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学生姓名林海祥专业班级烟草工程08-1学号 2008030310122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李瑞丽(讲师)完成时间 2012年5月28日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引言 (1)1.1 香椿的概述 (1)1.2 总黄酮的生理活性 (2)1.3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2)1.3.1 药学方面 (3)1.3.2 食品方面 (3)1.3.3 农药方面 (3)1.4 溶剂提取 (4)1.5 超声波提取 (5)1.5.1 提取原理 (6)1.5.2 提取特点 (6)2 材料、试剂和仪器 (6)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3. 试验方法 (7)3.1 原料预处理 (7)3.2 乙醇热回流法提取香椿总黄酮 (8)3.2.1单因素试验 (8)3.2.2 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 (8)3.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香椿总黄酮 (9)3.3.1 单因素试验 (9)3.3.2 正交试验 (9)3.4 样品中黄酮含量测定 (9)3.5 乙醇热回流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对比 (10)3.5.1 乙醇热回流法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总黄酮 (10)3.5.2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总黄酮 (10)4. 结果与分析 (10)4.1乙醇热回流提取法 (10)4.1.1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0)4.1.2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11)4.1.3 浸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1)4.1.4 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12)4.1.5正交试验结果 (12)4.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13)4.2.1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4)4.2.2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14)4.2.3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15)4.2.4 正交试验结果 (15)4.3 乙醇回流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对比 (16)结论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本实验研究了乙醇热回流提取香椿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隋娟娟;刘佩冉;宁伟;杨京霞;郭梦雅【期刊名称】《黑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12【摘要】为了充分开发太和香椿资源,利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了太和香椿茎、叶、花中的总黄酮,并用酶标仪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香椿叶中的总黄酮含量为3.79 mg·g‐1,花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24 mg·g‐1,茎中的总黄酮含量为0.88 mg·g‐1,其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太和香椿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提供了理论参考。

【总页数】3页(P92-93,94)【作者】隋娟娟;刘佩冉;宁伟;杨京霞;郭梦雅【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阜阳236041;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阜阳236041;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阜阳236041;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阜阳236041;阜阳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4.4;R283.3【相关文献】1.HPLC法测定新疆阿尔泰锦鸡儿根、茎、叶、花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J], 迪里木拉提·毛里明;郭玉娟;程煜凤;任丽君;姚军2.太和香椿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杨阳;杨京霞;王荣;李文雍3.UPLC-MS/MS同时测定铁皮石斛茎、叶、花中酚类组分的含量 [J], 黄彪;何伟;吴建鸿;王红梅;李巍4.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芩茎、叶、花中野黄芩苷含量 [J], 王云龙;刘春生;陈立柱;房岐5.铁皮石斛茎、叶、花中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李芳;魏云;陈艳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椿老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物质的分离鉴定

香椿老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物质的分离鉴定

包 装 工 程第40卷 第9期 ·36·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9年5月收稿日期:2019-03-06基金项目:陈伟(1991—),女,天津科技大学硕士生,主攻天然产物化学。

通信作者:刘常金(1969—),男,博士,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香椿老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物质的分离鉴定陈伟,李晨晨,冉浩,李文华,刘常金(天津科技大学 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7) 摘要:目的 对香椿老叶中的黄酮类和皂苷类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为进一步开发香椿老叶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使用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对香椿老叶中的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和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对分离物质进行测定。

结果 香椿老叶中含有芦丁、表儿茶素、槲皮素、异槲皮素、番石榴苷等。

利用显色反应初步定性鉴定出香椿皂苷中包括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

结论 香椿老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皂苷类物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香椿老叶;黄酮;皂苷;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S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9)09-0036-07 DOI :10.19554/ki.1001-3563.2019.09.006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lavonoids and Saponins in Old Toona Sinensis LeavesCHEN Wei , LI Chen-chen , RAN Hao , LI Wen-hua , LIU Chang-ji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Nutrition and Safety, School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aims to isolate and identity flavonoids and saponins in old toonasinensis leav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ld toonasinensisleaves.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were use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substances in old toonasinensisleave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 wereused for todeterminethe isolated substances. The old toonasinen-sisleaves of containrutin, epicatechin, quercetin, isoquercetin, guava glucoside, etc. The steroidal saponins and triterpe-noidsaponins in toonasinensissaponins were identified by chromogenic reaction.Oldtoonasinensis leaves are rich in fla-vonoids and saponins, which have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 WORDS: old toonasinensis leaves; flavonoids; saponin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香椿(Toonasinensis )属于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在中国种植广泛且面积逐年扩大,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广西、湖南、四川、山西、陕西和云南等地均有大面积的香椿种植地[1]。

