文生词,能读准写对,并能理解和应用
2.熟读课文,理解全课文的内容,能背诵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3.能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和语言项目的重点词语,并能说话,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三)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意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鸟类使我们天空不再单调,鸟类让我们拥有了幻想的翅膀。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生词的用法,并能用它们来造句,能独做出综合练习和自读课文部分的练习。

2.掌握语言项目列中的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型的意思,并能用它们来造句。

难点:
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复述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课文大意。

2.能听懂综合练习中的录音内容。

第一课时讲解词语
一.教学课型:讲练课
二.教学方法:讲解法
三.教学手段
课本书,有关文具,辅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候
2.由班长用汉语报告学生出勤情况,教师了解学生交作业的情况3.宣布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旧课
1.让两位学生背诵第六课的一,二自然段。

(三)开始新课
检查生词预习情况
让学生朗读生词,齐读,指名读
讲解生词
1.搭(动):有“支”,“架设”的意思。

例:搭床,搭车
2.袭(动):冲,闯过去。

例:袭击,偷袭。

3.航(动):①船,②航行。

例:航远,夜航。

4.添(动):加,增多。

例:添加,增添。

5.返(动):回,过来。

例:返回,往返。

6.融(动): 融合意思。

例:融合,融金。

7.油亮(形):有光,闪亮。

例:油亮的头发。

(四),布置作业
1.熟读生词,每个词语抄写五遍
2.关键词语每个造两个句子
3.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
一.课型: 讲练课
二.教学方法:谈话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候
2.由班长用汉语报告学生出勤情况
3.宣布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检查复习
1.把生词让同学们齐读,指名读。

2.听写词语,让两位学生上黑听写,其他学生下面写。

(三)学习课文
1.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导入性提问
你以前见过小鸟吗?
人和动物的关系是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

每个人读一段,或领读
3.分段串读,启发学生全篇课文分段。

这篇课文分为六个自然段,四个大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①学生朗读第一段
②讲解第一段的内容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没有任何陆地的植物,动
物,只有水,天上有白云。

第二段(第二,的三自然段)
①苹果学生朗读第二段
②讲解第二段的内容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小鸟被台风袭过后无家可归了,然后它好不容易
落到船上了。

水手赶它走,可它走不动了,也许是累了。

于是他们
结成了朋友。

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①学生朗读第三段
②讲解第三段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