香椿老叶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香椿老叶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清除率/%=(I-24】严)x100
式中:Ao为蒸憾水+ABTS溶液的吸光度!为黄 酮提取液+ABTS溶液的吸光度;A2为黄酮提取液+蒸 憎水的吸光度。
1-
°40
50
60
70
乙醇体积分数/%
图2乙醇体积分数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on the extraction rate of
1.3.3黄酮含量测定及提取率计算 用移液枪吸取1 mL黄酮提取液置于10 mL容量
瓶中,按照132方法步骤进行操作,最后对香椿老叶 中黄酮的提取率进行计算。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安徽太和黑油椿、山东临胸香椿、河南焦作香椿、 安徽太和青油椿、山东烟台西牟红椿的老叶:采集于 天津科技大学种植基地;无水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 氢氧化钠、过硫酸钾、抗坏血酸(均为分析纯):天津北 方天医化学试剂厂;DPPH、ABTS:梯希爱(上海)化成 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芦丁标准品(纯度为99.9%):上海 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仪器与设备
1.3.5正交试验 参照李思阳等何的方法选择单因素试验中的4个
因素3个水平,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每 组试验3个重复,最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试验因 素水平见表lo
科技有限公司。 1.3试验方法
表1 L4 3,)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Table 1 L9( 34) orthogonal test factor and level
基础研究
貪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7月 第42卷第13期
35 -—
物还具有降血糖回、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 溶液的吸光度;最后以芦丁溶液浓度作为横坐标,吸

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太和香椿茎、叶、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关键词 : 香椿 ; 总黄酮 ; 含 量; 检 测
伟 。 , 杨京 霞 。 , 郭梦 雅
( 1 . 阜 阳师 范 学院 生物 与食 品 工程 学 院, 安徽 阜 阳 2 3 6 0 4 1 ; 2 . 抗 衰 老 中草 药安 徽 省 工程 技 术
中 图分类号 : S 6 4 4 . 4 ; R 2 8 3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 ( ] 2 7 6 7 ( 2 O 1 6 ) 1 2 - O O 9 2 _ O 2 D O I : 1 0 . 1 1 9 4 2 / j . i s s n 1 0 0 2 - 2 7 6 7 . 2 0 1 6 . 1 2 . 0 0 9 2
加入 3 mL 0 . 1 mo l ・ L 1 的 A1 C 1 3 溶液和 5 mL 1 mo l ・ L 1 的 Na OH 溶 液 , 用 7 O 9 / 6 乙 醇 定 容 于
2 5 mL 容量 瓶 中 , 配 置成 浓 度 点 为 0 、8 、2 4 、4 8 、 7 2 、 9 6 、 1 2 0, u g・ mL 的 芦 丁 标 准 溶 液 , 静 置 1 0 mi n , 摇匀 , 在 3 3 1 n m 处 用酶 标仪 测定 吸 光值 , 制 定标 准 曲 线 。根 据 测 各 浓度 点 的 吸光 值 , 得 到 标 准 曲 线( 见 图 1) ,所 得 回 归 方 程 为 Y 一0 . 0 0 4 4 +0 . 0 0 3 5 , r 一0 . 9 9 9 6 , 式 中 z为芦 丁空 白对 照溶 液浓 度 , 为吸 光值 ]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 0 1 6 ( 1 2 ) : 9 2 ~9 3
He i l o n g j i a n g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不同采收期对香椿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不同采收期对香椿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2 结果 与分 析
2 . 1 不同采收期对香椿 叶及梗 中总黄酮含量 的影 响 从图 1 和表 1可 以看 出 , 4 ~1 0月份 香椿 叶及 梗 中 总黄酮的含量处于 上升趋 势 , 1 O月 1 6日( 即将落 叶期 ) 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 , 为0 . 2 3 7 , 1 1 月份总黄酮含量呈
北方 园 艺 2 o 1 4 ( o 2 ) : 1 5 9 ~ 1 6 0
・ 中草药 ・
不 同采收 期 对 香椿 总 黄酮 和 总皂 苷 含 量 的影 响
韩 凤 波 ,陈 静 雅
( 吉林农 业 科技 学 院 中药学 院 , 吉林 吉林 1 3 2 1 0 9 )

要: 以香椿 为试材 , 研 究了采收期对香椿叶及 梗 中总皂苷含 量和总黄酮含量 的影响 。结
采用 乙醇热 回流提取 法从 不 同采收期 香椿 叶及梗 中提取总皂苷及 总黄酮 , 利用紫外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香
椿 中总皂苷含量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 。
第一 作者 简介 : 韩 凤波 ( 1 9 7 2 一 ) , 男, 硕士, 讲师, 现 主要 从 事 中药材
栽 培及 成 分提 取 等研 究 工作 。E - ma i l : z y x y x g s @1 2 6 . c o a l 收稿 日期 : 2 O 1 3 —1 O ~2 4
0 . 0 1 4 0 x +0 . 0 6 3 9 , R :0 . 9 9 1 9 。
1 . 3 . 2 供试 品溶液 的制备
将香椿低温烘 干 , 粉碎 过 4
目筛 , 精密称取 3份粉末 2 5 g 左右 , 置于 5 0 0 mL锥形瓶
中, 加入浓度 7 0 乙醇至 5 0 0 mL , 在 7 O ℃条件下热 回流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李宝霞董双涛冀小君蔡翠芳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030031【摘要】本文对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香椿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备相关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香椿,总黄酮,药理作用香椿(Toon sinensis Roem)为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又名椿、椿芽、椿甜树、椿阳树等[1]。

香椿因其浓郁的香气,柔嫩的质地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传统的调味蔬菜,同时又是一味多用的良药。

《本草纲目》记载:椿叶、椿皮、椿根性温味微苦,无毒,均可入药。

1 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现有文献报道的关于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1超临界CO2提取在此方法下,最佳提取工艺:称取50g原料,设定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分离室Ⅰ温度35℃、压力7Mpa;分离室Ⅱ温度35℃、压力与储罐平衡;萃取时间2.5h;夹带剂用量为3mL/g原料:CO2流量35L/h,提取5次,前2次用无水乙醇、后3次用85%乙醇做夹带剂,提取物平均得率0. 5%[2]。

1.2微波辅助提取在此方法下,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40(g/mL),微波作用时间9min,微波功率500w,总黄酮得率4. 285%[3]。

1.3超声波辅助提取在此方法下,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溶液浓度40%、乙醇用量40 mL∕1g粗粉、超声电功率150 W、作用时间40 min、超声频率20 kHz,在这个条件下试验,总黄酮提取率为98. 24%[4]。

1.4酶法辅助提取在此方法下,最佳提取工艺:酶浓度0.20mg/mL,酶解温度45℃,酶解pH 5.0,酶解时间120min,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20min,料液比1∶40。

总黄酮得率可达2.00%[5]。

1.5半仿生法提取在此方法下,最佳提取工艺:称取香椿叶粉25g,分别以pH=2的盐酸溶液,pH=7.5、pH=8.5的氯化氨-氨水的缓冲溶液作为提取液,料液比1∶12(g/mL),在80℃条件下,每次提取1h,共提取3次。

微波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微波法提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关键词: 微波提取 ;香椿 叶;总黄酮
中图分类号 :¥ 9 . 8 6 4 75 0 ;Q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3 9 ( 0 6 0 0 1 8 X 2 0 )4~0 7 0 3 5— 5
Th e hn q e o ir wa e e t a to f e t c i u fm c o v x r c in 0
o t a o e s t e id x iv si a n e ifu n e o t a o o c nr t n,e ta t g tmp r t r , e ta t g t d t e ft a f v n s a h n e , n e t t g t n e c feh n l n e t i ol l gi h l c ao x ci e eaue r n xr c n i a i me n h
et c n o et t krt : ( ・ ) xr t gsl n,s i 1 8 g mL ,mi o aeet c n rtot e.T eet ci id o t aoe rm ai v c o ao c w v x at gf i s h xr t e y l ft a f vnsf r r i o w m a v e o l l o

香椿[ on nns( .us)R e 又名春芽树、椿、椿树 ,在《 物名实 图考》 Toas es A Js i i . om] 植 中称为红椿 ,属
楝科 ( eaee 香椿属( on ) M lca) i Toa 落叶乔木 , J 因其嫩芽有特殊香气 而得名 ,香椿材菜兼用 ,在我 国具有
( 中南林 业科技 大学工业 学院,湖 南 株洲 4 2 0 ) 106
摘要:研究运用微波提取法提取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在单 因素试验的基础上 ,用正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提取 1 , 次 提取剂用 量以刚好浸 没料渣为宜 , 直到浸 提液经显色反应后 , 吸光度接近于 0为止 , 比为空 其 参 白试剂 .合并上述浸提液 , 采用 AC 11显色分光光度法 测定 7 O%的乙醇提取 物中的黄酮含量同 . 1 . 提取方法 .2 2 用超临界 C 超 声波 , 波 , O, 微 酶解 , 半仿生及常 规 溶剂 回流 6种方 法提取香椿叶 中的总黄酮 ,各种方 法
[] K u H lw lB A o t y rxlt no h nll iea n 4 ar H, al el . rma cH d yai P e ya nn sa i i o o f a
Asa o d o y d c l a u e n fHy r x lRa i a b — s yf rHy r x lRa ia s Me s r me to d y d c lF r o
的提取工艺条件都 以正交试验优化的较佳条件进行 .
[. J分析化学 , 9 ,61) 4 0 16 】 1 82 (2: 6 — 4 3 9 1
收 稿 日期 :0 7 0 — 1 2 0 - 8 3
mainfo Oz n n nBlo r m rmaueBa isUsn m- to m o ea d i o d fo P e tr be i gI r
中 的 总黄 酮 .
关键词 : 叶; 酮; 香椿 总黄 超临界 C : 取 ; O提 超声波提取 ; 波提取 ; 微 酶法提 取 ; 半仿生提取
l _ C0MPARI 0 0F DI ERENT METH0DS EXT HE S FF RAC'I I G I L LAV0 0I I T0 ' A I DS
作者简介 : 陈丛瑾 ( 7 -女 ( )副教授 , 1 0) 汉 , 9 , 博士生 , 主要从事天 然产
物化学与利用的教学 , 工作. 科研
【 丛建波, 3 】 孙存普, 莫简. 自旋捕 集短寿命 自由基 的低温保存叫. 生物 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9 , ( : 6 3 8 1 3 04 3 — 2 9 2 )2
Ab ta tC mp r o f x a t nmeh d rttl a o od o T o asn n i ( u s Ro m a ew s sr c : o a s no t ci to s o a v n isf m o n ie ss A J s. e l v a i er o f o f l r ) e
1 . 仪器 .1 1
H 2— 00 型超临界 C A115- 1 O 萃取装置 : 江苏省南通 市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 ; S I MA — 型常压微波辅助合
成库 取反应仪 ( 微波功率 0 1 0 变化 , 5 Hz - 0 0 W 2 0 4 M 1 :
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 限公 司 ; Q 10 K 一 0 B型超声 波 清洗器 ( 工作频率 4 H , 0k z超声 电功率 10 : 山市 0 昆 W) 超声仪器有 限公 司 ; Z — l0 H Q X 0 振荡培养箱 : 哈尔滨市 东联 电子 技术开发 有限公 司 ; VV S 8 2 C U /I2 0 P S型分 光 光度计 : 尤尼柯 ( 上海 ) 仪器有 限公 司 ;2 0 7 3 G可见分光
Ma r l c n e n n ne n,et l ot U i ri rsy n ehooyZ uh u4 20 , u a , h a t a Si c d g e r g n a Suh n e t o F et d c nl , h zo 10 6 H n nC i ) e e a Ei i C r i vs y f o r a T g n
( .h mi r n h mia n ie r g C l g , u n x nv ri , n ig 5 0 0 , u n x, ia2C l g f 1 e s ya dC e c l gn e n ol e G a g i iest Na nn 3 0 4 G a g iChn ;.ol eo C t E i e U y e
u ta o i wa e a sse e ta t n n c u t ru r n x a to wi e u s s fl or e ta tn o l lrs nc v sitd x c i a d o n e c re t e t cin r o r t r f x i u eu f xr ci g t t h l a
~ ¥ [on nn i( . s. om 属 楝 科 ( ei Toas es AJ s) e ] i s u R Ml —
黄酮类化合物【 5 物类 黄酮具有 保护心血管系统 , 】 .生 抗
菌及 抗病毒 , 抗肿瘤 , 抗氧化清除 自由基 , 镇痛 , 保肝等 多种生物 活性[ 特 别是具 有抗 自由基及 抗癌 , 6 3 , 防癌的 作用 , 因此使生物类黄酮在 医药 , 品等 领域的应用具 食 有广 阔的前 景 . 于此 , 基 黄酮的提取制备技术具有重要
p v H L to ooy An ~iM Boh m sy19 ,2 () o r ~ P CMe d l 叫. M c i e it ,9 42 01: h g c r
维普资讯
5 8
第鬻 3 卷 第期
2 9
. .
食 研 与 瓦町 司发 明 ^丌 品 究开
的经济 和实 用价值 . 为 了探 讨 香椿 叶 中 黄酮 的提 取方 法 和抗 氧化性
aee香椿属 (on) 叶乔木【 材菜兼 用 , 我 国具 ca) Toa落 " , 在
有悠 久的栽 培历史【 不但是 我国特有速 生用材树种四 2 】 , , 而且 被国外称 为" 绿色保健菜 "1 [ 研究发现香椿 叶含有 4 .
s es AJs.R e ae i e hrc r t s f os eal c m ny n i x at ne c n y i ni s om l vs t t aat sc ni rbe l e c dh het c o f i c; n s( u ) e w hh c e i oc d i e a g r i i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l l 5
【 陈季武, 天喜 . ·H产生 与清 除的化 学发光体系[. 5 】 胡 测定 O J生物化 ]
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9 . ( : 6 18 1 21 2 1 — 3 9 9 )3
【 徐 向容, 6 】 王文华, 李华斌. 荧光法测定 Fn n et 反应产生的羟 自由基 o
维普资讯
科 研 学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第0第 期 28 3 0年3 2 月 9 卷
5 == 7 I
香椿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陈丛瑾 1. .黄克瀛 .王贵武 .杨 国恩 . . . . (. 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1 广西 广西 南 宁 5 0 0 ;. 3 0 4 2中南林业科 技大学 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 , 湖南 株洲 4 2 0 ) 10 6

要: 对香椿叶 中总黄 酮的几种 不同提取 方法进 行 了试验 比较 .结果表 明 , 波辅 助提 取 法具有 高效, 微 省时等优
点, 特别适用于香椿 叶总黄 酮的提取 ; 法提取反应 温和 , 酶 效果较好 , 取率 高, 提 也适用于提 取香椿叶 中的总黄酮 ; 超
声波辅助提取法, 常规溶 荆回流也 可用 于 取香椿 叶 中的总黄 酮; 提 而超临界 C : 半仿 生提取 法不适 合提 取香椿 叶 O和
F O O N I E SS( S .R E E V S R M T O ASN N I AJ S O M L A E U )
C E og j H A GK - ig WA GG iw Y N u — n H NC n-i , U N eyn2 n , N u- u, A GG o e
方法提取香椿叶中的总黄酮 , 并分别测定 , 比较了提取
物对 D P 自由基 的清除能力 , PH 为其应用提供参 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 器 , 剂 与材 料 . 试
乙醇作提取剂 ,第 1 次和第 2 提取的溶剂用量为 9 次 m 香椿 叶 , 1次提取 时 间为 9 i, ug 第 0mn 以后每 隔 1
wa ea sse x a to ; co v s itde ta to ; n y i ra me te ta t n s mi b o i x r cin v s itde t cin mi rwa ea sse xr ci n e z m cte t n x rc i ; e . in ce ta t r o - o
l o od o T o asn n i A J s. e l v sw t tec aa tr t fc ni rbet s vn n f vn isf m o n ie ss ( u s Ro m a e i h h rce siso o s ea l i a iga d a r ) e h i c d me
p e e td.1 1 x e me tr s l h ws ta :mir wa e a sse x rc in h s a b g tp o p c n tt rs n e 1e e p r i n e ut s o h t s co v sitd e ta t a r h r s e t i o a o i l
hg x rc o fiin y e y cte t n x a to sas ut b efre ta tn tl a o od o T o a ihe ta t ne c e c . nz mi r ame t t cin i os ia l x r c g t a v n isf m o n i er l o i o f l r
l o o o on nni AJ s om l vsb tu ec t a C 2et ci n ibo c x a- f vnisrm Toas es ( s.R e ae, u sp r ic O xr t nadsm - i i et c a df i s u ) e ril a o e n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